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容器.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885413
  • 上传时间:2018-03-16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566.3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80028618.3

    申请日:

    2004.09.29

    公开号:

    CN1860066A

    公开日:

    2006.11.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5D 30/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埃科·莱安研究与开发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爱克林股份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丹麦哥本哈根变更后权利人:瑞典赫尔辛堡登记生效日:201303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5D30/16(2006.01)

    主分类号:

    B65D30/16

    申请人:

    埃科·莱安研究与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P·古斯塔夫松; P·马尔贝; B·约恩松

    地址:

    丹麦哥本哈根

    优先权:

    2003.10.02 SE 0302632-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寇英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液体内容物的可折叠类型容器包括隔腔(4),该隔腔由两个相对侧壁(2)和底壁(3)来确定,且该隔腔的容积取决于壁(2、3)的相对位置。该容器包括产品包围部分(19),该产品包围部分由所述壁(2、3)形成,并在容器的充装状态中从所述底壁(3)延伸至装入容器内的内容物的表面高度(20)。产品包围部分(19)布置成通过所述内容物而膨胀,以便基本呈现截头锥体(21)的形状,且该截头锥体的窄端远离面向所述底壁(3)。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液体内容物的可折叠类型容器,包括:
    隔腔(4),该隔腔由两个相对侧壁(2)和底壁(3)来限定,且该隔腔的容积取决于壁(2、3)的相对位置;
    其特征在于:
    产品包围部分,该产品包围部分由所述壁(2、3)形成,并在容器的充装状态中从所述底壁(3)延伸至装入容器内的内容物的表面高度(20);
    该产品包围部分(19)布置成通过所述内容物而膨胀,以便基本呈现截头锥体(21)形状,且该截头锥体的窄端远离面向所述底壁(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产品包围部分(19)在它的膨胀状态下为基本椭圆形截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侧壁(2)沿上部连接部分(5)连接,该上部连接部分在所述产品包围部分(19)的区域中具有相对边界线(22),该相对边界线面向隔腔,且该相对边界线在容器的倒空和平坦状态中离开容器底壁(3)渐缩。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边界线(22)以弯曲方式朝着隔腔(4)渐缩。

    5.
      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底壁(3)的宽度与该底壁的长度的比例不超过1/2。

    6.
      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容器,其中:侧壁(2)各自沿下部连接部分(15)与底壁(3)连接,各连接部分包括相互远离面向的端部(16),且在容器的平坦和倒空状态中,该端部(16)在容器的相关侧(6、12)以钝角(α)与上部连接部分(5)连接,在该容器的平坦和倒空状态中,所述底壁(3)折叠成两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端部(16)被设计成在产品包围部分(19)的膨胀状态中以不超过180°的角度(α)与上部连接部分(5)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端部(16)被设计成在产品包围部分(19)的膨胀状态中沿所形成的所述产品包围部分(19)的截头锥体形状的周向表面布置。

