《光学活性-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活性-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97689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5.25 CN 1976891 B *CN1976891B* (21)申请号 200580021638.2 (22)申请日 2005.08.05 237883/2004 2004.08.18 JP C07C 67/307(2006.01) C07C 29/147(2006.01) ( 续 ) (73)专利权人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山口县 (72)发明人 石井章央 鹤田英之 大塚隆史 栗山克 安本学 伊野宫宪人 植田浩司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 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王健 U。
2、S 6248889 B1,2001.06.19, 说明书第 1 栏 第 6 行至第 22 栏第 67 行 . US 2003/0225301 A1,2003.12.04,说明书第 0001 段至第 0406 段 . US 6080886 A,2000.06.27,说明书第1栏第 15 行至第 39 栏第 54 行 . US 5760255 A,1998.06.02,说明书第1栏第 6 行至第 4 栏第 1 段 . JP 特开平 3-184929 A,1991.08.12, 第 3 栏 第 1 段至第 34 栏组后 1 段 . P. Kalaritis et.al.Enantiomericall。
3、y Pure Ethyl (R)- AND (S)-2-Fluorohexanoateby Enzyme-Catalyzed Kinetic Resolution. Organic Syntheses69.1990,6910-14. Jingjun Yin et.al.Direct and Convenient Conversion of Alcohols to Fluorides.Organic Letters6 9.2004,6(9),1465-1468. Elke Fritz-Langhals.Alkali Metal Fluorides as Efficient Fluorinatin。
4、g Agents.Enantiocontrolled Synthesis 0f 2-Fluoroalkyl (54) 发明名称 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57) 摘要 本 发 明 涉 及 光 学 活 性 - 氟 代 羧 酸 酯 衍 生 物 的 制 造 方 法, 其 使 光 学 活 性 - 羟 基羧酸酯衍生物, 在有机碱存在下, 与三氟 甲 基 磺 酰 氟 (CF3SO2F) 反 应,生 成 式 2 表 示 的 光 学 活 性 - 氟 代 羧 酸 酯 衍 生 物 : 化 26在式2中, R表 示碳原子数 1 12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 芳香族烃 基、 不饱和烃基、 碳原子数 1。
5、 6 的直链或支链烷 氧基、 芳氧基、 卤原子 ( 氟、 氯、 溴、 碘 )、 羧基的保 护基、 氨基的保护基或羟基的保护基的 1 个或任 意组合的2个可以取代在烷基的任意碳原子上。 R1 表示碳原子数 1 8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 与 R1 的烷基的任意碳原子也可彼此形成共价键。* 表 示不对称碳原子 。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06.12.28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05/014426 2005.08.05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06/018991 JA 2006.02.23 (51)Int.Cl. (56)对比文件。
6、 ( 续 ) 审查员 蒋世超 转续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CN 1976891 B 接上页 (51)Int.Cl. C07C 69/63(2006.01) C07C 31/38(2006.01) C07C 69/65(2006.01) (56)对比文件 Carboxylates and1-Fluoroalkyl Benzenes.Tetrahedron:Asymmetry5 6.1994,5(6),981-986. Elke Fritz-Langhals et.al. Simple Synthesis of Optica。
