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T****z
  • 文档编号:8913561
  • 上传时间:2021-01-11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921.8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392434.0

    申请日:

    20171221

    公开号:

    CN108059930A

    公开日:

    201805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7/30,C09J7/24,C09J7/25,C09J133/14,C09J175/14,C09J11/08,C08F220/18,C08F220/06,C08F220/20,C08F220/14

    主分类号:

    C09J7/30,C09J7/24,C09J7/25,C09J133/14,C09J175/14,C09J11/08,C08F220/18,C08F220/06,C08F220/20,C08F220/14

    申请人: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慰栖,朱东海,刘洪乐,彭晓伟,张晖,李杰霞

    地址: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经开区洪恩东路68号

    优先权:

    CN201711392434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克勤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聚氨酯丙烯酸酯100~200质量份、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100~200质量份、交联剂2~5质量份和溶剂65~120质量份混合组成的丙烯酸胶黏剂均匀地涂布在网格离型膜上,涂胶厚度4~8μm,以15~30m/min线速度通过温度60~115℃、长15~25m共5段组成的烘道,再将网格离型膜与薄膜复合后,放入烘房熟化,即制得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该胶带/胶膜初粘性为3#~5#、持粘性为0~0.3mm、180°剥离强度为4~6.5N、透光率为0%~0.6%,可广泛应用于通讯、显示等各种精密电子产品的固定、减震、密封、吸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a、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室温下将二异氰酸酯36~50质量份、二元醇100~250质量份、第一部分的乙酸乙酯150~200质量份加入到带有冷凝回流装置反应釜Ⅰ中,使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转数100~300rpm搅拌,在氮气保护下反应3~4h;升温至80~85℃,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15~60质量份、第二部分的乙酸乙酯15~40质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6质量份、以及阻聚剂0.4~1.5质量份,反应3~4h,冷至室温,即制得聚氨酯丙烯酸酯,备用;所述二异氰酸酯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b、制备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在室温下,将丙烯酸正丁酯10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10~15质量份、丙烯酸羟乙酯7~1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30质量份、溶剂①300~350质量份和引发剂0.5~3.0质量份,加入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釜Ⅱ中,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下,开启搅拌,控制转速100~300rpm下混合均匀,在通氮气保护下,逐渐升温至75~80℃,进行溶液共聚反应4~6h,将反应后的物料放入混合罐A冷却至室温,再将色料5~20质量份、溶剂①36~60质量份、醋酸丁酸纤维素1~5质量份,加入混合罐A,开启搅拌,在转速100~300rpm下混合30~60min,即制得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备用;c、配制丙烯酸胶黏剂:将步骤a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0~200质量份和步骤b制备的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100~200质量份加入混合罐B,开启搅拌,转速200~500rpm,搅拌时间0.5~1h,然后加入交联剂2~5质量份、溶剂②65~120质量份,再搅拌0.5h,即得到丙烯酸胶黏剂,备用;所述交联剂是酚醛环氧树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d、制备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在涂布机上,将丙烯酸胶黏剂用胶液通过涂布辊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50μm、宽度为500~2500mm的网格离型膜上,涂胶厚度为4~8μm,网格离型膜以15~30m/min线速度,顺次通过第Ⅰ段温度为60~80℃、第Ⅱ段温度为90~100℃、第Ⅲ段温度为105~115℃、第Ⅳ段温度为95~105℃、第Ⅴ段温度为60~80℃的长度为15~25m烘道;再将涂有丙烯酸胶黏剂的网格离型膜与厚度2~6μm、宽度500~2500mm的薄膜在压辊压力为0.4MPa和室温的条件下进行复合后,收成卷或分切成盘带,最后放入40~50℃烘房再熟化48~72小时,即制得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所述网格离型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牛皮纸、聚乙烯薄膜、以及格拉辛纸中的一种。 2.按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二元醇是聚醚二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按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阻聚剂是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以及2-叔丁基对苯二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按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溶剂①是乙酸乙酯、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 5.按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引发剂是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6.按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色料是粒径0.1~1μm的炭黑、二氧化钛、高岭土、以及铅铬红中的任一种。 7.按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所述溶剂②是甲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8.按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d中所述薄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以及聚丙烯薄膜中的一种。 9.按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d所述制得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初粘性为3#~5#、持粘性为0~0.3mm、180°剥离强度为4~6.5N和透光率为0%~0.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带/胶膜,涉及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产品经再加工后可广泛应用于通讯、显示等各种精密电子产品,特别适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为被粘体起到缓冲减震、密封、吸音等作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遮蔽胶带一般有两种,一种遮蔽胶带是采用在厚度为4~6μm的基材表面涂布厚度4~9μm的透明丙烯酸胶黏剂,再在基材背面涂布厚度2~3μm油墨的方式来实现遮蔽性,涂布层总厚度达6~12μm;油墨涂布还增加了胶带的厚度,容易有缩孔等外观不良;且两次涂布,增加生产成本。另一种遮蔽胶带,是将色浆添加到胶粘剂中直接涂布,但是色浆中有效成分粒径大,为了使涂布外观均匀平整,涂布厚度偏大,在10μm以上,且色浆的加入往往需要牺牲胶带的基本性能,如剥离强度,初粘力,保持力等;此外,因现有遮蔽胶带选用基材一般很薄(4~6μm),不容易展平,贴合时极易产生气泡,影响胶带与被贴物间的粘着性能以及产品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网格离型材料的硬质纹路表面涂敷厚度4~8μm有色胶粘剂后,再与超薄薄膜(厚度2~6μm)压力贴合制成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从而提供一种厚度较传统胶带薄,且产品性能不受影响,在传统超薄胶带基材上引入排气通道,为胶带增加排气性能,解决贴合产生气泡问题的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

