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50198.3 (22)申请日 2017.10.13 (71)申请人 周富林 地址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西环北 路1886号杭州富阳市华银塑料厂公寓 (72)发明人 周富林 (51)Int.Cl. C08L 25/06(2006.01) C08L 81/06(2006.01) C08L 91/00(2006.01) C08K 13/04(2006.01) C08K 7/14(2006.01) C08K 3/26(2006.01) C08K 3/30(20。
2、06.01) C08K 5/526(2006.01) C08K 5/098(2006.01) C08J 9/10(2006.01) C08J 9/08(2006.01) C08J 9/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该发明涉及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包括以 下原料组分: 聚乙烯、 聚醚砜微珠、 无碱玻纤纱、 松节油、 碳酸钴、 硫酸镁、 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 异葵酯、 硬脂酸钡, 聚醚砜微珠由聚醚砜、 硫酸 铵、 草酸镁和草酸锰反应制得, 碳酸钴由氢氧化 钴、 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乙醛缩乙二醇 和二甘醇酸反应制得, 硫酸镁由硝酸。
3、镁、 硫酸二 乙酯、 硫酸二异丙酯和聚醚砜微珠反应制得。 该 发明具有优异的冲击强度和力学强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07603046 A 2018.01.19 CN 107603046 A 1.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聚乙烯、 聚醚 砜微珠、 无碱玻纤纱、 松节油、 碳酸钴、 硫酸镁、 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 硬脂酸钡, 所 述的聚乙烯、 聚醚砜微珠、 无碱玻纤纱、 松节油、 碳酸钴、 硫酸镁、 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 葵酯、 硬脂酸钡的质量份数比为100: 816: 715: 512: 2737: 2336: 38: 27,。
4、 其 中, 所述的聚醚砜微珠由聚醚砜、 硫酸铵、 草酸镁和草酸锰反应制得, 所述的聚醚砜、 硫酸 铵、 草酸镁和草酸锰的质量份数比为100: 7586: 1223: 2739, 所述的碳酸钴由氢氧化 钴、 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乙醛缩乙二醇和二甘醇酸反应制得, 所述的氢氧化钴、 正 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乙醛缩乙二醇和二甘醇酸的质量份数比为60: 2137: 2531: 2743, 所述的硫酸镁由硝酸镁、 硫酸二乙酯、 硫酸二异丙酯和聚醚砜微珠反应制得, 所述 的硝酸镁、 硫酸二乙酯、 硫酸二异丙酯和聚醚砜微珠的质量份数比为100: 8597: 3553: 5 13。 2.根据权利要。
5、求1所述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抗冲击 聚乙烯材料是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的: (1)、 将硝酸镁、 硫酸二乙酯、 硫酸二异丙酯和聚醚砜 微珠按照质量份数比为100: 8597: 3553: 513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8697r/ min, 在氮气保护下, 维持体系温度95117 、 -0.06MPa条件下回流反应0.52h, 产物经 过滤、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2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48、 -0.09MPa真空干燥13min, 得到硫酸镁; (2)、 将氢氧化钴、 正十。
6、二 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乙醛缩乙二醇和二甘醇酸按照质量份数比60: 2137: 2531: 27 43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5671r/min, 维持体系温度6881 条件下反应0.5h, 产 物在氮气保护下,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3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 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60、 -0.05MPa真空干燥11min, 得到碳酸钴; (3)、 将聚醚 砜、 硫酸铵、 草酸镁和草酸锰按照质量份数比100: 7586: 1223: 2739加入到球磨机中, 筒体转速为3546r/min反应10min, 维持体系温度31。
