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8810212
  • 上传时间:2021-01-04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294.0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050983.8

    申请日:

    20180119

    公开号:

    CN108276922A

    公开日:

    201807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7/22,C08J7/04,C08L25/06,C08L63/00,C08L1/28

    主分类号:

    C09J7/22,C08J7/04,C08L25/06,C08L63/00,C08L1/28

    申请人:

    全椒光太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邹广,邹友

    地址:

    239500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经济开发区经二路18号

    优先权:

    CN20181005098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将聚苯乙烯、环氧树脂、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尼龙酸甲酯、醇醚硫酸钠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加热,温度降至室温后,在加入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植物素混合均匀,加热烘干成形得膜基层;在膜基层的表面涂布疏水层,另一表面涂布粘附层,得隔离膜。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在对汽车隔离膜进行防水疏水的同时,也可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制造工艺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包括膜基层和疏水层,所述膜基层由下列组分的材料制备而成:聚苯乙烯5-10份、环氧树脂3-5份、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2-5份、尼龙酸甲酯1-3份、醇醚硫酸钠1-2份;S1、将聚苯乙烯、环氧树脂、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尼龙酸甲酯、醇醚硫酸钠加入反应釜中,在100℃-120℃的温度下加热1.5-3小时;S2、温度降至室温后,在加入0.3-0.8份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0.2-0.5份的植物素混合均匀,加热烘干成形得膜基层;S3、在膜基层的表面涂布疏水层,另一表面涂布粘附层,得隔离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的上表面处均匀的涂布一层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的直径为60nm-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由聚乙烯醇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聚氨酯树脂几种材料混合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素为茉莉花香精或者兰花香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层优选为丙烯酸类粘附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膜基层与疏水层相接触的表面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环形小口,所述环形小口的直径为60nm-1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小口与纳米颗粒在同一竖直面上呈相互交替的结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基层由下列组分的材料制备而成:聚苯乙烯5份、环氧树脂5份、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2份、尼龙酸甲酯3份、醇醚硫酸钠1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聚苯乙烯10份、环氧树脂3份、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5份、尼龙酸甲酯1份、醇醚硫酸钠2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聚苯乙烯7份、环氧树脂4份、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3份、尼龙酸甲酯2份、醇醚硫酸钠1.5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膜其基本性能包括安全、清晰、防眩光、隔紫外线、隔热、防划伤、足够的保质期及保护隐私等。汽车膜可以分类四类,第一种汽车膜是涂布与复合工艺膜,主要的作用是遮挡强烈的太阳光,这类汽车膜是较早期出品的,基本不具备隔热的作用,早期叫太阳纸,也叫茶纸,第二种汽车膜是染色膜,市场上所见的染色汽车膜多为深层染色工艺,以深层染色的手法加注吸热剂,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达到隔热的效果。因其同时亦吸收了可见光,导致可见光穿透率不够,加上本身工艺所限,清晰度较差。此类膜的另一大弱点是隔热功能衰减很快,而且容易褪色,价格相对较便宜,第三种汽车膜是真空热蒸发膜,采用的是真空热蒸发工艺,是将铝层蒸发于基材上,达到隔热效果。这也通常所说的金属膜领域,具备较持久的隔热性,但弱点在于清晰度不高,影响视野舒适性,其另一大突出弱点是反光较高。第四种汽车膜是金属磁控溅射膜。这是玻璃膜的最高工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经历了多种技术革新。利用电场与磁场原理高速度高力量地将金属粒子均匀溅射于高张力的PET基材上。磁控溅射工艺的产品除具备很好的金属质感、稳定的隔热性能外,还具有其他工艺所无法达到的清晰度与低反光及持久的色泽。魔卡智能变色膜就是采用的这种工艺生产制造的。

    现在汽车隔离膜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较为经久耐用,在隔热、隔紫外线等方面都有着较为突出的功效,但是汽车隔离膜在疏水防水等方面还是较为欠缺,在雨雪天气,经常会在汽车隔离膜上粘附一层厚厚的水气,造成视线的模糊,无法看清窗外的事物,造成一定的不便,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在防水疏水的同时也可适当的降低噪音,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所述隔离膜包括膜基层和疏水层,所述膜基层由下列组分的材料制备而成:聚苯乙烯5-10份、环氧树脂3-5份、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2-5份、尼龙酸甲酯1-3份、醇醚硫酸钠1-2份;

    S1、将聚苯乙烯、环氧树脂、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尼龙酸甲酯、醇醚硫酸钠加入反应釜中,在100℃-120℃的温度下加热1.5-3小时;

    S2、温度降至室温后,在加入0.3-0.8份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0.2-0.5份的植物素混合均匀,加热烘干成形得膜基层;

