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黄231的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散黄231的合成方法.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66339.4 (22)申请日 2016.12.16 (71)申请人 江苏道博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222525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堆沟 港镇化工园区 (72)发明人 刘学峰徐松王磊汪港 郭维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代理人 邹伟红 (51)Int.Cl. C09B 29/01(2006.01) C09B 29/42(2006.01) C07D 213/85(2006.01) (54)发明名称 分散黄231的合成方法 (57)摘要 。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黄231的合成方法, 将浓硫酸、 亚硝酰硫酸和磷酸投入反应器中, 开 启搅拌, 冰冻盐水降温至-50后, 缓慢加入对 氨基苯甲酸苄酯, 投完后在该温度下保温反应一 段时间, 制得重氮液; 将N-丁基-3-氰基-4-甲基- 6-羟基-2-吡啶酮和软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 匀, 再加入氨基磺酸、 冰醋酸和木质素, 将温度控 制在0以下, 同时滴加重氮液和液碱, 滴加时间 控制在23h, pH控制在50.2, 滴加完毕, 经后 处理得目标产物。 采用适量的亚硝酰硫酸和硫酸 取代亚硝酸钠和盐酸作为重氮化剂确保了原料 的反应彻底, 也避免重氮液发生自偶和反应, 确 保了重氮液的反应顺利。
3、, 整个反应过程鲜有焦油 产生, 因此几乎不存在固废带来的环保压力。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CN 106675083 A 2017.05.17 CN 106675083 A 1.制备具有式 结构的分散黄231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将对氨基苯甲酸苄酯 a在浓硫酸、 亚硝酰硫酸和磷酸存在下发生重氮化反应制备 重氮化合物 b的步骤, 以及 (2)将重氮化合物 b和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 c在氨基磺酸、 液碱、 冰醋酸和木质素的存在下发生偶合反应制备目标产物 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亚硝酰硫酸的质量。
4、分数为40, 磷酸的质量分数为8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浓硫酸与亚硝酰硫酸的体积比为 1.52:1, 磷酸与亚硝酰硫酸的体积比为0.751:1, 对氨基苯甲酸苄酯与亚硝酰硫酸的质 量比为0.50.6: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保温反应温度为-50, 保温反 应时间为35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氨基磺酸与N-丁基-3-氰基-4-甲 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0.040.1:1, 冰醋酸与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 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0.1:1, 木质。
5、素与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 为0.02:1, 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与合成重氮化合物 b所需的对氨基苯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6675083 A 2 甲酸苄酯的质量比为1.0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液碱质量分数为30wt, 液碱与 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45: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重氮化合物 b采用滴加方式加 入, 滴加温度控制在0以下, 滴加时间控制在23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6、,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7010, 保温反应2h以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反应体系pH控制在50.2。