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新型高效抗成瘾药物.pdf

  • 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8847830
  • 上传时间:2021-01-07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79.5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16213.4

    申请日:

    20170301

    公开号:

    CN108530452A

    公开日:

    201809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D489/12,A61K31/485,A61P25/30,A61P25/32,A61P25/34

    主分类号:

    C07D489/12,A61K31/485,A61P25/30,A61P25/32,A61P25/34

    申请人:

    泰州华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仲伯华,付仁芳,杨家俊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药城大道1号新药创制基地二期D幢大楼707号

    优先权:

    CN20171011621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结构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及其非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I中,R代表H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所述的任一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成瘾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成瘾性疾病选自可卡因所致成瘾、甲基苯丙胺类毒品所致成瘾、阿片类毒品或药品所致成瘾、酒精性成瘾、吸烟所致成瘾或氯胺酮所致成瘾。

    权利要求书

    1.结构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及其非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式I中,R代表H或C1-C3的烷基。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选自如下结构: 3.含有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任一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以及一种或多种药用载体或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 4.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任一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成瘾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成瘾性疾病选自可卡因所致成瘾、甲基苯丙胺类毒品所致成瘾、阿片类毒品或药品所致成瘾、酒精性成瘾、吸烟所致成瘾或氯胺酮所致成瘾。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抗成瘾作用的新的氘代N-环丙甲基-去甲东罂粟碱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含有这些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所述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用于制备戒毒类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毒品的滥用及成瘾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噻吩喏啡具有较强的拮抗吗啡的作用,正在进行用于治疗阿片成瘾的临床研究。但是,噻吩喏啡个体差异大,有明显的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口服有效、具有更好的吗啡拮抗作用的噻吩诺啡类似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由结构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及其非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I中,R代表H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

    本发明提供由结构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及其非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如下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及其非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以及适宜的赋型剂形成的药物组合物。这些药物组合物可以是溶液剂、片剂、胶囊或注射剂;这些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注射途径给药或口服给药。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及其非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戒毒药物中的用途。

    目标化合物可通过以下合成路线来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饰。

    参考实施例1(2S)-2-[(5R,6R,7R,14S)-N-环丙甲基-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C1)的制备

    1.1 7α-乙酰基-6,14-乙烯桥四氢蒂巴因(ii)的合成

    在250ml反应瓶中加入50g蒂巴因(i)和80ml甲基乙烯酮,回流反应1小时;减压蒸除甲基乙烯酮,冷却后加入50ml甲醇,加热溶解,冷却,滤集固体,用甲醇洗两次,干燥,得ii 46g,熔点118-121℃。

    1.2 7α-乙酰基-6,14-乙基桥四氢蒂巴因(iii)的合成

    将20g化合物ii,4g 10%的钯碳和200ml无水乙醇置于氢化釜中,通入氢气40-50kg/cm2,于50-60℃氢化反应8-12小时,反应完毕,滤除催化剂,减压浓缩至1/3体积,冷却,滤集固体,用无水乙醇洗两次,干燥,得iii的固体15g,熔点134-137℃。

    1.3(2S)-2-[(5R,6R,7R,14S)-N-甲基-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甲氧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iv1)的合成

    将0.5g镁屑加于10ml无水乙醚中,搅拌下滴加2.3g 2-(2-溴-乙基)-噻吩(12mmol)溶于15ml无水乙醚和10ml无水苯的混合溶剂,制得格氏试剂;搅拌下,向格氏试剂中滴加4g(10mmol)iii溶于30mL乙醚-苯(1∶1)的溶液.加完后搅拌回流6小时;反应完毕于冰浴冷却下,滴加15mL饱合氯化铵溶液。过滤,将滤液静置,分出有机层;水层以乙醚提取(25ml×4),合并有机相后以水洗至中性,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减压蒸除溶剂,所得粗品用甲醇重结晶,得白色晶体iv13.9g。熔点183-185℃。

    1.4(2S)-2-[(5R,6R,7R,14S)-N-氰基-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甲氧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v1)的合成

    将溴化氰1.5g溶于15ml氯仿中,搅拌下滴加3.9g溶于25ml氯仿的溶液,回流反应12hr,反应完毕蒸除溶剂,残留物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晶体v13.7g,熔点171-173℃。

    1.5(2S)-2-[(5R,6R,7R,14S)-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vi1)的合成

    在25ml缩二甘醇中加入10g氢氧化钾,通氮气,搅拌加热至100℃;然后加入3.7g v1,于190-200℃加热1小时,倾入冰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和至pH 8-9,滤集固体,干燥,用甲醇重结晶,得vi13.1g,熔点>200℃。

    1.6(2S)-2-[(5R,6R,7R,14S)-N-环丙甲酰基-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vii1)的合成

    在25ml无水二氯甲烷中加入3.1克vi1,0.9g三乙胺,搅拌;冰浴下滴加0.8g环丙甲酰氯.加完后,继续在冰浴中搅拌反应8小时,然后室温搅拌反应5小时。过滤,将滤液减压蒸干,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用二氯甲烷∶石油醚∶甲醇(2∶7∶1)混合溶剂洗脱,收集所需组分,减压蒸干,得vii12.2g.

