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第196位点发生突变的ACE突变基因及其应用.pdf

  • 上传人:刘**
  • 文档编号:8697849
  • 上传时间:2020-12-13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878.6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380125.1

    申请日:

    20171220

    公开号:

    CN108130367A

    公开日:

    2018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Q1/6883,C12Q1/6869,C12N15/12

    主分类号:

    C12Q1/6883,C12Q1/6869,C12N15/12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发明人:

    宋颖芳,洪景芳,陈锦华,邹淑梅,柳德灵,赖国祥

    地址: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西二环北路156号

    优先权:

    CN201711380125A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严欢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人ACE突变基因形式,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经验证它是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COPD的致病基因,所发生的突变为c.196C>T,这可以为COPD致病机理的解析和致病基因检测提供依据;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Sanger测序的ACE突变基因检测方法,其中ACE突变基因片段的扩增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所构建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经济地获取COPD致病基因突变信息,有助于COPD的辅助分析。

    权利要求书

    1.一种ACE突变基因,其特征在于:ACE基因第196位点的C核苷酸突变成了T核苷酸即发生了c.196C>T突变,突变所在片段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CE突变基因在构建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病基因检测方法和致病基因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病基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靶标为ACE基因,主要步骤如下:(1)ACE基因片段扩增提取待测者样本的基因组DNA,利用设计合成的PCR引物对进行ACE基因突变片段扩增;(2)ACE基因扩增片段测序分析将(1)中扩增的ACE基因突变片段进行Sanger测序,与野生型参考序列进行比对获取突变信息,以此应用于COPD辅助分析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病基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样本为血液或口腔粘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病基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PCR引物对序列如SEQIDNO.2和SEQIDNO.3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病基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ACE基因突变片段扩增其扩增条件为:95℃预变性3min;94℃变性15s,53℃退火20s,72℃延伸40s,循环30次;72℃终延伸5min。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CE突变基因及其在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病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常呈进行性发展,主要包括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和末梢气道疾病。它是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在所有疾病的死亡原因中高居第四位,且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渐增的趋势,据WHO报导到2030年COPD或将成为世界第三大致死疾病,因此COPD的防治显得尤为迫切,而这离不开对其致病因素的深入解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COPD是由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已知若干基因变异和多态性以及多种环境因素均是其致病的高危因素。

    到目前为止为研究所明确的是,a1-AT基因是当前唯一得到确认的与COPD发病有密切相关的基因,其编码的蛋白a1-抗胰蛋白酶(AAT)缺乏易发生COPD;吸烟则是COPD致病的最危险环境因素。然而a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仅占COPD的1%-2%,吸烟者中只有10%-15%会发生COPD,非吸烟者也可以发生慢性气流受限。除a1-AT基因之外,初步研究显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因、SERPINA3基因、HMOX1基因、GST-S基因和ACE基因等少数几个基因的相关变异或多态性也和COPD易感性相关,但需要进一步确证。对于不同人种和人群,其COPD致病的遗传易感性位点既有共同部分也会有差异部分。目前中国人群特异的COPD易感或致病基因及其位点尚未得到很好揭示。

    本发明针对收集到的福建省及其周边地区的16个COPD特定家系,通过对相关家系成员进行人类基因组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比对,发现了COPD的一个新的遗传性致病基因突变——ACE基因的c.196C>T突变,并通过构建的Sanger测序检测法在人群样本中做了进一步的验证。ACE(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编码基因,携带ACE基因特定基因型的长期吸烟者,其体内的ACE活性明显增加,使血管紧张素II量增加,可以诱发气道炎症反应,从而促进COPD的发生。然而本发明提供的ACE致病基因突变并未见报道且与COPD患者吸烟与否并无直接关联,COPD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的全面系统解析将有助于其防治工作的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ACE突变基因,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病基因。同时提供了基于Sanger测序技术的ACE突变基因检测方法;这些可以为特定ACE突变基因引起的COPD致病机理的解析和致病基因检测提供依据。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人ACE突变基因,其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所示,对应的突变为c.196C>T突变;发生c.196C>T突变的ACE基因经检测和验证为人类COPD致病基因,可以被应用于构建人类COPD致病基因检测方法和人类COPD致病基因检测试剂盒中。

    其中,参照野生型ACE基因序列(NCBI登录号为NG_011648.1),所述c.196C>T突变是指ACE基因第196位点的C核苷酸突变成了T核苷酸,SEQ ID NO.1只展现ACE突变基因前500个核苷酸序列,其余序列详见参考序列NG_011648.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特定ACE突变基因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主要步骤:

    (1)ACE基因突变片段扩增

    提取待测者样本的基因组DNA,利用设计合成的PCR引物对进行ACE基因突变片段扩增;

