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80821.4 (22)申请日 2018.08.27 (71)申请人 韩德礼 地址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西 路山头角121号 (72)发明人 韩涛韩德礼 (51)Int.Cl. C12M 1/22(2006.01) C12M 1/26(2006.01) C12M 1/3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 样培养皿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 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 所述的培养皿包括皿底。
2、 和皿盖, 当受力时设于第一皿底侧壁的横向裂纹 口和纵向裂纹口可以裂开, 使活动皿底侧壁脱 离, 造成第一皿底侧壁的高度低于固体培养基的 平面, 因此表面微生物采样的操作更简便。 此外, 第二皿底侧壁可防止培养基自皿底溢出, 当多个 所述的培养皿被堆叠放置时, 第一凸起和第二凸 起可以限制两个相邻培养皿的相对移动, 观察窗 可使微小菌落的观察更方便, 方格线可以简化菌 落的计数过程。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8841653 A 2018.11.20 CN 108841653 A 1.一种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 包括皿底和松弛覆盖于皿底上 的皿盖, 其。
3、特征在于: 所述的皿盖包括盖壁和至少一个从盖壁环绕竖起的皿盖侧壁, 所述的 皿底包括底壁和至少一个从底壁环绕竖起的第一皿底侧壁; 所述的第一皿底侧壁设有至少 一圈横向裂纹口, 所述的横向裂纹口环绕所述第一皿底侧壁一周, 所述横向裂纹口的圆圈 平面与所述底壁的平面平行; 所述的第一皿底侧壁被所述的横向裂纹口分隔为活动皿底侧 壁和固定皿底侧壁; 所述的活动皿底侧壁与所述的固定皿底侧壁的连接部分为横向裂纹 壁, 所述横向裂纹壁的厚度小于第一皿底侧壁; 所述的活动皿底侧壁设有至少一条垂直于 所述横向裂纹口的纵向裂纹口, 所述纵向裂纹口两侧的活动皿底侧壁通过纵向裂纹壁连 接, 所述纵向裂纹壁的厚度小于第。
4、一皿底侧壁; 所述皿盖侧壁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皿底侧 壁; 所述底壁的直径大于所述盖壁; 所述活动皿底侧壁的高度与所述固定皿底侧壁的高度 之和, 小于所述皿盖侧壁的高度; 所述的培养皿还包括至少一个从底壁环绕竖起的第二皿 底侧壁, 第二皿底侧壁的高度小于所述的皿盖侧壁, 第二皿底侧壁的直径大于皿盖侧壁, 第 一皿底侧壁和第二皿底侧壁位于所述底壁的同一侧; 所述底壁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 所述盖壁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 在所述盖壁还设有至少一个透明的观察窗, 所述的观 察窗呈凸透镜形状, 且由所述盖壁中心位置加厚而形成; 在所述的底壁, 设有横竖正交交叉 的方格线, 所述的方格线将底壁分割成若。
5、干个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的区域, 所述正方形区 域的面积相等。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841653 A 2 一种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器材, 特别是一种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 养皿。 背景技术 0002 培养皿是生物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实验器材之一, 常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餐具等物 体表面微生物的培养测试, 而物体表面微生物的采样通常用无菌棉拭子擦拭待测物体表 面, 或者用无菌滤纸紧贴待测物体表面, 之后将棉拭子或者滤纸转移至缓冲液中洗脱, 以达 到采样的目的。 但是棉拭子或滤纸无法完全释放所采集的微生物, 容。
6、易造成可培养微生物 的不完全培养; 另外物体表面微生物的采样需要无菌操作, 而棉拭子或滤纸在进行微生物 的采集和洗脱的过程中, 容易受到环境微生物的污染, 很难达到无菌操作的要求; 这些缺点 都会造成物体表面微生物测试结果的偏差。 另外, 上述方法的操作过程繁琐、 效率低下, 容 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当培养皿内的培养基所生长的目标培养物的菌落较小时, 需要用 显微镜将菌落放大以观察菌落的准确形态, 在放大观察菌落的过程中需要将培养皿开启, 这可能会带来污染或有害培养物的泄漏。 当培养皿内的培养基所生长的目标培养物的菌落 数量巨大时, 菌落的计数过程则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
