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辐射交联PVC刚性发泡材料.pdf

  • 上传人:sha****007
  • 文档编号:8951035
  • 上传时间:2021-01-24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06.5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71364.8

    申请日:

    20100513

    公开号:

    CN101824194B

    公开日:

    2012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L27/06,C08J3/28,C08J3/24,C08J9/10,C08K5/12,C08K5/101,C08K5/29

    主分类号:

    C08L27/06,C08J3/28,C08J3/24,C08J9/10,C08K5/12,C08K5/101,C08K5/29

    申请人:

    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永鸿,陈广建,赵照,陈晓尚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路85号

    优先权:

    CN201010171364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戴建波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C刚性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PVC刚性发泡材料具有PVC自身形成的交联结构,而没有其它高聚物的网络体系形成的交联结构。这种PVC刚性发泡材料是通过将共混改性的的PVC树脂和各种助剂经电子辐照后、再加热发泡而形成的。由于本发明以辐照法使PVC自身形成交联结构,无需引入其它聚合物体系的网络结构,从而降低了原料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PVC刚性发泡材料,其中,该PVC刚性发泡材料具有PVC自身形成的交联结构,而没有其它高聚物的网络体系形成的交联结构,而且所述的PVC刚性发泡材料是通过将混合的PVC树脂和助剂经电子辐照后、再加热发泡而形成的;其中,所述的PVC树脂和助剂包括100重量份的PVC树脂、3-80重量份的增塑剂、3-30重量份的发泡剂、2-15重量份的敏化剂和1-10重量份的稳定剂;所述的敏化剂选自于丙烯酸酯类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类物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刚性发泡材料,其中,所述的电子辐照的辐照剂量为20~1000kGy;所述的加热发泡的温度为160~2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VC刚性发泡材料,其中,所述的电子辐照的辐照剂量为20~100kGy;所述的加热发泡的温度为180~2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刚性发泡材料,其中,所述PVC树脂的K值在56~6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PVC刚性发泡材料,其中,所述PVC树脂的K值在58~6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刚性发泡材料,所述的敏化剂选自于如下一组物质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 )、一缩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DGDA)和三烯丙基异氰酸酯(TAIC)。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刚性发泡材料,其中,所述的PVC树脂和助剂中进一步包括0.1-10重量份的匀泡剂,所述的匀泡剂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PVC刚性发泡材料,其中,所述的PVC树脂和助剂中包括0.1-2重量份的匀泡剂。 9.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PVC刚性发泡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将PVC树脂和助剂于120-170℃下混炼、挤出;(2)将步骤(1)中挤出后所得到的PVC材料用电子束进行辐照,使其发生交联;电子辐照的剂量控制在20~1000kGy之间;(3)将步骤(2)中辐照交联后的PVC材料加热发泡,加热发泡的温度控制在160~220℃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电子辐照的剂量控制在20~100kGy之间;所述的加热发泡的温度控制在180~200℃之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VC刚性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讲,本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子辐照使PVC自身形成交联结构的PVC刚性发泡材 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若干利用辐照交联的方法、来生产发泡聚合 物材料的技术。

    例如,中国专利00129762.7公开了一种辐照交联发泡聚丙烯材料 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采用耐辐照聚丙烯或耐辐照聚丙烯与聚乙烯的共 混物为基体树脂,在较低的辐照剂量下,制备高发泡倍率的发泡聚丙烯 材料,其发泡材料的发泡倍率为4~30。

    中国专利01107185.0公开了一种辐照交联技术制备线性低密度聚 乙烯泡沫塑料的方法,其中,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发泡剂及其它助剂混 合并成型为板材以后,经电子束辐照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发生交联反 应,辐照剂量为20~100kGy,使其在受热发泡过程中粘度下降减缓,从 而可以在比较广的温度范围内发泡,制得发泡倍率30倍的泡沫塑料。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19775.5公开了一种利用辐照制备聚氨酯泡 沫材料的方法;在该专利申请的方法中,用放射性物质所产生的γ射线 或/和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的电子束对制备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常规方法中 的原料进行辐照,再将辐照后的原料按照常规方法发泡,得到聚氨酯泡 沫材料。其中,累计辐照剂量为1~150kGy,辐照次数为一次或一次以 上,所用放射性物质为60Co。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67088.8公开了一种辐射交联发泡热缩管材 料及制备工艺。该专利申请中采用辐射交联法来控制产品的交联度凝胶 含量达50~60,交联发泡热缩管材料经混炼、造粒、挤出、辐照、发泡、 扩张制成,所得辐射交联发泡热缩管是同体积普通热缩管质量的三分之 一。其中,所采用的聚烯烃材料是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 或其混合物。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11371.1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子束辐射交联的 发泡材制造方法及其组成物。该专利申请中,在一热塑性高分子以及至 少一热固性橡胶混合时,加入发泡剂,使该发泡剂可以充分均匀分散到 交联后的聚合物中,再进行电子束照射进行交联,在发泡后,使其发泡 均匀较佳,并增加交联密度以及减少交联时间。

