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pdf

  • 上传人:sha****007
  • 文档编号:9027074
  • 上传时间:2021-01-31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874.5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43911.1

    申请日:

    20160122

    公开号:

    CN105712901B

    公开日:

    201707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C269/06,C07C271/22,C07C209/00,C07C211/35

    主分类号:

    C07C269/06,C07C271/22,C07C209/00,C07C211/35

    申请人:

    成都柏睿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坤,张文泰,徐华

    地址: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世纪城南路599号天府软件园D区6栋505号

    优先权:

    CN201610043911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袁英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为起始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和水解、脱羧生成中间体IV、中间体IV进行叔丁氧羰基保护得到中间体III、中间体III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中间体II,中间体II与二环己胺成盐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的合成路线简短、合成产物易纯化、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所需原料便宜,成本较低;所得产品的收率高,产品质量好,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为:以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为起始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和水解、脱羧生成中间体IV、中间体IV进行叔丁氧羰基保护得到中间体III、中间体III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中间体II,中间体II与二环己胺成盐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所述目标产物的具体操作步骤为:S1.生成中间体IV,其包括以下子步骤:S11.烷基化:将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与卤代庚烯烃加入溶剂A中,在0~150℃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烷基化产物;其中,所述溶剂A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甲苯、水、甲醇或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S12.水解烷基化产物:将步骤S11得到的烷基化产物在0~100℃的温度下进行水解反应;S13.脱羧: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pH值为3~5的酸性溶液,在80~120℃的温度下进行脱羧反应,得到中间体IV;S2.生成中间体III:将步骤S13所得中间体IV加入溶剂B中,在0~30℃的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体III;所述溶剂B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水、二氯甲烷或乙腈中的任意一种;S3.生成中间体II:将步骤S2所得中间体III中加入氨基酰化酶和辅助剂在35~40℃、pH值为7.3~7.9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II;其中,所述辅助剂为含有二价钴离子的溶剂;S4.生成目标产物:将步骤S3所得中间体II加入溶剂C中,与二环己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即为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所述溶剂C为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的烷基化反应需加入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碘化钠、碘化钾、四丁基溴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或苯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为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乙酰氨基丙二酸乙酯或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卤代庚烯烃为7-溴-1-庚烯、7-氯-1-庚烯或7-碘-1-庚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铯、氢化钠、甲醇钠或乙醇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乙酰氨基丙二酸酯、卤代庚烯烃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8~2:0~0.5;所述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与碱的摩尔比为1: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所述烷基化产物的R基为甲基或乙基时,在pH值大于10的碱性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当R基是叔丁基时,在醋酸或三氟乙酸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所述酸性溶液为盐酸、硫酸、磷酸、柠檬酸、醋酸或三氟乙酸中的任意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碱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碳酸钠、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与碱的摩尔比为1:0.0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氨基酰化酶来源于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还包括对目标产物进行重结晶的步骤,所述重结晶的溶剂为正庚烷、正己烷、正戊烷或环己烷中的任意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丹诺普韦(Danoprevir,ITMN-191)是一种肽类抑制剂,作用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NS3/4A蛋白酶,IC50为0.2-3.5nM,抑制HCV 1A/1B/4/5/6基因型比抑制2B/3A基因型效果高10倍左右。罗氏制药花费1.75亿美元现金购得InterMune公司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丙型肝炎治疗药danoprevir的全球专利权,目前处于III临床研究。Danoprevir具有15元大环环肽母核结构,在其合成工艺中,涉及到光学活性的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的合成,合成方法如下所示:

    由于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是油状物,不利于纯化、储存等。为了便于精制纯化,获得高品质的产品,将其与二环己胺制成盐即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合成方法如下所示:

    关于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目前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对称氢化法:这种方法所使用的手性钌催化剂较贵,且主要为进口试剂,3~4atm氢化;中间体均为油状物,收率不高,大部分中间体需通过柱层析纯化,因此这种方法不适合放大生产。合成方法如下所示:

    2.格氏法:原料含有手性(天然来源),价格便宜,步骤少。缺点是中间体为液体,柱层析纯化,羰基还原反应慢,还原剂用量大(大于5~6当量)。合成方法如下所示:

    3.立体选择性烷基化:以镍配合物和手性二氢吡嗪为辅基用卤代庚烯烃进行立体选择性烷基化反应。前者,烷基化收率高,镍配合物的制备十分容易,每步中间体都可通过重结晶达到纯化效果。后者,烷基化收率较低,且使用了强碱,原料的价格昂贵。但这两个方法,文献中均为给出烷基化的选择性。合成方法如下所示:

