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冷气供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冷气供应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向整个储藏空间均匀迅速提供冷气并可使储藏空间利用率最大的冰箱冷气供应结构。背景技术
图1为冰箱门开启时已有技术的冰箱冷气供应结构主视图。图2为冰箱门关闭时沿图1中A-A’线的横向剖面图。图3为沿图1中B-B’线的横向剖面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形成冰箱外形的本体2由内壳4和外壳6构成。内壳4和外壳6之间放置有可隔热的隔热材料。该隔热壁分为后壁2a、左侧壁2b和右侧壁2c。冰箱本体2的前端为本体前面8。内壳4由背面4a、左侧面4b和右侧面4c构成,其外部具有扩口部5。由内壳4形成的空间是可以储存食物的储藏室S。搁板20可将储藏室S横向划分成几个储藏空间,并设于左侧面4b和右侧面4c上,因此可将食物放在搁板20上保存。储藏室S的下部具有放置果菜的果菜盒21。冰箱本体2的后壁2a的左右侧设置有一对冷气管道22。冷气管道22可输送图中未示出的由冷冻室所提供的冷气。而且,如图3所示,冷气管道22相对于背面4a是凸出的。冷气排出口24是在由搁板20划分的储藏空间内对应于冷气管道22而设置的。冷气排出口24是从冷气管道22向储藏室S排出冷气的输出口。图1中的C表示冷气的流动方向。图1地右侧为冰箱门10。冰箱门10与本体2一样都是由隔热壁构成,因而可切断与外界的热交换。冰箱门10与内壳4一起构成储藏室S,并可开闭储藏室S。冰箱门10的内侧四周设有防漏气带12。在冰箱门10关闭时,防漏气带12同冰箱本体2的本体前面8贴在一起来密封储藏室S而使冷气不外漏。防漏气带12的里侧,即冰箱门10左右两侧设有一对冰箱门内衬套14,其向储藏室S方向凸出。如图2所示,当冰箱门10关闭时,这对冰箱门内衬套14接于左侧面4b的扩口部5b和右侧面4c的扩口部5c,而且两者之间具有纵向空间。而且,冰箱门内衬套14上夹有门护栏16,其上可放置食物,这样可提高储藏空间的利用率。如图1所示,通过冷气管道22进入的冷气经冷气排出口24输送到储藏室S内。冷气排出口24各自位于由搁板20划分的储藏空间上部,从冷气排出口24排出的冷气沿箭头所示的方向形成冷气流C。即,从设置有冷气排出口24的储藏空间上部向下部流动的冷空气和上升的热空气形成对流,从而使储藏室S内的食物维持低温状态。因为冷气排出口24位于背面4a上,因此,冷气流C则集中在搁板20的后部和中间。而且,从冷气排出口24排出的冷气经由储藏室S流到左右侧面的扩口部5b、5c和冰箱门内衬套14之间的空间中。但是,这种冰箱冷气供应结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由于冷气排出口24设置在储藏室S的背面4a,所以其不能将冷气均匀地提供给整个储藏室S。即从设置于背面4a的冷气排出口24排出的冷气集中在搁板20的后部和中部,而距离冷气排出口24较远的搁板20的前端部以及门扩栏16等处则不能得到充足的冷气,因此,在冷气集中的地方产生过冷现象,而没有充足冷气的部分则产生微冷现象,因而出现了储藏室S冷气供应不均匀的问题。而且,这种冰箱只有后壁2a一处设置有冷气管道22,因此,如果想更多地向储藏室S供应冷气,冷气管道22的容积必须要大,结果才使得冷气管道22形成相对于背面4a呈凸出的结构,这样就减少了储藏室S的使用空间。另外,当储藏室S的冷气进入左右侧面4b、4c的扩口部5b、5c和冰箱门内衬套14之间的空间时会与通过防漏气带12的外界空气发生热交换,因而出现能量损失问题。即,防漏气带12的材质为橡胶,其隔热性不是很好,因此,当扩口部5b、5c和冰箱门内衬套14之间的空间进入来自储藏室S的冷气时,其可能通过防漏气带12与外界的高温空气进行热交换,因而出现由于能量损失而导致电耗增大问题。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向整个储藏空间均匀迅速地提供冷气且可使向储藏空间提供冷气的冷气管道容积最小并拥有最大储藏空间以及可防止冰箱门和本体的左右侧壁之间出现冷气泄漏现象的冰箱冷气供应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冰箱冷气供应结构包括可保存食物的储藏室;设置且不凸出于储藏室背面上具有可向储藏室排出冷气的冷气排出口的背面冷气管道;及设置且不凸出于储藏室左右侧面或至少其中一侧面上具有可向储藏室排出冷气的冷气排出口的侧面冷气管道。
所述的侧面冷气管道设置于储藏室左右侧面或至少其中一侧面的前部且临近冰箱门。
本发明的冰箱冷气供应结构在储藏室的各面都可排出冷气,因而能够向整个储藏室均匀而又迅速地提供冷气。而且消除了储藏室内的冷气死角,因此可以新鲜地保管好所有的食物。另外,其可通过设置在各面的冷气管道来提供冷气,这样可使冷气管道尺寸变小,因而能够使储藏室内的实际使用空间最大。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冰箱冷气供应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冰箱门开启时已有技术的冰箱冷气供应结构主视图。
