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1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190515.2 (22)申请日 2014.05.07 C07D 401/04(2006.01) A01N 43/56(2006.01) A01P 7/04(2006.01) (73)专利权人 肇庆市真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金度工业园 G6 小区 (72)发明人 王泊理 赵勇 何道航 李维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2104 代理人 杨柳林 CN 101659655 A,2010.03.03, CN 1713819 A,2005.12.28, CN 101659。
2、655 A,2010.03.03, (54) 发明名称 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57) 摘要 本 发 明 公 开 了 一 种 多 取 代 吡 啶 基 吡 唑 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多取 代 吡 啶 基 吡 唑 酰 胺 的 结 构 如 通 式 所 示 : 该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 具有杀虫性能效果好、 生产成本低廉的优点, 可用 于农业、 林业或卫生害虫的防治, 尤其是抗药性害 虫的防治, 其制备方法收率高、 步骤少、 操作简单。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吴峥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3页。
3、 CN 104003976 B 2016.03.16 CN 104003976 B 1/3 页 2 1.一种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的制备方法, 所述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结构如通式 I 所示,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以下步骤 : 1) 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 1-(3,5- 二取代吡啶 -2- 基 )-3- 取代 -1H- 吡唑 -5- 甲 酸和结构式如所示的中间体 2- 氨基 -3,5- 二取代苯甲酸加入反应溶剂、 碱和适量的甲 基磺酰氯, 在 -10 20反应 2 5h 得到结构式如所示的中间体 2-1-(3,5- 二取代吡 啶 -2- 基 )-3- 取代 -1H- 吡唑 -5- 基 -6,8- 。
4、二取代 -4H-3,1- 苯并噁嗪 -4- 酮, 其反应式 为 : 其中, 所述反应溶剂为苯、 甲苯、 二甲苯、 氯苯、 丙酮、 乙腈、 乙酸乙酯、 四氢呋喃、 二氧六 环中的一种 ; 所述碱为碳酸钠、 碳酸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三乙胺、 吡啶、 甲基吡啶中的一 种 ; 2) 结构式如所示的中间体与结构式如所示的取代伯胺或仲胺溶于有机溶剂后反 应生成结构式如所示的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 其反应式为 : 其中, 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 乙腈、 乙酸乙酯、 四氢呋喃、 二氧六环中的一种, 所述反应 温度为 10 30, 反应时间为 2 5h, 其中, R1为 Cl、 Br ; R2为 Cl、。
5、 Br、 I、 CN 或 CF 3; R3a和 R 3b同所连接的氮一起形成 : 中的一种 ; R4为 Br、 CF 3; R5为 H、 F、 Cl、 Br、 I、 CN 或 CF 3; R6为 Cl ; 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与结构式如所示的中间体的摩尔比为10.81.2, 结构 式为所示的中间体与碱的摩尔比为 1:2.0 6.0, 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与甲基磺酰 氯的摩尔比为 1:1.5-4.5 ; 结构式如所示中间体和结构式如所示的取代伯胺或仲胺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3976 B 2 2/3 页 3 摩尔比为 1:1.5-4.5。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取代吡啶基。
