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以睡莲、菱角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 药材,制得的一种睡莲风味菱角醋。
背景技术
睡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肥厚。叶二型,浮水叶浮生于水面,圆形、椭圆形或 卵形,先端钝圆,基部深裂成马蹄形或心脏形,叶缘波状全缘或有齿;沉水叶薄膜质,柔弱。 花单生,花有大小与颜色之分,浮水或挺水开花;萼片4枚,花瓣、雄蕊多。果实为浆果绵质, 在水中成熟,不规律开裂;种子坚硬深绿或黑褐色为胶质包裹,有假种皮。睡莲味甘、苦,性 平,入肝、脾经,具有消暑、解酒、定惊的功效,主治中暑、醉酒烦渴、小儿惊风。
菱角,是菱科,菱属。又名腰菱、水栗、菱实,味甘、凉、无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 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 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菱角味甘、涩,性凉,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
葛花,为豆科植物葛的干燥花。解酒醒脾。用圆形或略成扁肾形,长5-15mm,宽2- 6mm,为豆科植物葛的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其味甘,性凉,入足阳明经,具有解酒醒脾的 功效,主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
橹罟子,常绿分枝灌木或小乔木,常具气生根。叶簇生于枝顶,革质,带状,长约 1.5m,宽3-5cm,顶端渐狭成一长尾尖,边缘和背面中脉上有锐刺。雄花序由数个穗状花序组 成,穗状花序无总花梗;佛焰苞长披针形,近白色,长12-26cm,宽1.5-4cm,先端尾尖;雄花芳 香,雄蕊常为10余枚,多可达25枚,着生于长达9mm的花丝束上,呈总状排列;雌花序头门面, 单生于枝顶,圆球形;佛焰苞多数,乳白色,长15-30cm,宽1.4-2.5cm,边缘具疏密相间的细 锯齿;心皮5-12枚合为1束,中下部联合,上部分离,5-12室,每室有1粒胚珠。聚花果大,向下 悬垂,由40-80个核果束组成,幼果绿色,成熟时橘红色。花期8月,果期9-10月。橹罟子味甘, 性平,入肾、脾、肝、胃四经,具有滋补脾胃、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宽 痞、饮酒过量、酒后发渴、疝气、小便不利。
醋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多由高梁、大米、玉米、小麦以及糖类和酒类发 酵制成。醋在中国菜的烹饪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用于溜菜、凉拌菜等,西餐中常用于配 制沙拉的调味酱或浸制酸菜,日本料理中常用于制作寿司用的饭。另外它还具有保健、药 用、医用等多种功用。以睡莲、菱角为主要原料,葛花、橹罟子为保健原料,生产出一种营养 保健型醋,目前还未见报道和产品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睡莲、菱角为原料,同时添加葛花、橹罟子开发出一种睡莲风味菱角醋。 填补了国内使用这类原料制作醋的一项空白。
一种睡莲风味菱角醋的酿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预处理:
a.睡莲预处理:取睡莲根茎,洗净、切成1-2厘米的段状;
b.菱角预处理:取外壳呈黑色的菱角,去壳清洗干净;
c.预混合:将预处理后的睡莲根、菱角混合,加入睡莲、菱角重1-2倍的水,放入装有60- 100目网筛的食品破碎机破碎,加入适量白砂糖进行糖度调整,使含糖量达到110g-150g/L, 制得睡莲菱角泥;
B.中药材预处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药材葛花、橹罟子,加入原料中药材重8-15倍的水, 浸泡2-3小时,再煎煮0.5-1小时,后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C.蒸煮:取睡莲菱角泥80-100重量份,中药泥4-8重量份,搅拌均匀,放入蒸饭车大火蒸 煮30-40分钟,蒸熟后的原料继续焖放10-20分钟;
