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并12h 16萘啶3(4H) 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萘并12h 16萘啶3(4H) 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554316.4 (22)申请日 2016.07.14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624310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12.21 (73)专利权人 广西师范大学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 区育才路15号 (72)发明人 潘成学苏桂发孔石林戴求资 朱海妙刘晴晴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代理人 戴燕桃巢雄辉 (51)Int.Cl. C07D 471/04(2。
2、006.01) A61K 31/4745(2006.01) A61K 31/5377(2006.01) A61P 35/00(2006.01) 审查员 宋增锋 (54)发明名称 萘并1, 2-h 1, 6萘啶-3(4H) -酮类化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萘并1,2-h1,6萘啶-3 (4H)-酮类化合物, 化合物的通式为 其中, R1独立地选自氢、 甲基、 乙基; R2独立地选自- (CH2)2N(CH3)2、 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方面 的应用, 经试验证明其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好地抑 制作用, 在抗肿瘤和抑制拓扑异构酶I活性方面 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3、景。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页 CN 106243103 B 2017.11.03 CN 106243103 B 1.具有通式(I)的萘并1, 2-h1, 6萘啶-3(4H)-酮类化合物: 其中, R1独立地选自氢、 甲基、 乙基; R2独立地选自-(CH2)2N(CH3)2、 2.制备具有通式(I)的萘并1, 2-h1, 6萘啶-3(4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当R1为氢、 R2为-(CH2)2N(CH3)2时, 包括以下步骤: (1)以1-萘胺和2-腈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 加入乙醇,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 护下, 加热回流反应, 反应完成后冷却、 过。
4、滤、 洗涤、 干燥, 所获得的固体产物加入二苯醚, 加 热回流反应, 反应完成后加入溶剂, 析出固体, 过滤, 除去溶剂, 获得化合物1 (2)化合物1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进行氯代反应, 反应完成后冷却、 除去溶剂、 中 和, 再萃取、 合并有机层、 洗涤、 干燥、 过滤、 除去溶剂, 经柱层析获得化合物2 (3)加入化合物2、 N, N-二甲基乙二胺和甲苯,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搅拌反应, 反 应完成后冷却、 除去溶剂, 经柱层析获得化合物3a (4)加入化合物3、 乙酸酐和碱,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搅拌反应, 反应完成后冷却、 中和, 再萃取、 合并有机层、 洗涤、 干燥。
5、、 过滤、 除去溶剂, 所获得的油状物再加入二氯甲烷和 叔丁醇钾,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搅拌反应, 反应完成后除去溶剂, 经柱层析获得化合 物4a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 以1-萘胺和2-腈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 加入乙醇, 在氮气或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6243103 B 2 惰性气体保护下, 加热回流并搅拌, 反应时间为1.53h; 所获得的固体产物加入二苯醚, 加热回流并搅拌, 反应时间为0.82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 化合物1加入三氯氧磷, 在氮气或惰性。
