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的生产方法.pdf

  • 上传人:奻奴
  • 文档编号:8827573
  • 上传时间:2021-01-0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81.3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00047.3

    申请日:

    20161114

    公开号:

    CN106519980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195/00,C09D153/02,C09D7/12

    主分类号:

    C09D195/00,C09D153/02,C09D7/12

    申请人:

    广西泓达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程坤

    地址:

    535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港经济开发区果鹰大道

    优先权:

    CN201611000047A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南概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沥青改性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沥青原料与胶质渣油搅拌调和得到基质沥青,基质沥青加热温度升温加入5~15%的改性剂,再经过胶体磨均匀剪切搅拌加入5~15%稳定剂和2~5%助剂,温度保持在180℃以上,改性后物料送入发育罐,150℃≤温度控制≤175℃,发育得到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本发明生产本产品过程中添加了改性剂、助剂、稳定剂使得煤沥青的改性产品的性能得到更好的维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质沥青调配:将沥青原料与胶质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0~15kg搅拌调和得到基质沥青;2)改性加工:将步骤1)得到的基质沥青加热温度在150℃温浴10~30min,再升温190~200℃后边搅拌边加入5~15%的改性剂,搅拌15~20min;再经过胶体磨均匀剪切搅拌加入5~15%稳定剂和2~5%助剂,温度保持在180℃以上、搅拌8~20min;3)发育调整:将步骤2)改性后物料送入发育罐,150℃≤温度控制≤175℃,发育10~12h得到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为含5~10%4A沸石NaAlSiO·27HO、2~8%云母粉、2~5%层状硅酸钠、2~5%聚丙烯酸、2~5%玻璃纤维、2~5%偏硅酸钠的糠醛抽出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为线形SBS改性剂、星形SBS改性剂中的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为含1.5~3%硫磺、2~5%氧化锌的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为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顺丁橡胶中的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青改性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最初是在本世纪初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防水材料产品。经过多年来的市场拓展应用,通过工程应用及重点工程施工验证,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以其特有的技术性能和防水应用特点,越来越受到防水工程设计、工程建设方及广大用户的认可和信赖。非固化橡化沥青防水涂料主要是由胶粉、沥青、添加剂等原辅材料经过配制而成。主要有二种类型:一种是高固体含量的产品,可达99%,主要采用热熔喷涂施工方式;一种是含有高沸点溶剂的产品,固体含量在80%以上,可以常温刮涂。由于涂料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固体含量,使得涂料配方中的各组分能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下将各自的性能发挥到最大的程度,从而有效提高了涂料的固化物含量、体系稳定性和产品性能。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可以单独作为一道防水层来使用、或可以与防水卷材复合起来作为复合防水层来使用。但作为一道防水层使用时,涂料必须在非外露场合使用,而且采用隔离层加以保护。当与防水卷材复合起来作为复合防水层使用时,则可以更能体现出建筑防水“刚柔结合”的设计理念,可以说是较为安全可靠的防水体系,防水工程质量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既可用于新建防水层,也可用于修复受损防水层;既可用于常规区域的防水,也可用于变形缝等特殊区域的防水,相对于其他防水材料,它对特殊区域的防水具有独特优势。同时,由于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无须对防水层做养护处理,大大缩短了防水施工期。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主要特性如下:

    (1)涂料既可做涂层防水,又可作为胶粘剂粘贴防水卷材,形成结构复合防水层;

    (2)当涂料与基层粘接后,可以形成“皮肤式”防水构造,有效杜绝了窜水现象的发生。

    (3)涂料可以在潮湿基层上施工,这为地下室防水施工缩短工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涂料施工具多样性和方便性,既可刮抹施工、也可喷涂施工,且不受季节影响均可施工作业。

    (5)涂料对结构变形具有极佳的适应性,材料特性决定了不会因结构变形而导致防水层的破损,确保了整个复合防水层长期保持完整性。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由于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蠕变性能、粘结性能以及自愈功能等诸多特点,工程施工安全可靠、环保无污染。尤其是对潮湿基层、变形缝等特殊区域的适用性更强。当与卷材复合作为防水层时,其适用范围广、防水效果好、工程造价低,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相信在今后的建筑防水工程应用上可以大有作为,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产品制备工艺繁琐、产品性能差等问题,提供一种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通过这样实现的:一种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的生产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质沥青调配:将沥青原料与胶质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0~15kg搅拌调和得到基质沥青;

    2) 改性加工:将步骤1)得到的基质沥青加热温度在150℃温浴10~30min,再升温190~200℃后边搅拌边加入5~15%的改性剂,搅拌15~20min;再经过胶体磨均匀剪切搅拌加入5~15%稳定剂和2~5%助剂,温度保持在180℃以上、搅拌8~20min;

    3)发育调整:将步骤2)改性后物料送入发育罐,150℃≤温度控制≤175℃,发育10~12h得到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助剂为含5~10%4A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2~8%云母粉、2~5%层状硅酸钠、2~5%聚丙烯酸、2~5%玻璃纤维、2~5%偏硅酸钠的糠醛抽出油。所述云母粉其化学成份组成如下表。

    所述玻璃纤维:颗粒大小为50~100目,含氧化钠0%~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改性剂为线形SBS改性剂、星形SBS改性剂中的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稳定剂为含1.5~3%硫磺、2~5%氧化锌的橡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橡胶为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顺丁橡胶中的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 使用助剂,加快焦油沥青的氧化改性时间,节约了生产过程的时间。

    2. 生产本产品过程中添加了改性剂、助剂、稳定剂使得煤沥青的改性产品的性能得到更好的维持。

    3、改性助剂引入少量云母粉、玻璃纤维,在对防水涂料沥青的改性加工过程中,增强了沥青防水性能,使其达到防水材料的国家相关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描述本发明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生产方法,这些描述并不是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限定。

