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水性防蚀处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pdf

  • 上传人:zhu****69
  • 文档编号:8878929
  • 上传时间:2021-01-09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316.9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0228.9

    申请日:

    19940429

    公开号:

    CN1054872C

    公开日:

    200007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5/10,C09D101/02

    主分类号:

    C09D5/10,C09D101/02

    申请人:

    东北大学

    发明人:

    文光男

    地址:

    110006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优先权:

    CN94110228A

    专利代理机构:

    东北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郭绍卿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防蚀处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处理剂由超细金属或片状金属粉、六价铬、还原剂,反应促进剂、稳定剂、调整剂、分散剂、粘结剂、去离子水按一定比例组成。将上述各组成分在常温下充分搅拌分散即可制成处理剂。在本处理剂上、再涂一层水系硅酸钠溶液或水系氟系列乳液或硅酸乙酯,烘干即形成防蚀保护层。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造船、机械、电器、建筑、石油化工等工业设备及零部件的表面防蚀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性防蚀处理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超细金属粉或片状金属粉、六价铬、还原剂、反应促进剂、稳定剂、调整剂、分散剂、粘结剂、去离子水组成,金属粉可为锌、铝、镁、锰、镍以及它们的合金,金属粉在涂覆液中含量为40-600g/l,六价铬可为重铬酸钾、重铬酸钠、重铬酸镁、重铬酸锌、无水铬酸的铬化合物,按CrO计算,金属粉对铬的重量比为1∶1至20∶1,还原剂采用已二酸、琥珀酸、环已酸、辛二酸、顺丁稀二酸酐、苹果酸、亚甲基丁二酸、丁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双丙酮醇、丁二醇、二丙基二乙醇、2-丁氧基乙醇之一,铬化合物对还原剂的重量比率为1∶0.5~1∶500,分散剂可采用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氟系表面活性剂之一,表面活性剂在总涂覆液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1~30%,可采用磷酸、硼砂、硼酸化合物之一,其用量对铬的化合物的重量比为4∶1~1∶50,粘结剂可采用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甲基羟基纤维素、丙基纤维素、甲基乙基纤维素之一,粘结剂用量一般为涂覆液总重量的0.1~3%,调整剂可采用金属锂、锶、钡、钙、镁、锌、铅的氧化物之一,其使用量以把涂覆液的PH值调正到3~6,反应促进剂可采用低分子有机酸,用量为对铬酸化合物CrO的重量比为2∶1~1∶50,去离子水占总涂覆液的2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防蚀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采用聚壬苯酸乙二醇、聚对苯酚乙二醇、聚十二烷基苯酚乙二醇、聚乙二醇十二烷基醚、聚乙二醇月桂酸酯、聚乙二醇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聚氧乙烯硬脂酸醚、聚氧乙烯油酸醚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防蚀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低分子有机酸可采用甲酸、乙二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之一。  4、权利要求1的水性防蚀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金属锌、铝、镁、锰、镍以及它们的合金之一,经过硬质合金球湿法球磨获得超细片状金属粉,其最大长度不超过80μM,片状金属厚度平均为0.2~0.6μM,然后加入六价铬,再加入还原剂,反应促进剂、稳定剂、调整剂、分散剂、粘结剂、去离子水,在常温下充分搅拌分散即可制成水性防蚀处理剂。 