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089532.7 (22)申请日 2014.03.12 (73)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 仁爱路199号 (72)发明人 张雨青伍敏晖万良泽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陶海锋 (51)Int.Cl. C07C 233/47(2006.01) C07C 231/12(2006.01) B01F 17/28(2006.01) (56)对比文件 王凤琴.蚕蛹的综合利用. 淮阴工学院学 报 。
2、.2002,第11卷(第1期),第48页左栏2.1. 吕汶骏 等.蚕蛹蛋白及其水解产物中氨基 酸组成分析. 食品科学 .2012,第33卷(第12 期),第228-232页. 栗晖 等.由蚕蛹蛋白合成N-硬脂酰基复合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食品科技 .2008, (第8期), 第125页右栏2.1-2.3和2.4.2. 李成琴 等.浅谈蚕蛹的综合利用. 谈谈蚕 蛹的综合利用 .2006, (第1期),第18-19页. Min-Hui Wu 等.Nanofiltration recovery of sericin from silk processing waste and synthesis o。
3、f a lauroyl sericin-based surfactant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RSC Adv. .2013, (第4期),第4140-4145页. 林晓珊 等.蚕蛹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其酯型 鉴定. 质谱学报 .2009,第30卷(第3期),第171- 174页. 审查员 王化邦 (54)发明名称 一种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及其 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 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应用化学技术领域。 它以蚕蛹为合成原料, 先将烘干的蚕蛹粉碎, 利 用植物油提取溶剂脱脂, 回收溶剂后制得蛹油和 脱脂蛹粉; 蛹。
4、油水解后得到的蚕蛹脂肪酸与氯化 亚砜反应生成脂肪酰氯; 脱脂蛹粉经过高温高压 酸水解制成蚕蛹氨基酸混合液, 纯化后蚕蛹混合 氨基酸与脂肪酰氯利用肖顿-鲍曼合成方法制成 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 本发明合成的这种可生物 降解的氨基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具有优良的 表面活性性能和较强的去污能力, 可广泛应用于 沐浴露, 洗头膏, 洁面乳, 胡须膏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03864639 B 2016.08.24 CN 103864639 B 1.一种制备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以蚕蛹为原料, 从蚕蛹中提取蛹 油和脱脂蚕蛹蛋白粉, 其特征在于再进行如下步骤。
5、的加工: 将蛹油水解后得到脂肪酸, 脱脂 蚕蛹蛋白水解后得到蚕蛹氨基酸; 将脂肪酸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脂肪酰氯, 再与蚕蛹氨基 酸在碱性条件下生成脂肪酰基氨基酸盐, 加酸纯化后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中性, 合成得 到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脂肪酸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N-脂肪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脂肪酰氯与蚕蛹氨基酸的摩尔比为1: 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6、 脂肪酰氯与蚕蛹氨基酸反应的温度为22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脂肪酰氯与蚕蛹氨基酸反应的时间为35h。 6.根据权利要求1、 2、 3、 4或5中所述制备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 ; 式中: R1, R2, R3分别为蚕蛹C16C18饱和或不饱和、 直链或支链的脂肪酸烷基, R为氨基酸 残基的侧链。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3864639 B 2 一种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完全以蚕丝加工的副产物-蚕蛹为合成原料制。
7、备N-脂肪酰基氨基 酸型表面活性剂的技术。 这项发明还涉及蚕蛹资源的再生利用与应用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重要的化学产品, 应用领域广泛, 需求量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与环保意识的增强, 人们对各类产品品质的追求也在逐渐提高, 因此, 环境友好、 功能性 强的表面活性剂产品已逐渐得到重视和青睐。 0003 N-脂肪酰基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是一类以脂肪酸和氨基酸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 制备合成的, 因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易降解性, 目前已在食品、 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 油脂和氨基酸的高成本与来源有限已成为此类表面活性剂发展的 重要因素, 这促。
8、使我们科研人员寻找更为经济有效的自然可再生资源来发展这类表面活性 剂。 例如, 有研究者利用大豆油和赖氨酸作为反应原料合成N-酰基赖氨酸表面活性剂 (参见 文献Montet,D.etal.J.Am.OilChem.Soc.67:771-774,1990) , 利用大豆分别 与玉米油、 橄榄油及棕榈油作为合成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底物 (参见文献Nagao,A. 郭清 泉,张兰威.食品与机械.6:12-14,1999) 。 蚕蛹蛋白富含丰富的氨基酸, 符合FAO/WHO规 定的氨基酸模型, 经临床研究发现, 它适于因消化吸收障碍、 大手术后及其它疾病所引起的 低蛋白血症 (李秀艳.今日科技.3。
