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抗成瘾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高效抗成瘾药物.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16213.4 (22)申请日 2017.03.01 (71)申请人 泰州华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药城大道1号新 药创制基地二期D幢大楼707号 (72)发明人 仲伯华付仁芳杨家俊 (51)Int.Cl. C07D 489/12(2006.01) A61K 31/485(2006.01) A61P 25/30(2006.01) A61P 25/32(2006.01) A61P 25/34(2006.01) (54)发明名称 新型高效抗成。
2、瘾药物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结构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及其非 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I中, R代表H或 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 所述的任一化合物或其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或其药物组合物, 在制备治 疗成瘾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所述的成瘾性疾 病选自可卡因所致成瘾、 甲基苯丙胺类毒品所致 成瘾、 阿片类毒品或药品所致成瘾、 酒精性成瘾、 吸烟所致成瘾或氯胺酮所致成瘾。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CN 108530452 A 2018.09.14 CN 108530452 A 1.结构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及其非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I中, R代表H或C1-C3的烷基。 2.权利要求1的。
3、化合物, 选自如下结构: 3.含有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任一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 以及 一种或多种药用载体或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 4.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任一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及其药物组合物, 在制备 治疗成瘾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所述的成瘾性疾病选自可卡因所致成瘾、 甲基苯丙胺类 毒品所致成瘾、 阿片类毒品或药品所致成瘾、 酒精性成瘾、 吸烟所致成瘾或氯胺酮所致成 瘾。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530452 A 2 新型高效抗成瘾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抗成瘾作用的新的氘代N-环丙甲基-去甲东罂粟碱衍生物或其药 学上可接受的。
4、盐, 含有这些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以及所述衍生物或其药学 上可接受的盐用于制备戒毒类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毒品的滥用及成瘾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 噻吩喏啡具有较强的拮抗吗啡的作 用, 正在进行用于治疗阿片成瘾的临床研究。 但是, 噻吩喏啡个体差异大, 有明显的副作用, 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0003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口服有效、 具有更好的吗啡拮抗作用的噻吩诺啡类似物。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由结构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及其非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06 0007 式I中, R代表H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 0008 本发明提供由结构式I所代表的化合。
