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pdf

  • 上传人:龙脉
  • 文档编号:8961262
  • 上传时间:2021-01-24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48.3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498577.3

    申请日:

    20170627

    公开号:

    CN107099562A

    公开日:

    201708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P13/06,C12N11/02,C12N9/16

    主分类号:

    C12P13/06,C12N11/02,C12N9/16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发明人:

    陈可泉,李欢欢,曹逊,王昕,欧阳平凯

    地址:

    211816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优先权:

    CN201710498577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月霞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配制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室温下,边搅拌边滴加游离酶水溶液至澄清,得混合液;将混合液滴加至金属离子盐溶液中,室温下搅拌反应0.5h‑2h后得固定化的酶溶液;离心,干燥得到固定化的磷脂酶催化剂;将溶于有机相中的卵磷脂、丝氨酸溶液与固定化酶进行转化反应,温度 0‑40℃,时间1‑24 小时。本发明利用固定化的磷脂酶D生产的磷脂酰丝氨酸浓度是游离酶的5‑10倍,大大降低了两相界面的传质阻力,增大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缩短了反应时间,而且固定化后的磷脂酶可重复利用,适应于规模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固定化酶的制备配制0.02-5mmol/mL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室温下,边搅拌边滴加磷脂酶D水溶液至澄清,得混合液;②将混合液边搅拌边滴加至0.02-5mmol/L金属离子盐溶液,搅拌反应0.5-2h后得固定化的磷脂酶D溶液;③将固定化的磷脂酶D溶液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冲洗1-3次,洗去未吸附的游离酶,真空冷冻干燥至恒重即可得到固定化的磷脂酶D;2)磷脂酰丝氨酸的制备将卵磷脂溶于有机相中,加入丝氨酸水溶液和步骤1)中制备的固定化磷脂酶D进行反应,温度0-40℃,时间1-24小时,将有机相用洗脱剂进行洗脱,得含有磷脂酰丝氨酸的转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盐为氯化钴、氯化钙、氯化锰、氯化镁中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搅拌反应的温度0-37℃,反应时间1-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相为氯仿、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醚、正己烷中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卵磷脂、丝氨酸的摩尔比为1:5~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脱氧胆酸钠、AOT、CTAB、Tween80及鹅脱氧胆酸钠中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酶D水溶液的浓度为1mg/mL~10mg/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卵磷脂溶于有机相中的卵磷脂浓度为5~50g/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洗脱剂为氯仿与甲醇以体积比2:1混合而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固定化磷脂酶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磷脂酰丝氨酸( phosphatidylserine , PS) 主要用于治疗脑衰老 ,近几年更以“脑专一性营养物质” 引起广泛的关注 。从大豆或牛脑中提取的高纯度磷脂酰丝氨酸( 纯度 95 %以上) , 是一种以有效补充细胞内代谢消耗的磷脂酰丝氨酸为目的的一种高效营养补剂 。磷脂酰丝氨酸在动物 、高等植物和微生物中分布广泛但是数量少 , 是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分之一。它占哺乳类动物脑中全部磷脂的 10 %~ 20 %,对许多细胞代谢过程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磷脂酰丝氨酸通过甲基化可生成磷脂酰胆碱,后者又可作为合成乙酰胆碱的前体 , 参与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并在细胞膜受体与第二信使间起中介作用。另外,磷脂酰丝氨酸还可激活细胞膜上的 Na +/K + - ATP酶 、蛋白激酶 C 和酪氨酸羟化酶。

