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垫固定用胶带及研磨垫贴合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磨垫固定用胶带及研磨垫贴合结构.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476784.5 (22)申请日 2014.09.17 C09J 7/02(2006.01) C09J 133/04(2006.01) C09J 161/14(2006.01) B24B 37/24(2012.01) (73)专利权人 常州昊天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钟楼经济 开发区勤业西路 1-45 号 (72)发明人 唐家发 陈钱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张晓霞 JP 特开 2008-111008 A,2008.05.15, 实施 例 1, 。
2、说明书第 10、 11、 22 段 . CN 1701106 A,2005.11.23, 权利要求 2, 说 明书第 3 页第 2 段、 第 5 页第 3 段、 第 7 页倒数第 3 段 . CN 101343517 A,2009.01.14, 权利要求 1, 说明书第 3 页倒数第 1 段 . CN 202297446 U,2012.07.04, 全文 . CN 103305143 A,2013.09.18,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研磨垫固定用胶带及研磨垫贴合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胶带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研磨 垫固定用胶带及研磨垫贴合结构。该胶带包括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
3、层、 芯材和可再剥离低粘 着胶黏剂层,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的配方为 ( 按重量份 ) : 聚丙烯酸酯胶黏剂 100 份 ; 萜烯酚 醛树脂 5 50 份 ; 异氰酸酯固化剂 0.1 10 份 ; 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为聚丙烯酸酯胶黏剂, 该聚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分子量约为 50 250 万。 一种研磨垫贴合结构, PU 研磨垫通过上述胶带进 行贴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该胶带与研磨垫 贴合后形成强粘着, 耐热性优良, 抗剪切强度极 高, 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蠕动移位和耐热性耐水 性低造成的脱胶 ; 同时再剥离性高, 减少了因清 理残胶造成的物质和人力资源的使用。 (51)Int.Cl. (。
4、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李洁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4231964 B 2016.02.03 CN 104231964 B 1/1 页 2 1.一种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其特征是 : 包括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 (1)、 芯材 (2) 和 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 (3),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 (1) 和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 (3) 分别位于芯材 (2) 的正反两面,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 (1) 的配方为 ( 按重量份 ) : 聚丙烯酸酯胶黏剂 100 份 ; 萜烯酚醛树脂 5 50 份 ; 异氰酸酯固化剂。
5、 0.1 10 份 ; 其中, 聚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分子量为 30 200 万, 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 (3) 为聚丙烯酸酯胶黏剂, 该聚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分子量为 50 250 万。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其特征是 : 所述的芯材 (2) 为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聚烯烃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其特征是 : 所述的芯材(2)的厚度为5 15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其特征是 :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1) 的厚度为 30 15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其特征是 : 可再。
6、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3) 的厚度为 10 100m。 6.一种研磨垫贴合结构, 其特征是 : 包括 PU 研磨垫 (6)、 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所述的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7) 和研磨机钢盘 (4), 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7) 的高温贴合高粘 着胶黏剂层 (1) 与 PU 研磨垫 (6) 贴合, 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7) 的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 (3) 与研磨机钢盘 (4) 贴合,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 (1) 与 PU 研磨垫 (6) 通过热压贴合 的方式进行贴合, 热压贴合温度为 90 20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31964 B 2 1/3 页 。
7、3 研磨垫固定用胶带及研磨垫贴合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胶带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研磨垫固定用胶带及研磨垫贴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硅晶圆或玻璃减薄研磨的研磨垫一般为聚氨酯树脂 (pu) 发泡体片, 目前使 用普通的双面胶带如日本积水化学的双面胶带与研磨机钢盘进行贴合, 不仅胶带的价格很 贵, 而且贴合后剥离强度低, 易蠕动位移、 耐热性耐水性差, 而且再剥离时研磨机钢盘上会 残留出现大量残胶, 难以清理去除。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现有的用于研磨垫贴合的胶带剥离强度低, 易蠕 动位移、 耐热性耐水性差, 再剥离时会出现大量残胶, 难以清理去。
8、除。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包括高温 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 芯材和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和可再 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分别位于芯材的正反两面, 0005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的配方为 ( 按重量份 ) : 0006 聚丙烯酸酯胶黏剂 100 份 ; 0007 萜烯酚醛树脂 5 50 份 ; 0008 异氰酸酯固化剂 0.1 10 份 ; 0009 其中, 聚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分子量约为 30 200 万, 0010 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为聚丙烯酸酯胶黏剂, 该聚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分子量约 为 50 250 万。 00。