6、气体保护下进行氯代反应, 反应 温度为7590, 反应完成后冷却、 除去大部分溶剂, 加入冰水, 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 和, 再萃取、 合并有机层,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用去除水分的干燥剂干燥, 过滤, 除去溶剂, 经 柱层析获得化合物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 加入化合物2、 N, N-二甲基乙二胺和甲苯,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搅拌反应2.54h, 反应温度为8595, 反应完成后冷却、 除去溶剂, 经柱层析获得化合物 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 加入化合物3、 乙酸酐和碱, 在氮气或惰性。
7、气体保护下, 搅拌反应2.5 4h, 反应温度为110130, 反应完成后冷却, 加入冰水, 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再萃 取、 合并有机层后,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用去除水分的干燥剂干燥、 过滤、 除去溶剂, 所获得 的油状物再加入二氯甲烷和叔丁醇钾,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搅拌反应35h, 反应完 成后除去溶剂, 经柱层析获得化合物4。 7.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的萘并1, 2-h1, 6萘啶-3(4H)-酮类化合物和药学上可 接受的辅料组成的药物组合物。 8.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的萘并1, 2-h1, 6萘啶-3(4H)-酮类化合物或权利要求 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
8、肿瘤和抑制拓扑异构酶I活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 所述肿瘤是人胃癌、 人肝癌、 人非小细胞肺癌、 人卵巢癌或 人膀胱癌引起的肿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为液体制剂时, 通式 (I)的萘并1, 2-h1, 6萘啶-3(4H)-酮类化合物的浓度15 M。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6243103 B 3 萘并1, 2-h1, 6萘啶-3(4H)-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嘧啶酮并菲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更具体的涉及萘并1, 2-h1, 6萘啶-3(4H)-酮类化合物, 及其。
9、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和抑制拓扑异构酶I活 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DNA拓扑异构酶(DNA topoisaneras)Topo)是非常重要的核酶, 在DNA复制、 转录、 重组、 基因调节及细胞有丝分裂等重要生命活动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真核细胞中, 通常 都有拓扑异构酶I(Topo I)拓扑异构酶II(Topo II)俩种。 0003 在DNA的复制、 转录等过程中, TopoI的酪氨酸残基与DNA的3 末端以磷酸二酷键结 合, 形成TopoI DNA可裂解复合物, 介导DNA单链断裂, 松弛DNA的超螺旋结构, 待完成预定的 DNA复制、 转录、 基因修复或基因表达后,。
10、 再将已断裂的DNA连接起来。 在肿瘤细胞中, TopoI 含量及活性往往比正常细胞中要高, 通过抑制TopoI对DNA的超螺旋结构的催化解旋, 可以 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 起到抗肿瘤效果。 因此, TopoI是非常重要的抗肿瘤药物 作用靶点, 这使得具有抑制拓扑异构酶I活性的化合物, 在抗肿瘤新药研发中具有重要应 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肿瘤和抑制拓扑异构酶I活性的萘并1, 2-h1, 6 萘啶-3(4H)-酮类化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6 具有通式(I)的萘并1, 2-h1, 6萘啶-3(4。
