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比不固定节能内燃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特别是一种能直接调节压缩比,彻底消除爆震,节能减污内燃机。
由于传统内燃机的压缩比固定,当负荷小,吸气量少时,此时做功压力不足,效率低,如果将压缩比做的过高时,又会在吸入气体量增大时发生爆震。因此,传统内燃机不能使各种负荷的效率都很高。
本发明的任务:使内燃机能直接调节压缩比,并从根本上消除爆震,提高效率,减少污染。
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将内燃机的气缸盖内的凹穴尽量做小。将活塞改为由主活塞和次活塞组成的活塞组。主活塞和次活塞间有行程活动余地,并组成一密封的膨胀腔。次活塞上还装有充气阀和限压阀。(各阀在高速内燃机中应横向放置为宜,以免受加速度力的影响,本说明书中以竖向放置为例,以便说明)。工作时充气阀和限压阀能使膨胀腔内有一较衡定的气压。这样,当气缸内吸入混合气体量少时,同样能由膨胀腔提供足够的压力做功;当吸入量增加时,主活塞又能将膨胀腔压缩,使燃烧室增大,避免了爆震。因此,便实现了压缩比的直接调节,消除了爆震,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与传统内燃机的原理相比有以下优点:
它大大加长了最大推力下的做功行程,因此能使内燃机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又因压缩比的直接改变不存在爆震现象,所以,能使汽油机的单缸功率大大提高。同时,又能彻底将废气排出,燃烧完全,减少污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改造后的活塞组剖面图。
图2放气阀的剖面图。
图3和图4是图1中气孔的剖面图,以说明气孔与膨胀腔相通地走向。
该活塞的组成及其各部件的作用:
该活塞组是由主活塞〔1〕、次活塞〔2〕、冲气阀、限压阀、放气阀、环形钢卡〔3〕组成。次活塞在主活塞的内压合面〔4〕和环形钢卡〔3〕之间能上下移动,并组成一密封腔〔5〕,该腔与缓冲腔〔6〕相通,组成膨胀腔。
冲气阀:是一种两级冲气阀,当主活塞相对次活塞向下压缩移动时,主活塞壁的下缘〔7〕,便推动挺杆〔8〕下移,因弹簧〔9〕的弹性大而弹簧〔10〕的弹性小,因此活栓〔11〕被推动。随着位移的增大,低压室〔12〕及高压室〔13〕的气体,经止回球〔14〕、〔15〕分别压入中压腔〔16〕和高压腔〔17〕,高压腔的气体,又经气孔〔18〕,送入缓冲腔〔6〕,当活栓〔11〕被彻底压缩后而弹簧〔9〕开始压缩,当主活塞开始返回时首先弹簧〔9〕开始伸长,当伸长到限定长度时,活栓〔11〕受弹簧〔10〕的弹力作用,开始上移,止回球〔14〕、〔15〕关闭;当上移结束时,进气口〔19〕、〔20〕都同时被打开,中低压气体分别进入高压室〔13〕和低压室〔12〕,为下一次工作做好准备。
限压阀:由于气孔〔18〕与膨胀腔〔6〕相通,因此膨胀腔内的压强受弹簧〔21〕的弹力的大小而被限制在一定的压强(该压强的大小能在燃烧室爆震前最高压力时推动主活塞为准)下,但由于膨胀腔的压强又与主次活塞间的位移有关;因此,当主活塞〔1〕下移时能够经挺杆〔27〕将弹簧〔21〕压缩,使其限压升高,达到跟踪限压的目的。
放气阀:同样经气孔与膨胀腔相通。当膨胀腔内无压力时,活栓〔22〕,受弹簧〔23〕的推力,插入气孔至最深;当内燃机工作时,摆球〔24〕便随活塞组的往复运动而摆动,从而使摆球摇臂〔25〕与斜面〔26〕接触而产生向左的推力;当摆球〔24〕摆至中间位置时,由于摆球〔24〕的质量和速度的原因,使其在很短时间内右移距离很短。因此,工作中不至于使活栓〔22〕抽出气孔而放气;当内燃机停止工作时,气孔内高压气体,对活栓〔22〕推力大于弹簧〔23〕的弹力,便将活栓〔22〕推出气孔而放气。当放至二力平衡时,放气阀又能将活塞组内的膨胀腔的压强限制在此压强下,为内燃机在下一次立即起动做好准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内燃机开始工作时此活塞组膨胀腔内无压力,内燃机开始运转的每一周,都能给以冲气,提高了冲气速度。当冲到一定压强时,每个工作循环,即两周冲一次气(指四冲程内燃机),因为此时的往复运动,使主活塞产生的加速度的力小于膨胀腔内气体的推力。随着内燃机的继续运转,不断冲气,当限压阀工作时,说明活塞组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此过程所用时间小于预热时间;进入正常工作后各种负荷都有最快的燃烧速度和最高的推力,推动活塞做功,当内燃机气缸吸入少量气体时点燃后活塞组在上止点的最大推力下,只能将活塞组本身压缩很小的位移,随着气体吸入量的增加,其活塞组本身的压缩位移也随之增加,但压强变化不大,都是工作在爆震前最高压强(由限压阀调节)下,因此,各种负荷都有很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