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贴覆屏蔽布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面贴覆屏蔽布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38415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0.12.08 CN 101384159 B *CN101384159B* (21)申请号 200810111683.2 (22)申请日 2008.05.16 C08K 3/22(2006.01) H05K 9/00(2006.01) B27D 1/04(2006.01) B32B 21/10(2006.01) B32B 15/14(2006.01) B32B 37/12(2006.01) B32B 37/10(2006.01) C08L 83/04(2006.01) C08K 5/541(2006.01) (73)专。
2、利权人 北京工业大学 地址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 100 号 (72)发明人 王群 王俊玲 李永卿 郭红霞 王澈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刘萍 CN 101122001 A,2008.02.13, 全文 . CN 101087513 A,2007.12.12,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表面贴覆屏蔽布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及其 制备方法 (57) 摘要 表面贴覆屏蔽布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及其 制备方法属于电磁兼容材料领域。该发明所得复 合材料同时具有电磁屏蔽和电磁波吸收功能, 通 过表面贴覆镀镍或镀铜屏蔽布的方式赋予木材电 磁。
3、屏蔽的功能, 通过贴接吸波片实现吸收电磁波 的功能。 以硅橡胶为基体, 填充铁氧体、 羰基铁、 石 墨和碳化硅作为吸收剂制备吸波片, 然后将吸波 片与木材粘接, 该方式所得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 料的屏蔽效能在 60dB 左右, 吸波效能在 1MHz 1.5GHz 频率范围内最小值为 -24.85, 反射率小 于 -10dB 的带宽为 240MHz。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刘欣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3 页 CN 101384159 B1/1 页 2 1. 一种表面贴覆屏蔽布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
4、, 其特征在于, 人造板的一面与屏蔽布 复合实现电磁屏蔽性能, 另外一面通过与吸波片复合实现电磁波吸收性能 ; 人造板采用胶 合板或中密度纤维板, 厚度为 3 20mm, 镀镍布是在织物上化学沉积一层厚度 2-9m 金属 镍或铜, 吸波片基体为硅橡胶, 分别设计了单层干涉损耗和双层匹配结构 : 单层干涉吸波片的制备,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 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硅橡胶和固化剂 的质量分数为 20, 吸收剂为 MnZn 铁氧体和羰基铁粉, 吸收剂总的质量分数为 80, 其中 MnZn 铁氧体为 80 0, 。
5、羰基铁粉为 0 80, 吸波片的厚度为 1 5mm ; 另一种单层吸波片是以 MnZn 铁氧体为主吸收剂, 掺杂石墨,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 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 质量比为 95 5, 硅橡胶和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 20, 吸收剂总的质量分数为 80, 其中 MnZn 铁氧体为 80 50, 石墨为 0 50, 吸波片的厚度为 1 5mm ; 双层吸波片的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 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 匹配层吸收剂为碳化硅, 填充 量为 3。
6、0 70, 厚度为 1 3mm, 吸收层的吸收剂为 MnZn 铁氧体, 填充量为 60 80, 厚 度为 3 5mm ; 另一种双层吸波片的匹配层填充碳化硅, 吸收层填充羰基铁粉, 硅橡胶为基体, 固化剂 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 剂的质量比为955, 匹配层中碳化硅填充量为3070, 厚度为13mm, 吸收层中羰基 铁粉填充量为 60 80, 厚度为 3 5mm, 上述固化剂中交联剂和催化剂质量比为 2 1。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中吸波片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括以下步骤 : 人造板与屏蔽布的复。
7、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 在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50 250g/m2, 压力为 0.5 5MPa, 加压时间为 30 120min ; 双层吸波片之间以及吸波片与人造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 650 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384159 B1/9 页 3 表面贴覆屏蔽布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一种表面贴覆屏蔽布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此木基复合材料是一 种同时实现电磁。
8、屏蔽和电磁波吸收功能的电磁防护材料, 涉及胶合工艺, 吸波剂和基体的 选用及吸波结构的设计, 属于电磁防护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木材是当今世界四大材料 ( 钢材、 水泥、 木材和塑料 ) 中唯一可再生、 可自然降解 的生物资源, 并且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 家具、 造纸、 交通等各个领 域。木质材料研究的发展与社会、 经济、 资源和环境的发展紧密相关, 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 不断出现, 并不断向其他相关学科延伸,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木材的高效利用, 必须不断为木 材工业注入新的科技活力, 赋予木基复合材料新的导电性、 电磁屏蔽性和体积电阻率是当 前木材高效利用的。
9、主要方向之一。从上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 国内许多学者都对如何提高木 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进行了一些研究, 取得了许多成果, 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表面化学镀金 和填充金属单元的方法开发电磁屏蔽、 抗静电等新型导电功能木基复合材料产品。但是采 用这些方法所得的电磁屏蔽木基材料的屏蔽效能受到很大限制, 一般小于 50dB, 无法满足 某些特殊的要求, 且制备工艺复杂, 不适合工程上应用, 本发明采用表面镀铜或镀镍屏蔽布 的方法制备电磁屏蔽复合人造板, 屏蔽效能在 60dB 左右。 0003 制备电磁屏蔽木材是最常用的电磁防护手段, 但是使用良导体对电磁波进行屏蔽 的机理是通过对电磁能量进行反射阻挡电磁。
10、污染, 而未对电磁能量有效地进行消耗, 反射 后的电磁波在空间可能会形成二次污染, 得不到很好的效果, 同时因为反射式屏蔽体大多 为密闭腔体, 当腔体内部有着较强的电磁辐射时, 屏蔽体只是将能量约束与一定的范围, 于 是屏蔽在减弱腔外场强的同时, 必定加强了腔内某个区域的场强, 从而造成腔内干扰的可 能性加大, 当辐射发射的频率与屏蔽体的谐振频率重合时, 腔体可能会发生谐振, 此时腔体 内部的场强急剧加强, 屏蔽体的屏蔽效能急剧下降, 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降低, 系统的电磁兼 容性急剧变坏。单纯的反射式屏蔽来减小电磁干扰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通 过在电磁屏蔽复合木材表面贴敷吸波层, 制。