    研究表明,磷脂酰丝氨酸的合成大都采用的是两相反应,但是由于两相反应之间的传质阻力较大,大大降低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因此效率低,周期长,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固定化酶将为工业化生产磷脂酰丝氨酸提供了新的思路。固定化酶是指固定在适合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连续进行催化反应的酶。固定化酶不仅保持了酶的催化特性,而且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增加了酶的稳定性。磷脂酰丝氨酸的研究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至今,利用脱氧胆酸盐复合物固定化磷脂酶D在生产磷脂酰丝氨酸方面尚未见相关专利和报道。Juneja等将一定量的卵磷脂和 L-丝氨酸分别溶于乙酸乙酯和醋酸盐缓冲液( pH 5.6) 中, 然后把这两种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并用 PLD 催化合成磷脂酰丝氨酸,优化条件后,磷脂酰丝氨酸的产率可达 98%。Zhang等在氯仿-磷酸盐缓冲液( pH 7.0) 的液液双相体系中 PLD 催化大豆卵磷脂合成磷脂酰丝氨酸, 65 ℃下反应 6 h 后, 磷脂酰丝氨酸产率达 86%。Sakai 等使用均质化设备将大豆卵磷脂分散于水中, 使整个反应体系呈均质胶状, 其中水的用量是大豆卵磷脂质量的10% ∽100% , 在最优条件下,5 h 后, 产物中磷脂酰丝氨酸的含量为 46.7%。由于两相体系中存在界面阻力较大,传质效率较低等缺点。就目前而言水-有机两相催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和催化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固定化磷脂酶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固定化后磷脂酶催化效率高,可以回收并重复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1)固定化酶的制备

    配制0.02-5 mmol/mL表明活性剂水溶液,室温下,边搅拌边滴加磷脂酶D水溶液至澄清,得混合液;

    将混合液边搅拌边滴加至0.02-5 mmol/L金属离子盐溶液中搅拌得固定化酶溶液;将固定化酶溶液溶液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冲洗1-3次,洗去未吸附的游离酶,真空冷冻干燥至恒重即可得到固定化酶。

    所述固定化酶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 0-37℃,反应时间 1-6h 。

    金属盐离子与表面活性剂形成络合物沉淀,得到的沉淀是固定化载体,把酶包埋进去,得到固定化酶,每g的载体质量可以固定20mg磷脂酶D,酶的量为 20mg 磷脂酶/g 固定化载体。

    所述酶活力测定方法如下 :

    游离酶活力测定:将1ml游离酶加入到含有2ml的10g/l的卵磷脂的有机相及2ml的丝氨酸水溶液中,于 37℃、200rpm 下反应 1h, HPLC 分析测定酶活。

    固定化酶活力测定:将与1ml游离酶同等酶量的固定化酶中加入含有2ml的10g/l的卵磷脂的有机相及2ml的丝氨酸水溶液中,37℃、200rpm 下反应 1h, HPLC 分析测定磷脂酰丝氨酸的产量。

    酶活力定义:每分钟催化产生 1umol 磷脂酰丝氨酸所需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1U)。

    固载率=。

    2)磷脂酰丝氨酸的制备

    将溶于有机相中的卵磷脂、丝氨酸溶液与步骤1制备的固定化酶进行转化反应,所述转化反应体系的条件为温度 0-40℃,时间1-24 小时,即得含有磷脂酰丝氨酸的转化液。

    所述卵磷脂浓度为5~50g/l,卵磷脂与丝氨酸的摩尔比为1:5~80。

    取100ul有机相,然后用900ul的氯仿:甲醇=2:1进行洗脱,即得含有磷脂酰丝氨酸的转化液,进行高效液相检测。

    所述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色谱柱为安捷伦 ZORBAX Rx-SIL 正向硅胶色谱柱(250 mm × 4.6 mm×5um)。具体条件为:流动相A:85%甲醇,14.5%水,0.45%乙酸,0.05%三乙胺,流动相B:20%正己烷,48%异丙醇,32%流动相A。采用梯度洗脱,条件如下:初始2% A, 5min:10%A,9min:30%A,11min:10%A,14min:10%A,17min:2%A。流速1ml/min,柱温:38℃;进样量:10ul。检测使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温度72℃,漂移管温度72℃,氮气流速2.0SLM。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脱氧胆酸钠、 AOT、CTAB、Tween80及鹅脱氧胆酸钠中任一种。

    所述有机相为氯仿、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醚、正己烷中任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磷脂酶D水溶液可以由磷脂酶D配置而成,所述磷脂酶D水溶液浓度为1mg/mL~10mg/ mL,也可以通过链霉菌发酵得到。

    所述链霉菌包括但不限于色褐链霉菌、穗色链霉菌、灰色链霉菌等。

    将保存于甘油管中的链霉菌(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购买) 经诱导培养3-30h,离心收集发酵液,然用旋蒸仪旋蒸浓缩。测定粗酶液蛋白浓度。