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6675083 A 3 分散黄231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散黄的合成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分散黄231的合成方法, 属于化 工染料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分散黄231, 又称分散黄S-5GF, 化学名: 苄基4-(1-丁基-5-氰基-2-羟基-4-甲基- 6-羰基-3-吡啶)偶氮苯甲酸, 分子式: C25H24N4O4, CAS: 143067-3。
7、5-0, 结构式如下: 0003 0004 分散黄231是一种绿光黄色调的黄色粉末, 是一种升华性分散染料, 主要用于纺织 布印花中的热转印印刷。 该染料对细度、 热熔、 升华都具有较高的要求, 属于高档分散染料。 工业化合成该染料的途径主要是以对氨基苯甲酸苄酯和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 2-吡啶酮为原料展开的, 即对氨基苯甲酸苄酯重氮化, 然后与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 基-2-吡啶酮偶合得到分散黄231, 所得染料收率低、 固废多、 环保压力大。 主要是重氮液不 稳定, 在反应过程中溶液分解或发生不可逆的自偶合反应, 降低偶合收率, 也导致大量焦油 产生, 因此。
8、所得产品中焦油较多, 导致产品色光偏暗、 强度下降, 不得借助有机溶剂如甲苯 等精制才能获得合格产品, 因此收率进一步降低、 能耗增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产物固废多、 环保压力大、 产品收率低、 能耗大、 产品成本高, 提出了一种合成分散黄231的方法。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合成分散黄231的方法, 包 括以下步骤: 0007 (1)重氮化反应 0008 0009 操作步骤: 将一定量的浓硫酸、 40wt的亚硝酰硫酸和85wt的磷酸投入反应器 中, 开启搅拌, 冰冻盐水降温至-50后, 缓慢加入对氨基苯甲酸苄酯, 投完后在该温度下。
9、 保温反应一段时间, TLC跟踪反应, 反应结束加入一定量的尿素破坏过量的亚硝酰硫酸, 结 束后, 过滤重氮液, 所得黄色澄清的重氮液在0以下保温、 待用; 0010 (2)偶合反应 说明书 1/5 页 4 CN 106675083 A 4 0011 0012 操作步骤: 将一定量的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和一定量的软水 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 再加入少量的氨基磺酸、 冰醋酸和木质素, 以及少量的碎冰用于快 速降温, 将温度控制在0以下, 同时滴加重氮液和一定量的30w的液碱, 滴加时间控制在 23h, pH控制在50.2, 滴加完毕, 以偶合组分N-丁基-3-氰基-。
10、4-甲基-6-羟基-2-吡啶酮 微过量为终点, 终点过后将温度升至7010, 保温2h以上, 趁热过滤, 滤饼用热水洗涤至 无色, 所得滤饼用过量甲醇打浆, 升温至回流状态, 保温3h以上, 降至常温, 过滤, 滤液回收 甲醇, 滤饼水洗, 得目标产物。 0013 上述步骤(1)中, 亚硝酰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0, 浓硫酸与亚硝酰硫酸的体积比为 1.52:1, 磷酸与亚硝酰硫酸的体积比为0.751:1, 对氨基苯甲酸苄酯与亚硝酰硫酸的质 量比为0.50.6:1。 0014 上述步骤(1)中, 保温反应温度为-50, 保温反应时间为35h。 0015 上述步骤(2)中, 软水与N-丁基-3-氰基-。
