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三聚酮过氧化物溶液的生产方法.pdf

  • 上传人:二狗
  • 文档编号:8975698
  • 上传时间:2021-01-24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62.1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80005370.9

    申请日:

    20040226

    公开号:

    CN100343230C

    公开日:

    200710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C409/22

    主分类号:

    C07C409/22

    申请人:

    底古萨创始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发明人:

    E·黑格尔,H·阿佩尔

    地址:

    德国普拉赫

    优先权:

    10308891.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明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在用作催化剂的硝酸的存在下在适合的溶剂中使环己酮与过氧化氢反应而生产三聚环己酮过氧化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产三聚环状酮过氧化物的方法,其通过在适合的溶剂中在酸性催化剂和作为增溶剂的醋酸的存在下使酮与过氧化氢反应而进行,其特征在于使用硝酸作为酸性催化剂。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非极性烃或其混合物作为溶剂。 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用量为30-100g/mol酮使用醋酸。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可被一个或多个具有1-6个C原子的烷基取代的具有5-12个链节的环酮,或式R-CO-R的无环酮作为酮,其中R和R彼此独立,均可在链中含有1-15个碳原子并且所述链可由具有1-6个C原子的烷基取代。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在温度范围为10-25℃下进行。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60-80%的过氧化氢。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在10-20℃下在2-3小时内进行。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使用多个串联的反应釜连续进行,其中反应混合物的总的停留时间为1-3小时。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反应结束之后加入亚硫酸盐除去氢过氧基。

    说明书

    

    三聚环状酮过氧化物是已知的。在1968年,P.Story(JACS 90, 817(1968))发现了一种通过三环亚烷基过氧化物的热解而生产大环 烃和内酯的方法。因此,三环亚烷基过氧化物是用于制备上述种类化合 物的有价值的起始材料,上述种类的化合物采用其它方式很难生产。

    为了合成环十五烷和十六内酯,特别需要三环亚己基过氧化物(三 聚环状环己酮过氧化物),所述环十五烷和十六内酯为麝香香料用的起 始材料。

    在DE 21 32 316中,P.Story公开了一种生产三环亚烷基过氧化 物的两步法。他由环烷酮、过氧化氢和酸制备了1-氢过氧基-1’-羟基 二环亚烷基过氧化物并且采用强酸使其进一步转化,形成所需要的环状 化合物。在上述方法中三聚体和二聚体近似以比例为75∶25,以基于所 使用的环烷酮计的产率为<60%形成。

    对摩擦和振动很敏感的上述固体过氧化物的处理存在安全方面的 危险。

    Harding和Whalen(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Product Research Development 1975,第14卷,第4期,第232-239 页)发表了对三聚环状环己酮过氧化物的制备方面的研究并且研究了由 环己酮和过氧化氢的直接制备而不需分离出开链中间产物的方法。他们 能够通过在溶剂(高沸点烃)中操作而避免处理固体过氧化物的危险。 他们在广泛试验中优化了合成条件(溶剂的类型和用量、酸和温度)。 在最佳条件下,除了1-7%且平均为4%的二聚体之外,他们还获得产 率为84%的三聚环状环己酮过氧化物。在约20℃下反应时间为22小时。 最适合的酸经证实是70%的高氯酸和浓盐酸。使用硫酸导致明显更长的 反应时间。

    因为担心形成不稳定的过硝酸,所以他们明确建议不要使用硝酸。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使用70%的高氯酸(危险、昂贵)或浓盐酸(腐 蚀性;可与过氧化氢形成氯气)、使用大量醋酸作为增溶剂(250g/mol 环己酮,废水负荷!)和长的反应时间,这种长的反应时间使得间歇法 不经济并且使得几乎不能进行连续法。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生产三聚酮过氧化物的方法,该方法尽可能选 择性地(不存在较大含量二聚体的情况下)导致高产率、短的反应时间 和尽可能少的废物并且还能够实现连续操作方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优点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由一种通过在适合的溶剂中在酸性催化剂的 存在下使环状或开链酮与H2O2反应而生产三聚酮过氧化物的方法而达 到,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硝酸作为催化剂。

    令人惊奇地发现,与Harding和Whalen的教导相反,硝酸的使用 丝毫没有包含安全方面的危险,并且更令人惊奇的是,使用硝酸将反应 速率提高,使得在1-2小时之后反应就已经结束而不是在多于20小时 之后。所需要的三聚体以产率为约90%形成并且在反应温度为约15℃ 下三聚体∶二聚体的比例为94∶6。

