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酵母双杂交质粒的构建方法.pdf

  • 上传人:奻奴
  • 文档编号:8761418
  • 上传时间:2021-01-01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40.4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53950.9

    申请日:

    20101123

    公开号:

    CN102061307A

    公开日:

    2011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15/81

    主分类号:

    C12N15/81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发明人:

    华修国,沈权,崔立,张文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优先权:

    CN201010553950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锡麟;王桂忠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酵母双杂交质粒的构建方法,以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设计引物并采用RT-nPCR方法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双酶切,将双酶切得到的如Seq ID No.1所示的DNA片段插入pSOS质粒得到重组载体;制备酵母感受态细胞,在酵母感受态细胞中加入重组载体以及肝cDNA文库质粒DNA,经培养后筛选阳性酵母克隆;提取阳性酵母克隆中的质粒并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筛选文库质粒后得到酵母双杂交质粒。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酵母双杂交质粒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设计引物并采用RT-nPCR方法扩增;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扩增产物进行双酶切,将双酶切得到的如Seq ID No.1所示的DNA片段插入pSOS质粒得到重组载体;步骤三,制备酵母感受态细胞,在酵母感受态细胞中加入步骤二所得重组载体以及肝cDNA文库质粒DNA,经培养后筛选阳性酵母克隆;步骤四,提取阳性酵母克隆中的质粒并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筛选文库质粒后得到酵母双杂交质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双杂交质粒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引物为:上游引物:5’-CAGGATCCCCGACAGAATTGATTTCGTC-3’;下游引物:5’-CAGTCGACAGGGGCGAGGACACCAACG-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双杂交质粒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双酶切是指:BamH I和Sal 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双杂交质粒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肝cDNA文库质粒DNA是指:肝cDNA文库购自Stratagene公司,扩增后提取质粒DN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双杂交质粒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培养是指:在22-25℃的室温下培养5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酵母双杂交质粒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筛选是指:利用温度和营养缺陷的方法将阳性克隆选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酵母双杂交质粒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戊型肝炎(Hepatitis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一种人和多种动物的人兽共患病,一般经粪一口途径传播。人HE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病率达80%以上,致死率为1%左右,怀孕期为6~8月的孕妇,其死亡率可达20%(Balayan et al,1983)。戊型肝炎病毒不但可以感染人类,在其他动物中也广泛存和与传播。人们相继在猪、羊、老鼠等动物中检测到戊肝病毒(Clayson,et al,1995;Lazizi,1999;Usmanov,1994)。HEV是一个近似球形的二十面体颗粒,形似杯状,无包膜,表面粗糙,有纤突,平均直径为27~34nm。根据病毒颗粒大小和形态以及表面特征曾将其归为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ICTV第8次报告建议将HEV暂归为戊型肝炎病毒科(family Hepeviridae),并为唯一的戊型肝炎病毒属(genus Hepevirus)成员。

    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hybrid system)是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崭新的、有效的遗传学方法,由Field和Song于1989年首创。该系统的建立基于对真核生物调控转录起始过程的认识。参与这一过程的转录激活因子在结构上是组件式的(modular),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结构域组成,即DNA结合结构域(binding domain,BD)和转录活化结构域(activation domain,AD)。两个结构域建立空间联系是转录激活的关键,而单独作用无法激活转录过程。分别将拟研究的靶(prey)蛋白基因与编码AD的序列结合,诱饵(bait)蛋白基因与编码BD的序列结合,形成两段融合基因。当两段融合基因通过载体质粒转入同一酵母细胞表达时,分别生成融合蛋白prey-AD与bait-BD。借助诱饵蛋白与靶蛋白在核内的相互作用,分离的AD与BD在空间上得以接近,形成完整的有活性的转录因子,进而与上游激活序列(upstream activating sequence,UAS)结合,激活相应报告基因(report gene)转录。反之,报告基因的表达与否,可判断靶蛋白与诱饵蛋白之间是否相互作用。通过简单的酵母遗传分析,对报告基因进行检测,即可实现对蛋白间相互作用的分析。该系统自间世以来,广泛地应用于研究蛋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蛋白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筛选未知蛋白,研究蛋白的功能等领域。但是该系统也有其致命缺陷:融合蛋白必须转运至核内才能激活报告基因转录。对于那些有自激活作用的不适用于双杂交筛选的诱饵蛋白,以及大量的非核内蛋白质如细胞外分泌蛋白、膜受体蛋白等的研究,该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Aronheim等(1997)构建了Sos蛋白招募系统(Sos Recruitment system),把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场所从核内转移到了酵母的细胞膜上,通过应用2个蛋白相互作用后对Ras信号通路的恢复作用而取代传统的转录激活机制,克服了传统双杂交系统的一些缺点。

