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用发酵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工程用发酵罐.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93649.9 (22)申请日 2016.05.04 (73)专利权人 李先航 地址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 大学城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B2区 (72)发明人 李先航 (51)Int.Cl.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包括发酵罐体、 加强底座、 一对提手柄、 发酵罐盖 体、 多个转动连接轴、 多个盖体固定扣、 顶部排气 阀、 第一蓄水管、 多根连。
2、接管道、 第二蓄水管、 排 气口及采样阀; 加强底座设在发酵罐体底部, 提 手柄设在发酵罐体上, 发酵罐盖体盖在发酵罐体 上, 转动连接轴连发酵罐体及盖体固定扣, 盖体 固定扣扣接发酵罐盖体, 顶部排气阀设在发酵罐 盖体上, 第一蓄水管通过连接管道与顶部排气阀 密封插接, 第一蓄水管通过连接管道与第二蓄水 管连接, 第二蓄水管通过连接管道与排气口连 接; 采样阀设置在发酵罐盖体上。 本实用新型密 封性强, 牢固度高, 能将发酵罐体内的气体排出, 有利于生物发酵,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5635561 U 2016.10.12 CN 205635。
3、561 U 1.一种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包括发酵罐体、 加强底座、 一对提手柄、 发酵罐 盖体、 多个转动连接轴、 多个盖体固定扣、 顶部排气阀、 第一蓄水管、 多根连接管道、 第二蓄 水管、 排气口及采样阀; 所述的发酵罐体为上端开口的桶状结构, 所述的发酵罐体的上部向 内侧收窄; 所述的加强底座为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 所述的加强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 发酵罐体的底部, 所述的发酵罐体与所述的加强底座为金属材质制成的一体结构; 所述的 一对提手柄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体的外壁上, 位于所述的发酵罐体的上部两侧; 所述的发酵罐盖体罩盖在所述的发酵罐体的上端开口处, 所述的多个。
4、转动连接轴分别间隔 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体的外壁上, 位于所述的发酵罐体的顶部,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的 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多个转动连接轴对应连接,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分别通过所述的多个 转动连接轴上下翻转,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弯曲呈 “C” 形结构,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的 另一端分别活动扣接在所述的发酵罐盖体的顶部边缘处, 使所述的发酵罐盖体与所述的发 酵罐体扣紧连接; 所述的顶部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盖体上, 位于所述的发酵罐盖体 的中央, 所述的第一蓄水管的上端通过所述的连接管道与所述的顶部排气阀密封插接, 所 述的第一蓄水管的下端通过所述的连接管道与所述的第二蓄水管的下端连接, 所。
5、述的第二 蓄水管的上端通过所述的连接管道与所述的排气口连接; 所述的第一蓄水管及第二蓄水管 的内径相当且大于所述的连接管道的内径, 所述的第一蓄水管与所述的第二蓄水管位于同 一水平高度上; 所述的采样阀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盖体上, 位于所述的顶部排气阀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酵罐盖体的下端边 缘处设有环形嵌装槽, 所述的环形嵌装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的发酵罐体的上端边缘 处嵌入设置在所述的环形嵌装槽内, 并与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密封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酵罐盖体的中 央设有第二密封圈,。
6、 所述的顶部排气阀通过所述的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的发酵罐盖体密封连 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酵罐体上间隔设有 多条防裂加强筋, 所述的多条防裂加强筋与所述的发酵罐体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酵罐盖体的顶部边 缘间隔设有多个凹陷部,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的上端分别对应设有凸起部, 所述的多个 盖体固定扣的凸起部适配嵌入在所述的多个凹陷部内。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635561 U 2 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7、 背景技术 0002 在生物工程领域中, 生物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 对于 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认识愈益明朗化, 发酵工程正在走近科学。 现有技术的发酵罐结 构简单, 密封性差, 且生物发酵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 可能引起发酵罐的开裂甚至爆 炸, 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提供一种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能具有较高的密封性, 提高使用 的安全性。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包括发酵罐体、 加强底座、 一对提手柄、 发酵罐盖体、 多个 转动连接轴、 多个盖体固定扣、 顶。
8、部排气阀、 第一蓄水管、 多根连接管道、 第二蓄水管、 排气 口及采样阀; 所述的发酵罐体为上端开口的桶状结构, 所述的发酵罐体的上部向内侧收窄; 所述的加强底座为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 所述的加强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体的 底部, 所述的发酵罐体与所述的加强底座为金属材质制成的一体结构; 所述的一对提手柄 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体的外壁上, 位于所述的发酵罐体的上部两侧; 所述的发酵 罐盖体罩盖在所述的发酵罐体的上端开口处, 所述的多个转动连接轴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 的发酵罐体的外壁上, 位于所述的发酵罐体的顶部,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的一端分别与 所述的多个转动连接轴对应连接, 所述。
9、的多个盖体固定扣分别通过所述的多个转动连接轴 上下翻转,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弯曲呈 “C” 形结构,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的另一端分别 活动扣接在所述的发酵罐盖体的顶部边缘处, 使所述的发酵罐盖体与所述的发酵罐体扣紧 连接; 所述的顶部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盖体上, 位于所述的发酵罐盖体的中央, 所述 的第一蓄水管的上端通过所述的连接管道与所述的顶部排气阀密封插接, 所述的第一蓄水 管的下端通过所述的连接管道与所述的第二蓄水管的下端连接, 所述的第二蓄水管的上端 通过所述的连接管道与所述的排气口连接; 所述的第一蓄水管及第二蓄水管的内径相当且 大于所述的连接管道的内径, 所述的第一蓄水管与。