9、,1998) 。 此外, 蚕蛹也被用来培养蛹虫草 (贡成良 .中 国食用菌.12,1994) 。 然而由于高温处理后的蚕蛹本身所具有难闻气味, 作为食品使人们 难以欣然接受, 从而导致其应用领域及消费量的限制。 目前, 虽然已有众多有关对蚕蛹除味 的研究, 但还并没有成功将异味除去的报道。 至此, 大量蚕蛹被加工成饲料, 仅有少量蚕蛹 被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中。 我国是个丝绸大国, 每年均有大量蚕蛹产出。 因此, 开发一种以 蚕蛹为基础的既经济又环保的产品是我们研究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0005 从经济、 环保等方面进行考虑, 将蚕蛹开发成N-脂肪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是 将来对蚕蛹。
10、综合利用的一个选择方向。 以全部蚕蛹为原料开发的表面活性剂能高效地对缫 丝或机打丝棉片副产物进行有效利用, 同时也能给丝绸加工厂带来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说明书 1/5 页 3 CN 103864639 B 3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对缫丝或机打丝棉片的副产物蚕蛹的综合利用存在的 不足, 提供一种全新的低成本, 高效率回收利用蚕蛹的方法。 0007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制备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方 法, 以蚕蛹为原料, 从蚕蛹中提取蛹油和脱脂蚕蛹蛋白粉, 将蛹油水解后得到脂肪酸, 脱脂 蚕蛹蛋白水解后得到蚕蛹氨基酸; 将脂肪酸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脂肪酰氯, 再与蚕。
11、蛹氨基 酸在碱性条件下生成脂肪酰基氨基酸盐, 加酸纯化后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中性, 合成得 到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 0008 本发明制备方法中, 脂肪酸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2; 脂肪酰氯与蚕蛹氨基 酸的摩尔比为1: 1.52.5。 脂肪酰氯与蚕蛹氨基酸反应的温度为2228。 脂肪酰氯与蚕 蛹氨基酸反应的时间为35h。 0009 本发明制备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一个优选的合成路线如下: 0010; 0011 式中: R1, R2, R3分别为蚕蛹C16C18饱和或不饱和、 直链或支链的脂肪酸烷基, R为 氨基酸残基的侧链。 0012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包括按上述制备方。
12、法得到的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 它的化学结构通式为: 0013; 0014 式中, R1, R2, R3分别为蚕蛹C16C18饱和或不饱和、 直链或支链的脂肪酸烷基, R为 氨基酸残基的侧链。 0015 本发明将鲜蚕蛹烘干、 粉碎, 利用食用提取溶剂正己烷进行脱脂处理获得脂肪和 脱脂蛹蛋白粉; 将脂肪水解制备脂肪酸, 然后利用氯化亚砜与其进行反应制备脂肪酰氯; 利 用高温高压酸水解法将脱脂蛹蛋白粉水解成蚕蛹氨基酸混合液; 将脂肪酰氯与蚕蛹氨基酸 混合液采用肖顿鲍曼反应制备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 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合成得到的N。
13、-脂肪 说明书 2/5 页 4 CN 103864639 B 4 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 具有优越的表面活性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本发明以蚕蛹为原料 合成的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 克服了此类表面活性剂的原材料供应问题, 同时也解决了缫 丝和机打丝绵片副产物蚕蛹的高附加值利用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制备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工艺流程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蛹油、 脂肪酸、 蛹蛋白水解物及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 面活性剂的红外光谱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脂肪酰氯的红外光谱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蚕蛹氨基酸和N-脂肪酰基氨。
14、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表面 张力测定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22 实施例1: 0023 参见附图1, 它是本实施例制备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工艺流程图。 0024 步骤1: 将缫丝蛹或机打丝绵片蛹用水反复冲洗, 置于80的烘箱内加热烘干25 h, 待水分低于5%时, 将蚕蛹粉碎。 称取1kg蚕蛹粉于提取容器中, 随后加入4L的正己烷, 在40下萃取3个小时。 此时, 萃取混合溶液的颜色为橙色, 然后利用旋转蒸发仪回收正己 烷, 同时得到脂肪大约230g, 又称蛹油, 大约占干蚕蛹的23%左右, 剩余组分大部分为脱脂 蚕蛹蛋。
15、白粉约650g, 占干蚕蛹总重的65%左右。 0025 步骤2: 从收集得到的蛹油中称取200g, 加入到800mL浓度为2M的氢氧化钠乙 醇溶液中, 在6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反应, 直至均相溶液出现, 随后利用热的饱和食盐水对 其进行洗涤, 使水解产物高级脂肪酸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将分离得到的高级脂肪酸钠溶 于水, 边搅拌边滴加浓盐酸调节pH值至2左右, 此时出现橘黄色的沉淀, 即为脂肪酸粗产品。 用纱布将沉淀收集, 同时利用蒸馏水洗涤数次, 除去多余的盐酸; 将洗涤后的脂肪酸溶于 800mL的乙酸乙酯中, 利用旋转蒸发仪将乙酸乙酯除去, 再用无水硫酸钠进行脱水处理, 获 得蜡状的固体脂肪酸。