    室温下将二异氰酸酯36~50质量份、二元醇100~250质量份、第一部分的乙酸乙酯150~200质量份加入到带有冷凝回流装置反应釜Ⅰ中,使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转数100~300rpm搅拌,在氮气保护下反应3~4h;升温至80~85℃,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15~60质量份、第二部分的乙酸乙酯15~40质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6质量份、以及阻聚剂0.4~1.5质量份,反应3~4h,冷至室温,即制得聚氨酯丙烯酸酯,备用;

    所述二异氰酸酯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制备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

    在室温下,将丙烯酸正丁酯10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10~15质量份、丙烯酸羟乙酯7~1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30质量份、(第一次加入的)溶剂①300~350质量份和引发剂0.5~3.0质量份,加入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釜Ⅱ中,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下,开启搅拌,控制转速100~300rpm下混合均匀,在通氮气保护下,逐渐升温至75~80℃,进行溶液共聚反应4~6h,开启反应釜Ⅱ底阀门,将反应后的物料放入混合罐A冷却至室温,再将色料5~20质量份、(第二次加入的)溶剂①36~60质量份、醋酸丁酸纤维素1~5质量份,一起加入混合罐A,开启搅拌,在转速100~300rpm下混合30~60min,使混合均匀,出料,即制得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备用;

    c、配制丙烯酸胶黏剂:

    将步骤a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0~200质量份和步骤b制备的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100~200质量份加入混合罐B,开启搅拌,转速200~500rpm,搅拌时间0.5~1h,然后加入交联剂2~5质量份、溶剂②65~120质量份,再搅拌0.5h,出料,即得到丙烯酸胶黏剂,备用;

    所述交联剂是酚醛环氧树脂(产品生产提供企业名称及牌号可以是:无锡久耐防腐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牌号F-51;山东德源环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牌号F-51;以及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牌号SQAN-201)、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d、制备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

    在涂布机上,将丙烯酸胶黏剂用胶液通过涂布辊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50μm、宽度为500~2500mm的网格离型膜上,涂胶厚度为4~8μm,网格离型膜以15~30m/min线速度,顺次通过第Ⅰ段温度为60~80℃、第Ⅱ段温度为90~100℃、第Ⅲ段温度为105~115℃、第Ⅳ段温度为95~105℃、第Ⅴ段温度为60~80℃的长度为15~25m烘道,进一步预聚合,并除去丙烯酸胶黏剂中的溶剂;再将涂有丙烯酸胶黏剂的网格离型膜与厚度2~6μm、宽度500~2500mm的薄膜在压辊压力为0.4MPa和室温的条件下进行复合后,收成卷或分切成盘带,最后放入40~50℃烘房再熟化48~72小时,即制得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