5、物及其非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选自如下 结构: 说明书 1/8 页 3 CN 108530452 A 3 0009 0010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及其非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 分, 以及适宜的赋型剂形成的药物组合物。 这些药物组合物可以是溶液剂、 片剂、 胶囊或注 射剂; 这些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注射途径给药或口服给药。 0011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式I所代表的化合物及其非毒性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在制备戒 毒药物中的用途。 0012 目标化合物可通过以下合成路线来制备: 说明书 2/8 页 4 CN 108530452 A 4 00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通过下面的实。
6、施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然而,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 于下述实施例。 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可以 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饰。 0015 参考实施例1(2S)-2-(5R, 6R, 7R, 14S)-N-环丙甲基-4, 5-环氧基-6, 14-亚乙基- 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C1)的制备 说明书 3/8 页 5 CN 108530452 A 5 0016 1.1 7 -乙酰基-6, 14-乙烯桥四氢蒂巴因(ii)的合成 0017 在250ml反应瓶中加入50g蒂巴因(i)和80ml甲基乙烯酮,。
7、 回流反应1小时; 减压蒸 除甲基乙烯酮, 冷却后加入50ml甲醇, 加热溶解, 冷却, 滤集固体, 用甲醇洗两次, 干燥, 得ii 46g, 熔点118-121。 0018 1.2 7 -乙酰基-6, 14-乙基桥四氢蒂巴因(iii)的合成 0019 将20g化合物ii, 4g 10的钯碳和200ml无水乙醇置于氢化釜中, 通入氢气40- 50kg/cm2, 于50-60氢化反应8-12小时, 反应完毕, 滤除催化剂, 减压浓缩至1/3体积, 冷 却, 滤集固体, 用无水乙醇洗两次, 干燥, 得iii的固体15g, 熔点134-137。 0020 1.3(2S)-2-(5R, 6R, 7R,。
8、 14S)-N-甲基-4, 5-环氧基-6, 14-亚乙基-3-甲氧基-6-甲 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iv1)的合成 0021 将0 .5g镁屑加于10ml无水乙醚中, 搅拌下滴加2 .3g 2-(2-溴-乙基)-噻吩 (12mmol)溶于15ml无水乙醚和10ml无水苯的混合溶剂, 制得格氏试剂; 搅拌下, 向格氏试剂 中滴加4g(10mmol)iii溶于30mL乙醚-苯(1 1)的溶液.加完后搅拌回流6小时; 反应完毕于 冰浴冷却下, 滴加15mL饱合氯化铵溶液。 过滤, 将滤液静置, 分出有机层; 水层以乙醚提取 (25ml4), 合并有机相后以水洗至中性。
9、,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 减压蒸除溶剂, 所得粗品 用甲醇重结晶, 得白色晶体iv13.9g。 熔点183-185。 0022 1.4(2S)-2-(5R, 6R, 7R, 14S)-N-氰基-4, 5-环氧基-6, 14-亚乙基-3-甲氧基-6-甲 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v1)的合成 0023 将溴化氰1.5g溶于15ml氯仿中, 搅拌下滴加3.9g溶于25ml氯仿的溶液, 回流反应 12hr, 反应完毕蒸除溶剂, 残留物用无水乙醇重结晶, 得白色晶体v13.7g, 熔点171-173。 0024 1.5(2S)-2-(5R, 6R, 7R, 14S)-4,。
10、 5-环氧基-6, 14-亚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 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vi1)的合成 0025 在25ml缩二甘醇中加入10g氢氧化钾, 通氮气, 搅拌加热至100; 然后加入3.7g v1, 于190-200加热1小时, 倾入冰水中。 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和至pH 8-9, 滤集固体, 干燥, 用甲醇重结晶, 得vi13.1g, 熔点200。 0026 1.6(2S)-2-(5R, 6R, 7R, 14S)-N-环丙甲酰基-4, 5-环氧基-6, 14-亚乙基-3-羟基- 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vii1)的合成 00。
11、27 在25ml无水二氯甲烷中加入3.1克vi1, 0.9g三乙胺, 搅拌; 冰浴下滴加0.8g环丙甲 酰氯.加完后, 继续在冰浴中搅拌反应8小时, 然后室温搅拌反应5小时。 过滤, 将滤液减压蒸 干, 用硅胶柱层析分离, 用二氯甲烷 石油醚 甲醇(2 7 1)混合溶剂洗脱, 收集所需组分, 减 压蒸干, 得vii12.2g. 0028 1.7噻吩喏啡(C1)的制备 0029 将1.2g(2mmol)vii1溶于5ml无水四氢呋喃中, 搅拌下滴加2ml 2M的LiAlH4的四氢 呋喃溶液; 加完后于室温下搅拌过夜; 然后分批加入七水合硫酸镁, 至无气体放出。 过滤, 将 滤液减压蒸干, 用硅胶。