11、H)-酮类化合物: 0007 0008 其中, R1独立地选自氢、 甲基、 乙基; 0009R2独立地选自-(CH2)2N(CH3)2、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通式(I)的萘并1, 2-h1, 6萘啶-3(4H)-酮类化合物的制 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1 (1)以1-萘胺和2-腈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 加入乙醇, 在氮气或惰性气 体保护下, 加热回流反应, 反应完成后冷却、 过滤、 洗涤、 干燥, 所获得的固体产物加入二苯 说明书 1/12 页 4 CN 106243103 B 4 醚, 加热回流反应, 反应完成后加入溶剂, 析出固体, 过滤, 除去溶剂, 获得化合物。
12、1; 0012 (2)化合物1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进行氯代反应, 反应完成后冷却、 除去大部 分溶剂、 中和, 再萃取、 合并有机层、 洗涤、 干燥、 过滤、 除去溶剂, 经柱层析获得化合物2; 0013 (3)加入化合物2、 N, N-二甲基乙二胺和甲苯,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搅拌反 应, 反应完成后冷却、 除去溶剂, 经柱层析获得化合物3; 0014 (4)加入化合物3、 乙酸酐和碱,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搅拌反应, 反应完成后 冷却、 中和, 再萃取、 合并有机层、 洗涤、 干燥、 过滤、 除去溶剂, 所获得的油状物再加入二氯 甲烷和叔丁醇钾,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13、 搅拌反应, 反应完成后除去溶剂, 经柱层析获 得化合物4。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1)中, 以1-萘胺和2-腈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 加入 乙醇,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加热回流并搅拌, 反应时间为1.53h; 0016 所获得的固体产物加入二苯醚, 加热回流并搅拌, 反应时间为0.82h。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2)中, 化合物1加入三氯氧磷,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氯代反应, 反应温度为7590, 反应完成后冷却、 除去大部分溶剂, 加入冰水, 加入饱和碳 酸氢钠溶液中和, 再萃取、 合并有机层,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用去除水分的干燥剂干燥, 过 。
14、滤, 除去溶剂, 经柱层析获得化合物2。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3)中, 加入化合物2、 N, N-二甲基乙二胺和甲苯, 在氮气或惰 性气体保护下, 搅拌反应2.54h, 反应温度为8595, 反应完成后冷却、 除去溶剂, 经柱 层析获得化合物3。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4)中, 加入化合物3、 乙酸酐和碱,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搅拌反应2.54h, 反应温度为110130, 反应完成后冷却, 加入冰水, 加入饱和碳酸氢钠 溶液中和, 再萃取、 合并有机层后,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用去除水分的干燥剂干燥、 过滤、 除 去溶剂, 所获得的油状物再加入二氯甲烷和叔丁醇钾,。
15、 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 搅拌反应 35h, 反应完成后除去溶剂, 经柱层析获得化合物4。 0020 上述制备方法的反应式为: 0021 0022 进一步的, 通式(I)的萘并1, 2-h1, 6萘啶-3(4H)-酮类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 的辅料组成的药物组合物; 0023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通式(I)的萘并1, 2-h1, 6萘啶-3(4H)-酮类化合物和上 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和抑制拓扑异构酶I活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药物的剂型可为颗 粒剂、 胶囊剂、 喷雾剂、 滴剂、 注射剂和冲剂等; 所述的肿瘤特别是指人胃癌、 人肝癌、 人非小 细胞肺癌、 人卵巢癌或人膀胱癌引发的肿瘤。 说明书 。
