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表面贴覆屏蔽布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8755508
  • 上传时间:2021-01-01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450.7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11683.2

    申请日:

    20080516

    公开号:

    CN101384159B

    公开日:

    201012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K3/22,H05K9/00,B27D1/04,B32B21/10,B32B15/14,B32B37/12,B32B37/10,C08L83/04,C08K5/541

    主分类号:

    C08K3/22,H05K9/00,B27D1/04,B32B21/10,B32B15/14,B32B37/12,B32B37/10,C08L83/04,C08K5/541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发明人:

    王群,王俊玲,李永卿,郭红霞,王澈

    地址: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优先权:

    CN20081011168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萍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表面贴覆屏蔽布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磁兼容材料领域。该发明所得复合材料同时具有电磁屏蔽和电磁波吸收功能,通过表面贴覆镀镍或镀铜屏蔽布的方式赋予木材电磁屏蔽的功能,通过贴接吸波片实现吸收电磁波的功能。以硅橡胶为基体,填充铁氧体、羰基铁、石墨和碳化硅作为吸收剂制备吸波片,然后将吸波片与木材粘接,该方式所得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在60dB左右,吸波效能在1MHz~1.5GHz频率范围内最小值为-24.85,反射率小于-10dB的带宽为240MHz。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表面贴覆屏蔽布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人造板的一面与屏蔽布复合实现电磁屏蔽性能,另外一面通过与吸波片复合实现电磁波吸收性能;人造板采用胶合板或中密度纤维板,厚度为3~20mm,镀镍布是在织物上化学沉积一层厚度2-9μm金属镍或铜,吸波片基体为硅橡胶,分别设计了单层干涉损耗和双层匹配结构:单层干涉吸波片的制备,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硅橡胶和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和羰基铁粉,吸收剂总的质量分数为80%,其中MnZn铁氧体为80~0%,羰基铁粉为0~80%,吸波片的厚度为1~5mm;另一种单层吸波片是以MnZn铁氧体为主吸收剂,掺杂石墨,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硅橡胶和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吸收剂总的质量分数为80%,其中MnZn铁氧体为80~50%,石墨为0~50%,吸波片的厚度为1~5mm;双层吸波片的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匹配层吸收剂为碳化硅,填充量为30~70%,厚度为1~3mm,吸收层的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填充量为60~80%,厚度为3~5mm;另一种双层吸波片的匹配层填充碳化硅,吸收层填充羰基铁粉,硅橡胶为基体,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匹配层中碳化硅填充量为30~70%,厚度为1~3mm,吸收层中羰基铁粉填充量为60~80%,厚度为3~5mm,上述固化剂中交联剂和催化剂质量比为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中吸波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人造板与屏蔽布的复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50~250g/m,压力为0.5~5MPa,加压时间为30~120min;双层吸波片之间以及吸波片与人造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表面贴覆屏蔽布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此木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同时实现电磁屏蔽和电磁波吸收功能的电磁防护材料,涉及胶合工艺,吸波剂和基体的选用及吸波结构的设计,属于电磁防护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材是当今世界四大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和塑料)中唯一可再生、可自然降解的生物资源,并且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造纸、交通等各个领域。木质材料研究的发展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发展紧密相关,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不断出现,并不断向其他相关学科延伸,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木材的高效利用,必须不断为木材工业注入新的科技活力,赋予木基复合材料新的导电性、电磁屏蔽性和体积电阻率是当前木材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向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内许多学者都对如何提高木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表面化学镀金和填充金属单元的方法开发电磁屏蔽、抗静电等新型导电功能木基复合材料产品。但是采用这些方法所得的电磁屏蔽木基材料的屏蔽效能受到很大限制,一般小于50dB,无法满足某些特殊的要求,且制备工艺复杂,不适合工程上应用,本发明采用表面镀铜或镀镍屏蔽布的方法制备电磁屏蔽复合人造板,屏蔽效能在60dB左右。 