    1.7噻吩喏啡(C1)的制备

    将1.2g(2mmol)vii1溶于5ml无水四氢呋喃中,搅拌下滴加2ml 2M的LiAlH4的四氢呋喃溶液;加完后于室温下搅拌过夜;然后分批加入七水合硫酸镁,至无气体放出。过滤,将滤液减压蒸干,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用石油醚∶二氯甲烷∶甲醇=4∶1∶0.1洗脱,收集所需组分,用甲醇重结晶,得C10.75g;将此固体用乙醇溶解,加入氯化氢乙醚溶液,至pH2,搅拌,析出固体,静置过夜后,过滤并以无水乙醚洗涤得C1·HCl 0.61g,熔点:>200℃。1H-NMR(400MHz,DMSO-d6):9.62(br,1H);9.39(br,1H);7.26(m,1H);7.01(d,1H);6.91(m,1H);6.73(d,1H);6.55(d,1H);4.64(br,1H);4.54(s,1H);3.90(d,1H);3.41(s,3H);3.28(m,2H);3.20(m,2H);3.07(m,2H);2.88(m,1H);2.79(m,2H);2.28(m,1H);1.96(m,2H);1.82(m,2H);1.70(m,1H);1.51(m,1H);1.47(m,1H);1.35(m,1H);1.30(s,3H);1.13(m,1H);0.39(m,1H);0.59(m,2H);0.67(m,2H)。

    参考实施例2(2S)-2-[(5R,6R,7R,14S)-N-环丙甲基-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3-基)-丁-2-醇(C2)的制备

    参照参考实施例1.3的方法,用3-(2-溴-乙基)-噻吩代替2-(2-溴-乙基)-噻吩制备格氏试剂,与iii进行格氏加成,制备(2S)-2-[(5R,6R,7R,14S)-N-甲基-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甲氧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3-基)-丁-2-醇(iv2)。

    参照参考实施例1.4的方法,用iv2代替iv1,与溴化氰反应,制得(2S)-2-[(5R,6R,7R,14S)-N-氰基-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甲氧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3-基)-丁-2-醇(v2)。

    参照参考实施例1.5的方法,用v2代替v1,与氢氧化钾反应,制得(2S)-2-[(5R,6R,7R,14S)-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3-基)-丁-2-醇(vi2)。

    参照参考实施例1.6的方法,用vi2代替vi1,与环丙甲酰氯反应,制得(2S)-2-[(5R,6R,7R,14S)-N-环丙甲酰基-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3-基)-丁-2-醇(vii2)。

    参照参考实施例1.7的方法,用vii2代替vii1,与LiAlH4反应,制得C20.62g,将C2用乙醇溶解,加入氯化氢乙醚溶液,至pH2,搅拌,析出固体,静置过夜后,过滤并以无水乙醚洗涤得C2·HCl 0.47g,熔点:>200℃。核磁共振氢谱:1H-NMR(400MHz,DMSO-d6):9.70(br,1H);9.35(br,1H);7.42-7.04(m,3H);6.74(d,1H);6.53(d,1H);4.61(br,1H);4.57(s,1H);3.90(d,1H);3.40(s,3H);3.25-3.03(m,6H);2.88(m,1H);2.76(m,2H);2.29(m,1H);1.96(m,2H);1.82(m,2H);1.70(m,1H);1.50-1.46(m,2H);1.35(m,1H);1.31(s,3H);1.14(m,1H);0.67(m,2H);0.62(m,2H);0.39(m,1H)。

    实施例1(2S)-2-[(5R,6R,7R,14S)-N-(环丙基-二氘代甲基)-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I1)的制备

    参照参考实施例1.7的方法,将vii1与LiAlD4(%D:>98)反应,制得I1;将I1用乙醇溶解,与氯化氢成盐,制得I1·HCl,熔点:>200℃。1H-NMR(400MHz,DMSO-d6):9.60(br,1H);9.34(br,1H);7.26(m,1H);7.00-6.90(m,2H);6.73(d,1H);6.55(d,1H);4.64(br,1H);4.54(s,1H);3.90(d,1H);3.30-2.30(m,7H);2.28(m,1H);1.96(m,2H);1.82(m,2H);1.70(m,1H);1.51(m,1H);1.47(m,1H);1.35(m,1H);1.30(s,3H);1.13(m,1H);0.67(m,2H);0.58(m,2H);0.39(m,1H).