7、5338 条件下静置反应0.51h, 产物冷却至20后, 经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71、 -0.04MPa真空干燥 14min, 粉碎, 即得到聚醚砜微珠; (4)、 将聚乙烯、 聚醚砜微珠、 无碱玻纤纱、 松节油、 碳酸钴、 硫酸镁、 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 硬脂酸钡按照质量份数比100: 816: 715: 5 12: 2737: 2336: 38: 27加入到开炼机中, 用开炼机在温度176185混合反应3 8min, 用挤出机在温度180193挤出造粒, 即得到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8、所述的无碱玻 纤纱长度为215mm。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7603046 A 2 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该发明涉及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乙烯为无毒、 无臭、 无味、 环保的白色颗粒。 聚乙烯具有优异的的耐热性、 耐寒 性、 化学稳定性、 刚性、 韧性、 机械强度、 耐环境应力开裂性、 耐腐蚀性、 耐老化性等优势。 聚 乙烯被广泛应用于燃气输送、 薄膜、 给排水、 电线电缆、 排污、 电话线绝缘材料、 农业灌溉管 道、 保鲜膜、 矿山细颗粒固体输送管道、 保护膜、 化工管道和邮电通信电缆等领域。 0003 目前。
9、, 聚乙烯材料在冲击强度和力学强度需要进一步提升。 该发明采用聚乙烯、 聚 醚砜微珠、 无碱玻纤纱、 松节油、 碳酸钴、 硫酸镁制备了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通过挤出、 注塑、 模压、 吹塑等工艺制备成各种塑料制品, 该方法制备的抗冲击聚乙烯材料具有优异的冲击 强度和力学强度。 发明内容 0004 该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通过改变反应 物原料和工艺方式, 制备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冲击强度和力学强度。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该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硝酸镁、 硫酸二 乙酯、 硫酸二异丙。
10、酯和聚醚砜微珠按照质量份数比为100: 8597: 3553: 513加入到反 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8697r/min, 在氮气保护下, 维持体系温度95117 、 -0.06MPa条件 下回流反应0.52h, 产物经过滤、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2h, 600焙烧 3h, 研磨、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48、 -0.09MPa真空干燥13min, 得到硫酸 镁; (2)、 将氢氧化钴、 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乙醛缩乙二醇和二甘醇酸按照质量份数 比60: 2137: 2531: 2743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5671r/min,。
11、 维持体系温度68 81 条件下反应0.5h, 产物在氮气保护下,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3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60、 -0.05MPa真空干燥 11min, 得到碳酸钴; (3)、 将聚醚砜、 硫酸铵、 草酸镁和草酸锰按照质量份数比100: 7586: 1223: 2739加入到球磨机中, 筒体转速为3546r/min反应10min, 维持体系温度315 338 条件下静置反应0.51h, 产物冷却至20后, 经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 次, 于71、 -0.04MPa真空干燥14m。
12、in, 粉碎, 即得到聚醚砜微珠; (4)、 将聚乙烯、 聚醚砜微 珠、 无碱玻纤纱、 松节油、 碳酸钴、 硫酸镁、 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 硬脂酸钡按照质 量份数比100: 816: 715: 512: 2737: 2336: 38: 27加入到开炼机中, 用开炼机 在温度176185混合反应38min, 用挤出机在温度180193挤出造粒, 即得到抗冲击 聚乙烯材料。 0007 该发明所述的抗冲击聚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1)、 将硝酸镁、 硫酸二乙酯、 硫酸二异丙酯和聚醚砜微珠按照质量份数比为100: 85 说明书 1/7 页 3 CN 107603046 A 3 。
13、97: 3553: 513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8697r/min, 在氮气保护下, 维持体系温度 95117 、 -0.06MPa条件下回流反应0.52h, 产物经过滤、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 2h, 500焙烧2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48、 -0.09MPa 真空干燥13min, 得到硫酸镁; 所述的硝酸镁的目的为了硫酸二乙酯和硫酸二异丙酯在高温 状态下发生酯交换反应; 所述的聚醚砜微珠的目的为了防止溶液爆沸。 0008 (2)、 将氢氧化钴、 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乙醛缩乙二醇和二甘醇酸按照质 量份数比60。
14、: 2137: 2531: 2743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5671r/min, 维持体系 温度6881 条件下反应0.5h, 产物在氮气保护下,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 焙烧3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60、 -0.05MPa真空干 燥11min, 得到碳酸钴; 所述的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的目的为了物料的分散性; 所述 的乙醛缩乙二醇的目的为了防止钴被氧化。 0009 (3)、 将聚醚砜、 硫酸铵、 草酸镁和草酸锰按照质量份数比100: 7586: 1223: 27 39加入到球磨机中, 筒体转速为354。