    4.叠氮化:反应用到强碱丁基锂、KHDMS,对操作环境要求比较高(严格无水,超低温等),不适合放大生产。合成方法如下所示:

    5.生物法拆分:有文献及专利报道了生物方法拆分获得光学活性的中间体。主要有四种拆分方法,如下所示:

    方案A、B采用湿的细胞或细菌拆分,方案C使用去乙酰化酶,方案D使用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酯,其中方案A、B细胞用量较大,给分离带来了困难。而C、D均使用催化量的蛋白酶,容易除去大分子量的生物杂质。C方案的文献拆分也使用了去乙酰化酶,但是其拆分前体原料的制备需要通过严格的格氏偶联来进行,成本较高。

    综上,上述合成方法均存在以下缺点:

    (1)合成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路线长、纯化繁琐、合成过程条件苛刻;

    (2)合成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所需原料昂贵,成本高;

    (3)所得产品的收率低,不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合成路线简短、收率高、产物易纯化、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成本低的优点,适宜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为:

    以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为起始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和水解、脱羧生成中间体IV、中间体IV进行叔丁氧羰基保护得到中间体III、中间体III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中间体II,中间体II与二环己胺成盐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上述合成路线中R为烷基、Ac为乙酰基。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产物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S1.生成中间体IV,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烷基化:将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与卤代庚烯烃加入溶剂A中,在0~150℃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烷基化产物;其中,所述溶剂A为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甲苯、水、甲醇或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S12.水解烷基化产物:将步骤S11得到的烷基化产物在0~100℃的温度下进行水解反应;

    S13.脱羧: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pH值为3~5的酸性溶液,在80~120℃的温度下进行脱羧反应,得到中间体IV;

    S2.生成中间体III:将步骤S13所得中间体IV加入溶剂B中,在0~30℃的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体III;所述溶剂B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水、二氯甲烷或乙腈中的任意一种;

    S3.生成中间体II:将步骤S2所得中间体III中加入氨基酰化酶和辅助剂在35~40℃、pH值为7.3~7.9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II;其中,所述辅助剂为含有二价钴离子的溶剂;

    S4.生成目标产物:将步骤S3所得中间体II加入溶剂C中,与二环己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即为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所述溶剂C为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S11中的烷基化反应需加入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碘化钠、碘化钾、四丁基溴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或苯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S11中所述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为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乙酰氨基丙二酸乙酯或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卤代庚烯烃为7-溴-1-庚烯、7-氯-1-庚烯或7-碘-1-庚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铯、氢化钠、甲醇钠或乙醇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乙酰氨基丙二酸酯、卤代庚烯烃与催化剂的摩尔质量比为1:0.8~2:0~0.5;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与碱的摩尔质量比为1:1~4。

    进一步地,步骤S12中所述烷基化产物的R基为甲级或乙基时,在pH值大于10的碱性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当R基是叔丁基时,在醋酸或三氟乙酸水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

    进一步地,步骤S13中所述酸性溶液为盐酸、硫酸、磷酸、柠檬酸、醋酸或三氟乙酸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碱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碳酸钠、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与碱的摩尔质量比为1:0.01~2。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氨基酰化酶来源于猪。

    进一步地,步骤S4中还包括对目标产物进行重结晶的步骤,所述重结晶的溶剂为正庚烷、正己烷、正戊烷或环己烷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以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为起始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和水解、脱羧生成中间体IV、中间体IV进行叔丁氧羰基保护得到中间体III、中间体III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中间体II,中间体II与二环己胺成盐反应得到目标产物。该合成路线简短、合成产物易纯化、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

    (2)本发明所需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成本低;

    (3)本发明所得产品的收率高,产品质量好,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路线为:

    以乙酰氨基丙二酸酯为起始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和水解、脱羧生成中间体IV、中间体IV进行叔丁氧羰基保护得到中间体III、中间体III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中间体II,中间体II与二环己胺成盐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实施例1: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为:

    S1.生成中间体IV,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烷基化:将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与7-溴-1-庚烯加入四氢呋喃中,再加入碘化钠和氢氧化钠在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烷基化产物;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7-溴-1-庚烯与碘化钠的摩尔质量比为1:0.8:0.1;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与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比为1:1;

    S12.水解烷基化产物:将步骤S11得到的烷基化产物在0℃、pH值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

    S13.脱羧: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pH值为3的盐酸溶液,在80℃的温度下进行脱羧反应,得到中间体IV;