16、2/12 页 5 CN 106243103 B 5 0024 更进一步的,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为液体制剂时, 通式(I)的萘并1, 2-h1, 6萘 啶-3(4H)-酮类化合物的浓度15 M, 具有显著的抑制Topo I对DNA的催化解旋作用, 使得其 具有抑制拓扑异构酶I活性的功效。 0025 本发明合成了具有通式(I)的化合物, 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 通过对人胃癌(MGC- 803)、 人肝癌(HepG-2)、 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 人卵巢癌(SKOV3)和人膀胱癌(T24)的 细胞体外抑制试验, 证实通式(I)的新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好地抑制作用。 0026 经琼脂糖凝胶。
17、电泳法试验验证, 通式(I)的化合物能有效抑制Topo I对DNA的催化 解旋作用, 显然, 通式(I)的化合物具有抑制拓扑异构酶I活性的效果, 可将其直接使用, 也 可将通式(I)的化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药物组合物, 药物组合物可为颗粒剂、 胶 囊剂、 喷雾剂、 滴剂、 注射剂和冲剂等。 0027 上述添加了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好抑制活性的通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对肿 瘤细胞尤其是人胃癌(MGC-803)、 人肝癌(HepG-2)、 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 人卵巢癌 (SKOV3)和人膀胱癌(T24)具有很好地抑制活性的作用, 将在抗肿瘤和抑制拓扑异构酶I活 性方面。
18、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效果验证实施例2的琼脂凝胶电泳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 施例。 0030 制备实施例1: 通式(I)的萘并1, 2-h1, 6萘啶-3(4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0031 步骤(1): 在电磁搅拌下, 依次向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1-萘胺(1.43g, 10mmol)、 2-腈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1.85g, 11mmol)和无水乙醇(10mL), 在氮气保护下, 加热至回 流, 搅拌反应2h, 通过TLC监测反应进程, 展开剂为V乙 酸 乙酯:V石 。
19、油 醚1:8, 待反应完成后冷却至 室温, 抽滤, 用乙酸乙酯洗涤3次, 每次10mL, 干燥, 得到淡黄色固体2.39g。 0032 将上述淡黄色固体与二苯醚(10mL)混合, 搅拌下加热回流1h, 通过TLC监测反应进 程, 展开剂为V乙 酸 乙 酯:V石 油 醚1:4, 待反应完成后, 冷却至室温, 加入石油醚(15mL), 析出固体, 抽滤, 滤饼用石油醚充分洗涤并晾干, 得到1.76g化合物1。 0033 0034 化合物1:棕褐色固体, 产率80, m.p.300, 1H NMR(400MHz, DMSO-d6) :13.05 (s, 1H), 8.808.68(m, 2H), 8。
20、.158.05(m, 2H), 7.90(d, J8.8Hz, 1H), 7.837.75(m, 2H)。 0035 步骤(2): 向50mL的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化合物1(0.44g, 2mmol)和三氯氧磷 (4mL), 氮气保护, 于80下搅拌反应3h, 通过TLC监测反应进程, 展开剂为V乙 酸 乙酯:V石 油 醚1: 1, 待反应完成后, 冷却, 减压除去大部分溶剂, 加入5mL冰水, 再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 说明书 3/12 页 6 CN 106243103 B 6 和, 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 每次15mL, 合并有机层后, 用20mL饱和食盐水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 燥, 过滤, 。
21、减压除去溶剂, 粗产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洗脱剂:V石 油 醚:V二 氯 甲 烷1:1)得到0.44g 化合物2。 0036 0037 化合物2:白色固体, 产率93, m.p.222223, 1H NMR(500MHz, CDCl3) :9.29 9.23(m, 1H), 9.04(s, 1H), 8.11(d, J9.1Hz, 1H), 8.00(d, J9.1Hz, 1H), 7.987.95(m, 1H), 7.867.79(m, 2H)。 0038 步骤(3): 向50mL的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化合物2(0.48g, 2mmol)、 N, N-二甲基乙二 胺(0.44mL, 4mmol)。