15、6r/min反应10min, 维持体系温度315338 条件 下静置反应0.51h, 产物冷却至20后, 经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71、 - 0.04MPa真空干燥14min, 粉碎, 即得到聚醚砜微珠; 所述的硫酸铵、 草酸镁和草酸锰的目的 为了提高聚醚砜微珠的孔隙率。 0010 (4)、 将聚乙烯、 聚醚砜微珠、 无碱玻纤纱、 松节油、 碳酸钴、 硫酸镁、 二亚磷酸季戊 四醇酯二异葵酯、 硬脂酸钡按照质量份数比100: 816: 715: 512: 2737: 2336: 3 8: 27加入到开炼机中, 用开炼机在温度176185混合反应38min, 用挤出机。
16、在温度 180193挤出造粒, 即得到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所述的无碱玻纤纱的目的为了提高聚乙 烯的力学强度; 所述的松节油的目的为了提高聚乙烯的冲击强度。 0011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硝酸镁具有熔点低, 在制备硫酸镁的反应温度下为液态, 硫酸镁为固态, 而硝酸乙酯 和硝酸异丙酯的沸点较低, 在加热反应条件下, 硝酸镁和硫酸二乙酯、 硫酸二异丙酯反应生 成的少量的硝酸乙酯和硝酸异丙酯, 由于硝酸乙酯和硝酸异丙酯的沸点低被蒸馏分离出反 应体系, 促进反应向生成硫酸镁的方向进行, 经高温热处理、 研磨后, 得到无水硫酸镁固体 粉末; 硫酸镁具有较小的吸油值, 能较好的分散在聚乙烯物料中,。
17、 提高聚乙烯的冲击强度及 力学强度; 2、 二甘醇酸和氢氧化钴反应生成二甘醇酸钴, 生成的二甘醇酸钴在正十二烷基对羟基 苯甲酸酯和乙醛缩乙二醇中具有优异的分散性, 在氮气保护、 高温热处理时, 乙醛缩乙二醇 能抑制二价钴离子被氧化为三价钴离子, 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能提高二甘醇酸钴及 碳酸钴的分散性及改善碳酸钴的吸油值, 从而提高碳酸钴在聚乙烯中的分散性, 提高聚乙 烯的冲击强度及力学强度; 3、 硫酸铵、 草酸镁和草酸锰在高温处理时会发生分解反应, 分解生成气体和相应的硫 酸盐, 气体作为聚醚砜的造孔剂, 提高聚醚砜的孔隙率, 硫酸盐能提高聚醚砜微珠的耐磨性 和刚性, 聚醚砜微珠以刚性粒。
18、子填充在聚乙烯中, 能提高聚乙烯的冲击强度及力学强度; 4、 无碱玻纤纱具有优异的树脂相容性和力学强度, 能提高聚乙烯与物料相容性的同 时, 提高聚乙烯的冲击强度及力学强度; 松节油能改善聚乙烯分子间的润滑性及降低聚乙 烯的结晶性, 提高聚乙烯的冲击强度; 说明书 2/7 页 4 CN 107603046 A 4 5、 在聚乙烯、 聚醚砜微珠、 无碱玻纤纱、 松节油、 碳酸钴、 硫酸镁的协同作用下, 赋予聚 乙烯优异的冲击强度及力学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该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以便更好的理解该发明。 0013 实施例1 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
19、下步骤: (1)、 称取100份硝酸镁、 88份硫酸二乙酯、 43份硫酸二异丙酯和7份聚醚砜微珠加入到 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90r/min, 在氮气保护下, 维持体系温度105 、 -0.06MPa条件下回流 反应0.6h, 产物经过滤、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2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48、 -0.09MPa真空干燥13min, 得到硫酸镁; (2)、 称取60份氢氧化钴、 28份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27份乙醛缩乙二醇和36份 二甘醇酸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65r/min, 维持体系温度76 。
20、条件下反应0.5h, 产物 在氮气保护下,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3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 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60、 -0.05MPa真空干燥11min, 得到碳酸钴; (3)、 称取100份聚醚砜、 83份硫酸铵、 16份草酸镁和36份草酸锰加入到球磨机中, 筒体 转速为44r/min反应10min, 维持体系温度32 条件下静置反应0.6h, 产物冷却至20后, 经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71、 -0.04MPa真空干燥14min, 粉碎, 即得到聚 醚砜微珠; (4)、 称取100份聚乙烯、。
21、 10份聚醚砜微珠、 11份无碱玻纤纱、 9份松节油、 31份碳酸钴、 32 份硫酸镁、 4份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 5份硬脂酸钡加入到开炼机中, 用开炼机在温 度179混合反应4min, 用挤出机在温度185挤出造粒, 即得到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0014 实施例2 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称取100份硝酸镁、 85份硫酸二乙酯、 35份硫酸二异丙酯和5份聚醚砜微珠加入到 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86r/min, 在氮气保护下, 维持体系温度95 、 -0.06MPa条件下回流 反应2h, 产物经过滤、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2。