11、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4: 1, 氨基磺酸与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0.040.1:1, 冰醋酸 与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0.1:1, 木质素与N-丁基-3-氰基- 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0.02:1, 30w液碱与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 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45:1, 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与合成重氮液 所需的对氨基苯甲酸苄酯的质量比为1.03:1。 001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采用适量的亚硝酰硫酸和硫酸取 代。
12、亚硝酸钠和盐酸作为重氮化剂确保了原料的反应彻底, 也避免重氮液发生自偶和反应, 确保了重氮液的反应顺利; (2)过滤重氮液并在0以下保温, 确保了重氮液的稳定性, 从而 避免了焦油的产生; (3)偶合反应先低温, 保证反应过程中重氮液无焦油产生, 然后高温, 这 是为了首先确保重氮液反应彻底, 同时也是为了残留的偶合剂N-丁基-3-氰基-4-甲基-6- 羟基-2-吡啶酮能很好的溶于反应溶液中, 过滤时保证产品中不留偶合组分。 (4)偶合反应 所用的水加冰醋酸取代传统的芳香溶剂, 避免了物料溶于溶剂而导致收率下降, 同时也免 除了反应液的回收。 (5)整个反应过程鲜有焦油产生, 因此几乎不存在固。
13、废带来的环保压 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具体反应步骤如下: 0018 (1)重氮反应: 将一定量的浓硫酸、 40wt的亚硝酰硫酸和磷酸投入反应器中, 其 中浓硫酸与亚硝酰硫酸的体积比为1.52:1, 磷酸与亚硝酰硫酸的体积比为0.751:1, 开 启搅拌, 冰冻盐水降温至一定的温度后, 缓慢加入对氨基苯甲酸苄酯, 保温温度为-50, 对氨基苯甲酸苄酯与亚硝酰硫酸的质量比为0.50.6:1; 投完后在该温度下保温35h, 说明书 2/5 页 5 CN 106675083 A 5 TLC跟踪反应, 反应结束加入一定量的尿素破坏过量的亚硝酰硫酸, 尿素与亚硝酰硫酸的质 量比为0.4:1, 结束。
14、后, 过滤重氮液, 所得黄色澄清的重氮液在0以下保温、 待用。 0019 (2)偶合反应: 将一定量的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和一定量的 软水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 再加入少量的氨基磺酸、 冰醋酸和木质素以及一定量的碎冰, 其中软水与碎冰的质量比为4:1, 软水与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 比为4:1, 氨基磺酸与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0.040.1:1, 冰醋酸与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0.1:1, 木质素与N-丁基-3- 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
15、量比为0.02:1; 投料完毕, 将温度控制在0以下, 同时 滴加重氮液和一定量的30w的液碱, 滴加时间控制在23h, pH控制在50.2, 液碱与N-丁 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45:1; 滴加完毕, 以偶合组分N-丁基-3- 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微过量为终点, 终点过后将温度升7010, 保温2h以上, 趁热过滤, 滤饼用热水洗涤至无色, 所得滤饼用4-6倍量甲醇打浆, 升温至回流状态, 保温3h 以上, 降至常温, 过滤, 滤液回收甲醇, 滤饼水洗, 烘干称重, 得黄色粉末状产物。 0020 实施例1 0021 (1)重氮液的制备: 将12。
16、ml(22.1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 8ml(15.5g)质量分数 为40的亚硝酰硫酸、 6ml(10g)质量分数为85的磷酸投入到反应器中, 开启搅拌, 冰冻盐 水降温0后开始缓慢加入对氨基苯甲酸苄酯7.75g, 加料完毕确保温度在0后开始保温, 3h后, TLC跟踪, 原料点消失, 加入尿素6.2g, 搅拌片刻, 过滤, 滤液在0以下保温待用。 0022 (2)产物的制备: 将8g的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 32g的软水、 0.32g的氨基磺酸、 0.8g的冰醋酸、 0.16g的木质素和8g的碎冰投入反应容器, 投料完毕, 开 启搅拌并将温度降至0以下。