    说明书

    容器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体内容物的容器,更具体地说涉及这样一种可折叠类型的容器,它包括隔腔,该隔腔由两个相对侧壁和底壁来确定,且该隔腔的容积取决于壁的相对位置。
    背景技术
    液体产品(例如奶制品、果汁或酒)能够装入多种不同容器中。
    引言部分所述类型的容器已经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该容器有很大的优点,因为它能够以相对较低成本来制造。通过选择合适的容器材料(例如具有矿物质填充聚烯烃的芯层的层压材料),容器也能够显示出对环境有利的特性。容器为可折叠类型(即当容器的内容物倒空时该容器的容积减小)也意味着装在容器中的内容物更少地暴露于空气中,这对保持产品质量有积极效果。
    所述类型的容器例如由WO9941155可知。
    这种包装的缺点是在充装状态下,它们有起褶的趋势。
    该起褶对容器的形状和外观产生负面影响,且在最坏情况下可能导致容器的侧壁磨损,并有泄漏的危险。
    为了消除起褶的所述趋势,由WO02085729已知沿容器的至少一侧布置加强气体充装导管。
    还由例如EP0989069和EP0541821已知形成在容器的侧壁上以上的加强装置。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引言中所述类型的容器,在该容器中将减小起褶的趋势。
    为了实现该目的以及由下面的说明可知的其它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容器。容器的优选实施例由从属于权利要求1的权利要求2-8可知。
    更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液体内容物的可折叠类型容器,它包括隔腔,该隔腔由两个相对侧壁和底壁来确定,且该隔腔的容积取决于壁的相对位置。容器包括产品包围部分,该产品包围部分由所述壁形成,并在容器的充装状态中从所述底壁延伸至装入容器内的内容物的表面高度。该产品包围部分用于通过所述内容物而膨胀,以便基本呈现截头锥体形状,且该截头锥体的窄端远离面向所述底壁。
    因此提供了一种容器,该容器在充装状态下能够没有起褶的趋势。它呈现截头锥形形状,且产品包围部分的较宽端朝下,这使得装入容器中的内容物能够以抵消起褶的方式使容器侧壁膨胀。
    产品包围部分能够在它的膨胀状态下为基本椭圆形截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沿上部连接部分进行连接,该上部连接部分在所述产品包围部分区域中有相对边界线,该相对边界线对着隔腔,且该相对边界线在容器的倒空和平坦状态中离开容器底壁渐缩(taper)。通过这样设计产品包围部分的边界线,将可以保证在容器的充装状态中保持离开底壁倾斜的形状。在容器的平坦倒空状态中,边界线可以以弯曲方式朝着隔腔渐缩。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壁的宽度与该底壁的长度的比例不超过1/2。实际上,发现超过1/2的比例可能导致底壁在容器的充装状态中并不以最佳方式膨胀,并因此引起容器壁中的、促使起褶的拉伸力。
    在又一实施例中,侧壁各自沿下部连接部分与底壁连接,各连接部分包括朝向相互远离的端部,且在容器的平坦和倒空状态中,该端部在容器的相关侧以钝角α而与上部连接部分连接,在该状态中,所述底壁折叠成两半。端部可以设计成这样,即在产品包围部分的膨胀状态中,它们以不超过180°的角度α来与上部连接部分连接。通过在容器的未充装状态中将端部设计为容器的斜面,该端部在容器的充装状态中以小于180°的角度α来与上部连接部分连接,从而明显减小了在上部连接部分和下部连接部分之间的过渡区中起褶的趋势。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端部设计成这样,即在产品包围部分的膨胀状态中,该端部沿这样形成截头锥形形状的所述产品包围部分地周边表面布置。端部沿所述周边表面的宽度用于形成在容器壁中存在的、促使起褶的拉伸力。
    下面将通过实例并参考附图来介绍本发明的容器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容器在倒空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1b是沿图1a中的线I-I的剖视图。
    图2a是图1a中的容器在充装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2b是沿图2a中的线II-II的剖视图。
    图3是图2a中的容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a和图1b,图中表示了处于倒空和平坦状态的本发明容器1。
    容器1包括两个相对侧壁2和底壁3,该底壁3在容器1的所示状态中折叠成两半。壁2、3限定了隔腔4。
    侧壁2沿上部连接部分5相互连接。
    所述上部连接部分5在容器1的第一侧6确定了把手部分7。把手部分7可以以多种方式来设计,且在所示实施例中,它设计为导管8,该导管8能够充装气体以便产生易于抓住的把手,它还有助于在充装状态下加强该容器1。
    上部连接部分5还限定了充装导管9,该充装导管9在它的远离隔腔4的端部由包含于上部连接部分5中的端部密封件10来密封。为了进行容器1的充装,将除去所述端部密封件10,然后,充装管(未示出)能够通过充装导管9而引入容器1的隔腔4中,以便对该隔腔4进行充装。最后重新密封该充装导管9。
    容器1还包括在容器1的第二侧12(该第二侧12与所述第一侧6相对)的上部拐角处的嘴形成部分11。为了打开容器1,从所述嘴形成部分11上除去端部凸片13,然后能够将装于容器1中的内容物倒出。端部凸片13通过切割、撕开等而除去。当端部凸片13布置成撕去时,容器1可以有便于撕去的撕开起始点14。
    各侧壁2还沿下部连接部分15而与底壁3连接,各连接部分包括端部16,这些端部16的相互离开地面向,并在容器1的相关侧6、12处与上部连接部分5连接。
    相互连接的壁2、3的意思是壁2、3通过密封处理(例如焊接、胶接等)而连接。
