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糊精醋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酯化改性糊精的方法。
背景技术
糊精的含义很广泛,淀粉经不同方法降解的产物统称为糊精,但不包括单糖和低聚糖。所有的糊精产物都是脱水葡萄糖聚合物,分子结构有直链状、枝链状和环状。工业上生产的糊精有麦芽糊精、环状糊精和热裂解糊精三大类。其中麦芽糊精是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法水解生产的;热裂解糊精是在酸性条件下加热高温裂解生产的;环状糊精则是通过环状糊精酶生产的。环状糊精与麦芽糊精和裂解糊精在结构和性质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麦芽糊精和裂解糊精在结构、性质和用途上则比较相近。
目前,糊精作为重要的淀粉衍生物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糊精非常适于获得理想的感官(质地、类似脂肪的口感等) 并容易达到各类食品所需的物理性质(持水性、增稠性、胶凝作用、改善体系冰点、抑制冰晶生长等)。作为食品配料,由于糊精广泛而优良的功能性质,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糊精还可以作为药品的崩解剂、水泥缓凝剂和化工助剂等。
然而, 普通低 DE值糊精分子量大,直链糊精含量多,容易导致糊精分子间的缔合,在水中容易产生絮凝沉淀。普通高 DE值糊精,还原糖含量增加,高温处理易与蛋白质发生美拉德褐变反应。糊精中的葡萄糖、麦芽二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等在无定形态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在同一相对湿度下,DE值越高,糊精中低分子糖分含量越高,吸湿性越强。吸湿性会严重影响粉末产品的性能及货架期,因此,要求应用到该类产品中糊精吸湿性要小,即糊精的DE值要尽量低。但随DE值的减小,糊精的水溶液粘度增大,溶解度减小,在制备糊精时,就会增加分离的困难影响得率。糊精中因存在线性长链大分子,在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后易于发生聚集和老化。当糊精的链长和底物浓度大于某一值时,水解物就会慢慢再聚合而引起混浊,即形成胶体或糊状物而使溶解度下降。糊精的再聚合或回生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并且限制糊精的应用领域。此外,糊精本身为葡萄糖残基通过α-1 ,4 糖苷键及α-1 ,6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亲水性高分子,不具有乳化活性。这些缺陷极大的限制了糊精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糊精产品的缺陷,提供了醋酸酯化改性糊精和交联醋酸酯化复合改性糊精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醋酸酯及交联醋酸酯改性糊精,在糊精分子中引入了极性乙酰基功能基团,它改善了分子链的极性特征,减少了分子间氢键数量,其溶液的稳定性、抗凝沉性、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交联与醋酸酯复合改性,可以制备稳定性高、吸湿性低、透明度高、抗凝沉性强、冻融稳定性和乳化性良好的糊精衍生物产品。
本发明的醋酸酯改性糊精的制备方法包括两个主要途径:一是直接法,即利用糊精为原料直接与醚化及交联试剂反应得到终产品;二是间接法,即利用淀粉原料与醚化及交联试剂反应后,再经酶解或者热解为糊精;交联醋酸酯改性糊精的制备需要两次化学改性,其反应先后顺序也包括两个主要途径,即包括先酯化后交联及先交联后酯化两种不同的顺序。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醋酸酯化改性糊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糊精加水调制成浓度为1~70%wt的糊精溶液;
(2)在糊精溶液中加入醋酸酐的过程中,保持pH值在7~11,醋酸酐的用量为糊精质量的0.1%~20%,反应1~24h后,调节pH至5~7,得到醋酸酯糊精粗品;
(3)将醋酸酯糊精粗品精制后,得到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所述糊精为麦芽糊精或热裂解糊精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保持pH值在7~11,可以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所述精制是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和喷雾干燥常规的精制操作,得到精制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一种醋酸酯化改性糊精的方法(间接法制备醋酸酯改性糊精),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淀粉加水调制浓度为1%~50%wt的淀粉乳;
(2)在淀粉乳中加入醋酸酐的过程中,保持pH在7~11,醋酸酐的用量为淀粉质量的0.1%~20%,反应1~24h后,调节pH值至5~7,得到粗品醋酸酯淀粉;用水及95%乙醇洗涤及干燥后得到精制醋酸酯淀粉;
(3)将精制或粗品醋酸酯淀粉,采用酶降解法或酸热法降解法进行降解,得到DE值为1~25的醋酸酯糊精粗品;
(4)将醋酸酯糊精粗品精制后,得到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所述原料淀粉包括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红薯淀粉、绿豆淀粉、蜡质玉米淀粉、芭蕉芋淀粉、西米淀粉或糯米淀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采用常规的酶降解法或酸热法降解法进行降解,得到DE值为1~25的粗品醋酸酯改性糊精。其中酶降解法得到的醋酸酯糊精粗品的精制是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和喷雾干燥得到精制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酸热降解法得到的醋酸酯糊精粗品的精制是则经过降温、中和及筛分得到精制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一种交联醋酸酯化复合改性糊精的方法(直接法制备交联醋酸酯改性糊精),包括以下步骤:
(1)将糊精加水调制成浓度为1~70%wt的糊精溶液;
(2)在糊精溶液中加入交联剂的过程中,保持pH在9~11,交联剂的用量为糊精质量的0.1%~15%,反应1~24h后,调节pH值至5~7,得到交联改性糊精溶液;