7、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裂出式防漏防 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 该培养皿的实施, 可以简化物体表面微生物的采样过程, 提高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提高工作效率。 0004 对于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 为达到该目的, 本发明采用 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 包括皿底和松弛覆盖 于皿底上的皿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皿盖包括盖壁和至少一个从盖壁环绕竖起的皿盖侧 壁, 所述的皿底包括底壁和至少一个从底壁环绕竖起的第一皿底侧壁; 所述的第一皿底侧 壁设有至少一圈横向裂纹口, 所述的横向裂纹口环绕所述第一皿底侧壁一周。
8、, 所述横向裂 纹口的圆圈平面与所述底壁的平面平行; 所述的第一皿底侧壁被所述的横向裂纹口分隔为 活动皿底侧壁和固定皿底侧壁; 所述的活动皿底侧壁与所述的固定皿底侧壁的连接部分为 横向裂纹壁, 所述横向裂纹壁的厚度小于第一皿底侧壁; 所述的活动皿底侧壁设有至少一 条垂直于所述横向裂纹口的纵向裂纹口, 所述纵向裂纹口两侧的活动皿底侧壁通过纵向裂 纹壁连接, 所述纵向裂纹壁的厚度小于第一皿底侧壁; 所述皿盖侧壁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 皿底侧壁; 所述底壁的直径大于所述盖壁; 所述活动皿底侧壁的高度与所述固定皿底侧壁 的高度之和, 小于所述皿盖侧壁的高度; 所述的培养皿还包括至少一个从底壁环绕竖起的 第。
9、二皿底侧壁, 第二皿底侧壁的高度小于所述的皿盖侧壁, 第二皿底侧壁的直径大于皿盖 侧壁, 第一皿底侧壁和第二皿底侧壁位于所述底壁的同一侧; 所述底壁还设有至少一个第 一凸起, 所述盖壁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 在所述盖壁还设有至少一个透明的观察窗, 所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841653 A 3 述的观察窗呈凸透镜形状, 且由所述盖壁中心位置加厚而形成; 在所述的底壁, 设有横竖正 交交叉的方格线, 所述的方格线将底壁分割成若干个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的区域, 所述正 方形区域的面积相等。 0005 与现有技术比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培养皿的纵向裂纹壁和横向裂纹壁 的厚度很。
10、小, 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破裂, 当施加作用力至所述活动皿底侧壁时, 可使第一皿底 侧壁在纵向裂纹口和横向裂纹口处裂开, 以去除活动皿底侧壁, 进而使第一皿底侧壁的高 度降低至低于固体培养基的平面, 使用时将所述的固体培养基平面直接覆盖于待测物体表 面, 即可达到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的目的。 因此所述培养皿的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可以简 化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的过程, 克服采样过程中容易被环境微生物污染的问题, 同时提高 测试结果精确度和工作效率。 此外, 第二皿底侧壁可防止培养基自皿底溢出, 当多个所述的 培养皿被堆叠放置时, 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可以限制两个相邻培养皿的相对移动, 观察窗 可使微小。
11、菌落的观察更方便, 方格线可以简化菌落的计数过程。 附图说明 0006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作简要的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07 图1是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设于所 述底壁的方格线的示意图; 图3是所述活动皿底侧壁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所述第一皿底 侧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各编号分别为: 1是皿盖, 2是皿底, 3是盖壁, 4是底壁, 5是皿盖侧壁, 6。
12、是第二皿底侧壁, 7是第一皿底侧 壁, 71是活动皿底侧壁, 72是横向裂纹口, 73是横向裂纹壁, 74是纵向裂纹口, 75是纵向裂纹 壁, 76是固定皿底侧壁, 10是第二凸起, 11是第一凸起, 13是间隙, 21是观察窗, 23是方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凡是基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简化或者等同变化, 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09 在具体实施例的讨论中, 所述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的形 状较佳的。
13、选用圆形, 但是,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应认识到, 本发明也适用于诸如椭圆形、 矩形或其它适用于培养皿的形状。 001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 包括皿底2和 松弛覆盖于皿底2上的皿盖1, 所述的皿盖1包括盖壁3和至少一个从盖壁3环绕竖起的皿盖 侧壁5, 所述的皿底2包括底壁4和至少一个从底壁4环绕竖起的第一皿底侧壁7; 所述的第一 皿底侧壁7设有至少一圈横向裂纹口72, 所述的横向裂纹口72环绕所述第一皿底侧壁7一 周, 所述横向裂纹口72的圆圈平面与所述底壁4的平面平行; 所述的第一皿底侧壁7被所述 的横向裂纹口72分隔为活动皿底侧壁71和固定皿底侧壁7。
