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pdf(2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826275.0 (22)申请日 2015.10.23 C12M 1/107(2006.01) C12M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普新环境资源技术有限公 司 地址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 高桥社区教育北路 49 号 4 栋第二层 (72)发明人 王建安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44325 代理人 谭果林 (54) 实用新型名称 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 器, 包括至少一个由不透气膜材料做。
2、成的软袋以 及至少一个由刚性材料做成的支撑架, 所述软袋 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 ; 所述软袋由软袋池和软袋 顶构成, 所述软袋上安装有导气管, 所述软袋上分 别安装有进料管接头和出料管接头, 所述软袋池 的池口周围从上至下安装有至少一圈用于穿插 支撑架的安装筒, 所述支撑架包含至少 3 根立柱 和至少一圈横杆, 所述支撑架的至少一圈横杆穿 过所述软袋的至少一圈安装筒。本实用新型的支 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可以做成内装几米或更高 水位发酵液的中大型反应器。这种厌氧反应器可 完全工业化生产, 方便运输和安装, 利于商品化推 广。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3页 CN 205133594 U 2016.04.06 CN 205133594 U 1/2 页 2 1.一种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一个由不透气膜材料做成的软 袋以及至少一个由刚性材料做成的支撑架, 所述软袋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 ; 所述软袋由软 袋池和软袋顶构成, 所述软袋上安装有导气管, 所述软袋上分别安装有进料管接头和出料 管接头, 所述软袋池的池口周围从上至下安装有至少一圈用于穿插支撑架的安装筒, 所述 支撑架包含至少 3 根立柱和至少一圈横杆, 所述支撑架的至少一圈横杆。
4、穿过所述软袋的至 少一圈安装筒。 2.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一个软袋的进料 管接头上安装有进料管, 至少在一个软袋的出料管接头上安装有出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管上设置的 出料口高于其进料口 ; 所述进料管上设置的出料口的最高点低于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的最 低点。 4.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最 低点低于所述支撑架上最高的一圈横杆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 2-4 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 管的末端分叉为两。
5、条末端开口的管路, 其中一条管路竖直向上并在末端形成与大气相通的 导气口, 另一条管路水平伸出并在末端形成有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管上设置的 出料口低于其进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 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 进料漏斗。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上安装有管 接头, 所述横杆安装在管接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
6、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的横杆穿 过至少一根立柱。 11.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由方形型材 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包含一底 框, 所述立柱安装在底框上。 1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上包围软 袋安装有由保护板构成的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包括防护罩身和防护罩顶。 14.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罩身由保 温板构成, 所述防护罩顶由空心阳光板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支架式软。