7、lly Active 2-Fluoropropanoic Acidand Analogs of High Enantiomeric Purity.Tetrahedron Letters34 2.1993,34(2),293-296. 2 2/2 页 CN 1976891 B1/2 页 3 1. 一种用式 2 表示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其是使式 1 表示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 : 在有机碱存在下, 与三氟甲基磺酰氟 (CF3SO2F) 反应, 制造式 2 表示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方法, 所述有机碱选自三甲胺、 三乙胺、 二异丙基乙胺、 三正丙基 胺。
8、、 吡啶、 2, 3- 卢剔啶、 2, 4 卢剔啶、 2, 5- 卢剔啶、 2, 6- 卢剔啶、 3, 4- 卢剔啶、 3, 5- 卢剔啶、 2, 3, 4- 可力丁、 2, 4, 5- 可力丁、 2, 5, 6- 可力丁、 2, 4, 6- 可力丁、 3, 4, 5- 可力丁和 3, 5, 6- 可力 丁, 在式 1 及 2 中, R 表示碳原子数 1 12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 芳香族烃基的 1 个或 任意组合的2个任选取代在该烷基的任意碳原子上, 所述芳香族烃基是苯基和萘基, R1表示 碳原子数 1 8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且 *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 2. 一种用式 4 表示的光学活性 。
9、-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式中, R2表示甲基、 乙基或异丙基, *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 其是在三乙胺(C2H5)3N存在下, 使式3表示的光学活性-羟基羧酸酯衍生物与三 氟甲基磺酰氟 (CF3SO2F) 反应, 制造式 4 表示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方法, 式中, R2表示甲基、 乙基或异丙基, *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 3. 一种用式 6 表示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976891 B2/2 页 4 其是在三乙胺(C2H5)3N存在下, 使式5表示的光学活性-羟基羧酸酯衍生物与三 氟甲基磺酰氟 (CF3SO2F) 反应, 制。
10、造式 6 表示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方法, 。 4.按照权利要求1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3的 任何一项中, 仅使用三氟甲基磺酰氟 (CF3SO2F) 作为氟化剂而不并用其他氟化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976891 B1/11 页 5 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作为医药及光学材料重要中间体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 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本发明对象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现有制造方法, 可大致区分 为下列 3 类, 并分别引用各自的代表文献。 0003 公开的方法。
11、有 : 1) 光学活性 - 氨基酸衍生物在氟化氢吡啶配位化合物中进 行脱氨基氟化的方法 ( 非专利文献 1) ; 2) 通过酶所引起的不对称水解光学离析外消旋 的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方法 ( 非专利文献 2) ; 3) 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 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脱羟基氟化的方法。3) 的制造方法与本发明有关, 可以举出 3-1) 用 DAST(C2H5)2NSF3 的方法 ( 非专利文献 3) ; 3-2) 用氟代烷基胺试剂的方法 ( 非专利文献 4) ; 3-3) 把羟基转变成磺酸酯基, 用氟阴离子 (F-) 取代的方法 ( 非专利文献 5)。 0004 作为使用全氟链烷磺酰氟的。
12、脱羟基氟化反应, 公开了 4) 具有羟基的基质, 在 DBU(1, 8- 二氮杂双环 5.4.0 十一烯 -7) 等特殊的有机碱存在下, 采用全氟丁基磺酰氟 (C4F9SO2F) 等全氟链烷磺酰氟 (RfSO2F : Rf 表示全氟烷基 ), 进行脱羟基氟化的方法 ( 专利 文献 1、 专利文献 2) ; 5) 具有羟基的基质, 在三乙胺 (C2H5)3N 等有机碱与三乙胺三氟化 氢配位化合物 (C2H5)3N3HF 等氟化剂存在下, 用全氟丁基磺酰氟进行脱羟基氟化的方法 ( 非专利文献 6、 非专利文献 7)。 0005 专利文献 1 : 美国专利第 5760255 号说明书 0006 专利。