12、柱层析分离, 用石油醚 二氯甲烷 甲醇4 1 0.1洗脱, 收集所需组 分, 用甲醇重结晶, 得C10.75g; 将此固体用乙醇溶解, 加入氯化氢乙醚溶液, 至pH2, 搅拌, 析 出固体, 静置过夜后, 过滤并以无水乙醚洗涤得C1HCl 0.61g, 熔点: 200。 1H-NMR (400MHz, DMSO-d6): 9.62(br, 1H); 9.39(br, 1H); 7.26(m, 1H); 7.01(d, 1H); 6.91(m, 1H); 6.73(d, 1H); 6.55(d, 1H); 4.64(br, 1H); 4.54(s, 1H); 3.90(d, 1H); 3.41(。
13、s, 3H); 3.28(m, 说明书 4/8 页 6 CN 108530452 A 6 2H); 3.20(m, 2H); 3.07(m, 2H); 2.88(m, 1H); 2.79(m, 2H); 2.28(m, 1H); 1.96(m, 2H); 1.82(m, 2H); 1.70(m, 1H); 1.51(m, 1H); 1.47(m, 1H); 1.35(m, 1H); 1.30(s, 3H); 1.13(m, 1H); 0.39(m, 1H); 0.59(m, 2H); 0.67(m, 2H)。 0030 参考实施例2(2S)-2-(5R, 6R, 7R, 14S)-N-环丙甲基。
14、-4, 5-环氧基-6, 14-亚乙基- 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3-基)-丁-2-醇(C2)的制备 0031 参照参考实施例1.3的方法, 用3-(2-溴-乙基)-噻吩代替2-(2-溴-乙基)-噻吩制 备格氏试剂, 与iii进行格氏加成, 制备(2S)-2-(5R, 6R, 7R, 14S)-N-甲基-4, 5-环氧基-6, 14-亚乙基-3-甲氧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3-基)-丁-2-醇(iv2)。 0032 参照参考实施例1.4的方法, 用iv2代替iv1, 与溴化氰反应, 制得(2S)-2-(5R, 6R, 7R, 14S)-N-氰基-4, 。
15、5-环氧基-6, 14-亚乙基-3-甲氧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 3-基)-丁-2-醇(v2)。 0033 参照参考实施例1.5的方法, 用v2代替v1, 与氢氧化钾反应, 制得(2S)-2-(5R, 6R, 7R, 14S)-4, 5-环氧基-6, 14-亚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3-基)-丁- 2-醇(vi2)。 0034 参照参考实施例1.6的方法, 用vi2代替vi1, 与环丙甲酰氯反应, 制得(2S)-2-(5R, 6R, 7R, 14S)-N-环丙甲酰基-4, 5-环氧基-6, 14-亚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 。
16、(噻吩-3-基)-丁-2-醇(vii2)。 0035 参照参考实施例1.7的方法, 用vii2代替vii1, 与LiAlH4反应, 制得C20.62g, 将C2用 乙醇溶解, 加入氯化氢乙醚溶液, 至pH2, 搅拌, 析出固体, 静置过夜后, 过滤并以无水乙醚洗 涤得C2HCl 0.47g, 熔点: 200。 核磁共振氢谱: 1H-NMR(400MHz, DMSO-d6): 9.70(br, 1H); 9.35(br, 1H); 7.42-7.04(m, 3H); 6.74(d, 1H); 6.53(d, 1H); 4.61(br, 1H); 4.57(s, 1H); 3.90(d, 1H);。
17、 3.40(s, 3H); 3.25-3.03(m, 6H); 2.88(m, 1H); 2.76(m, 2H); 2.29(m, 1H); 1.96 (m, 2H); 1.82(m, 2H); 1.70(m, 1H); 1.50-1.46(m, 2H); 1.35(m, 1H); 1.31(s, 3H); 1.14(m, 1H); 0.67(m, 2H); 0.62(m, 2H); 0.39(m, 1H)。 0036 实施例1(2S)-2-(5R, 6R, 7R, 14S)-N-(环丙基-二氘代甲基)-4, 5-环氧基-6, 14- 亚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
18、-基)-丁-2-醇(I1)的制备 0037 0038 参照参考实施例1.7的方法, 将vii1与LiAlD4(D: 98)反应, 制得I1; 将I1用乙醇 溶解, 与氯化氢成盐, 制得I1HCl, 熔点: 200。 1H-NMR(400MHz, DMSO-d6): 9.60(br, 1H); 9.34(br, 1H); 7.26(m, 1H); 7.00-6.90(m, 2H); 6.73(d, 1H); 6.55(d, 1H); 4.64(br, 1H); 4.54 (s, 1H); 3.90(d, 1H); 3.30-2.30(m, 7H); 2.28(m, 1H); 1.96(m, 2H。
19、); 1.82(m, 2H); 1.70(m, 1H); 1.51(m, 1H); 1.47(m, 1H); 1.35(m, 1H); 1.30(s, 3H); 1.13(m, 1H); 0.67(m, 2H); 0.58(m, 2H); 0.39(m, 1H). 说明书 5/8 页 7 CN 108530452 A 7 0039 实施例2(2S)-2-(5R, 6R, 7R, 14S)-N-(环丙基-二氘代甲基)4, 5-环氧基-6, 14-亚 乙基-3-羟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3-基)-丁-2-醇()的制备 0040 0041 参照参考实施例1.7的方法, 将vii2与。