(3)在交联改性糊精溶液中加入醋酸酐的过程,保持pH值在7~11,醋酸酐的用量为糊精质量的0.1%~20%,反应1~24h后,调节pH值至5~7,得到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
(4)将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精制后,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产品;
所述糊精为麦芽糊精或热裂解糊精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步骤(3)与步骤(2)顺序上交换,先醋酸酯化再交联。
所述交联剂除三偏磷酸钠外,还可以是三氯氧磷、环氧氯丙烷、己二酸等常用淀粉交联剂。
将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精制是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和喷雾干燥常规的精制操作,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产品。
一种交联醋酸酯化复合改性糊精的方法(间接法制备交联醋酸酯改性糊精),包括以下步骤:
(1)将淀粉加水调制成浓度为1~50%wt的淀粉乳;
(2)在淀粉乳中加入交联剂的过程中,保持pH在9~11,交联剂的用量为淀粉质量的0.1%~15%,反应1~24h后,调节pH值至5~7,得到交联改性淀粉;
(3)在交联改性淀粉中加入醋酸酐的过程,保持pH值在7~11,醋酸酐的用量为淀粉质量的0.1%~20%,反应1~24h后,调节pH值至5~7,得到粗品交联醋酸酯淀粉,用水及95%乙醇洗涤及干燥后得到精制交联醋酸酯淀粉;
(4)将精制或粗品交联醋酸酯淀粉,采用酶降解法或酸热法降解法进行降解,得到DE值为1~25的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
(5)将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精制后,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产品。
所述步骤(3)与步骤(2)顺序上交换,先醋酸酯化再交联。
所述交联剂除三偏磷酸钠外,还可以是三氯氧磷、环氧氯丙烷、己二酸等常用淀粉交联剂。
所述原料淀粉包括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红薯淀粉、绿豆淀粉、蜡质玉米淀粉、芭蕉芋淀粉、西米淀粉或糯米淀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采用常规的酶降解法或酸热法降解法进行降解,得到DE值为1~25的粗品醋酸酯改性糊精。其中酶降解法得到的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的精制是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喷雾干燥得到精制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酸热降解法得到的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的精制是则经过降温、中和及筛分得到精制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醋酸酯改性糊精与交联醋酸酯改性糊精,在产品结构和性能方面,比目前普遍生产的非改性糊精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1、醋酸酯及交联醋酸酯改性糊精,由于酯化作用的结果,在糊精分子中引入了极性乙酰基功能基团,它改善了分子链的极性特征,减少了分子间氢键数量,其溶液的稳定性、抗凝沉性、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经过酯化改性后的醋酸酯化及交联醋酸酯化糊精,因酯化反应后引入了亲水基团 ,使其持水性能增强 ,可结合和固定的水分子数增多。不仅提供一定的粘度 ,在均质化阶段对油的分散十分有效 ,可以得到滑腻的奶油状乳化液。另外,它具有增进乳化液稳定性,低温贮藏期间具有良好的粘度稳定性及全面改善组织结构的特性,提高产品的细腻程度。
3、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通过交联与酯化的复合改性,不仅强化了单一改性糊精的优良性质,而且能克服单一改性糊精的缺陷。交联作用可以使糊精分子之间相互连结成网状结构,从而增强结构的稳定性,降低糊精的吸湿性;同时,醋酸酯化作用能提高产品的透明度、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乳化性。通过交联与醋酸酯复合改性,可以制备稳定性高、吸湿性低、透明度高、抗凝沉性强、冻融稳定性和乳化性良好的新型糊精衍生物产品。
总之,通过对传统糊精分子的醋酸酯化改性,以及交联醋酸酯化复合改性,可以大大的改进产品的性能,克服现有糊精产品的缺陷,提高附加值,扩大糊精的应用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配置糊精溶液:将酶解麦芽糊精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1%wt的均匀糊精溶液;
(2)醋酸酯化:在配置好的糊精溶液中加入对酶解麦芽糊精质量为0.1%醋酸酐,在加入醋酸酐的过程中,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7,反应1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5后,完成醋酸酯酯化反应过程,得到醋酸酯糊精粗品。
(3)精制后处理:将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和喷雾干燥后,得到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通过称取样品(干基)10g 加入 100 mL 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在波长 620 nm 测定透光率,发现透光率由原麦芽糊精的88%增加到90.3%,表明醋酸酯改性后麦芽糊精的透明度增加;通过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水配成10%的溶液,放入-20℃冰箱中冷冻一昼夜以上,取出在室温下自然解冻,观察麦芽糊精的状况,再放入冰箱中冷冻。如此反复冷冻、解冻2次,在 8000rpm下离心分离30min,称量沉淀物重量。发现沉淀物重量由原麦芽糊精的2.3g减小到0.6g,表明醋酸酯改性后麦芽糊精的冻融稳定性增加。
实施例2:
(1)配置糊精溶液:将热解糊精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70%的均匀糊精溶液;
(2)醋酸酯化:在配置好的糊精溶液中加入对糊精质量为20%醋酸酐,在加入醋酸酐的过程中,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11,反应24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7后,完成醋酸酯酯化反应过程,得到醋酸酯糊精粗品。
