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植物叶绿素酶的纯化方法.pdf

  • 上传人:bo****18
  • 文档编号:9036219
  • 上传时间:2021-01-31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87.9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76405.1

    申请日:

    20101207

    公开号:

    CN102115736A

    公开日:

    2011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9/16

    主分类号:

    C12N9/16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唐蕾,张建华,张宏建,毛忠贵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优先权:

    CN20101057640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植物叶绿素酶的纯化方法。本发明以植物蛋白粗提液为材料,依次采用有机溶剂沉淀、离子交换色谱和非变性凝胶电泳方法,纯化叶绿素酶。利用本发明的植物叶绿素酶纯化方法,步骤简单、周期短、操作方便,克服了经典方法存在的步骤多、酶失活等缺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植物叶绿素酶的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采用有机溶剂沉淀、离子交换色谱和非变性凝胶电泳等方法,纯化植物蛋白粗提液中的叶绿素酶。 2.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溶剂沉淀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选用丙酮、甲醇、乙醇中的任一种,其在植物蛋白粗提液中的体积比浓度为2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色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介质分别优选DEAE-Sephacel、DEAE-Sepharose CL-6B。 4.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变性凝胶电泳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胶中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为5-6%,分离胶中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为12-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叶绿素酶的纯化方法,具体地,依次采用有机溶剂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非变性凝胶电泳方法,简洁地从植物蛋白粗提液中分离得到纯化的叶绿素酶,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叶绿素酶(Chlorophyllase,EC 3.1.1.14),催化叶绿素水解生成脱植醇叶绿素和植醇。1913年,Willstatter和Stoll首次报道了植物中存在叶绿素酶,其后,叶绿素酶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概括为:(1)叶绿素酶的生理功能;(2)细胞内分布;(3)酶的生化动力学特征;(4)基因克隆与诱导表达;(5)油脂加工的脱绿。

    上述研究与应用的基础在于得到纯的叶绿素酶蛋白。目前,植物叶绿素酶的分离纯化主要是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分子筛过滤等方法,过程复杂,酶收率低。例如Tsuchiya等(Tsuchiya T,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isozymesof chlorophyllase from mature leaves of Chenopodium

    Shioi等(Shioi Y,et al.A simple pur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solublized chlorophyllase from Chlorella protothecoides,AnalvticalBiochemistry,1980,105(1):74-79)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rose CL-6B和Sephadex G-200分子筛层析纯化小球藻的叶绿素酶,提高了酶的收率,简化了纯化程序,但是对于复杂的植物细胞体系,该方法所得酶的纯度达不到要求。

    因此,改良植物叶绿素酶纯化的方法,简化纯化步骤,在保持酶活性的同时,达到纯度要求,具有一定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叶绿素酶的纯化方法,简化纯化步骤,在保持酶活性的同时达到叶绿素酶纯度的要求。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1)有机溶液沉淀

    植物蛋白粗提液,在4℃下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可选用乙醇、甲醇或丙酮中的任一种,控制有机溶剂的体积比浓度为20-40%;随后10000-12000rpm离心沉淀,弃去上清液,向每1g沉淀中加入含有质量体积比浓度为0.24%的TritonX-100磷酸缓冲液(20mmol/L,pH7.0)10-15mL,于4℃下缓慢搅拌1h,随后10000-12000rpm离心,弃去沉淀,上清液即为酶液I。

    (2)离子交换层析

    将步骤(1)得到的酶液I上样于DEAE-Sephacel或DEAE-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柱,然后用含有0-29.3g/L NaCl的磷酸缓冲液(20mmol/L,pH7.0)洗脱,收集具有叶绿素酶活性的组分,加入超滤浓缩离心管中,3000rpm,4℃离心,得到的浓缩液即为酶液II。

    (3)非变性凝胶电泳

    将步骤(2)中得到的酶液II与上样缓冲液(20mmol/L、pH6.8的Tris-HCl;质量体积比为10%的甘氨酸;质量体积比为0.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混合加样于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为5-6%的浓缩胶及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为12-14%的分离胶上,电泳。电泳后将分离胶每0.5cm横向割成条带,分别放入磷酸缓冲液(20mmol/L,pH7.0)中,37℃过夜浸出蛋白,收集有叶绿素酶活性的组分即为纯化的叶绿素酶液III。

    上述酶的纯度可采用质量浓度为14%的丙烯酰胺,质量体积比为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电泳缓冲液为25mmol/L Tris-甘氨酸(pH 8.3),以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甲醇/冰醋酸/蒸馏水(1∶1∶8)脱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依次采用有机溶剂沉淀、离子交换层析、非变性凝胶电泳方法纯化植物叶绿素酶,与现有的植物叶绿素酶纯化方法相比,纯化步骤少。将本发明纯化的酶液按所述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为单一条带,表明产物纯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纯化银杏叶绿素酶,具体为:

    (1)有机溶剂沉淀

    将银杏叶蛋白粗提液在4℃下,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丙酮,丙酮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10000rpm离心后倾去上清液,收集沉淀部分,向每1g沉淀加入含有质量体积比为0.24%的TritonX-100磷酸缓冲液(20mmol/L,pH7.0)10mL,于4℃下缓慢搅拌1h,随后10000rpm离心,收集上清液,弃去沉淀,上清液为银杏叶绿素酶液I;此步酶的回收率为20.5%。

    (2)离子交换层析

    将步骤(1)的酶液I上样于DEAE-Sephacel,用含14.6g/L NaCl的磷酸缓冲液(20mmol/L,pH7.0)洗脱,收集含有叶绿素酶活性的组分,加入超滤浓缩离心管中,3000rpm,4℃离心,得到浓缩液,浓缩液即为银杏叶绿素酶液II;此步酶的回收率为10.8%。

    (3)非变性凝胶电泳

    将步骤(2)中的酶液I I与上样缓冲液(20mmol/L、pH6.8的Tris-HCl;质量体积比为10%的甘氨酸;质量体积比为0.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混合加样于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为5%的浓缩胶和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为14%的分离胶上,电泳。电泳后将分离胶每0.5cm横向割成条带,分别放入磷酸缓冲液(20mmol/L,pH7.0)中37℃过夜浸出蛋白,收集合有叶绿素酶活性的组分即为纯化的银杏叶绿素酶液III,此步得到的叶绿素酶液III经质量浓度为14%的丙烯酰胺,质量体积比为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为单一蛋白条带。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使用的植物材料为菜椒;

    步骤(1)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为乙醇,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

    步骤(2)中的离子交换介质为DEAE-Sepharose CL-6B。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使用的植物材料为豌豆叶;

    步骤(3)中浓缩胶的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为6%,分离胶的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为12.5%。

    关 键  词:
    一种 植物 叶绿素 纯化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植物叶绿素酶的纯化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03621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