    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57856.2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发泡材料及其制 造方法。其中,聚丙烯发泡材料的组份为:聚丙烯树脂30~97%,其它 烯烃聚合物0~57%,发泡剂2~20%,助交联剂0.1~5%;制造方法 是采用辐射交联方法:将混合物在110~160℃熔融共混成型,将成型物 进行辐射交联,辐射剂量为5~60kGy;辐照后再经过高温发泡为成品, 常压发泡温度控制在200~350℃;加压发泡温度控制在200~300℃。

    由于PVC在辐照时往往是降解大于交联,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利用 辐照法来生产交联PVC刚性发泡材料的报道。

    目前,生产交联PVC泡沫的方法是以乙烯基聚合物为基础、通过贯 穿的聚氨酯聚合网络进行修正,从而得到刚性交联结构泡沫材料。但是, 以这种方法进行生产,工艺复杂,对设备的要求很高;因为在这种方法 中,PVC需依赖聚氨酯贯穿的网络结构来实现交联结构,这使得交联PVC 泡沫的生产工艺很复杂,首先要实现聚氨酯产生贯穿的网络结构是比较 困难的,这需要对聚氨酯进行预处理,然后是使PVC均匀地插入该贯穿 的网络结构中,整个生产工艺要求苛刻,且需要精良的设备,同时,复 杂的工艺及原料中聚氨酯的加入,使得产品的成本大大提高。

    因而,有必要提供一种使PVC自身形成交联结构而无需借助其它网 络体系来形成交联结构的方法以及所得的PVC刚性发泡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PVC自身交联结构的PVC刚性发 泡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具有PVC自身交联结构的PVC刚 性发泡材料的方法。

    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VC刚性发泡 材料,其中,该PVC刚性发泡材料具有PVC自身形成的交联结构,而没 有其它高聚物的网络体系形成的交联结构。

    本发明的PVC刚性发泡材料是通过将混合的PVC树脂和助剂经电子 辐照后、再加热发泡而形成的。

    得到本发明的具有PVC自身交联结构的PVC刚性发泡材料的基本原 理是:对于PVC材料如PVC板材来讲,经高能电子束照射后,由于其内 部的高分子链之间在高能电子束的作用下产生了大量的活性自由基,当 两自由基相距很近并且自由基所在的分子链能自由运动的时候,就相互 结合形成交联键,这样就由之前的二维线性结构转化为三维网状结构, 从而大幅度提升了其物理性能。与此同时,通过对辐射剂量的控制来控 制高分子的交联度,还可大大提高PVC板材发泡可控性及均匀性。

    本发明中,电子辐照的辐照剂量可以为20~1000kGy,优选为20~ 100kGy;加热发泡的温度可以为160~220℃,优选为180~200℃。

    由于PVC在辐照时往往是降解大于交联,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 从配方入手,选择合适的PVC树脂和助剂非常关键。设计好配方是本发 明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本发明的PVC刚性发泡材料,优选的配方为:100重量份的PVC 树脂、3-80重量份的增塑剂、3-30重量份的发泡剂、2-15重量份的敏 化剂和1-10重量份的稳定剂;更优选的配方为:100重量份的PVC树脂、 3-10重量份的增塑剂、3-20重量份的发泡剂、2-10重量份的敏化剂和 1-2重量份的稳定剂。

    其中,在上述的配方中,增塑剂无特别要求,可以选择使用塑料加 工过程中常用的普通增塑剂和一些耐迁移的高分子增塑剂,例如增塑剂 可选自如下一组物质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 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间苯二甲酸 二异辛酯、乙烯共聚物、EVA三元共聚物和氯化聚乙烯(CPE)。

