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芥槲皮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芥槲皮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08376.0 (22)申请日 2017.01.05 (71)申请人 石家庄学院 地址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 发区长江大道6号石家庄学院 (72)发明人 史兰香张冀男刘斯婕张宝华 郭瑞霞 (51)Int.Cl. C07F 9/6584(2006.01) A61P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氮芥槲皮素衍生物包括其立体 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及其制备方法, 和以该类衍 生物为。
2、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以及该药物在治 疗癌症中的应用。 该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首先用 槲皮素与甲醛和氯乙胺制得槲皮素的Mannich 碱, 然后再与取代的氨基磷酰二氯反应制得氮芥 槲皮素衍生物。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具有抗肿瘤作 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CN 106854223 A 2017.06.16 CN 106854223 A 1.氮芥槲皮素衍生物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 其特征在于, 结构通式如下: 式中: R选自下列取代基: H、 饱和烃基、 不饱和烃基、 芳基、 杂环基、 取代的芳基、 取代的 杂环基、 取代的烃基包括氯乙基、 1-羧 (酯) 基烃基、 2-羟基烃基、 。
3、芳甲基、 杂环甲基、 芳乙基、 杂环乙基、 取代的芳甲基、 取代的杂环甲基、 取代的芳乙基、 杂环乙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 其特征 在于, 具体实例包括以下结构式: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 其制备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6854223 A 2 。 4.根据权利1所述的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 以及该类药 物组合物, 在治疗癌症药物方面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6854223 A 3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4、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氮芥槲皮素衍生物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槲皮素是黄酮类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 如抗 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 降血压、 保护心肌缺血、 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丧、 增强免疫功能及抗癌、 抗病毒和镇痛作用等。 近年来, 槲皮素对人卵巢癌、 乳腺癌、 白细胞、 胃肠道肿瘤细胞的增殖 的抑制作用, 备受关注。 以槲皮素为母体, 对其进行结构修饰, 提高其药物活性, 对发现新型 药物, 有重要的意义。 0003 氮芥类药物是一类直接作用于DNA的重要的抗肿瘤药物, 其抗瘤谱广, 广泛应用于 临。
5、床。 但其缺点是其代谢物具有毒性。 为了降低其毒副作用, 进一步提高其抗癌活性, 本发 明人将氮芥结构片段进入槲皮素结构中, 得到了一类具有抗癌活性的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 其 具有抗癌的作用。 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或互变异 构体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或互变异 构体的用途。 0007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 结。
6、构如下 式所示: 式中: R选自下列取代基: H、 饱和烃基、 不饱和烃基、 芳基、 杂环基、 取代的芳基、 取代的 杂环基、 取代的烃基包括氯乙基、 1-羧 (酯) 基烃基、 2-羟基烃基、 芳基甲基、 杂环基甲基、 芳 基乙基、 杂环基乙基、 取代的芳基甲基、 取代的杂环基甲基、 取代的芳基乙基、 杂环基乙基。 0009 所述的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的结构包括: 说明书 1/6 页 4 CN 106854223 A 4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的制备方 法, 包括以下步骤: 本发明的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或。
7、互变异构体, 具有抗癌活性。 0010 有益效果: 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0011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发明, 但应注意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 说明书 2/6 页 5 CN 106854223 A 5 例的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1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1) 的制备 N2保护下, 将97.6mg (1.2mmol) 的甲醛溶液, 94.8mg (1.2mmol)2-氯代乙胺, 302mg (1.0mmol)槲皮素和5 mL乙醇加入密闭反应器中, 加4滴盐酸, 加热至75-80反应3h,自然 冷却, 析出固体, 抽滤, 粗品经层析板分离 (V。
8、 (正丁醇) : V(水) : V(HOAc) = 4:1:1, 甲醇洗脱, 得槲皮素Mannich碱黄色固体129mg, 收率33.0%。 0013 取393mg (1mmol)上述Mannich碱, 431mg (2.2mmol)2-氯乙氨基磷酰二氯, 用5mL 干燥的DMF溶解, 室温搅拌下滴加0.6mL Et3N与4mL干燥的DMF的混合液, 30min滴完, 室温反 应2h后, 然后加热至60, TLC监测反应完全, 用10%的HCl溶液调溶液的pH值为3-4,再加入 50mL水, 过滤, 得粗品, 经层析板分离 (V (正丁醇) : V(水) : V(HOAc) = 4:1:1, 。