6、吡唑酰胺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结构式如 所示的中间体是由结构式如所示的中间体 2- 氨基 -3- 取代苯甲酸与卤代或氰代试剂 反应而来, 其反应式为 : 其中, 所述卤代或氰代试剂为 N- 氯代丁二酰亚胺、 N- 溴代丁二酰亚胺、 N- 碘代丁二酰 亚胺、 氯气、 溴单质、 碘单质、 氯化碘、 氰化钠、 氰化亚铜、 氰化锌中的一种, 反应温度为 40 150, 反应时间为 2 6h ; 结构式如所示中间体与所述卤代或氰代试剂的摩尔比为 1 0.8 1.3。 3.一种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的制备方法, 所述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结构如通式 I 所示, 其特征在于, 它由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 。
7、1-(3,5- 二取代吡啶 -2- 基 )-3- 取 代 -1H- 吡唑 -5- 甲酸与结构式如所示的中间体 2- 氨基 -3,5- 二取代苯甲酰胺在含催化 剂的溶剂中与碱和甲基磺酰氯反应而来, 其反应式为 : 所述催化剂为碘化钾、 碘化钠中的一种, 所述溶剂为苯、 甲苯、 二甲苯、 氯苯、 丙酮、 乙 腈、 乙酸乙酯、 四氢呋喃、 二氧六环中的一种, 所述碱为碳酸钠、 碳酸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 钾、 三乙胺、 吡啶、 甲基吡啶中的一种 ; 其中 , R1为 Cl、 Br ; R2为 Cl、 Br、 I、 CN 或 CF 3; R3a和 R 3b同所连接的氮一起形成 : 中的一种 ; R4。
8、为 Br、 CF 3; R5为 H、 F、 Cl、 Br、 I、 CN 或 CF 3; R6为 Cl ; 所述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和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的摩尔比为 1 0.8-1.2, 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和碱的摩尔比为 1 2.0-6.0, 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和甲基 磺酰氯的摩尔比为 1 1.5-4.5 ; 所述反应温度为 -10 25, 反应时间为 0.5 1.5h。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结构式为 所示的中间体是由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与甲基化试剂经过甲基化反应, 生成结构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3976 B 3 3。
9、/3 页 4 如所示的中间体2-氨基-3,5-二取代苯甲酸甲酯后, 再与结构式如所示的取代伯胺或 仲胺发生胺化反应生成, 其反应式为 : 其中, 所述甲基化试剂为硫酸 / 甲醇、 碳酸钾 / 硫酸二甲酯、 碳酸钾 / 碘甲烷中的一种, 甲基化反应温度为 20 110; 所述胺化反应温度为 50 70, 胺化溶剂为甲醇、 乙醇、 乙 腈、 四氢呋喃中的一种, 所述结构式如所示的中间体和结构式如所示的取代伯胺或仲 胺的摩尔比为 1 3.5 5.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03976 B 4 1/13 页 5 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
10、技术领域, 具体是指一种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及其制备方 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常规农药的频繁大量使用, 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 : 害虫产生了严重的抗性 ; 对害虫的天敌生物带来了严重危害 ; 并对环境产生了污染。 因此,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 增强, 创制具有高活性、 高选择性、 低毒和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成为农药学研究的紧迫课 题, 同时也是未来农药发展的趋势。 0003 本发明之前纳穆尔杜邦公司在申请号为 02815924.1 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 杀节肢动物的邻氨基苯甲酰胺化合物, 其结构式如式所示。申请日为 2005 年 7 月 22 日、 申请号为 WO2005US。
