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加热减粘胶、加热减粘保护膜及加热减粘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狗**
  • 文档编号:8744501
  • 上传时间:2020-12-31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69.1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058088.0

    申请日:

    20180122

    公开号:

    CN108250998A

    公开日:

    2018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7/24,C09J7/25,C09J7/30,C09J175/04,C09J127/06,C09J4/06,C09J11/04,C09J11/06,C08G18/54,C08G18/73,C08G18/75,C08G18/76

    主分类号:

    C09J7/24,C09J7/25,C09J7/30,C09J175/04,C09J127/06,C09J4/06,C09J11/04,C09J11/06,C08G18/54,C08G18/73,C08G18/75,C08G18/76

    申请人:

    东莞市工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思银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大洲社区大新路93号E栋一楼A1区

    优先权:

    CN201810058088A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永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毛有帮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减粘胶、加热减粘保护膜及加热减粘胶制备方法,加热减粘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50~85份树脂,0.5~10份固化剂,9.5~30份溶剂,4~8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0.5~5份色粉,0.5~2份OBSH发泡剂,树脂为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合成脂肪酸树脂、酚醛树脂、聚氯乙烯树脂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固化剂为TDI、IPDI、MDI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HDI及IPDI异氰脲酸酯固化剂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溶剂为有机溶剂或无机溶剂,自膨胀微球发泡剂为粒径为26μm~35μm自膨胀微球,色粉为可选有机色粉或无机色粉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加热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减粘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减粘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加热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合成脂肪酸树脂、酚醛树脂、聚氯乙烯树脂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TDI、IPDI、MDI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HDI及IPDI异氰脲酸酯固化剂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乙二胺、乙醇、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烯、乙烯乙二醇醚、三乙醇胺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或无机溶剂:液氨、液态二氧化硫、亚硫酰氯、硫酰氯、乙酸铅、氰化氢、水合肼、氟氯化硫酰、铜氨溶液、硫酸、硝酸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中自膨胀微球的粒径为11μm~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减粘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粉为一种有机色粉或多种有机色粉混合物或一种无机色粉或多种无机色粉混合物。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热减粘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按重量分数称取溶剂和微球发泡剂,并将溶剂及自微球发泡剂加入搅拌桶内并以转速为350~1000r/min搅拌20~30min,得混合溶液;步骤B在混合溶液内投入按重量分数称取的树脂、色粉及OBSH发泡剂并以转速为350~800r/min搅拌15min~35min,得混合液;步骤C在混合液内加入固化剂,并以转速为350~500r/min搅拌5~10min,制的加热减粘胶。 9.一种加热减粘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表面上涂布有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减粘胶,且所述基材为PET基材、PE基材和PVC基材其中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加热减粘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表面上涂布的加热减粘胶的厚度为5μm~30μm,且所述加热减粘保护膜的厚度为15~45μ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粘胶保护膜领域,尤其是加热减粘胶、加热减粘保护膜及加热减粘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产手机、便携电子设备的FPC过程中,为了保护产品和便于转运FPC,避免或减少对 FPC的压折伤,通常会使用保护膜并将保护膜粘附在FPC的端面上,通过保护膜承载线路板从而将生产的FPC转运至带加工的位置上。

    现有相关技术中,一般的保护膜的表面涂有胶粘剂,使保护膜与FPC接触面(即粘合面) 具有一定的粘性,从而使保护膜可以稳定的贴在FPC上。但是,现有的保护膜粘贴在FPC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FPC转运完成后需要手动撕掉保护膜,工作效率低;二是,撕去保护膜后,FPC上易残留物,需要重新进行清洁,易造成FPC的而成压折伤。

    中国专利一种加热减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610973889.0)披露了一种可解决上述存在的撕掉保护膜不易、且易残留物的加热减粘保护膜。

    上述201610973889.0披露的一种加热减粘保护虽然能很好的解决撕掉保护膜不易、且易残留物的问题,但是该种保护膜用于FPC承载转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是,该种保护膜减粘性不强,粘贴于FPC上后贴性强,不易撕扯,且撕扯效率低;二是,该种保护膜粘附于FPC 上后不能通过气吹吹落,且需要在高温加热后才能自动剥落且不残留;三是,该种保护膜的抗压力压铸力弱。