5、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防蚀处理剂的应用方法,先将本发明水性防蚀处理剂涂覆在被涂物表面,获得热固型锌基铬酸盐涂层,再涂一层硅酸盐系化合物,其中NaSiO重量百分比为22%,SiO∶NaO为3.22∶1,或涂氟系乳液,或硅酸乙酯之一作封孔处理,然后在93°~188℃烘干10~20分钟即形成防蚀保护层。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腐蚀与保护技术,特别是一种水性防蚀处理剂及 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目前,对金属表面防腐处理虽然有许多办法,但其涂层都不 尽人意,比如从文献检索得知,美国专利USP 4,266.975、USP4,0 26,710、USP 4,365,003所记载的防腐材料所形成的涂层成本高于 电镀锌的20%,由于防蚀处理液的稳定性差,不仅影响涂层诸性 能,还有带来管理防蚀处理液的麻烦,需要固化温度300-330℃。 因此,耗能大、成本高,防蚀剂的使用稳定性差,尤其在夏天高 温期不足3天性能明显下降,还有水系防腐剂的涂层耐磨性,耐 碰性以及耐化药性较差,尤为严重的是有表面脱落粉末现象。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降低固 化温度,提高涂层性能,提高防蚀处理液稳定性的水性防蚀处理 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水性防蚀处理剂是通过以下方案 实现的。它主要由超细金属粉或片状金属粉及适宜比例的六价铬、 还原剂,反应促进剂、稳定剂、调整剂、分散剂、粘结剂、去离 子水组成,所采用的金属粉为锌、铝、镁、锰、镍以及它们的合 金。金属粉在涂复液中含量为40-600g/l。六价铬由重铬酸钾、 重铬酸钠、重铬酸镁、重铬酸锌、无水铬酸等之一铬的化合物构 成。按CrO3计算,金属粉对铬的重量比为1∶1至20∶1。还原 剂采用已二酸、琥珀酸、环已酸、辛二酸、顺丁稀二酸 酐、苹果酸、亚甲基丁二酸、丁醇、异丙醇、乙二醇、 丙二醇、二甘醇、双丙酮醇、丁二醇、二丙基二乙醇、 2-丁氧基乙醇之一。这种还原剂把铬酸化合物还原成铬 酸钝化膜,而且六价铬还原成水不溶性三价铬氧化物,使 片状金属重叠而成膜涂层的粘性剂。铬化合物对还原剂 的重量比率为1∶0.5~1∶500。分散剂可采用阳离子或阴 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氟系表面 活性剂。分散剂在水性涂覆液中,使各组分润湿,充分分 散,避免凝聚结块。所采用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用 聚壬苯酸乙二醇、聚对苯酚乙二醇、聚十二烷基苯酚乙 二醇、聚乙二醇十二烷基醚、聚乙二醇月桂酸酯、聚乙 二醇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 氧乙烯十六烷基醚、聚氧乙烯硬脂酸醚、聚氧乙烯油酸 醚等。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是在总涂覆液的重量百分含量 为0.1~30%。这是因为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小于0.1%时, 严重影响涂层的附着性,大于30%不仅浪费材料反而降低 附着性。为了提高防蚀性能及保持稳定性,采用磷酸、硼 砂、硼酸等化合物,其使用量对铬的化合物的重量比为 4∶1~1∶50。粘结剂一般采用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 素、甲基羟基纤维素、丙基纤维素、甲基乙基纤维素。 粘结剂在涂覆液中起消泡作用,而且使涂覆水溶液容易粘 结在金属基体表面的作用。粘结剂的使用量一般为涂覆 液总重量的0.1~3%。调整剂可采用金属锂、锶、钡、钙 镁、锌、铅的氧化物之一,其使用量,以把涂覆液的PH 值调正到3~6。反应促进剂采用低分子有机酸,如甲酸、 已二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之一还原剂。这种还原剂 容易被一般氧化剂所氧化。因此涂覆液中加入适量反应 促进剂时,固化温度为160-240℃以下,得到附着性良好的 锌基铬酸盐防蚀涂层,其防蚀性能不仅达到未加反应促进 剂时,在300℃温度下干燥获得的锌基铬酸盐涂层性能, 而且涂层的附着性和涂覆液存放稳定性有着大幅度增 加。当然,如果不加反应促进剂时,固化温度采取160- 240℃时涂层很快剥落下来。反应促进剂的使用量对铬酸 化合物(CrO3)的重量比为2∶1~1∶50。反应促进剂使 用量过少不起效果,使用量过大反而起到涂层附着性差 的效果。去离子水占总涂覆液的20-8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性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是先将金 属锌、铝、镁、锰、镍以及它们的合金之一,采用比重 为15的硬质合金球湿法球磨获得超细金属粉或超细片状 金属粉,超细片状金属粉其最大长度不超过80μM,片状 金属粉的厚度平均为0.2~0.6μM,然后加入六价铬,再加 入还原剂,反应促进剂、稳定剂调整剂分散剂粘结剂去离 子水,各组成部分比例与前述水性防蚀处理剂相同。在常 温下充分搅拌分散即可制成水性防蚀处理剂。

