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密封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耐高温密封圈.pdf(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048365.6 (22)申请日 2015.01.30 C08L 7/00(2006.01) C08L 23/16(2006.01) C08L 9/06(2006.01) C08L 83/04(2006.01) C08K 13/02(2006.01) C08K 3/22(2006.01) C08K 3/36(2006.01) C08K 3/34(2006.01) C08K 5/3492(2006.01) C08K 5/02(2006.01) C08J 9/04(2006.01) (71)申请人 重庆金亚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
2、401320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金竹工业园 (72)发明人 罗灿 (54) 发明名称 一种耐高温密封圈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密封圈, 其特征在 于 :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 三元乙丙橡胶 9-12 份, 丁苯胶 6-7 份, 氧化锌 2-4 份, 白炭黑 7-12份, 促进剂3-5份, 发泡剂4-6份, 环烷油7-8 份, 钛白粉 26-29 份, 天然橡胶 30-40 份, 莱茵散 12-15 份, 硅橡胶 12-13 份, 碳化硅 1-2 份, 三聚腈 胺1-3份,乙烯基氟化物13-16份,六氟丙烯5-8 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 本发明通过添加乙烯 基氟化物和六。
3、氟丙烯 等具备优异的阻燃性、 气密 性、 耐高温的材料, 可以提高耐高温性, 从而不易 高温损坏。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CN 105985538 A 2016.10.05 CN 105985538 A 1/1 页 2 1.一种耐高温密封圈, 其特征在于 :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 三元乙丙橡胶 9-12 份, 丁苯胶 6-7 份, 氧化锌 2-4 份, 白炭黑 7-12 份, 促进剂 3-5 份, 发泡剂 4-6 份, 环烷油 7-8 份, 钛白粉26-29份, 天然橡胶30-40份, 莱茵散12。
4、-15份, 硅橡胶12-13份, 碳化硅1-2 份, 三聚腈胺 1-3 份 , 乙烯基氟化物 13-16 份 , 六氟丙烯 5-8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985538 A 2 1/1 页 3 一种耐高温密封圈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耐高温密封圈。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是一种轴向作用的橡胶密封圈, 用作转轴无压密封, 密封唇有较好的 活动性和适应性, 可补偿较大的公差和角度偏差, 可防止内部油脂或油液向外漏泄, 也可防 止外界的溅水或尘埃的侵入 , 但由于物体、 工件之间高速不停摩擦, 随着摩擦时间的增长 温度升高密封圈变形后, 会导致密封性下降。所以橡胶密。
5、封圈, 需要防止高温磨损, 从而保 证良好的密封效果。因此, 橡胶密封圈的耐高温性能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耐高温密封圈。 0004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耐高温密封圈, 其特征在于 :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 三元乙丙橡胶 9-12 份, 丁苯胶 6-7 份, 氧化锌 2-4 份, 白炭黑 7-12 份, 促进剂 3-5 份, 发泡剂 4-6 份, 环烷油 7-8 份, 钛白粉 26-29 份, 天然橡胶 30-40 份, 莱茵散 12-15 份, 硅橡胶 12-13 份, 碳化硅 1-2 份, 三聚腈胺。
6、 1-3 份 , 乙烯基氟化物 13-16 份 , 六氟丙烯 5-8 份。 0005 本发明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 本发明通过添加乙烯基氟化物和六氟丙烯 等具 备优异的阻燃性、 气密性、 耐高温的材料, 可以提高耐高温性, 从而不易高温损坏。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其操作要求如下 : 一种耐高温密封圈,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 三元乙丙橡胶 9-12 份, 丁苯胶 6-7 份, 氧化锌 2-4 份, 白炭黑 7-12 份, 促进剂 3-5 份, 发泡剂 4-6 份, 环烷油 7-8 份, 钛白粉 26-29 份, 天然橡胶 30-40 份, 莱茵散 12-15 份, 硅橡胶 12-13 份, 碳化硅 1-2 份, 三聚腈胺 1-3 份 , 乙烯基氟化物 13-16 份 , 六氟丙烯 5-8 份。 0007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 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 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 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钟析、 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 的技术方案, 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5985538 A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