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哺乳类动物或人的细胞核或细胞移植入人或 动物的去核卵母细胞形成的体细胞胚胎(由体细胞核编码)以制 备体细胞起源的胚胎干细胞(Somatic cell derived Embryonic stem cells,S-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 本发明特别涉及通过将人细胞核或细胞移植入一种动物卵母细 胞,优选地为一种兔科动物卵母细胞,最优选地为新西兰大白兔 去核卵母细胞以制备人类S-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 类型干细胞。
本发明还涉及所得S-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 干细胞可被诱导成各种分化细胞,这些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也可 用作细胞载体,将人工导入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或经修饰的DNA, RNA,蛋白质等导入人体内。上述细胞(经修饰改造后的或未经 修饰改造的)可用于制备各种特化细胞类型及各种组织及器官, 以用于治疗和诊断。上述细胞(其遗传物质已经改造的或未经改 造的)本身可以作为核移植中的核供体。
发明背景
核移植技术是将核供体细胞或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 中,所形成的核移植单元可以发育成体细胞胚胎,也可以进一步 发育成正常个体。50年代末首先在两栖动物上取得成功。Briggs 和King采用黑斑蛙肠上皮细胞核注入卵中得到了核移植蛙。到 80年代后核移植技术应用到哺乳动物上来。将各种胚胎细胞如 胚胎卵裂球、内细胞团细胞、晚期胚胎细胞用于核移植,并取得 了一定的成功(Collas,et al.Mol.Reprod.Dev.,1994,38: 264-267;Keefer,et al.Biology of Reproduction,1994, 50:935-939;Sims,et al.PNAS,1993,90:6143-6147)。
1997年英国的Wilmut Ian,et al.(Nature 1997,385: 810--813)采用6岁成年绵羊乳腺细胞核制备了第一只成体细胞 核移植羊。1998年美国成功完成了小鼠体细胞的连续核移植 (T.wakayama,et al.Nature 394:369--372)。同一年小鼠胚 胎干细胞核移植也取得成功(Teruhiko,et al.PNAS.1998,96: 14984--14989)。成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 更是观念上的革命。事实说明,只要在合适的条件下,高度特化 的成体细胞核与胚胎细胞核一样也能重新编程(reprogram),形 成新个体。
1999年Tanja Dominko,et al.(Biology of Reproduction, 60(6),1496)将牛、羊、猪、猴和大鼠的体细胞核注入牛去核 卵母细胞,形成体细胞胚胎,各种体细胞胚胎均有一定水平的发 育。该实验从理论上说明一种动物的细胞核可以在另一种动物的 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活化,与其构成一体,在其支持和营养下发 育成体细胞胚胎。同一种卵母细胞质可以支持多种动物的细胞核 的发育,这说明了多种动物卵母细胞质成分间的保守性。
与核移植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近年来胚胎干细胞(ES细胞) 培养技术的进展也为世人所瞩目。自从1981年小鼠ES细胞建立 以来,建立ES细胞的基本操作和ES细胞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已为 广大的研究人员所公知(Evans,et al.Nature, 1981,29:154-156;Martin,et al.PNAS,1981,78:7634-07638)。 ES细胞培养在成纤维细胞饲养层(Evans,et al.)和抑制分化 的条件下(Smith,et al.DevelopmeSal Biology,1987,121: 1-9),可以保持未分化状态无限增殖。
ES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可以分化成构成机体的任何一种细 胞(包括生殖细胞)。ES细胞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以优势地 向某一系、类或一种细胞分化.现已成功的从ES细胞定向分化 成了多种细胞,例如造血细胞(Ronald,et al.PNAS,1995,92: 7530-7534),神经细胞(J Dinsmore,et al. Theriogenology,1998,49:145-151),肌肉细胞(Benjamin E,et al.Nature Biotechonlogy,2000,18 April:399--403),脂 肪细胞(Dani C Smith,et al.J cell Sci.,1997,Jun,110: 1279-1285),内皮细胞(Dniel Vittet,et al.Blood,1996, 88(9):3424-3442)等。由于ES细胞分化成的细胞具有与体内 的相应细胞一样的生理功能,因而可以用于治疗疾病(细胞,组 织或器官移植)。
鉴于小鼠ES细胞表现出的巨大潜力,人们尝试着培养大型 哺乳类动物的ES细胞,因为大动物ES细胞的建立不仅在科学研 究上有意义,而且可以应用在生产实践上。例如,人ES细胞可 以分化成各种定向干细胞用以治疗疾病。ES细胞可以在体外稳 定的生长、繁殖,这为基因改造提供了窗口。人们可以通过ES 细胞或其衍生细胞改造大型哺乳类动物的基因组,以产生经济效 益。
目前,已经报导了从大型哺乳类胚胎分离胚胎干细胞或胚胎 干细胞样细胞。例如,Notarianni,et al.J.Reprod.Fert., 1991,Suppl.43:255-260报导猪和绵羊囊胚内细胞团(ICM) 的原代培养细胞具有和ES细胞相似的形态和生长特性。1997 Chen RL,et al.(Biology of Reproduction,Oct;57(4):756-764) 和1999年和Wianny F,et al.(Theriogenology,Jul 15;52(2): 195-212)分别报导了从猪囊胚提取内细胞团培养得到了猪ES细 胞。
Van Stekelenburg-Hamers,et al.(Mol.Peprod.Dev.,40: 444-454,1995)报导来源于牛囊胚内细胞团的胚胎干细胞样细胞 的分离方法和特征。