(3)精制后处理:将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和喷雾干燥精制后,得到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3:
(1)配置糊精溶液:将酶解麦芽糊精和热解糊精的混合物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35%的均匀糊精溶液;
(2)醋酸酯化:在配置好的糊精溶液中加入对糊精质量为5%醋酸酐,在加入醋酸酐的过程中,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9,反应10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6后,完成醋酸酯酯化反应过程,得到醋酸酯糊精粗品。
(3)精制后处理:将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喷雾干燥精制后处理过程后,得到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4:
(1) 配置淀粉乳:将玉米淀粉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1%的均匀淀粉乳;
(2)醋酸酯化:在配置好的淀粉乳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0.1%醋酸酐,在加入醋酸酐的过程中,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7,反应1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5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过程,得到粗品醋酸酯淀粉。将其进一步用水和95%的乙醇洗涤及干燥后得到精制醋酸酯淀粉。
(3)降解后处理:将精制醋酸酯淀粉,采用酶降解法进行降解,即醋酸酯淀粉经过中高温α-淀粉酶降解,得到DE值为1的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和喷雾干燥后得到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5:
(1) 配置淀粉乳:将木薯淀粉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50%的均匀淀粉乳;
(2)醋酸酯化:在配置好的淀粉乳中加入对木薯淀粉质量为20%醋酸酐,在加入醋酸酐的过程中,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11,反应24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7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过程,得到粗品醋酸酯淀粉。将其进一步洗涤将其用水及95%乙醇进行洗涤后得到精制醋酸酯淀粉。
(3)降解后处理:将粗品醋酸酯淀粉,采用酸热法降解法进行降解,即醋酸酯淀粉喷入浓度为15%(质量分数)盐酸,盐酸用量为醋酸酯淀粉质量的0.05%~0.15%,在高温100℃下降解,得到DE值为25的粗品醋酸酯糊精。经过降温、中和及筛分后得到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6:
(1)配置淀粉乳:将马铃薯淀粉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25%的均匀淀粉乳;
(2)醋酸酯化:在配置好的淀粉乳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10%醋酸酐,在加入醋酸酐的过程中,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9,反应12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6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过程,得到粗品醋酸酯淀粉。将其用水及95%乙醇进行洗涤后得到精制醋酸酯淀粉。
(3)降解后处理:将精制醋酸酯淀粉,采用酶降解法进行降解,即醋酸酯淀粉经过高温α-淀粉酶降解,得到DE值为15的粗品醋酸酯糊精,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喷雾干燥处理后得到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7:
(1)配置淀粉乳:将绿豆淀粉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15%的均匀淀粉乳;
(2)醋酸酯化:在配置好的淀粉乳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5%醋酸酐,在加入醋酸酐的过程中,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10,反应6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6.5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过程,得到醋酸酯淀粉粗品。将其用水及95%乙醇进行洗涤后得到精制醋酸酯淀粉。
(3)降解后处理:将精制醋酸酯淀粉,采用酸热法进行降解,即醋酸酯淀粉喷入浓度为15%盐酸,盐酸用量为醋酸酯淀粉质量的0.05%~0.15%,然后在高温150℃下降解,得到DE值为5的粗品醋酸酯糊精。经过降温、中和及筛分处理后得到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8:
(1)配置糊精溶液:将酶解麦芽糊精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1%的均匀糊精溶液;
(2)交联化:在配置好的糊精溶液中加入对糊精质量为0.1%的三偏磷酸钠交联剂,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9,反应1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5后,完成交联反应过程,得到交联改性糊精。
(3)醋酸酯化:在交联改性糊精溶液中加入对糊精质量为0.1%醋酸酐,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7,反应1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5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过程,得到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