    S2.生成中间体III:将步骤S13所得中间体IV加入四氢呋喃中,再加入三乙胺在0℃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体III;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与三乙胺的摩尔质量比为1:0.01;

    S3.生成中间体II:将步骤S2所得中间体III中加入来源于猪的氨基酰化酶和含有二价钴离子的溶剂中,在35℃、pH值为7.3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II;

    S4.生成目标产物:将步骤S3所得中间体II加入乙醚中,与二环己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将目标产物加入正庚烷中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物,即为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

    实施例2: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为:

    S1.生成中间体IV,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烷基化:将乙酰氨基丙二酸乙酯与7-氯-1-庚烯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中,再加入碘化钾在150℃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烷基化产物;所述碱为氢氧化钾和碳酸钾;乙酰氨基丙二酸乙酯、7-氯-1-庚烯与碘化钾的摩尔质量比为1:2:0.5;乙酰氨基丙二酸乙酯与碱的摩尔质量比为1:4;

    S12.水解烷基化产物:将步骤S11得到的烷基化产物在100℃、pH值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

    S13.脱羧: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pH值为5的硫酸溶液,在120℃的温度下进行脱羧反应,得到中间体IV;

    S2.生成中间体III:将步骤S13所得中间体IV加入1,4-二氧六环中,再加入二异丙基乙胺在30℃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体III;乙酰氨基丙二酸乙酯与三乙胺的摩尔质量比为1:2;

    S3.生成中间体II:将步骤S2所得中间体III中加入氨基酰化酶和含有二价钴离子的溶剂在40℃、pH值为7.9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II;

    S4.生成目标产物:将步骤S3所得中间体II加入甲基叔丁基醚中,与二环己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将目标产物加入正己烷中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物,即为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

    实施例3: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为:

    S1.生成中间体IV,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烷基化:将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与7-碘-1-庚烯加入甲苯和水中,再加入四丁基溴化铵在75℃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烷基化产物;所述碱为碳酸铯、氢化钠和甲醇钠;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7-碘-1-庚烯与四丁基溴化铵的摩尔质量比为1:1:0.4;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与碱的摩尔质量比为1:3;

    S12.水解烷基化产物:将步骤S11得到的烷基化产物在50℃的醋酸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

    S13.脱羧: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pH值为4的磷酸溶液,在100℃的温度下进行脱羧反应,得到中间体IV;

    S2.生成中间体III:将步骤S13所得中间体IV加入水中,再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在20℃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体III;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与4-二甲氨基吡啶的摩尔质量比为1:1;

    S3.生成中间体II:将步骤S2所得中间体III中加入氨基酰化酶和含有二价钴离子的溶剂在38℃、pH值为7.5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II;

    S4.生成目标产物:将步骤S3所得中间体II加入乙酸乙酯中,与二环己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将目标产物加入正戊烷中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物,即为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

    实施例4: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为:

    S1.生成中间体IV,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烷基化:将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与7-溴-1-庚烯加入甲醇和乙醇中,再加入四乙基溴化铵在20℃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烷基化产物;所述碱为碳酸铯、氢化钠、甲醇钠和乙醇钠;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7-溴-1-庚烯与四乙基溴化铵的摩尔质量比为1:1.5:0.1;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与碱的摩尔质量比为1:2;

    S12.水解烷基化产物:将步骤S11得到的烷基化产物在20℃的三氟乙酸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

    S13.脱羧: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pH值为4.5的柠檬酸溶液,在90℃的温度下进行脱羧反应,得到中间体IV;

    S2.生成中间体III:将步骤S13所得中间体IV加入二氯甲烷中,再加入碳酸钠在10℃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体III;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与碳酸钠的摩尔质量比为1:0.5;

    S3.生成中间体II:将步骤S2所得中间体III中加入氨基酰化酶和含有二价钴离子的溶剂在36℃、pH值为7.8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II;

    S4.生成目标产物:将步骤S3所得中间体II加入二氯甲烷中,与二环己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将目标产物加入环己烷中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物,即为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

    实施例5: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为:

    S1.生成中间体IV,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烷基化:将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与7-氯-1-庚烯加入甲苯中,再加入四丁基氯化铵在120℃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烷基化产物;所述碱为碳酸钾、碳酸铯、氢化钠、甲醇钠和乙醇钠;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7-氯-1-庚烯与四丁基氯化铵的摩尔质量比为1:0.9:0.2;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与碱的摩尔质量比为1:1.5;

