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08063.2 (22)申请日 2016.05.30 (73)专利权人 泊头市华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062159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郝村镇 (72)发明人 赵庆明苏永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何晓丽 (51)Int.Cl. C08B 30/04(2006.01) B04C 9/00(2006.01) B04C 5/2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
2、一种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 装置, 其包括原浆罐、 预旋流处理单元、 分离机、 淀粉乳浓浆罐以及旋流器组。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 淀粉旋流器进料浓度不受限制, 原浆可以不经过 预浓缩直接进入, 旋流器的溢流由于淀粉含量较 高还要再经过分离机提纯蛋白浆的蛋白含量, 这 样分离机工序由于之前在旋流器组中分离出了 精制淀粉乳的部分物料, 分离机的能耗可降低。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635435 U 2016.10.12 CN 205635435 U 1.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原浆罐、 预旋流处理单元、 分离机、 淀 粉乳浓浆罐以及旋流器组; 所述预旋流处理。
3、单元包括第一预旋流器和第二预旋流器; 原浆罐出料口通过输浆泵通过输送泵与第一预旋流器的进料口连接; 第一预旋流器的 溢流口与分离机的进料口连接; 第一预旋流器的底流口与淀粉乳浓浆罐连接; 淀粉乳浓浆罐的出料口通过输送泵与第二预旋流器的进料口连接, 第二预旋流器的溢 流口与原浆罐的进料口相连; 第二预旋流器的底流口与旋流器组的进液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浆罐依次通过 输浆泵、 除沙器、 旋转过滤器与第一预旋流器的进料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机的溢流口 与蛋白稀肤质罐的进口相连, 分离。
4、机的底流口与所述淀粉乳浓浆罐的进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蛋白稀肤质罐的 出口通过蛋白浓缩输浆泵与蛋白浓缩机构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机包括至少 两组的相互并联的分离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器组包括若 干个依次串联的旋流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器组中的首 个旋流器的进料口通过进液管与所述第二预旋流器的底流口连通; 首个旋流器的溢流口与 所述淀粉乳浓浆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5、的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器组中的末 位旋流器的底流口与淀粉乳精浆罐相连, 末位旋流器的进水口通过洗涤泵与清水罐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器组包括6- 10个依次串联的旋流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淀粉乳浓浆罐 和淀粉乳精浆罐中设置有搅拌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635435 U 2 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淀粉精制洗涤装置, 尤其涉及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传统的淀粉生产工艺中淀粉乳。
6、精制均采用预浓缩机、 淀粉分离机和12级 淀粉洗涤旋流器三种设备。 在淀粉生产工艺中淀粉乳原浆经预浓缩机浓缩后进入淀粉分离 机分离淀粉与麸质液(蛋白浆), 分离后淀粉乳再经12级淀粉洗涤旋流器洗涤可得精制淀粉 乳。 本套装置存在配置繁琐、 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 装置, 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其包 括原浆罐、 预旋流处理单元、 分离机、 淀粉乳浓浆罐以及旋流器组; 0005 所述预旋流处理单元包括第一预旋流器。
7、和第二预旋流器; 0006 原浆罐出料口通过输浆泵通过输送泵与第一预旋流器的进料口连接; 第一预旋流 器的溢流口与分离机的进料口连接; 第一预旋流器的底流口与淀粉乳浓浆罐连接; 0007 淀粉乳浓浆罐的出料口通过输送泵与第二预旋流器的进料口连接, 第二预旋流器 的溢流口与原浆罐的进料口相连; 第二预旋流器的底流口与旋流器组的进液管连接。 0008 进一步, 所述原浆罐依次通过输浆泵、 除沙器、 旋转过滤器与第一预旋流器的进料 口相连。 0009 进一步, 所述分离机的溢流口与蛋白稀肤质罐的进口相连, 分离机的底流口与所 述淀粉乳浓浆罐的进口相连。 0010 进一步, 所述蛋白稀肤质罐的出口通过。
8、蛋白浓缩输浆泵与蛋白浓缩机构相连。 0011 进一步, 所述分离机包括至少两组的相互并联的分离器。 0012 进一步, 所述旋流器组包括若干个依次串联的旋流器。 0013 进一步, 所述旋流器组中的首个旋流器的进料口通过进液管与所述第二预旋流器 的底流口连通; 首个旋流器的溢流口与所述淀粉乳浓浆罐连接。 0014 进一步, 所述旋流器组中的末位旋流器的底流口与淀粉乳精浆罐相连, 末位旋流 器的进水口通过洗涤泵与清水罐相连。 0015 进一步, 所述旋流器组包括6-10个依次串联的旋流器。 0016 进一步, 所述淀粉乳浓浆罐、 蛋白稀肤质罐和淀粉乳精浆罐中设置有搅拌器。 0017 本实用新型的。
9、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淀粉乳原浆直接进 入多级设置的淀粉洗涤旋流器, 最后的底流可成为精制淀粉乳。 由于淀粉旋流器进料浓度 不受限制, 原浆可以不经过预浓缩直接进入, 旋流器的溢流由于淀粉含量较高还要再经过 分离机提纯蛋白浆的蛋白含量, 这样分离机工序由于之前在旋流器组中分离出了精制淀粉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5635435 U 3 乳的部分物料, 分离机的能耗可降低。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 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但不能用来限制。
10、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 “上” 、“下” 、“左” 、“右” 、“内” 、“外” 、“前端” 、“后端” 、“头部” 、“尾部”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 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 和限定, 术语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
11、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 间接相连。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 的具体含义。 0021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的节能型淀粉旋流洗涤装置, 其包括原浆罐1、 预旋流处 理单元30、 分离机6、 淀粉乳浓浆罐7以及旋流器组40; 0022 预旋流处理单元30包括第一预旋流器5和第二预旋流器9; 0023 原浆罐1依次通过输浆泵2、 除沙器3、 旋转过滤器4与第一预旋流器5的进料口5a相 连。 0024 第一预旋流器5的溢流口5b与分离机6的进料口6a连接; 第一预旋流器5的底流口 5c与淀。
12、粉乳浓浆罐7连接; 0025 淀粉乳浓浆罐7的出料口通过输送泵8与第二预旋流器9的进料口9a连接, 第二预 旋流器9的溢流口9b与原浆罐1的进料口相连; 第二预旋流器9的底流口9c与旋流器组40的 进液管连接。 0026 分离机6的溢流口6b与蛋白稀肤质罐11的进口相连, 分离机6的底流口6c与淀粉乳 浓浆罐7的进口相连。 0027 蛋白稀肤质罐11的出口通过蛋白浓缩输浆泵12与蛋白浓缩机构(未示出)相连。 0028 分离机6括至少两组的相互并联的分离器6d 0029 旋流器组40包括若干个依次串联的旋流器。 0030 旋流器组40中的首个旋流器10的进料口10a通过进液管与第二预旋流器9的底。
13、流 口9c连通; 首个旋流器10的溢流口10b与淀粉乳浓浆罐7连接。 0031 旋流器组40中的末位旋流器13的底流口13a与淀粉乳精浆罐14相连, 末位旋流器 13的进水口13b通过洗涤泵15与清水罐16相连。 0032 在本实施例中, 旋流器组包括8-10个依次串联的旋流器。 而淀粉乳浓浆罐7、 蛋白 稀肤质罐11和淀粉乳精浆罐14中设置有搅拌器。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 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5635435 U 4 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 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 见的。 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并且使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5635435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05635435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