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8946490
  • 上传时间:2021-01-24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22.3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333298.6

    申请日:

    20180413

    公开号:

    CN108659242A

    公开日:

    201810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J5/18,C08L79/08,C08K9/06,C08K3/22,C08G73/10

    主分类号:

    C08J5/18,C08L79/08,C08K9/06,C08K3/22,C08G73/10

    申请人:

    广东丹邦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萍,张双庆

    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北部工业城C区

    优先权:

    CN201810333298A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酸酸化的水润湿气相氧化铝,在惰性氛围,将溶解在第一溶剂中的表面改性剂以蒸气方式喷涂气相氧化铝,热处理,得复合填料;在一定温度下将复合填料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得复合填料浆料;(2)在惰性氛围及一定温度下,将芳香四羧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化合物在第三溶剂中反应得PAA溶液;(3)将PAA溶液、复合填料浆料及第四溶剂搅拌分散溶解,得PAA混合溶液;(4)将PAA混合溶液、催化剂和酸酐脱水剂混合得到混合物溶液,经流延、涂覆、干燥等制得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本发明得到的薄膜具有良好的耐电晕性能和机械性能,具有高度改进的介电强度和/或高度改进的机械膜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表面改性气相氧化铝:将用酸酸化的水润湿气相氧化铝,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将溶解在第一溶剂中的表面改性剂以蒸气的方式喷涂于已润湿的气相氧化铝,然后进行热处理,制备得到复合填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将复合填料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充分搅拌形成复合填料浆料;(2)聚酰胺酸(PAA)溶液的制备:在惰性氛围及一定温度下,将预定摩尔比的芳香四羧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化合物在第三溶剂中反应得到PAA溶液;(3)PAA混合溶液的制备:将所述PAA溶液、复合填料浆料以及第四溶剂搅拌分散溶解,制得PAA混合溶液;(4)化学亚胺化:将PAA混合溶液、催化剂和酸酐脱水剂混合得到混合物溶液,流延涂覆所述混合物溶液,将干燥后形成的凝胶膜在室温下拉伸,然后在张力作用下加热去除溶剂,消泡,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无氧热亚胺炉中将膜经过不同温度的干燥区连续升温干燥,经流延-双向拉伸制得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表面改性剂为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改性剂为气相氧化铝重量的5-42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气相氧化铝的BET比表面积>115m/g;步骤(1)中的热处理温度为100-140℃;热处理的时间为1-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复合填料浆料中的复合填料的重量含量为5-25wt%;制备步骤(3)的PAA混合溶液时,复合填料浆料的含量为10-40wt%,第四溶剂的含量为10-30wt%,余量为PAA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芳族二胺为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对苯二胺和4,4’-二氨基二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步骤(2)中所述的芳香四羧酸二酐为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均苯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芳香四羧酸二酐与芳香族二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1;制备得到的PAA溶液中PAA的含量为18-28wt%;所述反应温度为0~50℃,反应时间为2-6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催化剂为吡啶、α-甲基吡啶、β-甲基吡啶、3,4-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4-异丙基吡啶、N,N-二甲基苄胺、异喹啉、4-苄基吡啶、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和三乙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PAA溶液中的PAA的量,为0.1‐0.5摩尔;优选步骤(4)所述的催化剂为吡啶、α-甲基吡啶、β-甲基吡啶、3,4-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4-异丙基吡啶、N,N-二甲基苄胺、异喹啉、4-苄基吡啶、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和三乙胺中的至少两者混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酸酐脱水剂为苯甲酸酐、醋酸酐、丙酸酐和丁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酐脱水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PAA溶液中的PAA的量,为0.2‐0.6摩尔;优选步骤(4)所述的酸酐脱水剂为醋酸酐、丙酸酐和丁酸酐中的至少一者与苯甲酸酐进行混合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将膜经过不同温度的干燥区连续升温干燥的温度为80℃‐300℃,分为4个不同温度的干燥区连续升温干燥,第一区的温度[80℃,120℃),第二区的温度[120℃,185℃),第三区的温度[185℃,260℃),第四区的温度[260℃,300℃],每个干燥区可控设定±2,并保证热温清洁度和烘道上侧热风空气量不能少于10m/分钟,下侧热风空气量不能少于20m/分钟,每个温区相同长度并且总干燥时间25-60分钟。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电气绝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电压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电机电器的小型化、高压化及变频调速的应用,在电车用电动机、变压器和旋转发电机等应用领域方面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电器设备工作的需要。传统的绝缘材料虽然具有特殊的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电晕放电时却不能提供长期的保护,最终导致击穿,发生过早破坏。传统的聚酰亚胺材料已经很难满足新的要求,急需发展新型的功能复合材料以满足现代高压技术的发展,目前提高材料的耐电晕性能是延长变频电机寿命的主要途径。

