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8934583
  • 上传时间:2021-01-23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420.9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26202.2

    申请日:

    20131129

    公开号:

    CN103627014B

    公开日:

    201603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J5/22,C08L51/00,C08F259/08,C08F220/58

    主分类号:

    C08J5/22,C08L51/00,C08F259/08,C08F220/58

    申请人:

    内蒙古科技大学

    发明人:

    郭贵宝,刘书题,周星,安胜利

    地址: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区阿尔丁大街7号

    优先权:

    CN201310626202A

    专利代理机构: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庄英菊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电解质膜材料领域。本发明首先在氮气气氛中,将聚偏氟乙烯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加入季铵碱的醇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加热,得到改性的聚偏氟乙烯溶液;同时将一定量的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单体和引发剂加入改性聚偏氟乙烯有机溶液中,加热在氮气气氛中反应,冷却后将溶液浇铸到玻璃板上,干燥成膜,即得到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本发明制备的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低甲醇渗透率,简化了合成步骤,加快了商业化进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一定质量聚偏氟乙烯于二甲基亚砜中,其中每克聚偏氟乙烯需二甲基亚砜15~20mL,在油浴锅中加热60~80℃下搅拌0.5~1h,得到透明溶液A;(2)按溶液A与2.77mol/L季铵碱醇溶液的体积比为50:0.3~1.2量取一定体积的季铵碱醇溶液缓慢加入溶液A中,制得溶液B,同时在氮气气氛中30-40℃磁力搅拌1~2h,得到溶液C;(3)按PVDF粉体、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过氧化苯甲酰各成分质量份配比分别为88~68份,10~30份,2份,称取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溶于溶液C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再加入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在氮气气氛中油浴加热80~90℃,反应24h后,将溶液铺于干净玻璃板上,90~100℃真空干燥8h,即得到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所述季铵碱包括四甲基氢氧化铵或四乙基氢氧化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季铵碱在溶液B中的浓度为0.016-0.065mol/L。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电解质膜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聚偏氟乙烯(PVDF)成膜性能良好,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突出,常作为膜材料的首选材料。人们已经利用聚偏氟乙烯作为基材,开发出了新型的可替代Nafion膜的电解质膜,如聚偏氟乙烯接枝苯乙烯磺酸膜(PVDF-g-PSSA)。但是这种电解质膜的制备,关键是要对聚偏氟乙烯进行改性,目前对PVDF的改性主要集中在辐射改性和化学改性方面。利用高能电子辐射使PVDF膜表面活化处理后产生活性位点,进行接枝或共聚含有亲水性基团的单体,但辐射源对设备要求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且改性PVDF中活性位点容易被氧化,保存比较困难。而化学改性主要针对聚偏氟乙烯成膜后进行强酸或强碱处理,改性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膜变脆,后续的接枝不均会使膜发生变形,膜的表面不能保持平整。此外,接枝膜的磺化程度目前还不能很好的控制并解决,整个制备过程需要很多个步骤才能完成。这些方法的缺点是只在膜的表面脱去HF产生碳碳双键,接枝反应只在膜的表面进行,而且辐射接枝要有辐射源,对设备条件要求较高,改性后膜的结构及性质不稳定。

    专利号为201110430199.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利用NaOH、KOH的醇溶液可对聚偏氟乙烯进行改性,但是需要另加相转移剂。专利号为200910216867.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改性聚偏氟乙烯接枝共混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聚偏氟乙烯为基体,采用原硅酸钠对其改性进而接枝共混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制备了质子交换膜。这两项专利,都使用了无机碱来改性聚偏氟乙烯并且改性后膜中仍存在无机微粒,不易除去,对其电导率和甲醇渗透性能都有影响。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加优良的能使聚偏氟乙烯成膜前脱去氟化氢产生双键等活性点的改性试剂,优化制备过程,获得性能较好的质子交换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得质子交换膜均匀且不含有杂质,电导率大,甲醇渗透率低。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一定质量聚偏氟乙烯于二甲基亚砜中,其中每克聚偏氟乙烯需二甲基亚砜15~20mL,在油浴锅中加热60~80℃下搅拌0.5~1h,得到透明溶液A;(2)按溶液A与2.77mol/L季铵碱醇溶液的体积比为50:0.3~1.2量取一定体积的季铵碱醇溶液缓慢加入溶液A中,制得溶液B,同时在氮气气氛中30-40℃磁力搅拌1~2h,得到溶液C;(3)按PVDF粉体、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过氧化苯甲酰各成分质量份配比分别为88~68份,10~30份,2份,称取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溶于溶液C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再加入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在氮气气氛中油浴加热80~90℃,反应24h后,将溶液铺于干净玻璃板上,90~100℃真空干燥8h,即得到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