1995年James A.Thomson,et al.(PNAS,92(17),Aug 15:7844-8)报导成功地分离了灵长类猕猴的ES细胞。
1998年James A.Thomson,et al.(Science,282(6),Nov:1145-1147)成功地建立人ES细胞 系。人ES细胞系的建立是干细胞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突破。人ES 细胞系不仅为研究人类自身奥秘提供了重要工具,而且在医疗健 康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人ES细胞可以在体外大量增 殖并可被定向诱导成病人所需的特化细胞,(例如)输入病人体 内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促进细胞或器官移植疗法的研究。现已 确定可以通过细胞移植治疗很多人类疾病。(2)促进新药筛选和 药物的安全性检测。
尽管如此,由人ES细胞分化来的细胞用于不同MHC背景的 个体移植时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病人必须服用有毒的免疫抑制 剂。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直接用病人的体细胞培养出与病人 遗传基因一致的ES细胞。
2000年Megan J.Munsie,et al.(Current Biology 10:989-992)报导了用小鼠成体细胞核移植形成的囊胚分离培养 小鼠ES细胞的方法。2001年Teruhiko Wakayama,et al.(Science,292(5517):740-743)从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形成的囊 胚中分离培养得到小鼠ES细胞,该ES细胞可在体外被诱导成各 种特化细胞。Teruhiko Wakayama,et al.的实验证明可以从核 移植形成的体细胞胚胎分离获得ES细胞。这些体细胞起源的胚 胎干细胞(S-ES细胞)和从受精卵衍生得到的ES细胞(普通ES 细胞)一样,具有发育全能性,可以在体外被诱导成成体小鼠具 有的所有特化细胞。
上述各位科学家的成功正在开启一条新途径--治疗性克隆, 即取病人的体细胞,通过核移植后发育成体细胞胚胎,并产生S-ES 细胞。该S-ES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成病人所需的细胞,这样获 得的细胞和组织将与病人核基因型完全一致,在细胞或组织移植 治疗中属自体移植,不会被病人的免疫系统所排斥。治疗性克隆 将解决细胞或组织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问题。
199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J.Robe,et al.申请的专利(专利号 WO98/07841)中,用人的淋巴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与牛的卵母 细胞进行异种核移植,获得了30个2细胞期的胚胎,6个4到16 细胞期的胚胎和一个16到400细胞期的胚胎。他们用这个16到 400细胞期的胚胎衍生出细胞集落。但该专利未提供任何证据证 明这些胚胎来源于人的体细胞,由人的遗传物质编码;也未能提 供任何证据证明这些细胞集落来源于人的体细胞,由人的遗传物 质编码。这些集落也可能起源于牛卵母细胞的遗传物质。此外, 该专利也没有提供材料证明这些细胞集落是ES细胞;没有提供 材料证明这些细胞集落是否可在体外长期扩增;是否表达了灵长 类ES细胞所特有的生长特性和分子标记(包括SSEA-3、SSEA-4、 TRA-1-60、TRA-1-80、碱性磷酸酶等);也没有提供材料证明这 些细胞集落具分化潜能。因此该专利申请人不能证明该细胞集落 起源于人的体细胞,更不能证明它们是人的体细胞起源的ES细 胞。
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通过用人体细胞核移植得到 人S-ES细胞的报道,更未见到应用该细胞系分化出人特化细胞 的报道。
发明简述
本发明人通过研究后发现,可以通过将人细胞(例如人的体 细胞)或其细胞核移植入人或动物去核卵母细胞获得核转移单 元。从核转移单元发育成的体细胞胚胎中可以分离获得人的体细 胞起源的胚胎干细胞,即S-ES细胞。S-ES细胞具有和从受精卵 获得的普通人ES细胞几乎一样的生长特性和分化潜能。这一结 果首先证明人类体细胞核在植入去核卵母细胞后可以被重新启 动,并发育成人的体细胞胚胎。也证明了从人体细胞胚胎可以分 离获得人胚胎干细胞系。
这一结果还证明了种间核移植的可行性,即:将动物或人细 胞(例如,人体细胞)或细胞核移植入兔科动物,如家兔的去核 卵母细胞。所制备的核转移单元,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可以发育 成核供体编码的体细胞胚胎。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从人体细胞获取S-ES 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该方法通过核移植 技术重新启动人体细胞,使其发育为体细胞起源的胚胎,并从体 细胞起源的胚胎分离培养出人S-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 其他类型干细胞。
本发明目的特别在于提供制备S-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 或其他类型干细胞的新方法,包括将哺乳类动物或人细胞或细胞 核移植入同种或不同种的去核卵母细胞。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人S-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 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的新方法,包括将人细胞(例如,成人的 体细胞)或细胞核移植入人去核卵母细胞。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异种核移植技术制备体细胞 胚胎的改进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将人细胞或细胞核移植入不同种 的去核卵母细胞制备人S-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 型干细胞。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别目的在于提供制备人S-ES细胞,胚胎干 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的新方法,包括将人细胞或细胞核 移植入去核动物卵母细胞,优选为兔科动物去核卵母细胞。
