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丙烯酸提纯的方法和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粗丙烯酸提纯的方法和设备.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78695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5.29 CN 101786951 B *CN101786951B* (21)申请号 201010102848.7 (22)申请日 2010.01.29 C07C 57/07(2006.01) C07C 51/487(2006.01) C07C 51/43(2006.01) B01D 9/02(2006.01) (73)专利权人 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 地址 200137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北路 2031 号 (72)发明人 原宇航 钱志刚 马建学 褚小东 邵敬铭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 311。
2、04 代理人 应云平 谢世杰 (54) 发明名称 一种粗丙烯酸提纯的方法和设备 (57) 摘要 一种粗丙烯酸提纯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 (1) 在粗丙烯酸溶液中加入胺类化 合物进行反应, 脱除粗丙烯酸溶液中的醛类杂质, 将醛的质量含量降至 100ppm 以下 ; (2) 将步骤 (1) 所得粗丙烯酸溶液进行单级降膜动态结晶。 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 能耗低、 丙烯酸产品纯度高 等特点。 (51)Int.Cl. 审查员 马晓婧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10)授权。
3、公告号 CN 101786951 B CN 101786951 B *CN101786951B* 1/1 页 2 1. 一种粗丙烯酸的提纯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1) 在纯度在 98.0 以上的粗丙烯酸溶液中加入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 借以脱除粗丙烯酸中的醛类杂质, 将醛 质量含量降至 100ppm 以下 ; (2) 将步骤 (1) 所得到的粗丙烯酸溶液进行单级降膜动态结 晶 ; 所述的胺类化合物为间苯二胺、 2、 4- 二氨基甲苯和对甲氧基苯胺化合物中任选一种或 几种, 胺类化合物的加入量以粗丙烯酸溶液的质量为 100 计, 为 0.01 5 质量, 反应温度 为 15。
4、 70之间, 反应时间为 15min 3hr ; 所述的单级降膜动态结晶为降膜式, 在结晶、 发汗和产品熔化步骤中, 结晶区换热介质 的温度分别控制在 -20 5、 10 20以及 30 45。 2. 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粗丙烯酸的提纯方法所用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 该单级降膜 动态结晶设备中的降膜结晶器 5 中的结晶管呈立式列管结构, 结晶管内配置内液膜分布 器 11, 结晶管外配置外液膜分布器 13, 结晶器包括粗丙烯酸进料区 A、 换热介质进料区 B、 结晶区 C、 加热区 D 及排料区 E。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 结晶管的内液膜分布器 11 为盘式。
5、结 构, 内液膜分布器 11 的外径较结晶管内径小 0.2 1mm, 内液膜分布器 11 圆周处开设 多条槽, 槽的截面呈半圆形或多边形, 每根结晶管内设有 3 8 个液膜分布器, 各液膜分布 器通过拉杆 15 进行连接和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 结晶管的外液膜分布器 13 呈圆板结 构, 厚度在50200mm之间, 上面开有许多孔, 孔内径较结晶管外径大0.21mm, 孔内壁开 设多条槽, 槽的截面呈半圆形或多边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786951 B 2 1/6 页 3 一种粗丙烯酸提纯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原。
