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利格列汀新晶型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宁***
  • 文档编号:8870090
  • 上传时间:2021-01-08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977.5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21316.1

    申请日:

    20151123

    公开号:

    CN105272982A

    公开日:

    201601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D473/04

    主分类号:

    C07D473/04

    申请人: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冷传新,王玉兵,朱屹东,鲍海忠,刘培元,范传文,林栋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泺大街317号

    优先权:

    CN20151082131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格列汀的新晶型及其制备方法,该晶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晶型纯度,易于规模化制备,操作简单,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制备药物制剂和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格列汀的新晶型,其特征在于,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X-RPD)在4.5±0.2°,9.1±0.2°,9.8±0.2°,11.6±0.2°,12.5±0.2°,13.7±0.2°,15.0±0.2°,17.4±0.2°,22.1±0.2°,25.2±0.2°,28.5±0.2°,31.7±0.2°处有衍射峰;优选地,所述新晶型,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在4.5±0.2°,9.1±0.2°,9.8±0.2°,11.6±0.2°,12.5±0.2°,13.7±0.2°,15.0±0.2°,15.4±0.2°,17.4±0.2°,19.0±0.2°,19.5±0.2°,21.5±0.2°,22.1±0.2°,22.8±0.2°,23.4±0.2°,24.2±0.2°,24.6±0.2°,25.2±0.2°,28.5±0.2°,31.7±0.2°处有衍射峰;更优选地,所述新晶型,使用Cu-Ka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在4.5±0.2°,9.1±0.2°,9.8±0.2°,11.6±0.2°,12.5±0.2°,13.7±0.2°,15.0±0.2°,15.4±0.2°,17.4±0.2°,19.0±0.2°,19.5±0.2°,21.5±0.2°,22.1±0.2°,22.8±0.2°,23.4±0.2°,24.2±0.2°,24.6±0.2°,25.2±0.2°,25.6±0.2°,27.3±0.2°,28.5±0.2°,29.5±0.2°,30.2±0.2°,31.7±0.2°,33.4±0.2°,36.2±0.2°处有衍射峰;最优选地,所述新晶型具有如图1所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晶型,其特征在于,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图谱分别在40~135℃、152~198℃范围内出现吸热峰;优选地,所述新晶型的DSC图谱的吸热峰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05.9±2℃、175.5±2℃处;更优选地,所述新晶型具有如图2所示的DSC图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晶型的热重分析(TGA)图谱在34~135℃范围内出现重量损失,重量损失的质量分数为9.6±2%;优选地,所述新晶型具有如图2所示的TGA图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晶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晶型具有如图3所示的红外吸收光谱。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新晶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8-[(3R)-3-Boc-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基)甲基]-1H-嘌呤-2,6-二酮(化合物II)加入二氯甲烷中,然后加入三氟乙酸,室温搅拌反应1.0~2.0h,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至6~8,分离出有机相,减压蒸出溶剂,得到油状物即为利拉利汀粗品;(2)向步骤(1)所得油状物中加入有机溶剂I,加热回流溶解,加入水,55~70℃保温搅拌至析出晶体,然后加入反溶剂,降至室温,过滤,干燥,得到利格列汀新晶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化合物II与二氯甲烷的质量体积比为1:8~15,优选1:10,单位Kg/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化合物II与三氟乙酸的质量比为1:3~5,优选1: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I选自甲醇、乙醇、或二者的混合溶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化合物II与有机溶剂I的质量体积比为1:5~15,优选1:8~10,单位Kg/L;所述化合物II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2~1.0,单位:Kg/L。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反溶剂选自乙腈、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甲基叔丁基醚、异丙醚之一或其任意混合溶剂;化合物II与所述反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10~40,优选1:20~25,单位:Kg/L。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格列汀新晶型,以及该新晶型的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利格列汀(Linagliptin),化学名称为:8-[(3R)-3-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3,7-二 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基)甲基]-1H-嘌呤-2,6-二酮,具有如式I所示的化学结构,由 勃林格殷格翰研发并于2011年5月2日获FDA批准,用于结合饮食和运动改善II型糖尿病人 对血糖水平的控制。利拉利汀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而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其他DPP-4抑制剂相比,具有优异的肾脏安全性,并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优势。