22、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48、 -0.09MPa真空干燥13min, 得到硫酸镁; (2)、 称取60份氢氧化钴、 21份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25份乙醛缩乙二醇和27份 二甘醇酸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56r/min, 维持体系温度68 条件下反应0.5h, 产物 在氮气保护下,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3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 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60、 -0.05MPa真空干燥11min, 得到碳酸钴; (3)、 称取100份聚醚砜、 75份硫酸铵、 12。
23、份草酸镁和27份草酸锰加入到球磨机中, 筒体 转速为35r/min反应10min, 维持体系温度315 条件下静置反应1h, 产物冷却至20后, 经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71、 -0.04MPa真空干燥14min, 粉碎, 即得到聚醚 砜微珠; (4)、 称取100份聚乙烯、 8份聚醚砜微珠、 7份无碱玻纤纱、 5份松节油、 27份碳酸钴、 23份 硫酸镁、 3份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 2份硬脂酸钡加入到开炼机中, 用开炼机在温度 176混合反应8min, 用挤出机在温度180挤出造粒, 即得到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说明书 3/7 页 5 CN 107603。
24、046 A 5 0015 实施例3 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称取100份硝酸镁、 97份硫酸二乙酯、 53份硫酸二异丙酯和13份聚醚砜微珠加入到 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97r/min, 在氮气保护下, 维持体系温度117 、 -0.06MPa条件下回流 反应0.5h, 产物经过滤、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2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48、 -0.09MPa真空干燥13min, 得到硫酸镁; (2)、 称取60份氢氧化钴、 37份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31份乙醛缩乙二醇和4。
25、3份 二甘醇酸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71r/min, 维持体系温度81 条件下反应0.5h, 产物 在氮气保护下,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3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 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60、 -0.05MPa真空干燥11min, 得到碳酸钴; (3)、 称取100份聚醚砜、 86份硫酸铵、 23份草酸镁和39份草酸锰加入到球磨机中, 筒体 转速为46r/min反应10min, 维持体系温度338 条件下静置反应0.5h, 产物冷却至20后, 经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71、 -0.04MPa真。
26、空干燥14min, 粉碎, 即得到聚 醚砜微珠; (4)、 称取100份聚乙烯、 16份聚醚砜微珠、 15份无碱玻纤纱、 12份松节油、 37份碳酸钴、 36份硫酸镁、 8份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 7份硬脂酸钡加入到开炼机中, 用开炼机在 温度185混合反应3min, 用挤出机在温度193挤出造粒, 即得到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0016 实施例4 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称取100份硝酸镁、 89份硫酸二乙酯、 38份硫酸二异丙酯和10份聚醚砜微珠加入到 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93r/min, 在氮气保护下, 维持体系温度117 、 -0.06MPa条件。
27、下回流 反应1.5h, 产物经过滤、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2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48、 -0.09MPa真空干燥13min, 得到硫酸镁; (2)、 称取60份氢氧化钴、 26份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30份乙醛缩乙二醇和29份 二甘醇酸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65r/min, 维持体系温度75 条件下反应0.5h, 产物 在氮气保护下,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3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 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60、 -0.05MPa。
