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二醇全氟烯基单醚的合成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二醇全氟烯基单醚的合成方法。
(二)背景技术
氟碳表面活性剂是特种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品种,它的独特性 能常被概括为“三高”、“两憎”,即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及 高化学稳定性;它的含氟烃基既憎水又憎油[化工新型材料,2004,32 (8):46]。它是目前所有表面活性剂中表面活性最高的一类,主要应 用于技术要求较高的特种场合或一般普通表面活性剂难以胜任的、应 用效果较差的领域。含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含氟表面活性剂中较重 要的一种类型,其极性基通常由一定数量的含氧醚键或羟基构成。由 于含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不电离,所以稳定性高,不易受 到PH值,电解质及某些无机盐存在的影响。而且它与阴离子、阳离 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好,因而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氟碳 表面活性剂曾毓华著,化工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法国专利(FR2132122)报道了含有氟碳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 剂分组成,Rf-Z-O-(CRHCH2O-)p-Z-Rf,其中R为H、甲基或乙基;Rf 为含有3~20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最好是6~12个碳原子;Z为 -CO-、-SO2-、-CH2CH2-、-OC6H4CH2-、-C6H4CO-、-C6H4SO2-等。这些 化合物在许多保护层的应用中是很有用的。例如水基涂料,发光组分 或者其它的覆盖保护层和装饰膜,当需要很光亮的最后一道涂层时, 特别在不需后续抛光的快干涂层的情况。氟碳表面活性剂改进了自动 均匀化的性质,因此表面薄膜得到相当的改善。但目前尚无文献涉及 聚乙二醇全氟烯基单醚的制备方法。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乙二醇全氟烯基单醚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聚乙二醇与硼酸在极性溶剂中,30~80℃酯化反应完全,然后加 入全氟烯烃齐聚体和有机胺催化剂,30~80℃下进行醚化反应,反应 完全后蒸去有机溶剂,然后加入水,50~70℃水解反应,反应完毕, 蒸去水,即得所述的聚乙二醇全氟烯基单醚CnF2n-1O(CH2CH2O)mH,其中 n为6~12的整数,m为4~24的整数,所述的硼酸∶聚乙二醇∶全 氟烯烃齐聚体的物质的量比为1∶2.5~3.5∶2.5~3.5,所述的有机 胺催化剂的用量为聚乙二醇的物质的量的0.1~1.2倍。比较好的, 所述的水解反应加入的水与硼酸物质的量的比为5~10∶1。
一般的,上述的酯化反应时间为3~10h,所述的醚化反应时间 为1~3h,所述的水解反应的时间为5~8h。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硼酸先把聚乙二醇一端的羟基保护起来,生 成硼酸聚乙二醇酯;反应中间体不经分离,加入全氟烯烃齐聚体和催 化剂,直接进行醚化反应,即剩下的未反应的聚乙二醇羟基再与全氟 烯烃齐聚体反应成醚;待羟基反应完全后,冷却至一定温度,加入适 量的水,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水解反应,水解反应结束后蒸出溶剂和 水,得到粘稠状液体CnF2n-1O(CH2CH2O)mH,n=6~12,m为4~24的整数, 即为聚乙二醇全氟烯基单醚。
水解反应温度不宜过高,以50~70℃较好,以免醚键断裂。
进一步,方法中所述的有机胺催化剂为下列之一或几种的任意比 例混合物:二甲胺、二乙胺、三甲胺、三乙胺、N-甲基哌啶、N,N- 二甲苯胺、吡啶或哌啶;
再进一步,所述的极性溶剂为下列之一或几种的任意比例混合 物: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或二甲基亚砜,极性溶剂的用量 为聚乙二醇重量的1~3倍。
所述的聚乙二醇优选为下列之一: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 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800或聚乙二醇1000。所述的全氟烯烃齐聚 体可选择下列之一:四氟乙烯四聚体、四氟乙烯五聚体、四氟乙烯六 聚体、六氟丙烯二聚体或六氟丙烯三聚体。
方法中,所述的聚乙二醇与硼酸较好的反应条件是在50~70℃ 进行酯化反应4~6h。
较为具体的,所述的聚乙二醇全氟烯基单醚的合成方法按照以下 步骤进行:聚乙二醇与硼酸在极性溶剂中,50~70℃反应4~6h,然 后加入全氟烯烃齐聚体和有机胺催化剂,30~80℃醚化反应1~3h后 蒸去有机溶剂,然后加入为硼酸的物质的量的5倍的水在50~70℃ 水解反应5~8h,蒸去水,即得所述的聚乙二醇全氟烯基单醚 CnF2n-1O(CH2CH2O)mH,其中n为6~12的整数,m为4~24的整数,所 述的硼酸∶聚乙二醇∶全氟烯烃齐聚体的物质的量比为1∶2.5~3.5∶ 2.5~3.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方法采用一锅法制备聚乙二醇全氟烯基单醚,操作简单方便, 合成的聚乙二醇全氟烯基单醚纯度高,用其配制的水溶液表面张力低。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在四口烧瓶中加入二氯乙烷120mL,聚乙二醇600 49.5g,在 搅拌下,边加热,边缓慢加入硼酸1.7g,温度控制在80℃,反应3 小时。加入六氟丙烯三聚体37.1g,吡啶7.8g,80℃反应1小时。 蒸出溶剂,趁热加入2.5mL水进行水解。水解温度控制在70℃, 反应8小时。冷却后再进行减压蒸馏,蒸出过量的水,得到 C9F17O(CH2CH2O)13H粘状液体,其0.1%水溶液表面张力为24.2mN/m。
实施例2
在四口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50mL,聚乙二醇300 20.6g,在搅 拌下,边加热,边缓慢加入硼酸1.7g,温度控制在30℃,反应10 小时。加入六氟丙烯二聚体20.6g,N,N-二甲基苯胺0.83g,60℃ 反应3小时。蒸出溶剂四氢呋喃。趁热加入5mL水进行水解。水解 温度控制在70℃,反应5小时。冷却后再进行蒸馏,蒸出过量的水, 得到C6F11O(CH2CH2O)6H粘状液体,其0.1%水溶液表面张力为 26.7mN/m。
实施例3
在四口烧瓶中加入三氯甲烷35mL,聚乙二醇1000 50g,在搅拌 下,边加热,边缓慢加入硼酸1.7g,温度控制在50℃,反应3小时。 加入四氟乙烯四聚体38.5g,三乙胺7.8g,30℃反应3小时。蒸出 溶剂三氯甲烷。趁热加入4mL水进行水解。水解温度控制在50℃, 反应8小时。冷却后再进行减压蒸馏,蒸出过量的水,得到 C8F15O(CH2CH2O)22H橙黄色粘状液体,其0.1%水溶液表面张力为 25.6mN/m。
实施例4
在四口烧瓶中加入二甲基亚砜60mL,聚乙二醇800 66g,在搅拌 下,边加热,边缓慢加入硼酸1.5g,温度控制在70℃,反应4小时。 加入四氟乙烯六聚体49.5g,哌啶7g,70℃反应2小时。减压蒸 出溶剂二甲基亚砜。趁热加入5mL水进行水解。水解温度控制在70 ℃,反应6小时。冷却后再进行减压蒸馏,蒸出过量的水,得到 C12F23O(CH2CH2O)18H橙黄色粘状液体,其0.1%水溶液表面张力为 24.9m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