13、文献 2 : 美国专利第 6248889 号说明书 0007 非 专 利 文 献 1 : Tetrahedron Letters( 英 国 ), 1993 年,第 34 卷, 第 2 号, p.293-296 0008 非专利文献 2 : Organic Syntheses( 美国 ), 1990 年, 第 69 卷, p.10-18 0009 非专利文献 3 :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Transactions 1 : Organic and Bio-Organic Chemistry(1972-1999)( 英国 ), 1980 年, 。
14、第 9 号, p.2029-2032 0010 非专利文献 4 : 日本化学会志 ( 日本 ), 1983 年, 第 9 号, p.1363-1368 0011 非 专 利 文 献 5 : Tetrahedron ; Asymmetry( 英 国 ), 1994 年,第 5 卷,第 6 号, p.981-986 0012 非专利文献 6 : Organic Letters( 美国 ), 2004 年, 第 6 卷, 第 9 号, p.1465-1468 0013 非专利文献 7 : 第 227 次美国化学会春季年会要旨集 (227thACSSpring National Meeting Abs。
15、tracts), 2004 年 3 月 28 日 4 月 1 日, ORGN 198, D.Zarkowsky 等 (Merck) 发明内容 001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为医药及光学材料重要中间体的光学活性 - 氟代 羧酸酯衍生物的工业制造方法。 说 明 书 CN 1976891 B2/11 页 6 0015 在非专利文献 1 及非专利文献 4 的制造方法中, 得不到光学纯度高的 - 氟代 羧酸酯衍生物。在非专利文献 2 的制造方法中, 由于是外消旋体的光学离析, 收率不超过 50。在非专利文献 3 的制造方法中, 必须使用非常昂贵并且大量操作为危险的 DAST。在 非专利文献 5 的制。
16、造方法中, 必须分别进行把羟基变换成磺酸酯基的工序及用氟阴离子 (F-) 取代的工序。另外, 通过该 2 工序, 已明显发现光学纯度下降, 用作基质使用的光学活 性-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光学纯度没有在目的生成物的光学活性-氟代羧酸酯衍生物 的光学纯度中反映出来。 0016 专利文献 1、 专利文献 2、 非专利文献 6 及非专利文献 7 中, 广泛公开了采用具有 羟基的基质的全氟链烷磺酰氟的脱羟基氟化反应, 具有羟基变换成磺酸酯基 ( 全氟链烷磺 酸酯基 ) 的工序及用氟阴离子 (F-) 取代的工序在一台反应器内连续进行的优点。然而, 要使用对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与毒性, 工业上使用受到限制的碳原。
17、子数大于 4 的全氟链烷 磺酰氟 例如, 关于全氟辛基磺酸衍生物的对环境的长期残留性与毒性, 参见 FARUMASHIA, Vol.40 No.2, 2004, 另外, 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制造方法中, 必须使用在工业上使 用中昂贵的 DBU 等特殊的有机碱, 另外, 在非专利文献 6 及非专利文献 7 的方法中, 除全氟 辛基磺酰氟化物外, 必须另外加入三乙胺三氟化氢配位化合物等氟化剂。 0017 另外, 在专利文献 1、 专利文献 2、 非专利文献 6 及非专利文献 7 的脱羟基氟化反应 中, 全氟链烷磺酰氟把基质的羟基进行全氟链烷磺酰基化, 然后, 在与氟阴离子 (F-) 的取代 。
18、反应中, 作为全氟链烷磺酸酯阴离子 (RfSO3-; Rf 表示全氟烷基 ) 脱离, 所以, 从氟的原子经 济性观点看, 如果具有充分的磺酰基化能力与脱离能力, 则碳原子链短者在工业使用上是 更有利的 全氟辛基磺酰氟 (C8F17SO2F) 全氟丁基磺酰氟三氟甲基磺酰氟 (CF3SO2F), 使用三氟甲基磺酰氟的脱羟基氟化反应, 具体的未作公开。另外, 公开了在非专利文献 7 的 三氟甲基磺酸酐 - 三乙胺三氟化氢配位化合物 - 三乙胺类构成的脱羟基氟化反应中, 反 应体系中生成气态 ( 沸点 -21 ) 的三氟甲基磺酰氟, 不能有效地把基质的羟基进行三氟 甲基磺酰基化, 优选和沸点高的 (6。
19、4 ) 全氟丁基磺酰氟的组合 ( 全氟丁基磺酰氟 - 三乙 胺 三氟化氢配位化合物 - 三乙胺类 )。已知作为脱羟基氟化剂的全氟链烷磺酰氟, 不优选 沸点低的三氟甲基磺酰氟。 0018 另外, 作为专利文献 1、 专利文献 2、 非专利文献 6 及非专利文献 7 的脱羟基氟化反 应的优选基质, 本发明中作为对象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未公开, 也未公开该 脱羟基氟化反应适用于制造光学纯度高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方法。 0019 因此, 强烈需要工业上制造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方法。 0020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悉心研究的结果发现, 光学活 性 - 羟基。