    现有文献报道的利格列汀药用形式为结晶形式的利格列汀;其中,①化合物专利WO 2004/018468制备得到的利格列汀为在环境温度下可以相互转化的晶型A和晶型B,并以混 晶的形式存在,且两种晶型彼此转换的温度为25±15℃,因此晶型A、B不稳定;②晶型专 利WO2007128721公开了利格列汀晶型A、晶型B、晶型C、晶型D、晶型E及其制备方法, 晶型C加热至30-100℃得到晶型D,而晶型C在制备过程最后一步70℃烘干得到,存在晶型 转化的问题;而晶型E通过晶型D熔融制备,不能适应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利格列汀的新晶型,其特征在于,使用Cu-Kα辐射,以2θ 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X-RPD)在4.5±0.2°,9.1±0.2°,9.8±0.2°,11.6±0.2°,12.5±0.2°, 13.7±0.2°,15.0±0.2°,17.4±0.2°,22.1±0.2°,25.2±0.2°,28.5±0.2°,31.7±0.2°处有衍射峰;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新晶型,使用Cu-Kα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在 4.5±0.2°,9.1±0.2°,9.8±0.2°,11.6±0.2°,12.5±0.2°,13.7±0.2°,15.0±0.2°,15.4±0.2°,17.4±0.2°, 19.0±0.2°,19.5±0.2°,21.5±0.2°,22.1±0.2°,22.8±0.2°,23.4±0.2°,24.2±0.2°,24.6±0.2°, 25.2±0.2°,28.5±0.2°,31.7±0.2°处有衍射峰;

    更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新晶型,使用Cu-Ka辐射,以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在 4.5±0.2°,9.1±0.2°,9.8±0.2°,11.6±0.2°,12.5±0.2°,13.7±0.2°,15.0±0.2°,15.4±0.2°,17.4±0.2°, 19.0±0.2°,19.5±0.2°,21.5±0.2°,22.1±0.2°,22.8±0.2°,23.4±0.2°,24.2±0.2°,24.6±0.2°, 25.2±0.2°,25.6±0.2°,27.3±0.2°,28.5±0.2°,29.5±0.2°,30.2±0.2°,31.7±0.2°,33.4±0.2°, 36.2±0.2°处有衍射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利格列汀新晶型具有如图1所示的X-射线粉末 衍射图谱。

    经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定,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利格列汀新晶型,其DSC 图谱分别在40~135℃、152~198℃范围内出现吸热峰;优选地,其DSC图谱的吸热峰的峰 值分别出现在105.9±2℃、175.5±2℃处;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利格列汀 新晶型具有如图2所示的DSC图谱。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利拉利汀新晶型经热重分析(TGA)可知,其在34~135℃范围 内出现重量损失,重量损失的质量分数为9.6±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晶 型具有如图2所示的TGA图谱。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利格列汀新晶型经红外吸收(IR)分析,其具有如图3所示的红 外吸收光谱。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第一方面所述利格列汀新晶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将8-[(3R)-3-Boc-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 啉基)甲基]-1H-嘌呤-2,6-二酮(化合物II)加入二氯甲烷中,然后加入三氟乙酸,室温搅拌 反应1.0~2.0h,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至6~8,分离出有机相,减压蒸出 溶剂,得到油状物即为利拉利汀粗品;

    (2)向步骤(1)所得油状物中加入有机溶剂I,加热回流溶解,加入水,55~70℃ 保温搅拌至析出晶体,然后加入反溶剂,降至室温,过滤,干燥,得到利格列汀新晶型;

    其中,步骤(1)中,化合物II与二氯甲烷的质量体积比为1:8~15,优选1:10,单 位Kg/L。化合物II与三氟乙酸的质量比为1:3~5,优选1:4。

    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I选自甲醇、乙醇、或二者的混合溶剂。化合物II与有 机溶剂I的质量体积比为1:5~15,优选1:8~10,单位Kg/L;化合物II与水的质量体积 比为1:0.2~1.0,单位:Kg/L。所述反溶剂选自乙腈、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甲基叔丁 基醚、异丙醚之一或其任意混合溶剂;化合物II与所述反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10~40, 优选1:20~25,单位:Kg/L。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中,如未作特殊说明,所述反应溶剂及相关试剂的用量为反 应的常规用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即可确定;本发明使用的试剂为常规试剂, 可以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所用起始原料和反应物均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或公开的现有文献制 备得到。

    本发明所述的利格列汀新晶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 晶型稳定;(2)易于工业化制备、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可控性;(3)HPLC纯度高达 99%以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所得利格列汀新晶型I的X-RPD图谱;

    图2实施例1所得利格列汀新晶型I的DSC-TGA图谱;

