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瓷涂层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瓷涂层结构.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439613.9 (22)申请日 2018.03.29 (73)专利权人 河南美罗希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453011 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产业集 聚区 (72)发明人 张凯张维仁 (51)Int.Cl. C09D 5/00(2006.01) C09D 5/3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瓷涂层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 度的陶瓷涂层结构, 包括基板, 所述基板的外部 通过粘黏连接有底漆层, 。
2、所述底漆层的外部连接 覆盖有底漆层, 所述底漆层的外部连接覆盖有环 氧腻子层, 所述环氧腻子层的外部连接覆盖有陶 瓷面漆层; 环氧腻子层的外部刷涂一层陶瓷面漆 层, 处理完之后在陶瓷面漆层的外部刷涂上一层 防撞击透明胶层, 防撞击透明胶层的外部表面通 过弧形板直接按压成具有弧度的缓冲弧面, 缓冲 弧面具有一定的弧度, 可以在木器受到外部撞击 的时候, 利用自身的弧度和弹力缓冲一部分外部 的冲击力, 避免外部坚硬物品直接作用在木器自 身上使其受损, 使设备更加结实耐用, 提高了设 备的安全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151251 U 2018.11.27 CN 20。
3、8151251 U 1.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瓷涂层结构, 包括基板(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6) 的外部通过粘黏连接有底漆层(5), 所述底漆层(5)的外部连接覆盖有底漆层(5), 所述底漆 层(5)的外部连接覆盖有环氧腻子层(3), 所述环氧腻子层(3)的外部连接覆盖有陶瓷面漆 层(1), 所述陶瓷面漆层(1)的外部连接覆盖有防撞击透明胶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瓷涂层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防撞击透明胶层(2)包括胶层底板(21)和缓冲弧面(22), 所述胶层底板(21)的表面连接有 缓冲弧面(22), 所述胶层底板(21)与陶瓷面漆层。
4、(1)的外表面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瓷涂层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陶瓷面漆层(1)的上下两面均为光滑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瓷涂层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防撞击透明胶层(2)通过自身胶体粘黏性与陶瓷面漆层(1)进行粘黏连接, 且防撞击透明胶 层(2)的厚度为0.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瓷涂层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环氧腻子层(3)与环氧砂浆层(4)的厚度相同, 且环氧腻子层(3)与环氧砂浆层(4)的厚度均 为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
5、瓷涂层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基板(6)与底漆层(5)的接触面为磨砂表面, 且基板(6)的表面摩擦系数较高。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151251 U 2 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瓷涂层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关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瓷涂层结 构。 背景技术 0002 木器是由硬质草本植物, 如杉木木器、 阔叶木材、 灌木及其枝叶做的, 可以供人使 用或欣赏的物品。 木器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涂料等进行防污防腐处理, 木材制品包 括实木及人造板的制品, 木制品上所用的涂料统称为木器涂料, 它包括家具、 门窗、 护墙板、 地板、 。
6、日常生活用品、 木制乐器、 体育用品、 文具、 儿童玩具等所选用涂料, 一般来说木器涂 料以家具涂料为主。 木材是天然产物, 组织构造复杂, 材质不均匀, 多孔、 亲水膨缩。 作为工 业材料, 可以说是不适宜的。 但其特殊的纹理、 外表及材色具有自然美, 引人入胜, 拥有巨大 魅力。 所以人们还是用其制作家具, 装修居室。 木材制品包括实木木材和人造板材(胶合板, 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 用于木材制品的涂料统称为木器涂料, 包括家具、 门窗、 地板、 护 墙板、 日常生活用木器、 木制乐器、 体育用品、 文具、 玩具等所用涂料, 且由于很多木器的材 质不是太坚硬, 所以需要在其表面使用陶瓷涂。