6、料的提纯工艺和相关的设备,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粗丙烯 酸提纯的方法和适用于该提纯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丙烯酸为不饱和脂肪酸, 它不仅是丙烯的重要工业衍生物, 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 原料之一。由于其含有活泼双键和羧基官能团, 特别适用于製备各种分散剂、 絮凝剂、 增稠 剂以及高吸水性材料等, 广泛用于化纤、 纺织、 涂料、 水处理、 日用品等多个领域。 0003 工业上丙烯酸典型的生产工艺为 : 丙烯、 丙烷和 / 或丙烯醛在固体催化剂存在条 件下, 发生气相氧化反应 ; 将所得含有丙烯酸的气相氧化产物用水或其他高沸点有机溶剂 吸收 ; 在共沸溶剂存在下, 通过蒸馏除去吸收液中的低沸。
7、点组分 ; 通过蒸馏提纯得到丙烯 酸产品。 0004 在上述 C3化合物通过单一或多步催化氧化生产丙烯酸的工艺中, 同时发生多种副 反应。因此, 除了目标产物丙烯酸之外, 反应产物中还含有多种副产物, 主要包括醛类化合 物, 如糠醛、 苯甲醛、 甲醛、 乙醛、 丙烯醛等, 羧酸类化合物, 如马来酸、 乙酸、 苯甲酸、 丙酸以 及丙烯酸二聚物等。 0005 上述副产物杂质中, 比丙烯酸沸点低的杂质, 如甲醛、 乙醛以及丙烯醛等可以通过 蒸馏分离 ; 较高沸点的杂质, 如苯甲酸、 丙烯酸二聚物等, 也可通过蒸馏分离。 然而, 糠醛、 马 来酸和苯甲醛等少量杂质由于沸点与丙烯酸接近, 难以通过蒸馏除。
8、去而残留在丙烯酸产品 中。这些杂质, 尤其是醛类杂质, 会影响到丙烯酸的聚合反应性能, 如导致聚合物色度不合 格, 或者聚合反应变得难以控制等, 因此必须採取其他适当的分离工艺, 将其脱除, 使提纯 后的丙烯酸产品中的醛含量小于 1ppm。 0006 为此, 一些专利公开了丙烯酸提纯新方法。 专利CN1246282C採用碳原子数为12 16 的烷基硫醇 ( 如正 - 十二烷基硫醇 ), 在磺化阳离子树脂催化作用下, 与醛类杂质发生反 应, 将粗丙烯酸溶液中的醛类杂质转变为其他物质后再蒸馏除去。 该方法存在蒸馏收率低、 能耗高、 硫醇消耗大等缺点, 正逐步被其他工艺所取代。 0007 专利 CN。
9、1058256C 採用动态和静态结晶相结合的方法来纯化粗丙烯酸, 这时, 动态 结晶的残渣进一步通过静态结晶进行纯化, 得到的丙烯酸返回至动态结晶器中。所得丙烯 酸产品纯度可达到99.93。 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工艺流程复杂, 不但同时涉及动态和静态 结晶, 而且还需採用多级动态结晶, 因此设备投资大, 分离能耗较高。 0008 专利 CN1305452A 採用结晶和蒸馏相结合的方法提纯粗 ( 甲基 ) 丙烯酸, 所得丙烯 酸产品纯度达到 99.94, 醛含量小于 1ppm, 具有较好的提纯效果。但是, 该方法所述工艺 包括两个结晶器和一个蒸馏塔, 而且包含由两个纯化阶段和三个气提阶段构成的五级。
10、结晶 操作, 因此, 无论是设备投资还是能耗均比较高。 发明内容 说 明 书 CN 101786951 B 3 2/6 页 4 0009 针对上述粗丙烯酸提纯方法的不足,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的粗丙烯酸提纯方 法以及与该方法相关的提纯设备, 具有投资小, 能耗低, 操作简单以及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0010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它涉及一种以结晶法提纯粗丙烯酸的工艺。该工艺过程包 括如下步骤 : (1) 在粗丙烯酸溶液中加入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 藉以脱除粗丙烯酸中的醛 类杂质, 将醛的质量含量降至 100ppm 以下 ; (2) 将步骤 (1) 所得到的粗丙烯酸溶液进行单 级降膜动态结晶。 0。