图2为冰箱门关闭时沿图1中A-A’线的横向剖面图。
图3为沿图1中B-B’线的横向剖面图。
图4为冰箱门开启时本发明的冰箱冷气供应结构主视图。
图5为冰箱门关闭时沿图4中A-A’线的横向剖面图。
图6为沿图5中B-B’线的横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形成冰箱外形的本体52由内壳54和外壳56构成。在内壳54和外壳56之间放置有隔热材料,其可用来防止与外界的热交换。内壳54的外部具有扩口部55,其是内壳向外扩开而形成。隔热壁分为后壁52a、左侧壁52b和右侧壁52c。由内壳54形成的空间是可以保存食物的储藏室S。储藏室S包括背面54a、左侧面54b和右侧面54c,扩口部55分为左侧面55b和右侧面55c。将储藏室S横向划分储藏空间并夹于图中未示出的位于左侧面54b和右侧面54c孔中的搁板70是用来放置保存食物的。而且,储藏室S的下部设有可放置果菜并使其保持新鲜的果菜盒71。后壁52a和左右侧壁52b、56c上设有背面冷气管道72、左侧面冷气管道76和右侧面冷气管道80。这些冷气管道是输送冷气的通道。后壁52a上左右设置一对背面冷气管道72。左侧面冷气管道76是从背面54a的上部沿着左侧面54b的上部和左侧面扩口部55b设置而成,而右侧面冷气管道80是从储藏室S的背面54a的上部沿着右侧面54b的上部和右侧面扩口部55c设置而成。而且,冷气管道72、76、80连接着冷气排出口74、78、82及冷气管道盖73、77、81。冷气排出口74、78、82是将冷气管道72、76、80提供的冷气排入储藏室S的输出口。在右侧面冷气管道盖81上部设置有可向冰箱门冷气管道86提供冷气的冷气排出孔84。
如图6所示,连接在冷气管道72、76、80上的冷气管道盖73、77、81是与内壳54的表面一致的。开闭储藏室S的冰箱门60位于图4的右侧。沿着冰箱门60的内侧四周设有防漏气带62。当冰箱门关闭时,防漏气带62同本体前面58贴在一起来密封储藏室S而使储藏室S中的冷气不外漏。防漏气带62的内侧设有一对冰箱门内衬套64,其沿冰箱门60的左右两侧向储藏室S方向凸出。门护栏66夹在图中未示出的这对冰箱门内衬套64上的孔中,而且设置有数个门护栏66,可在这些门护栏上保存食物。当冰箱门60关闭时,冰箱门内衬套64和左侧面扩口部55b及右侧面扩口部55c之间存在空间A。左侧面冷气管道76上的冷气管道盖77和右侧面冷气管道80上的冷气管道盖81的厚度为d,因此,当左侧面冷气管道盖77与左侧面冷气管道76及右侧面冷气管道盖81与右侧面冷气管道80结合时,可将空间A和储藏室S隔离开。而且,在冰箱门60最上端的门护栏66的下面设有门冷气管道86。从冷气排出口84输入冷气到门冷气管道86,然后通过门冷气排出口88将冷气排到储藏室S中。
本发明的冰箱冷气供应结构是由设置于背面54a和左右侧面54b、54c的冷气排出口来向储藏室S供应冷气。但是,即使是由背面54a和左侧面54b或者由背面54a和右侧面54c设置而成的结构也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同样,本发明的左右侧冷气管道72、76设置在左右侧面扩口部55b、55c。但是,也可设在左侧面54b或者右侧面54c的任何部位。
根据本发明,从图中未示出的冷冻室提供的冷气输入到背面冷气管道72和左右侧面冷气管道76、80中,然后通过背面冷气管道74沿图1所示的冷气流动方向排到储藏室S中。背面冷气排出口74设置于由搁板70划分的每个储藏空间的上部,而且,如图4所示,从背面冷气排出口74排出的冷气以抛物线型轨迹流动。而且,通过背面冷气排出口74排出的冷气集中提供到搁板70的后侧和中间。同时,通过设置于左右侧面冷气管道76、80上的冷气排出口78、82而排出的冷气沿图4所示的冷气流动方向来冷却储藏室S。即通过左右侧面冷气排出口78、82排出的冷气集中提供到搁板70的前端部和左右侧靠最内侧部分,因此,从两侧面54b、54c排出的冷气可到达单从背面54a排出的冷气所不能充分冷却的储藏室S中的死角,这样可使整个储藏室S冷却均匀迅速。而且,通过右侧面冷气管道80输送的一部分冷气可向门冷气管道86移动,并通过门冷气排出口88向门护栏66集中供应。
既然进入储藏室S的冷气是由背面54a和两侧面54b、54c提供的,所以,各冷气管道的容积与已有技术相比显然是小得多。因此,设置冷气管道72、76、80时可不必将其凸出于储藏室S的内表面,这样可极大地提高储藏室S的空间利用率。而且,如图5所示,由于左右侧面冷气管道盖77、81在构成冷气管道72、76、80的同时可堵住由冰箱门内衬套64和左右侧面扩口部55b、55c形成的空间的入口。即由于左右侧面冷气管道盖77、81的厚度d大于空间A的入口宽度,所以其可将空间A的入口密封而使储藏室S的冷气不外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