本发明特别旨在通过核移植方法从体细胞获得S-ES细胞系。 这样获得的S-ES细胞系与从受精卵发育的囊胚获得的胚胎干细 胞系一样可以在体外无限扩增,表达灵长类细胞所特有的标志, 并有潜能分化为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的各种细胞类型。
本发明目的特别在于通过核移植方法从体细胞获得与核供体 免疫原性基本一样的S-ES细胞系。这种S-ES细胞及其衍生细胞、 组织和器官由细胞核供者(例如病人)的DNA编码,因而具有与 细胞/细胞核供者一致的免疫原性。将这样的S-ES细胞或其衍生 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回细胞核供者(例如病人),将不会引起 免疫排斥反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包括体内诱 导环境和体外诱导系统),使人S-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 其他类型干细胞定向分化成特化类型的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肌 肉细胞、脂肪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别的目的在于使用这种人S-ES细胞,胚 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和其衍生细胞用于治疗或诊 断。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别的目的在于使用按照本发明制备的人S- 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和其衍生细胞制 备分化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移植治疗的改进方法,包括从 按照本发明制备的S-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 细胞和以及这些干细胞所衍生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使用。该治 疗包括(以举例的方式)疾病和损伤治疗,包括帕金森病、亨廷 顿舞蹈病、阿尔海默病、ALS、脊髓缺陷或损伤、多发性硬化、 肌萎缩、糖尿病,肝病、心脏病、软骨置换、灼伤、血管疾病、 泌尿道疾病以及免疫缺陷、骨髓移植、癌症和其它疾病的治疗。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别目的在于使用按照本发明制备的人S-ES 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以及这些干细胞所衍 生的细胞可用作细胞载体,将人工导入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或经 修饰的DNA,RNA,蛋白质等导入人体内。上述细胞(经修饰改 造后的或未经修饰改造的)可用于制备各种特化细胞类型及各种 组织及器官,以用于治疗和诊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使用按照本发明制备的经过基因改 造或修饰的S-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以 及这些干细胞所衍生的细胞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特别用于治疗 和/或防止上述疾病和损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使用按照本发明制备的S-ES细胞, 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以及这些干细胞所衍生的细 胞,或者经过基因改造或修饰的上述细胞作为核移植中的核供 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别目的在于体外使用按照本发明制备的S- 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以及这些干细胞 所衍生的细胞,例如,用于细胞分化研究和检测目的(例如药物 筛选,毒性分析等)。
对于本发明上述以及其它目的之优点和特征将在下文描述, 本发明的特征通过参考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 的详细叙述而更易于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来源于42岁成人包皮的成纤维细胞
图2家兔卵母细胞
图3用透明带下注射方法获得的体细胞胚胎(4细胞阶段)
图4用透明带下注射方法获得的体细胞胚胎(桑葚胚)
图5用透明带下注射方法获得的体细胞胚胎(囊胚)
图6用透明带下注射方法获得的体细胞胚胎(孵化囊胚)
图7用胞质内注射方法获得的体细胞胚胎(4细胞阶段)
图8用胞质内注射方法获得的体细胞胚胎(桑葚胚)
图9用胞质内注射方法获得的体细胞胚胎(囊胚)
图10用胞质内注射方法获得的体细胞胚胎(孵化囊胚)
图11兔卵母细胞可以有效地启动人体细胞,并支持体细胞 胚胎的早期发育
图12起源于人类体细胞的胚胎干细胞(Somatic cell derived embryonicstem cells,S-ES细胞)克隆
图13体细胞胚胎分离得到的人胚胎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和 碱性磷酸酶活性鉴定照片
图14体细胞胚胎分离得到的人胚胎干细胞长成的胚胎体 (S-EB)
图15体细胞胚胎分离得到的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肌肉细胞
图16体细胞胚胎分离得到的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神经细 胞。
图17体细胞胚胎分离得到的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的成纤维细 胞样细胞
图18体细胞胚胎分离得到的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脂肪细 胞。
图19从人S-ES细胞分化所获得的混合细胞群表达外胚层、 中胚层、内胚层细胞特有标志
图20S-ES细胞第26代染色体核型的照片。
发明详述
本发明中,核转移或核移植(Nuclear Transfer)可替换使 用。
本发明中,核移植胚胎或体细胞胚胎或重组胚胎可替换使用。
本发明中,核移植胚胎干细胞(NT-ES细胞)或体细胞起源的 胚胎干细胞(S-ES细胞)可替换使用。