    所述网格离型膜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牛皮纸、聚乙烯薄膜、以及格拉辛纸中的一种,网坑形状可以为菱形、锥形、矩形,网坑可以有不同深度、大小。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二元醇可以是聚醚二元醇(产品生产提供企业名称及牌号可以是:广州市应泓化工有限公司N210;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PPG4000;山东摩尔化工PPG6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阻聚剂可以是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以及2-叔丁基对苯二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中所述溶剂①是乙酸乙酯、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第一次加入的溶剂①和第二次加入的溶剂①是完全一样的,即物质种类和配比均完全一致。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中所述引发剂是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中所述色料可以是粒径0.1~1μm的炭黑、二氧化钛、高岭土、以及铅铬红中的任一种(无机颜料)。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c中所述溶剂②是甲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d中所述薄膜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以及聚丙烯薄膜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d所述制得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初粘性为3#~5#、持粘性为0~0.3mm、180°剥离强度为4~6.5N和透光率为0%~0.6%。

    所述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技术性能测试,初粘性、持粘性、180°剥离强度和透光率分别按照GB/T 4852-2002、GB/T 4851-1998、GB/T 2792-1998、GB/T2410-2008标准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聚氨酯丙烯酸酯、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与交联剂(交联剂是酚醛环氧树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进行组合;将色料的粒径降低在1μm以内,且在胶粘剂中分布均匀;在满足遮光性的同时,胶层厚度可以控制在3~8μm,且不影响产品的其他性能;通过在网格离型材料的硬质纹路表面涂敷胶粘剂后,再与超薄薄膜(厚度2~6μm)复合,在胶面上引入其纹理清晰、均匀的网纹结构,网纹结构的引入,为胶层引入排气通道,增加了排气性能,使胶带与被贴物贴合的时候不易产生气泡;

    (2)本发明制备的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测试技术性能指标为:初粘性为>3#、持粘性为0~0.3mm、透光率0%~0.6%,和180°剥离强度为4~6.5N/25mm,产品性能良好;

    (3)本发明提供一种厚度较传统胶带薄,且产品性能不受影响,在基材上引入排气通道,为胶带增加排气性能,有效解决贴合产生气泡问题的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产品制备工艺简单,工序简便,容易操作,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第一部分 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

    1、基本工艺:

    室温下将二异氰酸酯36~50质量份、二元醇100~250质量份、第一部分的乙酸乙酯(1)150~200质量份加入到带有冷凝回流装置反应釜Ⅰ中,使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转数100~300rpm搅拌,在氮气保护下反应3~4h;升温至80~85℃,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15~60质量份与第二部分的乙酸乙酯(2)15~40质量份,以及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6质量份、阻聚剂0.4~1.5质量份,反应3~4h,冷至室温,即制得聚氨酯丙烯酸酯,备用;

    所述二异氰酸酯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所述二元醇是聚醚二元醇;

    所述阻聚剂是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2-叔丁基对苯二酚;

    2、实施例酯-1~酯-8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配方原料、用量见下表1。

    表1:实施例酯-1~酯-8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原料、用量表(单位:㎏)

    第二部分 制备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

    1、基本工艺:

    在室温下,将丙烯酸正丁酯10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10~15质量份、丙烯酸羟乙酯7~1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30质量份、第一次加入的溶剂①300~350质量份和引发剂0.5~3.0质量份,加入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釜Ⅱ中,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下,开启搅拌,控制转速100~300rpm下混合均匀,在通氮气保护下,逐渐升温至75~80℃,进行溶液共聚反应4~6h,开启反应釜Ⅱ底阀门,将反应后的物料放入混合罐A冷却至室温,再将色料5~20质量份、第二次加入的溶剂①36~60质量份、醋酸丁酸纤维素1~5质量份,一起加入混合罐A,开启搅拌,转速100~300rpm,混合均匀30~60min,出料,即制得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备用。

    所述溶剂①是乙酸乙酯、甲苯。

    所述引发剂是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

    所述色料是炭黑、二氧化钛、高岭土、铅铬红。

    2、实施例浆-1~浆-8制备的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配方原料、用量见下表2。

    表2:实施例浆-1~浆-8制备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的原料、用量表(单位:㎏)

    第三部分 丙烯酸胶黏剂的配制

    1、基本工艺:

    将上述1中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0~200质量份和上述2中制备的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100~200质量份加入混合罐B,开启搅拌,转速200~500rpm,搅拌时间0.5~1h,然后加入交联剂2~5质量份、溶剂②65~120质量份,再搅拌0.5h,出料,即得到丙烯酸胶黏剂,备用。

    所述交联剂是酚醛环氧树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

    所述溶剂②是甲苯、乙酸乙酯。

    2、实施例胶-1~胶-8制备的丙烯酸胶黏剂配方原料、用量见下表3。

    表3:实施例胶-1~胶-8制备丙烯酸胶黏剂的原料、用量表(单位:㎏)

