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8

苯醌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 上传人:罗明
  • 文档编号:8727831
  • 上传时间:2020-12-30
  • 格式:PDF
  • 页数:78
  • 大小:2.18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5105976.7

    申请日:

    19850806

    公开号:

    CN1012495B

    公开日:

    199105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C50/04,C07C50/28,A61K31/16,C07D333/04

    主分类号:

    C07C50/04,C07C50/28,A61K31/16,C07D333/04

    申请人:

    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寺尾秦次,牧良孝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市东区道修町2丁目27番地

    优先权:

    PCT/JP85/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齐曾度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制备具有下列一般式的苯醌衍生物方法,这些新的化合物,它对不饱和脂肪酸呈现出代谢改善作用,特别是呈现对脂肪酸过氧化物的抑制作用(抗氧剂作用),或者是呈现对哺乳动物中5-脂肪氧化酶代谢物的抑制作用,它们可用作药剂,如抗气喘剂,抗过敏剂和大脑循环代谢改善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制备具通式(Ⅰ)的苯醌衍生物的方法:(Ⅰ)式中R和R可相同或相异,并且各自是甲基或甲氧基,或者R和R一起成为-CH=CH-CH=CH-;R是甲基;R是芳基或杂环基并且可以是被取代的;R是甲基或甲氧基、羟甲基并且可以是被取代的,或者是一个羧基并且可以是酯化的或酰胺化的;Z是以下的基,m是0至3的整数;k是0至5的整数,但当m是2或3时,在括号内表示的各重复单元的k可以是任意不同的;当m是1至3的整数时,n是0至10的整数;当m是0时,n是2至10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将通式(Ⅱ)的化合物与一种氧化剂进行反应而得:(Ⅱ)式中R是氢原子、甲基、甲氧基甲基、苄基或者2-四氢吡喃基;R是氢原子、羟基、甲氧基、甲氧基甲氧基、苄氧基或者2-四氢吡喃氧基;其它符号的定义同上。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些新的苯醌衍生物的制法,它们对支气管气喘、直接型过敏症、各种类型的类症、动脉硬化症、细菌感染伴随引起的内毒素休克等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还涉及到该化合物和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本发明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直至今日,进行有效地治疗或预防支气管气喘被认为是件困难的事情,近年来,长期以来就知道是直接型过敏和气喘的重要化学介体之一的SRS-A(过敏性慢作用物质)被证明是由廿碳四烯酸的5-脂肪氧含酶的代谢物组成的,即已引起极大注意的白三烯(IeuKotrienes)。白三烯是过敏性反应和炎症反应有效的化学介体,并被认为主要引起肺部末梢气道的收缩,和支气管气喘伴随引起的呼吸困难有关,而且,白三烯还具有提高毛细管渗透度的能力和强烈地产生白细胞的趋化活性的能力,还与炎症典型症状的水肿和细胞浸润有紧密联系,而且,由于它们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实际上还对冠状动脉机能不全和心绞痛有影响。因此,由于白三烯的疾病生理学的重要性,如上面所讲述的那样,已被澄清,因而也就认识到了生物合成白三烯的一个关键酶-5-酯肪氧合酶的重要性。

    作为对于5-脂肪氧合酶呈现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已经知道的有黄酮化合物,苯醌化合物〔美国专利4271083,EPC    Laid-Open    21841和美国专利4358461〕,儿茶酚类化合物〔Clin·Exp,Pharmacol.Physjol,8,654-655(1981)〕,苯酚,黄酮化合物〔Biochem.Biophys.Res    Commun.,116,612-618(1983)〕,乙炔化合物〔Enr.J.Biochem.,139,577-583(1984)〕等,但是,所有这些在药物代谢方面和生物利用度动力学方面是远不能令人满意的。

    本发明提供一些新的苯醌化合物,它们由于其代谢机制而更少地失效,并且显示出比已知的对5-脂肪氧合酶显示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具有更长效的作用力。

    本发明涉及到:

    1.一个一般式为:

    的苯醌衍生物或它的氢醌(对苯二酚)形式〔其中R1和R2是一样或不一样的,彼此无关地是一个氢原子或甲基或甲氧基,或者R1和R2彼此结合,代表了 -CH=CH-CH=CH-;R3是一个氢原子或甲基;R4是一个可被取代的脂肪族、芳香族或杂环基;R5是一个甲基或甲氧基,一个可被取代了的羟甲基,或是一个可被酯化或酰胺化的羧基;z是由-C=C-,-CH=CH-,-O-

    代表的一个基团;n是0至10的一个整数;m是0至3的一个整数;K是0至5的一个整数,但只要m是2或3时,在这种括号的重复单元里,Z和K可以任意〕,

    2.一般式(Ⅰ)的苯醌衍生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这种方法包括将一个一般式为:

    (Ⅱ)

    的化合物〔其中R1,R2,R3,R4,R5,Z,k,m和n如前面规定的一样,R6是一个氢原子、甲基、甲氧甲基、苄基或2-四氢吡喃基;R7是一个氢原子、羟基、甲氧基、甲氧甲基氧基、苄氧基或2-四氢吡喃基〕与一个氧化剂起反应,以及

    3.包含一般式(Ⅰ)的化合物或其氢醌形式作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在上面的一般式(Ⅰ)中,由R4代表的脂肪族基团包括例如1至4碳原子的烷基,像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和特-丁基,2-4碳原子的链烯基,像乙烯基和烯丙基,以及3至7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像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和环庚基;芳族基团包括例如芳基,像苯基和萘基;杂环基团包括包含至少一个氧原子或至少一个硫原子作为构成环原子的5节或6节环,作为杂环基团的具体方案可以提到的例如有噻吩基(2-噻吩基,3-噻吩基)以及呋喃基(2-呋喃基,3-呋喃基)基团。这些芳香族和杂环基团可以在环的任意位置上具有1至5、最好是1至3个取代基,这样一些取代基包括例如一个羟基、卤素原子,像氟、氯和溴,1至3碳原子的烷基基团,像甲基和乙基,1至3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像甲氧基、乙氧基以及乙酰基,苯基,对甲苯基,间-甲苯基,吡啶基(2-吡啶基,3-吡啶基),3-吡啶甲基,苯甲酰基,亚甲二氧基,1,3-亚丙基,1-咪唑基,1-咪唑基甲基

    基团。当脂肪族基团是环烷基时,它可以在环的任何一个位置上有1至5、最好1至3个取代基,这样的取代基包括有1至3碳原子的烷基,像甲基和乙基。

    由R5代表的羟甲基可以是被取代了的,并且包括例如未取代的羟甲基以及甲氧甲基,氧甲基,乙酸基甲基,硝酰基,氨基羰基氧基,被取代的氨基羰基氧甲基(例如甲氨基羰基氧甲基,乙氨基羰基氧甲基,二甲氨基羰基氧甲基,苯氨基羰基氧甲基)以及环氨基羰基氧甲基(例如吗啉代羰基氧甲基,哌嗪羰基氧甲基等);还有酯化的羧基,例如可以提到的是2至5碳原子的烷氧羰基如甲氧羰基,乙氧羰基,丙氧羰基和丁氧羰基以及像苯氧羰基这样的7至8碳原子的芳氧羰基。由R5代表的酰胺化的羰基可以是其氨基被取代的取代氨基羰基,还可以是环氨基羰基。取代这些取代氨基羰基的氨基的取代基包括例如1至4碳原子的烷基,像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6至10碳原子的芳基(它可以在环的任意位置上有另外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像羟基、氨基、硝基、卤素、甲基和甲氧基),像苯基和萘基,以及羟基。酰胺化羧基的具体例子包括例如氨基羰基,具有2至4碳原子的单一或双-烷氨基羰基(例如甲氨基羰基,乙氨基羰基,异丙氨基羰基,二甲氨基羰基),苯氨基羰基,取代的苯氨基羰基(对-羟苯氨基羰基,对-甲氧苯氨基羰基,邻-氯苯氨基羰基),二苯氨基羰基,羟氨基羰基N-羟基-N-甲氨基羰基和N-羟-N-苯氨基羰基。环氨基羰基包括例如吗啉代羰基和哌嗪羰基。当m是2或3时,

    (其中,Z1,Z2和Z3是相同的或不相同的,而且都具有Z的含义,而K1,K2,和K3是相同的或不相同的,而且都具有K的含义)。

    在化合物(Ⅰ)中R2是一个羧基的情形中,化合物(Ⅰ)及它的氢醌形式可以是像碱金属盐(例如钠盐、甲盐)或碱土金属盐(例如钙盐、镁盐)这样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

    符合本发明的一般式(Ⅰ)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将一般式(Ⅱ)的化合物与一个氧化剂反应产生。

    关于一般式(Ⅱ)化合物的氧化,所采用的氧化剂类型以及反应条件取决于式(Ⅱ)中的R6和R7而改变。

    R6和R7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的一般式(Ⅱ)的化合物,即一个苯酚化合物,可以很容易地用一个弗雷米盐(Fremy′s Salt)作为氧化剂衍生出其苯醌化合物(Ⅰ)。在这样一个情形中,要用的弗雷米盐的量是在每摩尔化合物(Ⅱ)2至4摩尔的范围,作为溶剂,最好采用例如甲醇,乙腈,乙醇,二噁烷,1,2-二甲氧基甲烷以及它们的含水溶剂。反应温度是10至80℃,而反应时间通常是在2至10小时。

    R6是氢原子而R7是羟基基团的一般式(Ⅱ)的化合物,即一个氢醌化合物,可以容易地通过利用一个温和的氧化剂,像空气,氧气,弗雷米盐,三氯化铁,硫酸铁,过氧化氢和过酸衍生出苯醌化合物(Ⅰ)。这类反应通常是在有溶剂存在的情形下进行的,作为所说的溶剂,可以提到的例如有甲醇,乙腈,二噁烷,1,2-二甲氧烷以及由这些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的含水溶剂系统。当采用空气或氧气作为氧化剂时,一面进行反应,一面保持反应溶液在中性到弱碱PH值上(PH7.0至PH9.0)。为了保持这样的PH值,采用一个合适的缓冲剂(例如,磷酸盐缓冲剂)。反应温度范围从-10℃至30℃,而反应时间通常可直至24小时。

    在采用三氯化铁,硫酸铁,弗雷米盐,过氧化氢或过酸(例如,过乙酸,间-氯过苯甲酸)作为氧化剂时,所用的这样一些氧化剂的量最好是每摩尔化合物(Ⅱ)1至4摩尔的范围。反应温度通常是-10℃至30℃,而反应时间一般可直至1小时。

    R6是甲基,甲氧甲基,苄基或2-四氢吡喃基、而R7是甲氧基,苄氧基或2-四氢吡喃氧基的一般式(Ⅱ)的化合物,即氢醌二醚化合物,可以容易地通过用氧化银(AgO)或硝酸铵高铈(以后简称为“CAN”)作为氧化剂衍生出这种苯醌化合物(Ⅰ)。在采用氧化银的场合下,反应是在-10℃至30℃范围里、在水或一个含水有机溶剂(例如:二噁烷,乙腈)中、在有硝酸存在情形下进行的。在使用CAN作为氧化剂的情况下,反应是在一个含水的有机溶剂(例如乙腈,甲醇)中,特别是有含水乙腈中,在单独存在CAN或者与吡啶-2,6-二羧酸N-氧化物,吡啶-2,4,6-三羧酸或吡啶-2,6-二羧酸等存在下进行的。CAN与上述各种吡啶羧酸的混合比例通常以1∶1左右为合适(以摩尔当量为基础)、反应温度在-5℃至30℃的范围中。