“核移植”是将核供体的细胞核或细胞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 所形成的体细胞胚胎可以进一步发育成正常个体。核移植所用的 核供体可以是人的,也可以是其他动物的,例如,灵长类动物、 有蹄类、两栖动物、啮齿动物等;核移植所用的卵母细胞可以是 人的,也可以是其他动物的,例如,灵长类动物、有蹄类、两栖 动物、啮齿动物等。
“同种核移植”是指将一种动物的细胞或细胞核移入同一种 动物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所形成的体细胞胚胎可以发育成囊胚或 进一步发育成正常个体。
“异种核移植”是指将一种动物的细胞或细胞核移入另一种 动物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所形成的核移植单元可以发育成体细胞 胚胎或进一步发育成正常个体。
“核移植单元”是指由一个细胞(核供体细胞)和另一个细 胞(去核卵母细胞)结合所形成的胚胎。细胞核供体细胞和去核 卵母细胞可以是同种,也可以是异种。
“体细胞胚胎”指从由核转移单元发育来的各阶段胚胎(体 细胞核编码),包括2细胞、4细胞、8细胞、桑葚胚、囊胚和孵 化囊胚等不同阶段。
“体细胞”是指个体内除生殖细胞以外的所有其他类型细胞。
对于哺乳类动物,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在正常发育过程 中,受精卵依次发育成为2、4、8细胞胚胎、桑椹胚和囊胚。囊 胚中有一团细胞叫做内细胞团,内细胞团是胚胎的原基,将发育 成整个胚胎。内细胞团的细胞可以分化成成体的任何一种细胞(包 括生殖细胞),所以他们是具发育全能性的细胞。囊胚的内细胞 团可在体外合适的条件下无限生长形成细胞系,该细胞系叫做胚 胎干细胞系。通常的胚胎干细胞系是从受精卵所得囊胚中分离获 得的。
“人胚胎干细胞(人ES细胞)”是一种全能(pluripotent) 干细胞,来源于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在体外具有永生性,可被 诱导分化为个体的所有组织类型(包括生殖细胞)。在长期培养 中,细胞可保持正常染色体核型。细胞表面表达特异分子标记: SSEA-1阴性,SSEA-3阳性,SSEA-4阳性,TRA-1-60阳性,TRA-1-81 阳性,这些细胞呈碱性磷酸酶阳性。
“体细胞起源的胚胎干细胞(S-ES细胞)”是指通过核移植技 术从人或动物的体细胞获得的胚胎(例如从囊胚)中分离出的ES 细胞,具有从受精卵获得的ES细胞的几乎全部性质和特征:在 体外可无限扩增,可被诱导分化为所有三胚层细胞类型;在长期 培养中,细胞可保持正常染色体核型。细胞表面表达特异分子标 记:SSEA-1阴性,SSEA-3阳性,SSEA-4阳性,TRA-1-60阳性, TRA-1-81阳性,这些细胞呈碱性磷酸酶阳性。
“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是指具有上述人胚胎干细胞的部分特征 和性质,从体细胞胚胎衍生而来的细胞群。
“其他类型干细胞”是指来源于体细胞胚胎,除了人胚胎干细胞 或胚胎干细胞样细胞以外所有的其他干细胞类型,例如。滋养层 细胞等。
“特化细胞”是指由S-ES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 型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各种条件下经人工或自发诱导后衍生的各 种细胞类型。
本发明提供制备体细胞起源的胚胎干细胞(S-ES细胞),胚 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的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i)将一种核供体动物的体细胞或体细胞核置入相同或不 同于核供体动物的去核卵母细胞,获得核移植单元;
(ii)活化所获得的核移植单元;
(iii)培养活化的核移植单元,以获得体细胞胚胎;
(iv)从超过二细胞发育期的体细胞胚胎中获得由植入核编 码的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 胞。
本发明还提供了将这种体细胞起源的胚胎干细胞诱导生成为 多种特化细胞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制备由置入核编码的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 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
(2)在适宜诱导的条件下诱导上述细胞,向特化细胞分 化。
我们在异种核移植中采用合适的小型动物做卵母细胞供体, 如家兔。家兔成本很低,可以笼养、喂标准的颗粒饲料、易于管 理和疾病控制,在严格的饲养条件下,可以育成SPF(无特定病 原体动物)级兔。兔的自然发情周期为7-9天,4天内完成人工 激素排卵,从每1只人工激素排卵的家兔中通常可以得到30个 左右卵母细胞。
本发明发现人体细胞,特别是人成纤维细胞与兔去核卵母细 胞形成的核移植单元可以发育成为体细胞胚胎。
基于人体细胞核可被兔卵母细胞有效地重编程的事实,可以 预期人体细胞可移植入其它物种的卵母细胞,并发育成为体细胞 胚胎。例如,来源于其它灵长类动物、两栖动物、啮齿动物等的 卵母细胞。而且,使用类似的方法,也可以将人细胞或细胞核转 移到人卵母细胞中,并发育成体细胞胚胎,例如囊胚。
因此,在最广泛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通过注射或融合, 将人或动物体细胞核或细胞移植入与核供体同种或不同种动物的 去核卵母细胞,产生可以用于获得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 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的核移植单元。例如,本发明可以涉及通过 注射或融合将人体细胞核或细胞移植入其它物种,例如另一种啮 齿动物的去核卵母细胞中,形成核移植单元。该核移植单元经培 养后可以发育成体细胞胚胎。从体细胞胚胎可以分离获得胚胎干 细胞,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其他类型干细胞用于治疗性克隆。
本发明中发现可以将人细胞(例如人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 植入去核动物卵母细胞获得核移植单元,这种核移植单元培养后 产生了人体细胞胚胎,例如桑椹胚、囊胚,从这种体细胞胚胎中 培养分离到人S-ES细胞系。这一结果证明了核移植得到的囊胚 和从受精卵衍生的胚胎一样都能分离获得胚胎干细胞系。