D.拌曲:待熟料冷却至30-40℃,加入甜酒曲0.3-0.7重量份,酵母液2-3重量份,混合均 匀;
E.发酵:拌曲熟料温度降至17℃-18℃时,装入发酵缸或坛内进行发酵,温度控制在28- 30℃,发酵16-19小时,品温升到38-39℃,进行翻醅,继续发酵7-9小时,再行倒醅操作;
F.拌糠:发酵6-7天,品温下降至32-33℃,掺入谷糠6-10重量份,醋酸菌液5-10重量份, 翻拌均匀,发酵1-2天,温度上升到38-39℃时,醋酸发酵10-12天,每隔24小时倒醅一次,温 度下降到27-29℃,醋料发酵成熟,加入食盐1-2重量份,翻拌均匀,封闭存贮20-30天,进行 后熟;
G.淋醋:采用传统三淋法淋醋,使醋液醋酸含量保持在3.5-4%;
H.杀菌:向醋液中加入食盐2-4重量份、糖色0.05-0.1重量份、花椒0.02-0.05重量份、 小茴香0.02-0.05重量份、肉桂0.01-0.03重量份、丁香0.01-0.03重量份,加热至85-90℃杀 菌,后放至缸中,密闭10-15天,静置澄清;
I.包装:将静置的醋液进行过滤,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包装,再将通过检验合格的睡莲风 味菱角醋成品,入通风干燥的库房中贮存。
本发明步骤A(c)中睡莲根、菱角混合的重量比例为2-4:6-8。
本发明步骤B一定比例的中药材配比为以下原料重量比:葛花55-65%、橹罟子35- 45%。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
睡莲,消暑、解酒、定惊;菱角,利尿通乳、止渴、解毒;葛花,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橹罟 子,滋阴补肾、清肝明目。利用以上四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 肃降,促进肝的升发,固达滋补肝肾、明目清肝的功效。
本发明以睡莲、菱角为原料,同时添加葛花、橹罟子,制作出一种睡莲风味菱角醋。 充分利用了睡莲、菱角的营养价值,与中药相互配伍,协同增效,具有滋补肝肾、明目清肝的 功效。成品体态澄清,浓度适当,酸味柔和,醇香不涩,且保健功能突出,适合大众口味,易保 存,长期食用可明显改善长期使用电脑、用眼不善导致的眼睛干涩、视物模糊人群的不适。 其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市场前景广阔,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较为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睡莲风味菱角醋的酿制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预处理:
a.睡莲预处理:取睡莲根茎,洗净、切成1-2厘米的段状;
b.菱角预处理:取外壳呈黑色的菱角,去壳清洗干净;
c.预混合:将预处理后的睡莲根、睡莲根重3.5倍的菱角混合,加入睡莲、菱角重1.2倍 的水,放入装有80目网筛的食品破碎机破碎,加入适量白砂糖进行糖度调整,使含糖量达到 110g-150g/L,制得睡莲菱角泥;
B.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60%的葛花、40%的橹罟子,加入原料中药材重9 倍的水,浸泡2小时,再煎煮0.6小时,后连同煎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C.蒸煮:取睡莲菱角泥50kg,中药泥2.5kg,搅拌均匀,放入蒸饭车大火蒸煮35分钟,蒸 熟后的原料继续焖放15分钟;
D.拌曲:待熟料冷却至30-35℃,加入甜酒曲0.25kg,酵母液1.25kg,混合均匀;
E.发酵:拌曲熟料温度降至17-18℃时,装入发酵缸或坛内进行发酵,温度控制在28-30 ℃,发酵17小时,品温升到38-39℃,进行翻醅,继续发酵8小时,再行倒醅操作;