    实施例2(2S)-2-[(5R,6R,7R,14S)-N-(环丙基-二氘代甲基)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3-基)-丁-2-醇()的制备

    参照参考实施例1.7的方法,将vii2与LiAlD4(%D:>98)反应,制得I2;将I2用乙醇溶解,与氯化氢成盐,制得I2·HCl,核磁共振氢谱:1H-NMR(400MHz,DMSO-d6):9.66(br,1H);9.37(br,1H);7.43-7.02(m,3H);6.73(d,1H);6.55(d,1H);4.64(br,1H);4.54(s,1H);3.90(d,1H);3.28-2.79(m,7H);2.26(m,1H);1.95-1.70(m,5H);1.51-1.46(m,2H);1.37(m,1H);1.32(s,3H);1.12(m,1H);0.36(m,1H);0.59(m,2H);0.68(m,2H).

    实施例3(2S)-2-[(5R,6R,7R,14S)-N-(环丙基-二氘代甲基)-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甲氧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I3)的制备

    在5ml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0.54g(1mmol)I1,搅拌溶解;然后加入280mg(2mmol)碳酸钾,搅拌下滴加290mg(2mmol)CH3I。将反应混合物于50℃搅拌反应15小时。滤去固体,将滤液减压蒸干。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用二氯甲烷∶石油醚∶甲醇(2∶7∶1)混合溶剂洗脱,收集所需组分,减压蒸干,得I3380mg;将I3用乙醇溶解,与氯化氢成盐,制得I3·HCl,熔点:>200℃。1H-NMR(400MHz,DMSO-d6):9.61(br,1H);7.26(m,1H);7.02-6.90(m,2H);6.73(d,1H);6.55(d,1H);4.64(br,1H);4.54(s,1H);3.90(d,1H);3.85(s,3H);3.29-2.77(m,7H);2.25(m,1H);1.97(m,2H);1.84(m,2H);1.70(m,1H);1.50-1.48(m,2H);1.32(m,1H);1.29(s,3H);1.11(m,1H);0.69(m,2H);;0.62(m,2H);0.40(m,1H)。

    实施例4(2S)-2-[(5R,6R,7R,14S)-N-(环丙基-二氘代甲基)-4,5-环氧基-6,14-亚乙基-3-甲氧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3-基)-丁-2-醇(I4)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3的方法,用I2代替I2与CH3I反应,制得I4;将I4用乙醇溶解,与氯化氢成盐,制得I4·HCl,熔点:>200℃。核磁共振氢谱:1H-NMR(400MHz,DMSO-d6):9.69(br,1H);7.41-7.03m,3H);6.73(d,1H);6.55(d,1H);4.64(br,1H);4.54(s,1H);3.90(d,1H);3.82(s,3H);3.28(m,2H);3.04-2.79(m,5H);2.28(m,1H);1.96(m,2H);1.82(m,2H);1.70(m,1H);1.52-1.48(m,2H);1.35(m,1H);1.30(s,3H);1.13(m,1H);0.68(m,2H);0.60(m,2H);0.38(m,1H)。

    实施例5大鼠热辐射甩尾实验测定镇痛活性

    SD大鼠,雄性,将尾尖部放入55℃恒温水浴中,立即计时,至尾尖部从水中甩出止,该时间为给药前基础痛阈。然后随机分组,每组5只动物;灌胃给药,于给药后1小时,将尾尖部放入55℃恒温水浴中,立即计时,至尾尖部从水中甩出止,该时间为给药后痛阈。以15s内不甩尾为镇痛100%。以给药前后自身比较计算镇痛百分率,计算公式如下:

    采用bliss法计算ED50值,结果见表1:

    表1 大鼠热辐射甩尾实验测定镇痛活性结果

    药物 ED50(mg/kg) C1·HCl 2.20±0.22 C2·HCl 4.08±0.54 I1·HCl 5.83±0.26 I2·HCl 7.91±0.27 I3·HCl 5.32±0.15 I4·HCl 6.97±0.20

    实施例6抗吗啡所致小鼠死亡试验

    正常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予受试药物60min后,皮下注射给予LD99(600mg/kg,sc)剂量的吗啡,记录动物24h存活率。采用bliss法计算ED50值。结果见表2:

    表2 抗吗啡所致小鼠死亡的ED50

    药物 ED50(mg/kg) C1·HCl 0.62±0.34 C2·HCl 0.79±0.67 I1·HCl 0.28±0.26 I2·HCl 0.41±0.26 I3·HCl 0.23±0.23 I4·HCl 0.51±0.39

    实施例7对羟考酮(oxycodone)诱导大鼠位置偏爱的抑制作用

    SD大鼠(雄性,体重160-180g),放入隔门打开的条件性位置偏爱训练箱内,测定大鼠15min内在各箱停留时间,以此判断大鼠的天然倾向性。然后按白箱停留时间将大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以白箱为伴药箱,黑箱为非伴药箱。灌胃给予待测化合物40min后,皮下注射羟考酮(2.5mg/kg,s.c.)或生理盐水,立即将大鼠放入白箱或黑箱内训练45分钟,每天1次,连续9天。第10天将大鼠放入隔门打开的训练箱内,测定15min内大鼠在白箱内停留时间,评价大鼠位置偏爱效应。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对羟考酮诱导大鼠位置偏爱的抑制作用

    关 键  词:
    新型 高效 成瘾 药物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型高效抗成瘾药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84783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