    S12.水解烷基化产物:将步骤S11得到的烷基化产物在60℃、pH值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

    S13.脱羧: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pH值为3的醋酸溶液,在110℃的温度下进行脱羧反应,得到中间体IV;

    S2.生成中间体III:将步骤S13所得中间体IV加入乙腈中,再加入碳酸氢钠在25℃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体III;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与碳酸氢钠的摩尔质量比为1:0.05;

    S3.生成中间体II:将步骤S2所得中间体III中加入氨基酰化酶和含有二价钴离子的溶剂在36℃、pH值为7.5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II;

    S4.生成目标产物:将步骤S3所得中间体II加入乙醚中,与二环己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将目标产物加入正庚烷中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物,即为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

    实施例6: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为:

    S1.生成中间体IV,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烷基化:将乙酰氨基丙二酸乙酯与7-碘-1-庚烯加入甲醇中,再加入四丁基碘化铵在100℃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烷基化产物;所述碱为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铯、氢化钠、甲醇钠和乙醇钠;乙酰氨基丙二酸乙酯、7-碘-1-庚烯与四丁基碘化铵的摩尔质量比为1:1.5:0.4;乙酰氨基丙二酸乙酯与碱的摩尔质量比为1:2.5;

    S12.水解烷基化产物:将步骤S11得到的烷基化产物在50℃、pH值为13的碱性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

    S13.脱羧: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pH值为3.5的三氟乙酸溶液,在85℃的温度下进行脱羧反应,得到中间体IV;

    S2.生成中间体III:将步骤S13所得中间体IV加入四氢呋喃中,再加入氢氧化钠在25℃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体III,乙酰氨基丙二酸乙酯与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比为1:1.5;

    S3.生成中间体II:将步骤S2所得中间体III中加入氨基酰化酶和含有二价钴离子的溶剂在39℃、pH值为7.6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II;

    S4.生成目标产物:将步骤S3所得中间体II加入甲基叔丁基醚中,与二环己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将目标产物加入正己烷中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物,即为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

    实施例7: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为:

    S1.生成中间体IV,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烷基化:将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与7-溴-1-庚烯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中,再加入四丁基硫酸氢铵在50℃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烷基化产物;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铯、氢化钠、甲醇钠和乙醇钠;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7-溴-1-庚烯与四丁基硫酸氢铵的摩尔质量比为1:1.3:0.3;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与碱的摩尔质量比为1:1.2;

    S12.水解烷基化产物:将步骤S11得到的烷基化产物在30℃的醋酸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

    S13.脱羧: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pH值为3.8的盐酸溶液,在100℃的温度下进行脱羧反应,得到中间体IV;

    S2.生成中间体III:将步骤S13所得中间体IV加入四氢呋喃中,再加入二异丙基乙胺在5℃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体III;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与二异丙基乙胺的摩尔质量比为1:1.8;

    S3.生成中间体II:将步骤S2所得中间体III中加入氨基酰化酶和含有二价钴离子的溶剂在36℃、pH值为7.4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II;

    S4.生成目标产物:将步骤S3所得中间体II加入乙酸乙酯中,与二环己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将目标产物加入正戊烷中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物,即为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

    实施例8: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为:

    S1.生成中间体IV,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烷基化:将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与7-氯-1-庚烯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加入碳酸铯在10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烷基化产物;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与7-氯-1-庚烯的摩尔质量比为1:1.1,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与碳酸铯的摩尔质量比为1:2.2;

    S12.水解烷基化产物:将步骤S11得到的烷基化产物在65℃、pH值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

    S13.脱羧: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pH值为3.5的磷酸溶液,在115℃的温度下进行脱羧反应,得到中间体IV;

    S2.生成中间体III:将步骤S13所得中间体IV加入1,4-二氧六环中,再加入碳酸氢钠在15℃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体III;乙酰氨基丙二酸甲酯与碳酸氢钠的摩尔质量比为1:0.6;

    S3.生成中间体II:将步骤S2所得中间体III中加入氨基酰化酶和含有二价钴离子的溶剂在37℃、pH值为7.7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II;

    S4.生成目标产物:将步骤S3所得中间体II加入乙酸乙酯中,与二环己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将目标产物加入正己烷中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物,即为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

    实施例9: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为:

    S1.生成中间体IV,其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烷基化:将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与7-碘-1-庚烯加入乙醇中,再加入苯基三甲基氯化铵和氢化钠在14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烷基化产物;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7-碘-1-庚烯与苯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摩尔质量比为1:1.2:0.3;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与氢化钠的摩尔质量比为1:3;