11、011 本发明方法对原料粗丙烯酸纯度没有特定限制, 但优选适用于纯度在 98.0以上 的粗丙烯酸。 本发明的特点是, 粗丙烯酸经过胺类化合物处理之后, 只需通过一级降膜动态 结晶, 便可到达很好的提纯效果, 特别是能够将关键的醛类杂质的含量降至 1ppm 以下。 0012 也就是说,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整个粗丙烯酸提纯工艺操作流程包括如下两 步, 首先是在一个反应容器中使粗丙烯酸与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 使粗丙烯酸中的醛类杂 质含量以质量计降至较低水准, 即 100ppm 以下, 接着把反应物料送入降膜结晶设备作进一 步结晶提纯。其中所述的胺类化合物为间苯二胺、 邻苯二酚、 2、 4- 二。
12、氨基甲苯和对甲氧基 苯胺化合物中任选一种或几种, 胺类化合物的加入量以粗丙烯酸溶液的质量为 100 计, 为 0.01 5 质量, 反应温度为 15 70之间, 反应时间为 15min 3hr。胺类化合物的具 体加入量需依据粗丙烯酸中醛含量而定。胺类化合物可以直接加入到粗丙烯酸溶液中, 也 可先溶解至粗丙烯酸或所得丙烯酸产品中, 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再加入。反应容器为装有 搅拌器的反应罐或管式反应器。粗丙烯酸与胺类化合物的反应可以在一个容器中进行, 也 可直接将胺类化合物加入到粗丙烯酸的流动管道内进行反应。反应温度在 15 70范围 内, 但优选在室温下进行, 这样可以避免额外能耗。 0013 。
13、粗丙烯酸在反应容器中, 经胺类化合物处理, 使醛的质量含量降至 100ppm 以下 后, 即被送入降膜结晶设备进行动态结晶。降膜结晶採用单级结晶方式, 在结晶、 发汗和产 品熔化步骤中, 结晶区换热介质的温度分别控制在 -20 5、 10 20以及 30 45。 结晶之后所得丙烯酸产品纯度超过 99.9, 醛含量小于 1ppm。 0014 在进行单级降膜结晶时, 粗丙烯酸首先进入粗丙烯酸贮罐, 然后由循环泵自顶部 送入降膜结晶器, 粗丙烯酸以降膜形式在结晶管内流动, 自结晶器底部流出的丙烯酸溶液 再经循环泵循环至结晶器, 进一步结晶。结晶过程中, 换热介质通过换热器将温度保持 在 -20 5之。
14、间, 并经另一泵在结晶管外循环。当结晶管内的晶体达到一定厚度时, 关闭 循环泵, 打开相应阀门, 将残液排出结晶设备。 0015 上述结晶过程结束之后, 将换热介质逐渐加热升温, 并保持在 10 20之间, 直 至管内晶体部分熔化(称之为发汗过程)。 此过程中, 粘附在晶体表面和包藏于晶体层内部 的杂质部分被熔化析出, 这部分熔化析出物通过析出物排出阀排出结晶设备。 0016 降膜结晶的最后一步过程为产品熔化过程。 将换热介质温度进一步提高至30以 上, 将管内晶体全部熔化后, 打开成品排出阀, 将其提纯后的产品作为成品排出。 0017 上述过程中所使用的结晶器呈立式结构, 内部设置多根结晶管。
15、列管。结晶器内部 分为五个区域, 其中, A区域为粗丙烯酸进料区 ; B区域为换热介质进料区 ; C区域为结晶区 ; D 区域为加热区 ; E 区域为结晶产品或残液排料区。 0018 在结晶过程中, 粗丙烯酸溶液由粗丙烯酸入口进入 A 区域, 在该区域, 粗丙烯酸溶 液进入结晶管顶部, 并通过结晶管内部的管内液膜分布器, 呈膜状自上而下流过结晶管。 换 说 明 书 CN 101786951 B 4 3/6 页 5 热介质由换热介质进口进入 B 区域, 在该区域, 换热介质通过结晶管的管外液膜分布器, 呈 膜状自上而下沿结晶管外壁在 C 区域流动, 通过控制换热介质温度, 实施结晶、 发汗和熔化。
16、 等操业。 0019 加热区 D 区的结构类似于管壳式换热器, 管程为来自 C 区的料液, 壳程为换热介 质, 可以为热水、 热油或其他热介质, 温度保持在 35 80之间, 由换热介质入扣进入, 换 热介质出口排出。由于来自 C 区结晶管的料液 ( 结晶残液或丙烯酸产品 ) 可能会因粘度较 高或夹带未熔化晶体而堵塞管道, 影响流动, 通过 D 区加热, 可达到熔化晶体、 降低粘度的 目的, 使来自 C 区的料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保证结晶作业能够连续稳定地进行。经 D 区加 热后的料液在E区收集, 并由成品出口排出结晶器。 D区除採取上述管壳式结构的换热结构 外, 也可採取板翅式、 翅片管式。