F.拌糠:发酵6天,品温下降至32-33℃,掺入谷糠5kg,醋酸菌液3.5kg,翻拌均匀,发酵3 天,温度上升到38-39℃时,醋酸发酵10天,每隔24小时倒醅一次,温度下降到27-29℃,醋 料发酵成熟,加入食盐0.65kg,翻拌均匀,封闭存贮24天,进行后熟;
G.淋醋:采用传统三淋法淋醋,使醋液醋酸含量保持在3.5-4%;
H.杀菌:向醋液中加入食盐2kg、糖色0.035kg、花椒0.0125kg、小茴香0.0125kg,肉桂 0.00625kg、丁香0.00625kg,加热至85-90℃杀菌,后放至缸中,密闭10天,静置澄清;
I.包装:将静置的醋液进行过滤,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包装,再将通过检验合格的睡莲风 味菱角醋成品,入通风干燥的库房中贮存。
实施例2,一种睡莲风味菱角醋的酿制方法,制作步骤如下所示:
A.原料预处理:
a.睡莲预处理:取睡莲根茎,洗净、切成1-2厘米的段状;
b.菱角预处理:取外壳呈黑色的菱角,去壳清洗干净;
c.预混合:将预处理后的睡莲根、睡莲根重3倍的菱角混合,加入睡莲、菱角重1.6倍的 水,放入装有80目网筛的食品破碎机破碎,加入适量白砂糖进行糖度调整,使含糖量达到 110g-150g/L,制得睡莲菱角泥;
B.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葛花27%、橹罟子20%、枳椇子16%、花楸21%、都咸 子16%,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0倍的水,浸泡2.5小时,可再煎煮0.8小时,后连同煎煮液一起, 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C.蒸煮:取睡莲菱角泥70kg,中药泥4.5kg,搅拌均匀,放入蒸饭车大火蒸煮32分钟,蒸 熟后的原料继续焖放18分钟;
D.拌曲:待熟料冷却至35-40℃,加入甜酒曲0.38kg,酵母液1.9kg,混合均匀后;
E.发酵:拌曲熟料温度降至17-18℃时,装入发酵缸或坛内进行发酵,温度控制在28-30 ℃,发酵18小时,品温升到38-39℃,进行翻醅,继续发酵8小时,再行倒醅操作;
F.拌糠:发酵7天,品温下降至32-33℃,掺入谷糠5.5kg,醋酸菌液4.7kg,翻拌均匀,发 酵4天,温度上升到38-39℃时,醋酸发酵11天,每隔24小时倒醅一次,温度下降到27-29℃, 醋料发酵成熟,加入食盐1kg,翻拌均匀,封闭存贮23天,进行后熟;
G.淋醋:采用传统三淋法淋醋,使醋液醋酸含量保持在3.5-4%;
H.杀菌:向醋液中加入食盐2.3kg、糖色0.46kg、花椒0.023kg、小茴香0.023kg,肉桂 0.015kg、丁香0.015kg,加热至85-90℃杀菌,后放至缸中,静置澄清;
I.包装:将静置的醋液进行过滤,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包装,再将通过检验合格的睡莲风 味菱角醋成品,入通风干燥的库房中贮存。
枳椇子,为鼠李科枳椇属植物,落叶阔叶高大乔木,树高可达30米,别名拐枣、鸡爪 梨、万寿果、结肉子、结肉籽、桔扭子、鸡爪树、鸡爪果、鸡脚爪、万字果、梨爪子等,我国大部 份省区均有零星分布,野生。枳椇子具有医疗价值,味甘,性平,具有清热利尿、止咳除烦、解 酒毒的功效。
花楸,花楸,俗称:马加木(东北土名),别名:臭槐树、花楸、水桐、河楸、黄花楸,蔷 薇科、花楸属乔木。其果味甘、苦,性平,具有利肺止咳、补脾生津的功效,主治慢性气管炎, 肺结核,水肿。
都咸子,又名都咸树、槚如树、心果树。常绿乔木,有乳状汁。叶互生,革质,长椭圆 状卵形,或倒卵形,长10~20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全缘,具柄;侧脉约10对、花小,杂性,为顶 生分枝的圆锥花序;花黄色,有淡红色条纹。其味甘,性平,无毒,入肺经,具有主渴、润肺、去 烦、除痰的功效。
本发明实施例2的作用机理:
睡莲,消暑、解酒、定惊;菱角,利尿通乳、止渴、解毒;葛花,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橹罟 子,滋阴补肾、清肝明目;枳椇子,清热利尿、止咳除烦;花楸,利肺止咳、补脾生津;都咸子, 主渴、润肺、去烦、除痰。利用以上七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肃 降,促进肝的升发,固达滋补肝肾、明目清肝的功效。
