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一种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pdf

  • 上传人:姓***
  • 文档编号:8751401
  • 上传时间:2020-12-31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712.5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727599.7

    申请日:

    20180705

    公开号:

    CN109233665A

    公开日:

    2019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7/25

    主分类号:

    C09J7/25

    申请人:

    惠州恒铭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伟明,荆京平,郭孝霞,王胜,林仁堂,吴清敏

    地址:

    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经济开发区惠澳大道西侧宏联工业园内二厂房A

    优先权:

    CN201810727599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华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一:准备生产原料;步骤二:对原料按照生产规格进行分切或分条;步骤三:对双面覆膜PET膜冲切定位孔;步骤四:对双面覆膜PET膜进行丝印;步骤五:将双面胶以及第一OPP保护膜分别贴合于双面覆膜PET膜,获得第一半成品;步骤六:对第一半成品进行冲切,获得第二半成品;步骤七:去废,然后将离型膜、黑色马拉胶以及第二OPP保护膜分别贴合于第二半成品,获得第三半成品;步骤八:对第三半成品进行冲切,获得第四半成品;步骤九:去废后,进行收卷,获得带丝印背胶卷料。本发明可实现带丝印背胶自动贴合、冲压,一体化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减少人工因素对产品的影响,提高产品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生产步骤:步骤一:备料,准备生产所需要的双面覆膜PET膜、双面胶、第一OPP保护膜、第二OPP保护膜、离型膜以及黑色马拉胶;步骤二:分料,将双面覆膜PET膜、双面胶、第一OPP保护膜、第二OPP保护膜、离型膜、PET哑膜以及黑色马拉胶分别按照生产规格进行分切或分条;步骤三:打孔,利用第一刀模对双面覆膜PET膜冲切形成定位孔;步骤四:丝印,对双面覆膜PET膜进行丝印;步骤五:第一次贴合,将双面胶以及第一OPP保护膜分别贴合于完成丝印的双面覆膜PET膜的两面,获得第一半成品;步骤六:第一次冲型,通过第二刀模对第一半成品进行冲切,获得第二半成品;步骤七:第二次贴合,通过第一OPP保护膜进行去废;然后将离型膜、黑色马拉胶以及第二OPP保护膜分别贴合于第二半成品上,获得第三半成品;步骤八:第二次冲型,通过第三刀模对第三半成品进行冲切,获得第四半成品;步骤九:收卷,对第四半成品通过第二OPP保护膜去废后,获得带丝印背胶,对带丝印背胶进行收卷,获得带丝印背胶卷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包括如下子步骤:(A1)去除双面覆膜PET膜非丝印面的自带透明膜废料;(A2)将第一OPP保护膜的粘性面贴合于双面覆膜PET膜的非丝印面;(A3)将双面胶的粘性面贴合于双面覆膜PET膜的丝印面,获得第一半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包括如下子步骤:(B1)去除双面胶自带的纸废料;(B2)离型膜的离型面贴合于双面胶上;(B3)去除第一OPP保护膜;(B4)将第二OPP保护膜的粘性面贴合于双面覆膜PET膜的非丝印面;(B5)将黑色马拉胶的粘性面贴合于离型膜上,获得第三半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九包括如下子步骤:(C1)将第四半成品翻转180度;(C2)通过去除第二OPP保护膜去除外框所有废料,获得带丝印背胶;(C3)对带丝印背胶进行收卷,获得卷装带丝印背胶卷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九在子步骤(C2)与(C3)之间还包括步骤(C4):将经过分料的PET哑膜的离型面贴合于带丝印背胶的产品面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PET丝印背胶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其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第一,对透明PET丝印并裁切成片装;第二,通过手工的方式对片装半成品打定位孔并清除废料;第三,通过夹具对片装半成品进行定位贴胶;第四,通过模切机进行冲切成型;第五,手工进行转贴形成成品。

    在上述的生产方式中,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同时因人工因素的存在,产品容易出现破损、脏污的情况,降低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高的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步骤一:备料,准备生产所需要的双面覆膜PET膜、双面胶、第一OPP保护膜、第二OPP保护膜、离型膜以及黑色马拉胶;

    步骤二:分料,将双面覆膜PET膜、双面胶、第一OPP保护膜、第二OPP保护膜、离型膜、PET哑膜以及黑色马拉胶分别按照生产规格进行分切或分条;