28、真空干燥11min, 得到碳酸钴; (3)、 称取100份聚醚砜、 85份硫酸铵、 22份草酸镁和35份草酸锰加入到球磨机中, 筒体 转速为41r/min反应10min, 维持体系温度320 条件下静置反应0.7h, 产物冷却至20后, 经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71、 -0.04MPa真空干燥14min, 粉碎, 即得到聚 醚砜微珠; (4)、 称取100份聚乙烯、 12份聚醚砜微珠、 14份无碱玻纤纱、 11份松节油、 36份碳酸钴、 31份硫酸镁、 4份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 4份硬脂酸钡加入到开炼机中, 用开炼机在 温度178混合反应7min, 用挤出。
29、机在温度186挤出造粒, 即得到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0017 实施例5 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称取100份硝酸镁、 93份硫酸二乙酯、 52份硫酸二异丙酯和11份聚醚砜微珠加入到 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93r/min, 在氮气保护下, 维持体系温度115 、 -0.06MPa条件下回流 反应1.2h, 产物经过滤、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2h, 600焙烧3h, 研磨、 说明书 4/7 页 6 CN 107603046 A 6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48、 -0.09MPa真空干燥13min, 得到硫酸。
30、镁; (2)、 称取60份氢氧化钴、 34份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28份乙醛缩乙二醇和43份 二甘醇酸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67r/min, 维持体系温度72 条件下反应0.5h, 产物 在氮气保护下,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3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 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60、 -0.05MPa真空干燥11min, 得到碳酸钴; (3)、 称取100份聚醚砜、 81份硫酸铵、 21份草酸镁和36份草酸锰加入到球磨机中, 筒体 转速为43r/min反应10min, 维持体系温度319条件下静置反应0.7h, 产物冷却。
31、至20后, 经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71、 -0.04MPa真空干燥14min, 粉碎, 即得到聚 醚砜微珠; (4)、 称取100份聚乙烯、 13份聚醚砜微珠、 9份无碱玻纤纱、 11份松节油、 29份碳酸钴、 31 份硫酸镁、 6份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 6份硬脂酸钡加入到开炼机中, 用开炼机在温 度179混合反应5min, 用挤出机在温度188挤出造粒, 即得到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0018 实施例6 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称取100份硝酸镁、 86份硫酸二乙酯、 36份硫酸二异丙酯和7份聚醚砜微珠加入到 反应器中,。
32、 搅拌速度为88r/min, 在氮气保护下, 维持体系温度99 、 -0.06MPa条件下回流 反应1.7h, 产物经过滤、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2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48、 -0.09MPa真空干燥13min, 得到硫酸镁; (2)、 称取60份氢氧化钴、 25份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27份乙醛缩乙二醇和29份 二甘醇酸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57r/min, 维持体系温度80 条件下反应0.5h, 产物 在氮气保护下,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3h, 600焙烧3h,。
33、 研磨、 500mL水洗 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60、 -0.05MPa真空干燥11min, 得到碳酸钴; (3)、 称取100份聚醚砜、 78份硫酸铵、 13份草酸镁和33份草酸锰加入到球磨机中, 筒体 转速为43r/min反应10min, 维持体系温度321 条件下静置反应0.9h, 产物冷却至20后, 经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71、 -0.04MPa真空干燥14min, 粉碎, 即得到聚 醚砜微珠; (4)、 称取100份聚乙烯、 15份聚醚砜微珠、 8份无碱玻纤纱、 7份松节油、 28份碳酸钴、 30 份硫酸镁、 4份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
34、葵酯、 5份硬脂酸钡加入到开炼机中, 用开炼机在温 度178混合反应7min, 用挤出机在温度187挤出造粒, 即得到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0019 实施例7 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称取100份硝酸镁、 95份硫酸二乙酯、 44份硫酸二异丙酯和8份聚醚砜微珠加入到 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92r/min, 在氮气保护下, 维持体系温度103 、 -0.06MPa条件下回流 反应1.3h, 产物经过滤、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2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48、 -0.09MPa真空。