11、26116、 名称为 mixtures of anthranilamide invertebrate pest control agents 的专利公开了如式所示的具有优异杀虫作用的化合物。申请号为 200810116198.4、 名称为1-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如 式所示的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化合物。 申请号为201110292614.8、 名称为一种3,5-二氯 吡啶基吡唑酰胺化合物及其应用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式所示结构的具有优异杀虫活性的 化合物。 申请号为201110292757.9、 名称为3-氟-5-氯吡啶基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式所示的。
12、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 0004 0005 实际应用过程中, 虽然以上化合物对害虫在很低剂量下即有优良防效, 但它们的 制备成本居高不下, 严重地制约了其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虫性能效果好、 生产成本低廉的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 胺及其制备方法, 这一类化合物可用于农业、 林业或卫生害虫的防治, 尤其是抗药性害虫的 说 明 书 CN 104003976 B 5 2/13 页 6 防治, 其制备方法收率高、 步骤少、 操作简单。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的结构如通式所示 : 0008 0009 R1为 Cl、 Br 或甲基 ; 001。
13、0 R2为 Cl、 Br、 I、 CN 或 CF 3; 0011 R3a为氢或 C 1-C4烷基中的一种 ; R 3b为 H、 氨基、 C 1-C4烷基、 C3-C6烯基、 C3-C6环烷基 或者, C3-C6环烷基上任意一个氢被卤素、 CN、 氨基、 巯基、 羟基取代或者多个氢同时或者分别 被卤素、 CN、 氨基、 巯基、 羟基取代基取代 ; 0012 或者 R3a和 R 3b同所连接的氮一起形成 : 中的一 种 ; 0013 R4为 Br、 CF 3或者 CF3CH2O ; 0014 R5、 R6同时或分别为 H、 F、 Cl、 Br、 I、 CN 或 CF 3。 0015 同时, 本发明。
14、还提供了所述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的制备方法, 它包括以下步 骤 : 0016 1) 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 1-(3,5- 二取代吡啶 -2- 基 )-3- 取代 -1H- 吡 唑 -5- 甲酸和结构式如所示的 2- 氨基 -3,5- 二取代苯甲酸加入反应溶剂、 碱和适量的甲 基磺酰氯, 在 -10 20反应 2 5h 得到结构式如所示的中间体 2-1-(3,5- 二取代吡 啶 -2- 基 )-3- 取代 -1H- 吡唑 -5- 基 -6,8- 二取代 -4H-3,1- 苯并噁嗪 -4- 酮, 其反应式 为 : 0017 0018 其中, 所述反应溶剂为苯、 甲苯、 二甲苯、 氯苯、 丙酮、 乙。
15、腈、 乙酸乙酯、 四氢呋喃、 二 氧六环中的一种 ; 所述碱为碳酸钠、 碳酸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三乙胺、 吡啶、 甲基吡啶中 的一种 ; 0019 2) 结构式如所示的中间体苯并噁嗪酮与结构式如所示的取代伯胺或仲胺溶 于有机溶剂后反应生成结构式如所示的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 其反应式为 : 0020 说 明 书 CN 104003976 B 6 3/13 页 7 0021 其中, 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 乙腈、 乙酸乙酯、 四氢呋喃、 二氧六环中的一种, 所述 反应温度为 10 30, 反应时间为 2 5h。 0022 优选地, 所述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与结构式如所示的中间体的摩尔比为。
16、 10.81.2, 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与碱的摩尔比为1:2.06.0, 结构式为所示的 中间体与甲基磺酰氯的摩尔比为 1:1.5-4.5 ; 结构式如所示的苯并噁嗪酮和结构式如 所示的取代伯胺或仲胺的摩尔比为 1:1.5-4.5。 0023 进一步优选地, 结构式如所示的2-氨基-3,5-二取代苯甲酸是由结构式如所 示的 2- 氨基 -3- 取代苯甲酸与卤代或氰代试剂反应而来, 其反应式为 : 0024 0025 其中, 所述卤代或氰代试剂为 N- 氯代丁二酰亚胺、 N- 溴代丁二酰亚胺、 N- 碘代丁 二酰亚胺、 氯气、 溴单质、 碘单质、 氯化碘、 氰化钠、 氰化亚铜、 氰化锌中的一种,。