7、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罩由软质 保温材料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袋池被一隔墙 分割成两个以上的单元, 各单元通过所述隔墙上的过料口相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袋池被所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5133594 U 2 2/2 页 3 隔墙沿着垂直方向分割成至少两个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包含至少 两圈横杆, 所述软袋池的池口周围从上至下安装有至少两圈用于穿插支撑架的横杆的安装 筒, 且所述软袋上所。
8、有安装筒均穿插有横杆。 1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袋形状为圆柱 形, 所述支撑架的每圈横杆构成一圆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5133594 U 3 1/7 页 4 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沼气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 申请号为 CN200720200873.2 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新型沼气池, 这种软体 沼气池由一软袋以及混凝土或砖砌的池体构成, 软袋放置在池体内, 发酵液和沼气储存在 软袋内, 池体承受软袋的液压使软袋内的液面能维持一定的高度。由于这种软袋。
9、沼气池的 混凝土或砖结构池体的建造比较麻烦和费时, 所以不利于大规模商品化推广。 另外, 由于混 凝土或砖结构的池体不保温, 因此这种软体沼气池的效率不高。 0003 申请号为 CN201120128765.5 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家用有机垃圾沼气发生 装置, 这种沼气发生装置, 包括软质的沼气袋, 沼气袋置于可拆卸壳体内。发酵液和沼气储 存在沼气袋内。由于这种可拆卸壳体的结构设计没有考虑抵御沼气袋内向四周的液压, 因 此当沼气袋接触壳体时有可能将壳体损坏。另外, 由于沼气袋内的液面只能靠沼气袋顶的 拉力和沼气袋的自然形状来维持, 沼气袋内的液面不可能很高, 因此, 这种设计的沼气装置 不。
10、可能做成可装几米甚至十几米高水位发酵液的中大型沼气发酵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中大型沼气发酵装置的 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6 提供一种一种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包括至少一个由不透气膜材料做成的软袋 以及至少一个由刚性材料做成的支撑架, 所述软袋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 ; 所述软袋由软袋 池和软袋顶构成, 所述软袋上安装有导气管 , 所述软袋上分别安装有进料管接头和出料管 接头, 所述软袋池的池口周围从上至下安装有至少一圈用于穿插支撑架的安装筒, 所述支 撑架包含至少 3 。
11、根立柱和至少一圈横杆, 所述支撑架的至少一圈横杆穿过所述软袋的至少 一圈安装筒。 0007 进一步地, 至少在一个软袋的进料管接头上安装有进料管, 至少在一个软袋的出 料管接头上安装有出料管。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出料管上设置的出料口高于其进料口 ; 所述进料管上设置的出料 口的最高点低于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的最低点。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最低点低于所述支撑架上最高的一圈横杆的高 度。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出料管的末端分叉为两条末端开口的管路, 其中一条管路竖直向 上并在末端形成与大气相通的导气口, 另一条管路水平伸出并在末端形成有所述出料管的 出料口。 0011。
12、 进一步地, 所述进料管上设置的出料口低于其进料口。 说 明 书 CN 205133594 U 4 2/7 页 5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进料漏斗。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立柱上安装有管接头, 所述横杆安装在管接头上。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架的横杆穿过至少一根立柱。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立柱由方形型材制成。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架包含一底框, 所述立柱安装在底框上。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架上包围软袋安装有由保护板构成的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包 括防护罩身和防护罩顶。 0019 进一步地, 。
13、所述防护罩身由保温板构成, 所述防护罩顶由空心阳光板构成。 0020 进一步地, 所述防护罩由软质保温材料制成。 0021 进一步地, 所述软袋池被一隔墙分割成两个以上的单元, 各单元通过所述隔墙上 的过料口相连通。 0022 进一步地, 所述软袋池被所述隔墙沿着垂直方向分割成至少两个单元。 0023 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架包含至少两圈横杆, 所述软袋池的池口周围从上至下安装 有至少两圈用于穿插支撑架的横杆的安装筒, 且所述软袋上所有安装筒均穿插有横杆。 0024 进一步地, 所述软袋形状为圆柱形, 所述支撑架的每圈横杆构成一圆圈。 0025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包括一由不透气。