20、羧 酸酯衍生物, 在三乙胺等工业上廉价而广泛采用的有机碱存在下, 与三氟甲基磺酰氟反应, 可以制造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 0021 本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三氟甲基磺酰化, 通 过使用三氟甲基磺酰氟可更良好地进行, 其后的氟取代反应, 在三氟甲基磺酰化中, 在反应 体系内, 仅通过等量副产的三乙胺等有机碱的氟化氢盐或配位化合物就能良好进行。在该 反应条件下, 脱羟基氟化反应良好进行的基质, 在公知文献中还未公开, 这是由于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基质特异性所致。另外, 清楚地发现, 在该脱羟基氟化的反应条件 下, 光学纯度几乎未降低, 作为基质。
21、使用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光学纯度, 在 说 明 书 CN 1976891 B3/11 页 7 作为目的生成物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光学纯度中得到了反映。 0022 按照本发明, 提供一种式 2 表示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制造方 法 : 0023 化 2 0024 0025 其使式 1 表示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 : 0026 化 1 0027 0028 在有机碱存在下, 与三氟甲基磺酰氟 (CF3SO2F) 反应, 生成式 2 表示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 0029 在式 1 及 2 中, R 表示碳原子数 1 12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 。
22、; 芳香族烃基、 不 饱和烃基、 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芳氧基、 卤原子(氟、 氯、 溴、 碘)、 羧基的保 护基、 氨基的保护基或羟基的保护基的 1 个或任意组合的 2 个可以取代在烷基的任意碳原 子上。R1表示碳原子数 1 8 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 与 R1的烷基的任意碳原子彼此也可形 成共价键。* 表示不对称碳原子 。 003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在此前的公知文献公开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 制造方法中, 是可在工业上最廉价实施的方法。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 其优 点如下。 0032 相对于非专利文献1及非专利文献4, 由于作。
23、为基质使用的光学活性-羟基羧酸 酯衍生物的光学纯度反映在作为目的生成物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光学纯 度中, 所以, 通过使用光学纯度高的基质, 可以得到光学纯度高的目的生成物。 0033 相对于非专利文献 2, 由于是采用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脱羟基氟化 反应转换成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 故收率不限于 50。 0034 相对于非专利文献 3, 不必使用 DAST 那样非常昂贵并且大量使用危险的试剂。 0035 相对于非专利文献 5, 在 1 台反应器内可连续进行羟基转换成磺酸酯基的工序及 用氟阴离子 (F-) 取代的工序, 而且, 在脱羟基氟化的反应条件下, 几。
24、乎未发现光学纯度的降 低, 作为基质使用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光学纯度在作为目的生成物的光学 说 明 书 CN 1976891 B4/11 页 8 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光学纯度中得到反映。 0036 相对于专利文献 1、 专利文献 2、 非专利文献 6 及非专利文献 7, 不必使用对环境有 长期残留性与毒性问题的碳原子链长的全氟链烷磺酰氟, 可以使用氟的原子经济性最高的 三氟甲基磺酰氟。另外, 相对于专利文献 1 及专利文献 2, 不必使用在工业使用中昂贵而特 殊的 DBU 等那样的有机碱, 再有, 相对于非专利文献 6 及非专利文献 7, 不必向反应体系另 外添加三乙胺 。