22、和甲苯(5mL), 氮气保护, 90下搅拌反应3h, 通过TLC监测反应进程, 展 开剂为V乙 酸 乙酯:V石 油 醚1:10; 待反应完成后, 冷却至室温, 减压除去溶剂, 粗产物用硅胶柱层 析纯化(洗脱剂:V甲 醇:V乙 酸 乙 酯1:20), 得到0.43g化合物3a; 利用同样方法可合成化合物3b 3d。 0039 0040 3a:黄色固体, 产率91, m.p.105106,1H NMR(400MHz,CDCl3) :9.219.16 (m,1H),8.70(s,1H),7.897.85(m,1H),7.79(d,J9.1Hz,1H),7.747.67(m,2H),7.62 (d,J。
23、9.2Hz,1H),6.87(s,1H),3.953.90(m,2H),2.69(t,J5.8Hz,2H),2.36(s,6H). 13C NMR(100MHz,CDCl3) :153.0,152.0,146.9,134.2,131.4,129.0,127.7,127.5,127.3, 125.6,120.2,116.6,114.5,86.3,57.1,45.0,45.0,41.2。 0041 0042 3b:白色固体, 产率91, m.p.193194,1H NMR(400MHz,CDCl3) :9.229.15 (m,1H),8.71(s,1H),7.917.86(m,1H),7.83(d。
24、,J9.1Hz,1H),7.757.68(m,2H),7.62 (d,J9.1Hz,1H),6.84(s,1H),3.96(q,J5.8Hz,2H),3.833.76(m,4H),2.79(t,J 5.8Hz,2H) ,2.632.54(m,4H).13C NMR(100MHz,CDCl3) :152.9,152.1,147.0,134.2, 131.5,129.1,127.7,127.6,127.6,125.6,120.0,116.3,114.5,86.7,67.2,67.2,56.1, 说明书 4/12 页 7 CN 106243103 B 7 52.9,52.9,40.1。 0043 0。
25、044 3c:淡黄色固体, 产率91, m.p.118119, 1H NMR(400MHz,CDCl3) :9.239.15 (m,1H),8.71(s,1H),7.917.86(m,1H),7.83(d,J9.1Hz,1H),7.747.67(m,2H),7.65 (d,J9.2Hz,1H),7.15(br,1H),3.93(dd,J10.4,5.6Hz,2H),2.74(t,J6.0Hz,2H), 2.51(br,4H),1.701.63(m,4H),1.591.47(m,2H).13C NMR(100MHz,CDCl3) :153.0, 152.2,147.0,134.2,131.5,1。
26、29.0,127.7,127.5,127.4,125.6,120.2,116.6,114.6,86.4, 56.1,53.8,53.8,40.3,26.5,26.5,24.4。 0045 0046 3d:白色固体, 产率96, m.p.132133,1H NMR(400MHz,CDCl3) :9.229.15 (m,1H),8.71(s,1H),7.917.86(m,1H),7.83(d,J9.1Hz,1H),7.757.68(m,2H),7.62 (d,J9.1Hz,1H),6.84(s,1H),3.96(q,J5.8Hz,2H),3.833.76(m,4H),2.79(t,J 5.8Hz,。
27、2H) ,2.632.54(m,4H).13C NMR(100MHz,CDCl3) :153.0,152.2,147.0,134.2, 131.5,129.0,127.7,127.6,127.4,125.6,120.3,116.6,114.6,86.4,53.8,53.6,53.6, 42.5,23.8,23.8。 0047 步骤(4): 化合物4的合成(以化合物4aA为例); 向50mL的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化合 物3a(0.15g, 0.5mmol), 乙酸酐(3mL)和氢氧化钾(0.08g, 1.5mmol), 氮气保护, 120下搅拌 反应3h, 通过TLC监测反应进程, 展开剂为V甲 。
28、醇:V乙 酸 乙 酯1:10, 待反应完成后, 冷却至室温, 加 入10mL冰水, 再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 每次10mL, 合并有机层 后, 用15mL饱和食盐水洗涤, 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 减压除去溶剂, 得0.16g棕黄色油状物; 0048 向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上述棕色油状物(0.16g, 0.48mmol)、 二氯甲烷(4mL)和 叔丁醇钾(0.11g, 0.96mmol), 氮气保护下, 室温搅拌反应4h, 通过TLC监测反应进程, 展开剂 为V甲醇:V乙酸 乙酯1:10, 减压除去溶剂, 粗产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洗脱剂:V甲醇:V乙酸 乙酯1: 。