    SOS蛋白招募系统的基本原理如下:在正常情况下,当有生长信号刺激时,酵母的Ras鸟苷酸交换因子(Ras guanyl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RGEF)cdc25会富集到细胞膜上,此时cdc25能够促使Ras蛋白的GDP与GTP的交换,激活下游的信号,使酵母细胞生长。在酵母温度敏感缺陷株cdc25H中,cdc25由于突变丧失了上述功能,使得此菌株只能在25℃下生长,而在限制温度37℃无法生长。如人为地引入正常的GEF(SOS蛋白),并使得GEF与Ras蛋白足够接近,则可弥补这一缺陷。将待测蛋白X与哺乳动物细胞的鸟苷酸交换因子(GEF)Sos蛋白融合,将Y蛋白与锚定于酵母细胞膜上的Src信号蛋白融合,使它们共表达于一个cdc25H基因敏感型突变的酵母菌株内。Y被定位在细胞膜上,蛋白X与Y发生相互作用使SOS因子作用于细胞膜上Ras蛋白,激活了Ras途径,从而细胞能在37℃生长。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张莉,黄健在《海洋湖沼通报》2006年第1期《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改进与研究进展》中提出,传统的双杂交系统有着无法克服的的缺点:不能适用于所有蛋白。不少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等细胞器进行翻译后加工修饰才会有生物活性,在传统的双杂交方法中,这些蛋白经过修饰后可能会无法进入细胞核,或者这些蛋白根本就无法被翻译后修饰,所以用传统的双杂交方法来研究这些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不合适的。而且,有一些蛋白相互作用可能只存在于细胞质的环境中,进入细胞核后,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就不复存在了,传统的双杂交方法同样不能用于这些蛋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酵母双杂交质粒的构建方法,将戊型肝炎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亚克隆入诱饵载体中,利用Sos蛋白招募系统筛选与戊型肝炎病毒相互作用蛋白。克服了传统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局限性,为戊型肝炎病毒相互作用蛋白包括受体的鉴定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设计引物并采用RT-nPCR方法扩增;

    所述的引物具体为:

    上游引物:5’-CAGGATCCCCGACAGAATTGATTTCGTC-3’;

    下游引物:5’-CAGTCGACAGGGGCGAGGACACCAACG-3’。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扩增产物进行双酶切,将双酶切得到的如SEQ ID NO.1所示的DNA片段插入pSOS质粒得到重组载体;

    步骤三,制备酵母感受态细胞,在酵母感受态细胞中加入步骤二所得重组载体以及肝cDNA文库质粒DNA,经培养后筛选阳性酵母克隆;

    所述的肝cDNA文库质粒DNA是指:肝cDNA文库购自Stratagene公司,扩增后提取质粒DNA。

    所述的培养是指:在22-25℃的室温下培养5天。

    所述的筛选是指:利用温度和营养缺陷的方法将阳性克隆选出。

    步骤四,提取阳性酵母克隆中的质粒并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筛选文库质粒后得到酵母双杂交质粒。

    本发明根据Genbank中注册的戊型肝炎病毒基因4型ORF2aa492-606序列设计引物,以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用RT-nPCR方法扩增,并将PCR产物经双酶切,插入经双酶切处理的pSOS质粒载体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构建了诱饵载体,并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肝细胞中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戊型肝炎病毒基因4型毒株均已记载于以下文献中:

    Shen Q,Zhang W,Cao X,Mou J,Cui L,Hua X.《Cloning of full genome sequence of hepatitis E virus of Shanghai swine isolate using RACE method》[J].Virol J.2007Oct 9;4:98Huang F,Zhang W,Gong G,Yuan C,Yan Y,Yang S,Cui L,Zhu J,Yang Z,Hua X.《Experimental infection of Balb/c nude mice with Hepatitis E virus》[J].BMC Infect Dis.2009Jun 13;9:93.。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菌种DH5a购自天根生物公司;

    CytoTrapTM双杂交系统购自Stratagene公司,其中包括酵母菌株cdc25H,pSos、pMyr等载体;

    培养基等购自BD clone tech公司。

    步骤一,引物的设计与合成是根据已知序列,使用Oligo软件设计ORF2aa492-606引物,游引物加上BamH I酶切位点,下游引物加上Sal I酶切位点。

    引物序列为:

    Bait5S:5-CAggatccCCGACAGAATTGATTTCGTC-3(BamH I酶切位点);

    Bait5X:5-CAgtcgacAGGGGCGAGGACACCAACG-3(Sal I酶切位点)。

    步骤二,戊型肝炎病毒目的片段的获得

    使用Trizol分离液(Invitrogen)提取HEV基因组RNA,按下列组成配制反转录反应液合成第一链cDNA:MgCl22μl,10×RT Buffer 1μl,dNTP Mixture 1μl,Rnase inhibitor 0.25μl,AMV Reverse Transcriptase 0.5μl,Bait5X primer 0.5μl,RNA 4.75μl,总共10μl。

    按以下条件进行反转录:30℃10min,42℃30min,99℃5min,5℃5min。

    然后进行PCR反应,反应体系如下:cNDA 5μl,10×LA PCR Buffer II(Mg2+plus)5μl,dNTP Mixture(各2.5mM)4μl,Bait5S(20pmol/μl)0.5μl,Bait5X(20pmol/μl)0.5μl,TaKaRa LA Taq(5U/μl)0.5μl,灭菌蒸馏水34.5μl,总共50μl。反应条件:94℃3min,(94℃30s,55℃30s,72℃5min)25cycle,4℃forever。

    PCR结束后,PCR产物经l%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将PCR扩增产物纯化后双酶切以备连接之用。

    步骤三,pSOS载体的准备

    取0.5μl pSOS质粒转化入100μl感受态大肠杆菌DH5a细胞后,提取pSOS质粒,对其进行双酶切。

    步骤四,pSOS-bait5质粒的构建

    按照基因片段∶载体片段=3∶1的量进行连接反应,pSOS(BamH I/Sal I)3μl,bait5(BamH I/Sal I)9.5μl,10×Ligase Buffer1.5μl,T4DNA Ligase1μl,总共15μl,16℃连接过夜;然后取全部连接液转化入200μl感受态细胞中,提取质粒后分别采用酶切法和测序法鉴定,将双酶切鉴定为阳性的克隆送上海生工测序,测序结果为目的片段。

    将含有pSOS-bait5质粒的甘油菌液接入3ml含Amp-LB培养基中,37℃250rpm过夜培养,至OD600约0.6。将上述培养液加入200ml含AmpLB培养基中,37℃剧烈震荡培养5h;提取质粒。

    步骤五,文库质粒的准备

    将文库菌液铺在20个15cmLB-Camr培养皿中,使每个板含有大约20000~30000克隆。37℃过夜培养。加入6mlLB培养基,使用无菌玻棒将克隆轻轻刮起。两外加入6mlLB培养基,将剩余克隆也刮起。将上述菌液都收集在两个无菌烧杯中,一个中加入0.2体积的80%甘油,混匀,分装入1.5mlEP管中。另一个直接用于提取质粒DNA。