9、11 进一步限定, 芯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薄膜或聚烯烃薄膜或聚酰亚胺 薄膜。 0012 进一步限定, 芯材的厚度为 5 150m。 0013 进一步限定,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的厚度为 30 150m。 0014 进一步限定, 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的厚度为 10 100m。 0015 一种研磨垫贴合结构, 包括 PU 研磨垫、 研磨垫固定用胶带和研磨机钢盘, 研磨垫 固定用胶带的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与 PU 研磨垫贴合, 研磨垫固定用胶带的可再剥离 低粘着胶黏剂层与研磨机钢盘贴合,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与 PU 研磨垫通过热压贴合 的方式进行贴合, 热压贴合温度为 9。
10、0 200。 0016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的配方使得胶黏剂的软化点温度高, 刚性强, 在较高温 度条件下不会出现蠕动, 耐热性好、 耐水性优良, 经过加热与研磨垫进行贴合时, 高温贴合 高粘着胶黏剂层渗入到研磨垫的泡孔中, 极大地增加了接触面积, 提高了粘合强度, 再冷却 到常温后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变硬, 渗入研磨垫的泡孔的胶黏剂卡在泡孔中, 极大地 提高了剥离强度。 说 明 书 CN 104231964 B 3 2/3 页 4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该研磨垫固定用胶带的两面存在差异,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 黏剂层与研磨垫贴合后形成强粘着, 耐热性优良, 抗剪切强度极高, 避免。
11、使用过程中出现蠕 动移位和耐热性耐水性低造成的脱胶 ; 0018 同时, 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既能保证与研磨机钢盘可靠的贴合, 而且再剥离 性高, 与研磨机钢盘贴合 30 天后剥离无大面积残胶, 减少了因清理残胶造成的物质和人力 资源的使用 ; 0019 其次, 胶带的胶黏剂层都为丙烯酸胶黏剂体系, 耐候性、 耐久性好, 稳定性非常好, 能保证常温环境库存 1 年以上。 附图说明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 0021 图 1 是本发明的研磨垫固定用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2 是本发明的研磨垫贴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 0023 图中 : 1.高温贴合高粘。
12、着胶黏剂层, 2.芯材, 3.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 4.研磨 机钢盘, 5. 离型材料, 6.PU 研磨垫, 7. 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如图1所示, 一种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包括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1、 芯材2和可 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3,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1和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3分别位 于芯材 2 的正反两面。 0025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 1 的配方为 ( 按重量份 ) : 0026 聚丙烯酸酯胶黏剂 100 份 ; 0027 萜烯酚醛树脂 5 50 份, 优选 10 20 份 ; 0028 异氰酸酯固化剂 0.1 10 份 ; 0029 其中,。
13、 聚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分子量约为 30 200 万, 固含量 45 50。 0030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 1 的厚度为 30 150m, 更优选厚度为 70 120m。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 1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0 50左右, 而常用丙烯酸酯压敏胶玻 璃化转变温度 -40 -10左右。 0031 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 3 为聚丙烯酸酯胶黏剂, 该聚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分子量 约为 50 250 万, 固含量 30 60。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 3 的厚度为 10 100m, 更优选厚度为 30 80m。该聚丙烯酸酯胶黏剂分子量大, 分子量分布窄, 分子排布规整, 胶层内聚强度大, 胶层不。
14、容易出现蠕动, 且耐热性、 耐水性优良表面均一稳定, 与被贴物表 面的粘接力恒定平稳、 均匀, 较好的保证了不出现脱胶、 残胶现象。控制该聚丙烯酸酯胶黏 剂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方法为常规方法, 在此不详细描述, 主要包括控制反应温度, 引发 剂多次追加或滴定追加, 反应单体多次追加或滴定追加等。 0032 芯材 2 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薄膜或聚烯烃薄膜或聚酰亚胺薄膜, 优选 芯材2的厚度为5150m, 更优选厚度为2040m。 芯材2保证了胶带的强度和挺度。 0033 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3上附离型材料5, 离型材料5优选涂覆有机硅离型剂的 离型纸或离型膜, 更优选双面 PE。
15、 淋膜涂硅离型纸。 说 明 书 CN 104231964 B 4 3/3 页 5 0034 如图 2 所示, 一种研磨垫贴合结构, 包括 PU 研磨垫 6、 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7 和研磨 机钢盘 4, PU 研磨垫 6 为硬质开孔 PU 泡棉材料, 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7 的高温贴合高粘着胶 黏剂层 1 与 PU 研磨垫 6 贴合, 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7 的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层 3 与研磨机 钢盘4贴合, 高温贴合高粘着胶黏剂层1与PU研磨垫6通过热压贴合的方式进行贴合, 热压 贴合温度为 90 200, 热压合时间为 1 200min, 优选热压合温度为 100 130, 热压 合时间为 1。
16、0 30min。热压合后, 剥离力 5000g/25mm, 40 1hr1kg 保持力 5.0mm, 80 1hr1kg 保持力 10.0mm, 测试方法参照 JISZ0237-2000。可再剥离低粘着胶黏剂 层 3 贴合于研磨机钢盘 4 上, 70 3d 后剥离无残胶。 0035 实际使用通过该研磨垫固定用胶带 7 进行贴合的研磨垫进行玻璃研磨, 在含有研 磨粉的水性研磨液中连续使用 30 天, 研磨垫无蠕动位移和脱胶现象, 剥离胶带时研磨机钢 盘 4 上无明显残胶痕迹。 说 明 书 CN 104231964 B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31964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