    作为环酮,使用具有5-12个链节的环酮。环酮可被一个或多个具 有1-6个C原子的烷基取代。合适的开链酮具有式R1-CO-R2,其中R1和 R2彼此独立,均可在链中含有1-15个碳原子,以使R1+R2可具有最大值 为30且最小值为2。这些链自身也可被具有1-6个C原子的烷基取代。 优选的环酮为环己酮以及被1、2或3个具有1-6个C原子的烷基取代 的环己酮以及环戊酮。优选组中适合的环酮的实例是3,3,5-三甲基环己 酮、2-甲基环己酮、4-甲基环己酮和4-叔丁基环己酮。环十二酮也证实 是适合的。在无环酮中,特别优选甲乙酮和丙酮。其它优选的酮是其中 R1或/和R2具有1-4个直链或支化的C原子,特别是叔丁基的酮。

    硝酸有利地是以浓缩形式,优选作为60-75%的溶液使用。其用量 有利地是0.3-0.7摩尔,优选0.4-0.6摩尔/摩尔环己酮。

    液态烃适合作为溶剂,特别是那些可以是直链或支化的具有6-约 20个C原子的此类烃。适合的溶剂的实例是异十二烷和以商品名 Shellsol T、Isopar M、G和E销售的烃以及芳族化合物例如甲苯、 二甲苯和邻苯二甲酸酯。柴油机燃料适合作为特别是用于三聚甲乙酮 过氧化物(MEKP)和三聚丙酮过氧化物(AP)的溶剂。所述溶剂具有 脱敏活性并且降低了纯过氧化物的爆炸危险。为了脱敏,还可以使用 固体脱敏剂例如邻苯二甲酸酯和填料例如白垩、高岭土和硅酸,特别 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

    以纯物质形式的环状三聚酮过氧化物的结晶可通过使用非极性烃 作为溶剂而避免,这对于安全技术方面而言是有利的。为此目的,已 证实异烷烃是特别可利用的,例如Isopar G。

    如上所述,优选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醋酸作为增溶剂。根据所 选择的反应条件而定,在所述方法中用30-100g醋酸/摩尔所用酮获得 最佳结果。

    根据本发明,优选用作增溶剂的醋酸的用量相对于Harding和 Whalen的方法可减少80%(从250g减少到50g/摩尔酮)。这是一个 重要的经济因素并且导致废水从有机物质脱负荷。但是,代替醋酸或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其它物质作为增溶剂,例如丙酸、乙腈、低级 醇例如甲醇,及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反应结束时,在停止搅拌之后形成两相混合物,所述反 应如上所述有利地在脂族烃,例如Isopar G中,在搅拌和冷却的条件 下进行。在有机相中,所需要的反应产物以溶液形式存在,而未反应 的起始产品和副产物存在于水相中。可将有机溶液直接用于进一步的 反应或者可将三聚酮过氧化物作为固体从其中分离出来。

    在目前为止的方法中另一个危险方面是在反应之后分离出来的水 相中仍含有酮、过氧化氢、开链酮过氧化物和全部的酸,当静置时易 于形成二聚体,所述二聚体可能作为不溶性固体沉淀并且当受机械应 力时可能爆炸状分解。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因此在反应结束时采用亚硫酸 钠溶液处理全部反应混合物,在此H2O2和所有的氢过氧化物被减少。 由此,在相分离之后不再会发生次级反应。

    过氧化氢有利地是以浓缩的商购形式,即作为近似60-80%的水 溶液形式使用。特别适合的是商业上非常常用的70%的H2O2。

    反应温度保持在10-25℃,优选15-20℃。在此优选的温度范围内 反应在1-3小时后进行完全。

    由于上述短的反应持续时间,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非常好的 结果连续进行。对于连续操作方式,有利的是使用多个串联的反应釜 或反应容器。在连续操作方式中反应的完全进行所需反应时间(如上 所述,为1-3小时,优选1.5-2小时)通过适当地使各反应釜的数量 和尺寸与流速相匹配而实现。在附图的图1中示出了使用6个反应容 器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连续实施的实施例。当然可改变反应容器的 数量、其尺寸和停留时间并使其适应于每种情况下给定的条件,这对 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本发明获得的三聚酮过氧化物的溶液或由其获得的固体产物 特别适用于使单体聚合、使不饱和聚酯树脂热固化、使聚丙烯(PP) 降解,适用作柴油添加剂以改进十六烷值并减少烟灰形成(特别是三 聚MEKP和AP)。此外,相应的二聚酮过氧化物可由根据本发明获得 的溶液通过将有机溶液在脱敏剂的存在下加热至高于25至50℃而获 得,其中将在加热时沉淀的二聚体的爆炸危险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 采用上述方式制备的二聚酮过氧化物,特别是二聚环己酮过氧化物可 用于生产己内酰胺或抗疟疾活性物质。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用于生产三聚环己酮过氧化物(CHP)的溶液的间歇法