    无机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电学、热学与力学性能以及特殊的纳米效应,纳米添加剂可以用于保证聚合物电介质具有平衡的综合性能。通过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一定的纳米粒子可以大大提高耐电晕老化特性。这些纳米粒子可以通过氢键的作用与有机体达到良好的结合。在聚酰亚胺中掺杂一定量的无机纳米粒子,如TiO2、SiO2、Al2O3、ZnO等,可改善材料的介电性能,同时大幅度提高材料的耐电晕性能。与此同时,纳米材料由于高比表面积和高表面能,使其在粘度较大的聚合物中不易分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良好的耐电晕性能且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具有高度改进的介电强度和/或高度改进的机械膜性能,本发明的工艺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表面改性气相氧化铝:将用酸酸化的水润湿气相氧化铝,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将溶解在第一溶剂中的表面改性剂以蒸气的方式喷涂于已润湿的气相氧化铝,然后进行热处理,制备得到复合填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将复合填料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充分搅拌形成复合填料浆料;

    (2)聚酰胺酸(PAA)溶液的制备:在惰性氛围及一定温度下,将预定摩尔比的芳香四羧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化合物在第三溶剂中反应得到PAA溶液;

    (3)PAA混合溶液的制备:将所述PAA溶液、复合填料浆料以及第四溶剂搅拌分散溶解,制得PAA混合溶液;

    (4)化学亚胺化:将PAA混合溶液、催化剂和酸酐脱水剂混合得到混合物溶液,流延涂覆所述混合物溶液,将干燥后形成的凝胶膜在室温下拉伸,然后在张力作用下加热去除溶剂,消泡,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无氧热亚胺炉中将膜经过不同温度的干燥区连续升温干燥,经流延-双向拉伸制得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表面改性剂为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改性剂为气相氧化铝重量的5-42wt%。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气相氧化铝的BET比表面积>115m2/g;步骤(1)中的热处理温度为100-140℃;热处理的时间为1-2小时。

    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第一溶剂为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碳原子数1-4的饱和脂族醇、甲基乙基酮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碳原子数1-4的饱和脂族醇为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叔丁醇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改性剂、有机溶剂和水的质量比为5~7:18~25:2~5。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复合填料浆料中的复合填料的重量含量为5-25wt%。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芳族二胺为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对苯二胺和4,4’-二氨基二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芳香四羧酸二酐为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TDA)、均苯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组合。

    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芳香四羧酸二酐与芳香族二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1;制备得到的PAA溶液中PAA的含量为18-28wt%;所述反应温度为0~50℃,反应时间为2-6小时。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第二溶剂、步骤(2)中所述的第三溶剂和步骤(3)中所述的第四溶剂各自独立地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环丁砜、四甲基脲、二甲基砜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制备步骤(3)的PAA混合溶液时,复合填料浆料的含量为10-40wt%,第四溶剂的含量为10-30wt%,余量为PAA溶液。

    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催化剂为吡啶、α-甲基吡啶、β-甲基吡啶、3,4-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4-异丙基吡啶、N,N-二甲基苄胺、异喹啉、4-苄基吡啶、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和三乙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PAA溶液中的PAA的量,为0.1‐0.5摩尔。

    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酸酐脱水剂为苯甲酸酐、醋酸酐、丙酸酐和丁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酐脱水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PAA溶液中的PAA的量,为0.2‐0.6摩尔。

    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催化剂为吡啶、α-甲基吡啶、β-甲基吡啶、3,4-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4-异丙基吡啶、N,N-二甲基苄胺、异喹啉、4-苄基吡啶、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和三乙胺中的至少两者混合而成;步骤(4)所述的酸酐脱水剂为醋酸酐、丙酸酐和丁酸酐中的至少一者与苯甲酸酐进行混合而成。

    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将膜经过不同温度的干燥区连续升温干燥的温度为80℃‐300℃,分为4个不同温度的干燥区连续升温干燥,第一区的温度[80℃,120℃),第二区的温度[120℃,185℃),第三区的温度[185℃,260℃),第四区的温度[260℃,300℃],每个干燥区可控设定±2,并保证热温清洁度和烘道上侧热风空气量不能少于10m3/分钟,下侧热风空气量不能少于20m3/分钟,每个温区相同长度并且总干燥时间25-60分钟。