    Z是-CH=CH-的一般式(Ⅰ)的化合物也可以通过还原Z是-CH=CH-的一般式(Ⅰ)的化合物产生。这种反应通常在一个像甲醇、乙醇或醋酸乙酯这样的溶剂中用喹啉和林特勒催化剂(Rindler    Catlyst)进行部分还原而完成的。这种催化剂的用量是每摩尔初始化合物1/50至1/5(以重量为基础)的范围,而所用的喹啉对于催化剂的重量是1/10到2(以重量为基础)的范围。反应温度从10℃到30℃,反应时间在1至4小时的范围。

    R5是氨基甲酰氧甲基,N-取代的氨基甲酰氧甲基,羟氨基羰基,N-取代的羟氨羰基,羟甲基,羰基,烷氧羰基,氨基羰基或取代的氨基羰基的一般式(Ⅰ)的化合物可以由R5是羟甲基、羧基,烷氧羰基或酰氧基甲基基团的一般式(Ⅰ)的化合物通过下面表示的、本身是已知的反应得出:(转21页下)

    (其中R1,R2,R3,R4,n,m,K和Z如前面规定的一样);R8和R9彼此独立地是Cl-3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等);R10是Cl-7的低级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异-丙基,丁基、戊基、己基等)或者芳基(例如苯基、萘基等);R11和R12彼此独立地是氢原子或是由R10表示的基〕。

    用上述方法中产生的苯醌化合物(Ⅰ)可以通过本身是已知的分离和纯化手段(例如色谱法,结晶法等)被分离和收集。

    本发明的苯醌化合物(Ⅰ)与一般式为:

    (Ⅱa)

    的氢醌化合物(其中的每一个符号与前面规定的一样)是很容易互相转换的,由苯醌和氢醌环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氧化以及还原反应互相转换。由于氢醌衍生物(Ⅱa)一般易于由氧气、空气等氧化,因此氢醌衍生物(Ⅱa)通常加工成稳定苯醌化合物(Ⅰ)的形式。鉴于在氢醌化合物(Ⅱa)和苯醌化合物(Ⅰ) 之间很容易发生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互换,所以在生理条件下显示它们的药物作用时,苯醌化合物(Ⅰ)和氢醌化合物(Ⅱa)可以认为具有生物上等价的特性。

    苯醌化合物(Ⅰ)能容易地通过用本身是已知的方法用诸如亚硫酸氢钠、酸式亚硫酸钠和氢硼化钠这样的温和的还原剂转换成氢醌化合物(Ⅱa)。

    从结构角度上看,苯醌化合物(Ⅰ)和(Ⅱa)在苯醌环的支链上具有阿尔法(α)碳的不对称中心,这就允许有旋光化合物存在。因此本发明的化合物(Ⅰ)和(Ⅱa)将是包括了它的任何一个旋光化合物以及外消旋化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Ⅰ)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十八碳二烯酸、γ-十八碳三烯酸、α-十八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二高-γ-十八碳三烯酸,艹碳五烯酸)呈现出代谢改善作用,特别是对脂肪酸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抗氧剂作用)、或是对5-脂肪氧化酶代谢物(例如白三烯,5-羟基    碳四烯酸,5-过氧    碳四烯酸,氧合脂肪)的抑制作用,并且在动物实验中还具有低毒性。因而本发明的化合物(Ⅰ)和(Ⅱa)预计在哺乳动物(小兔、大鼠,兔子、猴子,人等)身上对于像支气管气喘,牛皮癣,炎症,直接型过敏症,动脉硬化症,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缺陷和对细菌感染抵抗力的减弱这样的各种各样疾病出现治疗和预防的效果,并且作为储如抗气喘剂、抗过敏剂,牛皮癣的治疗剂,脑循环代谢改善剂,冠状动脉硬化症,脂肪肝,肝炎、肝硬化、活动性过度肺炎的保护剂,免疫调节剂,抵抗细菌传染的保护增强剂,前列腺素-凝血噁烷代谢改进剂这样的药物是有用的。

    R4是一个包含咪唑基团的基团时,化合物(Ⅰ)和(Ⅱa)除了有上述这些作用外,还呈现对凝血噁烷合成酶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在预防和治疗如血栓形成、心血管梗塞,脑血管梗塞,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上用作为抗凝血剂。

    本发明化合物毒性低,因而可以安全地口服或皮下注射该化合物或其药物组合物〔例如片,囊剂(包括软胶囊和微囊),溶液,注射液,栓剂〕,这些药物组合物可通过将它们与本身是已知的、药物上能接受的载体、赋形剂等混合制得的。虽然剂量取决于要治疗病人的情况、给药途经、疾病情况等,但是,例如在给气喘成年人口服情形下,以每公斤体重0.1毫克到20毫克、特别是0.2毫克至10毫克左右单独一次的剂量服用这种化合物是有好处的,大约一至二次。

    本发明的化合物(Ⅰ)和(Ⅱa)在苯醌或氢醌核的支链的α-碳原子上有一个庞大的基团,正是由于这样特征的结构,这些化合物对于由活体代谢引起的失活反应较不敏感。因此,该化合物能够保持有效的药物血液浓度水平,于是与已知的苯醌相比显示出在低药剂量下改进的效力以及长的药效时间。

    R4是包含咪唑基团的官能团时,一般式(Ⅰ)的化合物同时对5-脂肪氧化酶和凝血恶烷合成酶显示双重的抑制作用,因而有利于用作为心血管药物。

    化合物(Ⅱ)可由以下描述的任何一个方法生产。化合物(Ⅱa)可以通过让一般式为:

    (Ⅱb)

    的化合物进行本身是已知的酸水解或催化还原来去除保护而获得(其中R1,R2,R3,R4,R5,Z,m和n与前面规定的一样,R13是一个甲氧甲基,苄基或2-四氢吡喃基;R14是一个氢原子,甲氧甲基氧,苄氧基或2-四氢吡喃氧基)。

    由化合物(Ⅱ),通过让一般式为:

    (Ⅲ)

    的化合物(其中每个符号与前面规定的一样)与一般式为:

    (Ⅳ)

    的一个化合物(其中k,m,n,R5和Z1与前面规定的一样,X1是羟基,乙酰氧基或低级烷氧基,或者是一个卤素原子;R16是一个由R4代表的基团或甲氧基基团)在有酸性催化剂存在的情形下进行缩合反应就能形成一个一般式为:

    (Ⅱc)

    的化合物(其中R1,R2,R3,,R5,k,m和n如前规定的一样,R15是一个氢原子或羟基基团;Z1是

    化合物(Ⅱc)可通过让化合物(Ⅲ)与一个一般式为:

    (Ⅴ)

    的化合物(其中R4与前面规定的一样;n2是2或3)在有酸性催化剂存在的情形下进行缩合反应还能得到一个R5是羧基的一般式(Ⅱc)的化合物。这种缩合反应是在一个非极性溶剂(例如二氯甲烷,氯仿,苯,甲苯,异丙醚,1,2-二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中、在有酸性催化剂(例如三氟化硼合乙醚,氯化铝,氯化锡,对-甲苯磺酸,D-樟脑磺酸等)存在的条件下,在10至100℃的温度范围里进行的。

    由于这种缩合反应取决于化合物(Ⅲ)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和酸性催化剂对化合物(Ⅳ)或(Ⅴ)的活度,所以反应的催化剂要根据化合物(Ⅲ)和(Ⅳ)或(Ⅴ)的组合情况适当地需要改变。所用酸性催化剂的量对于化合物(Ⅲ)是在1/20至3.0摩尔左右的范围。这一反应最好是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在无氧条件下的反应得到苯酚的或氢醌的化合物(Ⅱc)。

    通过将一个一般式为:

    (Ⅱd)

    的化合物(其中R1,R2,R3,R4和n与前面规定的一样;R17是一个甲基,苄基,2-四氢吡喃基或甲氧甲基;R18是一个氢原子或一个甲氧基、苄氧基,2-四氢吡喃氧基或甲氧甲氧基)进行卤化反应,给出一个一般式为:

    (Ⅵ)

    的化合物(其中R1,R2,R3,R17,R18和n与上面规定的一样,X2是一个卤素原子),接着与一个一般式为:

    (Ⅶ)

    的化合物(其中k和m如前规定一样,Y1是一个氢原子或羟基,羧基,烷氧羰基或2-四氢吡喃氧基基团;Z2是-C=C-或-O-)在有一个碱存在情况下进行缩合反应就能产生化合物(Ⅱb)。关于这个缩合反应,所采用的反应条件随化合物(Ⅶ)中的Z而改变。在Z是-C=C-基团的场合下,例如采用正-丁基锂,氢化钠,氢化钾,氨化钠等作为碱试剂。另一方面,在Z是-O-基团时,采用碳酸钾,氢氧化钠氢化钠等。

    通过让化合物(Ⅵ)与一个异丁酸酯在有一个碱存在的情形下进行缩合也能产生一个Z是 而k是0,R5是一个羧基或烷氧羰基基团的一般式(Ⅱ)的化合物。在这样一个情形中,采用异丙胺基锂作为碱,这一反应是在一个无水溶剂(例如二乙醚,四氢吡喃)中,在惰性气体气氛下(例如,氩气、氦气、氮气)、在-40℃至30℃温度范围中进行的。

    通过让化合物(Ⅱc)的苯酚的或氢醌的羟基基团甲基化、苄基化、2-四氢吡喃基化或甲氧甲基化,然后用氢化锂铝由本身是一般的和公知的还原醇化反应能够产生化合物(Ⅱd)。

    而且,通过将一个一般式为:

    的化合物(其中R1,R2,R3,R17和R18与前面规定的一样)与一个一般式为:

    的化合物(其中X2和n与前面规定的一样,Y2是一个氢原子,羟基、2-四氢吡喃氧基或羧基基团,或者由-C(CH3)2COOH表示的基团)反应能够产生化合物(Ⅱd)。

    将化合物(Ⅷ)与化合物(Ⅸ)反应,它包括了在有一个强碱(例如正-丁基锂,甲基锂,二异丙胺基锂等)存在的条件下将苄基基团的亚甲基转换成一个阴离子,然后与一个-卤代烷基衍生物(Ⅸ)反应,产生化合物(Ⅱd)。这一反应是在无水四氢呋喃、二乙醚,或1,2-二甲氧乙烷中、在有四甲基乙二胺存在的情形下、在0℃至70℃的温度范围下进行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室温至65℃的范围。

    化合物(Ⅱb-1),它构成了R4是甲基及m是0的化合物(Ⅱb)可以通过本身是公知的反应产生。

    (其中R1,R2,R3,R13,R14,m,n,Y2与R5如前面规定的一样,n1是一个1至5的整数)。

    实施例1(第1号化合物)

    将0.1克D-樟脑-10-磺酸加入到含有3.1克,0.02摩尔的2,3,5-三甲基氢醌和5.6克,0.02摩尔的6-乙酸基-6-(2-噻吩基)己酸乙酯的50毫升甲苯溶液中。在60℃下将此混合物搅拌加热6.5小时。冷却后,将100毫升乙醇及20毫升,10%的氯化铁水溶液加入到反应溶液中,随之搅拌10分钟。用异丙醚萃取反应产物,用水洗涤有机层并干燥(通过硫酸镁)和在减压的条件下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并用异丙醚-己烷(1∶1)进行洗提以得到5.6克,76%的6-(3,5,6-三甲基-1,4-苯醌-2-基)-6-(2-噻吩基)己酸乙酯。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按照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2-8号化合物。

    实施例2(第9号化合物)