14、的膜材料做成的顶部 接有导气管并接有进料管和出料管的软袋以及一个由刚性材料做成的支撑架 ; 软袋放置在 支撑架内, 支撑架将软袋支撑安装在地面上, 支撑架抵御软袋内向四周的液压使得软袋内 可维持较高水位。 这种结构的软体厌氧反应器可以做成内装几米或更高水位发酵液的中大 型反应器。这种厌氧反应器可完全工业化生产, 方便运输和安装, 利于商品化推广。这种厌 氧反应器的支撑架上还可安装包围软袋的钢质或塑料保护板以保护软袋免受利器破坏, 所 述保护板可为保温板或阳光板, 以保持软袋内发酵液的热量, 并可利于太阳能给软袋内的 发酵液增温。 附图说明 0026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提供的支架式。
15、软体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 0027 图 2 是图 1 的另一视角图 ; 0028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提供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的剖视图 ( 过进料管和 出料管的中心线 ) ; 0029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中的软袋的结构示意图 ; 0030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中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 0031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中的支撑架的剖视图 ( 过一圈横杆的中心线 ) ; 0032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中的支撑架中立柱与横杆的装配示意图 ; 0033 图 8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中的进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34 图 9 是。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中的出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35 图 10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提供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 0036 图 1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 提供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 0037 图 1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 中的软袋的结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205133594 U 5 3/7 页 6 0038 图 1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 提供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加装防护罩的结构示 意图 ; 0039 图 1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 中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 0040 图 1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4 提供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17、的结构示意图 ; 0041 图 16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4 中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 0042 图 17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5 提供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 0043 图 18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6 提供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 0044 图 19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7 提供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5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 0046 1、 软袋 ; 101、 软袋顶 ; 102、 软袋池、 103 导气管 ; 104、 安装筒 ; 105、 进料管接头 ; 106、 出料管接头 ; 107、 隔墙 ; 108、 过料口 ; 0。