17、 反应温度为 40 150, 反应时间为 2 6h ; 结构式如所示 2- 氨基 -3- 取代苯甲酸与所述卤代或氰 代试剂的摩尔比为 1 0.8 1.3。 0026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的另一种制备方法, 它是由结构式 为所示的中间体 1-(3,5- 二取代吡啶 -2- 基 )-3- 取代 -1H- 吡唑 -5- 甲酸与结构式如 所示的中间体 2- 氨基 -3,5- 二取代苯甲酰胺在加由催化剂的溶剂中与碱和甲基磺酰氯反 应而来, 其反应式为 : 0027 0028 其中, 所述催化剂为碘化钾、 碘化钠中的一种, 所述溶剂为苯、 甲苯、 二甲苯、 氯苯、 丙酮、 乙腈、 乙酸。
18、乙酯、 四氢呋喃、 二氧六环中的一种, 所述碱为碳酸钠、 碳酸钾、 氢氧化钠、 说 明 书 CN 104003976 B 7 4/13 页 8 氢氧化钾、 三乙胺、 吡啶、 甲基吡啶中的一种 ; 0029 优选地, 所述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和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的摩尔比为 1 0.8-1.2, 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和碱的摩尔比为 1 2.0-6.0, 结构式为所示的 中间体和甲基磺酰氯的摩尔比为 1 1.5-4.5 ; 所述反应温度为 -10 25, 反应时间为 0.5 1.5h。 0030 进一步地, 结构式为所示的中间体2-氨基-3,5-二取代苯甲酰胺是由结构式为 所示的中间体2-氨基-3。
19、,5-二取代苯甲酸与甲基化试剂经过甲基化反应, 生成结构式如 所示的中间体2-氨基-3,5-二取代苯甲酸甲酯后, 再与结构式如所示的取代伯胺或仲 胺发生胺化反应生成, 其反应式为 : 0031 0032 其中, 所述甲基化试剂为硫酸 / 甲醇、 碳酸钾 / 硫酸二甲酯、 碳酸钾 / 碘甲烷中的 一种, 甲基化反应温度为 20 110 ; 0033 所述胺化反应温度为 50 70, 胺化溶剂为甲醇、 乙醇、 乙腈、 四氢呋喃中的一 种, 所述结构式如所示的中间体2-氨基-3,5-二取代苯甲酸甲酯和结构式如所示的取 代伯胺或仲胺的摩尔比为 1 3.5 5.0。 0034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多取代吡。
20、啶基吡唑酰胺作为杀虫剂的用途。 0035 一种杀虫剂, 它含所述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的重量百分比为 1 99。该杀虫 剂可用于农业、 林业或卫生业的害虫、 害螨等节肢动物的防治, 尤其是抗药性害虫、 害螨的 防治, 与现有常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 而且具有低毒性、 环境友好、 使用安全、 广谱和持效期 长等特点, 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杀节肢动物活性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 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作 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本发明的多取代吡啶基吡唑酰胺的部分代表性化合物结构式和性质如表 1 所示 : 0038 0039 表 1 部分化合。
21、物的结构和性质 说 明 书 CN 104003976 B 8 5/13 页 9 0040 0041 说 明 书 CN 104003976 B 9 6/13 页 10 0042 实施例 2 0043 实施例 1 中编号为 -1 的化合物的制备 : 其反应式为 : 0044 说 明 书 CN 104003976 B 10 7/13 页 11 0045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46 在 5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16.5mmol 结构式如 -1 的 2- 氨基 -3- 甲基苯甲酸, 20mL四氯化碳, 20mmol碘单质及0.3克过硫酸钾, 升温至77反应6小时, 冷却至室温加入 50 。