    将3.1克,0.02摩尔的2,3,5-三甲基氢醌和6.0克,0.021摩尔的8-乙酸基-8-苯辛酸加入到80毫升甲苯中。于室温在搅拌的情况下,将0.3毫升的乙醚合三氟化硼一滴一滴地加入到混合物中。将反应溶液在室温下搅拌4天后,在减压条件下,蒸出溶剂。用50毫升四氢吡喃溶解残余物,溶液中加入10%的氯化铁水溶液使之氧化成醌衍生物。用乙酸乙酯两次萃取反应产物,用水洗涤有机层后在减压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和浓缩。所得的粗制品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用异丙醚洗提,由异丙醚再结晶醌的衍生物得到5.8克,78%的8-苯基-8-(3,5,6-三甲基-1,4-苯醌-2-基)辛酸。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显示在表1中。按照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10-19,50和51号化合物。

    实施例3(第20号化合物)

    将0.1克D-樟脑-10-磺酸加入到含有3.6克,0.02摩尔的2-甲基-1,4-萘并氢醌和5.6克,0.021摩尔的6-乙氧基-6-(4-甲氧苯基)己酸中,在60℃下将混合物搅拌加热18小时。冷却后,在减压的条件下蒸出溶剂,然后在残余物中加入20毫升四氢呋喃。此溶液中再加入10%的氯化铁水溶液,随之搅拌10分钟。反应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用水洗涤有机层并在减压的条件下干燥和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并用异丙醚进行洗提以得到3.5克,45%的6-(3-甲基-1,4-萘醌-2-基)-6-(4-甲氧苯基)己酸。由异 丙醚再结晶此产品。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按照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21号化合物。

    实施例4(第22号化合物)

    将0.1克D-樟脑-10-磺酸加入到含有3.1克,0.02摩尔的2,3,5-三甲基氢醌和5.0克,0.021摩尔的6-羟基-6-(4-甲氧苯基)己酸的60毫升甲苯溶液中。在70℃下,将混合物搅拌加热20小时。在减压的条件下,蒸发反应溶液。加入50毫升四氢呋喃溶解残余物。再加入10%的氯化铁水溶液,于室温下搅拌10分钟。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产物。用水洗涤有机层并在减压条件下干燥和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用异丙醚洗提以得到5.1克,76%的6-(3,5,6-三甲基-1,4-苯醌-2-基)-6-(4-甲氧苯基)己酸。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按照此实施例顺序的步骤,制备第23-34和68号化合物。

    实施例5

    将0.7克,5.2摩尔的氯化铝加入到含有0.5克,4.5毫摩尔的氢醌和0.8克,4.9毫摩尔的4-苯基丁内酯的20毫升1,2-二氯乙烷溶液中。在60℃下将此混合物搅拌加热3小时。冷却后,将40毫升,2N的盐酸加入到反应溶液中,随之搅拌10分钟,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溶液,用水洗涤有机层并将之干燥和蒸发。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并用异丙醚-乙酸乙酯(1∶1)洗提以得到0.6克,49%的油性物质4-苯基-4-(1,4-二羟基-2-苯基)-丁酸。核磁共振谱:δ2.43(4H),4.24(1H),6.60(3H),7.30(5H)。

    实施例6(第35号化合物)

    将1.4克,0.01摩尔的氯化铝加入到含有1.5克,0.01摩尔的2,3,5-三甲基氢醌的20毫升1,2-二氯乙烷溶液中,在80℃加热此混合物。再将含有1.6克,0.01摩尔的4-苯基-丁内酯的10毫升1,2-二氯乙烷,在2小时内,一滴一滴地加入到混合的溶液中,在同样的条件下,反应再进行18小时。冷却后,将40毫升,2N的盐酸加入到反应溶液中,随之搅拌10分钟,用异丙醚萃取反应产物,用水洗涤有机层并将之干燥和蒸发并用30毫升四氢呋喃溶解残余物。将5毫升,10%的氯化铁水溶液加入到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0分钟,用乙酸乙酯两次萃取反应产物。用水洗涤有机层,干燥和在减压的条件下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并用异丙醚洗提以得到1.2克,38%的4-(3,5,6-三甲基-1,4-苯醌-2-基)-4-苯基-丁酸,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按照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36-38号化合物。

    实施例7(第40号化合物)

    将0.25毫升的二乙醚合三氟化硼,在室温下,一滴一滴地加入到含有5.5克,0.03摩尔的2,3-二甲氧基-6-甲基-1,4-氢醌和5.3克,0.03摩尔的5-苯基-5-戊内酯的80毫升甲苯溶液中。在50℃下将此反应溶液搅拌20小时,然后在减压条件下进行浓缩。用20毫升的四氢呋喃溶解残余物并将10毫升,10%的氯化铁水溶液加入到此溶液中,随之搅拌10分钟,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产物,用水洗涤有机层并干燥和在减压的条件下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并用异丙醚洗提以得到6.5克,57%的5-(5,6-二甲氧基-3-甲基-1,4-苯醌-2-基)-5-苯基丁酸。由异丙醚-乙酸乙酯再结晶此产品。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按照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39号化合物。

    实施例8(第41号化合物)

    将1.2克的4-苯基-4-(3,5,6-三甲基-1,4-苯醌-2-基)丁酸溶解在50毫升的乙醇中,再将0.4毫升的亚硫酰氯添加到此溶液中,随之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在减压条件下,将此反应溶液浓缩后,把所得的残余物溶解在异丙醚中,用水洗涤有机层并干燥和在减压条件下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用异丙醚洗提目的化合物以得到1.1克,84%的4-苯基-4-(3,5,6-三甲基-1,4-苯醌-2-基)丁酸乙酯。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显示在表1中。按照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42号化合物。

    实施例9(第43号化合物)

    将0.5毫升二乙醚合三氟化硼加入到含有3.5克,20毫摩尔的2-甲基-1,4-氢化萘醌和6.0克,21毫摩尔1,6-二乙酸基己基苯的100毫升甲苯溶液中,在60℃下将此混合物搅拌20小时。把溶剂蒸出后,加50毫升的四氢呋喃溶解残余物,再将10%的氯化铁水溶液加入到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10分钟。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产物,用水洗涤有机层并干燥和在减压条件下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并用异丙醚-乙酸乙酯(1∶1)进行洗提以得到3.0克,38%的6-乙酸基-1-(3-甲基-1,4-萘醌-2-基)-1-苯基己烷。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按照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44号化合物。

    实施例10(第45号化合物)

    将1.85克,5.0毫摩尔的7-(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7-苯基庚醇溶解在12毫升乙腈和6毫升水的溶合溶液中。再将在16毫升,50%乙腈溶液中的8.22克,5×3毫摩尔硝酸铵高铈的冷却溶液,在用冰冷却的条件下,于20分钟内,一滴一滴地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在用冰冷却的条件下,再继续搅拌20分钟后,于减压条件下,把乙腈蒸出,将异丙醚加入到残余物中进行萃取。分离出异丙醚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然后干燥(用硫酸镁),蒸发。残余的溶液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纯化(用异丙醚洗提)以得到1.53克,90%的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7-苯基庚醇。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按照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9,10,35,36,46-55和64-67号化合物。

    实施例11(第56号化合物)

    将12毫升的乙腈和6毫升水的溶剂混合物加入到2.01克,5.0毫摩尔的7-(2,3,4,5-四甲氧基-6-甲基苯基)-7-苯基庚醇和2.51克,5×3毫摩尔的2,6-吡啶羧酸中。在用冰冷却的条件下,于20分钟内,将16毫升,50%乙腈水溶液中的8.22克,5×3毫摩尔硝酸铵高铈的冷却溶液一滴一滴地加入到混合物中。在冰冷却的条件下,再继续搅拌20分钟后,过滤掉不溶物质,在减压的条件下蒸出乙腈。残余物中加入异丙醚进行萃取。分离出异丙醚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干燥(用硫酸镁)和蒸发。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并用异丙醚/乙酸乙酯洗提以得到1.56克,84%的7-(5,6-二甲氧基-3-甲基-1,4-苯醌-2-基)-7-苯基庚醇。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按照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57号化合物。

    实施例12(第58号化合物)

    将10毫升的甲苯加入到1.20克,3.68毫摩尔的6-(3,5,6-三甲基-1,4-苯醌-2-基)-6-苯基己醇和0.90克,3.68×3毫摩尔的氯酸钾中,然后在室温下进行搅拌。于5分钟内,将1.38克,3.68×3.3毫摩尔的三氟乙酸加入到混合物中。5分钟后,反应温度升到40℃,于35-40℃搅拌3小时。加入水后,过滤掉不溶性物质,将异丙醚加入到过滤液中进行萃取。分离出有机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干燥(用硫酸镁)和蒸发。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并用异丙醚洗提以得到0.79克(58%,由异丙醚再结晶获得)的氨基甲酸6-(3,5,6-三甲基-1,4-苯醌-2-基)-6-苯基己基酯。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按照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59号化合物。

    实施例13(第60号化合物)

    将35微升,3×1/10毫摩尔的氯化锡,在室温下,加入到在10毫升二氯甲烷中有0.98克,3.0毫摩尔的6-(3,5,6-三甲基-1,4-苯醌-2-基)-6-苯基己醇和0.17克,3.0毫摩尔的异氰酸甲酯的溶液中。将此混合物搅拌30分钟。用加冰-冷水的方法,中止反应进行萃取。分离出二氯甲烷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干燥(用硫酸镁)和蒸发。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并用异丙醚洗提以得到1.09克(95%,由异丙醚再结晶获得)的N-甲基氨基甲酸6-(3,5,6-三甲基-1,4-苯醌-2-基)-6-苯基己基酯,其典型的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按照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61号化合物。

    实施例14(第62号化合物)

    将90毫克的Rindler催化剂和15微升的喹啉加入到在20毫升乙酸乙酯中有1.01克,3.0毫摩尔的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7-苯基-2-庚炔-1-醇的溶液中,在室温下进行催化还原。3小时后,当氢的吸收(73毫升)几乎停止时,中止反应,过滤掉催化剂。在减压的条件下,蒸出乙酸乙酯,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用异丙醚洗提以得到0.95克,94%的(Z)-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7-苯基-2-庚烯-1-醇。其典型的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15(第52号化合物)

    在室温下,于15分钟内,将2.25毫升Jones试剂一滴一滴地加入到15毫升丙酮内有1.01克,3.0毫摩尔的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7-苯基-2-庚炔-1-醇的溶液中。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在减压的条件下,蒸出丙酮。将异丙醚和水加入到残余物中进行萃取。分离出异丙醚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干燥(用硫酸镁)和蒸发。由异丙醚再结晶残余物以得到0.71克,68%的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7-苯基-2-庚炔酸。

    其典型的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16(第63号化合物)

    在10毫升二氯甲烷中有0.92克,2.0毫摩尔的4- 〔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7-苯基庚氧基)苯甲酸的溶液中,加入0.44毫升,2×3毫摩尔的亚硫酰氯和8微升的二甲基甲酰胺,在40℃下,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蒸出溶剂,用10毫升的四氢呋喃溶解残余物,继之以用冰冷却。将0.21克,2×1.5毫摩尔的盐酸胲及在5毫升水中有0.34克,2×2毫摩尔的碳酸氢钠的溶液先后地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接着在用冰冷却的条件下,搅拌15分钟。在减压条件下,蒸出四氢呋喃,将乙酸乙酯加入到残余物中进行萃取。分离出乙酸乙酯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干燥(用硫酸镁)和蒸发。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用乙酸乙酯洗提以得到0.86克,91%的4-〔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7-苯基庚氧基〕苯基异羟肟酸。

    其典型的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17(第68号化合物)