    所述菌种培养过程为 :将保存于甘油管中的链霉菌(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购买)菌株,划线于GYP 斜面,30℃培养至出现单菌落,用牙签挑取单菌落于种子培养基( 50mL GYP/100mL 锥形瓶),30℃、200rpm 振荡培养 0-24h,以 1% 的接种量接入扩大培养基(100ml GYP/500ml 锥形瓶),30℃、200rpm 培养 3-30h ;所述菌液离心条件为8000rpm,4 ℃,离心 10min。 旋蒸仪浓缩2-10倍。

    所述蛋白浓度测定方法为 bradford 法。

    本发明同菌体静息细胞转化或游离酶转化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

    采用本发明的固定化技术,制取的固定化酶的催化效率,稳定性好,固定化酶反应过程操作简便,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摩尔收率最高可达94.2%,由于本发明的固定化酶本身具有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可以降低界面阻力、增加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缩短了反应时间,制备的固定化酶又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磷脂酶D固定化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1 磷脂酶D粗酶液的制备

    将保存在甘油管中的链霉菌LMG20273(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购买) 菌种划线于GYP斜面,30℃培养至出现单菌落 ;用牙签挑取单菌落于种子培养基( 50mL GYP/100mL锥形 瓶),30℃、200rpm 振荡培养 0-24h ;以 1% 的接种量接入扩大培养基( 100mL GYP/100mL 锥形瓶),30℃、 200rpm 培养 3-30h。离心收集发酵液,离心条件为 8000rpm,4℃,离心 10min ; 旋蒸仪浓缩2-10倍,bradford法测定粗酶液蛋白浓度,蛋白浓度为2mg/ml。

    GYP斜面培养基:葡萄糖:5g/L,酵母粉:5g/L,蛋白胨:5g/L,K2HPO4:2g/L,MgSO4•7H2O:0.5g/L。

    种子培养基及扩大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g/L,酵母粉:5g/L,蛋白胨:5g/L,K2HPO4:2g/L,MgSO4•7H2O:0.5g/L。

    实施例2 磷脂酶D的固定化

    称取46mgCoCl6•H2O,将其溶于10ml水中,搅拌,溶解备用。将41.4mg脱氧胆酸钠溶于8ml水中,并加入1ml粗酶液,搅拌至澄清后,滴加到已配制的CoCl6•H2O溶液中,室温下,搅拌30min,得固定化酶溶液;将固定化酶溶液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冲洗1-3次,洗去未吸附的游离酶,真空冷冻干燥至恒重即可得到固定化后的磷脂酶D。游离酶的蛋白浓度:2mg/ml,粗酶液体积为1ml,上清中的蛋白量:1.15mg,洗液中的蛋白量:0.022mg,载体质量为41.4mg,根据公式计算得固定化率为:2%。

    实施例 3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磷脂酶D固定化的影响

    称取6份46mgCoCl6•H2O,将其分别溶于10ml水中,搅拌,溶解备用。分别称取41.4mg脱氧胆酸钠、鹅脱氧胆酸钠、AOT、CTAB及Tween80,将其溶于8ml水中,各加入1ml粗酶液,搅拌至澄清后,滴加到已配制的CoCl6•H2O溶液中,室温下,搅拌30min,得固定化酶溶液;将固定化酶溶液离心,并用去离子水冲洗1-3次,洗去未吸附的游离酶,真空冷冻干燥至恒重即可得到固定化后的磷脂酶D,5种的固定化酶的固定化率基本一致为2%。

    分别称取上述制得的0.1g固定化酶,加入2ml的含有10g/l的卵磷脂的二氯甲烷及2ml的26.25g/l的丝氨酸水溶液中(卵磷脂与丝氨酸的摩尔比为1:20),37℃、200rpm 下反应 6h,HPLC 分析测定磷脂酰丝氨酸的产量,如图1所示。表面活性剂为脱氧胆酸钠时,磷脂酰丝氨酸的产量最高为6.8g/l。

    实施例 4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酶活对比及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性

    分别称取0.1g实施例2制备的固定化酶(相当于2mg蛋白含量)与1ml的游离酶(蛋白含量为2mg),于2ml的含有10g/l的卵磷脂的二氯甲烷及2ml的26.25g/l的丝氨酸的水溶液 (卵磷脂与丝氨酸的摩尔比为1:20)中进行反应,反应体系的条件为温度 37℃,转速为200 rpm,反应时间 8h,得含有磷脂酰丝氨酸的转化液,测定转化液中磷脂酰丝氨酸的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固定化酶的磷脂酰丝氨酸的产量是游离酶的5倍。

