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制备高透明聚酯薄膜的方法.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8974803
  • 上传时间:2021-01-24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09.4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77223.0

    申请日:

    20151203

    公开号:

    CN105399972A

    公开日:

    201603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J5/18,C08L75/06,C08G18/42,C08G63/20,C08G63/78,C08K9/02,C08K3/22

    主分类号:

    C08J5/18,C08L75/06,C08G18/42,C08G63/20,C08G63/78,C08K9/02,C08K3/22

    申请人:

    雷春生

    发明人:

    雷春生,薛红娟,高力群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常武中路801号天鸿科技大厦416

    优先权:

    CN20151087722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制备高透明聚酯薄膜的方法,属于聚酯薄膜制备领域。本发明首先将己二酸与环己烷二甲酸等物质混合,在氮气的保护下加热搅拌后,分别加入制备的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和二甲苯,加热搅拌,保温,降温并测量其酸值,得聚酯多元醇,接着将其溶于醋酸丁酯后,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物质混合搅拌均匀,并进行涂膜处理,固化,降温,静置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高透明聚酯薄膜的光透过率达到96%以上,雾度低于1%,可以有助于光学制品的品质提高和降低能耗,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设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制备高透明聚酯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按质量比9:1:100,将InO和SnO溶于质量浓度为80%的浓盐酸溶液中,在300~400r/min速度下搅拌10~15min制备得氯化铟锡溶液,随后通过1.3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8.5~9.2,制备得混合溶液;(2)将上述混合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按质量比1:1搅拌混合,并置于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压不锈钢反应釜内,对其升温加热至200~250℃反应30~45min;(3)待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至20~30℃,打开反应釜并对其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在80~90℃下干燥2~3h后,再将其转移至坩埚中,在600~800℃马弗炉中煅烧2~3h,停止加热并使其自然冷却至20~30℃,收集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备用;(4)按重量份数计,选取20~45份的己二酸、15~30份1,4环己烷二甲酸、10~12份己二醇、15~18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和15~20份的三羟甲基丙烷置于四口烧瓶中,对其通入氮气排除空气,随后在氮气保护下对其升温加热至95~100℃,并对其保温反应1~2h;(5)待保温反应结束后,按上述混合物总质量的0.02~0.03%加入步骤(3)制得的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和上述混合物总质量5~6%的二甲苯搅拌混合,并对其逐步加热升温至200~210℃,保温反应8~9h,待保温反应完成后,对其边抽溶剂边降温,待温度降至85~90℃,即可制备得聚酯多元醇;(6)按质量比1:5,将聚酯多元醇溶解于醋酸丁酯中,随后按重量份数计,选取95~99份的异氰酸酯、0.5~3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0.5~2份的二甲基硅氧烷,在600~800r/min下混合搅拌均匀,并用涂抹器进行涂膜处理,涂膜厚度为0.2~0.3mm,在60~65℃下固化5~6天,随后降温至20~30℃静置5~7天即可制备得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高透明聚酯薄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制备高透明聚酯薄膜的方法,属于聚酯薄膜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聚酯薄膜、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双轴拉伸薄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质、耐热性、耐药品性,作为磁带、强磁性薄膜带、相片薄膜、包装用薄膜、电子部件用薄膜、电绝缘薄膜、金属层压薄膜、在玻璃显示器等的玻璃表面贴附的薄膜、各种部件的保护用薄膜等的素材而被广泛使用。

    聚酯薄膜在光学应用方面比起包装或电子电力方面的应用有更高的要求,除了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等方面,还要求更优异的光学性能。比如用于液晶显示面板里的扩散膜和增亮膜方面,要求作为基膜的聚酯薄膜的光透过率达到90%以上,用作液晶显示保护膜用的基膜甚至要求达到94%以上。除了高的光透过率,还要求低的雾度,有些光学用基膜要求雾度达到1%以内。目前普通包装用的聚酯基膜一般光透过率为85%左右,雾度为3%左右,这样的光学性能很难达到光学应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普通包装用的聚酯基膜一般光透过率为85%左右,雾度为3%左右,这样的光学性能很难达到光学应用要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制备高透明聚酯薄膜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己二酸与环己烷二甲酸等物质混合,在氮气的保护下加热搅拌后,分别加入制备的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和二甲苯,加热搅拌,保温,降温并测量其酸值,得聚酯多元醇,接着将其溶于醋酸丁酯后,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物质混合搅拌均匀,并进行涂膜处理,固化,降温,静置即可。本发明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高透明聚酯薄膜的光透过率达到96%以上,雾度低于1%,可以有助于光学制品的品质提高和降低能耗,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1)按质量比9:1:100,将In2O3和SnO2溶于质量浓度为80%的浓盐酸溶液中,在300~400r/min速度下搅拌10~15min制备得氯化铟锡溶液,随后通过1.3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8.5~9.2,制备得混合溶液;