    将10毫升,6N的盐酸加入到10毫升四氢呋喃中有1.7克,4.5毫摩尔的6-(3,5,6-三甲基-1,4-苯醌-2-基)-6-(2-噻吩基)己酸乙酯的溶液中,在70℃下,加热搅拌17小时。冷却后,将异丙醚加入到混合物中,用水两次洗涤有机层并在减压条件下干燥和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用异丙醚-乙酸乙酯(1∶1)洗提,由异丙醚再结晶后得到1.1克70%的6-(3,5,6-三甲基-1,4-苯醌-2-基)-6-(2-噻吩基)己酸。

    其典型的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

    实施例18(第73号化合物)

    将1.0克,27毫摩尔的氢化铝锂加入到50毫升含有2.4克,6毫摩尔的10-(3,5,6-三甲基-1,4-苯醌-2-基)-10-苯基癸酸甲酯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在60℃下,搅拌加热3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后,加入水中止反应,加入2N的盐酸调pH到4.0。将5毫升,10%的氯化铁水溶液加入到混合物中,在室温下,反应10分钟。再将乙酸乙酯加入到反应溶液中进行萃取。用水洗涤有机层并在减压条件下进行干燥和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接着用异丙醚-乙酸乙酯(1∶1)洗提以得到2.0克10-(3,5,6-三甲基-1,4-苯醌-2-基)-10-苯基癸-1-醇。其典型的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按照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74-84号化合物。

    实施例19(第69号化合物)

    将2毫升亚硫酰氯加入到含有0.7克,2毫摩尔的6-(3,5,6-三甲基-1,4-苯醌-2-基)-6-苯基己酸的10毫升1,2-二氯乙烷溶液中,在60℃搅拌1小时。在减压条件下,浓缩反应溶液,残余物用20毫升1,2-二氯乙烷溶解。将0.5克盐酸胲和20毫升碳酸氢钠的饱和水溶液先后地加入到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将乙酸乙酯加入到反应溶液中萃取反应产物,用水洗涤有机层并进行干燥和蒸发。所得的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用异丙醚-乙酸乙酯(1∶1)洗提,由异丙醚-乙酸乙酯(1∶1)再结晶目的化合物以得到0.7克,96%的6-(3,5,6-三甲基-1,4-苯醌-2-基)-6-苯基己烷异羟肟酸。其典型的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通过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70-72号化合物。

    实施例20(第77号化合物)

    将20毫升,6N的盐酸加入到含有2.8克,7.2毫摩尔1-乙酸基-6-(3-甲基-1,4-萘醌-2-基)-6-苯基己烷的20毫升四氢呋喃溶液中,在70℃下,搅拌加热5小时。冷却后,将乙酸乙酯加入到反应溶液中。分离出有机层,用水洗涤,在减压的条件下干燥和蒸发。残余物用硅胶柱进行色层分离,用异丙醚-乙酸乙酯(1∶1)洗提,由异丙醚再结晶目的化合物以得到2.1克1-羟基-6-(3-甲基-1,4-萘醌-2-基)-6-苯基己烷。其典型的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显示在表1中。通过此实施例顺次的步骤,制备第75,79和81号化合物。

    下列表1所示是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制得的化合物之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熔点是未经校准的。

    实例21(第90号化合物)

    把甲苯(15毫升)加入到0.76克(5.0毫摩尔)的2,5,6-三甲基氢醌和1.28克(5.0毫摩尔)的7-(4-氯代苯基)-7-羟基庚酸中,搅拌下加热到60℃。把0.19毫升(5.0×0.3毫摩尔)的二乙醚合三氟化硼加入到该混合物中,接着在60℃下搅拌15个小时。当反应结束后,蒸馏除去其中大量的甲苯。用四氢呋喃(20毫升)溶解该残余物,把氯化铁(2.7克,10.0毫摩尔)的水溶液(10毫升)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接着在室温下搅拌20分钟,蒸馏除去其中的四氢呋喃,把乙酸乙酯加入到残余物中,以萃取反应生成物。分离有机相层,并用氯化钠溶液洗涤,然后干燥之(硫酸镁)。用短硅胶(10克)柱色层离析乙酸乙酯溶液,并用乙酸乙酯 进行洗提。收集含有所求化合物的馏分,并在减压下浓缩。用乙酸乙酯/异丙醚对残余物进行重结晶,得到1.52克(78%)的7-(4-氯代苯基)-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庚酸。

    实例22(第98号化合物)

    把三甲基氢醌(1.5克,10毫摩尔)和5-(1-羟基乙基)-2-噻吩基乙酸(2.5克,8.5毫摩尔)加入到50毫升的甲苯中,然后把D-樟脑磺酸(0.2克)加入到上述混合物中,接着在50℃下搅拌6个小时。冷却后,减压下浓缩反应混合物,把残余物溶解于四氢呋喃中。把氯化铁的水溶液加入到该溶液中,并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用异丙醚萃取反应溶液,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并干燥和减压下蒸发。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用异丙醚∶己烷(1∶1)净化粗产物,生成5〔1-(3,5,6-三甲基-1,4-苯醌-2-基)乙基〕-2-噻吩基乙酸乙酯(2.4克,72%)。在四氢呋喃中用6N盐酸对这化合物进行水解,得到5-〔1-(3,5,6-三甲基-1,4-苯醌-2-基)乙基〕-2-噻吩基乙酸(2.1克,90%)。δ6.69(2H,m),4.61(1H,m),3.73(2H,s),1.98(9H,s),1.61(3H,d,7Hz)。

    实例23(第99号化合物)

    把2.2克(2毫摩尔)的三甲基氢醌和3克(1.5毫摩尔)的4-(1-羟基乙基)苯基乙酸乙酯加入到100毫升的甲苯中,加入0.2克的D-樟脑磺酸以后,在60℃下搅拌该反应混合液18个小时,冷却并减压下蒸发之。用四氢呋喃溶解残余物,向这溶液加入氯化铁水溶液以进行氧化作用,把异丙醚加入到该反应溶液中,并用水洗涤该混合溶液,干燥和减压下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用异丙醚溶液)净化粗产物,得到4-〔1-(3,5,6-三甲基-1,4-苯醌-2-基)乙基〕苯基乙酸乙酯。在四氢呋喃中用6N盐酸水解这化合物,得到4-〔1-(3,5,6-三甲基-1,4-苯醌-2-基)乙基〕苯基乙酸(1克,产率是31%)。用异丙醚对这化合物进行重结晶,熔点温度142-143℃。δ.8.70(1H,COOH),7.19(4H,s),4.52(1H,m),3.58(2H,s),1.98(9H,s),1.57(2H,d,7Hz)。

    实例24(第100号化合物)

    把三甲基苯醌(1.5克,10毫摩尔)和4,4′-二甲氧基二苯基甲醇(2.4克,10毫摩尔)加入到80毫升的甲苯中,又把D-樟脑-磺酸(0.1克)加入到这混合液中,接着在60℃下搅拌6个小时。冷却后,减压下浓缩这反应溶液。用四氢呋喃溶解残余物,加入氯化铁的水溶液,接着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用异丙醚萃取反应溶液,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并减压下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用异丙醚∶己烷(1∶2)净化粗产物,得到双(4-甲氧基苯基)-3,5,6-三甲基-1,4-苯醌基甲烷(2.9克,81%)。

    δ7.04(4H,d,8Hz),6.77(4H,d,8Hz),5.83(1H,s)3.76(6H,s),1.98(6H,s),1.82(3H,s)。

    实例25(第101号化合物)

    三甲基氢醌(4.4克,4毫摩尔)和亚苄基二氯(2.3克,1.4毫摩尔)加入到100毫升的甲苯中,然后加入二乙醚合三氟化硼(0.5毫升),在50℃搅拌加热这反应混合物18个小时,冷却后,减压下蒸发之。用四氢呋喃溶解残余物,把氯化铁的水溶液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接着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把异丙醚加入到这反应溶液中,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在减压下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用异丙醚洗提,净化粗产物,得到苯基-双-3,5,6-三甲基-1,4-苯醌基甲烷(4克,生成率是74%)。

    δ7.17(5H,m),3.71(1H,s)2.00(12H,s)1.78(6H,s)

    实例26(第102号化合物)

    用冰冷却下,把硝酸铵高铈(1.37克,25毫摩尔)在50%乙腈(20毫升)中的冷却水溶液滴入7-(1,4-二甲氧基-3,5,6-三甲基苯基)辛酸(2克,6.2毫摩尔)在30%乙腈(20毫升)的水溶液中,搅拌该反应溶液20分钟,并用异丙醚萃取之。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减压下浓缩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用异丙醚洗提,净化所生成的粗产物,得到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辛酸(1.6克,生成率72%)

    δ2.92(1H,m)2.30(3H,t,6Hz)2.02(3H,s),1.99(6H,s),1.59(6H,m),1.21(3H,d,7Hz)。

    实例27(第119号化合物)

    把1.2-二氯乙烷(15毫升)加入到0.76克(5.0毫摩尔)的三甲基苯醌和1.45克(5.0毫摩尔)的7-(3-三氟甲基苯基)-7-羧基庚酸中,搅拌下把上述混合物加热到80℃,并混入0.19毫升(5.0×0.3毫摩尔)的 二乙醚合三氟化硼,接着在80℃下搅拌2个小时,在室温下静置冷却该反应溶液以后,蒸馏除去其中的溶剂,用四氢呋喃(15毫升)溶解残余物。把2.7克(10.0毫摩尔)的氯化铁水溶液(10毫升)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并在室温下搅拌20分钟,蒸馏除去其中的四氢呋喃,加入乙酸乙酯以萃取残余物。分离出有机层,把它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并干燥(用硫酸镁)与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这残余物,接着用异丙醚洗提之。收集所有含所需化合物的馏分,并减压下进行浓缩,用异丙醚-己烷对残余物进行重结晶,得到0.50克(24%)的7-(3-三氟甲基苯基)-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庚酸。

    实例28(第126号化合物)

    把1,2-二氯乙烷(15毫升)加入到0.76克(5.0毫摩尔)的三甲基氢醌和1.51克(5.0毫摩尔)的7-羧基-7-〔4-(1-咪唑基)苯基〕庚酸甲酯中,接着在80℃下搅拌加热,把1.42毫升(5.0×2.3毫摩尔)的二乙醚合三氟化硼滴入上述混合物中,接着在80℃下搅拌2个小时。然后,把甲醇(15毫升)加入到反应溶液中,在80℃下又搅拌2个小时。在室温下静置冷却以后,蒸馏除去其中的溶剂,并用四氢呋喃(20毫升)溶解残余物。把2.7克(10.0毫摩尔)的水(10毫升)溶液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接着在室温下搅拌20分钟。蒸馏除去其中的四氢呋喃,加入氯仿萃取残余物,分离出有机相层,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以洗涤有机相层,并干燥(用硫酸镁)与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残余物,并用乙酸乙酯洗提之。收集所有含所需化合物的馏分,减压下蒸馏除去其中的溶剂,得到1.70克(78%)的7-〔4-(1-咪唑基)苯基〕-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庚酸甲酯。

    实例29(第127号化合物)

    把1.70克(3.92毫摩尔)的7-〔4-(1-咪唑基)苯基〕-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庚酸甲酯溶解在17毫升的乙酸中,把浓盐酸(7.8毫升)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接着在100℃下搅拌1个小时。蒸馏除去其中的溶剂,把丙酮加入到残余物中,接着在减压下浓缩之。用过滤方法收集所分离出的结晶,并用乙醇/乙醚对其进行重结晶,得到1.30克(73%)的7-〔4-(1-咪唑基)苯基〕-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庚酸·盐酸盐。

    实例30(第133号化合物)

