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pdf

  • 上传人:罗明
  • 文档编号:8810598
  • 上传时间:2021-01-04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30.9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27387.0

    申请日:

    20141203

    公开号:

    CN104497571B

    公开日:

    201610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L79/08,C08L63/00,C08L33/02,C08L61/06,C08L27/12,C08L79/04,C08K3/04

    主分类号:

    C08L79/08,C08L63/00,C08L33/02,C08L61/06,C08L27/12,C08L79/04,C08K3/04

    申请人:

    同济大学,宁波信远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昆山弗尔赛能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代军,刘金玲,袁奕琳,常丰瑞,徐卫刚,顾荣鑫,张超,马建新

    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优先权:

    CN201410727387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君如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包括混合前处理工艺、混合工艺和模压工艺。其中前处理工艺给膨胀石墨提供一个高压静电场,给树脂带上异种静电荷;混合工艺过程中,将树脂加入到膨胀石墨中,利用粉末混合机进行混合;模压工艺过程中,将混合好的粉末加入到模具中,模压制成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了静电辅助固体粉料混合的前处理工艺,该工艺制备的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在电导率、阻气率与机械强度等方面性能优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将膨胀石墨加入到绝缘容器中,使用静电发生器在一定电压下放电一段时间;2)将树脂加入到另一绝缘容器中,使用静电发生器在一定电压下放电一段时间;3)将步骤2)的树脂加入到步骤1)的绝缘容器中;4)利用粉末混合机将步骤3)的混合物料进行一定时间的混合;5)使用模具将步骤4)的膨胀石墨与树脂的混合料压制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形状的预压板;6)将步骤5)的预压板在一定压强和温度下,利用成型模具再次压制成具有特定花纹、更小厚度和更高密度的模压板,7)将步骤6)的模压板加热至固化温度进行固化,冷却后即得到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石墨中含碳量大于99wt%,膨胀倍数为100~800,所述的树脂为含量10~50wt%的热固型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固型树脂为环氧树脂、聚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苯并恶嗪树脂或氟碳树脂,树脂的粒径为50~8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12~±25kV的电压对膨胀石墨放电0.5~1min;步骤2)中使用与步骤1)中正负极性相反的±12~±25kV的电压对树脂放电0.5~2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膨胀石墨和树脂的重量比为4: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采用的粉末混合机为二维运动混合机、三维运动混合机、V型混合机或双锥型混合机,粉末混合时间为10~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压制得到的预压板厚度3~10mm,密度为0.2~1.0g/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采用的压强为10~100MPa,温度为100~200℃,压制得到的模压板厚度为1.0~2.0mm,密度为1.0~2.0g/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的成型模具由底座、上垫块、上压块、下垫块、套筒、底座、顶杆和螺栓组成,其中,上压块的底面、下垫块的上表面以及底座凹槽的内壁面构成压制模压板的型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的固化的温度为120~250℃,固化的时间为0.1~2h,固化时荷重压强为10~80MPa。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料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膨胀石墨/树脂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抗腐蚀性,同时可模压流道,便于大批量快速生产。但是由于膨胀石墨和树脂两相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比如膨胀石墨堆积密度0.5g/100mL,不足树脂的0.5%,两种物化性质差异极大的物质的混合效果,必然成为了影响复合材料的最终性能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粉料混合技术一般使用搅拌桨、搅拌棒、螺旋搅拌叶等核心设备进行机械搅拌,在面对比重差异较大的两种或多种物质时,混合效果总是很差。在开发出三维运动混合机、V型混合机后,三维运动混合机的混合筒多方向运动,物料无离心力作用,无比重偏析及分层、积聚现象,V型混合机的两个圆桶相对于轴是非对称的,物料在两个桶里反复进行剪切和扩散运动,都较好的克服了比重差异的影响。但是混合的均匀度显然不够理想,这时,对这两种材料进行前处理,使其具备相互吸引力就变得更重要了。近年来静电应用有较大的进展,静电喷涂设备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静电除尘设备使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利用相反电荷相互吸引的作用,增强粉料的迁移能力,实现了静电的成功应用。然而,在粉料混合领域并未有任何相关文献报道使用静电来增强混合效果。

    中国专利CN103804553A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静电吸附将偶氮引发剂锚固在石墨烯表面;(2)配制石墨烯乳液:利用分散剂与乳化剂分子结构上的相互作用,来协同分散稳定石墨烯,同时采用高速搅拌机获得分散均匀的石墨烯乳液;(3)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石墨 烯表面引发聚合生成聚氯乙烯,制备出石墨烯表面包覆聚氯乙烯复合材料;(4)石墨烯/聚氯乙烯树脂浆料后处理。该专利利用石墨烯在溶液pH值为10-11左右时石墨烯与偶氮引发剂之间的电位差将偶氮引发剂吸附在石墨烯表面,但此电位最大值为47mV,只适用于溶液中分子、离子间的吸附,对于较大颗粒,尤其是固体颗粒则无法使用。本专利根据不同物质带电性能的差异,利用静电发生装置给不同物质带上异种电荷,大大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吸附能力,进而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克服比重差异影响,混合效果更好的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采用以下步骤:

    1)将膨胀石墨加入到绝缘容器中,使用静电发生器在一定电压下放电一段时间;

    2)将树脂加入到另一绝缘容器中,使用静电发生器在一定电压下放电一段时间;

    3)将步骤2)的树脂加入到步骤1)的绝缘容器中;

    4)利用粉末混合机将步骤3)的混合物料进行一定时间的混合;

    5)使用模具将步骤4)的膨胀石墨与树脂的混合料压制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形状的预压板;

    6)将步骤5)的预压板在一定压强和温度下,利用成型模具再次压制成具有特定花纹、更小厚度和更高密度的模压板,

    7)将步骤6)的模压板加热至固化温度进行固化,冷却后即得到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

    所述的膨胀石墨中含碳量大于99wt%,膨胀倍数为100~800,所述的树脂为含量10~50wt%的热固型树脂。

    优选的,热固型树脂为环氧树脂、聚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苯并恶嗪树脂或氟碳树脂,树脂的粒径为50~80μm。

    步骤1)中使用±12~±25kV的电压对膨胀石墨放电0.5~1min;使用的绝缘容器为聚苯硫醚(PPS)、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 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等塑料桶。

    步骤2)中使用与步骤1)中正负极性相反的±12~±25kV的电压对树脂放电0.5~2min。,使用的绝缘容器为玻璃杯。

    步骤3)中膨胀石墨和树脂的重量比为4∶1~1∶1。

    步骤4)中采用的粉末混合机为二维运动混合机、三维运动混合机、V型混合机或双锥型混合机等,粉末混合时间为10~30min。

    步骤5)压制得到的预压板厚度3~10mm,密度为0.2~1.0g/cm3。

    步骤6)采用的压强为10~100MPa,温度为100~200℃,压制得到的预压板厚度为1.0~2.0mm,密度为1.0~2.0g/cm3。使用的成型模具由底座、上垫块、上压块、下垫块、套筒、底座、顶杆和螺栓组成,其中,上压块的底面、下垫块的上表面以及底座凹槽的内壁面构成压制模压板的型腔。

    步骤7)中的固化的温度为120~250℃,固化的时间为0.1~2h,固化时荷重压强为10~80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膨胀石墨和树脂电导率的巨大差异,给膨胀石墨加一个静电场,给树脂带上相反的电荷,增加两者混合时的吸附力,结合无剪切应力混合的特性,克服比重差异带来的影响,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制备出高质量的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

    制作得到的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由于其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质量轻、机械强度好,作为燃料电池用石墨双极板的替代材料,在成本、性能等方面体现出相当的优势,有着光明的前景。当然,这类复合材料板除了在燃料电池领域,在储能电池、抗静电材料、散热工件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给膨胀石墨施加静电场的示意图。

    图2为给树脂施加静电场的示意图。

    图3是成型模具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静电发生器、2-发射棒、3-第一绝缘容器、4-膨胀石墨、5-金属板、6-接地线、7-大地、8-接地线、9-第二绝缘容器、10-树脂、11-上垫块、12-螺栓、13-套筒、14-上压块、15-下垫块、1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采用静电辅助混合的方式,对混合前比重和电导率均相差很大的膨胀石墨和树脂进行前处理,通过增加混合时的吸附力增加混合的均匀性,进而模压固化后制备出具有良好导电、导热性、阻气性与机械强度的的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

    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

    1)为电导率较高的一相膨胀石墨提供正电场环境。如图1所示,将静电产生器1通过接地线8接于大地7,将第一绝缘容器3置于金属板5通过接地线6接于大地7,这样就在放电过程中形成一个回路,避免静电在高压供应器1上集聚。将适量膨胀石墨4加入到第一绝缘容器3中,启动静电发生器,将发射棒2深入到第一绝缘容器3中,与膨胀石墨4保持一定的距离,调节发射电压至某一值,保持一定时间,结束后,关闭静电发生器,取走发射棒并将电荷导入大地。

    2)给电导率较低一相树脂10带上负电荷。如图2所示,将静电产生器1通过接地线8接于大地7,将第二绝缘容器9置于金属板5通过接地线6接于大地7,这样就在放电过程中形成一个回路,避免静电在高压供应器1上集聚。将树脂10加入到第二绝缘容器9中(要求绝缘容器的电导率大于树脂),启动静电发生器,将发射棒2深入到第二绝缘容器9中,与树脂10保持一定的距离,调节发射电压至某一值,保持一定时间,结束后,关闭静电发生器,取走发射棒并将电荷导入大地。