14、6; 所述的活动皿底侧壁71与所述 的固定皿底侧壁76的连接部分为横向裂纹壁73, 所述横向裂纹壁73的厚度小于第一皿底侧 壁7; 所述的活动皿底侧壁71设有至少一条垂直于所述横向裂纹口72的纵向裂纹口74, 所述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841653 A 4 纵向裂纹口74两侧的活动皿底侧壁71通过纵向裂纹壁75连接, 所述纵向裂纹壁75的厚度小 于第一皿底侧壁7。 上述特征确定了所述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的 基本结构, 其中纵向裂纹壁75和横向裂纹壁73的厚度很小, 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破裂, 使第一 皿底侧壁7在纵向裂纹口74和横向裂纹口72处裂开, 此时活动皿。
15、底侧壁71可以从固定皿底 侧壁76上脱离。 而第一皿底侧壁7和底壁4形成的空间作为培养内腔, 当培养内腔被注入足 量的琼脂培养基时 (所述培养基的液面高于所述横向裂纹口72) , 待所述的培养基凝固后, 施加作用力至所述活动皿底侧壁71, 使第一皿底侧壁7在纵向裂纹口74和横向裂纹口72处 裂开, 以去除活动皿底侧壁71, 进而使固定皿底侧壁76的高度降低至低于所述琼脂培养基 的平面, 使用时将所述的琼脂培养基平面直接覆盖于待测物体表面, 即可达到物体表面微 生物采样的目的, 避免了使用棉拭子或滤纸进行微生物采集之后再洗脱的繁琐步骤, 极大 的简化了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的过程, 并且克服了采样过。
16、程中容易被环境微生物污染的问 题, 同时提高了测试结果精确度和工作效率。 0011 在所述裂出式防漏防滑可视方格计数表面采样培养皿的实施例中, 所述底壁4的 直径大于所述盖壁3的直径, 此特征的设置, 可以限定当皿盖1和皿底2扣合时, 皿盖侧壁5只 能支撑于底壁4。 另外, 所述活动皿底侧壁71的高度与所述固定皿底侧壁76的高度之和, 小 于所述皿盖侧壁5的高度, 此特征可以限定当皿盖1和皿底2扣合时活动皿底侧壁71与盖壁3 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防止所述的琼脂培养基与盖壁3接触。 0012 所述的培养皿还包括至少一个从底壁4环绕竖起的第二皿底侧壁6, 第一皿底侧壁 7和第二皿底侧壁6位于所述。
17、底壁4的同一侧。 所述皿盖侧壁5的直径大于第一皿底侧壁7的 直径, 但小于第二皿底侧壁6的直径, 此特征限定出当所述皿盖1和所述皿底2扣合时, 皿盖 侧壁5恰好扣合于第一皿底侧壁7和第二皿底侧壁6的中间。 另外, 第二皿底侧壁6的高度小 于所述的皿盖侧壁5, 此特征可以防止所述的第二皿底侧壁6阻碍所述皿盖1与皿底2的开启 或扣合。 第一皿底侧壁7和第二皿底侧壁6与底壁4形成了间隙13, 所述的间隙13可以收集向 培养皿内注入琼脂培养基时溢漏的琼脂培养基, 防止所述的培养基自皿底2溢出。 0013 所述的培养皿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底壁4的第一凸起11, 以及至少一个位于 所述盖壁3的第二凸起1。
18、0。 所述第一凸起11与第二凸起10的形状相同。 所述第一凸起11和第 二凸起10的作用体现在, 当多个所述的培养皿被布置为堆叠结构时, 一个培养皿的第一凸 起11与相邻培养皿的第二凸起10协作, 可以限定所述一个培养皿相对于所述相邻培养皿的 移动。 0014 所述盖壁3还设有至少一个透明的观察窗21, 所述的观察窗21呈凸透镜形状, 且由 所述盖壁3的中心位置加厚而形成, 因此所述的观察窗21可以放大目标培养物的菌落, 使微 小菌落的观察更方便, 且可以防止观察菌落的过程中因开启皿盖1和皿底2而可能带来的污 染或有害培养物的泄漏。 0015 在所述的底壁4, 设有横竖正交交叉的方格线23, 。
19、所述的方格线23将底壁4分割成 若干个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的区域, 所述正方形区域的面积相等; 当培养皿内的培养基所 生长的目标培养物的菌落数量巨大时, 可以用一个正方形区域内的菌落计数结果, 乘以相 应的倍数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 所述正方形区域的边长为1厘米, 皿底2中琼脂培养基的 直径为10厘米, 则其面积为78.5平方厘米, 所以倍数为78.5) 以指示培养皿所有的菌落数, 因此简化了菌落的计数过程。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841653 A 5 0016 以上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 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和基本原理。 显然, 所 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并非限定性穷举。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841653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108841653 A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108841653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