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1,4-双烯-6-亚甲基甾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中间体.pdf

  • 上传人:le****a
  • 文档编号:9029694
  • 上传时间:2021-01-31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333.8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47914.3

    申请日:

    20071107

    公开号:

    CN101429224B

    公开日:

    201205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J1/00

    主分类号:

    C07J1/00

    申请人:

    江苏希迪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金亮,赵楠

    地址:

    226200 江苏省启东市经济开发区滨江精细化工园江风路3号

    优先权:

    CN200710047914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宋羽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I)的1,4-双烯-6-亚甲基甾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中间体,以1,4-双烯-雄甾类化合物为原料,将1位和3位或只3位经吡咯烷取代,生成5,6-烯键化合物,然后经Mannich反应、消除反应引入6位亚甲基得到式(I)化合物。具体反应式如下:本发明方法原料来源便宜易得,工艺操作易控制,收率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合成1,4-双烯-6-亚甲基甾体化合物(I)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1,4-双烯-雄甾类化合物(II)的1位和3位或只3位进行吡咯烷取代,生成5,6-烯键化合物(III)或(Ⅳ)或两者的混合物;(b)1位和3位双取代化合物(Ⅲ)或3位单取代的化合物(Ⅳ)或两者的混合物进行Mannich反应生成化合物(V);(c)化合物(V)不经分离,或者分离后在酸性条件下消除得到化合物(I);具体反应式如下:式中R1,R2均为H,R3,R4以及它们所连接的C共同形成羰基;R5,R6和氮共同形成五员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是将1位和3位双取代化合物(III)或3位单取代的化合物(Ⅳ)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溶于醇类溶剂中,加入N-甲基苯胺和甲醛水溶液,反应得到化合物(V)。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醇类溶剂为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是将化合物(V)不分离或者分离后溶于醇类溶剂中,加入酸,进行消除得到化合物(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醇类溶剂为甲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酸为有机酸或无机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酸为盐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步骤(c)用以下方法替代:将步骤(b)得到的含有化合物(V)的溶液减压蒸干,用卤代烃或酯类溶剂溶解后,用稀酸溶液洗涤将胺类化合物去掉;再蒸干溶剂,将得到的残留物溶于丙酮或醇类溶剂,加入酸,进行消除得到化合物(I)。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卤代烃为二氯甲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酯类溶剂为乙酸乙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稀酸溶液为百分比浓度为0.5~5%的硫酸或盐酸。 12.一种中间体,具有如下通式(V):式中R1,R2均为H,R3,R4以及它们所连接的C共同形成羰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合成如式(I)的1,4-双烯-6- 亚甲基甾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中间体。

    背景技术

    在1,4-双烯-6-亚甲基甾体类药物中有代表性的有依西美坦(Exemestane), 依西美坦化学名为6-亚甲基-雄甾-1,4-二烯-3,17-二酮,结构式如下:

    依西美坦(Exemestane)是由意大利Pharmacia & Upjohn公司开发的第二代 芳香酶抑制剂,能不可逆地与芳香酶结合而使其灭活,从而阻止雌激素的生物 合成。临床上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及用作早期乳腺癌的辅助疗法,疗效确切, 耐受性好,副作用相对较少。

    目前依西美坦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以下两条路线:

    1、溴代消除路线(欧洲专利EP0326340),见反应式(1):

    反应式(1)

    2、DDQ脱氢路线(见US4808616),由中间体6-亚甲基-雄甾-4-烯-3,17-二酮 直接脱氢得到依西美坦,见反应式(2):

    反应式(2)

    上述合成路线均以4-烯-3-酮类化合物作为起始原料,在引入6位亚甲基 后,无论是采取脱溴化氢还是脱氢的方法引入1-烯,反应都比较难以进行,收 率较低,只有40%左右,而且该步副反应引起的杂质难以通过结晶精制除去, 使得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更合理的合 成依西美坦的方法及中间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如式(I)的1,4-双烯-6-亚甲基甾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1,4-双烯- 雄甾类化合物为原料,将1位和3位或只3位经吡咯烷取代,生成5,6-烯键化 合物,然后经Mannich反应、消除反应引入6位亚甲基得到式(I)化合物。

    具体反应式如下:

    式中R1,R2独立的选自氢,卤素,或者烷基;R3,R4独立选自氢,羟 基,卤素,烷氧基,酰基,羟烷基,烷氧烷基,羟基羰基烷基,烷氧羰基烷基, 乙酰氧烷基,氰基,芳氧基,或者R3,R4共同选自氧;R5,R6选自低级烷 烃,羟基低级烷烃,环己基,苯基,R5,R6亦可以和氮共同形成五员环或六 员环。

    在本发明方法中,R1,R2均优选为氢;R3,R4优选共同选自氧;R5, R6优选和氮共同形成六员环。

    对于上述合成路线,其具体步骤为:

    (a)在1,4-双烯-雄甾类化合物(II)的1位和3位或只3位进行吡咯烷 取代,生成5,6-烯键化合物(III)或(IV)或两者的混合物;

    (b)1位和3位双取代化合物(III)或3位单取代的化合物(IV)或两者 的混合物进行Mannich反应生成化合物(V);

    (c)化合物(V)不经分离,或者分离后在酸性条件下消除得到化合物 (I)。

    上述步骤中,具体描述如下:

    步骤a:在对1,4-双烯-雄甾类化合物进行吡咯烷取代,双键移位到5,6位 时,选择反应条件,可以生成1位和3位双取代或只3位取代,或者得到两者 的混合物,双取代和单取代的产物都可以进行下一步反应,因此不需要分离。 化合物(II)在醇类和吡咯的混合溶剂或者单一的吡咯溶剂中进行反应即可得 到化合物(III)和(IV),US3274176对此步反应有详细的描述。

    步骤b:是将1位和3位双取代化合物(III)或3位单取代的化合物(IV) 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溶于醇类溶剂中,加入N-甲基苯胺和甲醛水溶液,反应得到 化合物(V)。

    所说的醇类溶剂优选乙醇。

    步骤c:将化合物(V)不分离或者分离后溶于醇类溶剂中,加入酸,进 行消除得到得到化合物(I)。

    步骤c:或者用以下方法替代:

    将步骤(b)得到的含有化合物(V)的溶液减压蒸干,用卤代烃或酯类 溶剂溶解后,用稀酸溶液洗涤将胺类化合物去掉;再蒸干溶剂,将得到的残留 物溶于丙酮或醇类溶剂,加入酸,进行消除得到化合物(I)。

    所说的醇类溶剂优选甲醇。

    所说的酸可以是有机酸,也可以是无机酸,优选盐酸。

    所说的卤代烃优选为二氯甲烷,酯类溶剂优选为乙酸乙酯,所说的稀酸溶 液优选百分比浓度为0.5~5%硫酸或盐酸。

    一种如式(I)的1,4-双烯-6-亚甲基甾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得到的中间 体,具有如下通式(V):

    式中R1,R2独立的选自氢,卤素,或者烷基;R3,R4独立选自氢,羟 基,卤素,烷氧基,酰基,羟烷基,烷氧烷基,羟基羰基烷基,烷氧羰基烷基, 乙酰氧烷基,氰基,芳氧基,或者R3,R4共同选自氧;R5,R6选自低级烷 烃,羟基低级烷烃,环己基,苯基,R5,R6亦可以和氮共同形成五员环或六 员环。

    在本发明方法中,R1,R2均优选为氢;R3,R4优选共同选自氧;R5, R6优选和氮共同形成六员环。

    本发明的方法原料来源便宜易得,工艺操作易控制,收率高,成本低,有 较大的工业化生产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1,3-二吡咯烷雄甾-3,5-二烯-17-酮和3-吡咯烷-雄甾-1,3,5-三烯-17-酮的制备 氩气保护下,将1,4-二烯-3,17-二酮-雄甾10.0g溶于100ml乙醇/甲醇(95∶ 5)中,然后依次加入6ml四氢呋喃,0.2ml冰醋酸,35.4ml四氢吡咯,加热至 40℃,搅拌反应48小时。待反应完毕,浓缩至干,用异丙醚30ml×2夹带蒸馏 2次。然后加入20ml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后放入冰箱析晶,冷冻24小时。过 滤,用冷冻的乙醇15ml×2充分淋洗,抽干,40℃真空干燥6h得黄色固体11.7g, 为1,3-二比咯烷雄甾-3,5-二烯-17-酮和3-吡咯烷-雄甾-1,3,5-三烯-17-酮的混合 物,两者不经分离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2