    上述一次转化完成后,用 pH7.0 磷酸缓冲液清洗固定化酶 2 次,重新将该固定化酶投入反应中进行上述反应,共重复进行 4次反应,固定化酶活性仍保留 50%左右,重复试验结果见表2所示,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率可达到4次。。

    转化液中磷脂酰丝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转化液经洗脱液后经色谱柱为安捷伦 ZORBAX Rx-SIL 正向硅胶色谱柱(250 mm × 4.6 mm×5um)。具体条件为:流动相A:85%甲醇,14.5%水,0.45%乙酸,0.05%三乙胺,流动相B:20%正己烷,48%异丙醇,32%流动相A。采用梯度洗脱,条件如下:初始2% A, 5min:10%A,9min:30%A,11min:10%A,14min:10%A,17min:2%A。流速1ml/min,柱温:38℃;进样量:10ul。检测使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温度72℃,漂移管温度72℃,氮气流速2.0SLM。

    表1:

    固定化酶8h 游离酶8h 磷脂酰丝氨酸(g/l) 9.42+0.035 1.63+0.012 摩尔收率(%) 94.2+0.35 16.3+0.12

    结论:固定化酶的磷脂酰丝氨酸的产量是游离酶的5倍左右。

    表2:

    关 键  词:
    一种 利用 固定 磷脂酶 生产 磷脂 丝氨酸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利用固定化磷脂酶D生产磷脂酰丝氨酸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961262.html
    相关文档 更多
  • 一种乙烯基聚合物的合成方法.pdf一种乙烯基聚合物的合成方法.pdf
  • 一种与鸡繁殖性能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pdf一种与鸡繁殖性能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pdf
  • 异形微粒、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异形微粒的化妆品和树脂组合物.pdf异形微粒、异形微粒的制造方法、含有异形微粒的化妆品和树脂组合物.pdf
  •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质制剂、对其评价的方法、抑制使用其的测定中的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质引起的测定值的变动幅度的方法、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质、其的制造方法、编码其的DNA、由该DNA转化得到的细胞、制作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的校准曲线的方法及对该蛋白质进行定量的方法.pdf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质制剂、对其评价的方法、抑制使用其的测定中的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质引起的测定值的变动幅度的方法、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质、其的制造方法、编码其的DNA、由该DNA转化得到的细胞、制作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的校准曲线的方法及对该蛋白质进行定量的方法.pdf
  • 一种环保型板材及其制备方法.pdf一种环保型板材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一种含镉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气的方法.pdf一种含镉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气的方法.pdf
  • 一种具有高刚度的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pdf一种具有高刚度的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 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 一种汽车保险杆专用低后收缩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一种汽车保险杆专用低后收缩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丙烯和1己烯的多峰共聚物.pdf丙烯和1己烯的多峰共聚物.pdf
  • 一种进入体内自动分解酒精的白酒.pdf一种进入体内自动分解酒精的白酒.pdf
  • 一种米酒发酵型甜玉米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pdf一种米酒发酵型甜玉米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pdf
  •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连续制备.pdf(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连续制备.pdf
  • 一种不同品种青稞的鉴别方法.pdf一种不同品种青稞的鉴别方法.pdf
  • 一种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一种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 一种牛樟芝保健酒及其炮制方法.pdf一种牛樟芝保健酒及其炮制方法.pdf
  • 用于富集具有外源性免疫受体的工程化T细胞的抗体的用途和用于清除工程化T细胞的抗体.pdf用于富集具有外源性免疫受体的工程化T细胞的抗体的用途和用于清除工程化T细胞的抗体.pdf
  • 一种从矛头蝮蛇毒中提取单一成份巴曲酶的方法.pdf一种从矛头蝮蛇毒中提取单一成份巴曲酶的方法.pdf
  •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用其而成的结构粘接剂、涂覆材料或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将其发泡而成的发泡体、将其固化而成的层叠体及它们的固化物.pdf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用其而成的结构粘接剂、涂覆材料或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将其发泡而成的发泡体、将其固化而成的层叠体及它们的固化物.pdf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