22、mL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 搅拌15分钟, 有大量固体析出, 过滤干燥得结构式如-1所示 的中间体 2- 氨基 -3- 甲基 -5- 碘苯甲酸 4.47 克, 收率 97.7 ; 0047 在50mL圆底烧瓶中, 加入6.0mmol结构式-1所示的2-氨基-3-甲基-5-碘苯甲 酸, 6.0mmol结构如式II-1的1-(3-氯吡啶-2-基)-3-溴-1H-吡唑-5-甲酸, 20mL乙腈, 滴 加 24mmol 甲基吡啶, 冷却至 -8滴加 12mmol 甲基磺酰氯的 5mL 乙腈溶液, 滴加完毕, -2 搅拌 0.5 小时, 15搅拌 3 小时, 加水 15mL 搅拌 20 分钟, 过滤, 2。
23、0mL 水洗 2 次, 烘干得结构 如式 -1 所示的中间体 2-1-(3- 氯吡啶 -2- 基 )-3- 溴 -1H- 吡唑 -5- 基 -6- 碘 -8- 甲 基 -4H-3,1- 苯并噁嗪 -4- 酮 2.67 克, 收率 98.5 ; 0048 在 5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3.0mmol 结构如式 -1 所示的苯并噁嗪酮, 15mL 乙腈, 9.0mmol 二乙胺, 加热至 25 30反应 2.0 小时, 加水 10 毫升搅拌 0.5 小时, 过滤烘干得 结构式如 -1 所示的白色固体 1-(3- 氯吡啶 -2- 基 )-3- 溴 -N-(2- 甲基 -4- 碘 -6- 二乙 氨。
24、基羰基 ) 苯基 -1H- 吡唑 -5- 甲酰胺 1.73 克, 收率 93.5。 0049 实施例 3 0050 实施例 1 中编号为 -3 的化合物的制备 : 其反应式为 : 0051 说 明 书 CN 104003976 B 11 8/13 页 12 0052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3 在 5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16.5mmol 结构式如 -1 所示的 2- 氨基 -3- 甲基苯甲 酸, 10mL 氯化碘, 升温至 80反应 6 小时, 用 5盐酸洗涤, 常规处理后得到结构式如 -1 所示的 2- 氨基 -3- 甲基 -5- 碘苯甲酸 4.35 克, 收率 95.5 ; 。
25、0054 在 5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6.0mmol 结构式 -1 所示的 2- 氨基 -3- 甲基 -5- 碘 苯甲酸, 6.0mmol 结构如式 II-1 的 1-(3- 氯吡啶 -2- 基 )-3- 溴 -1H- 吡唑 -5- 甲酸, 20mL 四氢呋喃, 滴加 24mmol 三乙胺, 冷却至 -8滴加 12mmol 甲基磺酰氯的 5mL 四氢呋喃溶 液, 滴加完毕, -2搅拌 0.5 小时, 15搅拌 3 小时, 加水 15mL 搅拌 20 分钟, 过滤, 20mL 水洗 2 次, 烘干得结构如式 -1 所示的中间体 2-1-(3- 氯吡啶 -2- 基 )-3- 溴 -1H- 吡。
26、 唑 -5- 基 -6- 碘 -8- 甲基 -4H-3,1- 苯并噁嗪 -4- 酮 2.71 克, 收率 98.9 ; 0055 在50mL圆底烧瓶中, 加入3.0mmol结构如式-1所示的苯并噁嗪酮, 15mL四氢呋 喃, 9.0mmol 叔丁胺, 加热至 25 27反应 2.0 小时, 加水 10 毫升搅拌 0.5 小时, 过滤烘干 得结构式为 -3 白色固体 1-(3- 氯吡啶 -2- 基 )-3- 溴 -N-(2- 甲基 -4- 碘 -6- 叔丁氨基 羰基 ) 苯基 -1H- 吡唑 -5- 甲酰胺 1.76 克, 收率 95.5。 0056 实施例 4 0057 实施例 1 中编号为 。
27、-18 的化合物的制备 : 其反应式为 : 0058 说 明 书 CN 104003976 B 12 9/13 页 13 0059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0 在50mL圆底烧瓶中, 加入10.0mmol结构式如-2所示的2-氨基-3-甲基-5-溴 苯甲酸, 10mL1,4- 二氧六环和 12.0mmol 氰化锌和 0.5 克活化的锌粉, 氮气保护下升温至 125反应 12 小时, 过滤减压脱溶, 常规处理后得结构式如 -3 所示的 2- 氨基 -3- 甲 基 -5- 氰基苯甲酸 1.35 克, 收率 76.7 ; 0061 在 5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6.0mmol 结构式如 -。
28、3 所示的 2- 氨基 -3- 甲基 -5- 氰 基苯甲酸, 6.0mmol 结构式如 II-1 所示的 1-(3- 氯吡啶 -2- 基 )-3- 溴 -1H- 吡唑 -5- 甲酸, 20mL 乙腈, 滴加 24mmol 吡啶, 冷却至 -8滴加 12mmol 甲基磺酰氯的 5mL 乙腈溶液, 滴加完 毕, -2搅拌 0.5 小时, 15搅拌 3 小时, 加水 15mL 搅拌 20 分钟, 过滤, 20 mL 水洗 2 次, 烘 干得结构式 -2 所示的中间体 2-1-(3- 氯吡啶 -2- 基 )-3- 溴 -1H- 吡唑 -5- 基 -6- 氰 基 -8- 甲基 -4H-3,1- 苯并噁嗪。