    图3实施例1所得利格列汀新晶型I的红外吸收光谱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 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主题的任何限制。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方案均 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 体的描述;除特殊说明外,本发明所述“室温”具有本领域的公知含义,具体是指15~35 ℃,优选20~30℃,更优选20~25℃。

    本发明所用仪器和方法:

    (1)X-射线粉末衍射仪

    仪器型号:PANalyticalX射线粉末衍射仪

    测试方法:将研细后的样品(100mg)填在玻璃板凹槽里,用载玻片将其平面与玻璃面挂 齐平后,将样品置于PANalyticalX射线粉末衍射仪中,使用40kV、40mA的铜X-射线 源,扫描范围为3~45°(2θ),扫描速度8°/分钟。扫描误差通常为±0.2度(2θ)。

    (2)TGA/DSC1同步热分析仪

    仪器型号:METTLERTGA/DSC1。

    测试方法:将重10mg的样品置于具有小针孔的密闭铝盘中,在30℃下保持平衡,然 后以10℃/min的扫描速率加热至250℃。干燥氮气被用作吹扫气体。

    (3)红外分光光度计

    仪器型号:BrukerTENSOR27

    测试方法:制备溴化钾空白片和样品压片(取1~2mg的样品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细粉 末与干燥的溴化钾(AR级)粉末(约100mg,粒度200目)混合均匀,装入模具内,在压 片机上压制成片),将溴化钾样品片放入光谱仪样品舱内的样品架上,进行检测,采集参 比背景光谱;将样品压片放入光谱仪样品舱内的样品架上,进行检测,将得到的图谱进行 处理。

    (4)卡氏水分测定仪

    仪器型号:ZDJ-400

    测试方法:取供试品约40mg,精密称定,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M第 一法(费休氏法)A进行操作。

    实施例1利格列汀新晶型的制备

    (1)将8-[(3R)-3-Boc-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 啉基)甲基]-1H-嘌呤-2,6-二酮(化合物II)6.1Kg加入62L二氯甲烷中,然后加入24.3kg 三氟乙酸,室温搅拌反应1.5h,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至6~8,分出有 机相,减压蒸出溶剂,得到油状物;

    (2)向步骤(1)所得油状物中加入31.57L甲醇,加热回流溶解,加入1.33L纯化水, 60℃保温搅拌至析出晶体,加入252L甲基叔丁基醚,搅拌降温至10~20℃,过滤,干燥, 得到3.85kg白色结晶固体,收率60.2%,HPLC纯度为99.94%,水分10.3%;经测定,其 X-RPD图谱如图1所示,其DSC-TGA图谱如图2所示,其红外吸收光谱如图3所示。

    实施例2利格列汀新晶型的制备

    将8-[(3R)-3-Boc-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基) 甲基]-1H-嘌呤-2,6-二酮6g加入48mL二氯甲烷中,加入18g三氟乙酸,室温搅拌反应1.5h 后,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至6~8,分出有机相,减压蒸出溶剂,得到 油状物;加入90ml乙醇,加热回流溶解,加入6mL纯化水,55℃保温搅拌至析出晶体, 加入60ml甲基叔丁基醚,搅拌降温至25~30℃,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结晶固体3.45g, 收率55.2%,纯度99.78%,水分10.1%。经测定,其X-RPD图谱与图1基本一致,其DSC-TGA 图谱与图2基本一致,其红外吸收光谱与图3基本一致。

    实施例3利格列汀新晶型的制备

    将8-[(3R)-3-Boc-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基) 甲基]-1H-嘌呤-2,6-二酮6g加入90mL二氯甲烷中,加入30g三氟乙酸,室温搅拌反应1.5h 后,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至6~8,分出有机相,减压蒸出溶剂,得到 油状物;加入90ml甲醇,加热回流溶解,加入3mL纯化水,60℃保温搅拌至析出晶体, 加入240ml乙酸异丙酯,搅拌降温至20~30℃,过滤,干燥,得白色结晶固体3.72g,收率 59.4%,纯度99.74%,水分10.2%。经测定,其X-RPD图谱与图1基本一致,其DSC-TGA 图谱与图2基本一致,其红外吸收光谱与图3基本一致。