样品采用人成纤维细胞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所形成的体细胞 囊胚,将这类体细胞囊胚培养在灭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 上。经长期培养(30代以上)获得人S-ES细胞系。该人S-ES 不仅具有分化成所有三个胚层(外、中、内胚层)的能力,能形 成胚胎体结构,而且可被定向诱导成多种特化细胞,例如肌肉细 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这些发现对解决移植医学中的免疫排斥问题具重要意义。众 所周知,当一些器官,细胞或组织因疾病等原因丧失功能后,可 以用移植新器官,细胞或组织的方法来替代性恢复原器官,细胞 或组织的功能。例如,肾脏丧失功能可用肾移植来解决;在肿瘤 治疗等情况下可输入他人的血液干细胞来替代自身被耗竭的血液 干细胞。但同种异体移植中由于MHC基因不匹配,普遍存在免疫 排斥。植入的器官,细胞或组织会被病人的免疫系统摧毁。这是 移植医学几十年来持续存在的难题。最近科学界提出了“治疗性 克隆”的设想,为了解决免疫排斥问题,可以取病人的体细胞, 通过核移植重编程后发育成体细胞胚胎,再从体细胞胚胎中获取 胚胎干细胞并诱导分化成病人所需的器官,组织或细胞,植回病 人。这样获得的细胞与病人基因型完全一致,在细胞或组织移植 治疗中属自体移植,不会被病人的免疫系统所排斥。
我们在本发明中有一系列发现:(1)用核移植方法可以从人 类体细胞获得的人体细胞胚胎并获得S-ES细胞系。(2)该S-ES 细胞系与从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囊胚所获得的人普通ES细胞系一 样,具有在体外长期增殖的潜力。(3)该S-ES细胞系与人普通 ES细胞系一样具有潜在的发育全能性,可以发育成为人的所有 三胚层,包括外、中、内胚层及其特化细胞。这些发现为“治疗 性克隆”路线提供了一系列实验依据。移植医学中普遍存在的免 疫排斥现象有可能用该路线获得解决。
本发明还发现:人的体细胞可以被异种卵母细胞,特别是被 兔子的卵母细胞有效地重编程。
本发明所用的囊胚是由人细胞,特别人的成纤维细胞或细胞核 转移到去核兔卵母细胞形成核移植单元并培养成囊胚。因此,在 最广泛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通过核移植技术,将动物或人细 胞核或细胞移植入与供体核不同种动物的去核卵母细胞,产生体 细胞胚胎,应用该胚胎培养S-ES细胞。
人体细胞核移植
核转移技术或核移植技术在文献中已有描述,本发明背景引 用的一些参考文献也有描述。特别参见,Wilmut Ian,et al. Nature,1997,385:810-813;Campbell,et al.Biology of Reproduction,1995,43:181;Collas,et al. Mol.Peprod.Dev.,1994,38:264-267;Keefer,et al.Biology of Reproduction,1994,50:935-939;Sims,et al.PNAS, 1993,90:6143-6147;专利号WO94/26884;WO94/24274;和WO 90/03432,此处全文引入作为参考文献。
核供体细胞
在本发明中,用作核供体的细胞是来源于人的体细胞、优选 为成纤维细胞。
通过公知的方法可以获得人的体细胞。可用于本发明的人细 胞包括(通过举例的方式):上皮细胞、神经细胞、表皮细胞、 角质化细胞、造血细胞、黑素细胞、软骨细胞、淋巴细胞(B和 T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 心肌细胞和其它肌细胞等。而且用于核转移的人细胞可以从不同 器官获得,例如,皮肤、肺、胰、肝、胃、肠、心脏、生殖器官、 膀胱、肾、尿道和其它泌尿器官等。它们仅是适合供体细胞的例 子。合适的供体细胞,即本发明中有用的细胞(包括所有体细胞) 可以从躯体的任何组织和器官获得。
卵母细胞
用于核转移的卵母细胞可以获自动物包括哺乳动物和两栖动 物。卵母细胞的合适哺乳动物细胞源包括绵羊、牛、猪、马、兔、 豚鼠、小鼠、仓鼠、大鼠、灵长类动物等。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 例中,卵母细胞获自兔科动物,最优选为家兔。
现已发现当自然发情的母兔发情至第14到24小时,可以从 其生殖道收集成熟的分裂中期II期的卵母细胞,而经人工激素 处理的母兔在注射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CG)或类似激素后的14-24 小时,最优选是15-18小时也可收集到成熟的分裂中期II期的 卵母细胞。
分离卵母细胞的方法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该方法基本上是 从哺乳动物或两栖动物(例如兔)的卵巢或生殖道分离卵母细胞。
曾报导核转移过程中卵母细胞的成熟程度是核移植方法是否 成功的关键(参见,例如,Prather et al,Differentiation, 1991,48:1-8)。通常,成功的哺乳类动物克隆使用分裂中期II 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卵母细胞,因为认为处于该期的卵母细胞可以 有效地将导入的体细胞重新启动,并发育成体细胞胚胎。
去核
现已发现从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成熟的卵母细胞应在注射人绒 膜促性腺激素(HCG)后第15-23小时去核。去核之前卵母细胞 最好在细胞丘除去之前移至含透明质酸酶的M2培养液(Sigma) 中。这可以通过极细内径吸管反复吹吸或简单地旋涡震荡实现。 然后筛选分离到含极体的卵母细胞。由存在极体确定卵母细胞处 于细胞分裂中期II期,该卵母细胞用于核转移,去核。
对于从卵巢采取的未成熟卵母细胞通常需要体外成熟。这一 过程通常使卵母细胞到达分裂中期II期。
对新西兰大白家兔而言,去核优选地不超过HCG注射后的第 20小时,更优选地在注射HCG后16-18小时。
去核可以通过显微操作用微吸管除去极体和周围的胞浆实 现。然后筛选已被成功去核的卵母细胞。这种筛选可以通过用每 毫升含1微克Hoechst 33342(Sigma)染料染色,然后紫外线 下迅速观察卵母细胞来完成。
核移植单元制备
可以按照本领域已知方法制备核移植单元。例如,透明带下 注射和细胞质内注射。
透明带下注射:去核后将单个体细胞转移到去核卵母细胞的 卵周隙。优选地,人或动物细胞和家兔的卵母细胞构成的核移植 单元在HCG注射后16-20小时后在0.5mm的小室中使用90-120V 的电脉冲约60微秒1-2次或多次在电融合液(如甘露醇融合液, 蔗糖融合液等)中进行电融合。融合后,产生的核移植单元置于 合适培养基中例如RD{DMEM(Gibco):RPMI-1640(Gibco)}; M199(Gibco)、DMEM(Gibco)等培养。