    在上述的配方中,发泡剂也无特别要求,可以选择使用聚合物发泡 工艺中常用的发泡剂,只要发泡剂的分解温度与PVC的加工温度相匹配 即可。例如,发泡剂可选自如下一组物质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偶氮二甲 酰胺、二亚硝基亚次甲基四胺、对甲基磺酰胺和偶氮二异丁腈。

    在上述的配方中,优选的稳定剂选自硬脂酸类稳定剂或有机锡稳定 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中,硬脂酸类稳定剂可以为硬脂酸钙、硬脂 酸钡、硬脂酸镉和/或硬脂酸锌。

    在上述的配方中,优选的敏化剂选自于丙烯酸酯类和/或甲基丙烯 酸酯类物质,更优选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三羟甲 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一缩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DGDA)、三烯丙 基异氰酸酯(TAIC)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上述配方中,还可以包括0.1-10重量份的 匀泡剂,优选0.1-2重量份的匀泡剂,该匀泡剂优选为丙烯酸酯类聚合 物,更优选为高分子量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例如分子量在5万道尔顿 以上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可以选自丙烯酸甲酯、丙 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单体的聚合物、共聚物, 或各单体聚合物的混合物。例如,可以选用acr-530、PA-530等中的一 种或一种以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配方中,还可以使用适量的常规颜料、填料 和/或润滑剂。

    例如,在本发明的上述配方中,还可以包括0.01-2重量份的润滑 剂。使用润滑剂的目的是使聚氯乙烯挤出加工变得更容易,外润滑剂和 内润滑剂的使用效果有所不同。外润滑剂由于渗入到接触面而降低熔体 与金属部件(螺杆、机筒、模具等)之间的摩擦;内润滑剂通过改变分 子间摩擦而影响熔体的流变行为,从面影响粘度,而且对原料的软化能 力有影响,即影响塑化时间对温度的依赖性。

    常用的外润滑剂有石蜡、PE蜡;内润滑剂有氧化PE蜡、硬脂醇、 环氧大豆油等。由于外、内润滑剂单独使用都不能完全满足加工方法和 半成品性能的需要,在本发明的配方中常常可配合使用几种润滑剂。另 外,当选择润滑剂时,也必须考虑其对配方中的其他成分,特别是稳定 剂体系的影响。

    本发明中,可以根据不同的K值范围选择合适的PVC树脂,例如K 值在56~62、优选58~60范围的PVC树脂适用于生产型材、片材和管 材芯层等;K值为65~68的PVC树脂适用于生产管材;K值为70~75 的PVC树脂,适用于生产软质泡沫塑料。工业上常用K值或粘度表示平 均分子量(或平均聚合度)。树脂的分子量和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关。 分子量越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弹性模量越高,但树脂熔体 的流动性与可塑性下降。

    本发明通过上述的配方设计,可以使得PVC进行辐照后交联度均 匀,发泡时泡孔分布均匀。

    另一方面,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 PVC自身交联结构的PVC刚性发泡材料的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 骤:

    (1)将PVC树脂和助剂于120-170℃下混炼、挤出;

    (2)将步骤(1)中挤出后所得到的PVC材料用电子束进行辐照, 使其发生交联;电子辐照的剂量控制在20~1000kGy之间,优选控制在 20~100kGy之间;

    (3)将步骤(2)中辐照交联后的PVC材料加热发泡,加热发泡的 温度控制160~220℃之间,优选控制在180~200℃之间。

    在上述方法的步骤(1)中,将原料计量后,可以在室温下将原料 在高混机上初步混合,然后在加入到双辊混炼机在120-170℃、优选 150-170℃下进行塑炼5-15分钟,制得混合物料。在进行电子束辐照之 前,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例如,可以将混炼好的物料放在平板硫化 机中压片成型后,再进行辐照。

    在上述方法的步骤(2)中,例如,可以采用电子加速器进行电子 束辐照,辐照速度可以控制在10~20m/min。对于大规格的板材,由于 其材质硬,不能折叠也不能收卷,要对其进行辐照加工,可将其放置在 小车上进行束下辐照,同时迷道(指辐射样品运行路径)也要重新设计。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配置一台高能加速器,设计好一整套相应的辐照工 艺,并通过优化辐照参数,保证材料辐照均匀及达到规定的交联度指标。