    各下部连接部分15还可以象本发明容器1的所示实施例那样包括中间部分17,该中间部分17位于两个端部16之间。不过,也可以使得所有壁2、3形成折叠为W形的单件,从而能够省略所述中间部分17,因为各侧壁2将通入所述容器1的(准确地说)这些部分中的底壁3中。
    因此,壁2、3限定了隔腔4,该隔腔4在容器1的倒空和平坦状态下不存在容积(为了清楚,容器1的侧壁2在图1b中表示为稍微分离)。隔腔4还在所述状态下进行密封,因此能够在制造容器1时进行消毒,并在维持无菌的情况下分配至充装容器1的位置。
    隔腔4的容积取决于壁2、3的相对位置,且在图2a和2b(这时也参考该图)中,容器1充装有液体内容物18,因此,容器1的壁2、3采取确定隔腔4的相对位置,该隔腔4的容积基本等于供给的内容物18。应当知道,恰好在装于容器1的隔腔4内的内容物的表面高度以上可以形成很小的空气充装容积。为了清楚,该空气充装容积在图2b中被极大地放大了。
    本发明的容器1设计成减小它在充装状态下的起褶趋势。
    为达此目的,容器1有产品包围部分19,该产品包围部分19由容器的壁2、3形成,且在容器的充装状态中,该产品包围部分从所述底壁3延伸至装于容器1的隔腔4中的内容物18的表面高度20。
    产品包围部分19布置成通过所述内容物18而膨胀,以便基本呈现椭圆形截头锥形状,且它的较宽端对着底壁。产品包围部分19的形状在图3(这时也参考该图)中以图中所示的截头锥21来表示。实际上,令人惊讶地发现,产品包围部分19的这种设计有效地抵消了起褶。
    在产品包围部分19的较宽端朝下的情况下,截头锥体形状使得装于容器中的内容物18使容器1的侧壁2膨胀,这样,它消除了容器的壁2、3中存在的拉伸力,从而减小了容器1起褶的趋势。
    如上所述,所述产品包围部分19在所示实施例中布置成基本采取椭圆形截头锥21的形状。不过,应当知道,该形状可以与所述锥形形状稍微不同。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希望使得上部狭窄端稍微分叉,以便产生容器1的凸出的嘴形成部分11。
    为了使得产品包围部分19有所述截头锥形形状,容器1的上部连接部分5设计成这样,即在所述产品包围部分19的区域中有相对的边界线22,该相对边界线22对着隔腔4,并当容器1处于平坦和倒空状态时以倾斜方式离开底壁3延伸。边界线22优选是以沿所述方向弯曲的方式朝着隔腔4渐缩。
    因为容器1的底部宽度B1将在容器1的充装过程中缩小,同时容器1的上部宽度B2受到的影响程度小得多,因此渐缩形状是需要的。当比较图1a和2a时,这相当明显。特别如图2a所示,在容器1的充装状态下保持边界线22的倾斜程度,但是该程度比在容器1的平坦和倒空状态下小(图1a)。
    根据图1a中所示,下部连接部分15的各端部16以钝角α与上部连接部分5连接。在容器1的充装状态中(图2a),该角度α在图2a所示平面中投影时仍然为钝角,因此,容器1的起褶趋势进一步减小。通过保证使所述角度不超过180°,实际上保证在各端部16和上部连接部分5之间的过渡部分中不会形成不希望的褶。
    促使形成的容器1不易于起褶的另一因素是所述端部16的设计,因此,在产品包围部分19的膨胀状态中,这些端部沿这样形成的所述部分19的截头锥体形状的周向表面来布置。
    还发现底壁3的设计对于容器1的起褶趋势也很重要。已经发现优选是将底壁设计成使它的宽度与它的长度的比例不超过1/2。已经发现超过该限额的比例导致在各侧壁上在离底壁很短距离处起褶。应当知道,底壁的宽度与它的长度的比例有下限,但是该下限对于充装后容器的稳定性比对于它的起褶趋势更重要。
    底壁3的长度对应于容器在未充装状态中的宽度B1,因此,底壁3的宽度是在容器的充装状态中横过所述长度的测量值,如图2b所示。
    后面这两种容器1设计用于消除在容器1的壁2、3中存在的、促使起褶的拉伸力。
    如上所述,本发明容器1的所示实施例有气体充装把手。应当知道,该加强把手另外有助于提供不易于在它的充装状态中起褶的容器1。
    因此,本发明容器1有多种设计,这些设计都有助于提供不易于起褶的容器1。可能这些设计自身中的某一些并不充分,需要使得所示设计组合起来,以便提供不易于起褶的容器1。
    不过,由观察可知,似乎容器1的产品包围部分的截头锥体形状对于抵消总体存在的起褶有最大效果。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器1,该容器在充装状态中的起褶趋势将减小。
    更具体地说,该效果这样获得,即由容器1的壁2、3形成的产品包围部分19布置成通过装入容器1中的内容物18而膨胀,以便基本呈现较宽端朝下的截头锥21的形状,这时,所述产品包围部分19优选是有椭圆形截面。容器1的这种设计对于减少容器1中的起褶非常高效。
    为了附加减小起褶的趋势,发现优选是将容器1的下部连接部分15的端部16布置成这样,即在容器1的充装状态中,下部连接部分在容器1的相关侧以不超过180°的钝角α来与上部连接部分5连接。这防止了可能在从下部连接部分15至上部连接部分5的过渡区产生的特定起褶。也可以通过将端部16设计成沿产品包围部分19(该产品包围部分在容器1的充装状态中为截头锥形)的周向表面布置来抵消起褶。
    用于消除起褶的附加方式包括将容器1的底壁3设计成使它的宽度与它的长度之比最大为1比2。
    应当知道,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示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考虑多种变化和改变,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只由随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关 键  词:
    容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容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854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