电融合方法融合细胞:用足以使得细胞质膜短暂崩解的电脉 冲实现电融合。因为膜迅速重新形成,细胞质膜的崩解非常短暂。 实质上,如果诱导两个邻近膜崩解并重新形成互相掺合的脂质双 分子层,两个细胞之间的小通道(孔)将打开。由于该小通道的 热力学不稳定性,它将扩大直到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参见 Prather,et al.的美国专利4997384(此处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进一步讨论了该方法。可以使用很多电融合介质,包括例如,蔗 糖、甘露醇、山梨醇和磷酸盐缓冲液。也可以使用仙台病毒作为 融合剂实现融合。
所获得的核移植单元必须首先进行活化。本发明所使用的活 化方法包括,例如,在亚生理温度培养核移植单元,实际上使用 冷或者低温刺激核移植单元。通过室温培养核移植单元可最为方 便地操作,其相对于胚正常的生理温度条件而言属于低温。
美国专利No.5496720(Susko-Parrish,et al.)的目的即 为提供合适的卵母细胞活化的方法。
另外,也可以顺次完成活化:
(i)增加卵母细胞中二价阳离子的水平,且
(ii)降低卵母细胞中细胞蛋白质的磷酸化。
增加细胞内二价阳离子可以通过(例如,添加激酶抑制剂, 例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6-二甲基-氨基-嘌呤、 星形孢菌素、2-氨基嘌呤和鞘氨醇。)浓度来实现。
另外,通过向卵母细胞导入磷酸酶例如磷酸酶2A和磷酸酶2B 能抑制细胞蛋白质的磷酸化。
细胞质内注射:还可选用其他方法做核移植,例如,直接将 供体细胞核注射到卵母细胞胞质中,而不是电穿孔融合(Collas 和Barnes,Mol.Peprod.Dev.,1994,38:264-267)。该方法成 功的使人体细胞核在兔卵母细胞质的环境中启动了人胚胎的发育 过程。
核移植单元培养
活化的核移植单元可以培养在合适的体外培养基中培养直到 产生体细胞胚胎。例如,活化的核移植单元可以转移到RD、M199、 DMEM等培养液中进行微滴培养。50ul的微滴培养基中上覆石腊 油,培养环境(举例),38℃,5%CO2。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 案中,对于人体细胞/兔去核卵母细胞形成的核移植单元置于RD 培养液中培养时囊胚率最高。
根据我们的经验,对于人体细胞/兔去核卵母细胞形成的核 移植单元,在核移植单元开始活化后约6-7天得到囊胚。获得的 体细胞胚胎呈现与核供体物种而不是卵母细胞供体物种的胚胎相 似的外观和细胞生长特性。例如,人供体细胞核置入去核兔卵母 细胞获得的体细胞胚胎,发育过程类似人的胚胎而不是兔。人细 胞核/兔卵母细胞质衍生的体细胞胚胎在培养的第6-7天形成囊 胚,这和人一样,与兔不同(兔在培养的第3-4天形成囊胚)。
本领域有多种已知的可以用于兔胚胎培养和维持的培养基, 例如DMEM+15%FBS;M199+15%FBS;RD+15%FBS等。这些培养基 可以和多种细胞类型,例如粒细胞、输卵管细胞、子宫细胞和STO 细胞等,结合构成共培养体系。
S-ES细胞建系
S-ES细胞系建系中,培养体系至关重要。培养体系包括培 养液和所用的饲养层。培养液是指适用于培养S-ES细胞的液体, 成份包括DMEM(Gibco);FBS(Hyclone);non-essential amino acid stock(Gibco);β-mercaptoethanol(Gibco);Knockout medium(Gibco);SR(Gibco);和多种因子:
第一类因子为糖蛋白gp-130的配体,如LIF(R & D),它 与gp-130结合启动信号转导通路。
第二类因子为细胞内源cAMP激动剂,如Forskolin(Sigma), 应用浓度为10uM。
第三类因子是生长因子,如bFGF(R & D),它可抑制ES细胞 的编程死亡。
饲养层指由13.5天的小鼠胚胎制备的成纤维细胞,经 Mitomycin C(Sigma)灭活后可支持S-ES细胞的生长。优选实施 例中,饲养细胞包括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合适的成纤维细胞饲养 层的制备方法在下面实施例中描述。
本发明中的培养体系成功地从人类体细胞胚胎培养出人S-ES 细胞系。人S-ES细胞集落的倍增时间较长。在集落形态和生长 特征上与来自鼠的ES细胞不同与正常人ES细胞相同。
本发明中获得的人S-ES细胞经过长期传代后,(现已达到30 代以上),用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Sigma)鉴定,其碱性磷酸酶 活性仍保持着强阳性,并表达灵长类ES细胞共有的特异分子:如 SSEA-1阴性、SSEA-3阳性、SSEA-4阳性、TRA-1-10阳性和 TRA-1-81阳性。这说明ES细胞保持着未分化状态。
本发明中建立的人S-ES细胞集落中细胞排列紧密,细胞核 大,胞浆少。该S-ES细胞具有与灵长类一样的生长性质:(1) 在体外长期生长保持无分化状态。(2)在长期培养中,细胞保持 正常染色体核型。(3)能分化成3个胚层的特化细胞。
S-ES细胞的诱导分化
1998年James A.Thomson et al,(Science,282(6),Nov:1145-1147)利用IVF剩余的囊胚成功 建立人ES细胞系。随后又证实了人ES细胞及其衍生细胞类型具 有能形成胚胎体结构(Embryoid body,EB),分化成所有三个胚 层(外、中、内胚层)的能力。
2001年Teruhiko Wakayama et al.(Science,292(5517):740-743)从小鼠成体细胞核移植形成的 囊胚中分离培养得到小鼠ES细胞,这种体细胞起源的ES细胞可 在体外被诱导成各种特化细胞。他的实验证明经核移植形成的囊 胚也和正常的囊胚一样,可以用于分离ES。小鼠体细胞起源的ES 也具有发育全能性,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成体以及成体所包含 的所有细胞类型。
本发明提供了通过核移植技术从人类体细胞制备了S-ES细 胞系的方法。我们的研究表明了人S-ES细胞和从受精卵衍生的 ES细胞一样具有能形成胚胎体结构,分化成所有三个胚层(外 胚层neurofilament,NSE;中胚层myoD,myoglobin,desmin,vWF; 内胚层α-anti-trypsin,α-Fetoprotein分子标记阳性)的能 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诱导人S-ES细胞分化的各种条件:包括体外 诱导,体内诱导。体外诱导又分为A.自发诱导:S-ES或S-ES 样细胞团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自发诱导;B.生物化学法诱导:如 将S-ES或S-ES样细胞团放入含视黄酸或β-巯基乙醇或DMSO或 H2O2等的培养液中作第一阶段诱导后,再换成各种促进细胞分化 的特殊培养液。