    步骤三:打孔,利用第一刀模对双面覆膜PET膜冲切形成定位孔;

    步骤四:丝印,对双面覆膜PET膜进行丝印;

    步骤五:第一次贴合,将双面胶以及第一OPP保护膜分别贴合于完成丝印的双面覆膜PET膜的两面,获得第一半成品;

    步骤六:第一次冲型,通过第二刀模对第一半成品进行冲切,获得第二半成品;

    步骤七:第二次贴合,通过第一OPP保护膜进行去废;然后将离型膜、黑色马拉胶以及第二OPP保护膜分别贴合于第二半成品上,获得第三半成品;

    步骤八:第二次冲型,通过第三刀模对第三半成品进行冲切,获得第四半成品;

    步骤九:收卷,对第四半成品通过第二OPP保护膜去废后,获得带丝印背胶,对带丝印背胶进行收卷,获得带丝印背胶卷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五包括如下子步骤:

    (A1)去除双面覆膜PET膜非丝印面的自带透明膜废料;

    (A2)将第一OPP保护膜的粘性面贴合于双面覆膜PET膜的非丝印面;

    (A3)将双面胶的粘性面贴合于双面覆膜PET膜的丝印面,获得第一半成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七包括如下子步骤:

    (B1)去除双面胶自带的纸废料;

    (B2)离型膜的离型面贴合于双面胶上;

    (B3)去除第一OPP保护膜;

    (B4)将第二OPP保护膜的粘性面贴合于双面覆膜PET膜的非丝印面;

    (B5)将黑色马拉胶的粘性面贴合于离型膜上,获得第三半成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九包括如下子步骤:

    (C1)将第四半成品翻转180度;

    (C2)通过去除第二OPP保护膜去除外框所有废料,获得带丝印背胶;

    (C3)对带丝印背胶进行收卷,获得卷装带丝印背胶卷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九在子步骤(C2)与(C3)之间还包括步骤(C4):将经过分料的PET哑膜的离型面贴合于带丝印背胶的产品面上。

    本发明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可实现带丝印背胶自动贴合、冲压成型一体化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人工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带丝印背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的制作步骤图;

    图3为实施例中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步骤三的走料图;

    图4为实施例中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步骤五至九的走料图;

    图5为实施例中第一刀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第一刀模的冲切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第二刀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第二刀模的冲切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第三刀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实施例中第三刀模的冲切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通过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制成的带丝印背胶卷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实施例中一种带丝印背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丝印背胶,其包括双面覆膜PET膜1、双面胶2、离型膜5以及黑色马拉胶6,其中黑色马拉胶6、双面胶2、双面覆膜PET膜1以及离型膜5依次粘合,其中双面覆膜PET膜1上印有丝印。

    请参考图2至4所示分别为实施例中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的制作步骤图、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步骤三的走料图以及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步骤五至九的走料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本申请的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主要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生产,其中该自动化生产线中包括生产过程中所用到设备以及零部件,如上料轴、收料轴、压料轴、刀模以及拨片等,当然还包括其他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设备以及零部件。

    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包括下面所述的步骤一至九个步骤。

    步骤一:备料,准备生产所需要的双面覆膜PET膜1、双面胶2、第一OPP保护膜3、第二OPP保护膜4、离型膜5以及黑色马拉胶6,其中所用到的原料均为卷装,便于安装至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上料轴。

    步骤二:分料,将双面覆膜PET膜1、双面胶2、第一OPP保护膜3、第二OPP保护膜4、离型膜5、PET哑膜14以及黑色马拉胶6分别按照生产规格利用分切机进行分切或利用分条机进行分条处理,其中进行分切公差控制在±0.5mm,分条公差控制在±0.3mm,面覆膜PET膜1以及PET哑膜14不能有划花并且边缘不能出现毛边和蛇型。在本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原料的规格分别为:双面覆膜PET膜1以及PET哑膜14采用72mm,双面胶2采用40mm,第一OPP保护膜3、第二OPP保护膜4以及离型膜5采用57mm,黑色马拉胶6采用10mm。