7、层进行加工。 0003 现有的陶瓷涂层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使用的时候陶瓷涂层虽然增加了木器的硬度 与强度, 但是陶瓷涂层受到外部坚硬物品撞击的时候, 非常易碎, 导致木器的整体质量下 降, 在使用的时候非常容易受到外部撞击受损, 降低了其安全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瓷涂层结构, 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的时候陶瓷涂层虽然增加了木器的硬度与强度, 但是陶瓷涂层受 到外部坚硬物品撞击的时候, 非常易碎, 导致木器的整体质量下降, 在使用的时候非常容易 受到外部撞击受损, 降低了其安全系数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
8、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 瓷涂层结构, 包括基板, 所述基板的外部通过粘黏连接有底漆层, 所述底漆层的外部连接覆 盖有底漆层, 所述底漆层的外部连接覆盖有环氧腻子层, 所述环氧腻子层的外部连接覆盖 有陶瓷面漆层, 所述陶瓷面漆层的外部连接覆盖有防撞击透明胶层。 0006 优选的, 所述防撞击透明胶层包括胶层底板和缓冲弧面, 所述胶层底板的表面连 接有缓冲弧面, 所述胶层底板与陶瓷面漆层的外表面贴合连接。 0007 优选的, 所述陶瓷面漆层的上下两面均为光滑表面。 0008 优选的, 所述防撞击透明胶层通过自身胶体粘黏性与陶瓷面漆层进行粘黏连接, 且防撞击透明胶层的厚度为0。
9、.05.mm。 0009 优选的, 所述环氧腻子层与环氧砂浆层的厚度相同, 且环氧腻子层与环氧砂浆层 的厚度均为0.1.mm。 0010 优选的, 所述基板与底漆层的接触面为磨砂表面, 且基板的表面摩擦系数较高。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8151251 U 3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环氧腻子层的外部刷涂一层陶瓷面 漆层, 处理完之后在陶瓷面漆层的外部刷涂上一层防撞击透明胶层, 防撞击透明胶层的外 部表面通过弧形板直接按压成具有弧度的缓冲弧面, 缓冲弧面具有一定的弧度, 可以在木 器受到外部撞击的时候, 利用自身的弧度和弹力缓冲一部分外部的冲击力, 避免。
10、外部坚硬 物品直接作用在木器自身上使其受损, 使设备更加结实耐用, 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击透明胶层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 陶瓷面漆层; 2、 防撞击透明胶层; 21、 胶层底板; 22、 缓冲弧面; 3、 环氧腻子 层; 4、 环氧砂浆层; 5、 底漆层; 6、 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
1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木器增强硬度与强度的陶瓷涂 层结构, 包括基板6, 基板6的外部通过粘黏连接有底漆层5, 底漆层5的外部连接覆盖有底漆 层5, 底漆层5的外部连接覆盖有环氧腻子层3, 环氧腻子层3的外部连接覆盖有陶瓷面漆层 1, 陶瓷面漆层1的外部连接覆盖有防撞击透明胶层2。 0017 为了在陶瓷面漆层1的外部形成一个保护层, 本实施例, 优选的, 防撞击透明胶层2 包括胶层底板21和缓冲弧面22, 胶层底板21的表面连接有缓冲弧面22, 胶层底板。
12、21与陶瓷 面漆层1的外表面贴合连接。 0018 为了使表面更加美观, 本实施例, 优选的, 陶瓷面漆层1的上下两面均为光滑表面。 0019 为了增大防撞击的承受力度, 本实施例, 优选的, 防撞击透明胶层2通过自身胶体 粘黏性与陶瓷面漆层1进行粘黏连接, 且防撞击透明胶层2的厚度为0.05mm。 0020 为了使设备质量更加结实, 本实施例, 优选的, 环氧腻子层3与环氧砂浆层4的厚度 相同, 且环氧腻子层3与环氧砂浆层4的厚度均为0.1mm。 0021 为了增加与底漆之间的摩擦, 本实施例, 优选的, 基板6与底漆层5的接触面为磨砂 表面, 且基板6的表面摩擦系数较高。 0022 本实用新。
13、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 将需要加工的木器 表面进行处理, 处理之后将木器基板6的表面覆盖一层底漆层5, 然后在将底漆层5的外表面 涂刷一层环氧砂浆层4, 刷涂完之后在将环氧砂浆层4的外表面刷涂一层环氧腻子层3, 最后 在环氧腻子层3的外部刷涂一层陶瓷面漆层1, 处理完之后在陶瓷面漆层1的外部刷涂上一 层防撞击透明胶层2, 防撞击透明胶层2的外部表面通过弧形板直接按压成具有弧度的缓冲 弧面22, 缓冲弧面具有一定的弧度, 可以在木器受到外部撞击的时候, 利用自身的弧度和弹 力缓冲一部分外部的冲击力, 避免外部坚硬物品直接作用在木器自身上使其受损, 使设备 更加结实耐用, 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8151251 U 4 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8151251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08151251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