    实施例4利格列汀新晶型的制备

    将8-[(3R)-3-Boc-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基) 甲基]-1H-嘌呤-2,6-二酮6g加入60mL二氯甲烷中,加入24.3g三氟乙酸,室温搅拌反应 1.5h后,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至6~8,分出有机相,减压蒸出溶剂, 得到油状物;加入48ml乙醇,加热回流溶解,加入6mL纯化水,60℃保温搅拌至析出晶 体,加入120ml异丙醚,搅拌降温至20~30℃,过滤,干燥,得白色结晶固体3.81g,收率 60.9%,纯度99.88%,水分10.3%;经测定,其X-RPD图谱与图1基本一致,其DSC-TGA 图谱与图2基本一致,其红外吸收光谱与图3基本一致。

    实施例5利格列汀新晶型的制备

    将8-[(3R)-3-Boc-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基) 甲基]-1H-嘌呤-2,6-二酮6g加入60mL二氯甲烷中,加入24.3g三氟乙酸,室温搅拌反应 1.5h后,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至6~8,分出有机相,减压蒸出溶剂, 得到油状物;加入60ml乙醇,加热回流溶解,加入3mL纯化水,60℃保温搅拌至析出晶 体,加入150ml乙腈,搅拌降温至20~30℃,过滤,干燥,得白色结晶固体3.68g,收率 58.9%,纯度99.90%,水分10.2%;经测定,其X-RPD图谱与图1基本一致,其DSC-TGA 图谱与图2基本一致,其红外吸收光谱与图3基本一致。

    实施例6利格列汀新晶型的制备

    将8-[(3R)-3-Boc-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基) 甲基]-1H-嘌呤-2,6-二酮6g加入60mL二氯甲烷中,加入24.3g三氟乙酸,室温搅拌反应 1.5h后,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至6~8,分出有机相,减压蒸出溶剂, 得到油状物;加入30ml乙醇,加热回流溶解,加入1.2mL纯化水,回流搅拌至析出晶体, 加入240ml乙酸乙酯,搅拌降温至20~30℃,过滤,干燥,得到白色结晶固体3.50g,收率 55.9%,纯度99.92%,水分10.3%;经测定,其X-RPD图谱与图1基本一致,其DSC-TGA 图谱与图2基本一致,其红外吸收光谱与图3基本一致。

    实施例7利格列汀新晶型的制备

    将8-[(3R)-3-Boc-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基) 甲基]-1H-嘌呤-2,6-二酮6g加入60mL二氯甲烷中,加入24.3g三氟乙酸,室温搅拌反应 1.5h后,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至6~8,分出有机相,减压蒸出溶剂, 得到油状物;加入45ml乙醇和45ml甲醇,加热回流溶解,加入1.2mL纯化水,60℃保温 搅拌至析出晶体,加入240ml甲基叔丁基醚,搅拌降温至20~30℃,过滤,干燥,得白色 结晶固体3.78g,收率60.5%,纯度99.89%,水分10.3%;经测定,其X-RPD图谱与图1 基本一致,其DSC-TGA图谱与图2基本一致,其红外吸收光谱与图3基本一致。

    实施例8利格列汀新晶型的制备

    将8-[(3R)-3-Boc-氨基-1-哌啶基]-7-(2-丁炔基)-3,7-二氢-3-甲基-1-[(4-甲基-2-喹唑啉基) 甲基]-1H-嘌呤-2,6-二酮6g加入60mL二氯甲烷中,加入24.3g三氟乙酸,室温搅拌反应 1.5h后,加入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值至6~8,分出有机相,减压蒸出溶剂, 得到油状物;加入30ml乙醇加热回流溶解,加入1.2mL纯化水,70℃保温搅拌至析出晶 体,加入120ml甲基叔丁基醚和120ml乙酸异丙酯,搅拌降温至20~30℃,过滤,干燥, 得白色结晶固体3.66g,收率58.5%,纯度99.87%,水分10.3%;经测定,其X-RPD图谱 与图1基本一致,其DSC-TGA图谱与图2基本一致,其红外吸收光谱与图3基本一致。

    稳定性试验

    取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利格列汀新晶型样品放置在35℃的条件下,考察在放置1个月、 2个月、3个月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见表1。

    具体的稳定性考察的方法可以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第二部附录XIXC的方法;纯度 检测用HPLC法,可以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第二部附录VD的方法。

    表1利拉利汀新晶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由上述实验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利格列汀新晶型经过3个月稳定性试验,样 品的纯度、水分、晶型均未发生改变,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利格列汀新晶型稳定,且具有良 好的化学稳定性。

    关 键  词:
    利格列汀新晶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利格列汀新晶型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87009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