    第四部分 制备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

    1、基本工艺:

    在涂布机上,将丙烯酸胶黏剂用胶液涂敷斜纹辊或逗号刮刀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50μm、宽度为500~2500mm的网格离型膜上,涂胶厚度为4~8μm,网格离型膜以15~30m/min线速度,顺次通过第Ⅰ段温度为60~80℃、第Ⅱ段温度为90~100℃、第Ⅲ段温度为105~115℃、第Ⅳ段温度为95~105℃、第Ⅴ段温度为60~80℃的长度为15~25m烘道,进一步预聚合,并除去丙烯酸胶黏剂中的溶剂;再将涂有丙烯酸胶黏剂的网格离型膜与厚度2~6μm、宽度500~2500mm的薄膜在压辊0.4MPa和室温下进行复合后,收成卷或分切成盘带,最后放入40~50℃烘房再熟化48~72小时,即制得超薄遮蔽胶带/胶膜。

    所述网格离型膜所述网格离型膜基材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牛皮纸、聚乙烯薄膜(PE)、格拉辛纸。

    所述薄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聚氯乙烯薄膜(PVC)、聚乙烯薄膜(PE)、聚丙烯薄膜(PP)。

    2、实施例带1~带8制备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原料、工艺条件见下表4。

    表4:实施例带1~带8制备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原料、工艺条件表

    3、实施例带1~带8制备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除去网格离型膜后的测试技术性能见下表5。

    表5:应用实施例带1~带8制备的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所测试技术性能表

    实施例9:

    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

    室温下将二异氰酸酯36质量份、二元醇100质量份、第一部分的乙酸乙酯150质量份加入到带有冷凝回流装置反应釜Ⅰ中,使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转数100rpm搅拌,在氮气保护下反应3h;升温至80℃,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15质量份、第二部分的乙酸乙酯15质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质量份、以及阻聚剂0.4质量份,反应3h,冷至室温,即制得聚氨酯丙烯酸酯,备用;

    b、制备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

    在室温下,将丙烯酸正丁酯10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10质量份、丙烯酸羟乙酯7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质量份、(第一次加入的)溶剂①300质量份和引发剂0.5质量份,加入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釜Ⅱ中,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下,开启搅拌,控制转速100rpm下混合均匀,在通氮气保护下,逐渐升温至75℃,进行溶液共聚反应4h,开启反应釜Ⅱ底阀门,将反应后的物料放入混合罐A冷却至室温,再将色料5质量份、(第二次加入的)溶剂①36质量份、醋酸丁酸纤维素1质量份,一起加入混合罐A,开启搅拌,在转速100rpm下混合30min,使混合均匀,出料,即制得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备用;

    c、配制丙烯酸胶黏剂:

    将步骤a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0质量份和步骤b制备的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100质量份加入混合罐B,开启搅拌,转速200rpm,搅拌时间0.5h,然后加入交联剂2质量份、溶剂②65质量份,再搅拌0.5h,出料,即得到丙烯酸胶黏剂,备用;

    d、制备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

    在涂布机上,将丙烯酸胶黏剂用胶液通过涂布辊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50μm、宽度为500mm的网格离型膜上,涂胶厚度为4μm,网格离型膜以15m/min线速度,顺次通过第Ⅰ段温度为60℃、第Ⅱ段温度为90℃、第Ⅲ段温度为105℃、第Ⅳ段温度为95℃、第Ⅴ段温度为60℃的长度为15m烘道,进一步预聚合,并除去丙烯酸胶黏剂中的溶剂;再将涂有丙烯酸胶黏剂的网格离型膜与厚度2μm、宽度500mm的薄膜在压辊压力为0.4MPa和室温的条件下进行复合后,收成卷或分切成盘带,最后放入40℃烘房再熟化72小时,即制得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

    实施例10:

    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

    室温下将二异氰酸酯50质量份、二元醇250质量份、第一部分的乙酸乙酯200质量份加入到带有冷凝回流装置反应釜Ⅰ中,使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转数300rpm搅拌,在氮气保护下反应4h;升温至85℃,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60质量份、第二部分的乙酸乙酯40质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6质量份、以及阻聚剂1.5质量份,反应4h,冷至室温,即制得聚氨酯丙烯酸酯,备用;

    b、制备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

    在室温下,将丙烯酸正丁酯10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15质量份、丙烯酸羟乙酯1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0质量份、(第一次加入的)溶剂①350质量份和引发剂3.0质量份,加入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釜Ⅱ中,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下,开启搅拌,控制转速300rpm下混合均匀,在通氮气保护下,逐渐升温至80℃,进行溶液共聚反应6h,开启反应釜Ⅱ底阀门,将反应后的物料放入混合罐A冷却至室温,再将色料20质量份、(第二次加入的)溶剂①60质量份、醋酸丁酸纤维素5质量份,一起加入混合罐A,开启搅拌,在转速300rpm下混合60min,使混合均匀,出料,即制得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备用;

    c、配制丙烯酸胶黏剂:

    将步骤a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200质量份和步骤b制备的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200质量份加入混合罐B,开启搅拌,转速500rpm,搅拌时间1h,然后加入交联剂2~5质量份、溶剂②120质量份,再搅拌0.5h,出料,即得到丙烯酸胶黏剂,备用;

    d、制备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

    在涂布机上,将丙烯酸胶黏剂用胶液通过涂布辊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50μm、宽度为2500mm的网格离型膜上,涂胶厚度为8μm,网格离型膜以30m/min线速度,顺次通过第Ⅰ段温度为80℃、第Ⅱ段温度为100℃、第Ⅲ段温度为115℃、第Ⅳ段温度为105℃、第Ⅴ段温度为80℃的长度为25m烘道,进一步预聚合,并除去丙烯酸胶黏剂中的溶剂;再将涂有丙烯酸胶黏剂的网格离型膜与厚度6μm、宽度2500mm的薄膜在压辊压力为0.4MPa和室温的条件下进行复合后,收成卷或分切成盘带,最后放入50℃烘房再熟化48小时,即制得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

    实施例11:

    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

    室温下将二异氰酸酯43质量份、二元醇175质量份、第一部分的乙酸乙酯175质量份加入到带有冷凝回流装置反应釜Ⅰ中,使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转数200rpm搅拌,在氮气保护下反应3.5h;升温至83℃,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38质量份、第二部分的乙酸乙酯28质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4.5质量份、以及阻聚剂1质量份,反应3.5h,冷至室温,即制得聚氨酯丙烯酸酯,备用;

    b、制备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

    在室温下,将丙烯酸正丁酯10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13质量份、丙烯酸羟乙酯9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8质量份、(第一次加入的)溶剂①325质量份和引发剂1.8质量份,加入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釜Ⅱ中,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下,开启搅拌,控制转速200rpm下混合均匀,在通氮气保护下,逐渐升温至78℃,进行溶液共聚反应5h,开启反应釜Ⅱ底阀门,将反应后的物料放入混合罐A冷却至室温,再将色料13质量份、(第二次加入的)溶剂①48质量份、醋酸丁酸纤维素3质量份,一起加入混合罐A,开启搅拌,在转速200rpm下混合45min,使混合均匀,出料,即制得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备用;

    c、配制丙烯酸胶黏剂:

    将步骤a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50质量份和步骤b制备的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150质量份加入混合罐B,开启搅拌,转速350rpm,搅拌时间1.8h,然后加入交联剂3.5质量份、溶剂②92质量份,再搅拌0.5h,出料,即得到丙烯酸胶黏剂,备用;

    d、制备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

    在涂布机上,将丙烯酸胶黏剂用胶液通过涂布辊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50μm、宽度为1500mm的网格离型膜上,涂胶厚度为6μm,网格离型膜以28m/min线速度,顺次通过第Ⅰ段温度为70℃、第Ⅱ段温度为95℃、第Ⅲ段温度为110℃、第Ⅳ段温度为100℃、第Ⅴ段温度为70℃的长度为20m烘道,进一步预聚合,并除去丙烯酸胶黏剂中的溶剂;再将涂有丙烯酸胶黏剂的网格离型膜与厚度4μm、宽度1500mm的薄膜在压辊压力为0.4MPa和室温的条件下进行复合后,收成卷或分切成盘带,最后放入45℃烘房再熟化60小时,即制得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

    实施例12~18:

    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

    室温下将二异氰酸酯36~50质量份、二元醇100~250质量份、第一部分的乙酸乙酯150~200质量份加入到带有冷凝回流装置反应釜Ⅰ中,使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转数100~300rpm搅拌,在氮气保护下反应3~4h;升温至80~85℃,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15~60质量份、第二部分的乙酸乙酯15~40质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6质量份、以及阻聚剂0.4~1.5质量份,反应3~4h,冷至室温,即制得聚氨酯丙烯酸酯,备用;

