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溢胶可撕性胶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溢胶可撕性胶带.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5003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9.26 CN 202450030 U *CN202450030U* (21)申请号 201220047230.X (22)申请日 2012.02.15 C09J 7/02(2006.01) C09J 133/12(2006.01) (73)专利权人 太仓金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区工业 园顾港路 18 号 (72)发明人 刘江洲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102 代理人 任立 姚姣阳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不溢胶可撕性胶带 (57) 摘要 本。
2、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带, 具体的说是一种 不溢胶可撕性胶带, 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亚克力 软胶层、 可撕性亚克力硬胶层、 第二亚克力软胶层 和双硅离型纸, 第一亚克力软胶层、 可撕性亚克力 硬胶层、 第二亚克力软胶经过涂布设备压力贴合 紧密粘合结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将可撕性亚克力 硬胶与亚克力软胶做相结合, 取可撕性亚克力硬 胶的挺度与亚克力软胶的黏着力度, 中间层的可 撕性亚克力硬胶作为如基材一般提升胶带整体的 硬挺度, 而两边的软态亚克力胶则提升胶带本身 所需的黏着力, 三层胶膜在经过涂布设备的压力 贴合后, 紧密粘合结为一体, 使胶带黏着力强却又 不溢胶。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
3、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不溢胶可撕性胶带, 其特征在于 : 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亚克力软胶层、 可撕性亚克 力硬胶层、 第二亚克力软胶层和双硅离型纸, 所述第一亚克力软胶层、 可撕性亚克力硬胶 层、 第二亚克力软胶经过涂布设备的压力贴合紧密粘合结为一体。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不溢胶可撕性胶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可撕性亚克力硬胶层的 厚度为 8 12um。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不溢胶可撕性胶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亚克力软胶层和。
4、第 二软亚克力软胶层的厚度为 15 25u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50030 U 2 1/2 页 3 不溢胶可撕性胶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带, 具体的说是一种不溢胶可撕性胶带。 背景技术 0002 长久以来, 溢胶已视为胶带本身性质的一特点。 凡是胶带, 不论低粘或高粘胶带必 定有溢胶问题, 尤其是高粘胶带。主要原因很容易理解。首先, PSA 胶又称黏合剂, 属软态。 在经过烤箱 ( 高达 110 C) 及熟成室 ( 大约 60 C 70 C) 的高温烘烤固化后, 它依旧 维持其柔软型态。而一般来说, 初粘及黏着性能越是优秀的胶带, 质感更偏柔软。因此当胶。
5、 带受到压力挤压时 (例如刀模, 钢模, 分切机, 贴合机, 甚至于轮轴感压等) , 都会出现胶带易 变型现象, 而这也代表溢胶的开端。再者, PSA 胶本身的作用就是粘合, 尤其当应用于电子 产品内部件时更突显其重要性 ; 各式各样材质所要求的黏着力度都不相等 (应用于塑料件, 铁件, 铝件等) , 如黏着力度不够导致电子产品内部件分层, 都会造成严重不良甚至于产品 报废。而 PSA 胶若是黏着力越强, 其溢胶问题越是严重。但在衡量过内部件分层的风险及 溢胶的问题后, 仍会以顾及前者为主要考量。因此, 溢胶问题只好被接受, 但却仍于加工过 程中造成客户端不少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
6、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提出一种不 溢胶可撕性胶带, 黏着力强却又不溢胶。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不溢胶可撕性胶带, 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亚克力软胶层、 可撕性亚克力硬胶层、 第 二亚克力软胶层和双硅离型纸, 第一亚克力软胶层、 可撕性亚克力硬胶层、 第二亚克力软胶 经过涂布设备压力贴合紧密粘合结为一体。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 0007 前述的不溢胶可撕性胶带, 可撕性亚克力硬胶层的厚度为 8 12um。 0008 前述的不溢胶可撕性胶带, 第一亚克力软胶层和第二软亚克力软胶层的厚度为 15。
7、 25um。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 本实用新型将可撕性亚克力硬胶与亚克力软胶做相结合, 取可撕性亚克力硬胶的挺度与亚克力软胶的黏着力度, 中间层的可撕性亚克力硬胶作为如 基材一般提升胶带整体的硬挺度, 而两边的软态亚克力胶则提升胶带本身所需的黏着力, 三层胶膜在经过涂布设备的压力贴合后, 紧密粘合结为一体, 使胶带黏着力强却又不溢胶。 因为有可撕性胶膜的加持, 使得胶体不易变型也避免了溢胶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 经过品质 检测, 双面所得出的黏着力数据亦优秀, 皆可达到 1kg/in 的标准。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245。
8、0030 U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 1 0012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不溢胶可撕性胶带, 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亚克力软胶层 1、 可撕 性亚克力硬胶层 2、 第二亚克力软胶层 3 和双硅离型纸 4, 第一亚克力软胶层 1、 可撕性亚克 力硬胶层2、 第二亚克力软胶3经过涂布设备压力贴合紧密粘合结为一体。 可撕性亚克力硬 胶层的厚度为 8 12um。第一亚克力软胶层和第二软亚克力软胶层的厚度为 15 25um。 0013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生产时, 首先, 使用可撕性亚克力硬胶做出一层薄薄的可撕性 胶膜。 接着, 在可撕性胶膜的第一面涂布软态亚克力胶, 涂布完毕后放置于常温。
9、下熟成等待 胶膜与可撕性胶膜相互渗透结合。 最后, 在可撕性胶膜的第二面涂布软态亚克力胶, 涂布完 毕后一样放置于常温下熟成等待胶膜与可撕性胶膜相互渗透结合。 中间层的可撕性胶膜作 为如基材一般提提升胶带整体的硬挺度, 而两边的软态亚克力胶则提升胶带本身所需的黏 着力。三层胶膜在经过涂布设备的压力贴合后, 紧密粘合结为一体。经过加工测试, 因为有 可撕性胶膜的加持, 使得胶体不易变型也避免了溢胶的问题, 而另一方面, 经过品质检测, 双面所得出的黏着力数据亦优秀, 皆可达到 1kg/in 的标准。 0014 除上述实施例外,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2450030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50030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