(4)精制后处理:将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喷雾干燥精制后处理过程后,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9:
(1) 配置糊精溶液:将热解糊精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70%的均匀糊精溶液;
(2)交联化:在配置好的糊精溶液中加入对糊精质量为15%的三氯氧磷交联剂,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11,反应24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7后,完成交联反应过程,得到交联改性糊精溶液。
(3)醋酸酯化:在交联改性糊精溶液中加入对糊精质量为20%醋酸酐,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11,反应24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7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过程,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粗品。
(4)精制后处理:将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喷雾干燥精制后处理过程后,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10:
(1)配置糊精溶液:将酶解糊精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30%的均匀糊精溶液;
(2)醋酸酯化:在配置好的糊精溶液中加入对糊精质量为10%醋酸酐,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8,反应12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6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得到醋酸酯改性糊精溶液。
(3)交联化:在醋酸酯改性糊精溶液中加入对糊精质量为8%的环氧氯丙烷交联剂,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10,反应8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6后,完成交联反应过程,得到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
(4)精制后处理:将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喷雾干燥精制后处理过程后,得到交联醋酸酯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11:
(1)配置淀粉乳:将红薯淀粉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1%的均匀淀粉乳;
(2)交联化:在配置好的淀粉乳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0.1%的己二酸交联剂,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9,反应1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5后,完成交联反应,得到交联改性淀粉。
(3)醋酸酯化:在交联改性淀粉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0.1%醋酸酐,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7,反应1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5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过程,得到粗品交联醋酸酯淀粉。将其进一步用水和95%乙醇洗涤及干燥后得到精制交联醋酸酯淀粉。
(4)降解后处理:将精制交联醋酸酯淀粉,采用酶降解法进行降解,得到DE值为1的粗品交联醋酸酯改性糊精。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喷雾干燥处理后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12:
(1)配置淀粉乳:将小麦淀粉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50%的均匀淀粉乳;
(2)醋酸酯化:在配置好的淀粉乳加入对淀粉质量为20%醋酸酐,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11,反应24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7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得到醋酸酯改性淀粉。
(3)交联化:在醋酸酯改性淀粉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10%的三偏磷酸钠,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11,反应24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7后,完成交联反应过程,得到粗品交联醋酸酯淀粉。将其进一步用水和95%乙醇洗涤及干燥后得到精制交联醋酸酯淀粉。
(4)降解后处理:将粗品交联醋酸酯淀粉,采用酸热法降解法进行降解,即醋酸酯淀粉喷入浓度为15%盐酸,盐酸用量为交联醋酸酯淀粉质量的0.05%~0.15%,然后在高温100℃下降解,得到DE值为25的粗品交联醋酸酯改性糊精。经过降温、中和及筛分处理后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13:
(1)配置淀粉乳:将西米淀粉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5%的均匀淀粉乳;
(2)交联化:在配置好的淀粉乳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5%的三偏磷酸钠,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8,反应10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6后,完成交联反应过程,得到交联改性淀粉。
