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对苯二甲酸残渣中提纯对苯二甲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苯二甲酸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二元羧酸,主要用于与乙二醇缩聚形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又名涤纶,广泛用于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目前,精制的对苯二甲酸主要来源是由对二甲苯经催化氧化制得。
在纺织印染工艺过程中,碱减量技术目前被广泛使用,而其废水中含有大量对苯二甲酸钠。目前纺织印染公司主要是利用酸析技术将其沉淀出来,但是得到的废对苯二甲酸残渣纯度低,不能用于工业用途,导致资源浪费。若将其进行提纯精制,将能使资源得到有效再利用。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废对苯二甲酸的提纯方法,提高产品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获得使对苯二甲酸能成为良好再生资源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废对苯二甲酸作为原料,提纯得到的对苯二甲酸纯度可达9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对苯二甲酸残渣中提纯对苯二甲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废对苯二甲酸用粉碎机粉碎至20目以上,放入少量水中,形成固含量50%~90%的固液悬浮液,在300转/分、5-10min搅拌悬浮液,往该悬浮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溶液,乙醇与水比例为1:1~1:20,形成固含量为10%~40%的固液悬浮液,在200转/分、5-10min搅拌悬浮液;
步骤二、将悬浮液用压滤机压滤,所得滤饼重复步骤一2~5次,后将滤饼置于200℃烘干即得纯度达99%以上的对苯二甲酸。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有效解决了物化处理废对苯二甲酸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作用,将只能填埋或焚烧的泥渣变废为宝,成为工业上可再用的原料,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使回收的废对苯二甲酸原料再次利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同时提高产品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将废对苯二甲酸用粉碎机粉碎至20目,放入少量水中,形成固含量90%的固液悬浮液,在300转/分、10min搅拌悬浮液,往该悬浮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溶液,乙醇与水比例为1:20,形成固含量为40%的固液悬浮液,在200转/分、10min搅拌悬浮液。
将悬浮液用压滤机压滤,所得滤饼重复步骤一5次,后将滤饼置于200℃烘干。产品的酸值、总重金属含量、色度按照SH/T 1612.1-2005《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进行检测,所得对苯二甲酸酸值为674mgKOH/g,总重金属含量为11mg/kg,色度为10mg/kg。通过光谱分析法,测得所得对苯二甲酸纯度为99%。
实施例2:将废对苯二甲酸用粉碎机粉碎至50目,放入少量水中,形成固含量50%的固液悬浮液,在300转/分、5min搅拌悬浮液,往该悬浮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溶液,乙醇与水比例为1:10,形成固含量为20%的固液悬浮液,在200转/分、8min搅拌悬浮液。
将悬浮液用压滤机压滤,所得滤饼重复步骤一4次,后将滤饼置于200℃烘干。产品的酸值、总重金属含量、色度按照SH/T 1612.1-2005《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进行检测,所得对苯二甲酸酸值为675mgKOH/g,总重金属含量为10mg/kg,色度为10mg/kg。通过光谱分析法,测得所得对苯二甲酸纯度为99.4%。
实施例3:将废对苯二甲酸用粉碎机粉碎至50目,放入水中,形成固含量50%的固液悬浮液,在300转/分、8min搅拌悬浮液,往该悬浮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溶液,乙醇与水比例为1:1,形成固含量为10%的固液悬浮液,在200转/分、5min搅拌悬浮液。
将悬浮液用压滤机压滤,所得滤饼重复步骤一2次,后将滤饼置于200℃烘干。产品的酸值、总重金属含量、色度按照SH/T 1612.1-2005《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进行检测,所得对苯二甲酸酸值为674mgKOH/g,总重金属含量为10.2mg/kg,色度为9.8mg/kg。通过光谱分析法,测得所得对苯二甲酸纯度为99.1%。
实施例4:将废对苯二甲酸用粉碎机粉碎至50目,放入水中形成固含量为20%的固液悬浮液,在200转/分、8min搅拌悬浮液。
将悬浮液用压滤机压滤,所得滤饼重复步骤一4次,后将滤饼置于200℃烘干。产品的酸值、总重金属含量、色度按照SH/T 1612.1-2005《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进行检测,所得对苯二甲酸酸值为653mgKOH/g,总重金属含量为19mg/kg,色度为16mg/kg。通过光谱分析法,测得所得对苯二甲酸纯度为93.2%。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