    S12.水解烷基化产物:将步骤S11得到的烷基化产物在5℃的三氟乙酸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

    S13.脱羧: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pH值为3.8的柠檬酸溶液,在110℃的温度下进行脱羧反应,得到中间体IV;

    S2.生成中间体III:将步骤S13所得中间体IV加入乙腈中,再加入氢氧化钠在25℃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体III,乙酰氨基丙二酸叔丁酯与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比为1:0.08;

    S3.生成中间体II:将步骤S2所得中间体III中加入氨基酰化酶和含有二价钴离子的溶剂在39℃、pH值为7.8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II;

    S4.生成目标产物:将步骤S3所得中间体II加入二氯甲烷中,与二环己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将目标产物加入环己烷中进行重结晶,得到最终产物,即为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

    实验例1:

    1.步骤(1):2-乙酰氨基-8-壬烯酸(IV)的合成

    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反应器中,分别加入无水乙醇(80ml),在氮气保护下,分批加入氢化钠(60%on oil,1.48g,36.9mmol),冰水浴控制温度不超过30℃,加完,继续在室温(25~30℃)下搅拌30分钟,化合物Ⅴ(8g,36.8mmol)分批加入,加完继续在室温搅拌1小时。7-溴-1-庚烯(6.53g,36.8mmol)于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加至反应器中,20分钟滴完,继续在室温(25~30℃)下搅拌,TLC监测反应终点;反应体系冷却至10℃以内,滴加去离子水(20ml),搅拌1小时,冷却至0~10℃,加入氢氧化钾固体(7.2g,129mmol),再加热至50℃,搅拌,监测上述过程的产物消失,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65ml),残余液加去离子水(60ml)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弃去有几层,水层加入活性碳(1g)搅拌0.5小时,过滤;滤液用柠檬酸调pH为3.5,加热至100℃,TLC监测反应进度。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200ml)萃取,饱和食盐水(50ml)洗涤,有几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浓缩物冷却固化,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分散、洗涤,得白色结晶性粉末2-乙酰氨基-8-壬烯酸(IV)5.02g,产率64%。熔点126~130℃。1H NMR(600MHz,CDCl3)δ1.36(m,6H),1.72(m,1H),1.88(m,1H),2.03(m,2H),2.06(s,3H),4.60(dt,,1H),4.97(dd,2H),5.8(m,1H),6.2(d,1H)。

    2.步骤(2):2-(N-叔丁基氧羰基)乙酰氨基-8-壬烯酸(III)的合成

    在装有滴液漏斗的反应器中,化合物IV(10g,46.89mmol)加入四氢呋喃(100ml)中,室温下,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0.5g,4mmol),再滴加羰酸二叔丁酯(12.28g,56.27mmol),10分钟滴完,TLC监测反应进度。反应结束后,加入乙酸乙酯(200ml)和水(150ml)萃取,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洗涤(2×50ml),有几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经柱层析纯化得产品14g,产率95%。

    3.步骤(3):(S)-2-叔丁基氧羰基氨基-8-壬烯酸(II)的合成

    在装有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化合物III(7.3g,23.4mol)及去离子水(50ml)的混合体系,冷却至0~5℃,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0.92g,23.0mol,20ml),成均相溶液,再用0.1mol/L氢氧化钠调pH7.6~7.9,加入六水合氯化钴(5mg,21μmol),加热,并维持温度35~39℃,加入猪肾乙酰转移蛋白酶(Acylase I,活力≧3000u,10mg),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用HPLC(手性柱)监测反应进度。反应结束,用柠檬酸调pH4,加入乙酸乙酯(150ml)萃取,饱和食盐水(50ml)洗涤,有几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经柱层析纯化,得无色油状产品(S)-2-叔丁基氧羰基氨基-8-壬烯酸(II),3.07g,产率47%。NMR(600MHz,CDCl3):δ5.78(m,1H),4.99(t,1H),4.93(dd,2H),4.25(d,1H),2.02(q,2H),1.80(m,1H),1.62(m,1H),1.45(s,9H),1.31~1.39(m,6H)。