    水性防蚀处理剂的防蚀应用方法,先将本发明水性防 蚀处理剂,涂覆在被涂物表面,获得热固型锌基铬酸盐涂 层,再涂上一 层硅酸盐化合物,其中Na2SiO3重量百分比为22,SiO2/Na2O为 3.22∶1,或涂上硅酸乙酯,或者氟系乳化液,这是针对只涂一 层水性防蚀处理剂涂层易存在许多小孔而采取的封孔措施。然后 在93°-180℃烘干10-20分钟即可形成防蚀保护层。

    本发明的水性防蚀处理剂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和效 果。

    1、性能稳定,易于管理,附着力强。

    2、用这种处理剂的涂层,既无污染又无氢脆、耐盐雾(baCl) 等中性盐类,耐潮湿,耐大气污染,防蚀与电镀锌相比,五倍以 上的防蚀效果。且耐高温300℃又能耐低温(-196℃)。可做面柒, 也可作防蚀底层使用。固化温度降低100℃,降低成本约20%。

    3、涂复工艺简单易行,只要工件表面除油后,即可用于浸 涂、滚涂、刷涂、喷涂(包括静电喷涂)都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涂层, 而且复杂工件内外部都可涂复均匀。

    4、由于采用在水性防蚀处理剂上的固化涂层表面再涂一层 水性硅酸盐物质或氟系乳液封孔,不仅提高涂层的附着强度和耐 蚀性,而且大幅度改善耐磨性,耐碰伤及耐化药性。实测得,锌 基铬酸盐涂层的铅笔硬度为3M,静磨擦系数为0.5左右,采用封 孔处理后,硬度可达5E,尤其采用氟系乳液封孔处理,静磨擦系 数可达小于0.3。这些性能的改进,大大拓宽了锌基铬酸盐涂层 的应用范围。例如螺帽、螺栓只用锌基铬酸盐涂层处理,上螺纹、 卸螺纹总是脱落粉末,严重影响防蚀效果,但采用锌基铬酸盐封 孔处理后完全避免了粉末脱落现象。特别是采用氟系乳液封孔处 理,锌基铬酸盐涂层的诸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开辟了更广阔 的应用范围。

    按照ASTMB-117-88方法进行涂层的耐盐雾试验(5%NaCl35℃),并按照089789-88的方法,测定二氧化硫腐蚀试验。试验 样品的腐蚀等级按下列标准观察。

    5级——绝对没有形成红锈

    4级——生成红锈10%或有许多小针孔红锈点,

    3级——许多锈斑点并观察到红锈流带

    2级——显著许多锈带

    1级——全面覆盖红锈

                      评    价     实验例 1  2  3  4 比较例1  比较例2 盐雾试验240小时 5  5  5  5    3        5 SO试验3周期※ 2  2  4  5    1        -2

    ※1周期:24小时为一个试验周期

             SO2浓度为666ppm饱和水蒸汽在40°±3℃温度下 水性防蚀处理剂。

    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造船、机械、电器、建筑、石油 化工等工业设备及零部件的表面防蚀处理。

    以下提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将研磨得到的片状锌取210g和铝30g,并加入180g丁二醇和 10g聚壬苯酚乙二醇,混和搅拌,与此同时加入8g氧化锌和55g铬 酸10g硼酸、8g粘结剂,最后加入6g丙稀酸和610ml去离子水充分 搅拌分散,即获得水性防蚀剂。然后在除油去锈的冷轧钢板上涂 覆50×70×1.5mm,经240℃温度下,烘干20分钟,冷却后得到涂 层固体分为200-250mg/dm2的光滑均匀的防蚀保护层。

    实施例2

    将研磨得到的片状锌180g和铝40g,加入180g丙二醇和8g聚 对苯酚乙二醇混合搅拌,然后注入580ml去离子水和铬酸50g,加 15g硼酸和6g粘结剂,最后加入5g氧化锌和4g乙二酸,混合搅抖 得到水性防蚀处理剂,其涂覆和固化按例1方法进行。

    实施例3

    按上述例1得到的水系涂层表面,用水系硅酸盐封孔剂上涂 后,在170℃温度下烘干10分钟,获得防蚀保护层。

    实施例4

    按上述例1获得的水系涂层表面,涂覆氟系乳液面涂封孔后, 在180℃温度下烘干10分钟,得到耐腐蚀、耐磨性、耐碰伤以及 化药性好的保护涂层。

    本发明水性防蚀处理剂的涂层提供以下比较例,做为效果的 参照。

    比较例1

    按上述例1或例2的水性防蚀处理剂中,不加反应促进剂,而 配制的涂覆液后,按例1的方法涂覆和固化。

    比较例2

    按上述例1或例2获得的水性防蚀处理剂,不加反应促进剂而 获得的涂覆液,按例1的方法涂覆,固化温度采用300℃下烘干20 分钟。

    关 键  词:
    一种 水性 处理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水性防蚀处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87892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