    步骤六,诱饵载体的自激活检验

    酵母感受态细胞制备

    从-80℃取出cdc25H酵母细胞,划线到YPAD平板上,22~25℃培养直到克隆长出。挑取单个克隆入含有1mlYPAD液体培养基的1.5ml离心管中,剧烈震荡使克隆分散均匀。将上述菌液转入含有50mlYPAD液体培养基的250ml烧杯,22~25℃250rpm培养12~16h。测量OD600,OD600必须>1,如果小于1继续培养直到OD600>1,将上述培养液转入含有300mlYPAD液体培养基的1L烧杯中,室温250rpm培养约3h。测量OD600,OD600必须>0.7。取75ul培养基涂YPAD平板,封口膜封口后于37℃培养4~6d,长出20个酵母回复突变克隆<30个;涂了number 1剩余转化液的150mm SD/glucose(-UL)平板没有克隆长出,该酵母可以用于接下来的实验。

    室温1000g离心10min收集酵母细胞,弃上清。用50ml无菌水重悬沉淀,室温1000g离心10min。弃上清后用50mlLiSORB重悬沉淀,室温静置30min。将400ml 20mg/ml的鲑鱼精DNA于沸水中孵育10min,之后加入600ml LiSORB,颠倒混匀,冷却至室温。30min室温静置结束后,室温1000g离心10min沉淀细胞,使用300ul LiSORB重悬沉淀。加入600ul准备好的鲑鱼精DNA混合物,轻轻颠倒混匀。加入5.4ml PEG/LiOAc溶液和530ulDMSO,使用枪头轻轻混匀。取500ul到一个1.5mlEP管中,其余以100ul分装到其他1.5mlEP管中,然后转化。结果显示该载体无自激活活性,可以用与酵母双杂交筛选。

    步骤七,pSOS-bait5与肝cDNA文库共转化

    在新鲜制备的10ml感受态酵母细胞cdc25Hα中加入40ug pSOS-bait5和40ug肝cDNA文库质粒DNA,另加入200ul 1.4M β-巯基乙醇。在另外一个500ul感受态酵母细胞cdc25Hα中加入2ug pSOS和2ug肝cDNA文库质粒DNA,作为阴性对照。将转化液处理后,涂板,22~25℃倒置培养48h,将SD/glucose(-UL)培养板上的克隆通过滤纸影印到SD/galactose(-UL)培养板上,于37℃培养,6天后,从板SD/galactose(-UL)上挑取克隆。为了在相互作用实验前抑制GAL1启动子的活性,将SD/galactose(-UL)板上的克隆挑到SD/glucose(-UL)培养板上,于22~25℃培养48h。将挑过克隆的SD/galactose(-UL)板重新于37℃培养,因为有些克隆可能会出现得晚一些。培养48h后,将该板上克隆挑取到2个SD/glucose(-UL)和1个SD/galactose(-UL)板上,将1个SD/glucose(-UL)和1个SD/galactose(-UL)板置于37℃培养约48h,另一个SD/glucose(-UL)板置于22~25℃。培养48h后,评鉴结果。37℃在SD/galactose(-UL)长出克隆,而SD/glucose(-UL)没有长出克隆的即为有相互作用(阳性克隆)。通过两轮双杂交筛选,共筛到3个阳性酵母克隆。

    步骤八,阳性酵母克隆中的肝脏cDNA质粒提取与测序

    挑取阳性酵母克隆入5ml SD/glucose(-UL)中,22~25℃、250rpm震荡培养约3d(OD600>1.0),然后提取酵母质粒。取上述阳性酵母质粒10ul转化入100ul感受态细胞DH5α,涂Camr抗性LB平板筛选文库质粒。每个板上挑取2个克隆,提取质粒后送上海生工测序,测序结果显示,它们为重复克隆。测序后GenBank blast显示该序列与Homo sapiens cytochromeP450,family2,subfamily C,polypeptide 8(CYP2C8),transcript variant Hp1-1,同源性达到93%以上。

    采用本方法筛选到阳性克隆1个为CYP2C8蛋白基因,为戊型肝炎病毒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结果没有假阳性结果产生,提高了筛选的效率,简化了实验步骤。

    关 键  词:
    酵母 双杂交 质粒 构建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酵母双杂交质粒的构建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76141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