    步骤三:打孔,将双面覆膜PET膜1安装于第一上料轴15进行上料,利用第一下料轴16进行收料,利用第一刀模7对双面覆膜PET膜1冲切形成定位孔,在本实施例中,在双面覆膜PET膜1的蓝膜面由上往下冲切,并且跳距为20mm/8PCS。其中在第一上料轴15与第一刀模7之间以及第一下料轴16与第一刀模7之间各通过一第一压料辊组件17进行整平双面覆膜PET膜1,保证第一刀模7对双面覆膜PET膜1冲切定位孔时更加稳定,具体的,在双面覆膜PET膜1两侧离边缘5mm处分别冲切左定位孔以及右定位孔,其中左定位孔以及右定位孔沿双面覆膜PET膜1的延伸方向排列,左定位孔的排列间隔等于右定位孔排列间隔的二分之一,并且每一右定位孔对应两个左定位孔,并且每一右定位孔在两个左定位孔连接线上的投影为该连接线的中点。在本实施例中,左定位孔排列间距为10mm,右定位孔排列间距为20mm。

    请一并参考图5至6所示,分别为实施例中第一刀模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第一刀模的冲切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刀模7包括第一上模座701、第一下模座702以及位于第一上模座701以及第一下模座702之间的第一脱料板703,第一上模座701上设有若干第一脱离弹簧7011,第一脱离弹簧701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上模座701,其另一端连接第一脱料板703,第一上模座7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冲针7012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冲针7013,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冲针7012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冲针7013的底端穿设第一脱料板703,其中每一第一定位孔冲针7012对应两个第二定位孔冲针7013,对应的两个第二定位孔冲针7013形成一平面,每一第一定位孔冲针7012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为一直线,并且该直线分别与两个第二定位孔冲针7013的间距相等,为两个定位孔冲针7013,第一下模座702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限位块7021,两个第一限位块7021形成第一冲型区域704,第一脱料板703上还设有与第一限位块7021对应的第一避空凹槽7031,利用第一避空凹槽7031对第一限位块7021进行避空,第一下模座702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冲针7012以及第二定位孔冲针7013分别对应的第一定位通孔7022以及第二定位通孔7023,并且第一定位通孔7022以及多个第二定位通孔7023均位于第一冲型区域704内,第一上模座701上还设有第一导柱7014,第一下模座702上设置有与第一导柱7014相对应的第一导柱孔7024。当第一上模座701下压时,第一导柱7014嵌入第一导柱孔7024,实现定位,第一上模座701、第一脱料板703以及第一下模座702依次闭合,第一定位孔冲针7012以及第二定位孔冲针7013均穿过第一脱料板703嵌入相应的第一冲型区域704内的第一定位通孔7022以及第二定位通孔7023,如此,实现步骤三中的冲切形成定位孔。

    步骤四:丝印,利用自动丝印设备或者自动丝印生产线将丝印印刷至双面覆膜PET膜1上,其中印刷至双面覆膜PET膜1远离左侧边缘12mm并且宽度为40mm的区域内,每个丝印中心排间距为10mm,列间距为10mm。

    步骤五:第一次贴合,将双面胶2以及第一OPP保护膜3分别贴合于完成丝印的双面覆膜PET膜1的两面,其中双面胶2贴合于双面覆膜PET膜1的丝印面远离左侧边缘12mm并且宽度为40mm的区域内,第一OPP保护膜3主要用于支撑双面覆膜PET膜1并且其贴合于双面覆膜PET膜1的非丝印面,第一OPP保护膜3与双面覆膜PET膜1重合,获得第一半成品8。

    步骤六:第一次冲型,通过第二刀模9对第一半成品8进行冲切若干个所需要的形状,如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椭圆形结构,并且椭圆形结构中部两侧分别有一连接带,每个椭圆形结构对应一个丝印,获得第二半成品10。