    制备电磁屏蔽木材是最常用的电磁防护手段,但是使用良导体对电磁波进行屏蔽的机理是通过对电磁能量进行反射阻挡电磁污染,而未对电磁能量有效地进行消耗,反射后的电磁波在空间可能会形成二次污染,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因为反射式屏蔽体大多为密闭腔体,当腔体内部有着较强的电磁辐射时,屏蔽体只是将能量约束与一定的范围,于是屏蔽在减弱腔外场强的同时,必定加强了腔内某个区域的场强,从而造成腔内干扰的可能性加大,当辐射发射的频率与屏蔽体的谐振频率重合时,腔体可能会发生谐振,此时腔体内部的场强急剧加强,屏蔽体的屏蔽效能急剧下降,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降低,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急剧变坏。单纯的反射式屏蔽来减小电磁干扰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本发明通过在电磁屏蔽复合木材表面贴敷吸波层,制得兼具吸波性能的屏蔽材料,吸波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电磁波而反射、散射和透射都很小的功能材料,因此它是克服反射式屏蔽不足的一个可行的途径。 

    电磁波吸收材料有低频用和高频用两种材料,高频主要使用羰基铁,低频主要使用MgZn铁氧体和MnZn铁氧体,目前对高频范围内的吸波材料研究较多,而对频率小于1.5GHz以下的吸波材料研究很少。本发明中选用低频用的MnZn铁氧体作主吸收剂,它是一种磁性介质,就其导电性而论属于半导体,但在应用上是作为磁性介质被利用的,铁氧体磁性材料与金属或合金磁性材料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导电性,一般金属或合金的电阻率为10-6~10-4Ω·cm,而铁氧体的电阻率一般在102~108Ω·cm,介电常数小,适合制作匹配层,在低频拓宽频带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低频段,铁氧体对电磁波的损耗主要来源于磁滞效应、涡流损耗及磁后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的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它具有制备工艺简便易行,屏蔽效能较高,且同时兼具吸波功能的优点,吸波功能能够有效改善因用良导体屏蔽引起的二次反射问题,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的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人造板的一面与屏蔽布复合实现电磁屏蔽性能,另外一面通过与吸波片复合实现电磁波吸收性能;人造板采用胶合板或中密度纤维板,厚度为3~20mm,镀镍布是在织物上化学沉积一层厚度2-9μm金属镍或铜,吸波片基体为硅橡胶,分别设计了单层干涉损耗和双层匹配结构: 

    单层干涉吸波片的制备,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按照质量比为2∶1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硅橡胶和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和羰基铁粉,吸收剂总的质量分数为80%,其中MnZn铁氧体为80~0%,羰基铁为0~80%,吸波片的厚度为1~5mm; 

    另一种单层吸波片是以MnZn铁氧体为主吸收剂,掺杂石墨,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硅橡胶和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吸收剂总的质量分数为80%,其中MnZn铁氧体为80~0%,石墨为0~50%,吸波片的厚度为1~5mm; 

    双层吸波片的制备,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匹配层吸收剂为碳化硅,填充量为30~70%,厚度为1~3mm,吸收层的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填充量为60~80%,厚度为3~5mm; 

    另一种双层吸波片的匹配层填充碳化硅,吸收层填充羰基铁,硅橡胶为基体,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匹配层中碳化硅填充量为30~70%,厚度为1~3mm,吸收层中羰基铁粉填充量为60~80%,厚度为3~5mm;上述固化剂中交联剂和催化剂质量比为2∶1。 

    人造板与屏蔽布的复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50~250g/m2,压力为0.5~5MPa,加压时间为30~120min; 

    双层吸波片之间以及吸波片与人造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双层吸波片的吸收层和人造板胶合。 

    本发明的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其效果主要表现为: 

    (1)掺杂羰基铁粉后,吸收峰的频带变宽,且吸收峰峰值向低频移动,这种现象是由于电磁波与吸波材料发生干涉共振引起的,当电磁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其波长为 

    λm=λ0μϵ]]>

    式中,λm为电磁波在材料中传播的波长,λ0为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当吸波材料的厚度为λ/4时,上表面反射的电磁波和下表面反射的电磁波相互叠加,电磁波将与吸波材料发生干涉共振,减弱了反射波的能量,反射率增大,出现了吸收峰,因为添加羰基铁粉使得材料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增大,而με的乘积随频率增加而变大的,因此可以推知,共振频率点降低,从而吸收峰峰值向低频移动,并且吸收频带展宽,当MnZn铁氧体和羰基铁粉的总量为80%时,掺入羰基铁粉的量为30%时,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好。 