20、LiAlD4(D: 98)反应, 制得I2; 将I2用乙醇 溶解, 与氯化氢成盐, 制得I2HCl, 核磁共振氢谱: 1H-NMR(400MHz, DMSO-d6): 9.66(br, 1H); 9.37(br, 1H); 7.43-7.02(m, 3H); 6.73(d, 1H); 6.55(d, 1H); 4.64(br, 1H); 4.54(s, 1H); 3.90 (d, 1H); 3.28-2.79(m, 7H); 2.26(m, 1H); 1.95-1.70(m, 5H); 1.51-1.46(m, 2H); 1.37(m, 1H); 1.32(s, 3H); 1.12(m, 1H。
21、); 0.36(m, 1H); 0.59(m, 2H); 0.68(m, 2H). 0042 实施例3(2S)-2-(5R, 6R, 7R, 14S)-N-(环丙基-二氘代甲基)-4, 5-环氧基-6, 14- 亚乙基-3-甲氧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2-基)-丁-2-醇(I3)的制备 0043 0044 在5ml二甲基甲酰胺中, 加入0.54g(1mmol)I1, 搅拌溶解; 然后加入280mg(2mmol) 碳酸钾, 搅拌下滴加290mg(2mmol)CH3I。 将反应混合物于50搅拌反应15小时。 滤去固体, 将滤液减压蒸干。 用硅胶柱层析分离, 用二氯甲烷 石油醚 甲。
22、醇(2 7 1)混合溶剂洗脱, 收 集所需组分, 减压蒸干, 得I3380mg; 将I3用乙醇溶解, 与氯化氢成盐, 制得I3HCl, 熔点: 200。 1H-NMR(400MHz, DMSO-d6): 9.61(br, 1H); 7.26(m, 1H); 7.02-6.90(m, 2H); 6.73(d, 1H); 6.55(d, 1H); 4.64(br, 1H); 4.54(s, 1H); 3.90(d, 1H); 3.85(s, 3H); 3.29-2.77(m, 7H); 2.25(m, 1H); 1.97(m, 2H); 1.84(m, 2H); 1.70(m, 1H); 1.50。
23、-1.48(m, 2H); 1.32(m, 1H); 1.29 (s, 3H); 1.11(m, 1H); 0.69(m, 2H); ; 0.62(m, 2H); 0.40(m, 1H)。 0045 实施例4(2S)-2-(5R, 6R, 7R, 14S)-N-(环丙基-二氘代甲基)-4, 5-环氧基-6, 14- 亚乙基-3-甲氧基-6-甲氧基吗啡喃-7-基-4-(噻吩-3-基)-丁-2-醇(I4)的制备 说明书 6/8 页 8 CN 108530452 A 8 0046 0047 参照实施例3的方法, 用I2代替I2与CH3I反应, 制得I4; 将I4用乙醇溶解, 与氯化氢成 盐, 制得I。
24、4HCl, 熔点: 200。 核磁共振氢谱: 1H-NMR(400MHz, DMSO-d6): 9.69(br, 1H); 7.41-7.03m, 3H); 6.73(d, 1H); 6.55(d, 1H); 4.64(br, 1H); 4.54(s, 1H); 3.90(d, 1H); 3.82 (s, 3H); 3.28(m, 2H); 3.04-2.79(m, 5H); 2.28(m, 1H); 1.96(m, 2H); 1.82(m, 2H); 1.70(m, 1H); 1.52-1.48(m, 2H); 1.35(m, 1H); 1.30(s, 3H); 1.13(m, 1H); 0。
25、.68(m, 2H); 0.60(m, 2H); 0.38(m, 1H)。 0048 实施例5大鼠热辐射甩尾实验测定镇痛活性 0049 SD大鼠, 雄性, 将尾尖部放入55恒温水浴中, 立即计时, 至尾尖部从水中甩出止, 该时间为给药前基础痛阈。 然后随机分组, 每组5只动物; 灌胃给药, 于给药后1小时, 将尾尖 部放入55恒温水浴中, 立即计时, 至尾尖部从水中甩出止, 该时间为给药后痛阈。 以15s内 不甩尾为镇痛100。 以给药前后自身比较计算镇痛百分率, 计算公式如下: 0050 0051 采用bliss法计算ED50值, 结果见表1: 0052 表1 大鼠热辐射甩尾实验测定镇痛活性。
26、结果 0053 药物ED50(mg/kg) C1HCl2.200.22 C2HCl4.080.54 I1HCl5.830.26 I2HCl7.910.27 I3HCl5.320.15 I4HCl6.970.20 0054 实施例6抗吗啡所致小鼠死亡试验 0055 正常小鼠,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各实验组。 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予受试药 物60min后, 皮下注射给予LD99(600mg/kg, sc)剂量的吗啡, 记录动物24h存活率。 采用bliss 法计算ED50值。 结果见表2: 0056 表2 抗吗啡所致小鼠死亡的ED50 0057 药物ED50(mg/kg) C1HCl0.62。
27、0.34 说明书 7/8 页 9 CN 108530452 A 9 C2HCl0.790.67 I1HCl0.280.26 I2HCl0.410.26 I3HCl0.230.23 I4HCl0.510.39 0058 实施例7对羟考酮(oxycodone)诱导大鼠位置偏爱的抑制作用 0059 SD大鼠(雄性, 体重160-180g), 放入隔门打开的条件性位置偏爱训练箱内, 测定大 鼠15min内在各箱停留时间, 以此判断大鼠的天然倾向性。 然后按白箱停留时间将大鼠随机 分组, 每组10只。 以白箱为伴药箱, 黑箱为非伴药箱。 灌胃给予待测化合物40min后, 皮下注 射羟考酮(2.5mg/kg, s.c.)或生理盐水, 立即将大鼠放入白箱或黑箱内训练45分钟, 每天1 次, 连续9天。 第10天将大鼠放入隔门打开的训练箱内, 测定15min内大鼠在白箱内停留时 间, 评价大鼠位置偏爱效应。 实验结果见表3。 0060 表3 对羟考酮诱导大鼠位置偏爱的抑制作用 0061 说明书 8/8 页 10 CN 108530452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