11、得兼具吸波性能的屏蔽材料, 吸波材料是一种 能够吸收电磁波而反射、 散射和透射都很小的功能材料, 因此它是克服反射式屏蔽不足的 一个可行的途径。 0004 电磁波吸收材料有低频用和高频用两种材料, 高频主要使用羰基铁, 低频主要使 用 MgZn 铁氧体和 MnZn 铁氧体, 目前对高频范围内的吸波材料研究较多, 而对频率小于 1.5GHz以下的吸波材料研究很少。 本发明中选用低频用的MnZn铁氧体作主吸收剂, 它是一 种磁性介质, 就其导电性而论属于半导体, 但在应用上是作为磁性介质被利用的, 铁氧体磁 性材料与金属或合金磁性材料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导电性, 一般金属或合金的电阻率 为 10。
12、-6 10-4cm, 而铁氧体的电阻率一般在 102 108cm, 介电常数小, 适合制作匹 配层, 在低频拓宽频带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低频段, 铁氧体对电磁波的损耗主要来 源于磁滞效应、 涡流损耗及磁后效。 说 明 书 CN 101384159 B2/9 页 4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的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 它具有制备工艺简便易行, 屏蔽效 能较高, 且同时兼具吸波功能的优点, 吸波功能能够有效改善因用良导体屏蔽引起的二次 反射问题, 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0006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的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 0007 人造板的一面与屏蔽布复合实现电磁屏蔽。
13、性能, 另外一面通过与吸波片复合实现 电磁波吸收性能 ; 人造板采用胶合板或中密度纤维板, 厚度为 3 20mm, 镀镍布是在织物上 化学沉积一层厚度 2-9m 金属镍或铜, 吸波片基体为硅橡胶, 分别设计了单层干涉损耗和 双层匹配结构 : 0008 单层干涉吸波片的制备,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按照质量比为 2 1 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5, 硅橡胶和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 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和羰基铁粉, 吸收剂总的 质量分数为 80, 其中 MnZn 铁氧体为 80 0, 羰基铁为 0 80, 吸波片的厚。
14、度为 1 5mm ; 0009 另一种单层吸波片是以 MnZn 铁氧体为主吸收剂, 掺杂石墨,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 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 剂的质量比为955, 硅橡胶和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 吸收剂总的质量分数为80, 其 中 MnZn 铁氧体为 80 0, 石墨为 0 50, 吸波片的厚度为 1 5mm ; 0010 双层吸波片的制备,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 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 匹配层吸收剂为碳 化硅, 填充量为3070, 厚度为。
15、13mm, 吸收层的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 填充量为60 80, 厚度为 3 5mm ; 0011 另一种双层吸波片的匹配层填充碳化硅, 吸收层填充羰基铁, 硅橡胶为基体, 固化 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 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匹配层中碳化硅填充量为 30 70, 厚度为 1 3mm, 吸收层中 羰基铁粉填充量为 60 80, 厚度为 3 5mm ; 上述固化剂中交联剂和催化剂质量比为 2 1。 0012 人造板与屏蔽布的复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 在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50 250g/m2, 压力为 0.5 5。
16、MPa, 加压时间为 30 120min ; 0013 双层吸波片之间以及吸波片与人造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 脂 650 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 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双层吸波片的吸收层和人造板胶合。 0014 本发明的效果是 : 001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 其效果主要表现为 : 0016 (1) 掺杂羰基铁粉后, 吸收峰的频带变宽, 且吸收峰峰值向低频移动, 这种现象是 由于电磁波与吸波材料发生干涉共振引起的, 当电磁波在材料中传播时, 其波长为 0。
17、017 说 明 书 CN 101384159 B3/9 页 5 0018 式中, m为电磁波在材料中传播的波长, 0为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当 吸波材料的厚度为 /4 时, 上表面反射的电磁波和下表面反射的电磁波相互叠加, 电磁波 将与吸波材料发生干涉共振, 减弱了反射波的能量, 反射率增大, 出现了吸收峰, 因为添加 羰基铁粉使得材料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增大, 而 的乘积随频率增加而变大的, 因此可 以推知, 共振频率点降低, 从而吸收峰峰值向低频移动, 并且吸收频带展宽, 当 MnZn 铁氧体 和羰基铁粉的总量为 80时, 掺入羰基铁粉的量为 30时, 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好。 0019 (。
18、2) 在 MnZn 铁氧体中掺杂石墨粉时, 材料内部形成导电网络, 根据电磁波理论, 随 频率的增加, 当电磁波在导体表面产生涡流时, 在导体界面上的电流分布将随频率的增加 越来越向导体表面集中, 这种现象称为趋肤效应。趋肤效应的产生本质上是衰减电磁波向 导体内传播而引起的, 趋肤效应越显著, 产生的涡流损耗也越大, 从而使电磁波损耗越大。 当石墨的掺杂量为 10时, 能够提高铁氧体的磁导率, 掺杂量增多时, 会使磁导率有所降低 材料的磁导率减小, 掺入石墨能使介电常数的虚部明显增大, 且随频率增加变化稳定, 说明 掺杂石墨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介电损耗。 掺杂石墨的量增加时, 吸收峰向低频移动,。
19、 有利于 扩展吸收频带。当铁氧体的填充量为 50, 石墨的填充量为 30时, 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好。 0020 (3)当吸收层MnZn铁氧体含量一定时时, 随着面层SiC填充量的增加, 双层吸波体 的吸波效能出现先好后差的效果, 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碳化硅的加入, 提高了面层材料的介 电常数, 而匹配层的厚度又保持不变, 这样双层吸波体的整体阻抗就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 底层铁氧体填充量和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只有面层碳化硅的填充量选择合理才能实现 阻抗匹配。当面层碳化硅填充量一定时, 底层 MnZn 铁氧体的填充量不能过高, 由实验数据 可知当吸收层 MnZn 铁氧体含量为 80时, 面层 Si。