29、10), 得0.13g化合物4aA, 利用同样方法可合成化合物4aB4aC。 说明书 5/12 页 8 CN 106243103 B 8 0049 0050 4aA:淡黄色固体, 产率80, m.p.244246, 1H NMR(500MHz,DMSO-d6) :9.40(s, 1H),9.249.20(m,1H),8.32(d,J9.4Hz,1H),8.02(m,1H),7.90(d,J9.4Hz,1H),7.77 7.72(m,2H),7.03(s,2H),5.70(s,1H),4.43(t,J6.8Hz,2H),2.70(t,J6.8Hz,2H), 2.08(s,6H); 13C NMR。
30、(125MHz,DMSO-d6) :164.6,152.3,146.8,145.0,144.4,132.7,130.9, 128.7,127.4,127.1,125.3,124.9,122.1,114.4,109.3,93.8,57.5,46.9,45.3,45.3; HRMS (ESI+)m/zcalcd forC20H21ON4M+H+333.1715,found 333.1695。 0051 0052 4aB: 白色固体, 产率75, m.p.255257,1H NMR(400MHz,DMSO-d6) :9.47(s, 1H),9.269.21(m,1H),8.34(d,J9.4Hz,1。
31、H),8.047.99(m,1H),7.90(d,J9.4Hz, 1H),7.777.72(m,2H),6.60(s,2H),4.45(d,J6.8Hz,2H),2.75(d,J6.8Hz,2H),2.12 (s,6H),2.03(s,3H); 13C NMR(100MHz,DMSO-d6) 164.4,147.5,146.0,144.3,142.7,132.5, 130.9,128.4,127.3,127.0,125.2,124.7,122.1,114.1,109.2,100.3,57.5,47.5,45.3, 45.3,10.5; HRMS(ESI+)m/zcalcd forC21H23O。
32、N4M+H+347.1872,found 347.1853。 0053 0054 4aC:淡黄色固体, 产率79, m.p.216217, 1H NMR(400MHz,DMSO-d6) :9.47(s, 1H),9.269.21(m,1H),8.34(d,J9.4Hz,1H),8.058.00(m,1H),7.91(d,J9.4Hz, 1H),7.777.72(m,2H),6.62(s,2H),4.46(t,J6.8Hz,2H),2.76(t,J6.8Hz,2H),2.60 (q,J7.3Hz,2H),2.11(s,6H),1.04(t,J7.3Hz,3H); 13C NMR(100MHz,D。
33、MSO-d6) :164.1, 146.9,146.0,144.5,143.0,132.6,130.9,128.4,127.4,127.0,125.2,124.7,122.1, 114.1,109.4,106.6,57.5,47.5,45.3,45.3,17.5,12.0; HRMS(ESI+)m/zcalcd forC22H25ON4 M+H+361.2028,found 361.2008。 说明书 6/12 页 9 CN 106243103 B 9 0055 将化合物3a替换为化合物3b, 按照步骤(4)的方法制备4bA4bC。 0056 0057 4bA:白色固体, 产率66, m.p.。
34、262263,1H NMR(500MHz,DMSO-d6) :9.40(s, 1H),9.259.21(m,1H),8.37(d,J9.4Hz,1H),8.058.02(m,1H),7.92(d,J9.3Hz, 1H) ,7.787.73(m,2H) ,7.01(s,2H) ,5.69(s,1H) ,4.49(t,J6.6Hz,2H) ,3.32(t,J 4.3Hz,4H),2.68(t,J6.6Hz,2H),2.22(t,J4.4Hz,4H); 13C NMR(125MHz,DMSO-d6) : 164.8,152.4,146.7,145.4,144.3,132.7,130.9,128.6,。
35、127.4,127.1,125.3,124.8, 122.2,114.6,109.4,93.7,66.1,66.1,56.6,53.2,53.2,46.4; HRMS(ESI+)m/zcalcd forC22H23O2N4M+H+375.1821,found 375.1803。 0058 0059 4bB:白色固体, 产率71, m.p.274275,1H NMR(500MHz,DMSO-d6) :9.47(s, 1H),9.259.21(m,1H),8.37(d,J9.4Hz,1H),8.048.00(m,1H),7.90(d,J9.3Hz, 1H),7.767.72(m,2H),6.61(。