    因此,现有市场亟需一种减粘性强、易撕扯且承载力强的减粘保护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缺陷,提供加热减粘胶、减粘保护膜及加热减粘胶制备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保护膜减粘性弱、粘性强且不易撕扯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减粘胶,所述加热减粘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减粘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树脂为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合成脂肪酸树脂、酚醛树脂、聚氯乙烯树脂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化剂为TDI、IPDI、MDI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HDI及IPDI 异氰脲酸酯固化剂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乙二胺、乙醇、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烯、乙烯乙二醇醚、三乙醇胺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或无机溶剂:液氨、液态二氧化硫、亚硫酰氯、硫酰氯、乙酸铅、氰化氢、水合肼、氟氯化硫酰、铜氨溶液、硫酸、硝酸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中自膨胀微球的粒径为11μm~20μ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色粉为一种有机色粉或多种有机色粉混合物或一种无机色粉或多种无机色粉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备第一方面的所述一种加热减粘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重量分数称取溶剂和微球发泡剂,并将溶剂及自微球发泡剂加入搅拌桶内并以转速为350~1000r/min搅拌20~30min,得混合溶液;

    步骤B在混合溶液内投入按重量分数称取的树脂、色粉及OBSH发泡剂并以转速为 350~800r/min搅拌15min~35min,得混合液;

    步骤C在混合液内加入固化剂,并以转速为350~500r/min搅拌5~10min,制的加热减粘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热减粘保护膜,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表面上涂布有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加热减粘胶,且所述基材为PET基材、 PE基材和PVC基材其中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材的表面上涂布的加热减粘胶的厚度为5μm~30μm,且所述加热减粘保护膜的厚度为15~45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减粘保护膜涂布了加热减粘胶后,具有强的承载力,抗压力压铸性强、粘附于FPC后减粘性强,易撕扯,且能在较低加热温度(80°) 时通过气吹将保护膜从FPC上吹落,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加热减粘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加热减粘胶,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搅拌发泡制成:

    40份树脂、2份固化剂、50份溶剂、5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2份色粉及1份OBSH发泡剂;其中,树脂为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合成脂肪酸树脂、酚醛树脂、聚氯乙烯树脂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优选酚醛树脂和聚氯乙烯树脂,所述固化剂为TDI、IPDI、MDI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HDI及IPDI异氰脲酸酯固化剂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乙二胺、乙醇、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烯、乙烯乙二醇醚、三乙醇胺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或无机溶剂:液氨、液态二氧化硫、亚硫酰氯、硫酰氯、乙酸铅、氰化氢、水合肼、氟氯化硫酰、铜氨溶液、硫酸、硝酸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硫酸、硝酸等无机溶剂;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选用粒径为11μm~20μm的自膨胀微球,优选11μm,所述色粉可选有机色粉和无机色粉,而有机色粉常选用酞靑类,而无机色粉常选用氧化铁,而有机色粉/无机色粉为单一一种色粉或多种的混合物。

    实施例2,一种加热减粘胶,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搅拌发泡制成:

    25份树脂、10份固化剂、50份溶剂、8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5份色粉及2份OBSH发泡剂;其中,树脂为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和聚氯乙烯树脂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固化剂为MDI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和/或IPDI异氰脲酸酯固化剂,所述溶剂为乙醇,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选用粒径为12μm的自膨胀微球,所述色粉为酞靑类。

    实施例3,一种加热减粘胶,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搅拌发泡制成:

    30份树脂、5份固化剂、60份溶剂、4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0.5份色粉及0.5份OBSH 发泡剂;其中,树脂为醇酸树脂和/或酚醛树脂,所述固化剂为TDI和/或MDI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选用粒径为13μm的自膨胀微球,所述色粉为氧化铁。

    实施例4,一种加热减粘胶,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搅拌发泡制成:

    30份树脂、10份固化剂、45份溶剂、8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5份色粉及2份OBSH发泡剂;其中,树脂为酚醛树脂和/或聚氯乙烯树脂,所述固化剂为IPDI和/或IPDI异氰脲酸酯固化剂,所述溶剂为氟氯化硫酰,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选用粒径为14μm的自膨胀微球,所述色粉选用酞靑类。

    实施例5,一种加热减粘胶,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搅拌发泡制成:

    30份树脂、5份固化剂、55份溶剂、8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5份色粉及2份OBSH发泡剂;其中,树脂为合成脂肪酸树脂,所述固化剂为HDI;所述溶剂为硝酸;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选用粒径为16μm的自膨胀微球,所述色粉选用氧化铁。

    实施例6,一种加热减粘胶,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搅拌发泡制成:

    35份树脂、10份固化剂、50份溶剂、4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0.5份色粉及0.5份OBSH 发泡剂;其中,树脂为合成脂肪酸树脂,所述固化剂为MDI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所述溶剂为水合肼,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选用粒径为17μm的自膨胀微球,所述色粉选有机色粉酞靑类。

    实施例7,一种加热减粘胶,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搅拌发泡制成:

    45份树脂、10份固化剂、40份溶剂、4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0.5份色粉及0.5份OBSH 发泡剂;其中,树脂为合成脂肪酸树脂和/或聚氯乙烯树脂,所述固化剂为TD和/或HDI;所述溶剂为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烯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选用粒径为18μm的自膨胀微球,所述色粉选用酞靑类。

    实施例8,一种加热减粘胶,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搅拌发泡制成:

    50份树脂、5份固化剂、30份溶剂、8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5份色粉及2份OBSH发泡剂;其中,树脂为醇酸树脂,所述固化剂为IPDI和/或IPDI异氰脲酸酯固化剂;所述溶剂为铜氨溶液,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选用粒径为19μm的自膨胀微球,所述色粉选无机色粉氧化铁。

    实施例9,一种加热减粘胶,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搅拌发泡制成:

    55份树脂、2份固化剂、38份溶剂、4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0.5份色粉及0.5份OBSH 发泡剂;其中,树脂为丙烯酸树脂和/或聚氯乙烯树脂,所述固化剂为TDI、MDI封闭型异氰酸酯固化剂、IPDI异氰脲酸酯固化剂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溶剂为乙烯乙二醇醚,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选用粒径为16μm的自膨胀微球,所述色粉选酞靑类。

    实施例10,一种加热减粘胶,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搅拌发泡制成:

    55份树脂、2份固化剂、38份溶剂、4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0.5份色粉及0.5份OBSH 发泡剂;其中,树脂为酚醛树脂,所述固化剂为TDI,所述溶剂为三乙醇胺,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选用粒径为20μm的自膨胀微球,所述色粉为氧化铁。

    实施例11,一种加热减粘胶,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搅拌发泡制成:

    60份树脂、0.5份固化剂、34份溶剂、4份自膨胀微球发泡剂、0.5份色粉及1份OBSH 发泡剂;其中,树脂为丙烯酸树脂,所述固化剂为IPDI,所述溶剂为亚硫酰氯,所述自膨胀微球发泡剂选用粒径为16μm的自膨胀微球,所述色粉为氧化铁。

    制备以上实施例中所实例的加热减粘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重量分数称取溶剂和微球发泡剂,并将溶剂及自微球发泡剂加入搅拌桶内并以转速为350~1000r/min搅拌20~30min,得混合溶液;

    步骤B在混合溶液内投入按重量分数称取的树脂、色粉及OBSH发泡剂并以转速为 350~800r/min搅拌15min~35min,得混合液;

    步骤C在混合液内加入固化剂,并以转速为350~500r/min搅拌5~10min,制的加热减粘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11任一种的一种加热减粘胶加工而成的加热减粘保护膜,具体的,参考附图1,一种加热减粘保护膜,包括基材001, 所述基材001的表面上涂布有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11任一种所述的加热减粘胶002,且所述基材001为PET基材、PE基材和PVC基材其中一种,且所述基材001的表面上涂布的加热减粘胶002的厚度为5μm~30μm,优选18μm,且该加热减粘保护膜的厚度为15~45μm,较好效果的30μm。

    本发明实施例的减粘保护膜涂布了加热减粘胶后,具有强的承载力,抗压力压铸性强、粘附于FPC后减粘性强,易撕扯,且能在较低加热温度(80°)时通过气吹将保护膜从FPC上吹落,使用效果好,当然,加热温度越高,撕扯效果越好,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减粘保护膜的使用温度上限可达到250°。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关 键  词:
    加热 粘胶 保护膜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加热减粘胶、加热减粘保护膜及加热减粘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74450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