    把3.50克(8.06毫摩尔)的6-〔4-(1-咪唑基)苯基〕-6-(3,5,6-三甲基-1,4-萘醌-2-基)己酸甲酯溶解在35毫升的乙酸中,把16.1毫升的浓盐酸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接着在100℃下搅拌1个小时,蒸馏除去其中的溶剂,把丙酮加入到残余物中,接着减压下浓缩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这残余物,并用氯仿/甲醇(6∶1)进行洗提,收集所有含所需化合物的各馏分,减压下浓缩之,对残余物进行重结晶,得到2.94克(87%)的6-〔4-(1-咪唑基)苯基〕-6-(3,5,6-三甲基-1,4-苯醌-2-基)己酸。

    实例31

    用与实例8相似的方法,通过把第50号化合物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甲酯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7-苯基庚酸甲酯(油状)。

    核磁共振谱δ:1.1-1.8(6H),1.9-2.3(2H),1.97(6H),2.04(3H),2.28(2H),3.63(3H),4.29(1H),7.25(5H)。

    实例32

    用与实例8相似的方法,通过把第93号化合物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7-(4-甲基苯基)庚酸甲酯(油状)。

    核磁共振谱δ:1.1-1.8(6H),1.9-2.4(4H),1.96(6H),2.04(3H),2.27(3H),3.63(3H),4.23(1H),7.04(2H),7.17(2H)。

    实例33

    把第50号化合物(0.35克,1.0毫摩尔)溶解于乙酸乙酯中(7毫升),然后把5%Pd-C(35毫克)加入到该溶液中。在室温下把这混合物进行2个小时的催化还原反应,过滤掉催化剂,又蒸馏除去溶剂。用乙酸乙酯/异丙醚对该残余物进行重结晶,得到2.0克的7-(3,5,6-三甲基-1,4-氢苯醌-2-基)-7-苯庚酸。熔点温度是169-172℃。

    实例34

    用与实例33相似的方法,从第87号化合物得到7-(3,5,6-三甲基-1,4-氢苯醌-2-基)-7-(4-氟苯基)庚酸,熔点温度是167-169℃。

    实例35

    用与实例33相似的方法,从第93号化合物得到7-(3,5,6-三甲基-1,4-氢苯醌-2-基)-7-(4-甲基苯基)庚酸,熔点温度是172-176℃。

    实例36

    把第50号化合物(7.08克,20毫摩尔)溶解于乙 酸乙酯(142毫升)中,在室温下用5分钟的时间把L-(-)-α-苯基乙基胺(2.57毫升,20毫摩尔)滴入上述溶液中,强烈搅拌这混合物1个小时。用过滤法收集所生成的结晶,然后悬浮在乙酸乙酯(100毫升)中,把1N的盐酸(30毫升)加入到该悬浮液中,搅拌这混合物15分钟。分离出乙酸乙酯相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并干燥之(用硫酸镁)。蒸馏除去溶剂,得到富含右旋的化合物。

    用上述的方法步骤重复四次处理上述所得的化合物,得到右旋形式的旋光的化合物〔α〕22=+23.6°(C=1,氯仿)。

    用乙醇(6.8毫升)对上述所得的化合物进行重结晶,过滤所生成的沉淀,蒸馏除去溶剂。用异丙醚对生成物进行重结晶,得到(+)-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7-苯基庚酸(1.10克),生成率是16%,〔α〕22=+24.4°(C=1,氯仿),熔点温度是79-82℃。

    用上述步骤的相似方法,从第50号化合物(7.08克),其中通过使用D-(+)-α-苯基乙基胺,制得(-)-7-(3,5,6-三甲基-1,4-苯醌-2-基)-7-苯基庚酸(1.20克),生成率是17%,〔α〕=-22.4°(C=1,氯仿),熔点温度是79-82℃。

    实例37

    (医药组合物)

    A)胶囊

    (1)第93号化合物    50毫克

    (2)纤维素细粒    30毫克

    (3)乳糖    37毫克

    (4)硬脂酸镁    3毫克

    总计:120毫克

    搅混所有的上述物质,并填入明胶胶囊中。

    B)软胶囊

    (1)第22号化合物    50毫克

    (2)玉米淀粉油    100毫克

    总计:150毫克

    用通常的方法,把制备好的(1)和(2)的溶液填入软胶囊中。

    C)片剂

    (1)第50号化合物    50毫克

    (2)乳糖    34毫克

    (3)玉米淀粉    10.6毫克

    (4)玉米淀粉(糊化)    5毫克

    (5)硬脂酸镁    0.4毫克

    (6)羧甲基纤维素钙    20毫克

    总计:120毫克

    搅混所有的上述物质,根据通常的方法,用压片机把混合好的上述物质压成片剂。

    实验例1

    5-脂肪氧化酶抑制活性

    把107RBL-1(鼠的嗜碱白血病细胞)细胞悬浮在0.5毫升的MCM(巨细胞培养基)中,把预先制备好的试验液(分别由0.5毫升的MCM(巨细胞培养基),50微克的廿碳四烯酸,10微克的A-23187钙离子载体(EliLilly)和1微摩尔,0.1微摩尔,0.01微摩尔,以及0.001微摩尔为最终浓度的苯醌化合物所组成的)分别加入到这个悬浮液中,接着在37℃下反应20分钟。反应结束后,把4毫升的乙醇和作为内参比药剂的1,4-二甲氧基-2-甲基-3-(3-甲氧基丙基)萘一起加入到这反应溶液中,剧烈摇动该混合物,并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然后,用离心机(2000转/分)离心转动10分钟,分离上层之清液,并在减压下浓缩至干。把0.5毫升的60%甲醇水溶液加入到提浓物中,取出100微升的生成液,并进行高性能的液体色谱分析,以测定5-HETE(5-羟基廿碳四烯酸)的含量。通过用紫外线吸收检验器在237毫微米上的吸收的测量,去测定5-HETE(5-羟基廿碳四烯酸)的量。

    5-HETE(5-羟基廿碳四烯酸)产生的抑制效应可用(1- (b)/(a) )×100所表示。

    其中a是不含有苯醌化合物时内参比峰所校正的峰高或峰面积;b是含有苯醌化合物时内参比峰所校正的峰高或峰面积。

    由表2所示的试验结果表明苯醌化合物具有显著的5-HETE(5-羟基廿碳四烯酸)产生抑制活性。(表2见文后)

    实验例2

    对于豚鼠由免疫球蛋白G1导致的支气管收缩的效用。

    根据Orange和Moore的方法(Orange,R.P.and    Moore    E.G.,J.Immunol,116,392-397;1976),通过在腹膜腔中使用由鸡蛋蛋白(1毫克)和Freund的完全辅药(由日本Wako    pure-Chemical    Industries公司生产的)所组成的乳状液(1毫升),使体重约350克的雌性或雄性的Hartley豚鼠产生致敏作用。致敏作用三周以后,通过在豚鼠中的3个小时被动皮肤过敏(PCA)反应,测定出受致敏作用的豚鼠的血清抗体水 平,在冲稀1000倍的血清中呈现出阳性PCA的豚鼠,可用作受致敏作用的动物。用Konzett-Roessler方法(Konzett,H:和Roessler,R:Naunyn-Schmideberg′s S Archexr.Path Pharmak.,195,71-74,1940)测定出由抗原抗体反应导致的支气管收缩反应。将豚鼠以尿烷麻醉(1.5克/千克,腹膜内)并固定成背侧位。在呼吸气管中开个切口,通过一支气管内管子和人工呼吸器相接通,用气管内管子的旁管与支气管收缩传感器相连接(7020型,由Ugobasile公司制造)。每次换气的空气量调至5-7毫升,而换气率控制在70次/分,肺中的负荷压力是10cmH2O,通过一个传感器用Rectigraphy-8S器(由日本Sanei Sohhi公司制造)记录空气的溢流量,给动物静脉注射1毫克/公斤的三碘季铵酚以后,静脉注入1毫克/公斤的溶解于生理盐水的鸡蛋蛋白抗原,以诱发支气管收缩反应,记录15分钟期间的支气管收缩。把药剂悬浮在5%的阿拉伯胶液中,在应用抗体前一个小时先予以口服。豚鼠中免疫球蛋白导致支气管收缩反应的抑制百分比显示于下列表3中。

    实验例3

    小鼠中的急性中毒(急性中毒)

    把每份试料以1000毫克/公斤的剂量,以口服的形式,让一组组的ICR种的有5星期生长期的小鼠服用,观察7天的试验情况,统计计算动物的死亡数量。

    把上述试验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实例也列于表3中。

    实验例4

    对鼠脑匀浆中类脂过氧化物产生的抑制作用

    用雄性SD鼠的脑组织作成磷酸盐缓冲液中5%的匀浆在37℃下恒温1个小时以后,如Ohkawa等人(Analytical    Biochemistry,95,551,1979年)所叙述的那样,用硫代巴比土酸确定所生成的类脂过氧化物的量。

    以二甲基亚砜的溶液的形式使用试验化合物,对类脂过氧化物产生的抑制作用以%抑制表示,并与赋形剂中产生物的量进行比较。

    试验结果列于表4中。

    实验例5

    〔在蒙古沙土鼠的大脑梗塞型实验中的抗水肿作用〕

    试验中采用了雄性蒙古沙土鼠(8-10星期生长期)。在轻度乙醚麻醉下,把右主颈动脉结扎一个小时,以导致实验性的大脑梗塞,然后又重灌注以拆除这结扎。重灌注后一个小时,侧杀该沙土鼠,切除其脑。分成左右两个脑半球。测定每个半球的湿重量,在96℃下干燥24个小时以后,也测定每个半球的干重量。根据以下公式估算每个脑半球的含水量

    含水量(%)= ((湿重量-干重量))/(湿重量) ×100

    除此以外,在结扎和重灌注期间也观察其神经上短缺的症状。在无麻醉的条件下,在对主颈动脉施行结扎前一个小时,给实验动物口服阿拉伯胶悬浮液状的实验药剂。

    实验结果列于表5中。

    实验例6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鼠的大脑梗塞实验中的惊厥癫痛发作感应的抑制作用〕

    在轻度戊巴比通麻醉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SHR)的雄性老鼠(约22星期生长期)同时进行两边主颈动脉的结扎手术,导致了大脑的局部缺血。然后,在有意识的状态下,观察其行为4个小时以上。在无麻醉的条件下,在对两边主颈主脉施行结扎前一个小时,给动物口服阿拉伯胶悬浮液状的实验药剂。(表6见文后)

    实验例7

    〔对豚鼠中LTD4导致的支气管收缩的作用〕

    依据Konzett-Roessler的方法〔Naunyn-Schmiedeberg′s Arch.exp.Path.Pharmak.195,71-74(1940年)〕可测定豚鼠中之支气管收缩。用尿烷(1.5克/公斤,腹膜腔内)〕麻醉实验动物,并用套管插入呼吸气管中,用呼吸器(Harvard啮齿动物呼吸器装置)给实验动物实施人工呼吸,换气率是70次/分钟,换气量是5-7毫升,膨胀压力保持现10cmH2O。把插管旁的附管的空气溢流量的变化,通过支气管痉挛传导在Rectigraph-8S器上记录15分钟。通过内在的插管把LTD4(10微克/公斤)送入颈静脉内,在送入LTD4前一个或二十个小时,也通过相同的插管把每个试料的5%阿拉伯胶悬浮液送入颈静脉内。

    实验例8

    〔豚鼠中血小板激活因素导致支气管收缩〕

    实验步骤与实验7的LTD4导致支气管收缩的步骤是相同。以1微克/公斤的剂量静脉注入PAF(血小板激活因素)。在实验PAF(血小板激活因素)前一个小时,给实验动物口服各种试料的5%阿拉伯胶悬浮液。(表8见文后)