    6-甲基苯基胺亚甲基-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制备

    氩气保护下,搅拌下将实施例1所得的固体5.0g悬浮于50ml无水乙醇中, 然后再依次加入1.41ml N-甲基苯胺和5.94ml 40%甲醛水溶液,20℃搅拌反应 3.5小时。反应完后,40℃浓缩至干,残留物用50ml二氯甲烷溶解,1%稀硫 酸50ml洗涤3次,合并水层,用二氯甲烷50ml反萃取1次,合并有机层,用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50ml×2洗涤至中性,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40℃浓缩至 干,得黄色固体4.4g,重量收率88%。

    实施例3

    6-甲基苯基胺亚甲基-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制备

    氩气保护下,搅拌下将按照US3274176所做的1,3-二比咯烷雄甾-3,5-二烯 -17-酮5.0g悬浮于50ml无水乙醇中,然后再依次加入1.41ml N-甲基苯胺和 5.94ml 40%甲醛水溶液,15℃搅拌反应4小时。后处理同上,得黄色固体3.5g, 重量收率70%。

    实施例4

    6-甲基苯基胺亚甲基-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制备

    氩气保护下,搅拌下将按照US3274176所做的3-吡咯烷-雄甾-1,3,5-三烯 -17-酮5.0g悬浮于50ml无水乙醇中,然后再依次加入1.41ml N-甲基苯胺和 5.94ml 40%甲醛水溶液,20℃搅拌反应4.5小时。反应完后,40℃浓缩至干, 残留物用50ml乙酸乙酯溶解,1%稀盐酸50ml洗涤3次,合并水层,用乙酸 乙酯50ml反萃取1次,合并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5ml×2洗涤至中性, 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40℃浓缩至干,得黄色固体5.0g,质量收率100%。

    实施例5

    6-亚甲基-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制备

    氩气保护下,搅拌下将6-甲基苯基胺亚甲基-雄甾-1,4-二烯-3,17-二酮1.0g 溶于20ml无水甲醇中,然后再加入2ml浓盐酸,40℃搅拌反应24小时。原料 基本反应完毕,冷却至0℃,控温5℃以下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pH至中性, 然后再浓缩至干,加入20ml水,加热至40℃后趁热过滤,抽干,滤饼80℃真 空干燥8小时得0.8g粗品。粗品用乙腈精制后得到白色固体0.7g,质量收率 70%。

    实施例5

    6-亚甲基-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制备

    氩气保护下,搅拌下将实施例1所得的固体5.0g悬浮于50ml无水乙醇中, 然后再依次加入1.41ml N-甲基苯胺和5.94ml 40%甲醛水溶液,20℃搅拌反应 4小时。在室温下滴加浓盐酸15ml,升温至40℃再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原 料基本反应完毕后,冷却至0℃,控温5℃以下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pH至 中性,然后再浓缩至干,加入100ml水,加热至40℃后趁热过滤,抽干,滤 饼80℃真空干燥8小时得4.0g粗品。粗品用乙腈精制后得到白色固体3.0g, 重量收率50%。

    实施例6

    6-亚甲基-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制备

    氩气保护下,搅拌下将按照US3274176所做的1,3-二吡咯烷雄甾-3,5-二烯 -17-酮5.0g悬浮于50ml无水乙醇中,然后再依次加入1.41ml N-甲基苯胺和 5.94ml 40%甲醛水溶液,20℃搅拌反应4.5小时。在室温下滴加浓盐酸15ml, 升温至40℃再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后处理同上,得3.5g粗品,乙腈精制后 得到白色固体2.5g,重量收率50%。

    实施例7

    6-亚甲基-雄甾-1,4-二烯-3,17-二酮的制备

    氩气保护下,搅拌下将按照US3274176所做的3-吡咯烷-雄甾-1,3,5-三烯 -17-酮5.0g悬浮于50ml无水乙醇中,然后再依次加入1.41ml M-甲基苯胺和 5.94ml 40%甲醛水溶液,20℃搅拌反应4.5小时。在室温下滴加浓盐酸15ml, 升温至40℃再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后处理同上,得4.1g粗品,乙腈精制后 得到白色固体3.2g,重量收率64%。

    关 键  词:
    双烯 甲基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中间体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4-双烯-6-亚甲基甾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中间体.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02969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