    在上述方法的步骤(3)中,可以将辐照后的PVC材料如PVC板材 放入油浴,设定油浴温度160~220℃、优选180~200℃,处理时间为5~ 20min,使其在相应工艺温度下进行发泡;待板材发泡完后,可送至包 装工序切割成规定尺寸产品,其性能按标准要求的所有项目进行抽检或 全检。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所采用的PVC树脂和助剂为:100重量份的PVC 树脂、3-80重量份的增塑剂、3-30重量份的发泡剂、2-15重量份的敏 化剂和1-10重量份的稳定剂;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0.1-10重量份的 匀泡剂、0.01-2重量份的润滑剂、和/或适量的颜料、填料等。

    本发明以辐照法使PVC自身形成交联结构,无需引入其它聚合物体 系的网络结构,从而降低了原料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优化辐照参数,可保证其辐照均匀及达到规定的 交联度指标,从而使发泡泡孔分布更均匀,同时也能实现更高的闭孔率, 而且可通过控制交联度来设计泡孔孔径,最终生产出来的泡沫产品比一 般的交联PVC泡沫的强度更高、质量更轻,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 这些实施例,任何在本发明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发明权 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地,工业辐照用电子加速器,由高压发生器、电子枪、加速系 统、真空系统、聚焦系统、扫描和靶室、控制系统七大部分组成。电子 速由电子枪产生,经加速系统加速,再由聚焦系统聚焦后,通过扫描器 扫描,通过靶室的钛窗引出,辐照到被辐射物品上产生电离反应。

    以下实施例中采用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制的3MeV/40mA “地纳米”型电子加速器进行电子束辐照。该电子加速器具有能量高、 束流大等诸多特点。而3MeV能量能保证射线有足够的穿透力,辐射产 品覆盖面广;40mA束流能有效的减少辐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如下的配方进行配料:

    (1)将上述配方中各原料计量后,在室温下将各原料在高混机上 初步混合,然后在加入到双辊混炼机在150-170℃进行塑炼5-15分钟, 制得混合物料;

    (2)将混炼好的物料放在平板硫化机中压片成型,然后进行电子 束辐照,辐照剂量为20~1000kGy;辐照的速度控制在10~20m/min;

    (3)将辐照后的PVC板材放入油浴,油浴温度设定在180~200℃, 处理时间为5~20min,使其在相应工艺温度下进行发泡;待板材发泡 完后,可送至包装工序切割成规定尺寸产品,其性能按标准要求的所有 项目进行抽检或全检。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PVC树脂的K值为58~60;所使用的增塑剂 选自如下一组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 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和间苯二甲酸二异 辛酯;所使用的发泡剂选自如下一组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偶氮二甲酰 胺、二亚硝基亚次甲基四胺、对甲基磺酰胺和偶氮二异丁腈;所采用的 敏化剂选自选自如下一组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 烯酸酯(TMPTM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一缩二乙二醇二 丙烯酸酯(DGDA)和三烯丙基异氰酸酯(TAIC);所采用的稳定剂选自硬脂 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镉、硬脂酸锌和/或有机锡稳定剂;所采用的 匀泡剂为高分子量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优选为acr-530、PA-530等一 种或几种;所采用的润滑剂选自石蜡、PE蜡、氧化PE蜡、硬脂醇、环 氧大豆油等的两种以上的润滑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如下的配方进行配料:

    (1)将上述配方中各原料计量后,在室温下将各原料在高混机上 初步混合,然后在加入到双辊混炼机在120-170℃进行塑炼5-15分钟, 制得混合物料;

    (2)将上述混炼好的物料放在平板硫化机中压片成型,然后进行 电子束辐照,辐照剂量为20~100kGy;辐照的速度控制在10~20m/min;

    (3)将辐照后的PVC板材放入油浴,油浴温度设定在170~200℃, 处理时间为5~20min,使其在相应工艺温度下进行发泡;待板材发泡 完后,可送至包装工序切割成规定尺寸产品,其性能按标准要求的所有 项目进行抽检或全检。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各原料同实施例1。

    关 键  词:
    辐射交联 PVC 刚性 发泡 材料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辐射交联PVC刚性发泡材料.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95103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