    一种由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经过表面改性的气相氧化铝的比表面积(BET法)会降低,利用有机组分降低了无机组分的表面能,有利于其分散,几乎不需要额外的剪切力或过滤,经过表面改性的气相Al2O3纳米颗粒与聚酰亚胺基体可较紧密地结合,有效抑制了纳米颗粒的团聚,使得产品的干燥损失率降低,压实密度减少,耐电晕效果增强。在聚酰亚胺膜中添加表面改性的气相Al2O3,复合填料在聚合物基体内提供有效分散的非团聚小颗粒,使得复合填料能够沿薄膜的x-y平面稀释电荷,改善了z方向上的电阻,使得材料的介电强度提高。使用表面改性剂预处理的气相Al2O3进一步改善了其在聚酰亚胺中的分散性,并产生化学结合,使无机相和有机相成为一个整体,达到纳米级的分散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聚酰亚胺材料的耐电晕的性能。另外在强电场下薄膜将产生热量,而分散均匀的Al2O3更有利于热量的传导,进而减缓了薄膜的老化。分散均匀的气相Al2O3能够引入更多的浅电荷陷阱,而浅电荷陷阱的增多提高了薄膜的耐电晕老化性能。本发明的工艺结合化学亚胺化法制备得到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其产能高,且热稳定性高,在添加改性填料的同时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表面改性气相氧化铝:将用酸酸化的水润湿气相氧化铝,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将溶解在第一溶剂中的表面改性剂以蒸气的方式喷涂于已润湿的气相氧化铝,然后进行热处理,制备得到复合填料;在一定温度(40-100℃)条件下将复合填料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充分搅拌形成复合填料浆料;

    (2)聚酰胺酸(PAA)溶液的制备:在惰性氛围及一定温度下,将预定摩尔比的芳香四羧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化合物在第三溶剂中反应得到PAA溶液;

    (3)PAA混合溶液的制备:将所述PAA溶液、复合填料浆料以及第四溶剂搅拌分散溶解,制得PAA混合溶液;

    (4)化学亚胺化:将PAA混合溶液、催化剂和酸酐脱水剂混合得到混合物溶液,流延涂覆所述混合物溶液,将干燥后形成的凝胶膜在室温下拉伸,然后在张力作用下加热去除溶剂,消泡,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无氧热亚胺炉中将膜经过不同温度的干燥区连续升温干燥,经流延-双向拉伸制得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选择以下优选条件中的一者或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的任意组合:

    步骤(1)中所述的表面改性剂为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表面改性剂为气相氧化铝重量的5-42wt%。

    步骤(1)中所述的气相氧化铝的BET比表面积>115m2/g。

    步骤(1)中的热处理温度为100-140℃;热处理的时间为1-2小时。

    步骤(1)所述的第一溶剂为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碳原子数1-4的饱和脂族醇、甲基乙基酮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碳原子数1-4的饱和脂族醇为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叔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表面改性剂、有机溶剂和水的质量比为5~7:18~25:2~5。

    步骤(1)中所述的复合填料浆料中的复合填料的重量含量为5-25wt%。

    步骤(1)中将复合填料分散在第二溶剂中时的温度为40-100℃。

    步骤(2)中所述的芳族二胺为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对苯二胺和4,4’-二氨基二苯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中所述的芳香四羧酸二酐为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BTDA)、均苯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组合。

    步骤(2)所述的芳香四羧酸二酐与芳香族二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1。进一步地,在反应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操作:首先将少于芳香族二胺化合物的量的芳香四羧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化合物溶解在第三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补充加入芳香四羧酸二酐(总共加入的芳香四羧酸二酐与芳香族二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1),同时监控溶液粘度,当粘度达到2000-3000泊时停止添加芳香四羧酸二酐,得到PAA溶液。可以将PAA溶液的温度保持在20-30℃备用。例如,可以将40-60体积份的芳香族二胺和35-55体积份的芳香四羧酸二酐(且此时加入的芳香四羧酸二酐的体积份小于芳香族二胺的体积份)在第三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补充加入6-8体积份的芳香四羧酸二酐。

    制备得到的PAA溶液中PAA的含量为18-28wt%;所述反应温度为0~50℃,反应时间为2-6小时。

    步骤(1)中所述的第二溶剂、步骤(2)中所述的第三溶剂和步骤(3)中所述的第四溶剂各自独立地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环丁砜、四甲基脲、二甲基砜中的至少一种。

    制备步骤(3)的PAA混合溶液时,复合填料浆料的含量为10-40wt%,第四溶剂的含量为10-30wt%,余量为PAA溶液。

    步骤(3)中的分散时间为0.5-1小时。

    步骤(4)所述的催化剂为吡啶、α-甲基吡啶、β-甲基吡啶、3,4-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4-异丙基吡啶、N,N-二甲基苄胺、异喹啉、4-苄基吡啶、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和三乙胺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4)所述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PAA溶液中的PAA的量,为0.1‐0.5摩尔。