17、等其他换热结构, 但优选上面所述的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 管壳式换热结构。 0020 在降膜结晶过程中, 结晶管内粗丙烯酸溶液以及管外换热介质, 均呈膜状流动分 布形式。良好的液膜分布性能对结晶过程至为关键。换热介质在结晶管外壁均匀成膜, 能 够增强换热效果, 降低结晶能耗 ; 粗丙烯酸溶液在结晶管内呈膜状流动时, 如果由于分布问 题, 导致管内壁液膜厚度均匀性较差, 会影响到结晶过程的传热传质效率。 这一方面会增加 管外换热介质能耗, 另一方面还引起管内各处结晶速率不同, 晶体层杂质含量增大, 导致产 品纯度降低。 0021 为了保证结晶管内料液和换热介质具有良好成膜性能, 液膜分佈器的结构。
18、设计十 分关键, 为此, 本发明专门设计了高性能的结晶器的结晶管内、 外液膜分布器。 0022 结晶管内液膜分布器为盘式结构, 外径较结晶管内径小 0.2 1mm, 外边开设多条 槽, 槽的截面呈半圆形或多边形, 该槽与结晶管内壁构成孔道, 粗丙烯酸溶液通过该孔道进 行分散, 在结晶管内壁形成液膜。每根结晶管内沿轴向设有 3 8 个液膜分布器, 这是由于 结晶管较长时, 内壁液膜溶液发生轴向或径向累积, 液膜厚度均匀性变差, 通过增加液膜分 布器可达到再分布的目的。同一结晶管内的各液膜分布器通过拉杆加以连接和固定。 0023 结晶管外液膜分布器为圆板结构, 厚度在50200mm之间, 上面有许。
19、多孔道, 结晶 管由这些孔道向上穿过, 孔内径较结晶管外径大 0.2 1mm, 孔内壁开设多条槽, 槽的截面 呈半圆形或多边形, 该槽与结晶管外壁构成换热介质流动通道。 0024 结晶管外液膜分布器材质为不锈钢、 铜或钛等金属材料 ; 结晶管内液膜分布器材 质可以为不锈钢、 铜或钛等金属材料, 也可为聚四氟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烯或陶瓷等材料。 0025 由上述可见, 本发明所述的丙烯酸提纯方法及所使用的相关设备具有设备简单、 投资低、 操作方便、 能耗少、 产品纯度高, 可达到 99.9以上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6 图 1 为粗丙烯酸分离提纯工艺流程图 ; 图 2 为降膜结晶设备 ; 。
20、图 3 为降膜结晶器 ; 图4为降膜结晶器结晶管内液膜分布器 ; 图5为降膜结晶器结晶管外液膜分布器 ; 图6为结 晶区内换热介质的温度变化图。 0027 图中的标号为 : 1反应容器 ; 2降膜结晶设备 ; 3粗丙烯酸贮罐 ; 4 粗丙烯酸进料阀 ; 5降膜结晶器 ; 6换热器 ; 7泵 ; 8循环泵 ; 9析出物排 出阀 ; 10成品排出阀 ; 11结晶管内液膜分布器 ; 12换热介质进口 ; 13结晶 说 明 书 CN 101786951 B 5 4/6 页 6 管外液膜分布器 ; 14换热介质流动通道 ; 15拉杆 ; 16结晶管 ; 17换热介质 出口 ; 18粗丙烯酸入口 ; 19。
21、管板 ; 20壳体 ; 21出口 ; 22管板 ; 23换 热介质进口 ; 24管板 ; 25成品出口 ; 26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列举一些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但本发明决不局限于这些实施 例。 0029 实施例 1 0030 本例旨在展示本发明所述提纯方法所用的设备。参见附图 1 5。图 1 所示为本 发明方法所述之粗丙烯酸分离提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作为第一步, 粗丙烯酸和胺类化合 物在反应容器 1 内进行反应, 将粗丙烯酸中的醛类杂质的质量含量降至 100ppm 以下, 然 后物料进入降膜结晶设备 2 作进一步结晶提纯。反应容器 1 为装有搅拌器的反应罐或 管式。
22、反应器。降膜结晶设备 2 采用单级结晶方式进行动态结晶。 0031 如图 2 所示, 在进行单级降膜结晶时, 粗丙烯酸首先进入粗丙烯酸貯罐 3, 然后 由循环泵 8 自顶部送入降膜结晶器 5, 粗丙烯酸以降膜形式在结晶管内流动, 自结晶器 5 底部流出的丙烯酸溶液经循环泵 8 循环至结晶器, 进一步结晶。结晶过程中, 换热介 质通过换热器 6 将温度保持在 5 -20之间, 并经泵 7 在结晶管外循环。当结晶管内 的晶体达到一定厚度时, 关闭循环泵 8, 打开析出物排出阀 9, 将残液排出结晶设备。上 述结晶过程结束之后, 将换热介质逐渐加热升温, 并保持在 10 20之间, 直至管内晶体 部。
23、分熔化(称之为发汗过程)。 此过程中, 粘附在晶体表面和包藏于晶体层内部的杂质部分 被熔化析出, 这部熔出物通过阀门 9 排出结晶设备。最后为产品熔化过程。将换热介质 温度进一步提高至 30以上, 将管内晶体全部熔化后, 打开阀门 10, 将其作为产品排出。 0032 降膜结晶器的具体结构如图 3 所示。结晶器呈立式结构, 内部设置多根结晶管列 管 ( 图中只列出一根结晶管列管 )。结晶器内部被管板 19, 22, 24、 结晶管外液膜分布器 13 及壳体 20 分为五个区域, 其中, A 区域为粗丙烯酸进料区 ; B 区域为换热介质进料 区 ; C 区域为结晶区 ; D 区域为加热区 ; E。