10、所述的第二蓄水管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上; 所述的采样阀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盖体上, 位于所述的顶部排气阀的一侧。 0006 上述的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其中, 所述的发酵罐盖体的下端边缘处设有环形嵌装 槽, 所述的环形嵌装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的发酵罐体的上端边缘处嵌入设置在所述 的环形嵌装槽内, 并与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密封接触连接。 0007 上述的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其中, 所述的发酵罐盖体的中央设有第二密封圈, 所述 的顶部排气阀通过所述的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的发酵罐盖体密封连接。 0008 上述的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其中, 所述的发酵罐体上间隔设有多条防裂加强筋, 所 说明书 1/3 页 3 。
11、CN 205635561 U 3 述的多条防裂加强筋与所述的发酵罐体为一体结构。 0009 上述的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其中, 所述的发酵罐盖体的顶部边缘间隔设有多个凹 陷部,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的上端分别对应设有凸起部,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的凸起 部适配嵌入在所述的多个凹陷部内。 0010 本实用新型密封性强, 牢固度高, 能将发酵罐体内的气体排出, 有利于生物发酵,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物工程用发酵罐的主视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生物工程用发酵罐的发酵罐盖体的仰视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生物工程用发酵罐的盖体固定扣的主视图。 具体。
12、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5 请参见附图1所示, 一种生物工程用发酵罐, 包括发酵罐体1、 加强底座2、 一对提手 柄3、 发酵罐盖体4、 多个转动连接轴5、 多个盖体固定扣6、 顶部排气阀7、 第一蓄水管8、 多根 连接管道9、 第二蓄水管10、 排气口11及采样阀12; 所述的发酵罐体1为上端开口的桶状结 构, 所述的发酵罐体1的上部向内侧收窄; 所述的加强底座2为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结构, 所述 的加强底座2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体1的底部, 所述的发酵罐体1与所述的加强底座2为 金属材质制成的一体结构; 所述的一对提手柄3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发酵。
13、罐体1的外壁 上, 位于所述的发酵罐体1的上部两侧; 所述的发酵罐盖体4罩盖在所述的发酵罐体1的上端 开口处, 所述的多个转动连接轴5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体1的外壁上, 位于所述的 发酵罐体1的顶部,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6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多个转动连接轴5对应连 接,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6分别通过所述的多个转动连接轴5上下翻转, 所述的多个盖体 固定扣6弯曲呈 “C” 形结构,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6的另一端分别活动扣接在所述的发酵 罐盖体4的顶部边缘处, 使所述的发酵罐盖体4与所述的发酵罐体1扣紧连接; 所述的顶部排 气阀7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盖体4上, 位于所述的发酵罐盖体4的中央。
14、, 所述的第一蓄水管8 的上端通过所述的连接管道9与所述的顶部排气阀7密封插接, 所述的第一蓄水管8的下端 通过所述的连接管道9与所述的第二蓄水管10的下端连接, 所述的第二蓄水管10的上端通 过所述的连接管道9与所述的排气口11连接; 所述的第一蓄水管8及第二蓄水管10的内径相 当且大于所述的连接管道9的内径, 所述的第一蓄水管8与所述的第二蓄水管10位于同一水 平高度上; 所述的采样阀12设置在所述的发酵罐盖体4上, 位于所述的顶部排气阀7的一侧。 0016 请参见附图2所示, 所述的发酵罐盖体4的下端边缘处设有环形嵌装槽13, 所述的 环形嵌装槽13内设有第一密封圈14, 所述的发酵罐体。
15、1的上端边缘处嵌入设置在所述的环 形嵌装槽13内, 并与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4密封接触连接, 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 0017 所述的发酵罐盖体4的中央设有第二密封圈15, 所述的顶部排气阀7通过所述的第 二密封圈15与所述的发酵罐盖体4密封连接, 确保发酵罐盖体4的密封性。 0018 所述的发酵罐体1上间隔设有多条防裂加强筋16, 所述的多条防裂加强筋16与所 述的发酵罐体1为一体结构, 可用于提高发酵罐体1的强度, 避免破裂甚至爆炸。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5635561 U 4 0019 请参见附图3所示, 所述的发酵罐盖体4的顶部边缘间隔设有多个凹陷部, 所述的 多个盖体固。
16、定扣6的上端分别对应设有凸起部17, 所述的多个盖体固定扣6的凸起部17适配 嵌入在所述的多个凹陷部内, 可进一步固定发酵罐盖体4, 防止因发酵罐体1内部的压强变 化而松动。 0020 使用时, 将发酵物放入发酵罐体1内, 盖上发酵罐盖体4并通过多个盖体固定扣6将 其锁紧; 若需要将发酵罐体1内的气体排出, 可打开顶部排气阀7, 插入连接管道9并连接第 一蓄水管8和第二蓄水管10, 在第一蓄水管8和第二蓄水管10装入清水, 气体可通过第一蓄 水管8和第二蓄水管10排出, 但外部空气不会进入发酵罐体1内; 打开采样阀12可采集发酵 罐体1内的发酵物, 便于了解发酵的进程; 加强底座2可增强发酵罐。
17、体1底部的强度, 通过一 对提手柄3可提拿本实用新型。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端” 、“上部” 、“内侧” 、“底部” 、 “外” 、“两侧” 、“上” 、“下” 、“顶部” 、“一端” 、“另一端” 、“中央” 、“下端” 、“内径” 、“水平” 、“一 侧” 、“中央”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 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 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2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
18、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至少两个, 例如两 个, 三个等,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设置” 、“罩盖” 、“连接” 、“固 定” 、“插接”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
19、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4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密封性强, 牢固度高, 能将发酵罐体内的气体排出, 有利于 生物发酵,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 产品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5635561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05635561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05635561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