25、三氟化氢配位化合物等氟化剂,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的氟取代反应, 仅通过 三氟甲基磺酰化中反应体系内等量副产的三乙胺等有机碱的氟化氢盐或配位化合物就可 良好地进行。 0037 另外, 在作为本发明对象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用全氟链烷磺酰氟 的脱羟基氟化反应中, 当使用专利文献 1 及专利文献 2 中作为优选的有机碱公开的 DBU 时, 则不能收率良好地得到目的生成物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 发现了优选使用本发 明公开的三乙胺的新的发明效果 ( 实施例 3 与比较例 1、 比较例 2 相比 )。DBU 与三乙胺相 比, 被分在碱性强的有机碱一类, 可以认为该强碱性引起羧酸酯基的。
26、水解以及从全氟链烷 羧酸酯体脱离全氟链烷羧酸、 产生副产物不饱和化合物等的副反应。因此, 在作为本发明 对象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通过全氟链烷磺酰氟的脱羟基氟化反应中, 优选 使用三乙胺等这样的比 DBU 弱的有机碱者, 与该有机碱的适当组合, 主要取决于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基质特异性。 0038 具有本发明公开的特征的脱羟基氟化反应, 在现有的使用全氟化链烷磺酰基氟化 物的脱羟基氟化反应的专利文献 1、 专利文献 2、 非专利文献 6 及非专利文献 7 中均未公开, 而且也未公开它可以很好地适用于作为本发明对象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 制造方法。 0039 。
27、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选择性高, 几乎不副产难以分离的杂质, 是用于工业制造光学 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极有用的方法。 0040 下面对本发明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加以详细说明。 0041 本制造方法, 是使用式1表示的光学活性-羟基羧酸酯衍生物, 在有机碱存在 下与三氟甲基磺酰氟进行反应。另外, 也可使得到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与氢 化物还原剂反应 ( 流程图 1)。 0042 化 3 0043 流程图 1 0044 0045 首先, 在第 1 工序的氟化中, 光进行式 1 表示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 的三氟甲基磺酰化, 然后, 用反应体系内副产的。
28、有机碱的氟化氢盐或配位化合物进行氟取 代反应, 生成作为目的生成物的用式2表示的光学活性-氟代羧酸酯衍生物。 在本氟化 中, 其重要的特征在于, 随后的氟取代反应, 三氟甲基磺酰化的反应体系内仅用等量副产的 三乙胺等有机碱的氟化氢盐或配位化合物即可良好地进行。 因此, 在该氟化中, 优选除三氟 说 明 书 CN 1976891 B5/11 页 9 甲基磺酰氟外, 不并用氟化剂 ( 三乙胺三氟化氢配位化合物等 ) 来实施。在三氟甲基磺 酰化中 位的立体化学得到保持, 而在随后的氟取代反应中, 位的立体化学发生转换。 因此, 从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 位 R 体, 可以得到光学活性 - 。
29、氟代羧酸酯 衍生物的 位 S 体, 同样, 可从 位 S 体得到 位 R 体。 0046 作为用式 1 表示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 R, 可以举出甲基、 乙基、 丙基、 丁基、 戊基、 己基、 庚基、 辛基、 壬基、 癸基、 十一烷基、 月桂基, 碳原子数 3 以上的烷基 可以采用直链或支链。另外, 苯基、 萘基等芳香族烃基、 乙烯基等不饱和烃基、 碳原子数 1 6 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苯氧基等芳氧基、 卤原子 ( 氟、 氯、 溴、 碘 )、 羧基的保护基、 氨基的 保护基或羟基的保护基的 1 个或任意组合的 2 个可以取代在烷基的任意碳原子上。作为 羧基、 氨基及羟基的保护基,。
30、 可以使用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Third Edition,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中记载的保护基, 具体的是, 作为羧基的保护基, 可以举出酯基等, 作为氨基的保护基, 可以举出苄基、 酰基 ( 乙酰基、 氯乙酰基、 苯甲酰基、 4- 甲基苯甲酰基等 )、 邻苯二甲酰基等, 作为羟基的保护基, 可以举出苄基、 2- 四氢吡喃基、 酰基 ( 乙酰基、 氯乙酰基、 苯甲酰基、 4- 甲基苯甲酰基等 )、 甲硅烷基 ( 三烷基 甲硅烷基、 烷 基芳基甲硅烷基等)等, 特别是, 作为1, 2-二羟基的保。