17、, 同时滴加整批的重氮液和32g的质量分数为30的液碱, 滴 加时间控制在23h, 滴加完毕, 以偶合组分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微过 量为终点, 终点过后将温度升70, 保温2h, 趁热过滤, 滤饼用热水洗涤至无色, 所得滤饼用 4倍量甲醇打浆, 升温至回流状态, 保温3h, 降至常温, 过滤, 滤液回收甲醇, 滤饼水洗, 烘干 称重, 得黄色粉末状产物12.75g, 总收率84, 纯度97.76, DE 0.20、 DC 0.33、 DH-0.19。 0023 实施例2 0024 (1)重氮液的制备: 将16ml(29.5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 8ml(。
18、15.5g)质量分数 为40的亚硝酰硫酸、 6ml(10g)质量分数为85的磷酸投入到反应器中, 开启搅拌, 冰冻盐 水降温0后开始缓慢加入对氨基苯甲酸苄酯7.75g, 加料完毕确保温度在0后开始保温, 3h后, TLC跟踪, 原料点消失, 加入尿素6.2g, 搅拌片刻, 过滤, 滤液在0以下保温待用。 0025 (2)产物的制备: 将8g的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 32g的软水、 0.32g的氨基磺酸、 0.8g的冰醋酸、 0.16g的木质素和8g的碎冰投入反应容器, 投料完毕, 开 启搅拌并将温度降至0以下, 同时滴加整批的重氮液和32g的质量分数为30的液碱,。
19、 滴 加时间控制在23h, 滴加完毕, 以偶合组分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微过 量为终点, 终点过后将温度升70, 保温2h, 趁热过滤, 滤饼用热水洗涤至无色, 所得滤饼用 4倍量甲醇打浆, 升温至回流状态, 保温3h, 降至常温, 过滤, 滤液回收甲醇, 滤饼水洗, 烘干 称重, 得黄色粉末状产物12.34g, 总收率81.3, 纯度97.89, DE 0.10、 DC 0.13、 DH-0.04。 0026 实施例3 0027 (1)重氮液的制备: 将12ml(22.1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 8ml(15.5g)质量分数 说明书 3/5 页 6 CN 。
20、106675083 A 6 为40的亚硝酰硫酸、 8ml(13.3g)质量分数为85的磷酸投入到反应器中, 开启搅拌, 冰冻 盐水降温0后开始缓慢加入对氨基苯甲酸苄酯7.75g, 加料完毕确保温度在0后开始保 温, 3h后, TLC跟踪, 原料点消失, 加入尿素6.2g, 搅拌片刻, 过滤, 滤液在0以下保温待用。 0028 (2)产物的制备: 将8g的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 32g的软水、 0.32g的氨基磺酸、 0.8g的冰醋酸、 0.16g的木质素和8g的碎冰投入反应容器, 投料完毕, 开 启搅拌并将温度降至0以下, 同时滴加整批的重氮液和32g的质量分数为。
21、30的液碱, 滴 加时间控制在23h, 滴加完毕, 以偶合组分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微过 量为终点, 终点过后将温度升70, 保温2h, 趁热过滤, 滤饼用热水洗涤至无色, 所得滤饼用 4倍量甲醇打浆, 升温至回流状态, 保温3h, 降至常温, 过滤, 滤液回收甲醇, 滤饼水洗, 烘干 称重, 得黄色粉末状产物13.13g, 总收率86.6, 纯度97.14, DE 0.21、 DC 0.07、 DH-0.21。 0029 实施例4 0030 (1)重氮液的制备: 将12ml(22.1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 8ml(15.5g)质量分数 为40的亚硝酰硫酸。
22、、 8ml(13.3g)质量分数为85的磷酸投入到反应器中, 开启搅拌, 冰冻 盐水降温-5后开始缓慢加入对氨基苯甲酸苄酯7.75g, 加料完毕确保温度在0后开始保 温, 5h后, TLC跟踪, 原料点消失, 加入尿素6.2g, 搅拌片刻, 过滤, 滤液在0以下保温待用。 0031 (2)产物的制备: 将8g的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 32g的软水、 0.6g的氨基磺酸、 0.8g的冰醋酸、 0.16g的木质素和8g的碎冰投入反应容器, 投料完毕, 开启 搅拌并将温度降至0以下, 同时滴加整批的重氮液和32g的质量分数为30的液碱, 滴加 时间控制在23h, 滴加完。