    (2)将上述混合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按质量比1:1搅拌混合,并置于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压不锈钢反应釜内,对其升温加热至200~250℃反应30~45min;

    (3)待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至20~30℃,打开反应釜并对其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在80~90℃下干燥2~3h后,再将其转移至坩埚中,在600~800℃马弗炉中煅烧2~3h,停止加热并使其自然冷却至20~30℃,收集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备用;

    (4)按重量份数计,选取20~45份的己二酸、15~30份1,4环己烷二甲酸、10~12份己二醇、15~18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和15~20份的三羟甲基丙烷置于四口烧瓶中,对其通入氮气排除空气,随后在氮气保护下对其升温加热至95~100℃,并对其保温反应1~2h;

    (5)待保温反应结束后,按上述混合物总质量的0.02~0.03%加入步骤(3)制得的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和上述混合物总质量5~6%的二甲苯搅拌混合,并对其逐步加热升温至200~210℃,保温反应8~9h,待保温反应完成后,对其边抽溶剂边降温,待温度降至85~90℃,即可制备得聚酯多元醇;

    (6)按质量比1:5,将聚酯多元醇溶解于醋酸丁酯中,随后按重量份数计,选取95~99份的异氰酸酯、0.5~3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0.5~2份的二甲基硅氧烷,在600~800r/min下混合搅拌均匀,并用涂抹器进行涂膜处理,涂膜厚度为0.2~0.3mm,在60~65℃下固化5~6天,随后降温至20~30℃静置5~7天即可制备得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高透明聚酯薄膜。

    本发明的应用:将上述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高透明聚酯薄膜应用于LCD产品中,还可以作为太阳能背板膜,应用于LCD产品中,其光透过率达到96%以上,雾度低于1%,而作为太阳能背板膜,具有水气阻隔性、电气绝缘性、尺寸稳定性,易加工性及耐撕裂性、耐候性等特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光透过率达到96%以上,雾度低于1%,可以有助于光学制品的品质提高和降低能耗,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设备;

    (2)制备步骤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按质量比9:1:100,将In2O3和SnO2溶于质量浓度为80%的浓盐酸溶液中,在300~400r/min速度下搅拌10~15min制备得氯化铟锡溶液,随后通过1.3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8.5~9.2,制备得混合溶液;将上述混合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按质量比1:1搅拌混合,并置于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压不锈钢反应釜内,对其升温加热至200~250℃反应30~45min;待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至20~30℃,打开反应釜并对其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在80~90℃下干燥2~3h后,再将其转移至坩埚中,在600~800℃马弗炉中煅烧2~3h,停止加热并使其自然冷却至20~30℃,收集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备用;接着按重量份数计,选取20~45份的己二酸、15~30份1,4环己烷二甲酸、10~12份己二醇、15~18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和15~20份的三羟甲基丙烷置于四口烧瓶中,对其通入氮气排除空气,随后在氮气保护下对其升温加热至95~100℃,并对其保温反应1~2h;待保温反应结束后,按上述混合物总质量的0.02~0.03%加入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和上述混合物总质量5~6%的二甲苯搅拌混合,并对其逐步加热升温至200~210℃,保温反应8~9h,待保温反应完成后,对其边抽溶剂边降温,待温度降至85~90℃,即可制备得聚酯多元醇;再按质量比1:5,将聚酯多元醇溶解于醋酸丁酯中,随后按重量份数计,选取95~99份的异氰酸酯、0.5~3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0.5~2份的二甲基硅氧烷,在600~800r/min下混合搅拌均匀,并用涂抹器进行涂膜处理,涂膜厚度为0.2~0.3mm,在60~65℃下固化5~6天,随后降温至20~30℃静置5~7天即可制备得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高透明聚酯薄膜。