35、干燥13min, 得到硫酸镁; (2)、 称取60份氢氧化钴、 35份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29份乙醛缩乙二醇和42份 二甘醇酸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64r/min, 维持体系温度69 条件下反应0.5h, 产物 在氮气保护下,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3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 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60、 -0.05MPa真空干燥11min, 得到碳酸钴; 说明书 5/7 页 7 CN 107603046 A 7 (3)、 称取100份聚醚砜、 83份硫酸铵、 14份草酸镁和31份草酸锰加入到球磨机中, 筒体 转速为。
36、45r/min反应10min, 维持体系温度328 条件下静置反应0.6h, 产物冷却至20后, 经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71、 -0.04MPa真空干燥14min, 粉碎, 即得到聚 醚砜微珠; (4)、 称取100份聚乙烯、 14份聚醚砜微珠、 10份无碱玻纤纱、 9份松节油、 29份碳酸钴、 28 份硫酸镁、 7份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 6份硬脂酸钡加入到开炼机中, 用开炼机在温 度183混合反应4min, 用挤出机在温度191挤出造粒, 即得到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0020 实施例8 一种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称取10。
37、0份硝酸镁、 86份硫酸二乙酯、 49份硫酸二异丙酯和12份聚醚砜微珠加入到 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94r/min, 在氮气保护下, 维持体系温度97 、 -0.06MPa条件下回流 反应1.8h, 产物经过滤、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2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48、 -0.09MPa真空干燥13min, 得到硫酸镁; (2)、 称取60份氢氧化钴、 26份正十二烷基对羟基苯甲酸酯、 26份乙醛缩乙二醇和37份 二甘醇酸加入到反应器中, 搅拌速度为69r/min, 维持体系温度71 条件下反应0.5h, 产物 。
38、在氮气保护下, 于300焙烧2h, 400焙烧2h, 500焙烧3h, 600焙烧3h, 研磨、 500mL水洗 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60、 -0.05MPa真空干燥11min, 得到碳酸钴; (3)、 称取100份聚醚砜、 78份硫酸铵、 14份草酸镁和35份草酸锰加入到球磨机中, 筒体 转速为43r/min反应10min, 维持体系温度330 条件下静置反应0.7h, 产物冷却至20后, 经500mL水洗涤3次、 500mL乙醇洗涤3次, 于71、 -0.04MPa真空干燥14min, 粉碎, 即得到聚 醚砜微珠; (4)、 称取100份聚乙烯、 11份聚醚砜微珠、 8份。
39、无碱玻纤纱、 8份松节油、 33份碳酸钴、 27 份硫酸镁、 7份二亚磷酸季戊四醇酯二异葵酯、 5份硬脂酸钡加入到开炼机中, 用开炼机在温 度185混合反应3min, 用挤出机在温度192挤出造粒, 即得到抗冲击聚乙烯材料。 0021 对照例1 本对照例中, 不添加硫酸镁, 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22 对照例2 本对照例中, 不添加碳酸钴, 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23 对照例3 本对照例中, 不添加聚醚砜微珠, 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24 对照例4 本对照例中, 不添加无碱玻纤纱, 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25 对照例5 本。
40、对照例中, 不添加松节油, 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26 对照例6 本对照例中, 配方中选用普通硫酸镁替代实施例1中的硫酸镁, 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与 实施例1相同。 0027 对照例7 本对照例中, 配方中选用普通碳酸钴替代实施例1中的碳酸钴, 其它组分与制备方法与 说明书 6/7 页 8 CN 107603046 A 8 实施例1相同。 0028 对照例8 本对照例中, 配方中选用普通聚醚砜替代实施例1中的聚醚砜微珠, 其它组分与制备方 法与实施例1相同。 表1 实施例1和对照例18制得的抗冲击聚乙烯材料的性能参数 实施例1对照例1对照例2对照例3对照例4对照例5对照例6对照例7对照例8 冲击强度 /kJ/m2625756586049595858 拉伸强度/MPa685254504567545254 以上所述是该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该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该发 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7/7 页 9 CN 107603046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