    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的催化剂为吡啶、α-甲基吡啶、β-甲基吡啶、3,4-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4-异丙基吡啶、N,N-二甲基苄胺、异喹啉、4-苄基吡啶、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和三乙胺中的至少两者混合而成。更优地,催化剂为三乙胺和吡啶等摩尔混合而成,形成的催化剂能提高聚酰亚胺的生产效率,并提高聚酰亚胺的机械物理性能、抗拉强度和薄膜质量。

    步骤(4)所述的酸酐脱水剂为苯甲酸酐、醋酸酐、丙酸酐和丁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酸酐脱水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所述步骤(1)中制得的PAA溶液中的PAA的量,为0.2‐0.6摩尔。

    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的酸酐脱水剂为醋酸酐、丙酸酐和丁酸酐中的至少一者与苯甲酸酐进行混合而成。更优地,酸酐脱水剂为醋酸酐与苯甲酸酐等摩尔混合而成,形成的混合脱水剂具有较高的脱水率。

    步骤(4)所述的将膜经过不同温度的干燥区连续升温干燥的温度为80℃‐300℃,分为4个不同温度的干燥区连续升温干燥,第一区的温度[80℃,120℃),第二区的温度[120℃,185℃),第三区的温度[185℃,260℃),第四区的温度[260℃,300℃],每个干燥区可控设定±2,并保证热温清洁度和烘道上侧热风空气量不能少于10m3/分钟,下侧热风空气量不能少于20m3/分钟,每个温区相同长度并且总干燥时间25-60分钟。

    一种由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

    本文中的室温指20-30℃。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表面改性气相氧化铝:首先用盐酸酸化的水进行喷涂90g气相氧化铝,使气相氧化铝润湿。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将10g表面改性剂溶解在40ml的乙醇水溶液中(醇和水重量比为9:1),然后以蒸气的方式喷涂到已润湿的气相氧化铝上,喷涂结束后,在120℃条件下将上述喷涂过后的复合填料继续搅拌混合35分钟,然后捣固2小时以压实复合填料(为了测压实密度,120℃条件下加热就是为了最后得到固体颗粒。)

    制备得到的表面改性气相氧化铝(复合填料)的性能如下:

    (2)室温条件下,在DMAC中溶解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25升和4,4’-二氨基二苯基醚(4,4’-ODA)25升,添加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30升,溶解后添加均苯四甲酸二酸二酐(PMDA)15升并搅拌2小时形成热塑性聚酰亚胺前聚体预聚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补充加入6-8升(本例中为6升)的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和/或均苯四甲酸二酐(从而最终实际上芳香族二胺化合物和芳香四羧酸二酐大致等摩尔),监控溶液粘度,当粘度达到3000泊时停止添加,进行2小时搅拌得到PAA含量为20wt%的PAA溶液,温度保持在20℃备用。

    (3)步骤(1)的样品1-5各自独立地进行下述实验:将水浴锅升到40℃,将步骤(1)的样品(即复合填料)10g加入90g DMAC中以形成10wt%的浆料,搅拌约5分钟以分散颗粒。然后将15g复合填料浆料加入到42.5g的上述PAA溶液中,得到复合填料含量为15wt%的PAA混合溶液。

    (4)按每100摩尔获得的聚酰胺酸,按每100摩尔获得的PAA加入10摩尔的乙酸酐和苯甲酸酐等摩尔混合的混合物、20摩尔的三乙胺和吡啶等摩尔进行混合的混合催化剂,并且在600mm宽度流延,涂覆混合物溶液,厚度约为25μm,将干燥后形成的凝胶膜在室温下拉伸,然后在张力作用下加热去除溶剂,消泡,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无氧热亚胺炉中将膜经过4个干燥区连续升温干燥,第一区的温度80℃,第二区的温度120℃,第三区的温度185℃,第四区的温度260℃,每干燥区可控设定±2,并保证热温清洁度和烘道上侧热风空气量不能少于10m3/分钟,下侧热风空气量不能少于20m3/分钟,每个温区相同长度并且总干燥时间30分钟,制得25μm的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

    样品1-5经过上述步骤,分别得到样品1’-5’。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样品1’的区别在于没有添加复合填料。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样品1’的区别在添加的是没有表面改性的气相氧化铝纳米颗粒。

    样品性能对比如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电晕 聚酰亚胺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94649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