9、甲醇洗脱, 得槲 皮素衍生物 (1) 。 MS (EIS)M+H+ = 640.0。 0014 实施例2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2) 的制备 用462mg (2.2mmol) (N-2-氯乙基-N -甲基)氨基磷酰二氯代替实施例1中的431mg (2.2mmol)2-氯乙氨基磷酰二氯, 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槲皮素衍生物 (2) , 收率 72.5%。 MS (EIS)M+H+ = 668.0。 0015 实施例3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3) 的制备 用696mg (2.2mmol)L- (N-2-氯乙基-N -羟甲基苄基) 氨基磷酰二氯代替实施例1中的 431mg (2.2mmol)2-。
10、氯乙氨基磷酰二氯, 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槲皮素衍生物 (3) , 收率71%。 MS (EIS) M+H+ = 880.1。 0016 实施例4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4) 的制备 用520mg(2mmol)磷酰二氯氮芥代替实施例1中的431mg (2.2mmol)2-氯乙氨基磷酰二 氯, 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槲皮素衍生物 (4) ,收率76%。 MS (EIS) M+H+ = 764.0。 0017 实施例5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5) 的制备 用565mg(2mmol)L-N-2-氯乙基-N -(2-羧酸甲酯基)乙基氨基磷酰二氯代替实施例1 中的431mg (2.2mmol。
11、)2-氯乙氨基磷酰二氯, 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槲皮素衍生物 (5) ,收率72%。 MS (EIS) M+H+ = 812.0。 0018 实施例6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6) 的制备 用597mg(2mmol)L-N-2-氯乙基-N -(1-羟基-2-羧酸甲酯基)乙基氨基磷酰二氯代替 实施例1中的431mg (2.2mmol)2-氯乙氨基磷酰二氯, 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槲皮素 衍生物 (6) ,收率67%。 MS (EIS)M+H+ = 842.1。 0019 实施例7 说明书 3/6 页 6 CN 106854223 A 6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7) 的制备 用247mg。
12、(2mmol) (N-2-氯乙基-N -4-吡啶基) 氨基磷酰二氯代替实施例1中的431mg (2.2mmol)2-氯乙氨基磷酰二氯, 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槲皮素衍生物 (7),收率 69.1%。 MS (EIS) M+H+ = 794.0。 0020 实施例8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8) 的制备 用573mg(2mmol) (N-2-氯乙基-N -苄基) 氨基磷酰二氯代替实施例1中的431mg (2.2mmol)2-氯乙氨基磷酰二氯, 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 得到槲皮素衍生物 (8),收率 73.2%。 MS (EIS) M+H+ = 820.1。 0021 实施例9 氮芥槲皮素衍。
13、生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一 对腹水型S180肿瘤的抑制 将接种7天, 生长良好的荷S180肿瘤细胞小鼠脱椎处死, 于干净工作台腹部碘酒消毒, 酒精脱碘后抽取腹水瘤, 用生理盐水以l: 4(腹水: 生理盐水)的比例稀释为细胞悬液 (细胞 密度2109/L) 。 每只小鼠右腋窝碘酒消毒后皮下接种该肿瘤细胞液0.2ml。 于接种次日将 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 异环磷酰胺组、 5-氟尿嘧啶组、 槲皮素阳性对照组和氮芥槲皮素 衍生物组。 各组均连续灌胃给药10天。 于末次给药后次日将小鼠脱椎处死, 剥取瘤组织, 称 瘤重及体重(除瘤后)。 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算抑瘤率 (表1) 。 结果显示, 。
14、与阳性对 照品相比,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对荷腹水型S180肿瘤小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用药后小鼠体 重与槲皮素组增重相当, 较异环磷酰胺组和5-氟尿嘧啶组增重明显, 毛色好, 瘤体小, 且动 物没有死亡, 说明氮芥槲皮素衍生物毒性较小。 0022 抑癌率()=(对照组平均瘤重-治疗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说明书 4/6 页 7 CN 106854223 A 7 二 对S180肿瘤组织中微血管生长的抑制 上述实验第21天麻醉处死小鼠, 切取肿瘤组织, 40g/L甲醛溶液固定, 石蜡包埋, 常规切 片, 片厚3-5m, 分别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验。 免疫组化检验采用SABC法, 一抗为。
15、兔抗鼠 CD31抗体, 用PBS代替, 作为阴性对照, 瘤旁正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 计数方法: 选择肿瘤组 织细胞间质內孤立的黄棕色的血管内皮细胞或细胞簇或血管腔内径小于8个红细胞者代表 一条单独的微血管。 在200倍视野 (0.7386mm3) 下计数5个视野的微血管数目, 取平均值。 计 算微血管密度 (表2) 。 0023 结果显示,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对S180肿瘤组织中微血管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0024 实施例10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对TRAMP-C2前列腺癌细胞抑制作用 取77只C57BL/6雄性小鼠, 6-8周龄, 体重18-20g/只, 适应性喂养2d后, 无菌条件下于每 只小。
16、鼠右侧背部皮下注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TRAMP-C2单细胞悬液0.2mL, 5.0106个细胞, 接种2天后, 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 槲皮素对照组、 异环磷酰胺对照组和氮芥槲皮素衍生物 组。 阴性对照组以丙二醇0.1mL/只, 腹腔注射, 每周3次, 共3周10次。 槲皮素对照组、 异环磷 酰胺对照组和氮芥槲皮素衍生物组分别以50mg/kg体重溶于0.1ml丙二醇中, 腹腔注射, 每 周3次, 共3周10次给药。 每日注意观察小鼠的精神、 饮食及活动情况, 于接种5周后, 拉颈处 死小鼠, 取出肿瘤, 称量瘤体重量, 计算抑瘤率 (表3) 。 结果显示, 氮芥槲皮素衍生物有显著 的抑制TRAMP-C2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 试验期间治疗组小鼠精神状态、 饮食及活动情况与 对照组无明显不同, 说明氮芥槲皮素衍生物在剂量范围内未对小鼠产生明显毒副作用。 说明书 5/6 页 8 CN 106854223 A 8 0025 说明书 6/6 页 9 CN 106854223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