    所述季铵碱包括四甲基氢氧化铵或四乙基氢氧化铵。

    进一步:季铵碱在溶液B中的浓度为0.016-0.065mol/L。

    使用前需将膜在1mol/L的稀硫酸溶液中浸泡12小时。

    本发明利用四甲基氢氧化铵的有机强碱和相转移剂的双重作用,对聚偏氟乙烯进行改性,改性后四甲基氢氧化铵容易除去,获得较为纯净的质子交换膜。

    本发明与现有材料和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1)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制备方法制成的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电导率性能优异,其电导率大于Nafion117膜的电导率。以实施例1为例,详见表1

    利用本发明所制备的质子交换膜,醇渗透率比Nafion117膜的小,阻醇性能较好。以实施例1为例,甲醇渗透率降低了一个数量级,详见表1。

    2)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制备方法制成的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溶胀度Nafion117膜低。以实施例1为例,详见表1

    3)本发明制备的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工艺简单,膜成本低于Nafion117膜,合成步骤少,易于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4g聚偏氟乙烯于二甲基亚砜中,其中每克聚偏氟乙烯需二甲基亚砜15mL,在油浴锅中加热60℃下搅拌1h,得到透明溶液A;(2)按溶液A与2.77mol/L四甲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的体积比为50:0.3,量取0.36mL四甲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缓慢加入溶液A中,制得溶液B,同时在氮气气氛中30-40℃磁力搅拌1h,得到溶液C;(3)按PVDF粉体、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单体、过氧化苯甲酰各成分质量份配比,称取0.45g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单体物质溶于溶液C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再加入0.05g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在氮气气氛中油浴加热80~90℃,反应24h后,将溶液铺于干净玻璃板上,90~100℃真空干燥8h,即得到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

    实施例2

    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3g聚偏氟乙烯于二甲基亚砜中,其中每克聚偏氟乙烯需二甲基亚砜20mL,在油浴锅中加热80℃下搅拌0.5h,得到透明溶液A;(2)按溶液A与2.77mol/L四甲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的体积比为50:0.6量取0.68mL的四甲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缓慢加入溶液A中,制得溶液B,同时在氮气气氛中30-40℃磁力搅拌1~2h,得到溶液C;(3)按PVDF粉体、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单体、过氧化苯甲酰各成分质量份配比,称取1.32g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单体物质溶于溶液C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再加入0.09g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在氮气气氛中油浴加热80~90℃,反应24h后,将溶液铺于干净玻璃板上,90~100℃真空干燥8h,即得到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

    实施例3

    制备方法如下:

    (1)称取4g聚偏氟乙烯于二甲基亚砜中,其中每克聚偏氟乙烯需二甲基亚砜15mL,在油浴锅中加热70℃下搅拌1h,得到透明溶液A;(2)按溶液A与2.77mol/L四甲基氢氧化铵甲溶液的体积比为50:0.9,量取1.2mL四甲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缓慢加入溶液A中,制得溶液B,同时在氮气气氛中30-40℃磁力搅拌1~2h,得到溶液C;(3)按PVDF粉体、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过氧化苯甲酰各成分质量份配比,称取1.26g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单体物质溶于溶液C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再加入0.106g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在氮气气氛中油浴加热80~90℃,反应24h后,将溶液铺于干净玻璃板上,90~100℃真空干燥8h,即得到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

    比较例作为比较,我们利用Nafion117膜,对其甲醇渗透率、溶胀度和电导率与本发明所制备的质子交换膜进行了比较,将Nafion117膜在去离子水中浸泡数小时,通过两电极交流阻抗法测其电导率;用溶胀度(SD)来表征膜的溶胀行为,先将干膜剪裁成大小为约1cm×2cm的长方形膜片(面积为Sd),浸入蒸馏水溶液,充分溶胀48h后取出,测定湿膜的尺寸,得到面积SW,膜的溶胀度大小SD:用隔膜扩散方法测定膜的甲醇渗透率。

    表1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在25oC下的性能与Nafion117膜的比较

    样品号 电导率(10-3S/cm) 在水中的溶胀度(%) 甲醇渗透率(10-7cm2/s) Nafion117 1.76 33.4 20.6 样品 2.01 8.5 6.8

    关 键  词:
    一种 改性 聚偏氟 乙烯 一步 接枝 丙烯 氨基 甲基 丙烷 质子 交换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改性聚偏氟乙烯一步接枝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93458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