    S3、在膜基层的表面涂布疏水层,另一表面涂布粘附层,得隔离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疏水层的上表面处均匀的涂布一层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的直径为60nm-10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纳米颗粒由聚乙烯醇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聚氨酯树脂几种材料混合制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植物素为茉莉花香精或者兰花香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粘附层优选为丙烯酸类粘附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膜基层与疏水层相接触的表面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环形小口,所述环形小口的直径为60nm-12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小口与纳米颗粒在同一竖直面上呈相互交替的结构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膜基层由下列组分的材料制备而成:聚苯乙烯5份、环氧树脂5份、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2份、尼龙酸甲酯3份、醇醚硫酸钠1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聚苯乙烯10份、环氧树脂3份、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5份、尼龙酸甲酯1份、醇醚硫酸钠2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聚苯乙烯7份、环氧树脂4份、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3份、尼龙酸甲酯2份、醇醚硫酸钠1.5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隔离膜的膜基层上表面铺设一层疏水层,而疏水层的外表有一层防荷叶效应的纳米级凸起,在水珠或者污渍滴落在隔离膜上时,会在疏水层的表面顺势滑落而不粘附在车的表面上,造成视觉的障碍,同时在较为柔软的膜基层的表面上设置一层环形小口,在声音的传播路径上,会在环形小口内部进行反弹,造成声音能量的降低,从而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并且在疏水层和膜基层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空气腔,会在车体表面形成一定的缓冲效应,对汽车表面形成一种保护,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在对汽车隔离膜进行防水疏水的同时,也可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制造工艺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膜基层、2-疏水层、3-粘附层、4-纳米颗粒、5-环形小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隔离膜包括膜基层和疏水层,膜基层由下列组分的材料制备而成:聚苯乙烯5份、环氧树脂5份、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2份、尼龙酸甲酯3份、醇醚硫酸钠1份;

    S1、将聚苯乙烯、环氧树脂、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尼龙酸甲酯、醇醚硫酸钠加入反应釜中,在100℃的温度下加热3小时;

    S2、温度降至室温后,在加入0.3份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0.5份的植物素混合均匀,加热烘干成形得膜基层;

    S3、在膜基层的表面涂布疏水层,另一表面涂布粘附层,粘附层优选为丙烯酸类粘附剂。

    在疏水层的上表面处均匀的涂布一层纳米颗粒,纳米颗粒的直径为60nm-100μm。纳米颗粒由聚乙烯醇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聚氨酯树脂几种材料混合制得,根据荷花效应,通过仿照荷花表面铺设的一层纳米颗粒,可对水珠或液体污渍形成较好的隔离作用,使得车窗表面不被污渍粘附,洁净卫生。

    在膜基层中加入的植物素为茉莉花香精或者兰花香精,茉莉花香精和兰花香精具有一种驱虫的效果,并且会带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带来较好的乘车体验,防止夏季蚊虫爬附在汽车表面,造成表面的污渍。

    在膜基层与疏水层相接触的表面上均匀的设有若干环形小口,环形小口的直径为60nm-120μm;环形小口与纳米颗粒在同一竖直面上呈相互交替的结构设置,当外界声音传递到隔离膜的环形小口处,会在环形小口内形成声音的分散,从而会降低其总体的能量,从而达到一定的降噪功能,并且配合膜基层的材质,其整体较为柔软,环形小口在膜基层与疏水层之间形成一定的空气内腔,使得隔离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缓冲防护作用,也可对车体表面形成一定的防护作用。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实施方式: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包括膜基层和疏水层,所述膜基层由下列组分的材料制备而成:聚苯乙烯10份、环氧树脂3份、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5份、尼龙酸甲酯1份、醇醚硫酸钠2份;

    S1、将聚苯乙烯、环氧树脂、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尼龙酸甲酯、醇醚硫酸钠加入反应釜中,在120℃的温度下加热1.5小时;

    S2、温度降至室温后,在加入0.8份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0.2份的植物素混合均匀,加热烘干成形得膜基层;

    S3、在膜基层的表面涂布疏水层,另一表面涂布粘附层,得隔离膜。

    实施例3

    本发明可提供另一种实施方式: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包括膜基层和疏水层,所述膜基层由下列组分的材料制备而成:聚苯乙烯7份、环氧树脂4份、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3份、尼龙酸甲酯2份、醇醚硫酸钠1.5份;

    S1、将聚苯乙烯、环氧树脂、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尼龙酸甲酯、醇醚硫酸钠加入反应釜中,在110℃的温度下加热2小时;

    S2、温度降至室温后,在加入0.5份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0.35份的植物素混合均匀,加热烘干成形得膜基层;

    S3、在膜基层的表面涂布疏水层,另一表面涂布粘附层,得隔离膜。

    通过对三组实施例的隔离膜进行试验的数据:

    普通隔离膜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水渍或污渍的覆盖率% 65 41 35 30 车内的/分贝 55 40 38 35

    在隔离膜的膜基层上表面铺设一层疏水层,而疏水层的外表有一层防荷叶效应的纳米级凸起,在水珠或者污渍滴落在隔离膜上时,会在疏水层的表面顺势滑落而不粘附在车的表面上,造成视觉的障碍,同时在较为柔软的膜基层的表面上设置一层环形小口,在声音的传播路径上,会在环形小口内部进行反弹,造成声音能量的降低,从而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并且在疏水层和膜基层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空气腔,会在车体表面形成一定的缓冲效应,对汽车表面形成一种保护。

    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在对汽车隔离膜进行防水疏水的同时,也可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制造工艺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关 键  词:
    一种 隔离 制造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车用隔离膜的制造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8102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