29、 -4- 酮 2.45 克, 收率 92.4 ; 0062 在 5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3.0mmol 苯并噁嗪酮, 15mL 丙酮, 9.0mmol 乙胺, 加热至 25 27反应 1.0 小时, 加水 10 毫升搅拌 0.5 小时, 过滤烘干得结构式如 -18 所示的白 色固体 1-(3- 氯吡啶 -2- 基 )-3- 溴 -N-(2- 甲基 -4- 氰基 -6- 乙氨基羰基 ) 苯基 -1H- 吡 唑 -5- 甲酰胺 1.33 克, 收率 91.1。 0063 实施例 5 : 0064 实施例 1 中编号为 -24 的化合物的制备, 其反应式为 : 0065 说 明 书 CN 10。
30、4003976 B 13 10/13 页 14 0066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7 在 50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0.2mol 结构式为 -4 的 2- 氨基 -3,5- 二氯苯甲酸, 300mL 甲醇, 5mL 浓硫酸, 升温至 64反应 12 小时 ( 其中分 2 次补加浓硫酸 3mL), 冷却后减 压脱去大部分溶剂, 加入 300mL 水, 用饱和氢氧化钠调 PH 9-10, 200mL 乙酸乙酯萃取, 水 洗一次, 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脱溶得粗品, 柱层析得到结构如 -1 的 2- 氨基 -3,5- 二氯 苯甲酸甲酯 34.6 克, 收率 78.6 ; 0068 在 1。
31、0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0.1mol 结构如 -1 的 2- 氨基 -3,5- 二氯苯甲酸甲 酯, 100mL甲醇, 0.4mol叔丁胺, 升温至64反应5小时, 处理后得到结构式-1的N-叔丁 基 -2- 氨基 -3,5- 二氯苯甲酰胺 23.5 克, 收率 90.4 ; 0069 在 5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3.0mmol 结构式 -1 的 N- 叔丁基 -2- 氨基 -3,5- 二氯 苯甲酰胺, 3.0mmol 结构式为 -1 的 1-(3- 氯吡啶 -2- 基 )-3- 溴 -1H- 吡唑 -5- 甲酸, 10mL 乙腈, 搅拌下加入 9.0mmol 三乙胺和 0.2 克碘。
32、化钾, 冷却至 -7滴加 9mmol 甲基磺酰氯的 3mL 乙腈溶液, 滴完 0反应 1.0 小时, 20反应 1.0 小时, 加水 10mL 搅拌 0.5 小时, 过滤烘 干得结构式为 -24 所示的淡黄色固体 1-(3- 氯吡啶 -2- 基 )-3- 溴 -N-(2,4- 二氯 -6- 叔 丁氨基羰基 ) 苯基 -1H- 吡唑 -5- 甲酰胺 1.58 克, 收率 96.6。 0070 实施例 6 : 0071 实施例 1 中编号为 -28 的化合物的制备 : 其反应式为 : 0072 说 明 书 CN 104003976 B 14 11/13 页 15 0073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33、0074 在 50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0.2mol 结构式为 -2 的 2- 氨基 -3- 甲基 5- 溴苯甲 酸, 200mL 丙酮, 2 克碳酸钾和 0.5 克氧化银, 室温搅拌 0.5 小时, 滴加 0.3mmol 碘甲烷, 在 20-30温度范围内, 反应 18 小时, 过滤除去固体, 水洗, 二氯甲烷萃取, 无水硫酸钠干燥, 脱溶得到结构式为 -2 的中间体 2- 氨基 -3- 甲基 5- 溴苯甲酸甲酯 45.3 克, 收率 92.8; 0075 在 10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0.1mol 结构式为 -2 的 2- 氨基 -3- 甲基 5- 溴苯甲 酸甲酯, 100mL。
34、 乙醇, 0.3mol N,N- 二乙基乙二胺, 升温至 78反应 4 小时, 处理后得到结构 式为 -2 的 N- 二乙胺基乙基 -2- 氨基 -3- 甲基 -5- 溴苯甲酰胺 27.5 克, 收率 84.2 ; 0076 在 50mL 圆 底 烧 瓶 中,加 入 3.0mmol 结 构 式 为 -2 的 N- 二 乙 胺 基 乙 基 -2- 氨 基 -3- 甲 基 -5- 溴 苯 甲 酰 胺, 3.0mmol 结 构 式 为 -2 的 1-(3- 氟 -5- 氯 吡 啶 -2- 基 )-3- 溴 -1H- 吡唑 -5- 甲酸, 10mL 四氢呋喃, 搅拌下加入 9.0mmol 甲基吡啶和 。