    预先将300g(3.06mol)环己酮、150g醋酸和1000g Isopar G (一种异烷烃)加入21反应器内并将其冷却至+15℃。在大约15分 钟的过程中,在搅拌和冷却的条件下向其中加入150g(3.09mol)70 %的H2O2,期间使温度保持在低于+20℃下。随后在良好冷却的条件下 在25-30分钟内向其中加入135g(1.39mol)65%的硝酸。在15-18 ℃下将其搅拌1.5小时,然后在5分钟内向其中加入40g(0.15mol) Na2SO3于360g水中的溶液,在此让温度升至30℃。再将其搅拌另外 10分钟,关闭搅拌器并且在10分钟之后分离除去水相(780g)。

    采用500ml 8%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有机相并且采用各500ml水 洗涤两次。

    获得1280g含有溶解在Isopar G中的24.3%的三聚环状环己酮 过氧化物(相应于89.1%的理论值)和1.5%含量的二聚环状环己酮 过氧化物的无色溶液。

    实施例2

    连续法

    如附图中所示采用反应级联合成三聚环己酮过氧化物(t-CHP)。 另外,每种情况下同时将环己酮、过氧化氢、硝酸、醋酸和Isopar G 输送入反应器1并且在那里在搅拌和冷却的条件下使其保持在15℃。 在所述温度下,在硝酸的催化影响下主要形成三聚CHP。将具有相同 反应温度的下游反应器2、3和4用于次级反应。相应的二聚环己酮过 氧化物和开链的含氢过氧化物的CHP作为副产物形成。

    在反应器5中采用亚硫酸钠使干扰性氢过氧化物基团还原。在反 应器6中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仍存在于反应溶液中的酸并将其通过 用分离器分离而随水相除去。

    与实施例1的间歇法不同,将硝酸、Isopar G、醋酸和过氧化氢 与环己酮同时加入在一起,将反应混合物还原而未分离除去母液,并 使其中和。此外,使用稍微更多的硝酸。AO产率从约89%升至约93 %。此外,可以使用较高的浓度操作。

    实施例3

    制备三聚甲乙酮过氧化物(MEKP)

    预先加入甲乙酮(350g)、异十二烷(400g)和冰醋酸(320g)。 在15-18℃下向其中加入65%(215g)硝酸。然后在14-18℃下向其 中滴加70%(240g)过氧化氢并将其搅拌另外1小时。分离除去水相。

    采用亚硫酸钠溶液将有机相还原并采用氢氧化钠稀溶液且随后采 用水将其洗涤。

    产量:716g(75.4%)

    内容物:41%三聚环状MEKP

    4%二聚环状MEKP

    实施例4

    制备二聚环状环己酮过氧化物

    合成分两步进行:首先制备三聚环状环己酮过氧化物(tCHP)。 未将产物分离出而将其在第二步中转化为纯dCHP。

    在异十二烷中的三聚环状环己酮过氧化物。

    预先加入环己酮(240g)、冰醋酸(240g)和异十二烷(800g) 并在18℃下向其中缓慢加入70%(120g)过氧化氢。然后在18℃下 向其中滴加入硝酸(110g)。将其在18℃下搅拌另外1小时。

    采用亚硫酸钠溶液将其还原并采用氢氧化钠稀溶液将其洗涤。随 后采用水将其洗涤。将溶液直接转化为dCHP。

    产量:1038g;溶液的tCHP含量:约21%

    二聚环状环己酮过氧化物

    将冰醋酸(100g)加入到tCHP于异十二烷中的溶液中。在30℃ 下向其中滴加入硝酸(85g)并将其在40℃下搅拌另外2小时。然后 将其冷却至25℃,向其中加入水,并将形成的沉淀物过滤出来。采用 水洗涤产物。

    产量:175g水湿的(约90%)dCHP;GC含量:99%。

    关 键  词:
    三聚 过氧化物 溶液 生产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三聚酮过氧化物溶液的生产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9756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