    本发明中的膨胀石墨含碳量大于99%;膨胀倍数为100~300之间。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树脂为热固型树脂,例如但不局限于环氧树脂、聚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氟碳树脂等;树脂粉末的直径为50~80μm之间。

    3)将带负电荷的树脂10加入到第一绝缘容器3,盖上盖子,使用三维运动混合机或V型混合机等混合机械中混合一段时间。

    4)将混合好的粉末加入到如图3所示的模具中,包括上垫块11、上压块14、下垫块15、套筒13、底座16和螺栓12,材料为模具专用钢。其中型腔由上压块底面、下垫块上表面以及底座凹槽的内壁面构成。

    使用热压机调至一定压力将粉末压制成一定厚度的预压板。本发明中所得到的预压板厚度为3~10mm,密度为介于0.2~1.0g/cm3的之间。

    5)将热压机升温到100~200℃(低于树脂的固化温度),调节荷重压强为10~80 MPa,保持一段时间,得到模压板;然后升温至高于树脂的固化温度的温度,固化一段时间,结束后卸掉压力,自然冷却,即得到最终的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厚度须在1.0~2.0mm之间,密度在1.0~2.0g/cm3之间,以保证拥有良好导电导热性的同时也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阻气性等性能。复合板的固化工艺必须在一定荷重的条件下完成,是为了防止升温固化过程中出现鼓泡、变形、开裂等情形,破坏复合板的结构。复合板升温固化后,必须自然冷却,以免降温速度过快造成复合板内部产生热应力,从而使产品出现翘曲、弯曲、扭变等异常情况。

    实施例1

    将膨胀倍数为280倍,电导率约为10S/cm的膨胀石墨3.0g加入到PE塑料桶中,置于金属板上,金属板与静电发生器均良好接地,发射棒与膨胀石墨保持距离约1.5cm,调节输出电压至+20kV,保持2min后取走发射棒2,导走剩余电荷。

    将粒径为40μm,电导率约为1.5×10-6S/cm的聚酰亚胺2.0g加入到电导率为2.0×10-6S/cm的玻璃杯中,置于接地良好的金属板上,发射棒与聚酰亚胺粉末的距离约为1.5cm,调节输出电压为-22kV,保持2min后取走发射棒,导走剩余电荷。

    将聚酰亚胺全部撒入到膨胀石墨中,盖上盖子,使用三维运动混合机混合15min。混合结束后加入到模具中,使用3MPa压力压制预压板,此时板的厚度为4.0mm,密度为0.6g/cm3;升高温度至150℃,调节压力至80MPa,模压时间为30min;升高温度至230℃,保持模具压力不变,固化120min,固化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打开模具,取出模压板,此时板的厚度为1.5mm,密度为1.6g/cm-3,标记为EG++PI-。

    为考察加静电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加过静电场的塑料桶和带电的聚酰亚胺的电场进行电压测试,塑料桶约带有5.0~8.0kv的电压,聚酰亚胺带有-1.2~3.8kv的电压。

    实施例2

    将膨胀倍数为280倍,电导率约为10S/cm的膨胀石墨3.0g加入到塑料桶中,置于金属板上,金属板与静电发生器均良好接地,发射棒与膨胀石墨保持距离约1.5cm,调节输出电压至-20kv,保持2min后取走发射棒,导走剩余电荷。

    将粒径为40μm,电导率约为1.5×10-6S/cm的聚酰亚胺2.0g加入到电导率为2.0×10-6S/cm的玻璃杯中,置于接地良好的金属板上,发射棒与聚酰亚胺粉末的距离约为1.5cm,调节输出电压为+22kv,保持2min后取走发射棒,导走剩余电荷。

    将聚酰亚胺全部撒入到膨胀石墨中,盖上盖子,使用三维运动混合机混合15min。混合结束后加入到模具中,使用3MPa压力压制预压板,此时板的厚度为4.0mm,密度为0.6g/cm3;升高温度至150℃,调节压力至80MPa,模压时间为30min;升高温度至230℃,保持模具压力不变,固化120min,固化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打开模具,取出模压板,此时板的厚度为1.5mm,密度为1.6g/cm-3,标记为EG++PI-。

    分别对加过静电场的塑料桶和带电的聚酰亚胺的电场进行电压测试,塑料桶约带有-5.4~7.2kv的电压,聚酰亚胺带有+1.6~3.8kv的电压。

    为比较静电辅助混合的作用,去除加静电的步骤,采用相同的材料,相同的剩余工艺制备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然后对三种方案制备的复合板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可知引入静电后制备的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在各项性能均优于不加静电的,尤其是平面电导率和气密性。

    表1.两种方案制备的复合板性能进行测试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于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膨胀 石墨 树脂 复合板 制备 工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膨胀石墨/树脂复合板的制备工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8105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