体内诱导:将人S-ES细胞直接或将人S-ES细胞经过体外诱 导后注入动物或人的各特定部位进行诱导分化。
S-ES细胞的应用前景
在本发明中产生的体细胞起源的胚胎可建立人S-ES细胞, 胚胎干细胞样细胞或的其他类型干细胞,这些细胞可应用在很多 疾病的治疗中。
原则上,从S-ES细胞可以获得成体的任何细胞类型。各种人 类干细胞有极广阔的临床用途。例如,人造血干细胞可以用于需 要骨髓移植的治疗中。人神经干细胞可以用于脊髓损伤、帕金森 氏病的治疗等。
可以采用细胞治疗的其它疾病和病理症状包括(以举例的方 式),多发性硬化、肌萎缩、糖尿病、肝病、心脏病、软骨置换、 灼伤、足溃疡、胃肠道疾病、血管疾病、肾病、泌尿道疾病以及 衰老相关的疾病和症状等。
按照本发明制备的人S-ES细胞或衍生细胞也可以用作细胞 载体将各种外源性具生物功能的物质导入体内。用转基因、同源 基因重组、转座子质粒转染、病毒感染等方法将DNA、RNA、蛋 白质或其他具生物功能的物质导入S-ES细胞或衍生细胞,然后 将它们或它们衍生的细胞转入体内,使导入的DNA、RNA、蛋白 质等物质在体内发挥作用。
用上述方法可以替换病人的缺陷基因,例如(但不限于下列 举例):有缺陷的免疫系统基因、囊性纤维化基因,或导入能够 表达有治疗效应的蛋白质的基因,例如生长因子、淋巴因子、细 胞因子、酶等。例如编码脑生长因子的基因可以被导入人ES细 胞或其衍生的其他类型细胞,将经基因改造后分化的或未分化的 细胞移植给帕金森病病人以治疗该病。
用上述方法还可以向S-ES细胞引入一些有益的基因。然后 使S-ES细胞分化成病人需要的细胞类型,例如,造血细胞、神 经细胞、胰细胞、软骨细胞等。再将这些细胞或其衍生细胞用于 治疗。
可被导入人S-ES细胞的基因包括(以举例的方式),表皮生 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源于胶质的神经营养生长因 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II)、神经营养蛋白-3、神经营养 蛋白-4/5、睫状神经营养因子、AFT-1、各种细胞因子基因(白 介素、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β)等)、 各种酶的基因等。
人S-ES细胞也可以用作调控基因和用于对早期发育调节的 基因研究,找出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很多严重的疾 病和先天性畸形都是由于异常的细胞分化、分裂引起的。因此, 深入了解正常细胞的分化、分裂、诱导过程使我们有可能认识到 那些疾病的细胞病理过程。
利用S-ES细胞的分化细胞组织和器官也可用于药物研究。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将极大的改变我们生产药物和对其安全性检验 的方法。有了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产生出众多种类的细胞用于药 物研究、药物筛选、药物鉴定等。将来药物研究中只有那些通过 体外细胞实验的实验药物才能进入实验动物或人的临床实验。
在实践应用上,异种核移植技术可以挽救濒危灭绝的物种例 如,但不仅限于大熊猫。这些动物由于雌性数量稀少,不可能获 得大量的卵母细胞,采用它们的体细胞做供核细胞,移入其他种 的卵母细胞中。在体外培养成囊胚,再移入代孕妈妈子宫中生下 子代。
提供下列实施例以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体细胞胚胎的制备
核供体细胞的制备
在征得包皮环切术的病人同意后,取手术切下的无菌包皮组 织,剪成碎块,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1000rpm离心5分 钟后,弃上清,组织碎块用0.05%Trypsin/0.02%EDTA(Gibco) 在37℃条件下消化30分钟,取细胞悬浮液1000rpm离心5分钟 后,弃上清,细胞沉淀用含90%DMEM(Gibco);10%FBS(Hyclone); 50IU/ml penicillin-streptomycin(Gibco)的培养液重悬种 于培养皿内,37℃,5%CO2培养。每3天换液,细胞长满后传代, 传到第7-20代范围内用作细胞核供体细胞(图1)。
卵母细胞的制备
新西兰大白兔5-6月龄,体重5-6斤,雌性,PMSG(上海第 一生化制药公司)100IU/只肌肉注射,72小时后耳缘静脉注 射HCG(天津市华孚高新生物技术公司)100IU/只,HCG注射 后第14-16小时,取其输卵管,用M2培养液(Sigma)液体冲 出带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放在300IU/ml的透明质酸酶(Sigma) 中,在解剖镜下观察,待颗粒细胞散开后,立即用细玻璃针吸出 卵母细胞(图2),在M2培养液中洗3遍。
核转移程序
透明带下注射:去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放在含7.5μg/ml CB (Sigma)的M2培养液中,室温浸泡10分钟后用有斜角的去核 针去核。去核后将单个供体人成纤维细胞放入去核的兔卵母细胞 的卵周隙中形成核移植单元,核移植单元在含0.3M Glucose (Sigma);0.1mM MgCl2(Sigma);0.05mM CaCl2(Sigma)的电 融合缓冲液中平衡15分钟后施以电刺激(HV 120V,60μs,1次)。 随后,核移植单元在含42.5%DMEM(Gibco);42.5%RPMI-1640 (Gibco);15%FBS(Hyclone)的RD培养液中培养,培养6-7 天,即可获得体细胞囊胚(图3-6)。
细胞质内注射:去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放在含7.5μg/ml CB (Sigma)的M2培养液中,室温浸泡10分钟后用有斜角的去核 针去核。去核后将单个供体人成纤维细胞放入去核的兔卵母细胞 的细胞质内。随后,核移植单元在含42.5%DMEM(Gibco);42.5% RPMI-1640(Gibco);15%FBS(Hyclone)的RD培养液中培养,培 养6-7天,即可获得体细胞囊胚(图7-10)。
实施例2
S-ES细胞培养和鉴定
人S-ES细胞系的建立
由上述方法获得的体细胞起源的囊胚,用直径3mm的玻璃管 拉成直径略小于囊胚透明带的玻璃细针,上下轻轻吹吸囊胚,使其 脱掉透明带,分散成多个小细胞团块,移入饲养层上,用含 79%DMEM(Gibco);20%FBS(Hyclone);1%non-essential amino acid stock(Gibco);0.1Mm β-mercaptoethanol(Gibco); 10ng/ml LIF(R & D);10ng/ml bFGF(R & D);10uM Forskolin(Sigma)的ES细胞培养液37℃,5%CO2条件下培养。 每2天换一半液体.