    (2)在MnZn铁氧体中掺杂石墨粉时,材料内部形成导电网络,根据电磁波理论,随频率的增加,当电磁波在导体表面产生涡流时,在导体界面上的电流分布将随频率的增加越来越向导体表面集中,这种现象称为趋肤效应。趋肤效应的产生本质上是衰减电磁波向导体内传播而引起的,趋肤效应越显著,产生的涡流损耗也越大,从而使电磁波损耗越大。当石墨的掺杂量为10%时,能够提高铁氧体的磁导率,掺杂量增多时,会使磁导率有所降低材料的磁导率减小,掺入石墨能使介电常数的虚部明显增大,且随频率增加变化稳定,说明掺杂石墨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介电损耗。掺杂石墨的量增加时,吸收峰向低频移动,有利于扩展吸收频带。当铁氧体的填充量为50%,石墨的填充量为30%时,材料的吸波性能最好。

    (3)当吸收层MnZn铁氧体含量一定时时,随着面层SiC填充量的增加,双层吸波体的吸波效能出现先好后差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碳化硅的加入,提高了面层材料的介电常数,而匹配层的厚度又保持不变,这样双层吸波体的整体阻抗就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底层铁氧体填充量和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面层碳化硅的填充量选择合理才能实现阻抗匹配。当面层碳化硅填充量一定时,底层MnZn铁氧体的填充量不能过高,由实验数据可知当吸收层MnZn铁氧体含量为80%时,面层SiC填充量为70%时,吸收效果最好。 

    (4)当吸收层羰基铁含量为80%时,随着面层SiC填充量的增加,双层吸波体的吸波效能出现先好后差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碳化硅的加入,提高了面层材料的介电常数,而匹配层的厚度又保持不变,这样双层吸波体的整体阻抗Zin就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底层铁氧体填充量和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面层碳化硅的填充量选择合理才能实现阻抗匹配,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底层羰基铁填充量为80%时,面层碳化硅的填充量为50%时,吸收效果最好。当底层羰基铁填充量为60%不变时,随表层碳化硅含量的增加,吸波性能逐渐增大。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表面贴覆镀镍屏蔽布复合板的屏蔽效能(实施例2~10的屏蔽效能与此类似) 

    图2实施例11表面贴覆镀铜屏蔽布复合板的屏蔽效能(实施例12~20的屏蔽效能与此类似) 

