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微生物发酵工艺.pdf

  • 上传人:没水****6
  • 文档编号:9022642
  • 上传时间:2021-01-27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1.2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86403.9

    申请日:

    20091027

    公开号:

    CN101696423B

    公开日:

    201307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P1/02,C12R1/845

    主分类号:

    C12P1/02,C12R1/845

    申请人:

    浙江天台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一平

    地址:

    317200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丰泽路浙江天台药业有限公司

    优先权:

    CN200910186403A

    专利代理机构: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颖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工艺,本工艺包括种子培养和发酵消毒两大过程,其中种子培养过程又包括如下步骤:小米斜面的配制、无菌室操作过程和刮种,发酵消毒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先配料,再将制作好的菌种投入发酵罐后进行菌种培养,然后将水、洗衣粉、粉碎后的沃氏物投入投料罐内经搅拌压入发酵罐,最后进行发酵氧化、放罐和板框过滤;本发明在发酵培养的投料过程中,把助溶剂由有机溶剂替换成水和少量洗衣粉,既环保又能降低工艺成本,还可以简化废液处理工序,其中洗衣粉起到分散剂的作用,因此本发明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生物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培养种子,其又包括下述步骤:①配置培养基:取小米0.0001~0.0002%(重量),清洗后浸泡25~35分钟,接着将小米蒸熟,并控制压力为0.04~0.06Mpa、温度100~115℃的条件下进行保压消毒10~20分钟,然后将蒸熟的小米取出后碾碎装入茄子瓶里进行消毒,消毒后冷却至常温时,将瓶里的小米舒展斜放构成小米种子斜面即培养基;②进行无菌室操作:在无菌室内将小米种子斜面移至小米空白斜面,完毕后放在恒室温内培养8~12天,然后将培养8~12天后的黑根霉种子放在温度为0~6℃的冰箱中保存;③刮种:用刮棒将种子斜面上的黑根霉种子刮入瓶内并打散均匀成菌悬液,然后用棉塞封口,同法刮剩余的种子斜面,上述菌悬液每4~8瓶合成一瓶放入盛无菌水的三角烧瓶中等待接种;b、发酵消毒,其也包括下述步骤:①配料:按总量3.5~4%(重量)的葡萄糖浆、3.3~3.6%(重量)的玉米浆、0.11~0.15%(重量)的硫酸铵、0.010~0.015%(重量)的泡敌、0.50%~0.85%(重量)的沃氏氧化物,其重量记为W、剩余量为水的成份投入发酵罐,接着加入碱调PH至4.2~4.4后关好罐盖并开搅拌,而后进行消毒并接种;②发酵培养及投料:先接种,后进行菌种培养,菌种培养的温度控制在26±4℃,压力控制在0.06±0.10MPa,并按培养时间在1~2h内的空气流量为450~550m/h、培养时间在3~14h内的空气流量为600~700m/h、培养时间在15h~投料前的空气流量为700~800m/h的要求控制空气流量;开始投料前在投料罐内加入重量为3~6W的水,加入洗衣粉0.0024~0.048%(重量),然后将重量为0.8~2.0W的沃氏氧化物粉碎后投入投料罐内,开搅拌,关闭罐盖并消毒投料管路,当PH下降转上升时即可将料液压入发酵罐;③发酵氧化及放罐:投料结束后进入氧化期,当氧化25~35h后开始做镜检,若发现染菌严重应及时放罐,氧化期结束取样并检测残糖含量,取样后开始加热,加热温度升至70~80℃后停搅拌进行压料,压料时加大罐压保证罐内料液翻腾,然后将料液压入中转罐;④板框过滤:发酵液压入中转罐后进行放料,放料时利用罐压先进行压滤,当菌丝压干时,用压缩空气吹干,然后把菌丝从板上卸下来,将滤饼粉碎成细粉,粉碎完后装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无菌室操作中,将小米种子斜面移至小米空白斜面的操作步骤为:打开种子瓶,用移种针插入种子瓶挑取一粒黄豆大的菌种,把菌种放到无菌水中再加入无菌水直至以肉眼能观看到孢子为准,同法做另一个平行样,然后根据无菌操作方法分别用吸管吸取上述制得的菌液,并移到空白小米斜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消毒程序中,消毒并接种的操作步骤为:a、保压灭菌:开蒸汽加热,控制蒸汽总压力在0.1~0.25Mpa,并搅拌,待罐温达100℃时,停搅拌,用蒸汽直接灭菌,调节罐内液体剧烈翻腾,使之均匀;当罐压达0.08Mpa时,控制蒸汽总压;当罐内温度达118℃时开始保温,控制温度118~120℃,时间20~30分钟,压力控制在0.09~0.10MPa;b、保压结束后冷却,当罐压降至0.03~0.05Mpa时,通压缩空气进行保压,待罐温降至30±1℃时进行接种;c、接种前检查罐内温度、罐压是否正常,接种温度26±1℃,用75%乙醇擦拭罐上接种口,关空气进气阀,当发酵罐气体快排空时,迅速将火圈放在接种口上,等罐内气体排完,点燃火圈,将种液从火焰口倒入发酵罐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过滤在压滤过程中,需检查出液阀是否有菌丝逸出,如发现菌丝逸出,必须马上关掉进料阀,并用压缩空气吹一段时间,并再试压滤,如没有发现跑料,再继续压,否则停止压滤机工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在发酵培养的投料过程中,均采用有机 溶剂如丙二醇等作为助溶剂,由于有机溶剂自身价格高,且处理废液 也需要不少的成本还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 提高以及企业为取得竞争力而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经营模式,这种 传统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将难以再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低成本的微生物发酵工艺。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生物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培养种子,其又包括下述步骤:

    ①配置培养基:取小米0.0001~0.0002%,清洗后浸泡25~35分 钟,接着将小米蒸熟,并控制压力为0.04~0.06Mpa、温度100~115 ℃的条件下进行保压消毒10~20分钟,然后将蒸熟的小米取出后碾碎 装入茄子瓶里进行消毒,消毒后冷却至常温时,将瓶里的小米舒展斜 放构成小米种子斜面即培养基(重量百分比);

    ②进行无菌室操作:在无菌室内将小米种子斜面移至小米空白斜 面,完毕后放在恒室温内培养8~12天,然后将培养8~12天后的黑 根霉种子放在温度为0~6℃的冰箱中保存;

    ③刮种:用刮棒将种子斜面上的黑根霉种子刮入瓶内并打散均匀 成菌悬液,然后用棉塞封口,同法刮剩余的种子斜面,上述菌悬液每4~ 8瓶合成一瓶放入盛无菌水的三角烧瓶中等待接种;

    b、发酵消毒,其也包括下述步骤:

    ①配料:按总量3.5~4%的葡萄糖浆、3.3~3.6%的玉米浆、0.11~ 0.15%的硫酸铵、0.010~0.015%的泡敌、0.50%~0.85%的沃氏氧化物 (沃氏氧化物重量记为W1)、剩余量为水的成份投入发酵罐,接着加入 碱调PH至4.2~4.4后关好罐盖并开搅拌,而后进行消毒并接种(重量 百分比);

    ②发酵培养及投料:先接种,后进行菌种培养,菌种培养的温度 控制在26±4℃,压力控制在0.06±0.10MPa,并按培养时间在1~2h 内的空气流量为450~550m3/h、培养时间在3~14h内的空气流量为 600~700m3/h、培养时间在15h~投料前的空气流量为700~800m3/h的 要求控制空气流量;开始投料前在投料罐内加入重量为3~6W1的水, 加入洗衣粉0.0024~0.048%,然后将重量为0.8~2.0W1的沃氏氧化 物粉碎后投入投料罐内,开搅拌,关闭罐盖并消毒投料管路,当PH下 降转上升时即可将料液压入发酵罐(重量百分比);

