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pdf

  • 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8981965
  • 上传时间:2021-01-24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34.3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533955.7

    申请日:

    20170703

    公开号:

    CN107119079A

    公开日:

    201709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P5/02,C02F11/10,C02F11/04

    主分类号:

    C12P5/02,C02F11/10,C02F11/04

    申请人:

    南京农业大学

    发明人:

    方迪,白雪

    地址: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国家农业科技园南京农业大学基地

    优先权:

    CN201710533955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徐冬涛;邢贤冬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包括对棘白菌素菌渣的碱热改性,然后将改性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实现两类有机废弃物的协同处置。通过碱热改性,将棘白菌素菌渣快速破胞,细胞质溶出,长链有机物水解成短链有机物,菌渣的可生化性提升。而且,菌渣与污泥的合理配伍改变了厌氧消化系统的营养配比,保证了甲烷菌活性,厌氧消化速率和产气量显著提升。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后棘白菌素基本无残留,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对棘白菌素菌渣进行碱热改性,对污泥进行热水解,然后将经过碱热改性的棘白菌素菌渣与经过热水解的污泥混合,接种厌氧消化泥,进行湿式厌氧消化制取沼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棘白菌素菌渣的碱热改性:向棘白菌素菌渣悬液中加入碱,将上述混合物于60-80℃充分搅拌2-8h,进行碱热水解反应,冷却至室温;(2)污泥热水解:将污泥置于120-180℃下热水解10-40min,冷却至室温;(3)菌渣与污泥的混合:将经过碱热改性的棘白菌素菌渣与经过热水解的污泥按体积比10:1-5混合均匀,得到菌渣与污泥的混合物料;(4)厌氧消化制取沼气:向厌氧消化反应器中投入菌渣与污泥的混合物料,接种厌氧消化泥,控制有机负荷为1-10gVS/(L·d),水力停留时间为10-15d,温度30-55℃;产气后,从第10d-15d开始,每天向厌氧消化反应器内投加新的步骤(3)获得的菌渣和污泥的混合物料、排出厌氧消化后的物料进行动态发酵,收集产生的沼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消化产物的处理:厌氧消化后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沼液用于园林绿化,沼渣堆肥制成有机肥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棘白菌素菌渣悬浮液中总固体含量为30-60g/L;所述的碱和棘白菌素菌渣悬浮液中总固体的投加比例为0.04-0.1g:1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污泥的总固体含量为20-40g/L。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按照菌渣与污泥的混合物料的体积比10-50%接种厌氧消化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消化泥为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内黑色污泥,pH值为7.2-8.2,总固体量为18-25g/L,溶解性COD430-750mg/L,厌氧下具有产甲烷活性,产甲烷速率为50-100mLCH/gVSS污泥/天。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反应器中所有的物料体积的5-15%,每天向厌氧消化反应器内投加新的菌渣和污泥的混合物料,并排出与投加的新物料相同体积的厌氧消化后的物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棘白菌素菌渣的无害化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棘白菌素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天然微生物产物,是一类全新的脂肽类抗真菌药,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少且轻,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据统计,我国棘白菌素源药的生产量占全球70%以上。然而,在棘白菌素的生物合成、提取过程中会产生一类危险废弃物—菌渣(《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其归为HW02医疗废物)。棘白菌素菌渣的主要成分为菌丝体、剩余培养基以及残留的棘白菌素,其含水率高、粘度大、富含有机质。如何安全、经济高效的处置棘白菌素菌渣已成为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中许多学科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厌氧消化产沼气是国际上大力发展的一项清洁能源技术,也是规模化处置有机废弃物的有效途径。但从已有的研究实践来看,大多数的发酵类抗生素菌渣直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长期连续运行工况下的稳定性较差。这主要是由于菌渣原料的可生化性较差所致。一方面,菌渣中菌丝体具有刚性的细胞壁,胞内有机质释放困难;另一方面,剩余培养基和中间代谢产物中大分子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难以被水解菌有效利用。因此,为了提升生物制药菌渣厌氧消化的效率和稳定性,必须对菌渣进行必要的改性处理。例如:通过对菌渣的溶胞破壁,释放胞内有机物或者将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易利用的小分子。现有的溶胞破壁方法主要采用臭氧、微波消解、高温蒸煮(>100℃)、嗜热菌酶解等物化或生化途径对菌渣进行改性。这些方法在工程应用中普遍存在资源消耗大、处理效率低、臭味大、设备占地面积大等弊端。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棘白菌素菌渣改性和处置的成功范例。