    (2)ACE基因扩增片段测序分析

    将(1)中扩增的ACE基因突变片段进行Sanger测序,与野生型参考序列进行比对获取突变信息,以此应用于COPD辅助分析中。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样本为人体正常组织,优选血液或口腔粘膜;所述的PCR引物对其序列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扩增条件为:95℃预变性3min;94℃变性15s,53℃退火20s,72℃延伸40s,循环30次;72℃终延伸5min;所述的ACE基因突变是指ACE基因的c.196C>T突变。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Sanger测序只需按标准操作进行即可,也可以送样品到专业的DNA测序公司进行Sanger测序,最终需要得到ACE基因扩增片段的序列;所述COPD辅助分析包括COPD的辅助筛查和诊断。

    本发明提供的人ACE突变基因形式,可以为COPD致病机理的解析和致病基因检测提供依据;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基于Sanger测序的ACE致病基因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经济地获取突变信息,有助于COPD的辅助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家系JX1相关信息,COPD先证患者为图中II1。此图中正方形表示男性,圆形表示女性;黑色填充表示COPD患者,空心表示非COPD者;“+”表示存在ACE基因的c.196C>T突变,“-”表示不存在ACE基因的c.196C>T突变,“\”表示吸烟者;I、II分别代表第1和2代,数字为成员编号。

    图2是实施例1中家系JX2相关信息,COPD先证患者为图中II1。此图中正方形表示男性,圆形表示女性;黑色填充表示COPD患者,空心表示非COPD者;“+”表示存在ACE基因的c.196C>T突变,“-”表示不存在ACE基因的c.196C>T突变,“\”表示吸烟者;I、II分别代表第1和2代,数字为成员编号。

    图3是ACE基因扩增片段电泳图谱,图中从左右到右对应DNAMarker和家系JX1成员II1、II2、I1和I2样本。

    图4是COPD患者ACE基因扩增片段测序局部示意图谱,图中箭头指示第196位点测序结果为T核苷酸。

    图5是非COPD者其ACE基因扩增片段测序局部示意图谱,图中箭头指示第196位点测序结果为C核苷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COPD的发生涉及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两者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吸烟是COPD致病的最危险环境因素,然而在特定家系中,吸烟甚至是严重吸烟成员并不患COPD,而不吸烟成员反而患COPD,在此类家系中有很大可能性其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对于此类家系成员遗传差异性的解析,将是筛选COPD致病基因突变的良好切入点。COPD的相关检查和诊断分析遵循现有常规的临床实际和标准。肺功能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0.70,即为持续性气流受限。

    实施例1COPD致病基因筛选

    实施例1是16个COPD家系的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

    (1)COPD家系入组和样本采集

    本研究选取无吸烟史且经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通过询问其家系COPD发病情况,筛选其家系中兄弟姐妹有吸烟史却未患COPD成员的家系,对相关成员进行COPD相关检查确诊COPD患病情况并选择家系中COPD患者和非COPD健康成员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前述事宜是在取得入选COPD家系相关成员知情同意情况下开展的。研究对象均来自福建省及其周边地区,共收集到16个符合条件的COPD家系。收集COP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集所有人的空腹静脉抗凝血各10ml。

    COPD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

    利用德国Qiagen公司的QIAamp血液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待测患者血液样本基因组DNA,检测合格后将其送华大基因进行全外显子组捕获测序。全外显子测序建库采用的是美国Agilent公司的SureSelect Human All Exon Kit V1试剂盒,二代测序仪是美国Illumina公司的Hiseq2500,测序的平均深度为684×。针对原始测序数据,利用测序仪自带软件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和分析,识别SNV、Indel、CNV等病并进行注释,再利用dbSNP数据库,千人基因组数据库和8个HapMap外显子组数据库等数据库过滤无效和多态性信息确定突变位点信息。分析16个家系的测序信息发现有2个家系(编号JX1和JX2)中,COPD患者(JX1的II1和I2,JX2的II1和I1)均存在ACE基因的c.196C>T突变,非COPD患者(JX1的II2和I1,JX2的II2和I2)均无此突变,如表1和图1、图2所示。

    表1ACE基因突变信息

    家系 COPD患者 基因 突变 突变类型 染色体 外显子 测序数 JX1 II1和I2 ACE c.196C>T 错义突变 17号 1号 892 JX2 II1和I1 ACE c.196C>T 错义突变 17号 1号 765

    (3)ACE突变基因检测方法构建

    由于筛选到明确的COPD的候选致病基因及其突变位点,因此可以构建基于Sanger测序的突变基因检测方法,先检验(2)中的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的正确性,再在COPD人群样本中对ACE基因突变情况和遗传特性做进一步分析和确证。针对新发现的ACE基因的c.196C>T突变,利用Permer6.0和Oligo7.0设计PCR引物对扩增该突变所在基因片段。设计的引物对序列如SEQ ID NO.2(上游引物)和SEQ ID NO.3(下游引物)所示,所扩增片段长度为336bp。采用步骤(2)中提取的基因组DNA作为ACE基因突变片段的扩增模板,按照表2所示配制扩增体系,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其余PCR扩增试剂也购置于该公司。扩增条件为:95℃预变性3min;94℃变性15s,53℃退火20s,72℃延伸40s,循环30次;72℃终延伸5min。PCR扩增仪为美国ABI公司的2720。