    ③发酵氧化及放罐:投料结束后进入氧化期,当氧化25~35h后 开始做镜检,若发现染菌严重应及时放罐,氧化期结束取样并检测残 糖含量,取样后开始加热,加热温度升至70~80℃后停搅拌进行压料, 压料时加大罐压保证罐内料液翻腾,然后将料液压入中转罐;

    ④板框过滤:发酵液压入中转罐后进行放料,放料时利用罐压先 进行压滤,当菌丝压干时,用压缩空气吹干,然后把菌丝从板上卸下 来,将滤饼粉碎成细粉,粉碎完后装袋。

    所述进行无菌室操作中,将小米种子斜面移至小米空白斜面的操 作步骤为:打开种子瓶,用移种针插入种子瓶挑取一粒黄豆大的菌种, 把菌种放到无菌水中再加入无菌水直至以肉眼能观看到孢子为准,同 法做另一个平行样,然后根据无菌操作方法分别用吸管吸取上述制得 的菌液,并移到空白小米斜面上。

    所述发酵消毒程序中,消毒并接种的操作步骤为:

    a、保压灭菌:开蒸汽加热,控制蒸汽总压力在0.1~0.25Mpa,并 搅拌,待罐温达100℃时,停搅拌,用蒸汽直接灭菌,调节罐内液体剧 烈翻腾,使之均匀;当罐压达0.08Mpa时,控制蒸汽总压;当罐内温 度达118℃时开始保温,控制温度118~120℃,时间20~30分钟,压 力控制在0.09~0.10MPa;

    b、保压结束后冷却,当罐压降至0.03~0.05Mpa时,通压缩空气 进行保压,待罐温降至30±1℃时进行接种;

    c、接种前检查罐内温度、罐压是否正常,接种温度26±1℃,用 75%乙醇擦拭罐上接种口,关空气进气阀,当发酵罐气体快排空时,迅 速将火圈放在接种口上,等罐内气体排完,点燃火圈,将种液从火焰 口倒入发酵罐内。

    所述板框过滤在压滤过程中,需检查出液阀是否有菌丝逸出,如 发现菌丝逸出,必须马上关掉进料阀,并用压缩空气吹一段时间,并 再试压滤,如没有发现跑料,再继续压,否则停止压滤机工作。

    本发明在发酵培养的投料过程中,把助溶剂由有机溶剂替换成水 和少量洗衣粉,既环保又能降低工艺成本,还可以简化废液处理工序, 其中洗衣粉起到分散剂的作用,因此本发明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微生物发酵工艺的步骤如下:

    1种子培养过程:

    1.1培养基(小米斜面)的配制:

    称一定小米数量,清洗后浸泡30分钟后,将小米放托盘中铺平, 置消毒柜内蒸熟,消毒保压时控制压力为0.05Mpa、温度为105~110 ℃,保压15分钟;消毒结束后,将蒸熟的小米取出碾碎,装入茄子瓶 里,每个茄子瓶装量为10g,扎好瓶口放入消毒柜里消毒30分钟,压 力为0.10Mpa,消毒后冷却至常温时,将瓶里的小米舒展。

    1.2无菌室操作过程:

    1.2.1准备工作:洗澡后穿上白色工作服带上小米种子斜面、小米 空白斜面及另外使用物品移进无菌室迅速将外缓冲间门关上,更换无 菌衣裤拖鞋及带上口罩,进第二缓冲间,同样将使用物品移置内无菌 室,同时将门关上进行无菌操作,先用75%乙醇棉花擦净工作台,浸泡 自己的双手,然后分别在操作台左、中、右三处放三支平板,作无菌 室无菌试验。