35、0.2 克碘化钠, 冷却至 -5滴加 12mmol 甲基磺酰氯的 3mL 四氢呋喃溶液, 滴完 0反应 1.0 小 时, 20反应 1.0 小时, 加水 10 毫升搅拌 0.5 小时, 过滤烘干得结构式为 -28 所示的白色 固体 1-(3- 氟 -5- 氯吡啶 -2- 基 )-3- 溴 -N-(2- 甲基 -4- 溴 -6- 二乙氨基乙基氨基羰基 ) 苯基 -1H- 吡唑 -5- 甲酰胺 1.73 克, 收率 91.5。 0077 实施例 7 : 0078 实施例 1 中编号为 -29 的化合物的制备, 其反应式为 : 0079 说 明 书 CN 104003976 B 15 12/13 页。
36、 16 0080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1 在 50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0.2mol 结构式为 -5 的 2- 氨基 -3- 甲基 -5- 氯苯甲 酸, 300mL DMF 和 2.0 克碳酸钾, 室温搅拌 0.5 小时, 滴加硫酸二甲酯, 在 110反应 7 小时, 冷却至室温, 倒入饱和氯化钠溶液, 乙酸乙酯萃取, 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脱溶得粗品, 柱层 析得到结构式为 -3 的 2- 氨基 -3- 甲基 -5- 氯苯甲酸甲酯 35.2 克, 收率 88.4 ; 0082 在 10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0.1mol 结构式为 -3 的 2- 氨基 -3- 甲基 -5。
37、- 氯苯甲 酸甲酯, 100mL 乙腈, 0.4mol 乙醇胺, 升温至 70反应 3 小时, 处理后得到就结构式为 -3 的 N- 羟乙基 -2- 氨基 -3- 甲基 -5- 氯苯甲酰胺 20.2 克, 收率 88.4 ; 0083 在 50mL 圆底烧瓶中, 加入 3.0mmol 结构式为 -3 的 N- 羟乙基 -2- 氨基 -3- 甲 基 -5- 氯苯甲酰胺, 3.0mmol 结构式为 -3 的 1-(3,5- 二氯吡啶 -2- 基 )-3- 溴 -1H- 吡 唑 -5- 甲酸, 10mL 乙腈, 搅拌下加入 9.0mmol 碳酸钾和 0.2 克碘化钾, 冷却至 -7滴 加 12mmo。
38、l 甲基磺酰氯的 3mL 乙腈溶液, 滴完 0反应 1.0 小时, 20反应 1.0 小时, 加 水 10 毫升搅拌 0.5 小时, 过滤烘干得结构式为 -29 的淡黄色色固体 1-(3,5- 二氯吡 啶-2-基)-3-溴-N-(2-甲基-4-氯-6-羟乙基氨基羰基)苯基-1H-吡唑-5-甲酰胺1.52 克, 收率 92.7。 0084 实施例 8 生物活性测定 0085 棉铃虫活性测定 0086 采用浸叶法 ( 国际抗性行动委员会 IRAC 提出 ) : 一定浓度的待测药液, 用直头镊 子夹取甘蓝叶片, 浸渍 3 5 秒, 甩掉余液, 每次一片, 每个样品三片。按样品标记顺序依次 放在处理纸。
39、上自然晾干, 然后放入标记好的 10cm 直型管, 接入 2 龄小菜娥幼虫 30 头, 用纱 布盖好管口, 置于标准处理室内, 72 小时检查结果计算死亡率。 0087 玉米螟活性测定 0088 采用浸叶法 : 一定浓度的待测药液, 用直头镊子夹取甘蓝叶片, 浸渍35秒, 甩掉 余液, 每次一片, 每个样品三片。按样品标记顺序依次放在处理纸上自然晾干, 然后放入标 记好的 10cm 直型管, 接入 3 龄甜菜夜蛾幼虫 30 头, 用纱布盖好管口, 置于标准处理室内, 72 小时检查结果计算死亡率。 说 明 书 CN 104003976 B 16 13/13 页 17 0089 取实施例 1 中。
40、的部分化合物进行试验, 并选择一种对照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室内杀虫活性数据 (, 浓度单位 : ppm) 测定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 2 所示。 0090 对照化合物KC(杜邦公司申请号为02815924.1的中国专利记载的化合物, 中文名 称 : 氯虫酰胺, 商品名 : 康宽 ) 结构式为 : 0091 0092 表 2 0093 0094 表2数据表明 : 部分供试化合物在浓度低至0.125ppm时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十分 显著, 死亡率达到100, 在0.031ppm时对棉铃虫的死亡率仍有65以上 ; 而对玉米螟的防 治效果尤为突出, 在 0.031ppm 时化合物 -13、 -24 对玉米螟的死亡率仍有 100, 甚至 在 0.016ppm 时仍有 80以上的抑制活性。 0095 同时表明 : 在相同浓度下, 部分供试化合物对棉铃虫和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要优于 对照化合物 KC。 说 明 书 CN 104003976 B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