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加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输液加热装置.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54963.5 (22)申请日 2017.05.18 (73)专利权人 徐州一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港头镇 宏达路南健 (72)发明人 何骏刘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代理人 徐晓燕 (51)Int.Cl. A61M 5/14(2006.01) A61M 5/4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
2、包括 输液架本体、 输液袋和保温夹, 输液架本体上设 有输液袋支架、 加热装置和漏口, 加热装置设在 输液袋支架上, 漏口设在输液袋支架下部。 输液 袋为倒锥形, 底部设有出液端, 出液端设有温度 传感器孔。 保温夹包括加热片和弹簧夹, 加热片 设在弹簧夹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新颖, 液体在加热圈内进行均匀加热, 并在滴瓶处再次 进行保温加热, 避免了低温药液直接进入患者体 内。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可以多次使用, 只有 输液袋为一次性用品, 提高资源利用率, 输液袋 和输液支架采用倒锥形, 在药液量较少的情况 下, 液压汇集到底部, 保证输液正常进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
3、附图1页 CN 207575505 U 2018.07.06 CN 207575505 U 1.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包括输液架本体和输液袋,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保温夹, 所述输 液架本体上设有输液袋支架、 加热装置和漏口, 所述加热装置设在输液袋支架上, 所述漏口 设在输液袋支架下部;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圈、 散热板和温度控制模块, 所述加热圈设在 输液袋支架和散热板之间, 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用于监测药液的温度, 温 度传感器传输信号给温度控制模块, 进而控制加热圈的工作; 所述输液袋为倒锥形, 底部设 有出液端, 所述出液端设有温度传感器孔; 所述保温夹包括加热片和弹簧。
4、夹, 所述加热片设 在弹簧夹上, 用于对液体进行二次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片材料为不锈钢 316, 形状设定为弧形, 保证与输液滴瓶的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液支架与输液药袋的 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保证加热的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液袋支架的一侧设有 可视孔, 以保证医护人员观察药液的剩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 器孔之间以螺纹方式配合, 保证其稳定性与安全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5、的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口直径大于出液端外 径2mm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控模块的输出电压应 不超过36V。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575505 U 2 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计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医疗行业的日益发展, 对医疗器械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般的输液器在 使用时, 药液直接输注到人体内, 一些体寒多病的患者身体无法承受药液带来的低温, 甚至 引发额外的并发症, 尤其在冬季, 药液的温度变得更低, 这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雪。
6、上加霜。 所以一种可加热的输液架显得尤为重要。 0003 现有技术中, 专利201420793172.4 公开的加热输液袋。 但是在输液过程中, 药液 会在滴瓶中存储一段时间, 很容易使加热的液体冷却, 而且输液袋为一次性用品, 在输液袋 上设置加热机构, 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其目的在 于: 使药液均匀加热, 温度适中; 又能及时补充药液在输送途中的热量损耗, 输液袋采用倒 锥形设计, 保证输液彻底, 不会残留。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0006 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包括输液架本体和输液袋, 其特征。
7、在于: 还包括保温夹, 所述 输液架本体上设有输液袋支架、 加热装置和漏口, 所述加热装置设在输液袋支架上, 所述漏 口设在输液袋支架下部;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圈、 散热板和温度控制模块, 所述加热圈设 在输液袋支架和散热板之间, 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用于监测药液的温度, 温度传感器传输信号给温度控制模块, 进而控制加热圈的工作; 所述输液袋为倒锥形, 底部 设有出液端, 所述出液端设有温度传感器孔; 所述保温夹包括加热片和弹簧夹, 所述加热片 设在弹簧夹上, 用于对液体进行二次加热。 0007 优选地, 所述加热片材料为不锈钢316, 形状设定为弧形, 保证与输液滴瓶的契合。
8、。 0008 优选地, 所述输液支架与输液药袋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保证加热的均匀。 0009 优选地, 所述输液袋支架的一侧设有可视孔, 以保证医护人员观察药液的剩余量。 0010 优选地,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孔之间以螺纹方式配合, 保证其稳定性与 安全性。 0011 优选地, 所述漏口直径大于出液端外径2mm5mm。 0012 优选地, 所述温控模块的输出电压应不超过36V。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新颖, 液体在加热圈内进行均匀加热, 并在滴瓶处再次 进行保温加热, 避免了低温药液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可以多次使用,。
9、 只有输液袋为一次性用品, 提高资源利用率, 输液袋和输液支架采用倒锥形, 在药液量较少 的情况下, 液压汇集到底部, 保证输液正常进行。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7575505 U 3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架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液药袋结构示意图。 0017 其中: 1、 输液袋支架, 1-1、 加热圈, 1-2、 散热板, 1-3、 漏口, 2、 温度控制模块, 2-1、 温度传感器, 3、 保温夹, 4、 输液袋, 5、 出液端, 6、 温度传感器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9。
10、 如图1、 图2所示, 一种输液加热装置, 包括输液架本体和输液袋和保温夹3, 输液架 本体上设有输液袋支架1、 加热装置和漏口1-3, 加热装置设在输液袋支架1上, 漏口1-3设在 输液袋支架1下部。 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圈1-1、 散热板1-2和温度控制模块, 加热圈1-1设在输 液袋支1和散热板1-2之间, 输液袋支架1和散热板1-2材料为不锈钢316。 温度控制模块连接 有温度传感器2-1, 温度传感器2-1用于监测药液的温度, 传输信号给温度控制模块, 进而控 制加热圈的工作, 温控模块的输出电压应不超过36V。 温度传感器孔2-1设在输液袋上, 温度 传感器2-1与温度传感器孔6之间以。
11、螺纹方式配合, 保证其稳定性与安全性。 输液袋为倒锥 形, 底部设有出液端, 漏口1-3直径大于出液端外径2mm5mm。 输液支架1与输液药袋的形状 和大小相匹配, 以保证加热的均匀。 保温夹3包括加热片和弹簧夹, 加热片设在弹簧夹上, 用 于对液体进行二次加热, 加热片材料为不锈钢316, 为保障与滴瓶的契合, 形状设定为弧形。 保温夹为持续恒温加热, 通过温度控制模块供电。 输液袋支架1的一侧设有视孔, 以保证医 护人员观察药液的剩余量。 0020 具体使用过程: 0021 输液前, 将盛有药液的锥形输液袋4放置于输液袋支架1内, 然后将温度传感器2-1 拧入温度传感器孔6内, 此时设定温。
12、控模块2为预期加热的温度, 加热圈1-1开始加热, 当药 液达到设定温度后, 将输液器针头插入出液端5, 进行相关输液操作, 操作完毕后将保温夹3 夹在输液器的滴瓶上。 当输液完成时, 先将保温夹3从滴瓶上取下, 然后从出液端5拔出输液 器针头, 拿出使用后的输液袋4, 最后关闭温控模块2电源。 0022 最后应说明的是: 显然, 上述事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举例, 而 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 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而由此所 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说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7575505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07575505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