    4.步骤(4):(S)-2-叔丁基氧羰基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I)的合成

    于反应器中,室温下,化合物II(2.47g,9.1mmol)溶于甲基叔丁基醚(30ml)中,搅拌下缓慢滴加二环己胺(1.81ml,9.1mmol),20分钟滴完,继续搅拌,TLC监测反应进度。减压浓缩至干,析出固体,加入正庚烷(40ml)分散均匀,过滤,滤饼用正庚烷洗涤(50ml)得白色固体粗品4g,产率97.6%。粗品重结晶,用正庚烷(70ml)加热至80~90℃溶解,冷却静置,析晶,过滤得无色晶体3.4g,精制收率85%。产品纯度(HPLC,面积%)>98%,手性纯度(HPLC,面积%)99.7%。HNMR(600MHz,DMSO):δ6.12(d,1H),5.80(m,1H)5.00(dd,1H)4.93(m,1H),3.61(q,1H),2.89(s,2H),1.92~2.00(m,5H),1.57~1.71(m,7H),1.36(s,9H),1.09~1.33(m,17H),0.86(t,2H)。

    实验例2:

    1.步骤(1):2-乙酰氨基-8-壬烯酸(IV)的合成

    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反应器中,分别加入无水乙醇(2400ml),在氮气保护下,分批加入氢化钠(60%on oil,44.4g,1.10mmol),冰水浴控制温度不超过30℃,加完,继续在室温(25~30℃)下搅拌60分钟,化合物Ⅴ(240g,1.10mol)分批加入,加完继续在室温搅拌1小时。7-溴-1-庚烯(196g,1.10mmol)于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加至反应器中,60分钟滴完,继续在室温(25~30℃)下搅拌,TLC监测反应终点;反应体系冷却至10℃以内,滴加去离子水(600ml),搅拌1小时,冷却至0~10℃,加入氢氧化钾固体(216g,3.87mmol),再加热至50℃,搅拌,监测上述过程的产物消失,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2100ml),残余液加去离子水(1800ml)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弃去有几层,水层加入活性碳(20g)搅拌0.5小时,过滤;滤液用柠檬酸调pH为3.5,加热至100℃,TLC监测反应进度。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5000ml)萃取,饱和食盐水(2500ml)洗涤,有几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浓缩物冷却固化,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分散、洗涤,得白色结晶性粉末2-乙酰氨基-8-壬烯酸(IV)136.02g,产率58%。

    2.步骤(2):2-(N-叔丁基氧羰基)乙酰氨基-8-壬烯酸(III)的合成

    在装有滴液漏斗的反应器中,化合物IV(100g,468.9mmol)加入四氢呋喃(1000ml)中,室温下,加入4-二甲氨基吡啶(5g,40mmol),再滴加羰酸二叔丁酯(122.8g,562.7mmol),10分钟滴完,TLC监测反应进度。反应结束后,加入乙酸乙酯(2000ml)和水(1500ml)萃取,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钠洗涤(2×500ml),有几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经柱层析纯化得产品140g,产率95%。

    3.步骤(3):(S)-2-叔丁基氧羰基氨基-8-壬烯酸(II)的合成

    在装有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化合物III(73g,234mol)及去离子水(500ml)的混合体系,冷却至0~5℃,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9.2g,230mol,200ml),成均相溶液,再用0.1mol/L氢氧化钠调pH7.6~7.9,加入六水合氯化钴(50mg,210μmol),加热,并维持温度35~39℃,加入猪肾乙酰转移蛋白酶(Acylase I,活力≧3000u,0.1g),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用HPLC(手性柱)监测反应进度。反应结束,用柠檬酸调pH4,加入乙酸乙酯(1500ml)萃取,饱和食盐水(500ml)洗涤,有几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浓缩,经柱层析纯化,得无色油状产品(S)-2-叔丁基氧羰基氨基-8-壬烯酸(II),30g,产率46.8%。

    4.步骤(4):(S)-2-叔丁基氧羰基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I)的合成

    于反应器中,室温下,化合物II(25g,92mmol)溶于甲基叔丁基醚(300ml)中,搅拌下缓慢滴加二环己胺(18.3ml,92mmol),30分钟滴完,继续搅拌,TLC监测反应进度。减压浓缩至干,析出固体,加入正庚烷(400ml)分散均匀,过滤,滤饼用正庚烷洗涤(500ml)得白色固体粗品43g,产率100%。粗品重结晶,用正庚烷(700ml)加热至80~90℃溶解,冷却静置,析晶,过滤得无色晶体36g,精制收率90%。产品纯度(HPLC,面积%)>99%,手性纯度(HPLC,面积%)99.7%。

    关 键  词:
    一种 光学 活性 中间体 叔丁氧 羰基 氨基 壬烯 酸二环己胺盐 合成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光学活性中间体N叔丁氧羰基2氨基8壬烯酸二环己胺盐的合成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02707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