    实验例9

    〔鼠肾脏的氮川三醋酸铁(Fe3+-NTA)内涵损伤〕

    本实验采用四个星期生长期的体重约80克的雄性Wistar老鼠。用Awai等人(Amer.J.Pathol.,95,663-674(1979年)〕的方法导致老鼠肾脏的损伤。腹膜内注入其比率是1∶4的硝酸铁和氮川三醋酸盐(NTA)的混合液,用三天的时间注射5毫克/公斤的铁量。并接着用9天的时间注射10毫克/公斤的铁量。十二天以后,杀死这实验老鼠。测定体重增长量,尿量,尿中蛋白质和湿的及干的肾脏重量。给动物口服药剂的5%阿拉伯胶悬浮液,每日一服,每服剂量是20毫克/公斤。

    实验例10

    〔对老鼠的反向被动阿图斯氏胸膜炎中过敏性的慢反应物质之生成和提高血管渗透性的作用〕

    根据Yamamoto等人的方法(Agents    Actions,5,374-377(1975年)诱导老鼠反向被动阿图斯氏胸膜炎。给老鼠静脉注射含有5毫克鸡蛋蛋白的1毫升生理盐水溶液,接着又把0.2毫升的兔子反鸡蛋蛋白抗血清注射到胸膜腔中。然后,给这些老鼠静脉注射0.5毫升的含有1%伊文思蓝的生理盐水溶液。30分钟以后,使这些老鼠放血致死,用2毫升的生理盐水溶液洗涤其胸腔,测定胸腔内渗出物中和外周血的染料浓度,以计算渗入到胸腔中的血清的体积,用微升血清/30分钟来表示血管的渗透度(胸腔内的染料浓度/外周血中的染料浓度)。另一方面,用下述步骤测定在胸腔内生成的SRS-A量(过敏性的慢反应物质)。诱发胸膜炎后30分钟,使老鼠放血致死,用2毫升的生理盐水溶液洗涤其胸腔,并立即把9毫升的冷的无水乙醇加入到洗涤溶液中,在4℃下把混合液静置30分钟。对混合液进行10分钟的3000转/分的离心分离后,通过蒸发浓缩其上清液,用0.5毫升的生理盐水溶解所生成的残余物,用豚鼠回肠生物测定所生成的SRS-A(过敏性的慢反应物质)(表10-a表10-b见文后)

    实验例11

    〔在豚鼠腹腔巨噬细胞内超氧化合物(O2-)的形成〕

    把5毫升的液体石蜡注入到体重约400-450克的雄性Hartley豚鼠腹膜内。四天以后,把15毫升的Hank′s缓冲液注入到腹膜腔内以获得腹膜细胞,用Wood,P.R.〔J.Immunol.Metlods,28,117-124(1979年)〕的方法纯化腹膜细胞中的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的纯度超过95%以上,反应混合液的总容积是100微升,其中含有75微升的巨噬细胞(1×107细胞/毫升),5微升的鲁米诺,10微升的佛波醇肉豆蔻酸酯和10微升的药剂,用化学发光法测定O-2产物,药剂是溶解在10%二甲基亚砜中。(表11见文后)

    实验例12

    〔在老鼠腹腔内过敏性慢反应物质(SRS-A)之生成〕

    用Orange等人的方法〔J.Immunol.,105,1087-1095(1970)〕测定老鼠腹腔内SRS-A(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的生成。

    用生理盐水溶液把老鼠-反鸡蛋蛋白抗血清稀释二次,把2毫升上述溶液注入老鼠腹膜内,两个小时以后,把含有肝素(50微升/毫升)和明胶(0.1%)的2毫克鸡蛋蛋白的5毫升Tyrode溶液注入到老鼠的腹膜内。抗原攻击后15分钟,在乙醚麻醉下把老鼠放血致死,并取出原来注入在腹腔内的溶液,在900重力加速度下把溶液离心分离5分钟,把2毫升的上清液与7毫升的冷的无水乙醇相混合,在4℃下把该混合液静置30分钟,在1500重力加速度下离心分离10分钟以后,蒸发其上清液,用1毫升生理盐水溶液溶解生成的残余物。用豚鼠回肠生物测定SRS-A(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的量。在抗原攻击前1分钟,把溶解在1%二甲基亚砜的药剂注入到鼠腹膜内。(表12见文后)

    参考例1

    把亚硫酰氯(40毫升)加入到辛二酸单乙酯中(40克,0.2摩尔),在40℃下搅拌加热2个小时,冷却以后,减压下除去多余的亚硫酰氯,把生成的油状物质溶解在苯中(300毫升),接着用冰冷却。把氯化铝(80克,0.6摩尔)缓缓加入到上述的混合物中,在室温下搅拌这反应溶液2个小时,然后倒入冰水中(500毫升),并且加入浓盐酸(100毫升),接着搅拌之。分离出有机相层,用水洗涤之,干燥并浓缩之。把生成的羧酸乙酯溶解在乙醇中(200毫升),并用冰冷却该溶液。把氢硼化钠(5克)分批加入到这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这反应溶液一个小时。用丙酮分解多余的试剂以后,加入400毫升的水,并用异丙醚萃取生成产物,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减压下浓缩之,然后把残余物溶解在甲醇(200毫升)和水(100毫升)的混合溶剂中,把氢氧化钠(15克)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接着在室温下搅拌之。二个小时以后,减压下浓缩上述反 应溶液,把2N盐酸加入到残余物中,以调节pH值等于4.0,接着用乙酸乙酯萃取该生成物。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减压下浓缩之,得到8-羟基-8-苯基辛酸(25克),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3中。

    参考例2

    把8-羟基-8-苯基辛酸(25克)溶解于二氯甲烷(100毫升)中,把乙酸酐(12毫升),吡啶(25毫升)和二甲基氨基吡啶(0.1克)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接着室温下搅拌3个小时。用水洗涤这反应溶液,并两次用2N盐酸洗涤之。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煤之,并在减压下浓缩之,得到8-乙酰氧基-8-苯基辛酸(21克),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3中。

    参考例3

    用冰冷却5-(4-甲氧基苯甲酰基)戊酸乙酯(50克,0.19摩尔)的乙醇(500毫升)溶液,然后把氢硼化钠(10克)缓缓加入到这溶液中。反应进行1个小时以后,把水(200毫升)和2N盐酸(50毫升)加入到这反应溶液中,接着减压下浓缩之。用乙酸乙酯溶解生成的残余物,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在减压下浓缩之。把甲醇(300毫升),水(100毫升)和氢氧化钠(40克)加入到生成的残余物中,接着搅拌2个小时,减压下除掉甲醇。用异丙醚洗涤水相层,然后用盐酸调节pH值等于4.0,接着用乙酸乙酯萃取之。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减压下浓缩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残余物,接着用异丙醚/乙酸乙酯(1∶1)洗提之,首先制得6-乙氧基-6-(4-甲氧基苯基)己酸(21克),接着又制得6-羟基-6-(4-甲氧基苯基)己酸(20克)。

    参考例4

    用冰冷却3-苯甲酰基丙酸(35克,0.18摩尔)的乙醇(200毫升)溶液,把氢硼化钠(10克,0.26摩尔)一点一点地加入该溶液中,搅拌2个小时以后,加入水(200毫升)和2N盐酸(100毫升),减压下浓缩这反应溶液,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生成物。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减压下浓缩之,用甲苯(300毫升)溶解残余物,接着加入D-樟脑-10-磺酸(0.1克),并加热回流1个小时,冷却以后,用碳酸氢钠饱和水溶液和水连续地洗涤这反应溶液,将有机相层进行干燥,并减压下浓缩之,制得4-苯基-4-丁烯羟酸内酯(30克)的油状物质,核磁共振谱。δ:2.00-2.80(4H),5.42(1H),7.32(5H)。

    根据相同的步骤方法,从4-苯甲酰基丁酸制取5-苯基-5-戊烯羟酸内酯的油状物质,核磁共振谱,δ:1.30~2.20(4H),2.40-2.70(2H),5.40(1H),7.30(5H)。

    参考例5

    把镁(1.2克,0.05摩尔)加入到四氢呋喃中(50毫升),搅拌下把溴苯(8克,0.05摩尔)的四氢呋喃(20毫升)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回流1个小时后,冷却至-70℃,把δ-戊内酯(6克,0.05摩尔)的四氢呋喃(20毫升)溶液滴入该溶液中,在-60℃下搅拌这反应溶液30分钟,然后用1个小时的时间使溶液温度回升至室温,把2N盐酸和乙酸乙酯加入到溶液中,以萃取该生成物,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减压下浓缩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残余物。并用异丙醚/乙酸乙酯(1∶1)洗提之,制得5-苯甲酰基-戊-1-醇(5.5克)。用乙醇(50毫升)溶解这化合物,用冰冷却以后,把氢硼化钠(1.0克)加入该溶液,接着搅拌1个小时,把50毫升水加入这反应溶液中,减压下除去乙醇,用乙酸乙酯萃取生成物,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减压下浓缩之。用二氯甲烷(50毫升)溶解残余物,把吡啶(20毫升)和乙酸酐(8毫升)加入该溶液中,接着在室温下静置该混合物18个小时,把100毫升乙醚加入该反应溶液中,用水,2N盐酸和水相继地洗涤这混合溶液,干燥这醚相层,并减压下浓缩之,制得1-苯基-1,6-二乙酰氧基己烷(6克)。它的典型的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的数据都列于表13中。

    参考例6

    在-40℃下,在氩气氛中,用10分钟的时间把24.1毫升的(38.6毫摩尔)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滴入10.0克(38.6毫摩尔)的溶解在无水四氢呋喃(100毫升)的1-溴代-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中,接着又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3.32克(38.6×0.6毫摩尔)的溴化亚铜,接着在-40℃~-20℃温度下搅拌一个小时,加入6.60克(38.6毫摩尔)苄基溴的四氢呋喃(15毫升)溶液以后,拆除冷却浴。在70℃下搅拌反应溶液1个小时,用冰冷却,接着加入1N盐酸(50毫升),并搅拌之。在减压下蒸馏除去四氢呋喃,把异丙醚加入到残余物中,通过Hyflo    Supercell床层过滤掉不溶物质。分离出异丙醚相层,连续地用水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在减压下蒸馏残余溶液,制得8.62克(生成率是83%)的1-苯甲基-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沸点温度 是140-142℃(0.3乇)熔点温度是70-71℃。

    用同样的步骤方法,能制备出1-(4-甲氧基苯甲基)-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熔点温度是53-54℃,和1-苯甲基-2-甲基-3,4,5,6-四甲氧基苯,沸点温度是148-150℃(0.3乇)。

    参考例7

    在50℃下,在氩气氛中,用10分钟的时间把16.3毫升(26毫摩尔)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滴入7.02克(26.0毫摩尔)的1-苯甲基-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和溶解在无水四氢呋喃(70毫升)中的4.32毫升(26×1.1毫摩尔)的1,1,2,2-四甲基-1,2-亚乙基二胺中,接着在50-56℃下搅拌20分钟。然后,用10分钟时间,把5.80克(26毫摩尔)3-溴丙醇·四氢吡喃基醚的四氢呋喃(30毫升)溶液加入到这混合溶液中,接着在50℃下又搅拌10分钟。用冰冷却以后,加入10%的磷酸水溶液以调节溶液变成酸性,然后加入异丙醚进行萃取,分离出有机相层,用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把残余物溶解于甲醇(70毫升)中,把0.25克(26×1/20毫摩尔)的对-甲苯磺酸加入到该溶液,接着在70℃下搅拌15分钟。在室温下静置冷却以后,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使之变成中性,蒸发其中的溶剂。用异丙醚和水萃取残余物,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异丙醚相层,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净化残余溶液(用异丙醚洗提之),从而制得7.00克(生成率82%)的4-(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4-苯基丁醇。它的典型的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8