(3)醋酸酯化:在交联改性淀粉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10%醋酸酐,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8,反应16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6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过程,得到粗品交联醋酸酯淀粉。将其进一步用水和95%乙醇洗涤及干燥后得到精制交联醋酸酯淀粉。
(4)降解后处理:将精制交联醋酸酯淀粉,采用酶降解法进行降解,得到DE值为1的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喷雾干燥后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14:
(1)配置淀粉乳:将蜡质玉米淀粉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10%的均匀淀粉乳;
(2)醋酸酯化:在配置好的淀粉乳加入对淀粉质量为10%醋酸酐,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10,反应14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6.5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得到醋酸酯改性淀粉。
(3)交联化:在醋酸酯改性淀粉乳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6%的三氯氧磷,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10,反应10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6后,完成交联反应过程,得到粗品交联醋酸酯淀粉。将其进一步用水和95%乙醇洗涤及干燥后得到精制交联醋酸酯淀粉。
(4)降解后处理:将粗品交联醋酸酯淀粉,采用酸热法进行降解,得到DE值为18的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降温、中和及筛分处理后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15:
(1)配置淀粉乳:将高直链玉米淀粉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15%的均匀淀粉乳;
(2)交联化:在配置好的淀粉乳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8%的环氧氯丙烷,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9,反应2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6.5后,完成交联反应过程,得到交联改性淀粉。
(3)醋酸酯化:在交联改性淀粉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15%醋酸酐,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8.5,反应5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5.5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过程,得到粗品交联醋酸酯淀粉。将其进一步用水和95%乙醇洗涤及干燥后得到精制交联醋酸酯淀粉。
(4)降解后处理:将精制交联醋酸酯淀粉,采用酶降解法进行降解,得到DE值为20的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喷雾干燥后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产品。
通过将待测样品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称取1 g绝干样品放于同样大小的铝盒盖内,铺平,将铝盒盖放入相对湿度为100%的干燥器中,再将干燥器放入培养箱中,恒定温度(30℃) 下吸湿到恒重.计算吸湿率:吸湿率 = (吸湿后样品质量-绝干样品质量) / 绝干样品质量,发现经过改性的糊精其吸湿率由原麦芽糊精的69.8%降低到48.5%,麦芽糊精的吸湿性显著的降低,表明改性效果良好。
实施例16:
(1)配置淀粉乳:将芭蕉芋淀粉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40%的均匀淀粉乳;
(2)醋酸酯化:在配置好的淀粉乳加入对淀粉质量为6%醋酸酐,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8.5,反应18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5.5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得到醋酸酯改性淀粉。
(3)交联化:在醋酸酯改性淀粉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12%的己二酸交联剂,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11.5,反应4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7后,完成交联反应过程,得到粗品交联醋酸酯淀粉。将其用水和95%乙醇洗涤及干燥后得到精制交联醋酸酯淀粉。
(4)降解后处理:将粗品交联醋酸酯淀粉,采用酸热法进行降解,得到DE值为2的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降温、中和及筛分处理后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产品。
实施例17:
(1)配置淀粉乳:将糯米淀粉加水调制成质量浓度为13%的均匀淀粉乳;
(2)交联化:在配置好的淀粉乳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2%的环氧氯丙烷,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9,反应2.5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6.0后,完成交联反应过程,得到交联改性淀粉。
(3)醋酸酯化:在交联改性淀粉中加入对淀粉质量为11%醋酸酐,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维持体系的pH值在8.0,反应5h,用酸将体系pH值调至5.5后,完成醋酸酐酯化反应过程,得到粗品交联醋酸酯淀粉。将其用水和95%乙醇洗涤及干燥后得到精制交联醋酸酯淀粉。
(4)降解后处理:将精制交联醋酸酯淀粉,采用酶降解法进行降解,得到DE值为19的交联醋酸酯糊精粗品。经过活性炭脱色、过滤、离子交换、喷雾干燥处理后得到交联醋酸酯复合改性糊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