    1.2.2小米种子斜面移小米空白斜面操作:右手大拇指、食指、 中指拿移种针,左手取茄子瓶,右手小拇指、无名指将种子瓶上的棉 塞打开,移种针进入种子瓶挑取一粒黄豆大的菌种后,将棉塞塞回种 子瓶后,分别用上述无菌操作方法把菌种放到100ml左右无菌水中, 再在100ml左右无菌水中倒入150ml左右无菌水中(以肉眼能观看到 孢子为度),同法做另一个平行样,然后根据无菌操作方法分别用吸管 吸取上述制得的菌液,并移到空白小米斜面上,移种完毕后的斜面, 瓶口用塞子塞紧,用纱布包好,用敲打法把小米同菌液充分混匀,铺 成斜面放入恒温室内在26℃下恒温培养9~10天,记录好移种用的原 始种子批号、日期、瓶数及暴露实验菌落数,培养9~10天后的黑根 霉种子分别装于干塑料袋内,按上批号牌子,放冰箱2~4℃保存。

    1.3刮种:

    1.3.1准备工作:将刮棒、塞子、纱布、牛皮纸包扎好后和盛有 800ml水的三角烧瓶12瓶(1批)一起灭菌1小时,压力为0.15Mpa, 冷却后备用;无菌衣及口罩灭菌30分钟,生产用具消毒后不得超过两 天;接种用具(除菌种外)放置无菌室紫外灯灭菌45分钟以上,同时 开启净化工作电源,通风30分钟;操作人员洗澡后穿上工作服带种子 斜面进无菌室,同时穿上连帽带鞋式无菌衣,用75%乙醇擦抹工作台并 浸泡双手。

    1.3.2刮种:将接种瓶内的无菌水分别倒入6只斜面内,右手大 拇指、食指、中指将刮棒从玻璃管中取出,左手拿斜面、右手无名指、 小指打开棉塞,用刮棒将菌丝孢子打散均匀成菌悬液,然后塞上棉塞, 同法刮剩余的种子斜面,上述菌悬液每5~6瓶合成一瓶(盛无菌水的 三角烧瓶),操作节结束后填写好原始记录,等待接种。

    2发酵消毒:

    2.1配料:

    2.1.1原辅料配比及投料量

    原辅料名称 配比 投料量 备注 葡萄糖浆 3.7% 1400Kg 提供营养成分 玉米浆 3.45% 1300Kg 提供营养成分 硫酸铵 0.13% 49Kg 提供营养成分 氢氧化钠 适量 适量 调PH 泡敌 0.012% 4.5Kg 消除泡沫 沃氏氧化物 0.55~0.78% 200~300Kg(W1) 底物

    2.1.2配料:将玉米浆压入计量罐,至1300Kg,然后用泵完全打 入发酵罐内,随后将葡萄糖浆从葡萄糖浆罐压入计量罐,一直压至 1400Kg,接着用蒸汽冲洗葡萄糖浆管路,直至彻底冲干净为止,然后 将葡萄糖浆泵入发酵罐内,再用饮用水清洗计量罐2-5次,然后开饮 用水打入发酵罐至累计用水量38000L,同时从发酵罐口投入49Kg硫酸 铵,4.5Kg泡敌(根据物料情况,以及消毒时泡沫多少,可适当增加或 减少泡敌使用量,范围在4.5~14Kg)及200~300Kg(记为W1)沃氏 氧化物,当所有物料都按要求投入发酵罐内后,关打料泵,称适量片 碱调PH至4.2~4.4后关好罐盖,开搅拌准备消毒。

    2.2消毒:

    2.2.1培养基消毒:开启盘管排水阀门,再开盘管蒸汽加热。控制 蒸汽总压力在0.1~0.25Mpa,待罐温达100℃时,停搅拌,关盘管蒸 汽,改用三路蒸汽直接灭菌,先开底部蒸汽,再开空气管蒸汽,最后 开取样管蒸汽,略开排空阀,开发酵罐罐头各排气阀门适量,调节罐 内液体剧烈翻腾,使之均匀;当罐压达0.08Mpa时,控制三路蒸汽总 压,当罐内温度达118℃时开始保温,控制温度118~120℃,时间20~ 30分钟,压力控制在0.09~0.10MPa;保压结束后,关各排气阀门, 再关三路蒸汽(顺序依次为:取样管、底部、空气分布管),开盘管循 环水进行冷却,开空气排空阀,当罐压降至0.03~0.05Mpa时,通压 缩空气进行保压;当温度降至35℃时,取培养基测残糖含量,待罐温 降至30±1℃时进行接种。