    表2ACE突变片段扩增体系

    组份 添加量/μl 10×PCR Buffer 2.5 dNTP Mixture 2.0 上游引物(10μmol/l) 0.5 下游引物(10μmol/l) 0.5 rTaq DNA聚合酶 0.25 基因组DNA(100ng/μl) 0.25 灭菌去离子水 19.0

    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图3是家系JX1的4个成员样本的ACE基因扩增片段,均出现单一的扩增条带,且扩增片段长度范围符合理论长度336bp;家系JX2成员的扩增情况类似。将扩增产物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Sanger测序,测序仪为美国ABI公司的3730xl DNAAnalyzer。经检测,Sanger测序结果和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一致,即对于相关成员全外显子组测序检出ACE基因c.196C>T突变的,Sanger测序也检出同样的突变,而全外显子组测序未检出ACE基因c.196C>T突变的,Sanger测序也未检出此突变;以此验证了全外显子组测序的突变检测结果,同时也说明了所构建的基于Sanger测序的突变基因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在JX1家系中(图1),II1是COPD先证者但不吸烟,其母亲I2也是不吸烟但有COPD,而其弟弟II2和其父亲I1均是吸烟但没患COPD,经检测家系成员遗传背景存在差异。II1和I2都为COPD患者均存在ACE基因的c.196C>T突变(Sanger测序结果详见图4),而II2和I1均无此突变均为非COPD者(Sanger测序结果详见图5)。在家系JX2中(图2),也是COPD患者即II1和I1均存在ACE基因的c.196C>T突变(参见图4),而II2和I2均无此突变均为非COPD者(详见图5)。由此可知,ACE基因的c.196C>T突变为COPD的致病基因突变,家系JX1中II1的突变遗传自其母亲I2,家系JX2中II1的突变遗传自其父亲I1,符合遗传规律。在此2个家系中遗传因素做主导,吸烟与否并非COPD患病的决定性因素。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利用本发明构建的基于Sanger测序的ACE基因c.196C>T突变检测方法在群体样本中进行的验证。

    另外随机选取与实施例1不同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100例(COPD组)以及100例非COPD的健康人(健康组),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抽取每个人空腹静脉抗凝血样2ml,采用本发明构建的基于Sanger测序的ACE基因c.196C>T突变检测方法,具体操作和参数同实施例1。结果发现健康组均不含ACE基因的c.196C>T突变,该突变只在COPD患者中检出。共5例COPD患者检出了ACE基因的c.196C>T突变,其中4例收集到了家系样本(编号jx1-4),同实施例1的家系分析,发现这4个家系成员均符合COPD患者存在ACE基因的c.196C>T突变,非COPD患者不存在ACE基因的c.196C>T突变,且致病基因突变在家系中符合代际遗传规律(表3,I、II和III分别代表第1、2和3代,数字为成员编号,I1为父亲或祖父,I2为母亲或祖母);从而从正反两方面再次验证了本发明提供的ACE基因突变形式的COPD致病性,以及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表3验证家系突变检测情况

    虽然本发明是通过优选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序列表

    <1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120> 第196位点发生突变的ACE突变基因及其应用

    <160> 3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500

    <212> DNA

    <213> 智人(Homo sapiens)

    <400> 1

    agaaggggca gagccgagca ccgcgcaccg cgtcatgggg gccgcctcgg gccgccgggg 60

    gccggggctg ctgctgccgc tgccgctgct gttgctgctg ccgccgcagc ccgccctggc 120

    gttggacccc gggctgcagc ccggcaactt ttctgctgac gaggccgggg cgcagctctt 180

    cgcgcagagc tacaattcca gcgccgaaca ggtgctgttc cagagcgtgg ccgccagctg 240

    ggcgcacgac accaacatca ccgcggagaa tgcaaggcgc caggtgggcg cccgggcccg 300

    ggcgggggcg gggcggggcc gcggcggcca atcacagcac gcggccggct tgtggggcgg 360

    gcaggctggc gcccccgacc cgaaccccac cccgaccccg gaccctcgcc ccgacagtca 420

    gccgcggggc ccgagcgccg ggctgcgcgc acggcctgcg ctcccagcat gcacgagttg 480

    gatggatgag ggtggctgct 500

    <210> 2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

    caacttttct gctgacgag 19

    <210> 3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

    caactcgtgc atgctgggag 20

    关 键  词:
    196 发生 突变 ACE 基因 及其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196位点发生突变的ACE突变基因及其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869784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