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营养源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小球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df

  • 上传人:徐敬
  • 文档编号:9010576
  • 上传时间:2021-01-27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71.1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81224.5

    申请日:

    20161130

    公开号:

    CN106636057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11/14,C12N11/10,C12N11/08,C12N11/04,C02F3/34,C02F101/20,C02F101/22

    主分类号:

    C12N11/14,C12N11/10,C12N11/08,C12N11/04,C02F3/34,C02F101/20,C02F101/22

    申请人:

    湖南大学

    发明人:

    代丽花,李欣,张长,曾光明,刘云国,吴幼娥,田亚灵

    地址:

    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湖南大学环境馆

    优先权:

    CN20161108122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制备方法与用途,该固定化小球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载体,饱和硼酸氯化钙溶液为交联剂,乳酸钠为营养源。制备的具体步骤为:先将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恒温水浴溶解,然后加入活性炭、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游离菌液,用注射器吸取混合液并逐滴加入到饱和硼酸氯化钙溶液中交联24h形成小球,用无菌生理盐水洗净后置于乳酸钠溶液中24h,洗净后冷冻干燥得到营养源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小球。本发明制备的营养源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用途中,能对湘江沉积物中Cu、Zn、Pb、Cd四种重金属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且处理稳定,浸出率低。材料便于分离,可重复利用,无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制备方法与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小球形成多孔性结构,菌胶团负载在孔壁上。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源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加入到100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然后恒温水浴加热至90度并保持30min,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2)将活性炭,二氧化硅,碳酸钙缓慢的加入上述溶液中并不断搅拌至均匀混合,待混合液冷却到室温后置于紫外台灭菌一段时间,随后将细菌悬浮液加入混合液中并不断搅拌。(3)将含有细菌悬浮液的混合液用注射器逐滴地滴入2%的饱和硼酸氯化钙溶液中,于室温搅拌条件下交联24h。然后将其浸泡在乳酸钠溶液中,保持24h。(4)随后将小球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清洗干净至中性,冷冻干燥得到营养源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小球。小球保存在4℃环境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营养源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小球的制备中,用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作为载体,饱和硼酸氯化钙溶液作为交联剂,乳酸钠为内聚营养源,使得硫酸盐还原菌成功地包埋于小球内部,有利于营养源的充分利用,防止二次污染。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营养源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小球的制备中,聚乙烯醇、海藻酸钠、饱和硼酸氯化钙以及游离菌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3%、2%和20mL。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营养源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小球的制备中,加入了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增加了吸附面积,进而有利于营养源的吸附。 6.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营养源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源固定化小球的制备中,可将小球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保持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 7.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营养源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所述固定化小球来稳定化处理沉积物中的Cu、Zn、Pb、Cd四种重金属。 8.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营养源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所述固定化小球能使Cu、Zn、Pb、Cd四种金属形成稳定的硫化物,且浸出率低。 9.根据权利要求7和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小球与沉积物用量之比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内聚营养源制成的小球稳定化处理铜锌铅铬四种重金属污染的沉积物,以及小球的可重复利用性。

    背景技术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环境生态系统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危害。随着密集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这些重金属经食物链进入水生环境后不能被生物降解,在生物体内积累,破坏其代谢活动,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平衡。而且沉积物中的微小颗粒影响重金属的迁移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使得金属长期存留,毒性大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探寻一种彻底而有效处理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技术至关重要。目前传统的处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有离子交换、化学沉淀、电化学法、吸附和生物处理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处理成本高,会产生二次污染,给后续处理增加了难度。而微生物处理法,成本低,处理高效且无二次污染,是种环境友好型的处理方法。

    硫酸盐还原菌,一种厌氧微生物,能够将SO42-还原为S2-,进一步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稳定沉淀物。但是高浓度的金属浓度会抑制硫酸盐还原菌活性尤其是细菌处于游离状态下使此生物沉淀过程受到限制。因此固定化技术可有效的解决此问题。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是常用的载体,PVA-sodium boric法制成的小球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金属污染的处理。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将微生物固定化后,对有毒重金属的承受能力及降解能力均有所提高。碳源的选择对于硫酸盐还原菌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乳酸钠作为内聚营养源,能在小球内被硫酸盐还原菌充分利用可避免有机污染。通过营养源固定细菌,不仅提高处理效率,还可避免二次污染,同时还有助于固定化小球颗粒的分离与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成本高、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开发一种高效、可重复利用的用于处理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固定化小球颗粒。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营养源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制备方法,是将硫酸盐还原菌包埋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氯化钙交联形成的小球内,并将其浸泡在营养源内,这样制备的固定化小球可充分利用营养源,避免产生有机污染,具体步骤如下:

    (1)将购买的硫酸盐还原菌种进行富集培养,液体培养基的成分为:0.5g/L无水硫酸钠、1.0g/L氯化铵、0.1g/L氯化钙、2g/L硫酸镁、0.5g/L磷酸氢二钾、3.5g/L乳酸钠、1.0g/L酵母浸膏、0.5g/L硫酸亚铁铵、抗坏血酸0.5g/L,厌氧37℃条件下密封培养7天,照此步骤进行连续扩大培养;

    (2)将9g聚乙烯醇和3g海藻酸钠混合加入到100mL的去离子水中,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并水浴加热至90℃直到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A。

    (3)当搅拌至A混合液冷却到室温时缓慢加入3g活性炭、3g二氧化硅、0.5g碳酸钙,并不断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B;将混合液B、玻璃棒、注射器、饱和硼酸氯化钙溶液置于紫外灭菌台上灭菌一段时间。

    (4)关掉紫外灯,将富集培养的硫酸盐还原菌取20mL加入到灭过菌的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C,然后用注射器吸取混合液C逐滴加到2%饱和硼酸氯化钙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凝固24h;

    (5)将凝固好的小球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几次去除硼酸后置于无菌的6g乳酸钠溶液中放在恒温培养箱中24h,然后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后保存在4℃冰箱中;将制好的小球冷冻干燥脱水后保存。

    上述制备方法中,一切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营养源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小球可处理沉积物中的Cu、Zn、Pb、Cd四种金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使用的化学药品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是常见的固定化载体,活性炭比表面积大,生产小球的材料价格低廉,成本低。

    2.制作的固定化小球制备工艺及操作简单,制备快速,可重复利用,且便于回收,易于

    实现工业化生产。

    3.乳酸钠的加入使其能被硫酸盐还原菌充分利用,避免了有机污染。

    4.产品无毒,对环境友好。

    5.本发明的固定化小球对重金属的去除率高,浸出毒性低,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得的营养源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扫描电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后营养源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小球的能谱分析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四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四种金属的浸出毒性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本发明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1的营养源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小球处理湘江沉积物中的Cu、Zn、Pb、Cd四种金属,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采集的经100目筛子过滤后的湘江沉积物样品与固定化小球以5:1的比例加入到150mL含有细菌培养基的血清瓶中于恒温培养箱中在37℃环境条件下以150rpm振荡5天后,经过滤收集小球,悬浮液以3000rpm离心20min,收集沉积物样品并冷冻干燥用于BCR连续提取;

    b、取上述离心分离后冷冻干燥的样品0.2g置于50mL的聚四氟乙烯离心管中,加入20mL0.11mol/L醋酸恒温振荡16h,再加入10mL去离子水于3000r/min离心20min,分离上清液于50mL的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浓度;

    c、将20mL0.1mol/L的盐酸羟胺加入b中残渣中,恒温振荡16h,再加入10mL去离子水于3000r/min离心20min,分离上清液于50mL的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浓度;

    d、向c中加入10mL8.8mol/L过氧化氢,室温下静置1h,水浴加热至85℃消化1h,待蒸至近干再加入6mL8.8mol/L过氧化氢,重复上述操作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20mL1mol/L醋酸铵恒温振荡16h,再加入10mL去离子水于3000r/min离心20min,分离上清液于50mL的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浓度;

    e、往d中残渣加入10mLHCl,100℃下加热至样品剩余少量后取下冷却,加入5mLHNO3,5mLHF,3mLHClO4于180℃升温1h后冷却,继续加热至200℃,待白烟冒至少量后取下冷却,液体呈透明,倒出至50mL的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浓度。

    上述制得的营养源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小球外观呈黑色,将其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其表面结构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外部密实(a),可抵抗重金属毒性侵害,内部形成网状结构(b),提供便利的物质运输通道,菌胶团附着在上面,有大量的杆状菌(c)。对小球做能谱分析,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用小球处理样品后外表面含有Cu、Zn、Pb、Cd、S,可推测反应后生成了稳定的硫化物。

    图3为本实施例中固定化小球处理沉积物样品后Cu、Zn、Pb、Cd的各种形态分布情况。由图可知,与样品本底值相比,固定化小球处理后四种金属以酸溶态形式存在的含量大大减少,可氧化态含量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的使用使得沉积物中四种重金属以更加稳定化的形态存在,对环境危害减小。

    图4为本实施例中固定化小球处理沉积物样品后效果的稳定性情况。经计算,Cu、Zn、Pb、Cd四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76.3%,95.6%,100%和91.2%。处理效果稳定,浸出浓度较低。

    关 键  词:
    一种 营养 固定 硫酸盐 还原 小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营养源固定硫酸盐还原菌小球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901057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