培养第2-4天后,观察到细胞团贴壁生长.7-20天可见集 落生成(图12).用机械和酶消化方法将集落打散,传代到含新 鲜饲养层的培养板上。传代几次后冻存S-ES细胞,传代20代以 上进行S-ES细胞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的鉴定。
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制备
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物来源于14-16天龄的鼠胎。无 菌除去头、肝、心脏和食道后切碎鼠胚胎,在 0.05%trypsin/0.02%EDTA(Gibco)中37℃消化30分钟。取细胞 悬浮液离心1000rpm 5分钟,细胞沉淀用含90%DMEM(Gibco);10% FBS(Hyclone);50IU penicillin-streptomycin(Gibco)的 培养液重悬;接种在组织培养皿中,在37℃,5%CO2条件下培 养。传代3次后用10mM Mitomycin C(Sigma)处理3-4小时后, 传代于96孔和4孔板上。成纤维饲养层细胞在潮湿并含5%CO2的大气中37℃生长和维持。这些具有均一的饲养细胞单层的培 养板用于培养S-ES细胞系。
S-ES细胞的鉴定
灵长类ES细胞具有碱性磷酸酶活性、并表达一系列特征性 表面抗原,可用碱性磷酸酶检测法;SSEA-1、SSEA-3、SSEA-4、 TRA-1-10、TRA-1-81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碱性磷酸酶检测:将生长在4孔板上的ES细胞用4%多聚甲 醛室温固定5分钟,后用PBS冲洗3次,加入碱性磷酸酶底物 (Sigma),黑暗中放置15分钟。ES集落为阳性,而小鼠饲养层 细胞为阴性(图13)。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将S-ES细胞生长在塑料盖玻片上,用 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5分钟,后用PBS冲洗3次,后分别加入 SSEA-1、SSEA-3、SSEA-4、TRA-1-10、TRA-1-81(购自the developmental studies hybridoma bank Iowa City,Iowa) 抗体1∶5到1∶25的稀释液,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用PBS洗 两次加入FITC标记的第二抗体室温30分钟,后用PBS(Gibco) 清洗2次,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下图为人S-ES细胞5种抗体检测结果,4种为阳性。 抗体 SSEA- 1 SSEA- 3 SSEA- 4 TRA- 1-10 TRA- 1-81 结果 - + + + +
染色体检测:10ug/ml秋水仙素加入细胞中,在37℃作用4 小时,1000rpm离心8分钟,去除上清;用37℃预热的0.05M KCL重悬细胞沉淀,并在37℃中孵育30分钟,1000rpm离心8分钟, 去除上清;用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重悬细胞沉淀, 在室温中放置15分钟,1000rpm离心8分钟,去除上清;再用 固定液重悬细胞沉淀,在室温中放置15分钟,1000rpm离心8 分钟。取细胞沉淀滴在玻片上,GIEMSA染色观看核型。其结果 如图20照片所示。
实施例3
早期肌肉细胞群的诱导
将S-EB或S-EB样细胞团放入含DMEM(Gibco);0.5uM Retinoic acid(Sigma);10%FBS(Hyclone)的RA培养液 中培养5天,然后换成含79%DMEM(Gibco);10%FBS (Hyclone);10%Horse Serum(Sigma);1%chick embryo extract (Gibco)的肌肉培养液再培养7到10天后,即可获得肌肉样 细胞。细胞平行排列,有的细胞内有多个细胞核(图15)。
实施例4
神经细胞的诱导
将S-EB或S-EB样细胞团放入含DMEM(Gibco);0.5uM Retinoic acid(Sigma);10%FBS(Hyclone)的RA培养液中培养5天,然 后换成含DMEM-F12(Gibco);1%ITS(Gibco)的神经培养液 再培养7到10天后,即可获得神经样细胞。胞体内伸出放射状 粗细微丝(图16)。
实施例5
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的诱导
将S-EB或S-EB样细胞团放入含90%DMEM(Gibco);0.5uM Retinoic acid(Sigma);10%FBS(Hyclone)的RA培养液、 或含DMEM-F12(Gibco);1%ITS(Gibco)的神经培养液、或 含79%DMEM(Gibco);10%FBS(Hyclone);10%Horse Serum (sigma);1%chick embryo extract(Gibco)的肌肉培养液中 培养均可使部分S-EB或S-EB样细胞团分化为成纤维细胞样细 胞。细胞扁平形状多样,核大核仁清晰,胞质丰富(图17)。
实施例6
脂肪细胞的诱导
将S-EB或S-EB样细胞团放入含90%DMEM(Gibco);0.5uM Retinoic acid(Sigma);10%FBS(Hyclone)的RA培养液中培 养数天后即可获得胞内含脂肪滴的细胞(图18)。经脂肪特异染 料油红(Oil Red O)染色,证实为脂肪细胞。
实施例7
S-EB形成
将S-ES细胞放入含79%DMEM(Gibco);20%FBS(Hyclone); 1%non-essential amino acid stock(Gibco);0.1mM β- mercaptoethanol(Gibco);10ng/ml LIF(R & D);10ng/ml bFGF (R & D);10uM Forskolin(Sigma)的ES细胞培养液中37℃, 5%CO2条件下培养7-14天以上,一部分S-ES细胞自发形成胚胎 体(见图14)。
实施例8
三胚层鉴定
取S-EB或S-EB样细胞团作免疫组化鉴定。
外胚层标记抗体:Nestin(Chemicon)阳性
中胚层标记:Myglobin(Dako)阳性,KDR(Sigma)阳性
内胚层标记:α-fetoprotein(BioGenex)阳性,α-anti- trypsin(Dako)阳性
经鉴定S-EB或S-EB样细胞团中所分化出的混合细胞群中含 有来自外、中、内三个胚层来源的细胞(图19)。
虽然以上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描述,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 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改进。因此,所有这些改变和改 进都应包括在本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