    请一并参考图7至8所示,分别为实施例中第二刀模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第二刀模的冲切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刀模9包括第二上模座901、第二下模座902以及位于第二上模座901以及第二下模座902之间的第二脱料板903,第二上模座901上设有若干第二脱离弹簧9011,第二脱离弹簧9011的一端固定于第二上模座901,其另一端连接第二脱料板903,第二上模座9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定位孔冲针9012、至少两个第四定位孔冲针9013以及至少四排第一成型冲针9014;至少一个第三定位孔冲针9012、至少两个第四定位孔冲针9013以及至少四排第一成型冲针9014的底端均穿设第二脱料板903,其中每一第三定位孔冲针9012对应两个第四定位孔冲针9013以及两排第一成型冲针9014,每两排第一成型冲针9014设置方向相反,对应的两个第四定位孔冲针9013形成一平面,每一第三定位孔冲针9012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为一直线,并且该直线分别与两个两排第一成型冲针9014的间距相等,第二下模座902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二限位块9021,两个第二限位块9021形成第二冲型区域904,第二脱料板903上还设有与第二限位块9021对应的第二避空凹槽9031,利用第二避空凹槽9031对第二限位块9021进行避空,第二下模座902上设有与第三定位孔冲针9012、第四定位孔冲针9013以及第一成型冲针9014分别对应的第三定位通孔9022、第四定位通孔9023以及第一成型通孔9024,并且第三定位通孔9022、第四定位通孔9023以及第一成型通孔9024均位于第二冲型区域904内,第二上模座901上还设有第二导柱9015,第二下模座902上设置有与第二导柱9016相对应的第二导柱孔9025。当第二上模座901下压时,第二导柱9015嵌入第二导柱孔9025,实现定位,第二上模座901、第二脱料板903以及第二下模座902依次闭合,第三定位孔冲针9012、第四定位孔冲针9013以及第一成型冲针9014均穿过第二脱料板903嵌入相应的第二冲型区域904内的第三定位通孔9022、第四定位通孔9023以及第一成型通孔9024,如此,实现步骤六中的对第一半成品8的冲切。

    步骤七:第二次贴合,通过去除第一OPP保护膜3进行去废,然后将离型膜5、黑色马拉胶6以及第二OPP保护膜4分别贴合于第二半成品10上,其中离型膜5贴合于获得第三半成品11丝印面中部57mm,黑色马拉胶6贴合于离型膜5靠近右定位孔10mm部分,第二OPP保护膜4贴合于第二半成品10的非丝印面,第二OPP保护膜4与第二半成品10重合。

    步骤八:第二次冲型,通过第三刀模12对第三半成品11进行冲切,在椭圆形结构基础上在两侧各增加一凹槽,如此,可去除连接带,在黑色马拉胶6上冲切按10mm间隔排列的料带定位孔,同时对左定位孔部分以及右定位孔部进行半断裁切,获得第四半成品13,此时第四半成品13宽度为51mm。

    请参考图9至11所示,分别为实施例中第三刀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以及第三刀模的冲切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刀模12包括第三上模座1201、第三下模座1202以及位于第三上模座1201以及第三下模座1202之间的第三脱料板1203,第三上模座1201上设有若干第三脱离弹簧12011,第三脱离弹簧12011的一端固定于第三上模座1201,其另一端连接第三脱料板1203,第三上模座12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五定位孔冲针12012、至少两个第六定位孔冲针12013、至少两排第二成型冲针12014以及至少两排第七定位孔冲针12015,至少一个第五定位孔冲针12012、至少两个第六定位孔冲针12013、至少两排第二成型冲针12014以及至少两排第七定位孔冲针12015的底端均穿设第三脱料板1203,其中每一第五定位孔冲针12012对应两个第六定位孔冲针12013、两排第二成型冲针12014以及两排第七定位孔冲针12015,每排第二成型冲针12014中每两个第二成型冲针12014相对设置,对应的两个两排第二成型冲针12014形成一平面,每一第三定位孔冲针9012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为一直线,并且该直线分别与两个两排第一成型冲针9015的间距相等,第三下模座1202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三限位块12021,两个第三限位块12021形成第三冲型区域1204,第三脱料板1203上还设有与第三限位块12021对应的第三避空凹槽12031,利用第三避空凹槽12031对第三限位块12021进行避空,同时第三避空凹槽12031内还设置有半断切刀12032,利用半段切刀12032实现对第三半成品11的半断裁切,第三下模座1202上设有与第五定位孔冲针12012、第六定位孔冲针12013、第二成型冲针12014以及第七定位孔冲针12015分别对应的第五定位通孔12022、第六定位通孔12023、第二成型通孔12024以及第七定位通孔12025,并且第五定位通孔12022、第六定位通孔12023、第二成型通孔12024以及第七定位通孔12025均位于第三冲型区域1204内,第三上模座1201上还设有第三导柱12016,第三下模座1202上设置有与第三导柱12016相对应的第三导柱孔12026。当第三上模座1201下压时,第三导柱12015嵌入第三导柱孔12025,实现定位,第三上模座1201、第三脱离弹簧12011以及第三下模座1202依次闭合,第五定位孔冲针12012、第六定位孔冲针12013、第二成型冲针12014以及第七定位孔冲针12015均穿过第三脱料板1203嵌入相应的第三冲型区域1204内的第五定位通孔12022、第六定位通孔12023、第二成型通孔12024以及第七定位通孔12025,并且此时半段切刀12032直接对第三半成品11进行半断裁切,如此,实现步骤八中的对第三半成品11的冲切。