18、047 2、 支撑架 ; 201、 立柱 ; 2011、 对穿管接头, 2012、 非对穿管接头 ; 2013、 管接头螺栓 穿插孔 ; 202、 横杆 ; 2021、 横杆螺栓穿插孔 ; 203、 底框 ; 204、 顶框 ; 205、 中间立柱 ; 206、 自攻 螺丝孔 ; 0048 3、 进料管 ; 301、 竖直管 ; 302、 堵头 ; 303、 管接头 ; 304、 管接头 ; 305、 法兰 ; 306、 进 料管进料口 ; 307、 进料管出料口 ; 308、 进料管导气口 ; 309、 单向阀 ; 310、 进料漏斗 ; 0049 4、 出料管 ; 401、 竖直管 ; 4。
19、02、 堵头 ; 403、 管接头 ; 404、 管接头 ; 405、 法兰 ; 406、 出 料管进料口 ; 407、 出料管出料口 ; 0050 5、 紧箍件 ; 0051 6、 防护罩 ; 601、 防护罩身、 602、 防护罩顶 ; 603、 进料管穿孔 ; 604、 出料管穿孔 ; 605、 导气管穿孔 ; 0052 7、 连接管 ; 0053 9、 进料输料管 ; 0054 10、 出料输料管 ; 0055 11、 进料泵 ; 0056 12、 原料蓄积池 ; 0057 13、 溢料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
20、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59 实施例 1 0060 如图 1-3 所示, 本实施例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 包括一个由不透气的膜材料 做成的由六面体表面构成的软袋 1 以及一由钢管和槽钢或铝材或玻璃钢材料等刚性材料 做成的支撑架 2。 0061 所述软袋 1 的结构如图 4 所示。为了描述方便我们将软袋 1 分割成软袋顶 101 和 软袋池 102。即六面体的顶面为软袋顶 101, 六面体底面和四个周面构成的开口容器为软袋 池 102。在软袋顶 101 上安装有导气。
21、管 103, 在软袋池 102 上分别安有进料管接头 105 和出 说 明 书 CN 205133594 U 6 4/7 页 7 料管接头 106。在软袋池 102 的池口四周分别安有一个用于穿插支撑架的横杆 202 且用与 软袋 1 同样膜材料制成的安装筒 104 ; 四条安装筒 104 构成环绕软袋池 102 的池口的一个 圈。 0062 所述支撑架 2 如图 5、 6、 7 所示。支撑架 2 主要由 4 根用方形钢管做成的位于 4 个 角的立柱 201 及四根用圆形钢管做成的横杆 202 构成。为了让支撑架 2 更加稳固以及利于 进料管 3 和出料管 4 的固定, 在支撑架 2 上增加了。
22、一由槽钢做成的底框 203, 以及一由槽钢 做成的顶框 204。如图 7 所示, 支撑架的横杆 202 的两端分别开有一供螺杆穿插的横杆螺 栓穿插孔 2021 ; 如图 6 所示, 位于四个角上的 4 根立柱 201 上都分别焊接一个穿过立柱 201 的对穿管接头2011和一个不穿过立柱201的非对穿管接头2012, 所述立柱201上安装的管 接头包括上述的对穿管接头 2011 及非对穿管接头 2012。如图 7 所示, 在立柱 201 的对穿 管接头 2011、 非对穿管接头 2012 上分别开有供螺栓穿过的管接头螺栓穿插孔 2013。安装 时将横杆 202 穿过一根立柱 201 的对穿管接。
23、头 2011 和软袋上的安装筒 104 并插入另一根 立柱 201 的非对穿管接头 2012 内, 将螺杆分别穿过管接头螺栓穿插孔 2013 和横杆螺栓穿 插孔 2021 并在螺杆上锁上螺帽即可将横杆 202 固定在立柱 201 上, 并同时将软袋 1 安装在 支撑架 2 上。如图 1 所示, 支撑架的四根横杆 202 分别穿过软袋上的四条安装筒 104 将软 袋 1 支撑安装在地面上。四根立柱 201 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底框 203 上, 顶框 204 通过螺 栓安装在四根立柱 201 上。 0063 如图 1 所示, 在软袋的进料管接头 105 上安装有一进料管 3。如图 2 所示, 在软。
24、袋 的出料管接头 106 上安装有出料管 4。进料管 3 和出料管 4 由 PVC 或 PE 塑料管制成。 0064 如图 8 所示, 进料管 3 由一竖直管 301、 一堵头 302、 一带法兰 305 的管接头 303 和 管接头 304 构成。堵头 302 堵住竖直管 301 的底端。进料管的管接头 304 插入软袋的进料 管管接头 105 内并由一紧箍件 5 紧箍密封 ( 如图 1 所示 )。 0065 如图 9 所示, 出料管 4 由一竖直管 401、 一堵头 402、 一带法兰 405 的管接头 403 和 管接头 404 构成。堵头堵住竖直管 401 的底端。出料管的管接头 40。
25、4 插入软袋出料管管接 头 106 内并由一紧箍件 5 紧箍密封 ( 如图 2 所示 )。 0066 如图 1 及图 2 所示, 进料管 3 和出料管 4 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架 2 的底框 203 与 顶框 204 上。 0067 进料管的管接头303的管口定义为进料管进料口306, 进料管管接头304的管口定 义为进料管出料口 307。出料管的管接头 403 的管口定义为出料管出料口 407, 出料管管接 头 404 的管口定义为出料管进料口 406。 0068 如图 3 所示, 为了保证软袋 1 内发酵液产生的沼气气泡不会从进料管 3 及出料管 4 溢出, 以及保持软袋内的液面高度为出料管。
26、出料口 407 的最低点高度, 进料管进料口 306 的最低点需高于出料口 307 的最高点, 出料管出料口 407 的最低点需高于进料口 406 的最 高点 ; 并且进料管出料口 307 的最高点低于出料管出料口 407 的最低点。由于进料管进料 口306的最低点高于出料管出料口407的最低点, 所以软袋1内发酵液的液面与出料口407 的最低点持平。另外, 出料管出料口 407 的最低点 ( 既软袋内发酵液的液面 ) 低于支撑架 的横杆 202 的高度, 这样可保证发酵液不会进入导气管 103, 以免造成导气管 103 堵塞。 0069 由图 3 及图 9 可见, 出料管 4 的末端分叉为两。