31、护基, 可以举出形成2, 2-二甲基-1, 3- 二氧杂环戊环的保护基等。 0047 作为本发明对象的制造方法, 用式 1 表示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 R, 也可以采用 “芳香族烃基 ( 该化合物的光学活性碳原子 (C*) 上直接结合芳香环的基团。 例如, 苯基、 甲苯基等 )” 。然而, 此时, 与 R 为烷基或上述取代的烷基时相比, 目的生成物的 用式2表示的光学活性-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光学纯度明显下降。 因此, 作为用式1 表示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 R, 优选为烷基或上述取代的烷基 ( 作为基质, 采 用光学活性的杏仁酸酯衍生物时, 作为目的生成物的氟化物, 作。
32、为外消旋体得到的同样的 现象, 在非专利文献 5 中也已公开 )。 0048 还有, 当在不对称碳原子 (C*) 上直接结合芳香烃基时, 光学纯度明显下降。但当 芳香族烃基作为取代基通过 1 个或更多个烷基碳原子 ( 即, 取代的烷基 ) 而存在时 ( 例如, 实施例 3 中示出的 Ph-CH2CH2基 ), 不会引起其光学纯度下降。 0049 用式1表示的光学活性-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R1, 可以举出甲基、 乙基、 丙基、 丁基、 戊基、 己基、 庚基、 辛基, 碳原子数 3 以上的烷基可以采用直链或支链。另外, 也可以采 用以式 1 表示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 R 与 R1的烷基。
33、的任意碳原子彼此形 成共价结合的内酯。 0050 作为用式 1 表示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的不对称碳原子的立体化 学, 可以采取R配置或S配置, 作为对映异构体过剩率(ee)未作特别限定, 只要使用90 ee 以上的即可, 通常优选 95 ee 以上, 特别是 97 ee 以上更优选。 0051 用 式 1 表 示 的 光 学 活 性 - 羟 基 羧 酸 酯 衍 生 物, 可 以 参 考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美国 ), 1991 年, 第 21 卷, 第 21 号, p.2165-2170, 从市场销售的各种光 学活性 - 氨基酸同样地进行制造。另外,。
34、 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 (S)- 乳酸乙酯与 (R)-4- 苯基 -2- 羟基丁酸乙酯采用市场销售品。 0052 作为三氟甲基磺酰氟的用量, 未作特别限定, 但对用式1表示的光学活性-羟 基羧酸酯衍生物 1 摩尔使用 1 摩尔以上即可, 通常优选 1 10 摩尔, 特别是 1 5 摩尔更 说 明 书 CN 1976891 B6/11 页 10 优选。如上所述, 本发明重要的特征是, 随后的氟取代反应, 仅用三氟甲基磺酰化的反应体 系内等量副产的三乙胺等有机碱的氟化氢盐或配位化合物即可良好地进行, 为了有效地利 用除三氟甲基磺酰氟外, 不并用其他氟化剂也可以实施的优点, 作为三氟甲基磺酰氟的用。
35、 量, 对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 1 摩尔使用等摩尔少量过剩的 1 3 摩尔是更优 选的。 0053 作为有机碱, 优选三甲胺、 三乙胺、 二异丙基乙胺、 三正丙基胺、 吡啶、 2, 3- 卢剔啶、 2, 4- 卢剔啶、 2, 5- 卢剔啶、 2, 6- 卢剔啶、 3, 4- 卢剔啶、 3, 5- 卢剔啶、 2, 3, 4- 可力丁、 2, 4, 5-可力丁、 2, 5, 6-可力丁、 2, 4, 6-可力丁、 3, 4, 5-可力丁、 3, 5, 6-可力丁等。 其中优选三乙 胺、 三异丙基乙胺、 三正丙基胺、 吡啶、 2, 3-卢剔啶、 2, 4-卢剔啶、 2, 6-卢剔啶、 3,。
36、 4-卢剔啶、 3, 5- 卢剔啶、 2, 4, 6- 可力丁及 3, 5, 6- 可力丁, 特别是更优选三乙胺、 三异丙基乙胺、 吡啶、 2, 4- 卢剔啶、 2, 6- 卢剔啶、 3, 5- 卢剔啶及 2, 4, 6- 可力丁。 0054 作为有机碱的用量, 未作特别限定, 但对用式1表示的光学活性-羟基羧酸酯 衍生物 1 摩尔使用 1 摩尔以上即可, 通常优选 1 10 摩尔, 特别是更优选 1 5 摩尔。 0055 作为反应溶剂, 可以举出正己烷、 环己烷、 正庚烷等脂肪族烃类 ; 苯、 甲苯、 二甲苯、 均三甲苯等芳香烃类 ; 二氯甲烷、 氯仿、 1, 2- 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 ; 。