    在50℃下,在氩气氛中。用5分钟的时间把3.1毫升(5.0毫摩尔)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滴入1.35克(5.0毫摩尔)的1-苯甲基-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和0.83毫升(5×1.1毫摩尔)的溶解于无水四氢呋喃(15毫升)中的1,1,2,2-四甲基-1,2-亚乙基二胺中,接着在50-55℃下搅拌25分钟。然后,用5分钟的时间把0.83克(5.0毫摩尔)正-己基溴的四氢呋喃(5毫升)溶液滴入上述混合溶液中,接着在50℃下又搅拌10分钟。用冰冷却之,并加入10%磷酸水溶液使其变成酸性,用异丙醚萃取生成物。分离出有机相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净化残余溶液(用己烷/异丙醚洗提之),从而制得1.37克(生成率77%)的7-(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7-苯基庚烷。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9

    在50℃下,在氩气氛中,用5分钟的时间,把9.4毫升(5.0毫摩尔)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滴入4.05克(15毫摩尔)的1-苯甲基-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和2.49毫升(1.5×1.1毫摩尔)的溶解于四氢呋喃(40毫升)中的1,1,2,2-四甲基-1,2-亚乙基二胺中,接着在50-55℃温度下搅拌25分钟。然后,用5分钟的时间,把0.98克(5.0毫摩尔)的6-溴己酸和0.76毫升(5.0毫摩尔)的溶解于四氢呋喃(10毫升)的1,1,2,2-四甲基-1,2-亚乙基二胺滴入这混合溶液中,接着在50℃下又搅拌10分钟。用冰冷却反应溶液,并加入10%磷酸水溶液使其变成酸性,用异丙醚萃取生成物。分离出有机相层,用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之,并加入0.5N氢氧化钠水溶液(50毫升)萃取之。分离出水相层,加入10%磷酸水溶液使其变成酸性,并加入异丙醚萃取之。分离出异丙醚相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生成粗制产物。

    另一方面,把10毫升甲醇冷却至-10℃,用10分钟时间把1.08毫升(15毫摩尔)的亚硫酰氯滴入上述甲醇中。10分钟后,把上述制得的粗制产物的甲醇(10毫升)溶液滴入这混合溶液中。20分钟以后,拆除冷却浴,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蒸馏除去溶剂,加入异丙醚和水萃取残余物,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异丙醚相层,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残余溶液(用异丙醚/己烷洗提之),制得1.00克的7-(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7-苯基庚酸甲酯。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10

    在-5℃,在氩气氛中,用5分钟时间,把3.1毫升(5.0毫摩尔)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滴入1.51克(5.0毫摩尔)的1-苯甲基-2,3,4,5-四甲氧基-6-甲基苯和0.83毫升(5×1.1毫摩尔)的溶解于四氢呋喃(15毫升)的1,1,2,2-四甲基-1,2-亚乙基二胺中,接着在-5℃~0℃温度下,搅拌25分钟。然后,用5分钟时间把0.96克(5.0毫摩尔)的4-氯丁醇·四氢吡喃基醚的四氢呋喃(5毫升)溶液加入到这混合溶液中,接着用冰冷却下,又搅拌15分钟。然后,拆除冷却浴,在室温下搅拌20分钟。用冰冷却这反应溶液,加入10%的 磷酸水溶液使其变成酸性,用异丙醚萃取生成物。分离出有机相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蒸馏除去溶剂,把残余物溶解于15毫升甲醇中,接着加入48毫克(5×1/20毫摩尔)的对-甲苯磺酸,并在70℃下搅拌15分钟。在室温下静置冷却后,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使混合溶液变成中性,蒸馏除去溶剂。加入异丙醚和水以萃取残余物,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异丙醚相层,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残余溶液(用异丙醚洗提之),制得1.29克(生成率69%)的5-(2,3,4,5-四甲氧基-6-甲基苯基)-5-苯基戊-1-醇。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11

    在-5℃下,用30分钟时间,把1.37克(10×1.2毫摩尔)的甲磺酰氯的二氯甲烷(10毫升)溶液滴入3.28(10.0毫摩尔)的4-(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4-苯基丁-1-醇和2.10毫升(10×1.5毫摩尔)的溶解于二氯甲烷(30毫升)的三乙胺中,在冰冷却下,继续搅拌20分钟,加入冷水使反应溶液中的反应中止。分离出二氯甲烷相层,相继地用冷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把残余物溶解于丙酮中(50毫升),又把4.5克(10×3毫摩尔)的碘化钠加入该溶液中,接着在50℃下搅拌2个小时,蒸馏除去丙酮,向残余物加入异丙醚和水以萃取生成物。分离出异丙醚相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并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净化残余溶液(用己烷/异丙醚洗提之),制得4.07克(生成率93%)的1-碘代-4-(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4-苯基丁烷。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12

    把0.74克(5×3毫摩尔)的氰化钠加入到4.19克(5.0毫摩尔)的1-碘代-4-(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4-苯基丁烷的二甲基亚砜(30毫升)溶液中,在50℃下搅拌该混合物2个小时。用冰冷却这反应溶液,并加入异丙醚和水,接着搅拌之。分离出异丙醚相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净化残余溶液(用异丙醚/己烷洗提之),制得1.65克(生成率98%)的5-(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5-苯基戊腈,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13

    把1.01克(3.0毫摩尔)的5-(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5-苯基戊腈溶解于乙醇中(10毫升),然后把3N氢氧化钠(10毫升)加入到该溶液中,接着在90℃下整夜搅拌(15个小时)。在室温下静置冷却以后,减压下蒸馏除去乙醇,把异丙醚加入到残余物中。加入10%的磷酸水溶液使混合物变成酸性,接着进行萃取。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有机相层,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对所需的化合物进行重结晶,制得1.06克(生成率99%)的5-(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5-苯基戊酸,熔点温度是142-143℃。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14

    在15~20℃温度下,搅拌中把2.40克(4.0×6毫摩尔)的完全无水三氧化铬一点一点地缓缓加入到无水吡啶中,制得桔黄色的糊状溶液。把1.42克(4.0毫摩尔)的6-(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6-苯基己-1-醇的吡啶(10毫升)溶液加入到这溶液中,接着在室温下整夜搅拌(16个小时)。把反应溶液倒入冰冷的水中,并用二氯甲烷萃取该生成物。分离出二氯甲烷相层,并蒸发之。加入异丙醚和1N盐酸对残余物进行萃取,分离出异丙醚相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然后混入0.5NNaOH(50毫升),使生成物进入水相层中。分离出水相层,并加入10%的磷酸水溶液使其变成酸性,用异丙醚萃取羧酸。分离出异丙醚相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净化残余物(用异丙醚洗提之),制得1.07克(生成率72%)的6-(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6-苯基己酸。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15

    把1.99克(5.0毫摩尔)的7-(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7-苯基庚酸溶解于甲醇中(20毫升),然后把1N氢氧化钠(10毫升)加入到该溶液中,在50℃下搅拌2个小时。在室温下静置冷却以后,减压下蒸馏除去甲醇,加入10%的磷酸水溶液使残余物变成酸性,接着用异丙醚对生成物进行萃取。分离出异丙醚相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得到1.92克(生成率100%)的7-(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7-苯基庚酸,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16

    在室温下,在氩气氛中,用5分钟的时间把2.24克(12.8×1.25毫摩尔)的炔丙基醇,四氢吡喃基醚的四氢呋喃(15毫升)溶液滴入0.87克(12.8×1.25×1.4毫摩尔)的氨化钠的无水四氢呋喃(10毫升)悬浮液中。然后使反应温度提高到50℃,接着搅拌1个小时。把温度降低到-5℃,其中加入六甲基磷酰胺(6毫升),用10分钟的时间把5.60克(12.8毫摩尔)的1-碘代-4-(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4-苯基丁烷的四氢呋喃(23毫升)溶液滴入这反应溶液中。又继续用冰冷却搅拌30分钟以后,拆除冷却浴,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用冰冷却反应溶液,加入氯化铵饱和水溶液中止反应,接着加入异丙醚对生成物进行萃取。分离出有机相层,用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

    把残余物溶解于甲醇中(15毫升),接着加入0.12克(12.8×1/20毫摩尔)对-甲苯磺酸,在70℃下搅拌之,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使该溶液变成中性,蒸馏除去溶剂。加入异丙醚和水对残余物进行萃取,然后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

    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净化残余溶液(用异丙醚/己烷洗提之),制取4.31克(生成率92%)的7-(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7-苯基-2-庚炔-1-醇。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17

    把5%钯-碳(0.2克)加入到1.970克(5.0毫摩尔)的9-(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9-苯基-3-壬炔-1-醇的乙醇(20毫升)溶液中,在室温下进行2个小时的催化还原反应。过滤除去催化剂,在减压下蒸馏除去乙醇。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净化残余物(用异丙醚洗提之),制得1.97克(生成率99%)的9-(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9-苯基壬醇。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18

    用冰冷却下,把0.42克(10×1.05毫摩尔)氢化钠(60%,油状制备物)加入到1.52克(10.0毫摩尔)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二甲基甲酰胺(15毫升)溶液中,接着搅拌5分钟。拆除冷却浴,把4.80克(10.0毫摩尔)的1-碘代-7-(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7-苯基庚烷的二甲基甲酰胺(15毫升)溶液加入到该混合液中。然后把温度提高到50℃,搅拌1个小时。用冰冷却以后,加入稀盐酸中止这反应,用异丙醚对生成物进行萃取。分离出异丙醚相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净化残余溶液(用己烷/异丙醚洗提之),制得4.95克(生成率98%)的4-〔7-(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7-苯基庚氧基〕苯甲酸甲酯。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中14中。

    参考例19

    在-20℃下,在氩气氛中,用5分钟时间把2.1毫升(3.0×1.1毫摩尔)的正-丁基锂·己烷溶液滴入0.50毫升(3.0×1.2毫摩尔)的二异丙胺的无水四氢呋喃(5毫升)溶液中,接着在-20℃~-5℃温度下搅拌10分钟。把这混合溶液冷却至-20℃,用5分钟的时间把0.38克(3.0×1.1毫摩尔)的异丁酸乙酯的四氢呋喃(4毫升)溶液滴入该溶液中。接着在-20℃~-5℃温度下搅拌20分钟。用5分钟的时间把1.36克(3.0毫摩尔)的1-碘代-5-(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5-苯基戊烷的四氢呋喃(14毫升)溶液滴入这混合溶液中,接着在-20℃-10℃的温度下搅拌1.5个小时。用冰冷却反应溶液以后,加入1N盐酸中止该反应,加入异丙醚和氯化钠对生成物进行萃取。分离出有机相层,用氯化钠饱和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净化残余溶液(用己烷/异丙醚洗提之),制得1.20克(生成率91%)的7-(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2,2-二甲基-7-苯基庚酸乙酯。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20

    把3N氢氧化钠(9毫升)加入到1.20克(2.73毫摩尔)的7-(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2,2-二甲基-7-苯基庚酸乙酯的乙醇(12毫升)溶液中,接着在90℃下整夜搅拌(15个小时)。在室温下静置冷却以后,减压下蒸馏除去乙醇,加入10%的磷酸水溶液使残余物变成酸性,接着用异丙醚对生成物进行萃取。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异丙醚相层,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制得1.11克(生成率99%)的7-(2,5-二甲氧基-3,4,6-三甲基苯基)-2,2-二甲基-7-苯基庚酸。它的典型物理性质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列于表14中。