    图3实施例1~4的吸波性能曲线 

    图4实施例5~8的吸波性能曲线 

    图5实施例9~14吸波性能曲线 

    图6实施例15~20的吸波性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厚度2μm镀镍屏蔽布与3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50g/m2,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120min。吸波片为单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质量分数为80%,吸波片厚度为1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2:厚度2μm镀镍屏蔽布与3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50g/m2,压力为1MPa,加压时间为100min。吸波片为单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和羰基铁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80%,其中MnZn铁氧体为70%,羰基铁为10%,吸波片厚度为2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3:厚度5μm镀镍屏蔽布与5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50g/m2,压力为2MPa,加压时间为60min。吸波片为单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和羰基铁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80%,其中MnZn铁氧体为50%,羰基铁为30%,吸波片厚度为3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4:厚度5μm镀镍屏蔽布与5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50g/m2,压力为5MPa,加压时间为30min。吸波片为单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吸收剂为羰基铁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80%,吸波片厚度为5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5:厚度5μm镀镍屏蔽布与9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100g/m2,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120min。 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二者质量比为1∶1,胶接压力为0.5MPa,涂胶量为100g/m2,热压温度为80℃,热压时间为30min。吸波片为单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质量分数为80%,吸波片厚度为1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6:厚度5μm镀镍屏蔽布与9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100g/m2,压力为1MPa,加压时间为100min。吸波片为单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和石墨,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80%,其中MnZn铁氧体为70%,石墨为10%,吸波片厚度为1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7:厚度5μm镀镍屏蔽布与20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100g/m2,压力为2MPa,加压时间为60min。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和石墨,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80%,其中MnZn铁氧体为50%,石墨为30%,吸波片厚度为2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8:厚度9μm镀镍屏蔽布与20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100g/m2,压力为5MPa,加压时间为30min。吸波片为单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20%,吸收剂为石墨,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50%,吸波片厚度为3mm。吸波片与木板胶合, 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9:厚度9μm镀镍屏蔽布与5mm厚的中密度纤维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150g/m2,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120min。吸波片为双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质量分数为30%,吸收层中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质量分数为60%,面层厚度为5mm,吸收层厚度为3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10:厚度9μm镀镍屏蔽布与3mm厚的胶合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150g/m2,压力为1MPa,加压时间为100min。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质量分数为30%,吸收层中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质量分数为80%,面层厚度为1mm,吸收层厚度为3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11:厚度9μm镀铜屏蔽布与3mm厚的胶合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150g/m2,压力为2MPa,加压时间为60min。吸波片为双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质量分数为50%,吸收层中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质量分数为60%,面层厚度为1mm,吸收层厚度为3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12:厚度6μm镀铜屏蔽布与5mm厚的胶合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150g/m2,压力为5MPa,加压时间为30min。吸波片为双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质量分数为50%, 吸收层中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质量分数为80%,面层厚度为2mm,吸收层厚度为4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13:厚度9μm镀铜屏蔽布与5mm厚的胶合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200g/m2,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120min。吸波片为双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质量分数为70%,吸收层中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质量分数为60%,面层厚度为2mm,吸收层厚度为4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14:厚度9μm镀铜屏蔽布与9mm厚的胶合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200g/m2,压力为1MPa,加压时间为100min。吸波片为双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质量分数为70%,吸收层中吸收剂为MnZn铁氧体,质量分数为80%,面层厚度为3mm,吸收层厚度为5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15:厚度9μm镀铜屏蔽布与9mm厚的胶合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200g/m2,压力为2MPa,加压时间为60min。吸波片为双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质量分数为30%,吸收层中吸收剂为羰基铁粉,质量分数为60%,面层厚度为3mm,吸收层厚度为5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16:厚度4μm镀铜屏蔽布与20mm厚的胶合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200g/m2,压力为5MPa,加压时间为30min。吸波片为 双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质量分数为30%,吸收层中吸收剂为羰基铁粉,质量分数为80%,面层厚度为1mm,吸收层厚度为3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17:厚度9μm镀铜屏蔽布与20mm厚的胶合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250g/m2,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120min。吸波片为双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质量分数为50%,吸收层中吸收剂为羰基铁粉,质量分数为60%,面层厚度为1mm,吸收层厚度为3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18:厚度9μm镀铜屏蔽布与3mm厚的胶合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250g/m2,压力为1MPa,加压时间为100min。吸波片为双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质量分数为50%,吸收层中吸收剂为羰基铁粉,质量分数为80%,面层厚度为2mm,吸收层厚度为4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19:厚度9μm镀铜屏蔽布与5mm厚的胶合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250g/m2,压力为2MPa,加压时间为60min。吸波片为双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质量分数为70%,吸收层中吸收剂为羰基铁粉,质量分数为60%,面层厚度为2mm,吸收层厚度为4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实施例20:厚度9μm镀铜屏蔽布与9mm厚的胶合板胶合,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作胶粘剂,在胶室温条件下,涂胶量为250g/m2,压力为5MPa,加压时间为30min。吸波片为双层,基体为硅橡胶,固化剂由交联剂和催化剂组成,交联剂为正硅酸乙脂,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硅橡胶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95∶5,面层中吸收剂为碳化硅,质量分数为70%,吸收层中吸收剂为羰基铁粉,质量分数为80%,面层厚度为3mm,吸收层厚度为5mm。吸波片之间及吸波片与木板胶合,用环氧树脂E-51作胶粘剂,聚酰胺树脂650为固化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1,涂胶量为100g/m2,常温下施加压力为0.5MPa,加压时间为30min。 

                      表1掺杂羰基铁时试样成分配比 

                       表2掺杂石墨时试样成分配比 

                   表3吸收层为MnZn铁氧体时试样成分配比 

                   表4吸收层为羰基铁时试样成分配比 

    关 键  词:
    表面 屏蔽 电磁 兼容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表面贴覆屏蔽布电磁兼容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75550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