24、 区域为结晶产品或残液排料区。结晶过程中, 粗丙 烯酸溶液由粗丙烯酸入口18进入A区域, 在该区域, 粗丙烯酸溶液进入结晶管顶部, 并通 过结晶管的管内液膜分布器 11, 呈膜状自上而下流过结晶管。换热介质由换热介質进口 12进入B区域, 在该区域, 换热介质通过结晶管的管外液膜分布器13, 呈膜状自上而下 沿结晶管外壁在C区域流动, 最后由出口21流出结晶器, 通过控制换热介质温度, 实现结 晶、 发汗和熔化等操作。加热区 D 的结构类似于管壳式换热器, 管程为来自 C 区的料液, 壳 程为换热介质, 可以为热水、 热油或其它热介质, 温度保持在 35 80之间, 由换熱介質进 口 23 进。
25、入, 换热介质出口 17 排出。由于来自 C 区结晶管的料液 ( 结晶残液或丙烯酸 产品 ) 可能会因粘度较高或夹带未熔化晶体而堵塞管道, 影响流动, 通过 D 区加热, 可达到 熔化晶体、 降低粘度的目的, 使来自 C 区的料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保证结晶操作连续稳定 运行。经 D 区加热后的料液在 E 区收集, 并由成品出口 25 排出结晶器。 0033 图 4 所示为结晶管内液膜分布器, 该分布器为盘式结构, 外径较结晶管内径小 0.2 1mm, 外边开设多条槽, 槽的截面呈半圆形或多边形 (a d), 该槽与结晶管内壁构成 孔道 26, 粗丙烯酸溶液通过该孔道 26 进行分散, 在结晶。
26、管内壁形成液膜。每根结晶管 说 明 书 CN 101786951 B 6 5/6 页 7 内沿轴向设有38个液膜分布器, 这是由于结晶管较长时, 内壁液膜溶液发生轴向或径向 累积, 导致液膜厚度均匀性变差, 通过增加液膜分布器可达到再分布的目的。 同一结晶管内 的各液膜分布器通过拉杆 15 加以连接和固定。图 5 为结晶管外液膜分布器, 该分布器 13 为圆板结构, 厚度在 50 200mm 之间, 上面有许多孔道 14, , 结晶管 16 由这些孔 道向上穿过, 孔内径较结晶管外径大 0.2 1mm, 孔内壁开设多条槽, 槽的截面呈半圆形或 多边形 (A D), 该槽与结晶管外壁构成换热介质。
27、流动通道 14。 0034 实施例 2 0035 采用实施例 1 所述的设备和工艺, 对粗丙烯酸溶液进行纯化处理。 0036 在配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 1 内, 加入 100kg 纯度 99.65的粗丙烯酸, 再加入 120g 间苯二胺, 在搅拌和室温 (32 ) 条件下, 反应 30 分钟。将所得粗丙烯酸溶液进行单 级降膜结晶。结晶、 发汗和熔化过程中, 结晶区换热介质温度变化如图 6 所示。加热区以热 水作为换热介质, 温度保持在 45。 0037 原料、 经胺类化合物处理后以及产品的具体组成 ( 质量 ) 见表 1。 0038 表 1 原料、 胺处理后以及产品组成 ( 质量 ) 0039。
28、 0040 实施例 3 0041 采用实施例 1 所述的设备和工艺, 对粗丙烯酸溶液进行纯化处理。 0042 在配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 1 内, 加入 100kg 纯度 99.24的粗丙烯酸, 再加入 115g 对甲氧基苯胺, 在搅拌和室温 (32 ) 条件下, 反应 3 小时。将所得粗丙烯酸溶液进行 单级降膜结晶, 结晶操作步骤及条件与实施例 2 一致。 0043 原料、 经胺类化合物处理后以及产品的具体组成 ( 质量 ) 见表 2。 0044 表 2 原料、 胺处理后以及产品组成 ( 质量 ) 说 明 书 CN 101786951 B 7 6/6 页 8 0045 说 明 书 CN 101786951 B 8 1/3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86951 B 9 2/3 页 10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86951 B 10 3/3 页 11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86951 B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