    2.2.2接种:接种前检查罐内温度,罐压是否正常,当温度降至 26±1℃,用75%乙醇擦拭罐上接种口,关空气进气阀,当发酵罐气体 快排空时,迅速将火圈放在接种口上,等罐内气体排完,点燃火圈, 带好防火手套,将种液从火焰口倒入发酵罐内,接种完后,用湿棉布 包好火圈,关好接种口,开搅拌,开空气进气阀,调节排气阀,控制 好罐压及流量,进入发酵培养过程。

    2.3发酵培养:

    2.3.1接种后进入菌种培养期,培养期温度控制在26±1℃,压力 控制在0.06±0.01MPa。

    2.3.2根据目前的沃氏投料量,按以下要求控制培养期的空气流 量:

    培养时间(h) 空气流量(m3/h) 1~2 500 3~14 600~700 15~结束 700~800

    2.4投料:

    2.4.1原辅料配比及投料量

    2.4.2准备工作:在投料罐内加入1000~1500kg饮用水,升温至 100℃后冷却至70~80℃,后加入洗衣粉10kg,然后将粉碎后的沃氏 氧化物W2=(600~720)-W1kg投入投料罐内,开搅拌,关闭罐盖,在 菌种培养24小时后,开始取样做转化率,并用PH计检测PH,当PH下降 转上升时即可投料,一般此时转化率在20~35%左右,当检测数据接近 投料点时,用高压蒸汽对投料管路进行消毒直至投料。

    2.4.3投料:当具备投料条件时,开始投料,投料时控制发酵罐的 压力在0.03Mpa,开冷冻水降温,当投料罐压力升至0.10~0.15Mpa, 打开投料罐压料管路阀门,将料液压入发酵罐,调节投料罐空气阀门 控制投料时间10~20分钟,投料完毕后,控制发酵罐的空气流量750~ 800m3/h,温度在26±1℃,压力0.03±0.01Mpa。

    2.5发酵氧化过程:

    2.5.1按目前投料量,氧化期不同阶段的温度、压力与流量控制 如下:

    2.5.2氧化30h后开始取样,每两小时取样一次,做镜检,并检 测转化率和PH,目的是对罐内氧化情况作初步的了解,主要测其是否染 菌、以及转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解决;并将各项数据及时记 录,菌检发现有染菌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视情况的轻重来决定是 否放罐;若镜检只发现很少杂菌,且滤速良好,可适当延长氧化时间; 若镜检发现情况比较严重,应及时加热放罐;若镜检正常、PH值在允 许范围内且滤速良好,氧化30~40小时后即加热放罐。

    2.6放罐:

    氧化期结束加热前用烧杯取样,送质检测残糖含量,取样后开始 加热,关循环水或冷冻水进水阀门,开启盘管排污阀门,开盘管蒸汽 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升至75℃后将料液压入中转罐。

    2.7板框过滤:

    2.7.1过滤:待发酵液压入中转罐后放料,放料时打开压滤机的出 发酵液阀门,关掉空气阀门和高压水泵阀门,打开回流阀门,利用罐 压先压滤20分钟左右;当发现出液阀的水流量过小时关掉回流阀,开 启高压泵,控制压力≤0.8Mpa,压滤时,检查出液阀是否有菌丝逸出, 如发现菌丝逸出,必须马上关掉进料阀,并用压缩空气吹一段时间, 并再试压滤;当出液口也很少有发酵液出来时,说明菌丝已压干,关 掉高压水泵,用压缩空气吹干;后把菌丝从板上卸下来,送到粉碎间。

    2.7.2粉碎:将滤饼先用粗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再用细粉碎机粉 碎成细粉,粉碎完后装袋,系上袋口,得含霉菌氧化物菌丝。

    关 键  词:
    一种 微生物 发酵 工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微生物发酵工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02264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