36、s,2H),4.48(t,J6.7Hz,2H),3.37(t,J4.3Hz,4H),2.74 (t,J6.7Hz,2H),2.27(t,J4.3Hz,4H),2.03(s,3H); 13C NMR(125MHz,DMSO-d6) :164.6, 147.6,146.0,144.3,143.1,132.5,130.9,128.4,127.4,127.0,125.1,124.7,122.1, 114.3,109.3,100.2,66.1,66.1,56.6,53.2,53.2,47.0,10.5; HRMS(ESI+)m/zcalcd forC23H25O2N4M+H+389.1978,found。
37、 389.1956。 0060 0061 4bC:白色固体, 产率69, m.p.256257,1H NMR(400MHz,DMSO-d6) :9.48(s, 1H),9.269.21(m,1H),8.36(d,J9.4Hz,1H),8.058.00(m,1H),7.91(d,J9.4Hz, 说明书 7/12 页 10 CN 106243103 B 10 1H),7.777.72(m,2H),6.63(s,2H),4.50(t,J6.5Hz,2H),3.34(br,4H),2.72(t,J 6.5Hz,2H),2.60(q,J7.2Hz,2H),2.23(t,J4.3Hz,4H),1.04(t。
38、,J7.3Hz,3H); 13C NMR (100MHz,DMSO-d6) :164.4,146.9,146.0,144.4,143.4,132.6,130.9,128.4,127.4, 127.1,125.2,124.7,122.2,114.3,109.6,106.6,66.1,66.1,56.5,53.2,53.2,47.0,17.5, 12.1; HRMS(ESI+)m/zcalcd forC24H27O2N4M+H+403.2134,found 403.2115。 0062 将化合物3a替换为化合物3c, 按照步骤(4)的方法制备4cA4cC。 0063 0064 4cA:淡黄色固体,。
39、 产率57, m.p.253255, 1H NMR(400MHz,DMSO-d6) :9.39(s, 1H),9.269.20(m,1H),8.39(d,J9.4Hz,1H),8.068.00(m,1H),7.89(d,J9.4Hz, 1H) ,7.777.71(m,2H) ,6.99(s,2H) ,5.69(s,1H) ,4.47(t,J6.4Hz,2H) ,2.64(t,J 6.3Hz,2H),2.18(s,4H),1.22(s,6H); 13C NMR(100MHz,DMSO-d6) :164.9,152.4,146.7, 145.5,144.3,132.7,130.9,128.6,12。
40、7.4,127.1,125.1,124.8,122.3,114.6,109.4,93.7, 56.9,54.0,54.0,46.8,25.5,25.5,23.7; HRMS(ESI+)m/zcalcd forC23H25ON4M+H+ 373.2028,found 373.20077。 0065 0066 4cB:淡黄色固体, 产率68, m.p.239240, 1H NMR(400MHz,DMSO-d6) :9.46(s, 1H),9.269.21(m,1H),8.41(d,J9.4Hz,1H),8.058.00(m,1H),7.88(d,J9.4Hz, 1H),7.767.71(m,2H)。
41、,6.59(s,2H),4.47(t,J6.6Hz,2H),2.69(t,J6.6Hz,2H),2.23 (br,4H) ,2.03(s,3H),1.27(br,6H); 13C NMR(100MHz,DMSO-d6) :164.6,147.6,146.0, 144.2,143.2,132.5,131.0,128.3,127.3,127.0,125.0,124.7,122.3,114.3,109.3, 100.2,57.0,54.1,54.1,47.4,25.6,25.6,23.8,10.5; HRMS(ESI+)m/zcalcd forC24H27ON4M +H+387.2185,found。
42、 387.2165。 说明书 8/12 页 11 CN 106243103 B 11 0067 0068 4cC:淡黄色固体, 产率63, m.p.229230, 1H NMR(400MHz,DMSO-d6) :9.47(s, 1H),9.269.21(m,1H),8.39(d,J9.4Hz,1H),8.058.00(m,1H),7.88(d,J9.3Hz, 1H),7.767.71(m,2H),6.60(s,2H),4.48(t,J6.5Hz,2H),2.67(t,J6.5Hz,2H),2.60 (q,J7.3Hz,2H),2.18(br,4H),1.24(br,6H),1.04(t,J7.。
43、3Hz,3H); 13C NMR(100MHz, DMSO-d6) :164.4,146.9,146.0,144.4,143.5,132.6,131.0,128.3,127.4,127.0,125.0, 124.7,122.3,114.3,109.6,106.6,56.9,54.0,54.0,47.5,25.5,25.5,23.8,17.5,12.0; HRMS(ESI+)m/zcalcd forC25H29ON4M+H+401.2341,found 401.2319。 0069 将化合物3a替换为化合物3d, 按照步骤(4)的方法制备4dA4dC。 0070 0071 4dA:白色固体, 产。