    步骤九:收卷,对第四半成品13通过去除第二OPP保护膜4去除外框所废料,包括步骤八中的左定位孔部分以及右定位孔部,获得带丝印背胶,并且对带丝印背胶进行收卷,获得带丝印背胶卷料,如图12所示,其为实施例中通过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制成的带丝印背胶卷料示意图。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包括如下子步骤:

    (A1)将双面覆膜PET膜1安装于第二上料轴18,双面覆膜PET膜1经过第二压料辊组件19整平后传输至第三压料辊组件20,在第二压料辊组件19与第三压料辊组件20之间通过第一转向轴21去除双面覆膜PET膜1非丝印面的自带透明膜废料,并将该自带透明膜废料的一端固定于第二下料轴22进行下料。

    (A2)将第一OPP保护膜3安装于第三上料轴23,利用第三压料辊组件20将第一OPP保护膜3的粘性面贴合于双面覆膜PET膜1的非丝印面;

    (A3)将双面胶2安装于第四上料轴24,利用第三压料辊组件20将双面胶2的粘性面贴合于双面覆膜PET膜1的丝印面,获得第一半成品8,并通过第四压料辊组件25对第一半成品8进行整平再送人至第二刀模9进行冲切。

    进一步的,步骤七包括如下子步骤:

    (B1)完成第一次冲型的第二半成品10经过第五压料辊组件26整平后通过第一拨片27去除双面胶2自带的纸废料,并且将该纸废料通过第三下料轴28下料,去除双面胶2自带的纸废料后的第二半成品10通过第六压料辊组件29进行整平;

    (B2)将离型膜5安装于第五上料轴30,利用第六压料辊组件29将离型膜5的离型面贴合于双面胶2上,并将贴合了离型膜5的第二半成品10送入至第七压料辊组件31;

    (B3)在第六压料辊组件29与第七压料辊组件31之间,利用第二转向轴32去除第一OPP保护膜3废料,并将第一OPP保护膜3废料通过第四下料轴33进行下料收集。

    (B4)将第二OPP保护膜4安装在第五上料轴34,在第六压料辊组件29与第七压料辊组件31之间,利用第三转向轴35将第二OPP保护膜4的粘性面贴合于双面覆膜PET膜1的非丝印面;

    (B5)将黑色马拉胶6安装在第六上料轴36,利用第七压料辊组件31将黑色马拉胶6的粘性面贴合于离型膜5上,获得第三半成品11,第三半成品11经过第七压料辊组件31整平压合后送至第三刀模12进行第二次冲型。

    进一步的,步骤九包括如下子步骤:

    (C1)将完成第二次冲型的第四半成品13翻转180度,翻转过程可采用人工翻转,将翻转后的第四半成品13送至第八压料辊组件37整平;

    (C2)利用第八压料辊组件37去除第二OPP保护膜4,如此可去除外框所有废料包括步骤八中的左定位孔部分以及右定位孔部,将第二OPP保护膜4以及其他废料通过第五下料轴38下料,再将去除废料的第四半成品13经过第九压料辊组件39进行整平,获得带丝印背胶;

    (C3)通过第六下料轴40对带丝印背胶进行收卷,获得带丝印背胶卷料,在本实施例中,带丝印背胶卷料规格为30000PCS/卷,即每卷带丝印背胶卷料包括30000PCS丝印背胶。

    更进一步的,步骤九在子步骤(C2)与(C3)之间还包括步骤(C4):将经过分料的PET哑膜14安装于第七上料轴41上,利用第九压料辊组件39将PET哑膜14的离型面贴合于带丝印背胶的产品面上,利用PET哑膜14进行隔离,如此可避免带丝印背胶卷料每层产品面之间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现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可实现带丝印背胶自动贴合、冲压成型一体化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人工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高产品质量。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丝印 生产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带丝印背胶的生产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75140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