27、条末端开口的管路, 其中一条管路竖 直向上并在末端形成与大气相通的导气口 408, 另一条管路水平伸出并在末端形成所述出 说 明 书 CN 205133594 U 7 5/7 页 8 料管的出料口407。 由于出料管4一般会连接一出料输料管10以便将从软袋溢出的发酵液 输送至溢料池 13。如果出料管 4 不设导气口 408, 则软袋内的发酵液会在虹吸作用下从出 料输料管 10 流出直至软袋 1 内液面抵达出料管进料口 406 的最高点。导气口 408 的作用 是杜绝这种虹吸作用的发生。 0070 由图 3 和图 8 可见, 进料管 3 的末端分叉为两条末端开口的管路, 其中一条管路竖 直向上并。
28、在末端形成与大气相通的导气口 308, 另一条管路水平伸出并在末端形成所述进 料管的进料口 306。由于进料管 3 一般会连接一进料输料管 9 以便将原料蓄积池 12 内的 发酵原料泵入软袋 1。如果进料管 3 不设导气口 308, 则当进料泵 11 停止工作时软袋内的 发酵液会在虹吸作用下从进料输料管9流出直至软袋内液面抵达进料管出料口307的最高 点。导气口 308 的作用是杜绝这种虹吸作用的发生。 0071 另外, 如图 1 可见, 在进料管 3 上安装有一个进料漏斗 310。进料漏斗 310 设立的 目的是方便直接从进料漏斗进料, 以利于在没有电从而不能使用进料泵 11 进料的地方使 。
29、用。 0072 如图 1-7 所示, 安装时先将支撑架的四根立柱 201 分别安装在底框 203 上并将顶 框 204 安装在四根立柱 201 上。将四根横杆 202 分别穿过一根立柱 201 的对穿管接头 2011 和软袋上的一条安装筒104, 并将横杆202的一端插入另一根立柱的非对穿管接头2012内, 用螺杆穿过对穿管接头 2011 上的管接头螺栓穿插孔 2013 与横杆 202 一端的横杆螺栓穿 插孔 2021, 用另一个螺杆穿过管接头 2012 上的管接头螺栓穿插孔 2013 与横杆 202 另一端 的横杆螺栓穿插孔 2021 并在螺杆上锁上螺母, 这样便将横杆 202 安装在立柱 。
30、201 上了, 同 时将软袋 1 安装在支撑架 2 上了。如图 1 和图 3 所示, 将进料管 3 的管接头 304 插入软袋 的进料管接头 105 内并用紧箍件 5 紧箍, 将出料管 4 的管接头 404 插入软袋的出料管接头 106 并用紧箍件 5 紧箍。将进料管 3 和出料管 4 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的底框 203 与顶 框 204 上。通过法兰 305 将进料管 3 与进料输料管 9 连接 ; 通过法兰 405 将出料管 4 与出 料输料管 10 连接。将进料输料管 9 的另一端与一处在原料蓄积池 12 内的进料泵 11 连接。 出料输料管 10 的另一端接溢料池 13。将进料漏斗 。
31、310 安装在进料管 3 上。 0073 使用时, 先利用进料泵 11 将原料蓄积池 12 内的发酵原料泵入软袋 1 内直至软袋 1 装满 ( 料液从出料管 4 溢出 )。软袋内发酵原料产生的沼气储存在由软袋 1 内液面以上 的空间构成的气室内并通过导气管 103 输送至沼气燃气用具或其它沼气储存装置。平时加 料时从进料管 3 加入多少新鲜原料, 则进软袋 1 就有多少已经发酵好的原料从出料管 4 导 出至溢料池 13。遇到没有电时用进料漏斗进料。 0074 由于有支撑架2通过软袋池的池口四周的安装筒104对软袋1的支撑, 软袋1向四 周的液压转换成了软袋 1 对支撑架 2 的拉力, 而支撑架。
32、 2 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 ; 所以, 软袋 1内的液面可以为较高的高度。 如果没有支撑架2的支撑, 当软袋装有液体时软袋会在液压 的作用下向四周扩展, 同时软袋内液面下降, 从而将液压转换成对进料管接头 105 和出料 管接头 106 的拉力, 造成软袋 1 从进料管接头 105 和出料管接头 106 处的撕裂。软袋内液 面高的好处在于软袋 1 内的液面越高, 软袋所占地面越小, 越有利于做成大型厌氧反应器 ; 另外, 软袋的高度与其宽度和长度越靠近, 制作同样容积的软袋所需材料越少。 0075 实施例 2 0076 如图 10 所示, 实施列 2 与实施列 1 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式软体厌。
33、氧反应器包 说 明 书 CN 205133594 U 8 6/7 页 9 括两个由不透气膜材料做成的软袋 1 以及两个由刚性材料做成的支撑架 2。进料管 3 安装 在第一个软袋的进料管接头 105 上, 出料管 4 安装在第二个软袋的出料管接 106 头上。一 连接管 7 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个软袋的出料管接头 106 以及第二个软袋的进料管接头 105 内, 将两个软袋连通。这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软袋 1 构成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的优点 是有利于发酵液的充分发酵。因为, 从进料管 3 进入第一个软袋的新鲜发酵液难以马上从 第二个软袋的出料管 4 溢出。 0077 实施例 3 0078 如图 1。
34、1-14 所示, 实施列 3 与实施列 1 的主要不同之处首先在于支撑架增加了二 根中间立柱 205。支撑架 2 的俯视图是一个四边形, 增加的立柱分别处在四边形的两条边 上。另外, 支撑架 2 从上至下包含有七圈横杆 202, 每圈横杆包含四根横杆 202, 该四根横杆 202 构成一个四边形的圈。横杆 202 穿过中间立柱 205。软袋池 102 上环绕池口从上至下 安装有七圈安装筒 104, 每圈安装筒包含六根安装筒 104, 该六根安装筒 104 构成环绕软袋 池的一个四边形的圈。 0079 如图 11 所示, 支撑架的七圈 ( 二十八根 ) 横杆 202 分别穿过软袋的七圈 ( 四十。