    各实施例中各组分原料(按上述顺序)的具体质量份用量见下表:

    b、制备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

    在室温下,将丙烯酸正丁酯10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10~15质量份、丙烯酸羟乙酯7~10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30质量份、(第一次加入的)溶剂①300~350质量份和引发剂0.5~3.0质量份,加入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釜Ⅱ中,冷凝器温度控制在15℃以下,开启搅拌,控制转速100~300rpm下混合均匀,在通氮气保护下,逐渐升温至75~80℃,进行溶液共聚反应4~6h,开启反应釜Ⅱ底阀门,将反应后的物料放入混合罐A冷却至室温,再将色料5~20质量份、(第二次加入的)溶剂①36~60质量份、醋酸丁酸纤维素1~5质量份,一起加入混合罐A,开启搅拌,在转速100~300rpm下混合30~60min,使混合均匀,出料,即制得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备用;

    各实施例中各组分原料(按上述顺序)的具体质量份用量见下表:

    c、配制丙烯酸胶黏剂:

    将步骤a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100~200质量份和步骤b制备的丙烯酸预聚物色浆料100~200质量份加入混合罐B,开启搅拌,转速200~500rpm,搅拌时间0.5~1h,然后加入交联剂2~5质量份、溶剂②65~120质量份,再搅拌0.5h,出料,即得到丙烯酸胶黏剂,备用;

    各实施例中各组分原料的具体质量份用量见下表:

    d、制备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

    在涂布机上,将丙烯酸胶黏剂用胶液通过涂布辊均匀地涂布在厚度为50μm、宽度为500~2500mm的网格离型膜上,涂胶厚度为4~8μm,网格离型膜以15~30m/min线速度,顺次通过第Ⅰ段温度为60~80℃、第Ⅱ段温度为90~100℃、第Ⅲ段温度为105~115℃、第Ⅳ段温度为95~105℃、第Ⅴ段温度为60~80℃的长度为15~25m烘道,进一步预聚合,并除去丙烯酸胶黏剂中的溶剂;再将涂有丙烯酸胶黏剂的网格离型膜与厚度2~6μm、宽度500~2500mm的薄膜在压辊压力为0.4MPa和室温的条件下进行复合后,收成卷或分切成盘带,最后放入40~50℃烘房再熟化48~72小时,即制得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

    上述实施例9~18中:

    步骤a中所述二异氰酸酯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步骤a中所述二元醇是聚醚二元醇(产品生产提供企业名称及牌号可以是:广州市应泓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牌号N210、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提供的牌号PPG4000、以及山东摩尔化工提供的牌号PPG600的聚醚二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步骤a中所述阻聚剂是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以及2-叔丁基对苯二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步骤b中所述溶剂①是乙酸乙酯、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第一次加入的溶剂①和第二次加入的溶剂①是完全一样的,即物质种类和配比均完全一致;

    步骤b中所述引发剂是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步骤b中所述色料是粒径0.1~1μm的炭黑、二氧化钛、高岭土、以及铅铬红中的任一种(无机颜料);

    步骤c中所述溶剂②是甲苯或/和乙酸乙酯;

    步骤c中所述交联剂是酚醛环氧树脂(产品生产提供企业名称及牌号可以是:无锡久耐防腐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牌号F-51;山东德源环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牌号F-51;以及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牌号SQAN-201的酚醛环氧树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步骤d中所述网格离型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牛皮纸、聚乙烯薄膜、以及格拉辛纸中的一种,网坑形状可以为菱形、锥形、矩形,网坑可以有不同深度、大小;

    步骤d中所述薄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以及聚丙烯薄膜中的一种。

    上述实施例9~18中:步骤d所述制得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初粘性为3#~5#、持粘性为0~0.3mm、180°剥离强度为4~6.5N和透光率为0%~0.6%。

    上述实施例9~18所述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技术性能测试,初粘性、持粘性、180°剥离强度和透光率分别按照GB/T 4852-2002、GB/T 4851-1998、GB/T 2792-1998、GB/T 2410-2008标准进行。

    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百分比例中,未特别注明的,均为质量(重量)百分比例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百分比例;所采用的比例中,未特别注明的,均为质量(重量)比例;所述重量份可以均是克或千克。

    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中的工艺参数(温度、时间、速度、转速等)和各组分用量数值等为范围的,任一点均可适用。

    本发明内容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技术内容同现有技术,所述原材料均为市售产品。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关 键  词:
    一种 超薄 排气 遮蔽 胶带 胶膜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超薄排气遮蔽胶带/胶膜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91356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