    以下实施例用到的云母粉:颗粒大小为40~60目,40-48%SiO2,30-32%Al2O3,9-11%K2O,1.1-1.5%Na2O,1.5-1.8%MgO,3.5-5.0%Fe2O3,0.02-0.05%S+P,0.03%H2O。

    玻璃纤维:颗粒大小为50~100目,含氧化钠0%~2%。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助剂:含5%4A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8%云母粉、2%层状硅酸钠、5%聚丙烯酸、5%玻璃纤维、2%偏硅酸钠的糠醛抽出油。改性剂为线形SBS改性剂。稳定剂为含1.5%硫磺、5%氧化锌的丁基橡胶。

    本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质沥青调配:将沥青原料与胶质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0kg搅拌调和得到基质沥青;2) 改性加工:将步骤1)得到的基质沥青加热温度在150℃温浴10min,再升温190~200℃后边搅拌边加入15%的改性剂,搅拌15min;再经过胶体磨均匀剪切搅拌加入15%稳定剂和5%助剂,温度保持在180℃以上、搅拌20min;3)发育调整:将步骤2)改性后物料送入发育罐,150℃≤温度控制≤175℃,发育12h得到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助剂:含10%4A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2%云母粉、5%层状硅酸钠、2%聚丙烯酸、2%玻璃纤维、5%偏硅酸钠的糠醛抽出油。改性剂为星形SBS改性剂。稳定剂为含3%硫磺、2%氧化锌的丁腈橡胶。

    本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质沥青调配:将沥青原料与胶质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5kg搅拌调和得到基质沥青;2) 改性加工:将步骤1)得到的基质沥青加热温度在150℃温浴30min,再升温190~200℃后边搅拌边加入5%的改性剂,搅拌20min;再经过胶体磨均匀剪切搅拌加入5%稳定剂和2%助剂,温度保持在180℃以上、搅拌8min;3)发育调整:将步骤2)改性后物料送入发育罐,150℃≤温度控制≤175℃,发育10h得到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助剂:含7%4A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5%云母粉、2.5%层状硅酸钠、2.5%聚丙烯酸、2.5%玻璃纤维、3%偏硅酸钠的糠醛抽出油。改性剂为线形SBS改性剂、星形SBS按照质量1:1的混合。稳定剂为含2%硫磺、2.5%氧化锌的顺丁橡胶。

    本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质沥青调配:将沥青原料与胶质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3kg搅拌调和得到基质沥青;2) 改性加工:将步骤1)得到的基质沥青加热温度在150℃温浴20min,再升温190~200℃后边搅拌边加入10%的改性剂,搅拌18min;再经过胶体磨均匀剪切搅拌加入10%稳定剂和2.5%助剂,温度保持在180℃以上、搅拌12min;3)发育调整:将步骤2)改性后物料送入发育罐,150℃≤温度控制≤175℃,发育11h得到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助剂:含6%4A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7%云母粉、3%层状硅酸钠、4%聚丙烯酸、2.5%玻璃纤维、5%偏硅酸钠的糠醛抽出油。改性剂为星形SBS改性剂。稳定剂为含2%硫磺、4.5%氧化锌三元乙丙橡胶。

    本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质沥青调配:将沥青原料与胶质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2kg搅拌调和得到基质沥青;2) 改性加工:将步骤1)得到的基质沥青加热温度在150℃温浴20min,再升温190~200℃后边搅拌边加入7%的改性剂,搅拌20min;再经过胶体磨均匀剪切搅拌加入9%稳定剂和3.5%助剂,温度保持在180℃以上、搅拌18min;3)发育调整:将步骤2)改性后物料送入发育罐,150℃≤温度控制≤175℃,发育12h得到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助剂:含5%4A沸石Na12Al12Si12O48·27H2O、8%云母粉、3%层状硅酸钠、7.5%聚丙烯酸、5%玻璃纤维、3.5%偏硅酸钠的糠醛抽出油。改性剂为星形SBS改性剂。稳定剂为含2%硫磺、3.5%氧化锌的丁腈橡胶。

    本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质沥青调配:将沥青原料与胶质渣油按照重量比100kg:15kg搅拌调和得到基质沥青;2) 改性加工:将步骤1)得到的基质沥青加热温度在150℃温浴10min,再升温190~200℃后边搅拌边加入5%的改性剂,搅拌20min;再经过胶体磨均匀剪切搅拌加入8.5%稳定剂和5%助剂,温度保持在180℃以上、搅拌15min;3)发育调整:将步骤2)改性后物料送入发育罐,150℃≤温度控制≤175℃,发育11h得到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

    以上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沥青防水涂料性能如下:

    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粘度(PQ、S) 0.2-0.4 0.3-0.5 0.25-0.4 0.4-0.55 0.35-0.6 耐热性(90℃恒温5h) 不流淌 不流淌 不流淌 不流淌 不流淌 透水性(流动水压0.1-0.2MPa0.5h) 不透水 不透水 不透水 不透水 不透水 抗裂性(基层裂缝宽度≤2mm) 涂膜不裂 涂膜不裂 涂膜不裂 涂膜不裂 涂膜不裂 拉伸强度 6.5MPa 3.5MPa 5.5MPa 6.5MPa 4.5MPa 延伸率 380%-400% 280%-350% 280%-400% 350%-380% 380%-420% 涂膜干燥时间(h) ≤2-24 ≤2-24 ≤2-24 ≤2-24 ≤2-24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方案仅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中指出了本发明产品组成成分、成分比例、制备方法参数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参数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当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关 键  词:
    一种 固化 沥青 防水涂料 生产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的生产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8275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