35、二 根 ) 安装筒 104 将软袋 1 支撑安装在地面上。由于软袋内液压和自重造成的拉力将分散到 所有的七圈安装筒 104 上, 加上从上至下七层横杆 202 和中间立柱 205 对软袋的阻挡作用, 所以软袋 1 内可以装有比实施列 1 更高水位的料液。当然, 也可只在最高一圈的 6 根安装 筒 104 上穿插横杆 202, 这样的使用效果稍差, 但安装方便快速。 0080 另外, 在进料管的导气口 308 上安装有一单向阀 309, 单向阀的作用是在进料时如 果进料泵的压力过大, 料液也不会从导气口 308 溢出 ; 但进料停止后空气可以通过导气口 308 进入进料管 3。 0081 如图 。
36、12 所示, 软袋池 102 被一由制作软袋的同样膜材料构成的水平方向的隔墙 107 分割成上下两个单元, 其中与进料管 3 连接的单元称为第一级反应室, 与出料管 4 连接 的单元称为第二级反应室。在隔墙 107 的中间开有一过料口 108 连通两个单元。所述软袋 池 102 也可被多个隔墙分割成多个单元 ( 指三个以上 )。这种多级反应器的优点是有利于 原料的充分发酵, 因为进入第一级反应室的新鲜原料很难马上从出料管 4 溢出。 0082 如图 11 和 13 所示, 在支撑架的立柱 201、 中间立柱 205、 底框 203 以及顶框 204 上 开有多个自攻螺丝孔 206。围绕软袋 1。
37、 的四周和顶部包围软袋 1 安装有由阳光板构成的防 护罩 6。阳光板通过支撑架 1 上的自攻螺丝孔 206 利用自攻螺丝安装在支撑架 1 上。所述 防护罩由防护罩身 601 和防护罩顶 602 构成。所述防护罩也可用一般的保温板制作成防护 罩身 601, 用阳光板制作防护罩顶 602。这种结构的防护罩以及全阳光板的防护罩都具有保 护软袋 1 免受利器破坏的功能、 保温功能和利用太阳能增温的功能。当然防护罩 6 也可全 部采用彩钢板或软质保温材料如塑料膜或双层塑料保温膜制作。 采用软质双层塑料保温膜 制作的防护罩尤其适合用于下面实施列 4 的圆柱形厌氧反应器。如图 14 所示, 在防护罩上 6 。
38、上开有供进料管 3 穿入的孔 603 和供出料管 4 穿入的孔 604 ; 以及供导气管 103 穿出的孔 605。 0083 实施例 4 0084 如图15及图16所示, 实施列4与实施列3的主要不同之处之一在于软袋1为圆柱 形, 相应的支撑架2由三根中间立柱205和三圈横杆202构成, 每圈横杆包含三根横杆202, 说 明 书 CN 205133594 U 9 7/7 页 10 且三根横杆 202 构成一圆圈。这种圆柱形的支架式软体厌氧反应器的优点在于支撑架 2 可 以承受更大的方向从圆柱中心轴向外的液压, 因此有利于建成超大型的厌氧反应器。 0085 实施例 5 0086 如图 17 所。
39、示, 实施列 5 与实施列 1 的不同之处之一在于软袋的进料管接头 105 安 装在软袋顶 101 上, 而软袋的出料管接头 106 安装在软袋池 106 上。进料管 3 为一三通管, 其中一端插入软袋的进料管接头 105 内。 0087 实施例 6 0088 如图 18 所示, 实施列 6 与实施列 1 的主要不同之处之一在于软袋的进料管接头 105 和出料管接头 106 均安装在软袋顶 101 上。进料管 3 为一三通管, 其中一端插入进料 管接头 105 内并深入软袋 1 内一定长度。出料管 4 为一三通管, 其中一端插入出料管接头 106 内并深入软袋 1 内一定长度。 0089 实施。
40、例 7 0090 如图 19 所示, 实施列 7 与实施列 1 的主要不同之处之一在于软袋 1 的导气管 103 安装在软袋池侧壁上。此实施例说明导气管 103 也可以不安装在软袋顶 101 上。 009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5133594 U 10 1/13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11 2/13 页 12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12。
41、 3/13 页 13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13 4/13 页 1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14 5/13 页 15 图 7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15 6/13 页 16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16 7/13 页 17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17 8/13 页 18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18 9/13 页 19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19 10/13 页 20 图 1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20 11/13 页 21 图 1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21 12/13 页 22 图 16 图 1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22 13/13 页 23 图 18 图 1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33594 U 23 。