20、C 填充量为 70时, 吸收效果最好。 0021 (4) 当吸收层羰基铁含量为 80时, 随着面层 SiC 填充量的增加, 双层吸波体的 吸波效能出现先好后差的效果, 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碳化硅的加入, 提高了面层材料的介电 常数, 而匹配层的厚度又保持不变, 这样双层吸波体的整体阻抗 Zin就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底层铁氧体填充量和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只有面层碳化硅的填充量选择合理才能实 现阻抗匹配, 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底层羰基铁填充量为 80时, 面层碳化硅的填充量为 50时, 吸收效果最好。当底层羰基铁填充量为 60不变时, 随表层碳化硅含量的增加, 吸 波性能逐渐增大。 0022 。
21、附图说明 0023 图 1 实施例 1 表面贴覆镀镍屏蔽布复合板的屏蔽效能 ( 实施例 2 10 的屏蔽效 能与此类似 ) 0024 图 2 实施例 11 表面贴覆镀铜屏蔽布复合板的屏蔽效能 ( 实施例 12 20 的屏蔽 效能与此类似 ) 0025 图 3 实施例 1 4 的吸波性能曲线 0026 图 4 实施例 5 8 的吸波性能曲线 0027 图 5 实施例 9 14 吸波性能曲线 0028 图 6 实施例 15 20 的吸波性能曲线 0029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实施例 1 : 厚度 2m 镀镍屏蔽布与 3mm 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 液作胶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22、 涂胶量为 50g/m2, 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120min。吸波 说 明 书 CN 101384159 B4/9 页 6 片为单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 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 吸收剂为 MnZn 铁氧体, 质量分数为 80, 吸波片厚度为 1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 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 650 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 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23、。 0031 实施例 2 : 厚度 2m 镀镍屏蔽布与 3mm 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 液作胶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50g/m2, 压力为 1MPa, 加压时间为 100min。吸波片 为单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 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 吸 收剂为 MnZn 铁氧体和羰基铁粉, 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 80, 其中 MnZn 铁氧体为 70, 羰基 铁为 10, 吸波片厚度为 2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
24、 650 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32 实施例 3 : 厚度 5m 镀镍屏蔽布与 5mm 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 液作胶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50g/m2, 压力为 2MPa, 加压时间为 60min。吸波片 为单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 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 吸 收剂为 MnZn 铁氧体和羰基铁粉, 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 80,。
25、 其中 MnZn 铁氧体为 50, 羰基 铁为 30, 吸波片厚度为 3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 650 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33 实施例 4 : 厚度 5m 镀镍屏蔽布与 5mm 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 液作胶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50g/m2, 压力为 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吸波片为 单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 酸二丁基。
26、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 吸收 剂为羰基铁粉, 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 80, 吸波片厚度为 5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 树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 650 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 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34 实施例5 : 厚度5m镀镍屏蔽布与9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 。 用聚醋酸乙烯乳 液作胶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100g/m2, 压力为0.5MPa, 加压时间为120min。 用环 氧树脂E-51作胶粘剂, 聚酰胺。
27、树脂650为固化剂, 二者质量比为11, 胶接压力为0.5MPa, 涂胶量为 100g/m2, 热压温度为 80, 热压时间为 30min。吸波片为单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 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 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 20, 吸收剂为 MnZn 铁氧体, 质量 分数为 80, 吸波片厚度为 1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 脂 650 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 为 0.5MPa, 加压时间。
28、为 30min。 0035 实施例 6 : 厚度 5m 镀镍屏蔽布与 9mm 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 液作胶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100g/m2, 压力为 1MPa, 加压时间为 100min。吸波 说 明 书 CN 101384159 B5/9 页 7 片为单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 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 吸收剂为 MnZn 铁氧体和石墨, 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 80, 其中 MnZn 铁氧体为 70, 石墨 为 10, 吸波片厚度为 1mm。。