23、毕, 以偶合组分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微过量 为终点, 终点过后将温度升70, 保温2h, 趁热过滤, 滤饼用热水洗涤至无色, 所得滤饼用4 倍量甲醇打浆, 升温至回流状态, 保温3h, 降至常温, 过滤, 滤液回收甲醇, 滤饼水洗, 烘干称 重, 得黄色粉末状产物12.88g, 总收率84.9, 纯度97.36, DE 0.18、 DC 0.15、 DH-0.19。 0032 实施例5 0033 (1)重氮液的制备: 将19.35ml(35.6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 12.9ml(25g)质量 分数为40的亚硝酰硫酸、 12.9ml(21.4g)质量分数。
24、为85的磷酸投入到反应器中, 开启搅 拌, 冰冻盐水降温0后开始缓慢加入对氨基苯甲酸苄酯7.75g, 加料完毕确保温度在0后 开始保温, 3h后, TLC跟踪, 原料点消失, 加入尿素10g, 搅拌片刻, 过滤, 滤液在0以下保温 待用。 0034 (2)产物的制备: 将8g的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 32g的软水、 0.6g的氨基磺酸、 0.8g的冰醋酸、 0.16g的木质素和8g的碎冰投入反应容器, 投料完毕, 开启 搅拌并将温度降至0以下, 同时滴加整批的重氮液和32g的质量分数为30的液碱, 滴加 时间控制在23h, 滴加完毕, 以偶合组分N-丁基-3-氰基。
25、-4-甲基-6-羟基-2-吡啶酮微过量 为终点, 终点过后将温度升70, 保温2h, 趁热过滤, 滤饼用热水洗涤至无色, 所得滤饼用4 倍量甲醇打浆, 升温至回流状态, 保温3h, 降至常温, 过滤, 滤液回收甲醇, 滤饼水洗, 烘干称 重, 得黄色粉末状产物13.31g, 总收率87.73, 纯度96.46, DE 0.31、 -DC 0.08、 DH 0.16。 0035 实施例6 0036 (1)重氮液的制备: 将16ml(29.5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 8ml(15.5g)质量分数 为40的亚硝酰硫酸、 6ml(10g)质量分数为85的磷酸投入到反应器中, 开启搅拌, 冰冻盐。
26、 水降温0后开始缓慢加入对氨基苯甲酸苄酯7.75g, 加料完毕确保温度在0后开始保温, 说明书 4/5 页 7 CN 106675083 A 7 3h后, TLC跟踪, 原料点消失, 加入尿素6.2g, 搅拌片刻, 过滤, 滤液在0以下保温待用。 0037 (2)产物的制备: 将8g的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 32g的软水、 0.32g的氨基磺酸、 0.8g的冰醋酸、 0.16g的木质素和8g的碎冰投入反应容器, 投料完毕, 开 启搅拌并将温度降至0以下, 同时滴加整批的重氮液和40g的质量分数为30的液碱, 滴 加时间控制在23h, 滴加完毕, 以偶合组分N-丁基。
27、-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微过 量为终点, 终点过后将温度升70, 保温2h, 趁热过滤, 滤饼用热水洗涤至无色, 所得滤饼用 4倍量甲醇打浆, 升温至回流状态, 保温3h, 降至常温, 过滤, 滤液回收甲醇, 滤饼水洗, 烘干 称重, 得黄色粉末状产物12.76g, 总收率84.11, 纯度97.12, DE 0.13、 DC 0.06、 DH- 0.14。 0038 根据上述实施例, 可知优选工艺条件为: 0039 (1)重氮液制备中所述的硫酸与亚硝酰硫酸的体积比为1.52:1, 磷酸与亚硝酰 硫酸的体积比为0.751:1, 对氨基苯甲酸苄酯与亚硝酰硫酸的质量比为0.50.。
28、6:1, 尿素 与亚硝酰硫酸的质量比为0.4:1。 保温温度为-50, 保温时间为35h。 所得黄色澄清的 重氮液需在0以下保温、 待用。 0040 (2)产物制备中所述的软水与碎冰的质量比为4:1, 软水与N-丁基-3-氰基-4-甲 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4:1, 氨基磺酸与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 酮的质量比为0.040.1:1, 冰醋酸与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 为0.1:1, 木质素与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0.02:1, 液碱与N- 丁基-3-氰基-4-甲基-6-羟基-2-吡啶酮的质量比为45:1, N-丁基-3-氰基-4-甲基-6-羟 基-2-吡啶酮与合成重氮液的对氨基苯甲酸苄酯的质量比为1.03:1。 滴加重氮液和液碱的 温度需控制在0以下, 滴加时间控制在23h, pH控制在5左右。 反应结束后的提升温度为 70,该温度下的保温时间为2h。 甲醇用量为产物潮品质量的4倍, 甲醇打浆的温度为回流 温度, 回流时间为3h。 说明书 5/5 页 8 CN 106675083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