37、二乙醚、 四氢呋喃、 叔丁 基甲醚等醚类 ; 乙酸乙酯、 乙酸正丁酯等酯类 ; N, N- 二甲基甲酰胺、 N, N- 二甲基乙酰胺、 1, 3-二甲基-2-咪唑啉酮等酰胺类 ; 乙腈、 丙腈等腈类 ; 二甲亚砜等。 其中, 优选正庚烷、 甲苯、 二甲苯、 均三甲苯、 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 乙酸乙酯、 N, N- 二甲基甲酰胺、 乙腈及二甲亚砜等, 特别更优选甲苯、 均三甲苯、 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 乙酸乙酯、 N, N- 二甲基甲酰胺及乙腈。这 些反应溶剂, 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0056 作为反应溶剂的用量, 未作特别限定, 但对用式1表示的光学活性-羟基羧酸 酯衍生物1摩尔使用0.1L。
38、(升)以上即可, 通常优选0.120L, 特别是更优选0.110L。 0057 作为温度条件, 为 -100 +100, 通常优选 -80 +80, 特别是更优选 -60 +60。 当在三氟甲基磺酰氟的沸点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时, 可使用耐压反应容器。 0058 作为反应时间, 为 0.1 48 小时, 因基质及反应条件而异, 故优选用气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NMR 等分析方法跟踪反应的进行状况, 把原料几乎消失的时刻作为终点。 0059 作为后处理, 未作特别限定, 通常把反应终止液体注入碱金属无机碱 ( 例如, 碳酸 氢钠、 碳酸氢钾、 碳酸钠或碳酸钾等 ) 的水溶液中, 水洗回收。
39、的有机层、 用无机酸 ( 例如, 氯 化氢、 溴化氢、 硝酸或硫酸等 ) 的水溶液或氯化钙水溶液洗涤, 直接利用分别蒸馏, 可得到 粗生成物。根据需要采用精馏, 可以高化学纯度得到作为目的产物的用式 2 表示的光学 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 0060 其次, 在第 2 工序的氢化物还原中, 通过使第 1 工序的氟化中得到的用式 2 表 示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与氢化物还原剂反应, 生成用式 7 表示的光学活性 2-氟代醇衍生物。 在该氢化物还原中, 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的立体化学被保持, 从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 位 R 体可以得到光学活性 2- 氟代醇衍生物的 2 位 。
40、R 体, 同样, 从 位 S 体可以得到 2 位 S 体。该氢化物还原, 可采用公知的方法, 例如可参考日本国专 利第 2879456 号说明书同样地进行。 0061 作为氢化物还原剂, 可以举出 (i-Bu)2AlH、 LiAlH4、 NaAlH2(OCH2CH2OCH3)2等氢化铝 类 ; 乙硼烷、 BH3四氢呋喃、 BH3S(CH3)2、 BH3N(CH3)3、 NaBH4、 LiBH4等硼烷类 (i-Bu 表示 说 明 书 CN 1976891 B7/11 页 11 异丁基 ) 等。其中, 优选 (i-Bu)2AlH、 LiAlH4、 NaAlH2(OCH2CH2OCH3)2、 乙硼烷。
41、、 BH3 四氢呋喃、 NaBH4及 LiBH4, 特别是更优选 (i-Bu)2AlH、 LiAlH4、 NaAlH2(OCH2CH2OCH3)2。这些氢化物还原 剂, 也可在各种无机盐存在下使用。 0062 作为氢化物还原剂的用量, 未作特别限定, 对用式 2 表示的光学 活性 - 氟代 羧酸酯衍生物 1 摩尔使用 0.5 摩尔以上即可, 通常优选 0.5 5 摩尔, 特别是更优选 0.5 3 摩尔。 0063 作为反应溶剂, 可以举出正己烷、 环己烷、 正庚烷等脂肪族烃类 ; 苯、 甲苯、 二甲苯、 均三甲苯等芳香烃类 ; 二氯甲烷、 氯仿、 1, 2- 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 ; 二乙醚、 。
42、四氢呋喃、 叔丁 基甲醚、 1, 4- 二噁烷等醚类 ; 甲醇、 乙醇、 正丙醇、 异丙醇等醇类等。其中, 优选正庚烷、 甲 苯、 均三甲苯、 二氯甲烷、 二乙醚、 四氢呋喃、 叔丁基甲醚、 1, 4- 二噁烷、 甲醇、 乙醇及异丙醇, 特别是更优选甲苯、 均三甲苯、 四氢呋喃、 叔丁基甲醚、 甲醇及乙醇。这些反应溶剂, 可单独 或组合使用。 0064 作为反应溶剂的用量, 未作特别限定, 但对用式2表示的光学活性-氟代羧酸 酯衍生物1摩尔使用0.1L(升)以上即可, 通常优选0.120L, 特别是更优选0.110L。 0065 作为温度条件, 为 -100 +100, 通常优选 -80 +8。