44、率73, m.p.235237,1H NMR(400MHz,DMSO-d6) :9.46(s, 1H),9.239.18(m,1H),8.26(d,J9.4Hz,1H),8.068.01(m,1H),7.94(d,J9.4Hz, 1H) ,7.787.72(m,2H) ,7.23(s,2H) ,5.74(s,1H) ,4.53(t,J6.8Hz,2H) ,3.15(t,J 6.6Hz,2H),2.67(br,4H),1.66(br,4H); 13C NMR(100MHz,DMSO-d6) :165.1,152.9,147.0, 145.0,144.7,132.9,131.0,129.0,127。
45、.7,127.5,125.9,125.0,122.2,114.6,109.6,93.7, 53.6,53.6,53.6,47.1,23.1,23.1; HRMS(ESI+)m/zcalcd forC22H23ON4M+H+359.1872, found 359.1860。 0072 0073 4dB:淡黄色固体, 产率69, m.p.257259, 1H NMR(400MHz,DMSO-d6) :9.46(s, 说明书 9/12 页 12 CN 106243103 B 12 1H),9.259.20(m,1H),8.36(d,J9.4Hz,1H),8.047.99(m,1H),7.89(d,J。
46、9.4Hz, 1H),7.767.71(m,2H),6.60(s,2H),4.46(t,J7.0Hz,2H),2.94(t,J7.0Hz,2H),2.44 (br,4H) ,2.03(s,3H) ,1.641.57(m,4H); 13C NMR(100MHz,DMSO-d6) :164.4,147.6, 146.1,144.3,142.8,132.5,131.0,128.4,127.3,127.0,125.1,124.7,122.1,114.1, 109.1,100.3,54.0,53.6,53.6,48.3,23.1,23.1,10.5; HRMS(ESI+)m/zcalcd forC23H。
47、25ON4 M+H+373.2028,found 373.2014。 0074 0075 4dC:淡黄色固体, 产率71, m.p.226228, 1H NMR(400MHz,DMSO-d6) :9.47(s, 1H),9.269.21(m,1H),8.36(d,J9.4Hz,1H),8.058.00(m,1H),7.90(d,J9.4Hz, 1H),7.777.71(m,2H),6.62(s,2H),4.48(t,J6.9Hz,2H),2.93(t,J6.9Hz,2H),2.60 (q,J7.2Hz,2H),2.41(br,4H),1.59(t,J3.1Hz,4H),1.04(t,J7.3H。
48、z,3H); 13C NMR (100MHz,DMSO-d6) :164.2,146.9,146.1,144.5,143.1,132.6,131.0,128.4,127.4, 127.1,125.1,124.7,122.1,114.1,109.4,106.6,54.0,53.5,53.5,48.4,23.2,23.2,17.5, 12.0; HRMS(ESI+)m/zcalcd forC24H27ON4M+H+387.2185,found 387.2169。 0076 效果验证实施例1: 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0077 I.细胞株培养 0078 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的受试细胞株有:MGC-。
49、803(人胃癌)、 HepG-2(人肝癌)、 NCI-H460(人非小细胞肺癌)、 SKOV3(人卵巢癌)、 T24(人膀胱癌); 用含有10胎牛血清(50 55mL)以及1青链霉素(56mL)的DMEM(500mL)作为培养液, 置于37、 5CO2的培养箱 中培养, 利用倒置显微镜定期观察细胞生长状况, 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 取对数生长期 细胞用于下述实验。 0079 .化合物4对肿瘤细胞株作用的抑制率及IC50值测定 0080 本实验使用MTT比色法来测定化合物对于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率及IC50值, 实验步骤 如下: 0081 (1)收集对数生长期细胞, 调整细胞悬液浓度, 每孔加入180 L, 铺板使待测细胞调 密度为100010000; 0082 (2)5CO2, 37条件下孵育, 至细胞单层铺满孔底(96孔平底板)后, 加入5种浓度 的化合物, 每孔20 L, 设5个复孔; 0083 (3)5CO2, 37条件下孵育1648h,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0084 (4)每孔加入10 L MTT溶液(5mg/mL, 即0.5MTT), 继续培养4h; 若化合物4与MTT 能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