29、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 650 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36 实施例 7 : 厚度 5m 镀镍屏蔽布与 20mm 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 液作胶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100g/m2, 压力为 2MPa, 加压时间为 60min。基体为 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 20, 吸收剂为 M。
30、nZn 铁 氧体和石墨, 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 80, 其中 MnZn 铁氧体为 50, 石墨为 30, 吸波片厚 度为 2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 650 为固化剂, 环氧 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 涂胶量为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37 实施例 8 : 厚度 9m 镀镍屏蔽布与 20mm 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 液作胶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100g/m2, 压力为 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吸波片 为单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31、,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 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 吸 收剂为石墨, 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 50, 吸波片厚度为 3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 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 650 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 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38 实施例 9 : 厚度 9m 镀镍屏蔽布与 5mm 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 液作胶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150g/m2, 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2、 120min。吸 波片为双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 质量分数 为 30, 吸收层中吸收剂为 MnZn 铁氧体, 质量分数为 60, 面层厚度为 5mm, 吸收层厚度为 3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 650 为固化 剂,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 压时间为 30min。 0039 实施例 10 : 厚度 9m 镀镍屏蔽布与 3。
33、mm 厚的胶合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 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150g/m2, 压力为 1MPa, 加压时间为 100min。基体为硅橡 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 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 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 质量分数为30, 吸收层中吸收剂 为 MnZn 铁氧体, 质量分数为 80, 面层厚度为 1mm, 吸收层厚度为 3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 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 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34、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40 实施例 11 : 厚度 9m 镀铜屏蔽布与 3mm 厚的胶合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 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150g/m2, 压力为 2MPa, 加压时间为 60min。吸波片为双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 说 明 书 CN 101384159 B6/9 页 8 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 质量分数为 50, 吸收 层中吸收剂为 MnZn 铁氧体, 质量分数为 60, 面层厚度为 1mm, 吸收层厚度为 3mm。吸。
35、波片 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 650 为固化剂, 环氧树 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41 实施例 12 : 厚度 6m 镀铜屏蔽布与 5mm 厚的胶合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 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150g/m2, 压力为 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吸波片为双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 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 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 质量。
36、分数为50, 吸收 层中吸收剂为 MnZn 铁氧体, 质量分数为 80, 面层厚度为 2mm, 吸收层厚度为 4mm。吸波片 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 E-51 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 650 为固化剂, 环氧树 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42 实施例 13 : 厚度 9m 镀铜屏蔽布与 5mm 厚的胶合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 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200g/m2, 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120min。吸波片为双 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
37、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 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 质量分数为 70, 吸收层中吸收剂为 MnZn 铁氧体, 质量分数为 60, 面层厚度为 2mm, 吸收层厚度为 4mm。吸 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 环氧 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 涂胶量为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43 实施例 14 : 厚度 9m 镀铜屏蔽布与 9mm 厚的胶合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 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