43、0, 特别是更优选 -60 +60。 0066 作为反应时间, 为 0.1 24 小时, 因基质及反应条件而异, 故优选用气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NMR 等分析方法跟踪反应的进行状况, 把原料几乎消失的时刻作为终点。 0067 作为后处理, 未作特别限定, 通常可以往反应终止液体中注入水、 硫酸钠 水合物、 甲醇或乙醇等, 分解过量使用的氢化物还原剂, 过滤无机物, 通过分馏滤液, 得到粗产物。 根 据需要采用精馏, 可以高化学纯度得到作为目的产物的用式7表示的光学活性2-氟代醇 衍生物。 0068 实施例 0069 下面通过实施例及比较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
44、 例限定。 0070 实施例 1 0071 往不锈钢 (SUS) 制耐压反应容器中添加用下式 : 0072 化 4 0073 0074 表示的光学活性 - 羟基羧酸酯衍生物 137.00g(1159.74mmol, 1.00eq, 光学纯 度 98.5 ee)、 均三甲苯 380ml 与三乙胺 120.10g(1186.88mmol, 1.02eq), 把内部温度冷却 至 -40附近, 用储气瓶吹入三氟甲基磺酰氟 208.80g(1373.05mmol, 1.18eq)。边搅拌边用 4 小时升至室温, 再于室温搅拌约 15 小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的转换率为 99.8。把 分成 2 层的反应。
45、终止液注入 10碳酸钾水溶液 1200ml 中, 洗涤有机层。回收的有机层用 说 明 书 CN 1976891 B8/11 页 12 1N氯化氢水溶液1400ml、 随后用10氯化钙水溶液400ml洗涤, 用无水硫酸钠50g干燥、 过 滤, 得到用下式 : 0075 化 5 0076 0077 表示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粗产品的均三甲苯溶液 410.40g。把得 到的全部粗产物的均三甲苯溶液进行分馏, 作为主馏分回收99.63g(沸点120127/常 压 )。从主馏分的 1H-NMR 光谱可知含均三甲苯 3.7, 总收率为 69 ( 后馏分与釜内残留 物合计的总收率为 72 )。主。
46、馏分的气相色谱法纯度为 100.0 ( 除均三甲苯外 )。光学 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的 1H-NMR 谱与19F-NMR 谱如下所示。 0078 1H-NMR(标准物质 : (CH 3)4Si, 重溶剂 : CDCl3), ppm : 1.32(t, 7.2Hz, 3H), 1.58(dd, 23.6Hz, 6.9Hz, 3H), 4.26(q, 7.2Hz, 2H), 5.00(dq, 49.0Hz, 6.9Hz, 1H)。 0079 19F-NMR( 标准物质 : C 6F6, 重溶剂 : CDCl3), ppm : -21.88(dq, 4 8.9Hz, 24.4Hz, 1F)。 。
47、0080 实施例 2 0081 往含氢化铝锂 22.70g(598.00mmol, 0.76eq) 的四氢呋喃溶液 ( 四氢呋喃用量 630ml) 中, 冰冷却下把内部温度控制在 10以下, 缓慢添加含有用下式 : 0082 化 6 0083 0084 表示的光学活性 - 氟代羧酸酯衍生物 97.97g( 化学纯度 96.3, 785.42mmol, 1.00eq) 的四氢呋喃溶液 ( 四氢呋喃用量 160ml), 在该温度下搅拌 20 分钟, 再于室温搅 拌 2 小时 10 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的转换率为 100。在冰冷却下把内部温度控制 在 12以下, 往反应终止液中缓慢加入硫酸钠10。
48、 水合物, 把过量使用的氢化铝锂进行粗 分解, 再于 50 60边添加硫酸钠10 水合物边搅拌约 1 小时。硫酸钠10 水合物共 添加 149.40g(463.63mmol, 0.59eq)。降至室温后再添加无水硫酸钠 65.00g(457.62mmol, 0.58eq), 进行干燥、 过滤无机物, 无机物用四氢呋喃 80ml 洗涤 2 次, 得到用下式 : 0085 化 7 0086 说 明 书 CN 1976891 B9/11 页 13 0087 表示的光学活性 2- 氟代醇衍生物粗产物的四氢呋喃溶液。把得到的全部粗产物 的四氢呋喃溶液进行分馏, 作为主馏分回收 36.77g( 沸点 10。
49、8 110 / 常压 )。从主馏分 的 1H-NMR 光谱可知含均三甲苯 5.0, 总收率为 57 ( 初馏分与釜内残留物合计的总收率 为 75 )。主馏分的气相色谱法纯度为 99.8 ( 除均三甲苯外 )。主馏分的光学纯度, 将 其衍生为 Mosher 酸酯后, 用气相色谱法确定的纯度为 98.0 ee(R 体 )。光学活性 2- 氟代 醇衍生物的 1H-NMR 谱与19F-NMR 谱如下所示。 0088 1H-NMR(标准物质 : (CH 3)4Si, 重溶剂 : CDCl3), ppm : 1.33(dd, 23.6Hz, 6.4Hz, 3H), 2.00(br, 1H), 3.50-3.85(m2, 2H), 4.76(dm, 49.6Hz, 1H)。 0089 19F-NMR( 标 准 物 质 : C 6F6,重 溶 剂 : CDCl3), ppm : -21.40(d/sextet, 48.9Hz, 24.4Hz, 1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