16、200g。 蚕蛹品种的不同会直接导致产率的不同, 本发明所使用的家蚕 品种为苏豪钟晔。 0026 步骤3: 称取脂肪酸150g, 将其溶解于50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 置于配有搅拌装 置的三口烧瓶中, 将三口烧瓶置于可控温的油浴锅中, 将温度调至15, 在回流中缓慢滴加 75mL的氯化亚砜, 同时滴加0.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于反应容器中作为催化剂。 待滴加 完毕后, 将反应温度调至65反应2h, 整个反应都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 所需有机溶剂均为 绝对无水的, 反应环境干燥。 反应完后, 在40低压下将多余的氯化亚砜除去, 得到中间产 物脂肪酰氯140g, 直接用于后续反应。 0027 步。
17、骤4: 称取步骤1中制备的脱脂蚕蛹蛋白粉100g, 溶于1L浓度为1.5N的盐酸 中, 在125, 0.235MPa的条件下水解反应30min, 得到蛹蛋白水解液, 将其通过PP棉 (聚 丙烯短纤维) 和活性炭进行过滤, 再进行脱酸处理, 将得到的橘红色溶液冻干成粉末蚕蛹氨 基酸96g, 用于后续表面活性剂合成的原料。 说明书 3/5 页 5 CN 103864639 B 5 0028 步骤5: 称取步骤4提供的蚕蛹混合氨基酸50g溶于1L水中, 调节pH值至89, 配 制成蚕蛹氨基酸溶液。 将其至于备有程序控温仪和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 (本实施例选用的 设备型号为BILON-W-2003T, 。
18、天津比郎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 在反应釜中加入约1L的丙酮, 将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5左右, 随后缓慢滴加步骤3提供的脂肪酰氯50mL, 同时滴加浓 度为2.0M的氢氧化钠溶液, 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为8左右。 滴加完毕后, 将反应温度升至室 温后再反应4h, 此时反应混合液呈黏稠状和棕红色。 待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混合液的pH值 调至12, 呈现棕红色沉淀, 即为粗产品N-脂肪酰基氨基酸。 最后, 将获得的沉淀依次利用 热水与石油醚洗涤多次, 再将产物溶解于无水乙醇中, 同时滴加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 控制 反应溶液的pH为78左右, 继续在室温下反应30min。 在整个反应中所用的有机溶剂均用。
19、 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回收, 最后获得产品58.5g, 产物的回收率大约为58%。 0029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蛹油、 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测定, 采用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本实施例选用仪器为AgilentJ&Wscientific,Folsom,CA,USA) , 结果参见表1。 分 别对得到的蛹油、 脂肪酸、 蛹蛋白水解物及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表面活性剂进行红外结构 分析 (本实施例选用仪器为Nicolet6700系列红外光谱仪 (Thermo,USA) , 其结果参见附图 2。 图中, 曲线a为蛹油, 曲线b为脂肪酸, 曲线c为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 曲线d为蚕蛹蛋白水 解物。 0030 。
20、对脂肪酰氯采用Varian640红外光谱仪 (Varian,USA) 进行红外结构分析, 结果 参见附图3。 0031 对蚕蛹蛋白水解物和N-脂肪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氨基酸组成用L-8900高 速氨基酸分析仪 (Hitachi,Japan) 分析, 结果参见表2。 0032 对蚕蛹蛋白水解物和N-脂肪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 () 用DCAT21 全自动表面张力仪 (Dataphysics,Germany) 测定, 结果参见附图4。 通过绘制-lgc曲线得 出临界胶束浓度 (CMC) 值, 即为曲线的转折点。 在此点的表面张力值被称为最小表面张力值 (CMC) 。 具体结果参见表3。
21、。 0033 表1.蛹油脂肪酸的组成 0034 保留时间(min)分子结构式蛹油脂肪酸的组成占总量百分比 (%) 22.531棕榈油酸(C16:1) 0.17 22.738棕榈酸(C16:0)25.33 23.782十四甲基棕榈酸(C17:0)0.09 24.470亚油酸(C18:2)4.12 24.537亚麻油酸 (C18:3)63.59 24.757硬脂酸(C18:0)6.26 0035 表2.蚕蛹蛋白水解物和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的氨基酸组成 说明书 4/5 页 6 CN 103864639 B 6 0036 NO氨基酸缩写分子量蛹蛋白水解物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 1Asp133.1016.。
22、8716.31 2Thr119.122.511.32 3Ser105.096.586.34 4Glu147.1317.5515.25 5Gly75.078.0820.23 6Ala89.098.027.53 7Cys121.100.720 8Val117.154.952.36 9Met149.213.572.66 10Ile131.172.962.26 11Leu131.176.855.49 12Tyr181.195.193.26 13Phe165.191.671.23 14Lys146.196.015.56 15His155.161.441.13 16Arg174.201.080.98 17Pro115.134.512.13 0037 表3蚕蛹蛋白水解物和N-脂肪酰基氨基酸钠的物化性能 0038 样品临界胶束浓度(g/L)最小表面张力值(mN/m) 蛹蛋白水解物4.4749.92 表面活性剂2.5728.04 说明书 5/5 页 7 CN 103864639 B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103864639 B 8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103864639 B 9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103864639 B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