    实例1

    首先按质量比9:1:100,将In2O3和SnO2溶于质量浓度为80%的浓盐酸溶液中,在400r/min速度下搅拌15min制备得氯化铟锡溶液,随后通过1.3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9.2,制备得混合溶液;将上述混合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按质量比1:1搅拌混合,并置于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压不锈钢反应釜内,对其升温加热至250℃反应45min;待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至30℃,打开反应釜并对其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在90℃下干燥3h后,再将其转移至坩埚中,在800℃马弗炉中煅烧3h,停止加热并使其自然冷却至30℃,收集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备用;接着按重量份数计,选取45份的己二酸、15份1,4环己烷二甲酸、10份己二醇、15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和15份的三羟甲基丙烷置于四口烧瓶中,对其通入氮气排除空气,随后在氮气保护下对其升温加热至100℃,并对其保温反应2h;待保温反应结束后,按上述混合物总质量的0.03%加入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和上述混合物总质量6%的二甲苯搅拌混合,并对其逐步加热升温至210℃,保温反应9h,待保温反应完成后,对其边抽溶剂边降温,待温度降至90℃,即可制备得聚酯多元醇;再按质量比1:5,将聚酯多元醇溶解于醋酸丁酯中,随后按重量份数计,选取99份的异氰酸酯、0.5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0.5份的二甲基硅氧烷,在800r/min下混合搅拌均匀,并用涂抹器进行涂膜处理,涂膜厚度为0.3mm,在65℃下固化6天,随后降温至30℃静置7天即可制备得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高透明聚酯薄膜。将上述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高透明聚酯薄膜应用于LCD产品中,其光透过率达到97%,雾度为0.96%。

    实例2

    首先按质量比9:1:100,将In2O3和SnO2溶于质量浓度为80%的浓盐酸溶液中,在300r/min速度下搅拌10min制备得氯化铟锡溶液,随后通过1.3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8.5,制备得混合溶液;将上述混合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按质量比1:1搅拌混合,并置于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压不锈钢反应釜内,对其升温加热至200℃反应30min;待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至20℃,打开反应釜并对其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在80℃下干燥2h后,再将其转移至坩埚中,在600℃马弗炉中煅烧2h,停止加热并使其自然冷却至20℃,收集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备用;接着按重量份数计,选取20份的己二酸、30份1,4环己烷二甲酸、12份己二醇、18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和20份的三羟甲基丙烷置于四口烧瓶中,对其通入氮气排除空气,随后在氮气保护下对其升温加热至95℃,并对其保温反应1h;待保温反应结束后,按上述混合物总质量的0.02%加入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和上述混合物总质量5%的二甲苯搅拌混合,并对其逐步加热升温至200℃,保温反应8h,待保温反应完成后,对其边抽溶剂边降温,待温度降至85℃,即可制备得聚酯多元醇;再按质量比1:5,将聚酯多元醇溶解于醋酸丁酯中,随后按重量份数计,选取95份的异氰酸酯、3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2份的二甲基硅氧烷,在600r/min下混合搅拌均匀,并用涂抹器进行涂膜处理,涂膜厚度为0.2mm,在60℃下固化5天,随后降温至20℃静置5天即可制备得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高透明聚酯薄膜。将上述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高透明聚酯薄膜作为太阳能背板膜,具有水气阻隔性、电气绝缘性、尺寸稳定性,易加工性及耐撕裂性、耐候性等特点。

    实例3

    首先按质量比9:1:100,将In2O3和SnO2溶于质量浓度为80%的浓盐酸溶液中,在350r/min速度下搅拌12min制备得氯化铟锡溶液,随后通过1.3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8.5,制备得混合溶液;将上述混合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按质量比1:1搅拌混合,并置于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压不锈钢反应釜内,对其升温加热至220℃反应40min;待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至25℃,打开反应釜并对其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在85℃下干燥2h后,再将其转移至坩埚中,在700℃马弗炉中煅烧2h,停止加热并使其自然冷却至25℃,收集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备用;接着按重量份数计,选取30份的己二酸、20份1,4环己烷二甲酸、12份己二醇、18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和20份的三羟甲基丙烷置于四口烧瓶中,对其通入氮气排除空气,随后在氮气保护下对其升温加热至97℃,并对其保温反应1h;待保温反应结束后,按上述混合物总质量的0.025%加入二氧化硅改性氧化铟锡粉末和上述混合物总质量5%的二甲苯搅拌混合,并对其逐步加热升温至200℃,保温反应8h,待保温反应完成后,对其边抽溶剂边降温,待温度降至88℃,即可制备得聚酯多元醇;再按质量比1:5,将聚酯多元醇溶解于醋酸丁酯中,随后按重量份数计,选取97份的异氰酸酯、2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份的二甲基硅氧烷,在700r/min下混合搅拌均匀,并用涂抹器进行涂膜处理,涂膜厚度为0.25mm,在62℃下固化5天,随后降温至25℃静置6天即可制备得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高透明聚酯薄膜。将上述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高透明聚酯薄膜应用于LCD产品中,其光透过率达到98%,雾度为0.8%。

    关 键  词:
    一种 纳米 二氧化硅 液体 改性 氧化 制备 透明 聚酯 薄膜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液体改性氧化铟锡制备高透明聚酯薄膜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97480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