实施例3,一种榆钱风味菱角醋的酿制方法,制作步骤如下所示:
A.原料预处理:
a.榆钱预处理:取榆树翅果(榆钱),洗净;
b.菱角预处理:取外壳呈黑色的菱角,去壳清洗干净;
c.预混合:将预处理后的榆钱、榆钱重3.2倍的菱角混合,加入榆钱、菱角重1-2倍的水, 放入装有90目网筛的食品破碎机破碎,加入适量白砂糖进行糖度调整,使糖量达到110g- 150g/L,制得榆钱菱角泥;
B.中药材预处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药材葛花20%、橹罟子16%、枳椇子12%、白术14%、花楸 10%、都咸子12%、百合16%,加入原料中药材重12倍的水,浸泡3小时,再煎煮1小时,后连同煎 煮液一起,用打浆机制成中药泥;
C.蒸煮:取榆钱菱角泥100kg,中药泥5.5kg,搅拌均匀,放入蒸饭车大火蒸煮38分钟,蒸 熟后的原料继续焖放14分钟;
D.拌曲:待熟料冷却至35-40℃,加入甜酒曲0.5kg,酵母液4kg,混合均匀;
E.发酵:拌曲熟料温度降至17-18℃时,装入发酵缸或坛内进行发酵,温度控制在28-30 ℃,发酵18小时,品温升到38-39℃,进行翻醅,继续发酵8小时,再行倒醅操作;
F.拌糠:发酵7天,品温下降至32-33℃,掺入谷糠12.5kg,醋酸菌液7kg,翻拌均匀,发酵 2天,温度上升到38-39℃时,醋酸发酵12天,每隔24小时倒醅一次,温度下降到27-29℃,醋 料发酵成熟,加入食盐1.5kg,翻拌均匀,封闭存贮28天,进行后熟;
G.淋醋:采用传统三淋法淋醋,使醋液醋酸含量保持在3.5-4%;
H.杀菌:向醋液中加入食盐3kg、糖色0.06kg、花椒0.04kg、小茴香0.04kg,肉桂0.02kg、 丁香0.02kg,加热至85-90℃杀菌,后放至缸中,静置澄清;
I.包装:将静置的醋液进行过滤,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包装,再将通过检验合格的榆钱风 味菱角醋成品,入通风干燥的库房中贮存。
榆钱,榆树的种子,据测定,每100克榆钱含碳水化合物8.5克,蛋白质3.8克,脂肪1 克,膳食纤维1.3克,矿物质3.5克,钙280毫克,磷100毫克,铁22毫克,维生素B1、B2各0.1毫 克,烟酸1.4毫克等。榆钱的含铁量是菠菜的11倍,是西红柿的50倍。榆钱味辛,入肺经,具有 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热利水、杀虫消肿的功效,主治失眠、食欲不振、带下、小 便不利、水肿、小儿疳热羸瘦、烫火伤、疮癣等病症。
白术,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 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百合,又名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 蒜、蒜脑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鳞茎含丰富淀粉,可食,亦作 药用。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主治阴虚久嗽、 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 疮。
本发明实施例3的作用机理:
榆钱,健脾安神、清心降火;菱角,利尿通乳、止渴、解毒;葛花,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橹 罟子,滋阴补肾、清肝明目;枳椇子,清热利尿、止咳除烦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花楸,利 肺止咳、补脾生津;都咸子,主渴、润肺、去烦、除痰;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利用以上九 味中药相互配伍,协同生效,通过调节脾的健运,肺的肃降,促进肝的升发,固达明目清肝、 健脾和胃的功效。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 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