    生物制药企业净化废水过程中会大量产生一种副产品—污泥。污泥是一类与菌渣具有诸多相似理化特性的固体废弃物,比如,高含水率、富含有机质。此外,由于污泥主要由生物聚集体构成,其微生物类群极为丰富且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污泥的妥善处置亦是许多生物制药企业面临的另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因此,若能将菌渣与污泥合理配伍,进行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则可以通过“以废制废”,实现生物制药企业两类废弃物的协同处置,彻底解决其出路难题,同时,处置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亦会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棘白菌素菌渣化学改性及其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包括:对棘白菌素菌渣进行碱热改性,对污泥进行热水解,然后将经过碱热改性的棘白菌素菌渣与经过热水解的污泥混合,接种厌氧消化泥,进行湿式厌氧消化制取沼气。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棘白菌素菌渣的碱热改性:向棘白菌素菌渣悬液中加入碱,将上述混合物于60-80℃充分搅拌2-8h,进行碱热水解反应,冷却至室温;

    (2)污泥热水解:将污泥置于120-180℃下热水解10-40min,冷却至室温;

    (3)菌渣与污泥的混合:将经过碱热改性的棘白菌素菌渣与经过热水解的污泥按体积比10:1-5混合均匀,得到菌渣与污泥的混合物料;

    (4)厌氧消化制取沼气:向厌氧消化反应器中投入菌渣与污泥的混合物料,接种厌氧消化泥,控制有机负荷为1-10gVS/(L·d),水力停留时间为10-15d,温度30-55℃;产气后,从第10d-15d开始,每天向厌氧消化反应器内投加新的步骤(3)获得的菌渣和污泥的混合物料、排出厌氧消化后的物料进行动态发酵,收集产生的沼气;

    (5)消化产物的处理:厌氧消化后的物料进行固液分离,沼液用于园林绿化,沼渣堆肥制成有机肥料。

    步骤(1)中,所述的棘白菌素菌渣悬浮液中总固体(TS)含量为30-60g/L;所述的碱和棘白菌素菌渣悬浮液中总固体(TS)的投加比例为0.04-0.1g:1g。

    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氢氧化钠。

    步骤(2)中,所述的污泥的总固体含量为20-40g/L。

    步骤(4)中,按照菌渣与污泥的混合物料的体积比10-50%接种厌氧消化泥。

    所述的厌氧消化泥为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内黑色污泥,pH值为7.2-8.2,总固体量为18-25g/L,溶解性COD 430-750mg/L,厌氧下具有产甲烷活性,产甲烷速率为50-100mLCH4/g VSS污泥/天。

    按照反应器中所有的物料体积的5-15%,每天向厌氧消化反应器内投加新的菌渣和污泥的混合物料,并排出与投加的新物料相同体积的厌氧消化后的物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碱热改性,将棘白菌素菌渣菌丝体快速破胞,细胞质溶出,难利用的长链有机物水解成易利用的短链有机物,菌渣的可生化性提升。此外,碱热处理还能大量去除菌渣中残存的棘白菌素,降低抗生素残留风险。

    (2)与单一物料相比,混合物料能改善厌氧消化系统的营养配比,保证甲烷菌活性,厌氧消化速率和产气量显著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棘白菌素菌渣的碱热改性

    取某生物制药厂的棘白菌素菌渣(pH值7.1,含水率97%,挥发性固体VS 92.5%,粗蛋白38.1%,粗纤维8.91%,粗脂肪2.01%)2L;以0.05g(NaOH)/g(TS)比例加入NaOH,然后在70℃水浴锅中处理2h,冷却至室温,待用。

    (2)污泥热水解

    取某污水生化处理污泥1L(pH值6.75,含水率96.5%,VS56.2%),将污泥置于高温蒸煮锅121℃热水解30min,冷却至室温,待用。

    (3)菌渣与污泥的混合

    经过步骤(1)碱热改性的棘白菌素菌渣与经过步骤(2)热水解的污泥按体积比2:1混合均匀,得到菌渣与污泥的混合物料。

    (4)厌氧消化产沼气

    将3L菌渣与污泥的混合物料投入总体积5L的CSTR(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反应器,按体积比20%接种厌氧消化泥(pH值7.8,总固体量18g/L,溶解性COD 430mg/L,厌氧下产甲烷速率为50mLCH4/g VSS污泥/天),有机负荷为2.5gVS/(L·d),水力停留时间10天,35℃持续发酵60天;产气后,第10d开始,反应器运行中每天按10%的投料比投加新的步骤(3)菌渣与污泥的混合物料,并排出等体积厌氧消化后的物料。检测pH、产气状况、VFA、COD等指标。

    (5)消化产物的处理

    将厌氧消化后的物料倒出,板框压滤脱水,制得含水率≤60%的沼渣。沼渣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然后烘干制成有机肥料。

    同步设置两组对照实验:

    对比例1a未处理菌渣的单独厌氧消化

    取某生物制药厂的棘白菌素菌渣(pH值7.1,含水率97%,挥发性固体VS 92.5%,粗蛋白38.1%,粗纤维8.91%,粗脂肪2.01%)2L。

    将2L菌渣投入总体积5L的CSTR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反应器,按体积比20%接种厌氧消化泥(pH值7.8,总固体量18g/L),有机负荷为2.5gVS/(L·d),水力停留时间10天,35℃持续发酵60天;产气后,第10d开始,反应器运行中每天按10%的投料比投加新的菌渣,并排出等体积的物料。

    对比例1b碱热改性菌渣的单独厌氧消化

    取某生物制药厂的棘白菌素菌渣(pH值7.1,含水率97%,挥发性固体VS 92.5%,粗蛋白38.1%,粗纤维8.91%,粗脂肪2.01%)2L;以0.05g(NaOH)/g(TS)比例加入NaOH,然后在70℃水浴锅中处理2h,冷却至室温,待用;

    将2L菌渣投入总体积5L的CSTR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反应器,按体积比20%接种厌氧消化泥(pH值7.8,总固体量18g/L),有机负荷为2.5gVS/(L·d),水力停留时间10天,35℃持续发酵60天;产气后,第10d开始,反应器运行中每天按10%的投料比投加新的经过碱热改性的菌渣,并排出等体积的物料。

    表1不同处理的棘白菌素菌渣厌氧消化指标的变化

    实施例2

    (1)棘白菌素菌渣的碱热改性

    取某生物制药厂的棘白菌素菌渣(pH值7.3,含水率96%,VS 93.7%,粗蛋白49.3%,粗纤维1.79%,粗脂肪5.23%)3L。以0.08g(NaOH)/g(TS)比例加入NaOH,然后在80℃水浴锅中处理1h,冷却至室温待用。

    (2)污泥热水解

    取某污水生化处理污泥1L(pH值6.5,含水率97.2%,VS52%),将污泥置于高温蒸煮锅150℃水解15min。冷却至室温待用。

    (3)菌渣与污泥的混合

    经过步骤(1)碱热改性的棘白菌素菌渣与经过步骤(2)热水解的污泥按体积比3:1混合均匀,得到菌渣与污泥的混合物料。

    (4)厌氧消化产沼气

    将4L由菌渣与污泥组成的混合物料投入总体积5L的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按体积比15%接种厌氧消化泥(pH值8.2,总固体量25g/L,溶解性COD 750mg/L,厌氧下产甲烷速率为85CH4/g VSS污泥/天),有机负荷为5gVS/(L·d),水力停留时间10天,38℃持续发酵60天。产气后,第15d开始,反应器运行中每天按12%的投料比投加新的步骤(3)菌渣与污泥的混合物料,并排出等体积的厌氧消化后的物料。检测pH、产气状况、VFA、COD等指标。

    (5)消化产物的处理

    将厌氧消化后的物料倒出,布袋过滤器脱水,制得含水率≤80%的沼渣。沼渣采用造粒机进行造粒,然后烘干制成有机肥料。

    对比例2a未处理菌渣的单独厌氧消化

    取某生物制药厂的棘白菌素菌渣(pH值7.3,含水率96%,VS 93.7%,粗蛋白49.3%,粗纤维1.79%,粗脂肪5.23%)3L。

    将3L菌渣投入总体积5L的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按体积比15%接种厌氧消化泥(pH值8.2,总固体量25g/L),有机负荷为5gVS/(L·d),水力停留时间10天,38℃持续发酵60天;产气后,第15d开始,应器运行中每天按12%的投料比投加新的菌渣,并排出等体积的物料。

    对比例2b碱热改性菌渣的单独厌氧消化

    取某生物制药厂的棘白菌素菌渣(pH值7.3,含水率96%,VS 93.7%,粗蛋白49.3%,粗纤维1.79%,粗脂肪5.23%)3L。以0.08g(NaOH)/g(TS)比例加入NaOH,然后在80℃水浴锅中处理1h,冷却至室温待用。

    将3L菌渣投入总体积5L的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按体积比15%接种厌氧消化泥(pH值8.2,总固体量25g/L),有机负荷为5gVS/(L·d),水力停留时间10天,38℃持续发酵60天;产气后,第15d开始,反应器运行中每天按12%的投料比投加新的菌渣,并排出等体积的物料。

    表2不同处理的棘白菌素菌渣厌氧消化指标的变化

    关 键  词:
    一种 菌素 污泥 混合 湿式厌氧 消化 协同 处置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棘白菌素菌渣与污泥混合湿式厌氧消化协同处置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9819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