38、200g/m2, 压力为 1MPa, 加压时间为 100min。吸波片为双 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 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 质量分数为 70, 吸收层中吸收剂为 MnZn 铁氧体, 质量分数为 80, 面层厚度为 3mm, 吸收层厚度为 5mm。吸 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 环氧 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 涂胶量为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44 实施例 15 :。
39、 厚度 9m 镀铜屏蔽布与 9mm 厚的胶合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 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200g/m2, 压力为 2MPa, 加压时间为 60min。吸波片为双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 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 质量分数为 30, 吸收 层中吸收剂为羰基铁粉, 质量分数为60, 面层厚度为3mm, 吸收层厚度为5mm。 吸波片之间 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 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
40、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45 实施例 16 : 厚度 4m 镀铜屏蔽布与 20mm 厚的胶合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 胶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200g/m2, 压力为 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吸波片为 双 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 说 明 书 CN 101384159 B7/9 页 9 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 质量分数为 30, 吸收层中吸收剂为羰基铁粉, 质量分数为 80, 面层厚度为 1mm。
41、, 吸收层厚度为 3mm。吸波 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 环氧树 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46 实施例 17 : 厚度 9m 镀铜屏蔽布与 20mm 厚的胶合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 胶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250g/m2, 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120min。吸波片 为双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 桂酸二丁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
42、5, 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 质量分数为 50, 吸收层中吸收剂为羰基铁粉, 质量分数为 60, 面层厚度为 1mm, 吸收层厚度为 3mm。 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 环 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 涂胶量为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 加压时间 为 30min。 0047 实施例 18 : 厚度 9m 镀铜屏蔽布与 3mm 厚的胶合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 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250g/m2, 压力为1MPa, 加压时间为100min。 吸波片为双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
43、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 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 质量分数为 50, 吸收 层中吸收剂为羰基铁粉, 质量分数为80, 面层厚度为2mm, 吸收层厚度为4mm。 吸波片之间 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 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48 实施例 19 : 厚度 9m 镀铜屏蔽布与 5mm 厚的胶合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 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25。
44、0g/m2, 压力为 2MPa, 加压时间为 60min。吸波片为双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 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 质量分数为 70, 吸收 层中吸收剂为羰基铁粉, 质量分数为60, 面层厚度为2mm, 吸收层厚度为4mm。 吸波片之间 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 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49 实施例 20 : 厚度 9m。
45、 镀铜屏蔽布与 9mm 厚的胶合板胶合, 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 粘剂, 在胶室温条件下, 涂胶量为 250g/m2, 压力为 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吸波片为双层, 基体为硅橡胶, 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 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 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 基锡, 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 95 5, 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 质量分数为 70, 吸收 层中吸收剂为羰基铁粉, 质量分数为80, 面层厚度为3mm, 吸收层厚度为5mm。 吸波片之间 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 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 环氧树脂与固 化剂的质量比为 1 1, 涂胶量为 100g/m。
46、2, 常温下施加压力为 0.5MPa, 加压时间为 30min。 0050 表 1 掺杂羰基铁时试样成分配比 0051 说 明 书 CN 101384159 B8/9 页 10 0052 表 2 掺杂石墨时试样成分配比 0053 0054 表 3 吸收层为 MnZn 铁氧体时试样成分配比 0055 0056 说 明 书 CN 101384159 B9/9 页 11 0057 表 4 吸收层为羰基铁时试样成分配比 0058 说 明 书 CN 101384159 B1/3 页 12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384159 B2/3 页 13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384159 B3/3 页 1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