    参考例21

    用冰冷却下,搅拌中把9.00克(30毫摩尔)的6-〔4-(1-咪唑基)苯甲酰基〕己酸甲酯溶解于甲醇中(90 毫升)。把0.86克(30×0.75毫摩尔)的氢硼化钠加入到该溶液中,用冰冷却下继续搅拌30分钟。加入丙酮以后,蒸馏除去溶剂,加入氯仿和水以对残余物进行萃取。分离出氯仿相层,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之,用硫酸镁干燥之,并蒸发之,制得9.10克(生成率100%)的7-羟基-7-〔4-(1-咪唑基)苯基)庚酸甲酯(把部分的化合物用乙酸乙酯/异丙醚进行重结晶,熔点温度是77-78℃)。

    参考例22

    在氩气氛中,把2-溴代-3,5,6-三甲基-1,4-二甲氧基苯(10克,40毫摩尔)的四氢呋喃(50毫升)溶液冷却至-70℃,然后把正-丁基锂(20%,己烷溶液)滴入该溶液中,接着在-70℃下搅拌10分钟。把溴化亚铜(5.70克,40毫摩尔)加入到该混合溶液中,把反应温度提高到0℃。然后又把反应溶液冷却到-70℃,加入巴豆基溴(5.4克,40毫摩尔),继续搅拌直至反应溶液温度达到室温为止,加入100毫升的水使反应中止。用异丙醚对反应溶液进行萃取,,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减压下浓缩之,把残余物溶解于四氢呋喃中(50毫升)。把氢硼化钠(1克)加入到这溶液,把乙醚合三氟化硼(1.5毫升)滴入该反应溶液中,搅拌1个小时以后,加入50毫升的水。把3N氢氧化钾水溶液(50毫升)滴入这混合溶液中,冷却下把30%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这反应溶液中,接着在相同条件下搅拌18个小时。用异丙醚对反应溶液进行萃取。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减压下浓缩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净化残余物(用异丙醚作洗提液,制得3-(3,5,6-三甲基-1,4-二甲氧基苯基)-丁-1-醇(3克,生成率30%)。δ:3.67(3H,s),3.62(3H,s),3.49(2H,m),2.27(3H,s),2.17(3H,s),2.02(2H,m),1.37(3H,d,7Hz)

    参考例23

    在氩气氛中,把草酰氯(1毫升,11毫摩尔)的二氯甲烷(25毫升)溶液冷却到-70℃,把二甲基亚砜(1.7毫升,22毫摩尔)和二氯甲烷(5毫升)的混合溶剂滴入这溶液中,保持其温度不超过-60℃。把3-(3,5,6-三甲基-1,4-二甲氧基苯甲基)-丁-1-醇(3克,11毫摩尔)的二氯甲烷溶液(10毫升)滴入这混合溶液中,接着在-70℃下搅拌15分钟,并滴入三乙基铵(7毫升,50毫摩尔)。然后继续搅拌直至反应溶液的温度达到室温为止。把50毫升水加入到这反应溶液中,接着在减压下浓缩之。用异丙醚对残余物进行萃取,用异丙醚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减压下浓缩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净化粗制产物,制得3-(3,5,6-三甲基-1,4-二甲氧基苯甲基)丁醛(2.7克,生成率90%)。

    δ:9.68(1H,t),3.83(1H,m),2.67(3H,s),3.60(3H,s),2.89(2H,dd,2Hz,6Hz),2.27(3H,s)2.16(6H,s)1.33(3H,s)

    参考例24

    在氩气氛中,把30毫升的DMSO(二甲基亚砜)加入到氢氧化钠中(1克,60%油悬浮液用己烷洗涤并减压下干燥的),接着在80℃下搅拌加热1个小时。冷却以后,把3-羧基丙基三苯基溴化磷(4.6克,11毫摩尔)加入到该溶液中,接着在室温下搅拌。搅拌10分钟以后,把3-(3,5,6-三甲基-1,4-二甲氧基苯基)丁醛(2.7克,11毫摩尔)的四氢呋喃(5毫升)溶液滴入这混合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这反应溶液2个小时,并加入50毫升的水。用甲苯(100毫升)洗涤有机相层,用2N盐酸把水相层的pH值调节到4,接着用异丙醚萃取之。用水洗涤有机相层,干燥之,并减压下浓缩之。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分离净化粗制产物(用异丙醚作洗提液),制取7-(1,4-二甲氧基-3,5,6-三甲基苯基)-4-辛酸(2.2克,生成率68%)。

    δ:8.80(1H,COOH),5.38(2H,m),3.63(3H,s)3.60(3H,s)3.25(1H,s),2.40(6H,m),2.25(3H,s),2.15(6H,s),1.30(3H,d,7Hz)。

    把这化合物溶解于乙酸乙酯中(20毫升),把5%Pd-C(0.2克)加入到这溶液中,接着在常温下进行催化还原。6个小时后,过滤除去催化剂,在减压下浓缩滤液,制得7-(1,4-二甲氧基-3,5,6-三甲基)苯基辛酸(2克,生成率90%)。

    δ:9.20(1H,COOH),3.65(6H,s),3.23(1H,m),2.30(2H,m),2.24(3H,s),1.66(6H,m),1.29(3H,d,7Hz)。

    本发明的新的苯醌衍生物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呈现出代谢改善作用,特别是对脂肪酸过氧化物呈现抑制作用(抗氧化剂作用),或者是对二十碳四烯酸系列产品中的5-脂肪氧化酶呈现抑制作用。它们也可用作药剂,例如抗气喘剂,抗过敏剂和大脑循环代谢改善剂。

    表2

    抑制5-HETE产生的效应

    化合物    5-HETE产生抑制效应    化合物    5-HETE产生抑制效应

    号码 (IC50,10-8M)* 号码 (IC50,10-8M)

    1    8    17    20

    3    6    18    20

    5    3    23    1.0

    6    2.8    35    44

    7    14    36    32

    9    3.2    39    130

    10    3.4    45    2.8

    11    3.4    46    73

    13    8    50    2.8

    14    20    56    6.2

    15    5    87    10

    16    3.2    93    9

    备注:

    *;5-HETE(5-羟基廿碳四烯酸)产生抑制效应(IC50)是在药剂的浓度是以10-8M表示的,在该浓度在高性能液体色谱分析中的5-HETE的峰高或峰面积被抑制50%。

    表3对免疫球蛋白-G1的作用所引起豚鼠支

    气管紧缩阻塞反应以及对小鼠的急性中毒实验

    化合物    抑制%    动物的数量    急性中毒

    9    71*    7    -

    10    80**    7    -

    12    78**    8    -

    14    78**    8    -

    22    82*    7    -

    23    83*    7    -

    25    83**    8    -

    26    85*    6    -

    27    81*    8    -

    28    85*    6    -

    29    81**    8    -

    33    75*    8    0/5

    34    78    7    -

    36    80**    8    0/5

    38    73*    8    -

    45    91*    5    -

    49    84**    7    -

    50    76*    7    0/5

    59    83*    6    -

    76    89*    7    -

    86    80    8    -

    87    84**    8    0/5

    88    79    7    0/5

    89    66*    7    -

    90    64*    7    0/5

    92    92**    8    0/5

    93    83*    7    0/5

    94    84*    5    0/5

    95    63*    6    0/5

    97    86    7    0/5

    137    89**    7    0/5

    剂量:20mg/kg(口服)

    *:统计上的意义

    *P<0.05,**P<0.01

    在急性中毒栏中,分子表示动物的死去数

    量,而分母表示所试验的动物数数量。

    表4

    对鼠脑匀浆中类脂过氧化物产生的抑制作用

    化合物    在每一个浓度中的抑制(%)

    号码 10-7M 10-6M 10-5M 10-4M

    50    16.7±3.2    66.6±12.4    100±0    -

    α-    -    0    51.8±10.2    46.5±2.5

    生育酚

    试验号码,n=4~6。

    表5

    在蒙古沙土鼠的大脑梗塞型实验中的抗水肿作用

    化合物    水含量    神经性短缺

    号码    正常的部分(左)    梗塞的部分(右)    症状的发生率

    对照    80.1±0.3    81.3±0.9*    5/6

    50    79.8±1.0    80.3±1.0    1/6

    *P<0.05与正常部分进行比较(对偶实验)

    表6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SHR)鼠的大脑梗塞实验中的惊厥癫痛发作感应的抑制作用〕

    化合物    剂量    出现惊厥癫痛发作的时间

    号码    (毫克/公斤)    (分钟)

    对照物    -    151±5

    50    3    204±7*

    10    220±9*

    *P<0.05,与对照物的比较。

    表8

    〔对豚鼠中血小板激活因素导致支气管收缩的作用〕

    化合物    剂量    动物的    %

    号码    毫克/公斤    数量    抑制

    0.313    8    66**

    50    1.25    8    94**

    5    8    85**

    0.313    8    43*

    22    1.25    8    92*

    5    8    91**

    0.08    8    75*

    23    0.313    8    71**

    1.25    8    73**

    0.08    8    64*

    87    0.313    8    48

    1.25    8    71*

    0.08    8    58

    93    0.313    8    87**

    1.25    8    70**

    *P<0.05,**P<0.01,与对照实验组之比较。

    表    10-a

    〔在老鼠的反向被动阿图斯氏胸膜炎的早

    期反应期间对对血管渗透性的作用〕

    化合物    %抑制

    剂量    号码

    (毫克/鼠)    50    93

    0.1    21    14

    1    47**    43

    **P<0.01,与对照实验组之比较。

    表    10-b

    〔在老鼠的反向被动阿图斯氏胸膜炎的早

    期反应期间对SRS-A(过敏性的慢反应物质)

    之生成的作用〕

    化合物    %抑制

    剂量    号码

    (毫克/鼠)    50    93

    0.1    49    -6

    1    77**    56**

    **P<0.01,与对照实验组之比较。

    表11

    〔对豚鼠腹腔巨噬细胞内超氧化物(O-2)形成的抑制作用〕

    化合物    浓度    %    抑制

    号码    (摩尔)

    10-69±6

    93 10-533±12

    10-491±3

    10-616±6

    50 10-538±3

    10-488±2

    消旋-α- 10-53±2

    生育酚 10-411±6

    实验数:3

    表12

    〔对在老鼠腹腔内SRS-A(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的免疫

    刺激生成的作用〕

    化合物    剂量    老鼠    SRS-A戊    抑制

    号码 毫克/公斤 数量 (LTD4毫微克/鼠) (%)

    对照    -    6    26.5±3.9    -

    50    1    6    7.5±2.0**    72

    **P<0.01与对照实验组的比较。

    表7

    〔对豚鼠中LTD4导致的支气管收缩的作用〕

    化合物    剂量    %抑制

    号码    (毫克/公斤)    1小时    24小时

    50 0.313 58 (7)a)-

    1.25 77**(7) -

    5 94**(7) 72**(10)

    22    0.313    39    (8)    -

    1.25 85**(8) -

    5 90**(8) 24 (10)

    23 0.313 69*(9) -

    1.25 80*(8) -

    5 68*(7) 49*(10)

    87 0.313 80*(10) -

    1.25 89*(10) -

    5 93**(10) 79*(10)

    93 0.313 73*(9) -

    1.25 83*(8) -

    5 85**(9) 53*(10)

    a)所用的动物数量

    *P<0.05,**P<0.01,与对照实验组的比较

    关 键  词:
    苯醌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苯醌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72783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